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意人古平原结局的父亲是李半城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老爹别忘了,你一路去到山西,还要个把月的时间。朝廷办事,历来越是糟到极点的事情越要速速遮掩过去,所以到时候兴许这个坏消息就已经结束了。太原府驻着巡抚衙门、兵马司衙门、藩司衙门、臬司衙门,都是大衙门,附近的州城府县还有知府衙门、县衙门,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衙门再要开始采买,就只 能从你这里大宗进货,到时候价钱就是你说了算了。”
原标题:大生意人
江苏文艺出版社内容简介他叫古平原,从贩卖私盐做起,借势谋局,将生意越做越大,直至纵横各行各业,成为一代首富……其间,商业手腕与政治心术,人脉运营与处事智慧,无不将中国生意人几千年来的“玩法”趋于极致。无处不商机“古老弟,我劝你一句话,你现在是逃犯的身份,千万可不要为了这件事再返京城,俗话说‘两京捕头,天下第一’,你可要小心。” 这句话正戳在古平原的心窝上,入关不过半天时间,他的心思已然变过了。在凌海镇上他是一门心思想找张广发问个明白,可一旦死里逃生闯出性命,他反倒犹豫了。正如常四老爹所言,跑到京城去找张广发无异于自投罗网。所以他此刻心里纠结得很,又想直奔京城,又想先回徽州见过亲人再去京城。他内心矛盾,脸上不知不觉就带了出来。等到发觉常四老爹向自己注目,这才不自然地笑了笑,遮掩道:“常老爹放心,我没有那么傻,再说我现在探母心 切,一心只想回故乡。”“说到这个嘛。”常四老爹早有准备,伸手从怀里拽出个小布包,放在桌上, 他将扣子打开,一层层翻开,里面是四个小银锞,每个足五两分量。“古老弟,我这次出来带得也不多,你要回乡总要有盘缠,这点是我的心意, 你可千万要收下。”“不!”古平原连忙推辞,“您老千难万险把我带出来,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怎能再要您的银子?再说,您这一趟买卖,要说赚也不过就是百八十两。去除门包、折耗、税银还有雇车骡马以及伙计们的行脚钱,大概也剩不了许多。要是再给我二十两,岂不是白忙。”这一句话碰到了常四老爹心坎上,他叹了一声:“原本就是白忙,替官家白当差。现在运了盐回去抵上官盐,盐池倒是保住了,可这房子已经押给了放贷的,实在是没有办法可想了。”古平原是个热心人,听到这话,问道:“老爹,你就痛痛快快地说,要想把今年的债还完,一共需要多少两银子?” “这也不瞒你了,我现在欠了三份债。一份是官盐,要是车队平安回去,这份债算是还上了。第二份是利息,我的盐池有一半是向别人借银子兑来的,讲明是年息一分二厘的利,一千两银子就是一百二十两的利钱。第三份就是这次来关外贩盐,用房子做抵押,借了印子钱二百两,三个月的利钱也是一分二厘。”古平原心算极快,常四老爹话音未落,他已接口道:“也就是说,不算官盐,现下如果有三百五十两的进项,您老就能渡过这一关?”常四老爹默默点头:“这些天我反复盘算过了,盐池的收项虽然不好,也勉强能赚上一百两。我手头的银子将来给了这些伙计脚钱之后,大概还能剩三十多两。”古平原想了一阵子,心中已有腹案,“眼下就有个机会,若把握得住,用老爹手中剩下的银子就能赚上一大笔,兴许就能把这二百两凑够了。”“古老弟,你不是开玩笑吧?你入关才一天,而且这一天我都与你在一起,哪会有机会你能看见,我却看不见?”古平原的点子就来自那封“八百里加急”。他知道“八百里加急”一出,定是京城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到底是什么事?现在你我不能知道,但一定是坏事。”古平原说得极有把握,“既然是坏事,那就会有赚钱的机会。” 话说到这里,常四老爹还是不懂。