净空法师做梦看见佛:反省我天天所做的事情,哪些是善的,哪

念佛之法|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下载移动端
关注最新消息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currentPage:1,pageNewMode:true,isgooglead3:false,ishotrecompost:false,visitorId:0, first:'',tag:'念佛之法',recommType:'new',recommenderRole:0,offset:5,type:0,isUserEditor:0,};净空法师:如何乐观过人生_我的个人世界_天涯博客_天涯社区
我的世界,我做主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7177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暂无排名
    净空法师、江岷钦先生、立法委员杨丽环 (共一集)
台湾华躲电视台 档名:28-52-01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仁爱和平讲堂。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创造乐观的人生」。人生实在很难讲,有人说人生是什么?是酸甜苦辣,可是苦的味道最重。你看我们人的眼睛跟嘴巴还有鼻子,假如我们的眉头深锁,这是个草字头,从鼻梁到人中是个十字,从嘴巴微张,这是个口。草字头加一个十字、加一个口,这个字念苦,人生真是苦,如何能够苦中作乐、满足常乐?我们今天非常兴奋的请到,净空老和尚来跟我们做主讲,以及我们所敬爱的杨丽环杨小姐,一起来和我们做今天主题的探讨。   首先我们想请***来跟我们开示一下,满足常乐,这是您经常劝诫我们的。可是我自己觉得人生当中最困难的不在常乐,而在满足,人很难满足,如何能够让我们不要计较得过多,而是能让自己满足常乐?我想这真的是一个大哉问的学问,请***来跟我们开示。   净空法师:在佛法里面,佛教终极的目标,就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佛教教义。这句话是从果上说的,果必有因。佛说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觉悟来的。从因上讲是破迷开悟。破迷,苦就没有;开悟,喜悦就来。你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我们从传记里面看到,他老人家一生,可以说是名利,我们现在讲的欲看,他全部都放下,他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在我们一般人看起来,那是不能够接受的,可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欢快无比。他乐从哪来的?从觉悟来的。所以说苦乐的根源,他说得非常清楚。悟什么?觉悟了宇宙人生的***,那这个喜悦是从内心里头发出来,不是外面刺激,所以说是常生欢喜心,法喜布满。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中国古老的圣贤也间隔这个不太远。你看夫子在《论语》里面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悦就是喜悦,这是欢快。欢快的人生从哪来的?从学习。习是什么?习是落实,譬如我们学了孝悌忠信,能把孝悌忠信做到了,那真欢快,这与物质生活不相干。所以夫子不是很富裕,也不是很高贵,他欢快;他的学生颜回,那更是欢快。这都是说明苦乐跟物质的享受、精神上享受是有差别。   主持人:是,非常谢谢***。***刚才提到夫子、刚提到颜回,杨委员以前做过国中老师,我知道您从自传来看,出生非常的清苦,而且始终没有放弃您的梦想。从过往的国中老师,一直不断的奋发向上,最后到法国留学回来,您经历很多的事情。您从您自己的人生经验当中,如何给现代年轻人一些建议?让他们现在固然有时处在***所说的迷惑当中,不够欢快,但假如能够开悟,刚***是从一种人生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杨委员,我在这里想请教你,从您自身的经验,对现代年轻人,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杨委员:首先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今天的座谈。然后看到我们最尊敬的净空法师,还有我们非常有名的主持人。有关所谓的满足常乐,我在想我自己的经验,感觉,我觉得我是比任何人都幸运。我天生就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即便是遭碰到很大的挫折,可是我会从很多的挫折里面,我觉得幸好有这些挫折,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原来我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不了解的。