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让美军撤出叙利亚战场爆头视频,俄罗斯为什么先撤出叙利亚

字号:大 中 小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rc="/a/20a.jpeg" width="500" height="334" alt="" style="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3月14日,普京下令,从15日开始,俄罗斯军队撤出叙利亚。俄军在叙实战表现震惊西方:给解放军深刻启示 日,普京突然宣布撤军叙利亚。从俄战机日在叙利亚城市霍尔姆斯附近地区首次发动空袭算,历时五个半月。对比8年前的俄格战争俄军的惨痛表现,此次俄罗斯的表现可谓有天翻地覆的变化。究竟俄军发生了哪些变化?对解放军有哪些借鉴的意义?新浪军事综合各种消息为您独家盘点:  俄军这次在叙利亚貌似伤亡极小,受伤的不知多少,公布死亡人数的好像就死了4个:一个在基地内自杀的,一个是被击落的苏-24飞行员,一个是去营救的海军陆战队员,最后一个是在指导政府军时被炮击炸死的。这伤亡,即使不是零伤亡,也是相当客观了!另外好像就只损失了一架苏-24,其他的无论是战斗机还是直升机都没有被击落,甚至连机械故障而坠毁的好像都没有!换句话说,如果俄军没有隐瞒真实的伤亡和损失、上述数据都是真的话,那么这次俄军在叙利亚的表现真的是令人不得不点赞了!  但对比在2008年时候的俄格战争期间,当时俄军共有64名俄军士兵在日至24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中丧生,283人受伤,3名俄军人员失踪。西方当时对俄军战斗力之渣无不大加嘲讽,呲之以鼻。  俄军对在格鲁吉亚的失败深刻反思  当时的主战装备:俄格战争中,俄军近95%的装甲武器都达到了最大使用年限,甚至有约15%的武器未战先失效。  通讯状况:俄军当时指挥仍主要依靠传统步话机及电台,而这些老旧装备在战争中极不可靠。  训练水平:俄格战争爆发前,俄军飞行员训练时间短,战争中误炸误伤的情况广泛存在。  最典型的就是俄格开战第2天,俄第58集团军副军长阿纳托利?赫鲁廖夫中将遇袭重伤事件――在“借用”随军记者的卫星电话同部队联系后,被格军迅速锁定,并迅即遭到“达纳”152毫米自行火炮的炮火覆盖。前线最高指挥官用移动电话进行联络,这完全不像一个军事强国在现代战争中的表现,更像当年被俄军击毙的车臣匪首杜达耶夫之流所为。  俄格战争难如人意的战绩,让俄军意识到“拳击台上比的是力量,不是重量”。针对教训的反思催生了举世闻名的“新面貌”军事改革。2012年3月,梅德韦杰夫宣布“新面貌”改革基本结束。随着绍伊古主政国防部,俄军改革进入“深化调整期”。  自此,俄军高层指挥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无论是国防部内部的结构调整,还是总参谋部的职能定位,内部都曾出现强烈的反对声音。面对重重困难,俄罗斯总统普京强力干预,排除阻力,坚持自上而下推动,为军事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俄军基本做法是“不换思路就换人”,果断采取措施,对高级将领进行大范围调整。为保证改革计划的落实,普京总统还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推进军队改革,为军队注入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活力。比如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提高了军费使用效率。通过推动武器装备采购和军队后勤走社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军民融合”道路。  俄军改革的真正突破是从国防体制和作战指挥体制开始的,经过多年艰难的探索,最终建立起不同于美军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国防领导与指挥体制。这一体制既反映了俄罗斯国防安全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俄罗斯的军事传统。在战略管理层面,俄罗斯实现了军政与军令剥离,国防部职能得到了加强。在作战指挥体制上,实现了总参谋部职能的专一化,在原有军区指挥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了东、西、南和中央4个联合司令部。战略火箭兵、空天防御兵和空降兵三个兵种的作战指挥权仍归属总参谋部和各兵种司令部,陆海空军的作战指挥权被剥离,转让到总参谋部和联合司令部。从改革的效果来看,俄军当初采取的这些措施不仅大方向正确,最终的实践效果也是好的。  战争是检验军事改革的实践标准。在2014年3月的克里米亚危机中,装备精良的俄军空降兵在强大的电子支援下,一夜之间控制了乌克兰的要害基础设施。