“按例来说,咸丰爷的百日大丧就要过了,大丧里各地都在戴孝穿素,衙门的灯都是白纱的。现下各地衙门已经要开始采办红纸、彩灯、朱墨、亮绸之类的 物品,以备替换。但这个坏消息一来,衙门的采办就不免观望。他们观望,那些进了货的商家可等不起,因为大家都要等银子周转,所以必要减价零售脱手。老 爹就不妨沿路买上一批。”“他们都卖不出去,我买了来还不是烂在手上?” “老爹别忘了,你一路去到山西,还要个把月的时间。朝廷办事,历来越是糟到极点的事情越要速速遮掩过去,所以到时候兴许这个坏消息就已经结束了。太原府驻着巡抚衙门、兵马司衙门、藩司衙门、臬司衙门,都是大衙门,附近的州城府县还有知府衙门、县衙门,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衙门再要开始采买,就只 能从你这里大宗进货,到时候价钱就是你说了算了。”常四老爹又惊又喜,喃喃道:“有这等好事?那万一……” “顶多就是我料事不准,到时候衙门不肯高价来收。可是老爹别忘了,我们是贱价买进,肯定亏不了本,大不了原价卖出也就是了。” “不错,不错。”常四老爹心中暗暗佩服。说了半晌,又用了不少的酒。古平原有些疲乏,可说着说着他忽然一抬头:“老爹,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您能否答允?”“说吧,咱们这交情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昨夜我能逃出来,多亏了一位寇兄弟帮忙,当时他留在险地,我这心里一直七上八下难以放下。能不能请老爹派个伙计回去打听一下,这位寇兄弟是否平安脱身?”“我这就找人回去看看。”说着常四老爹起身出了房间,来寻刘黑塔。常四老爹把刘黑塔叫到僻静处,常四老爹把事情一说,道:“只能辛苦你了,快马一个来回,免得古老弟心里着急。”“行!”刘黑塔一口答应下来。回到房间,常四老爹和古平原继续喝酒谈着生意上的事情。古平原说若是知道那封“八百里加急”的内容,做这一笔生意就更有把握。古平原猜得一点也没错,京里头的确是出了大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大生意人大丈夫:读《大生意人3》
我的图书馆
大生意人大丈夫:读《大生意人3》
写评之前先吐个槽,像这种情节推动的故事就要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地出版才好啊!隔了一段时间第二部写了些什么我都差不多快忘记了,我们倒霉催的古平原又遭遇了什么要命的陷阱我也差不多不记得了。其实《大生意人》的故事讲到了第3部,最吸引我、让我关心的,已经不再是主人公古平原的命运,也不再是他又遇到了哪些生死一线的危机,不是他如何智计奇出绝境逢生。甚至也不再那么关心他是怎样一步一步从当初关外的一个流犯,以一袋私盐最终成为文中所说的“一代商王”。我开始更多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大”生意人?“大”在何处?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什么样的生意人才配称为“大”生意人?财大?势大?生意做得大?我想在《大生意人3》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答案的蛛丝马迹。做生意赚大钱是为了什么?康素园身体力行给了古平原一个答案:出手千金,救人一命,大丈夫当如是,大生意人当如是!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生意人。古平原自己也说,自从做生意以来,每次总能遇到要命的生意,虽然“倒也能躲”,“但躲了就一辈子良心不安”。所以他明白了,“原来做生意就是要讲良心,讲良心才能做成大生意。”