我举个例子来讲,就是我当初在知道我得到癌症的时候,我觉得刹那之间,我第一个想到怎么会是卧犊像我这么,立法委员一向都是非常的强悍,作风都是很强悍,我说癌细胞怎么敢找卧犊这下子我得好好治它。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觉得除了你自己本身,你是什么样的角色。譬如说很多人可能面临这个消息的时候,会马上把自己变成病人,然后忽然间就开始哀怨起来,怎么会,可能会马上想到一些可能以后的后果,包括生病,包括可能会牵连哪些人。可是我向来是不会想很多的人,我只想到第一个:好,自己有个病,怎么办?赶紧找医生,怎么治疗。在这过程里面,当然我记忆中,等我开刀醒过来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还不错,我还活过来。由于我以为在那昏迷的过程里面,要进开刀房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可能会活过来,可能会走了,走了,不知道会往哪里;活过来,我一定知道我会在病房里面。结果我一醒来,发现我还在病房,我就觉得很兴奋,不错,我活过来了。在这过程里面,我也深深感觉到,我真好,我又一次可以往面对我所要面对的所有一切,我又可以把握这个生命。   所以我要给所有的年轻朋友讲,实在人生最会感到恐惧的,第一个就是你会失往,第二个是你可能会死亡,或者是你可能会没有得到你的欲求。这三个是造成你很大的恐惧、焦虑跟不满,所以你会产生很多的抗拒你现在的一切。假如你很明确的知道,实在不管是刚刚我们讲的这几项,实在假如有的话,你可能是对过往有些悔恨,你以为爸爸妈妈不疼你,反正都是过往种种的经验让你觉得不满足。另外就是你对未来有很多的期待,可是未来还没到,所以你有很多的焦虑。对过往的不满,未来的焦虑,造成你现在的恐惧,而你却反而忘记你现在要面对的是什么题目。譬如说,当我碰到癌症的时候,我可能就过往,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一定是谁谁怎么样,我一定是怎么样。那么未来我担心,我可能会病重,然后我会面临被嘲笑。当这些东西都在,你反而忘记了你怎么往面对这个病毒,你要怎么样往抗拒它,你怎么样往把它排除掉。所以我在想,我这样的一个经验,我就觉得很值得生这一场大病,所以我很兴奋。假如不是这场大病,我还真没办法体会到,原来过往我们有很多的迷思。幸好由于有这样的一个灾难度过往,我反而给自己一个长大。我想假如我给年轻朋友的就是说,当然不是只有生病,假如你遭遇挫折的话,不妨往思考,为什么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这么大的愤怒,这么大的怨恨,这么多的怨气?然后你往找理由在哪里,当你往把它找出来,结果都是不是过往,就是未来带给你的,那你现在实在最重要是怎么往面对这些挫折。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实在挫折并不会是多严重,你只要走对方向往做就好。太多的压力会把自己整垮掉。   主持人:杨委员讲得非常好,没有岩石,哪有浪花。实在我们知道那个珍珠会成为珍珠是由于它有很多的挫折,用不断包容、包容,最后形成美丽的珍珠。可是每颗珍珠都是那珍珠母,胶著灵魂的呐喊出形成的。但是我也经常读到这句话说,「所谓的欢快,不是拥有得多,而是计较得少」。所以我想请***给我们开示,我还是觉得拥有得多跟计较得少,实在还是一体的两面。台湾的物质与所得比苏丹更高,可是多数台湾人都不欢快,为什么?你问他欢快吗?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说他不欢快。相反的痛苦指数,每年不断的增加。我们的钱愈来愈多,可是台湾的人愈来愈不欢快。苏丹的地方,他们的钱没有我们多,物质没有我们够,但他们的欢快指数比我们高。请***给我们开示一下,如何能够脱离痛苦,让我们不要过度的计较?贪这个字要超越很难,请***来跟我们做开示。   净空法师:这是教育题目,一个是因果教育、一个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假如一个人受过因果教育,知道人是有定数的,是有命运的,假如能相信这个,他那个贪__痴就放下。像我们看《了凡四训》,这是在中国流通最广泛的一本小册子。袁了凡先生说他自己亲身的经历,他在年轻的时候,被一个孔先生算命,算得非常正确,排他的流年,从他出生一直到五十三岁,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他是每年都拿著算的这个命往对照,一点都不错。他是读书人,每年往参加考试,名次是注定的。每年收的俸禄,那时的读书人都是国家供养,秀才,国家供养,每年,他得的国家俸禄也是一丝毫都不差,二十年没有错误。所以他什么都不想,他心就定了。他说:我想也没有用,我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想也想不来,那何必打妄想!