俄军收复克里米亚毕竟是一场规模和强度有限的军事行动,不足以完全展示俄军的改革成效。  2015年10月以来,俄罗斯在叙利亚境内展开的军事行动则可谓全方位展示了俄军的改革成果,其变化之大也让俄军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俄军仅空袭一个月,就取得了超过美国领导的盟军在叙利亚一年多空袭的战果。无论是俄海军从里海发射海基巡航导弹准确命中1500千米外的目标,还是俄空天部队各类新型战机集体亮相展开的空中精确打击,都体现了俄军“新面貌”军事改革的最新成果。  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总结2014年度工作时指出,经过调整组织结构、强化军事训练、提升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俄军整体作战能力比2013年提高了30%。连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戈特尼也承认,近年俄罗斯投入数千亿美元进行的军事改革和现代化计划已取得“令人吃惊”的结果。俄罗斯亮剑叙利亚,表明俄军经过艰难改革,已建立了高效运转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展示了俄军强大的空天作战能力。  俄军这次在叙利亚出动了包括最新型苏30SM战机、苏34战斗轰炸机、苏24战斗轰炸机、苏25攻击机、米-24武装直升机,以及同期进入叙利亚的俄军地面作战部队约2000多人,规模相当于一个合成摩步团,装备T-90A主战坦克、BMP3步兵战车、BTR-80轮式步战车、TOS-1喷火坦克、152毫米自行榴弹炮。  战略:常规精确打击 实战能力优良  俄罗斯在空袭中使用的是巡航导弹,体现了俄罗斯常规的战略打击能力。这次常规巡航导弹打击,使用的是轻型水面舰艇从里海发射,长途奔袭一千多公里,并且俄军称误差在三米以内。从这个误差值可见俄罗斯高精度测绘的水平,如果俄罗斯使用格洛纳斯卫星的话,这个精度显然体现了俄罗斯强大的系统支撑能力。对于这一点,西方媒体没有加以反驳,可见实力确有,这样的行动也体现俄军常规战略打击的灵活性。  俄罗斯有漫长的海岸线,以这样能力来划打击覆盖范围,其常规打击范围很广。而且作战组织和隐蔽能力良好:打击之前或者之后西方媒体对一些细节的描述很少,信息基本都是来自俄方。  战术:行动保障有力、打击效果明显  第一,俄军反应速度相当快,西方刚刚曝出俄军的军舰、运输船抵达了叙利亚,没过两天,空袭行动就开始了,而且一上来就是比较高强度的行动;第二,打击效果达到预期,给敌军造成了较大损失。之前我们看到叙利亚政府军的力量处于守势,空袭之后马上由守转攻,说明俄罗斯空袭行动给恐怖武装造成的损失相当重大,产生了改变地面武装力量对比这样的效果。  此外,从目前已知的消息看,在空袭行动中,俄军没有损失飞机,这也是实实在在能力的体现。如果从具体武器来看,俄军不仅大量使用老式、常规的弹药,也使用了一些先进的制导弹药,比如末敏子母弹,有意地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新家伙”也好用。所以无论从行动、保障等战术层面上还是战略上,俄军此次行动都是得较高分的。  事前,美国军方曾预测,俄军能够完成每天96架次的最大理论出动架次率――但大多数北约军队的官员仍斥之为痴心妄想。但实际上俄空军在最初的24小时之内共完成战斗出动88架次,对86个恐怖组织目标实施了打击。  仍有弱项:新武器短项暴露“吃老本”问题  任何一个军事行动不可能全部体现作战方的强项,俄军这次行动也存在一定的弱点。很明显的,俄罗斯这次基本沿用传统的空中打击方式。对这种小而散的恐怖武装,如果俄军有强大的无人机打击力量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成本会更低。但是从俄军行动上,我们没有看到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仅仅在侦察和情报保障方面有无人机辅助使用,可以看出俄军新武器方面的短项和弱点――苏联解体后新发展的新概念武器。  空袭行动,是我们观察俄军战力最有效的一个窗口。总的来说,俄在叙反恐行动评分为良好,但是隐隐约约也体现了俄军“吃老本”的问题。如果俄军再无更多改变的话,在未来军事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恐很难保证。  但即便如此,事实上,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不仅让西方人惊叹于俄罗斯的军事能力,更让他们不敢再小觑俄罗斯这个国家。正如普京在上周日(10月11日)所说的那样,这场军事行动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传递了一个信号,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恢复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以及全球影响力。  普京称,让西方专家知道俄罗斯曾计划研制这些武器是一回事,而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国防工业真的在生产,这些武器真的存在是另一回事。这些武器拥有超高的作战能力,俄罗斯军队里也有训练有素的士兵能够操作它们。普京在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一次采访中说道,他们同样还看到,俄罗斯已经准备好在关涉到我们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场合使用这些先进武器。  当前,解放军也拉开了史无前例的军改序幕,是改革就应该破旧革新,与时俱进,要不断的适应新时代对锤炼中国一流军队的要求。中国在南海,东海所面对的对手实力,远在格鲁吉亚和ISIS之上,因此压力更大。虽然随着技术的革新,中国军工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大批的新式装备涌入了解放军军营,但实际上战斗力的提升,新装备的换装绝非仅仅采购交付那么简单,需要对部队的指挥机构进行调整,对训练考核进行大幅度的变革,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分享普京撤军叙利亚是否有隐情?美国在南海对抗中国普京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出兵叙利亚干得出人预料且迅速,“撤军”叙利亚同样宣布的出人预料并反应迅速。俄罗斯为何突然要从叙利亚撤军?俄罗斯真的要撤军还是虚晃一枪?俄罗斯是要真的放弃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吗?俄罗斯的这一动作,将会对中美之间的博弈有什么样的重大影响呢?今天占豪就此与战友们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俄罗斯为何“撤军”叙利亚?  普京宣布撤军叙利亚的时机点很微妙,因为当前正值叙利亚相关博弈各方在日内瓦就结束5年内战开始谈判之际。按照正常的逻辑,此时撤军显然对俄方谈判不利,所以俄罗斯突然宣布撤军的确让国际社会大吃一惊,连情报系统发达的以色列都说:nia nia 偶一点都不知道涅!俄罗斯在此时宣布撤军,单从表面看是很蹊跷的,但如果仔细分析背后逻辑却也顺理成章。在占豪(微信号:占豪)看来,普京做这一决定既有迫不得已的苦衷,也是为了后面更加从容,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四方面原因:3月15日首批从叙利亚Hmeymim基地撤离的俄罗斯苏-34战斗攻击抵达俄罗斯本土沃罗涅日,降落前飞机编队低空通场,受到俄罗斯人民热烈欢迎!  3月15日首批从叙利亚Hmeymim基地撤离的俄罗斯苏-34战斗攻击抵达俄罗斯本土沃罗涅日,降落前飞机编队低空通场,受到俄罗斯人民热烈欢迎!  一、经济压力下的迫不得已。  如果俄罗斯依然有金融危机前后的力量,普京在当前形势下绝对不会宣布在日内瓦谈判之际宣布撤军,这不等于告诉对手自己示弱和让步了吗?然而,正所谓形势比人强,俄罗斯2015年经济萎缩3.7%,2016年军费预算削减5%只有449亿美元,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每月至少消耗1亿美元,未来一旦叙利亚内战参与方增加,特别是土耳其和沙特再加入进来,这战争费用的增长的预期很难说会达到多少。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有些耗不起,特别是如果没有让步国际油价就要奔20美元以下去了(美俄达成停火协议,油价立刻涨了10美元,这就是美国对国际能源价格的控制能力),这是俄罗斯经济绝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所以,迫于这些压力,普京需要将局势缓一缓,不想把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关系彻底搞得没有回旋余地。这正是为什么俄罗斯完全可以帮助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军拿下更多领土而不愿意再前进的原因,普京不想把路走绝后让美国、土耳其、沙特等国狗急跳墙。基于这种原因,俄罗斯才迫于压力做了适当的让步,否则以毛子的性格,吃到嘴里的肉绝不吐出来半点,只要有办法普京都不会如此让步,看看今天普京参加内政部扩大会议那张绷着的脸和绷着脸的俄罗斯官员们,就知道走这一步的无奈。俄罗斯对叙利亚拉塔基亚军事基地的补给必须经过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因此两国航运上的摩擦显得极其敏感。而叙利亚战事胶着,令俄军很着急。所以紧急运送大批武器。  