所以你看他跟云谷禅师在栖霞寺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动机。云谷禅师很佩服,一个人三天三夜不打一个妄想,这是了不起的功夫,所以向他请教,「你是怎么修的?功夫不错。」他说:我没有功夫,「没有功夫,你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他说:「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我想也没用,所以干脆不想。」云谷禅师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他倒问他:为什么?他说:「凡夫被命运束缚,你看,孔先生算你的命,你的二十年完全吻合,一丝毫差错都没有,你完全被命运拘束。」这是懂得命运的人,然后教他,命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的,自己可以改,这个他不知道。自己怎么造的?你前生所造的 >>  所以佛法讲的,人到这个世间来是两种业,一种是引业,引导你到人性来投胎,大家都是人,引业相同,但是满业不相同。满业是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寿命是非,富贵穷通不一样,那是满业。满业是从布施上修的,你说现在我们讲的要财,我们想要财富,想要聪明聪明,想要健康长寿,这个古圣先贤讲得很好,你命里财从哪里来?过往生中,你喜欢用财布施,用财物帮助别人,愈施愈多。你前生不肯布施,吝啬,不肯布施,那你这一生命里头财库就空空,你用什么方法往赚钱赚不到,命里头没有。用各种方法,那叫缘,命里有是因,因碰到缘,果报才现前。聪明聪明是法布施,因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你要这三样东西,你要懂得这个道理,那我天天舍财,我的财源滚滚而来;我布施法,法是什么?我的聪明,我的聪明,我没有丝毫隐瞒,我都能够传授给别人,这就是布施法,你愈施愈聪明,愈施愈有聪明。健康长寿是帮助苦难的众生,他需要帮助,我全心全力帮助他。你看我这一生不生病,我说我不会生病,为什么?我每个月都到医院往布赠医药,我的医药费都布施光了,所以我不能生病,我生病没有医药费,我医药费布施光了。假如我要攒积,留一笔钱,将来做养老、做医药费的话,肯定生病,为什么?你的钱预备好了,预备生病的,当然生病,不就这个道理吗?你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人心平气和,无论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没有你不欢快。就像杨委员讲的,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都能帮助你长成,成就你的聪明,成就你的德行,成就你的学问 >>  主持人:是,非常*******?***真是开悟,让我们知道原来帮助人愈多,实在就把这些功德做到外面,回馈到自己及身体就能够身心灵都得到解放。假如一心一意的攒钱,到最后就用在本来就应该要用的地方。实在说起来,最后人还是得不偿失。我们知道实在杨委员是从教育界转到政界,您过往帮助很多清冷学生,到现在还是一样用这样心态在面对您的选民,或是帮助这些清冷的学子。我想知道,刚刚我*****的题目,还是一样的来请教您,台湾的民众,包括你的选民在内,我相信应该有很多人都过著不欢快的日子。刚*****给我们一个开示,从你的角度来看,如何给这些年轻人也好,或者是你的选民,服务选区的选民也好,让他们有些心境上的转念,也能在一念之间做一个转换,让他们从不欢快的深渊里面,转换到一个欢快的心 >>>>  杨委员:首先我们真的谢谢法师的开示,实在我在童年的时候,我大概也有一段时间,不管是精神上或物质上都非常匮乏,那就是我父亲过世,家里经济也非常不好。那时候我确实,我也跟一般人一样,我也觉得很抱怨,为什么别人都可以有好日子,就我这么辛劳?那我也在偶然之间,我正好看了《了凡四训》,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这本书大概是我在早期在我的人生里面,对我启发非常大。我才发现说,原来是我自己过往世欠缺太多,另外就是说,我也开始觉得,我把所有的心思都只放在自己的身上,总觉得自己为什么没有比别人好?为什么?可是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在那个时代里面比我辛劳的,或者比我更不幸的,比比皆是。当我这样子感受以后,我就觉得整个心情变得非常开朗;而且觉得说,我不但不是最差的,我还很感谢,我最最少在学业方面都相当的好。有这样的一个体认以后,我就觉得我根本不须要把自己一直封闭在抱怨、不足的这样一个心态里面。本来我就算是,本身就是满开朗的人,只是外在的环境,暂时之间让我觉得有一点迷惑。后来我也很努力的朝著学业上面。当老师的时候,我就第一个感受到,只要跟我类似的,家境比较清苦的孩子,我都会尽力的帮忙。当这个过程里面,实在我自己也觉得很欢快,由于我觉得,不是把自己不断的封闭在一个欲看里面,你会觉得在帮忙的过程里面,实在你也自己不断的感受到这个气力是可以不断的延伸。当我当完老师,自己再往进修,再回来?***代表的时候,我觉得实在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延续 >>  诚如我们法师所讲的,你可能过往世很多的因缘,让你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还有你内心的世界里面,当你种下一个,假如有一天我能够有机会,让跟我一样辛劳的人能够摆脱这些贫穷跟痛苦的话,那我很愿意不断的往努力。当你有这样一个动机,你就会有很大的气力。实在我觉得在我们立法院,也有很多的立法委员,他们也都有非常强的这种帮助别人、服务人群的一个热情。所以我是觉得在整个,就是说不管是在教学的过程,或者是在从政的过程里面,实在我的家族里面也有很多,像我妈妈也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假如我们不谈所谓过往世的业,这我是不太懂,但就我们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这个阶段,实在我们也有非常多自己做过的很多事情,这些也都有互有因果关系。所以我经常,我自己假如在工作之余,只要回到荚冬我也很喜欢静坐,然后把天天,这一天里面所有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我全部让它怎么样?全部都沈淀。我就希看天天的开始,我都是把所有过往的一切全部把它洗干净,我是觉得这个非常的好。要不然像我*****代表,我们难免会有一些,会碰到很多很多,由于我们天天面对的人事非常的多、非常的复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需求,难免你会有一些压力。但是经过这样一个沈淀的过程,实在我是没*******这样,所以我才会生病。由于我还是难免会有一些压力,而且会有,譬如说,会觉得这是一个人世间,当我们还没有完全觉悟之前,我们还是要试著让每个人,在我们社会要求的制度之下,让他们在一个有保障的生活里面。那渐渐的我也自己体会到,就是说,当我们做了这些以后,我经常也跟一些教授讲,我们即便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但为什么我们民众的痛苦指数这么高?后来我们觉得我们给的只是一个物质上的基本保障,但是我们忽略掉心灵里面应该有的一些滋润,还有更多的欢喜。所以那时候我在跟杨志良教授,就是我们在提到健保的时候,我也是由于这个健康的题目,我们也是谈了很久,结果发现,即便是我们把所有的健保制度都设计得很好,大家都说,为什么我们的民众还是这么痛苦?病还这么多?所以我想这个部分,我们真的感到心灵的药方才是最重要?>  主持人:是,非常谢谢杨委员。可是我自己也经常在问自己这个题目,就是「众人皆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人有了物质生活就会有差别心。早期我读过一个地方的记载,也许等一下可以*****继续给我们开示,就是武则天跟吉甫见了面,武后就问吉甫说,水有差别乎?他说没有;土有差别乎?没有。水跟土和而为一,塑造成两尊神佛,就开始有争。所以本来没有争的事情,一旦开始差别心,就开始会有争,人世间的不欢快就从这里开始而来。所以我想请*****的*******麻烦您可不可以跟我们开示一下,这个差别心就是计较,有些父母亲就是每样事要跟人家比,子女也要跟人家比,收进要跟人家比,官位要跟人家比,连身高、体重、外表都要跟人家比。这一旦开始有了差别心,一定不欢快。那如何能够让自己回回到本卧?***,我另外有个题目就是,假如我们都是一个隐居者不跟任何人往来,那就不会有差别心。那题目就是我们都会有社会期看,像杨委员,她有社会期看*****,我们对您也有社会期看,那每个人都有社会期看,我们是不管这些社会期看,还是如何能把这些社会期看融和让我们回回到平常心?这一点我觉得确实是非常难达到的,*****给我们开示一 >>>>  净空法师:古圣先贤,诸佛菩萨,都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他的生平,他从十九岁出往求学,三十岁学业完成,完成之后就开始教学。他七十九岁圆寂,所以教学四十九年。假如我们从这个地方往看,给释迦牟尼佛定位,用现在的话说,他是职业教师,一生教学,有教无类。来者不拒,往者不留。他不是不接触,他接触,他什么样的人都接触,他欢快。他为什么欢快?他告诉我们,人自性里头没有烦恼,跟我们中国古人讲的一样,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本善,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那个善是圆满,没有一丝毫的欠缺,这个意思是这样。那佛在经典里面讲得更清楚,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聪明德相」,如来聪明是圆满的聪明、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没有欠缺,他这一句话说的跟中国讲的人性本善意思是一样的。