俄罗斯对叙利亚拉塔基亚军事基地的补给必须经过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因此两国航运上的摩擦显得极其敏感。而叙利亚战事胶着,令俄军很着急。所以紧急运送大批武器。  二、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  如果说经济压力是现实所迫不得而已而为之,那么俄罗斯主动这么做而且如此快速,特别是在日内瓦叙利亚各方谈判之前宣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退这半步不至于影响俄罗斯对自己战略利益的维护能力。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最重要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乌克兰问题寻求在中东的解决方案;二是稳固岌岌可危的巴沙尔政权,保住俄罗斯在中东的桥头堡;三是打破中东格局,恢复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从而扩大俄罗斯在国际问题上的话语权。  如今,俄罗斯的基本目标已经达到。在乌克兰问题上,3月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说,未来20到25年乌克兰不会加入欧盟和北约是第一个问题实质性讨价还价的信号,虽然距离交易还远,有这个态度俄罗斯就想试试,而撤军就是一种姿态;在稳固巴沙尔政权的问题上,经过俄罗斯的系列恐袭,IS和叙利亚反对派都遭受到了重创,巴沙尔政府已经收复了大量失地,巴沙尔政权倒台的风险暂时没有了,目的当然基本达到了;三是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不会撤,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不会消失,俄罗斯用中东的力量和美国、欧盟讨价还价的能力在,俄罗斯的这一目标也基本达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宣布撤军是符合其利益的。一方面迫于经济压力不想再将局势复杂化,另一方面战略目标又达到了,综合起来选择先撤军以换取美国对俄罗斯的信任,至少在政治上是增加自己腾挪空间的做法。普京下令开始从叙利亚撤军 指定任务已完成普京下令开始从叙利亚撤军 指定任务已完成  三、普京想在奥巴马任期内解决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  2016年是美国大选年,2017年新总统将上任,无论谁将成为新一任总统,美国的战略都会做出调整,特别是新总统在态度上会更强硬。假如是希拉里成为总统,必然比奥巴马更强硬,而且在处理国际问题上比奥巴马更有经验;如果是共和党的克鲁兹当选,由于共和党更加保守强硬,俄罗斯无疑也会遭受更大压力;至于川普,则是一个X因素。所以,对俄罗斯来说,无论是谁上台,以美国的实力都会对俄罗斯构成不利。如果到那时叙利亚问题和乌克兰问题无法达成交易,无法解决,在新总统上台后俄罗斯就可能在这两个地方越陷越深,这绝非普京想看到的。  基于上述,在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的情况下,普京做出小的让步以给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争取更大的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俄罗斯在军事上依然进退自如。  虽然俄罗斯宣布撤军了,但事实上撤走的只是战机,必要的地面部队、军事部署和军事基地都还在,这意味着只要有必要,俄罗斯的战机随时可以在一两周之内全部飞回来投入新的战斗。正是有这种底气,俄罗斯才能这么高调地宣布撤军,如果真的撤回去就回不来了,那绝不可能如此轻飘飘地高调撤军而去。所以,这个撤军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虚的动作。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俄罗斯说已经撤走了大量军队,美国却说我们没看到。  俄罗斯放弃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了吗?  普京宣布撤军,显然叙利亚巴沙尔政府想收复所有失地是不可能了,美国都在库尔德地区建机场了,这也意味着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部分达成了妥协。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将收复失地寄望于外部力量是多么的荒谬。当然,对巴沙尔政权来说,能保住政权就不错了,所以普京说什么也就只能是什么了。  