为什么会变成烦恼?那烦恼是你自己找的,就是刚才讲,你要起妄想分别执著,麻烦就来。妄想分别执著没有!那现在这个东西起来之后,又不是这一生起来的,在循环里面,生生世世它都起,而且累积得很深,这个烦恼可麻烦。可是佛教我们,还是要把它放弃、要把它丢掉?>  你看看佛法讲修行,修行实在讲不必要念多少书,也不必要学多少经教,最重要放下就是。我早年*****四十二年,我刚刚学佛,也亲近章嘉大师,他就教我「看破放下」,秘诀就在此地。那放下什么?放下执著。具体来讲,这佛经上讲得清楚,第一个放下身见,不要执著身是卧冬身不是卧冬身是什么东西?身是我所,就像我们的衣服一样,衣服不是卧冬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穿脏了,你会脱掉换一件新的;身体也是一样,身体用的不好使用,丢掉又换一个新的,这一点痛苦都没有。第二个要放下边见,边见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对立,所有麻烦都从这产生的。你自性里头没有对立,你要起个对立,对立就变成矛盾,矛盾就变成冲突,冲突就变成斗争,一步一步上升,那就苦不堪言。所以佛告诉我们,这个身见看破,接著就要把对立化掉 >>  我最近这些年参加世界和平会议,大家讨论这个题目,怎么样化解冲突?怎么样能够帮助社会恢复安定和平?那佛讲得太好,我听他们大家报告,说来说往,都没有说到痒处。我说这个东西像大夫治病一样,你们没有把病根找到。病根是什么?病根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一切人的对立、对一切事的对立、对一切物的对立,这才是冲突的根。化解冲突从哪里开始?要从内心里面,我们内心,身心不冲突,我们才会有聪明帮助别人化解冲突。你要不从这上面来下手,这个世间冲突你永远不能化解。所以你要懂根。然后佛教我们把成见往掉,成见有因上的成见,果上的成见,先把这个东西打掉,你才能够进空门,你才能够正式跟释迦牟尼佛学往上一层的哲学境界。所以这是基本的,最重要的是对立。这些年来,我在国际上都是劝大家我们中国老祖宗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以化解外面题目是从内心,内心题目化解,外面题目很轻易解 >>>>  主持人?***跟我们讲一切的烦恼根本都是在我执。中文很好玩,这一身臭皮囊的臭,就是自大一点,我们写写也看,自大一点果然很臭。一个人开始有这个臭皮囊的臭的感觉出现,一切烦恼就出现。可是病痛,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杨委员,您曾经生过一场大病,可是在病痛当中,你仍然乐观,坦白讲,这违反人性,一般人一定会怨天尤人,就像你前面所说的,为什么是你?可是在这么痛苦的折磨当中,几乎就有可能接近死亡的边沿。接近,这么近,你能够勇敢的走过来。所以我要请教你,您对这样罹患比较重病的经验,在那样的痛苦经验当中,如何能够继续乐观?那乐观最根本的根源是什么 >>  杨委员:假如死你都不怕,那其他都没有什么好害怕。为什么死不怕?由于知道它是病,身体里面是病毒的话,那就不要它。这个身体随时都有可能,譬如说它老化,必须要消失掉。所以说,我刚听了我们法师所讲,实在真正的是我们心灵的世界是属於你自己的,其他的,我今天是立委,我之前是老师,我再更早之前,我是一个穷苦农家的小孩,但是从头到尾我就是只有一个,就是我不变的我自己。基本上会有这么大的痛苦,还有焦虑,我刚讲的就是对过往,我们会觉得为什么我会生这个病?一定是我过往当立委太辛劳,我天天这样辛劳,为什么要让我这么辛劳,我日子过得这么?好,这你是抱怨,或者是说,我一定是过往世造了什么什么业,什么这些东西,实在我是觉得是多余;你一直不断的,从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分,我们不断的往认同你那个身分,实在那个是假的东西,那这种东西随时会改变。今天你可能长得很帅,可是可能十年、二十年以后是个老头子。那你到底是要认同那个帅的时候的你,还是老的时候的你?那实际上从头到尾都不是,真正是你心灵上的那个我 >>  所以我觉得这场病真的让我体会到,由于当我要面对开刀房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我有可能死掉,有可能活著,死跟活对我来讲有那么痛苦?我自己想似乎也没有。由于医师问我说,你会不会害怕?我说反正开刀的事情、医疗的事情就交给你,死活就交给上帝,所以我没事,都不是我的事。那我是觉得说,这一点我比较幸运,由于第一我没有家累,我没有结婚,我没有小孩,很多人会有很多的痛苦,是由于他有很多。*******他也是出家人,他没有其他的家累,他可以很轻易就摆脱这一切的。那很可能大家会焦虑的,我的小孩怎么办?我的先生谁来照顾?由于这种种焦虑、担心、放不下,所以才会很痛苦。但是我要问各位,即便是你把所有的痛苦都揽在身上,对你的病有帮助吗?你可以往照顾到你的小孩吗?也没有,万一死掉的话,也一样照顾不到。