不过,普京宣布撤军并非放弃巴沙尔政权,别忘了俄军在叙利亚的驻军合法性源于巴沙尔作为合法政府的邀请,而巴沙尔政府在叙利亚依然代表着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利益,巴沙尔真的倒了,俄罗斯岂不是白忙活了?所以,俄罗斯现阶段是不可能放弃巴沙尔政权的。叙利亚政府军一部分分队目前在距离伊德利卜最大城市几公里的地方作战,该城市仍处在恐怖分子的控制之下。  叙利亚政府军一部分分队目前在距离伊德利卜最大城市几公里的地方作战,该城市仍处在恐怖分子的控制之下。  在叙利亚问题上,普京的底线是,俄罗斯绝不能被挤出叙利亚,叙利亚问题必须是在联合国框架的监督下来解决,即由联合国来监督进行重新选举,选出一个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政府来。俄罗斯这样的底线其实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即一旦美国及各方力量达成一致,那么大家首先应该消灭IS这个毒瘤,然后包括叙利亚反对派各方再进行选举。这样,IS被消灭了,叙利亚可以恢复平静,再选出的政府也就不再是一个完全被西方掌控的政府,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利益也就保住了。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俄罗斯说了算的,所以大家就先谈着吧。事实上,包括美国、欧盟、沙特、土耳其、叙利亚反对派等都要求巴沙尔先下台,而俄罗斯坚决不同意巴沙尔先下台。所以,日内瓦的谈判一时半会不会谈得拢。至于叙利亚,停火后是否真的能实现停火,能停多久,恐怕这个要看土耳其、沙特会怎么做,美国在叙利亚进行军事部署有什么进一步打算。当然,对俄罗斯来说,一旦局势危急,普京会再出兵保护自己的利益,现在既然局势暂时稳住,那就先妥协一下,让俄罗斯的经济恢复一下。  至于巴沙尔政府,恐怕得自求多福了,如何赶紧借机恢复一下经济,赶紧补充一些军事装备,都关乎到政权能存续多久和控制多大的范围,这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实力。  俄罗斯撤军是否会导致美全力遏华?  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国应该是最早获得俄方通报的国家,王毅外长为何在两会期间突然紧急访问俄罗斯?现在看,大概率就是因为俄罗斯要从叙利亚撤军,这会对中东局势和东亚局势构成重大影响,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显然需要第一时间做密切沟通。心情时刻要乐观:叙利亚新人废墟中拍婚礼照心情时刻要乐观:叙利亚新人废墟中拍婚礼照  俄罗斯的“撤军”到底能不能带来叙利亚的妥协与和平现在是未知数,俄罗斯的“撤军”本身也是能进能退,所以整体上局势并不是十分明朗。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欧盟是希望在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上做交易的,那么接下来美国的态度就很重要了。本质上,叙利亚问题能否解决,关键在于美俄是否就乌克兰和叙利亚利益上进行交换,即俄罗斯既要保住叙利亚俄罗斯战略利益的底线,又要解决乌克兰问题。但是,形势现在还并不明朗,只是一些讨价还价已经摆上桌面,谈成与否则另说。  然而,无论如何,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撤军都必然会导致美国现阶段将更多精力放在亚太,并且将会投入更多力量针对中国,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撤军,无疑会在战略上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压力。无论是半岛还是南海,压力都会进一步增加。而且,如果美国与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上达成重大妥协,则美国有可能在南海、半岛全力很对中国。对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个重大挑战。  当然,2016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奥巴马政府正常情况下在亚太依然会悠着点,毕竟最后一年和中国彻底激化矛盾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也太过于冒险。所以,今年接下来的美国针对中国一定会施加更大压力,但中美关系不会出现过大的意外。  就中美关系而言,关键还是要看未来谁是美国新一任总统,新一任总统到底战略上会做什么调整,待新总统上台时美俄是否就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这些问题不明确,美国就不会达到全力遏华的地步。