那你现在不断的往焦虑,然后往发脾气,你反而是藉由这样的一个压力,往伤害你周边你所爱的人,你所担心的人。所以我觉得这个部分,刚?***也讲得非常透彻,实在从头到尾是你自己。你把自己往认同於你所有身边的一切。譬如说,我假如一直认同我是立法委员,那我可能会觉得我把这个病的事情讲出来,可能会被人家嘲笑,怎么立法委员也得病。还有甚至我在选举的时候,我的对手也拿来攻击卧冬那个人快要死掉,由于她得重病,似乎很多民众就。但我就很豁然开朗,由于我觉得我要赶紧告诉大荚冬这个病很严重,你随时都可能得到,所以我们要小心 >>  我觉得我只有这样的一个动机,我往做这样的事,其他的任何的我就不管。就像我往投篮的时候,我刚刚有提到我投篮的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累、很喘,很想放弃,再投几个我就放弃。可是我觉得,我干嘛把自己,我觉得我自己是立委,站在旁边很多人看我投,我假如投不好的话,会被人家笑,然后又。我觉得我干嘛,我只不过是为了要投篮而已,我想那么多干嘛?我就只看到篮框,我就用力投就好。结果慢慢我发现投篮是一件很欢快的事情,而且非常准,你只要看到篮框投就好,尽对很准。另一方面就是说,旁边的人觉得很欢快,这个人投篮投到完全忘我的境界,所以大家也跟著你一起投篮。我觉得这就是欢快。我是觉得每件事情就是你必须很专心,当下是什么事情你就往做什么事情,其他的,假如别人给你加上,或者你自己要加上,都把它排除掉,这样子的话,每件事情你都觉得很欢快 >>  主持人:忘我也许很难,可是要摆脱掉牵挂更*******初年郁达夫在生病的时候,他不像杨委员这么乐观,他写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轻易死非甘」。人到中年的时候,一旦生病,要活下往很难,可是死了又很不甘心,为什么?他牵挂很多。所以想请?***的是,刚刚杨委员提到忘卧冬这是一门功夫,这很难,由于要把自大那个臭字往除掉,这道功夫很难,但是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可是题目是要免除牵乖冬这更难。人有时候可以对自己的忘卧冬可以委曲修练,为了家人,为了朋友,为了其他,可以忘卧冬公而忘私,忘掉我。可是牵挂这件事情实在也是不欢快的来源*****,人生在世,不论对年轻人,或者中年人,或者老年人,牵挂这件事情跟烦恼如何做有效的解放,麻烦您跟我们开示一下 >>  净空法师;这个题目是高深的哲学题目。在佛法里面讲,你真正明了诸法实相。这个诸法实相,整个宇宙万*******,你明白,那这个题目全解决了。宇宙万有是什么?这在佛法里就非常高深,所有物质现象不是真的,是假的,幻相。现在科学家也证实确实物质不存在。物质存在这个现象是我们怎么样把它感官到似乎它存在?是我们眼睛看错了,不了解它?***。它*****就像我们看电影,电影银幕里面那个景象一样。银幕里面相怎么来的?实际上,根本它就没有动,你看看电影的底片,一张一张的幻灯片,它是静的,它不是动的。可是它在放映机里面,一秒钟二十四张的速度,我们在银幕上看到就以为是真的。佛告诉我们,这个宇宙现象就跟那电影相似,所以人生如梦,人生如幻,这经上常讲「梦幻泡影」,不是真的 >>  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前这个境界里头,它速度多快?这个现象怎么来的?它本来没有,这个现象是由于你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振动、波动,波动造成了物质现象、造成了精神现象,精神跟物质是同时发生,因果也是这个时候发生,同时发生。速度多快?弥勒菩萨讲「一弹指」。这一弹指很快,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是三百二十兆,这数字说出来。念念成形,每个动机就是一张幻灯片,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每个物质里面有精神在里头,精神是见闻觉知,有这个东西在里头。现在我们讲的多半是用秒做单位,那一秒我们至少可以弹四次,三百二十兆再乘四,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你看这种速度,一秒钟里面一千二百八十兆,这个幻灯片这样的速度通过,你以为它是真的。科学讲证实,所以佛法是最高的科学。佛法讲证实,什么时候你能证到?你的定功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个程度在大乘教里讲八地菩萨,八地菩萨,他的心清净,净到很清净的程度,这种波动他能够感受得到。假如再往上面往,九地,十地,十一地,那他就完全明了,这就是证据。你不到八地,你感受不到,这个波动太微 >>>>  所以佛法讲「万法皆空」,他有道理,他不是没有道理的。假如你把这个东西透彻之后,你才晓得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我这个身灭了,别的身没有灭,所以变成真正的生灭是不生不灭。没有生灭,你还有什么恐惧?你才得大安闲。所以这一定要在高等哲学、高等科学里面往薰陶。对於社会安定,和睦相处,只要做到?***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能够普及到全民,那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确实可以做到整个世界的安定和平。假如你再向上升,追究到真正的原理,那就是要探讨高深的哲学跟高深的科学 >>  主持人*****的话像星拱北辰,也许我们在航海的过程当中,或者是草原里面,会迷路,不过看到了北极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心里面比较安定。可是这种大安闲,真的需要一个大悟大彻。杨委员在您生过病之后,现在开始进进另外一个人生的阶段。我这边看到说,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不放弃学习,不管面临的环境有多么的艰辛,梦想最后都会实现。现在最近都是年轻人的毕业季节,那您又特别关心教育的题目,您也是教育界出身,您对年轻人有没有给他们一些期许?他们应该学什么?然后如何能够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对自己的人生有比较乐观的态度,您对於他们有什么样的期许跟勉 >>>>  杨委员:我想先从反面来讲,就是说,为什么你会不乐观?你会悲观?你会痛苦?你会?最主要是说,第一个你不满足你自己,第二个你不满足你周遭的环境;周遭环境里面,你第一个不满足一定是你周遭最亲近的人,你有接触过一定是你的家人,你的同学,父母,这都是你周边最轻易碰到的人。你会不满足他们,就觉得似乎是他们给你的太少,然后你期看中的他们,跟你实际上他们给你的是不对等的。那总的来讲,就是说我们一开始就是用我来出发,然后开始给别人打分数,这是我们经常有的。只要这个分数不满足,我就开始,这就是我有理由要仇恨你,我要抱怨你的。但是从头到尾,我们有没有想到,你站在这个角度在打别人分数,别人也是站在他的角度在打我们的分数。刚刚我们讲的,法师的大生命原则就是说,实在所有的生命都是在宇宙的领域里面是一体的。那这当然是非常高的佛教的境界,我就不谈。我们只说,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大、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天天我们一定会面临到这么多的,不断的比较,或者是计较,这些东西实在原则就是这样子,你一定是把自己放在中心点,然后其他的人放在你的四周,开始就有较量,有是非善恶,通常都是以你自己做判定。我觉得年轻人这一点的话,然后就是说,对於自己的判定,年轻人基本上,我们年纪大一点,我们多多少少有一些背景;年轻人有的时候是听人家讲,或是随著时尚,或者同侪,所以有些时候难免很轻易就会走偏,或自己的判定失准?>  我在这边,我给与这些新毕业的同学,就是我们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就是说,你在做人方面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除了站在自己的态度,你也应该站在别人的态度,你将心比心往了解别人的时候,我相信你在人际关系上面会比较好。另一方面就是在做事情方面,我刚刚讲的就是说,你一定要心无旁鹜,不要眼高手低,现在就想到未来,几年我要像首富一样。这些东西,每个人他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一定是走过非常多辛劳的过程,不管他的背景是什么。所以我是建议每个年轻的学子,先了解自己现有的条件,然后假如你希看达到那个目标,没有关系,但是你要先做好学习的预备,把所有不足的自己把它补回来。相信即便是没有办法达到百分之一百,但是你这个理想能够达成至少会有一定的程度。这是我个人,也是我在这一段人生的过程里面,我自己亲身的感受。所以我建议大荚冬很乐观的往面对。即便是面对挫折的时候,你应该很兴奋,由于最大的挫折就是最大的聪明获得的机会。假如你欣然接受,你会很快发现,原来这个挫折是给你学习很多。假如你不断的往抱怨,这个挫折会让你一辈子变成没有办法重新站起来的最大的压力。所以我是建议大家应该换个角度往思考,面对这挫折。假如你能把挫折当成是自己学习的最大的跳板,我相信每个挫折在你看来都不是什么挫折 >>  主持人:西方有句谚语说,「受伤的麋鹿跳得最高」。经过挫折的激励之后,他会重新的洗心革面,给自己人生有不同的方向。但是多数的凡人,如我这一类,大概都很轻易自哀自怜,就是我明明做得很好,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挫折?有时候一直被过往*****,不能够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所以我在这里*******给我们开示一下,珍惜现在所有的,不要被过往痛苦的挫折经验?***,这样或许让自己更加乐观人生的一种态度。