美国海军曝光南海遭中国战舰“包围”高清照美国海军曝光南海遭中国战舰“包围”高清照  其实,就当前世界局势而言,只要美国无法解决俄罗斯,无法绝对掌控欧盟,美国就不敢对中国“火力全开”和中国搞尖锐对立,因为那样的结果是美国将陷入中美大对抗的“霸权陷阱”,而接下来欧盟将会进一步脱离美国掌控,欧俄都会在中美角力之时侵蚀美国的霸权利益。相比中国,俄罗斯下起手来比中国可就狠多了。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的国际局势,应该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排列组合期,接下来应该会有新的重大变化,但现阶段还远未到美国全力针对中国之时,中东的X因素仍然不少。  不过,对中国来说,面对美国未来可能给予的更大压力,中国需要展现得更加强硬,并且要让美国看到中国在各个层面反击美国的能力。同时,中国应该在南海加大控制能力建设,要争取在更短的时间内建设更多基础设施,形成更多既定事实,形成更强大的掌控力。只有如此,在未来美国新总统上台后,美国在做战略选择时才会充分考量中国的力量,在做选择时才不会全力针对中国。美国,通常是找软柿子先捏,中国决不能做那颗软柿子!当然,如果有人非要捏一捏,那就用刺扎烂他的手吧!从叙撤军把烂摊子仍给美 周一,俄罗斯公布了一个惊人决定:俄罗斯将从叙利亚撤军!  撤军决定如同去年9月30日俄罗斯赫然进入叙利亚战争一样突然。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完全反过来,就是俄罗斯介入叙利亚的写照。俄罗斯风暴疾风一般地席卷中东后,一切会烟消云散吗?  大家更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  从表面上看,俄罗斯的决定不可思议。但细看俄罗斯介入的前因后果,不难看出这是最理性、也是最符合俄罗斯利益的决定。  要了解为什么俄罗斯会突然撤军,就必须了解俄罗斯为什么直接介入叙利亚战争。持续5年的叙利亚战争不再是简单的叙利亚内战,而是一场多方势力介入的代理人战争:一方是企图推翻阿萨德政府的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沙特、卡塔尔,外加其他海湾国家与以色列;另外一方是阿萨德政府、俄罗斯、伊朗。但为什么俄罗斯会选择在战争进行多年后,突然赤膊上阵呢?  为什么俄罗斯要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政府?  早在冷战时期,叙利亚就是苏联的中东盟友。苏联瓦解后,俄罗斯从中东战略收缩,深藏身与名。但俄罗斯从没有悄悄离去,而是在叙利亚仍然保留了其在地中海唯一的海军基地。塔图尔斯海军基地位于叙利亚的海滨省拉塔基亚。这里是阿萨德的基本盘什叶阿拉维派的大本营。  俄罗斯还有空军基地在拉塔基亚省的拉塔基亚市。  俄罗斯的唯一中东军事基地是俄罗斯利益所在。  为什么俄罗斯等了4年才之间介入战争?  我们来看看这几年的形势图。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rc="/mil/transform//_WyF-fxqhwtu7763651.png" alt="2013年7月,政府区(红),反对派(绿),库尔德人民保卫军YPG(黄)" data-link="" style="border-style: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2013年7月,政府区(红),反对派(绿),库尔德人民保卫军YPG(黄)  绿色的反对派地区包括许多组织。据美国军方报道,叙利亚共有个不同反对派武装组织。2013年ISIS还没有同其他反对派划清界限,而是作为同一个阵线一起攻击叙利亚政府。  下图是2015年一月,ISIS已经宣布自己为IS伊斯兰哈里发国(黑)。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rc="/mil/transform//YlbW-fxqhmvp6226444.png" alt="" data-link="" style="border-style: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  叙利亚政府的控制区在缩小,但失去的东部(包括大部分IS地区)都是著名的叙利亚大沙漠。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沿海一线,所以政府仍然控制着80%的叙利亚人口。唯一比较大的损失是东部代尔祖尔一带的沙漠油田,那成为IS主要的石油收入来源。  但总体来讲,在人口密集的西部沿海一线,一年半中战线没有出现太大变化。换句话说,受到俄罗斯伊朗军事支持的阿萨德政府基本控制了局面。  但到2015年4月底,政府军的处境急转直下。  IS以外的极端伊斯兰主义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了征服军(Jaish al-Fatah)。