如何能够来超脱过往的束缚,然后珍惜目前所有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养成这种习惯,跟这样达观的人生境界 >>  净空法师:只要我们经常想著别人,不要往想自己,全心全力的付出,你所得到的那就是真实的欢快。假如经常想著自己,就增长贪__痴慢,这是增长烦恼。我们倒过头来,我想别人,我根本就不想自己,你自己就欢快无比,你心情永远是安定。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你不帮助别人,你想别人帮助你也不可能。所以全心的付出就是圣人,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没有一个不是圆满的付出 >>  主持人?***,假如是互惠互助的,经常想到别人,我们一定做得到。忘恩负义的,恩将仇报的,那样应该怎么办 >>  净空法师:也要付出。那你要是了解他的本性本善,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是他由于没有受过好的教育,他迷惑,要原谅他。我们诚恳的付出,慢慢的帮助他,感悟他,他会回头。把一个恶人变成好人,把一个不善的人变成善人,那这是无量的功德,这是教育真正成功?>  主持人:放下我执,然后能够经常帮助别人,想著别人的好;假如别人对我是不够的好,或者对我们过往是诸多伤害,也许是对方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或者是环境逼迫使然。假如我们能够用更好的心境往面对,这样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解放。假如我们一直把自己解脱的过往,在过往当*****,实在不仅没有原谅自己,也没有原谅他人?>  杨委员,我最后想请教您一下,在您从政的过程当中,选举很激猎冬一定有很多不实的黑函,攻击造谣,让你饱受痛苦,由于明>>不是这样的人,但是一块白布被抹到变黑的。面对那种蒙冤不白的感觉,你如何超越对方?***刚开示我们要原谅对方,超越对方。面对这样情况,你是怎么样自处 >>  杨委员:我想可以用一个你心境上的面对,一个是你在处事上的面对。在心境上的面对,我通常可以理解,由于对手想要赢卧冬尤其当这个选举不是赢就是输,然后一翻两瞪眼,有些人为了要获取这样一个位子可能要倾家荡产。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势必要使出各种的手段。这个心境上你往这样理解他的时候,你在手法的做法,就是你可以采取属於正当的方式。譬如说,这个行为不对,你还是要给他,当我当老师的时候,我也一样,学生我知道他会出错,并不是他自己要犯,而是他的整个背景,或者是种种因素,但是我还是要让他知道这是错的。所以说,在手法上,你还是按照我们社会该有的规律给他该有的制裁。但是当这个选举结束以后,基本上能够撤掉的我们就撤掉。由于我知道这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害怕失败。那同样同理心,我们也是害怕失败,只是我们没有做出不好的行为。所以我觉得用这样一个,由于假如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势必要符合社会规范,所以我们也劝告年轻人,很多时候,当你面对种种,譬如说意外的被伤害,你第一个就是用社会的规范往面对他。但是在心境上你应该要往理解,?***所讲的,实在应该他是本善,只是在整个长大的过程里面,他是看错了影相,影片放得太快,所以他看错了,跑错了频道。所以这个部分我们都可以理解 >>  主持人:我想最后请我?***帮我们做个结论,实在刚杨委员所说的,有输赢就会有对立,有对立就难免会有差别心,有差别心就会痛苦,有痛苦当然就不欢快*****,面对现在不论新鲜的年轻人,刚出社会的,您怎么勉励他们,如何面对他们的求职、求学、家庭事业当中可能碰到的挫折,您给他们勉励几句?>  净空法师:当年我刚刚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他说:「第一个,你不要往做官,你最好学习释迦牟尼佛。」由于那个时候我也是一个人到台湾,没有任何顾虑。他说你学释迦牟尼佛,你看释迦牟尼佛一生做了多少好事,也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你能够都做得很圆满,不一定从政才是圆满。我们没有这个缘分往从政,从另外的地方往做,同样可以做得非常圆满。古今中外大圣大贤都是搞教育 >>  主持人:好,非常谢?***给我们的开示,希看在座各位,不论是年轻人,或者是中年人,或者是属於银发族,都希看你们能够身心灵得到今天讲堂给您的解放。非常谢谢你们今天观赏我们仁爱和平讲堂,祝您天天都非常愉快、非常乐观,谢谢您。非常谢*****,谢谢杨委员,谢谢?> (((转自学佛网?ttp://www.xuefo.net/show1_.htm)
>  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云大师批评净空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