征服军的7个成员中有两个是基地组织,努斯拉阵线和Jund al-Aqsa,还有一个自由沙姆运动(Ahrar_ash-Sham)是与基地组织有紧密关系的萨拉菲原教旨伊斯兰主义圣战组织。相对“自由军”组织,圣战者组成的“征服军”战斗力更强。  终于在日,“征服军”与“自由军”联军一同攻克叙利亚西部伊德利卜省的重镇吉斯尔舒古尔。  到了6月,“征服军”与“自由军”联军攻下了整个伊德利卜省,并开始翻过大山,进入拉塔基亚省北部。  于是一大帮CIA、土耳其和沙特支持的圣战者突然逼近了俄罗斯空军基地所在的拉塔基亚。  一帮土耳其极端民族主义、泛突厥分子灰狼成员,在叙利亚拉塔基亚大山里打出灰狼手势;图中的杯子是土耳其执政党AKP大选集合上发的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rc="/mil/transform//ctjt-fxqhmve9245061.png" alt="" data-link="" style="border-style: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  上图是俄罗斯介入前的叙利亚局势图:红色代表的是叙政府,黄色是库尔德人民保卫军YPG,而黑色象征IS,绿色的则是反对派。反对派包括自由军、伊斯兰阵线、叙基地组织努斯拉等,主要占领叙利亚西北地区。  从下图可以看到拉塔基亚的俄罗斯空军基地已经受到了威胁。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rc="/mil/transform//Trh1-fxqhmvp6226518.png" alt="" data-link="" style="border-style: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  “征服军”头目已经扬言要把基督徒赶去黎巴嫩,把阿拉维送进坟墓。阿萨德政府在战场上完全被动挨打。  此时,普京断然出手保护自己的代理人。  冷战中美国取得最后胜利,一部分原因就是美国一般不放弃自己的小弟。不管小弟什么样,只要他不背叛美国的利益,美国就支持。引用美国二战总统罗斯福的话说,“他可能是狗娘养的,但他是我们的狗娘养的!”苏联恰恰常在关键时候拿小弟的利益做交易筹码。俄罗斯显然吸取了前苏联的教训。对于阿萨德这样配合的代理人一定拉一把!  在短短5个月中,俄罗斯空军的直接介入,完全扭转了战局。政府联军反守为攻,特别是在战略重要的阿勒颇战场。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rc="/mil/transform//eKY4-fxqhmvc2520755.png" alt="" data-link="" style="border-style: vertical-align: display: margin: 0">&  在俄罗斯轰炸下,叙利亚政府军在阿勒颇附近的攻势  俄罗斯轰炸后两星期  土耳其击落俄战机后,俄罗斯还与土耳其最堤防的大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人民保卫军YPG建立联系。或者应该说重新建立了联系,因为苏联原是库尔德工人党的后台。但苏联瓦解后,叶利钦在西方阵营压力下放弃了库工党领袖奥贾兰,任其被土耳其当局跨国逮捕。  俄罗斯轰炸5个月后,叙利亚政府军(红)与库尔德人民保卫军YPG(黄)对阿勒颇附近反对派与IS武装的出击。  库尔德人民保卫军YPG与政府军两面出击下,反对派从阿勒颇通往土耳其边境的给养线被完全切断。反对派阵营乱成一片。慌乱下,上万人涌向土耳其边境。  突然俄罗斯又成为了影响中东局势举足轻重的重量级棋手。  为什么俄罗斯要突然撤兵?  普京大帝很明确自己的目标。俄罗斯的利益就是保住阿萨德政府不跨,让一个依赖俄罗斯军事保护的中东代理人国家继续为俄罗斯军事投射提供基地。达到这个目的,俄罗斯并不需要帮助阿萨德收复全部失地,只要阿萨德政府能够控制目前的海岸线一带就够了。  另外20%人口居住的叙利亚,除了代尔祖尔的油田以外,大部分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对俄罗斯来讲没有战略意义。战争是烧钱的买卖,为叙利亚大漠烧钱并陷入类似阿富汗一类的泥潭实在是不值。  所以俄罗斯与美国配合促进各方和谈。  但从阿萨德角度来看,却不一样。对阿萨德来讲,他自然想统一叙利亚。目前政府军节节胜利,阿萨德在和谈前发话:叙利亚政府的目标是收复所有的失地,重新统一叙利亚。 这就是代理人战争中的小尴尬。因为常常代理人有自己的小算盘,特别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时候,往往忘记了后台老大是怎么打算的。  俄罗斯突然宣布撤军,也是给阿萨德一个警告:赶快老老实实来到和谈桌上谈。  但普京大帝的撤军宣布却给自己留下许多周旋的余地。比如宣言中讲,俄海空基地仍一切照常。换句话说,俄罗斯愿意撤多少就撤多少。按需要,以后还可以随时回来!  另外也是给美国扔一个烂摊子。之前,当俄罗斯支持的叙利亚政府军与美国支持的库尔德人民保卫军YPG正在东西夹击IS向拉卡推进的时候,俄罗斯曾会晤美国提出联合行动,拿下IS首都拉卡。但美国傲慢地拒绝了。好,这下俄罗斯不玩了!美国面临独自处理IS问题的局面。  总而言之,俄罗斯达到了保住自己的代理人政府不垮台、俄罗斯军事基地安全并增强俄罗斯在中东话语权的目的。见好就收。  不得不承认,普京大帝不按套路出招,又打出一手好牌。高,实在是高!&俄撤军或对叙造成伤害&3月14日,普京下令,从15日开始,俄罗斯军队撤出叙利亚。俄罗斯为何此时抽身,撤军影响几何,还有诸多疑点亟待挖掘。俄罗斯撤军的根本原因撤军叙利亚,俄罗斯官方解释是“俄国防部、俄军事力量在叙利亚的任务整体已完成”,但是其根本原因恐怕并非如此。国内知名军事专家徐光裕表示,国防费用紧张是俄罗斯撤军的根本原因。叙利亚军队已经消耗了俄军大部分的兵力、武器,俄罗斯必须停下来喘口气,暂时撤军观察。除此之外俄美在叙利亚的问题上可能达成了某种默契,叙利亚和谈在即,此举有效缓和了气氛。新华社军事编辑郑文浩提出了另外一种因素,他表示,俄罗斯退出叙利亚可能是针对西方做出一种动作,美军在韩进行演习,乌克兰悬而未决,俄罗斯核心地区实际上处于北约海陆空威胁之下,针对于这种严峻局面,俄罗斯必须从叙利亚抽手,增强在本国的军事力量,才能随时实现对外用兵。为何此时抽身俄罗斯空军入驻叙利亚已达五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在叙利亚采取了有效的空袭,这是西方国家所一致认同的。但是俄罗斯国内形式不容小觑,在此时俄罗斯撤兵显得尤为巧妙。徐光裕表示,叙利亚和谈是一个收兵的契机,找一个台阶下,喘口气必须要选择一个时机,如果选择局势很紧张的情况很不合时宜。在叙利亚和谈之际撤兵会让人觉得俄罗斯有诚意,在推动叙利亚地区的和平进程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俄撤军有什么影响知名军事专家胡思远表示,俄罗斯撤军对叙利亚来说是致命的。俄罗斯关键的时候撤火有历史前科,对伊拉克的支持,卡扎菲的支持,北非这些国家的支持,最后情况不妙,俄罗斯就会迅速的抛弃撤军。墙倒众人推,阿萨德的政权难以维持。俄军达成了哪些军事目标针对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达成的目标,徐光裕表示,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俄罗斯完全没有按照西方所想的那样要把巴沙尔马上赶下台,如果巴沙尔在非正常状态下被颠覆的话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将会受到重大的威胁。新政府上来以后他可以宣布不承认原有的协议,俄罗斯从叙利亚撤军,对于俄罗斯的黑海舰队也好在中东的利益也罢都是非常不利的。来说,第一个成果就是维持了巴沙尔的政权,推翻了西方的想法。但又不把话说死。现在马上就要搞议会选举了,议会选举过后他按照正确的程序来做合情合理。第二个就是俄罗斯保住了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叙利亚和谈的时候不会出现排挤俄罗斯的情况。此外,郑文浩认为俄罗斯通过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展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向世界显示了俄军的作战能力以及先进战略轰炸机等各种先进战机。叙利亚和谈会有成果吗?对于刚刚到来的叙利亚和谈,郑浩文认为,和谈本身对于叙利亚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大家能砸碎的东西都砸碎了,肯定要在砸碎后商量一个结果,无论是反对派还是现政权对于这个现状都不满意,罐子都砸碎了,肯定吵不出一个结果。谁当老大谁才能最终掌控叙利亚局势。而且难民已经成为了一种货物,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份珍贵的劳动力,欧洲不希望叙利亚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在诸多因素之下,叙利亚和谈成效微乎其微。撤军叙利亚对俄美关系影响几何胡思远表示,俄罗斯收手了,美国人的希望达到了。美国虽然不能松一口气但是对俄美关系总体上是趋好的。其背后应该是俄罗斯和美国达成了某种交易,关键是这样政治筹码是什么,相互交换有什么好处。虽然从现在公开的资料看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报道和说法但是其本质大致如此。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航母撤出叙利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