在又一次要以命去博的时候,古平原对红颜常玉姑娘说了一段掷地有声的话:“我又要去搏命,可不是为了钱。赚再多的钱,顶多再建一座阿房宫,可是又有什么用。”“我是要去争一口气!康家大爷一生行善,常四老爹一生谨慎,都是正正经经的生意人,如今呢,被逮下狱,旦夕祸福!我古平原从前是读书人,如今是生意人,帮他们就是帮我自己,就是让世人都知道,生意人不能让人轻侮!”或许从和古平原同样胜负血海深仇,要借时局风雨飘摇在商海中掀起惊涛骇浪以报仇雪恨的苏紫轩姑娘身上,更能让人明白些什么。这个姑娘和古平原“很像,却又不完全一样”,“仿佛转动着的太极阴阳”,而两人之间的“同”与“不同”,恰是古平原弥足珍贵之处,或许也正是古平原在将来那一天,成为一个“大生意人”的原因。古平原的死敌王天贵说:“你永远成不了大生意人。”但我们都知道,最终是他错了。(《大生意人3》书评/橡皮娃娃十三)
馆藏&33529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大生意人|大名|李钦_凤凰资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不分明是冲着我们万源当铺来的嘛!”“这样下去可不行,咱们的生意还做不做了?要我说,应该找他们理论去。”伙计们议论纷纷。丁二朝奉正在心烦,大喝一声:“别说了!人家既然敢明目张胆地挑战,难道还怕你去理论?再说,都是敞开门做生意,老百姓愿意去给价高的地儿,你有什么辙儿,总不能绑住人家的腿。”
原标题:大生意人谋势曾是流犯的古平原在常四老爹的帮助下,从关外逃回了关内,为报恩,他带领驼队勇闯黑水沼,智斗王爷府的人,终于九死一生凯旋而归,却不想又一头栽进仇家王天贵的圈套里……挑衅李钦为什么在祥云当铺众人的簇拥下去祭拜黄帝,这件事古平原始终琢磨不透。不过这个哑谜没有让他猜多久,因为第二日祥云当铺门前敲锣打鼓,鞭炮放了十万响,胡朝奉一脸得色,备了一张全帖发遍同行,在同业公会的会馆摆了大宴,开了堂会。祝晟卧病在床不能赴宴,丁二朝奉和三朝奉都不是乐于交际之人,古平原便出席了这次堂会。胡朝奉一杯酒敬了在座所有的大朝奉,然后引出一人,介绍说这便是祥云当铺的新东家。别人不认得,古平原可是立时心头雪亮,这个新东家是李钦,难怪胡朝奉那日在黄帝祠对他如此巴结。李钦少年得志,嘴角带着掩不住的笑意,挨桌敬酒,只是到了古平原面前,他故意问身边的胡朝奉:“这人是谁?”“这就是对面万源当铺的四朝奉。”胡朝奉毕恭毕敬地说。“哦,听过,听过,原来你就是那疯子朝奉!你的大名,李某早有耳闻,想必各位也是清楚的。”古平原并不着恼,笑笑不语,自顾自饮了那杯酒。李钦见他不接茬,讪讪地觉得没趣,冷笑道:“今后你我便是邻居了,只可惜同行是冤家,要是有什么得罪处,可别怪李某没把话说在前面。”“银钱如流水,能开源节流,引水入池,那是个人的本事,谈不到什么得罪不得罪。”古平原仍是微微一笑。但他不明白,祥云当铺经营不善,眼看就要倒闭,李钦怎么会忽然入主当了东家呢?李钦为什么接手祥云当,这里面的事情只有苏紫轩清楚。李钦自从被古平原一番痛骂,害他在苏紫轩那里丢了面子后,便整日想找回这个场子,在古平原面前抖抖威风。他见古平原做了当铺的四朝奉,便也琢磨着开间当铺来压古平原一头。只是开当铺需要找有眼力的朝奉和伙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李钦等不及,托人一打听,得知了祥云当铺的近况,知道其财东只要五万两银子便愿意把当铺盘出。五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李钦还以为能从张广发那里软磨硬泡得来,没想到张广发差点臭骂他一顿。李钦碰了一鼻子灰,垂头丧气来到苏紫轩那里诉说。苏紫轩听后微微一笑,答应给他出这五万两,另外再借他五万两做日常经营。李钦大喜过望,赌咒发誓一定把这笔钱翻番地赚回来。这一天,万源当铺。“什么?真是这么写的?”丁二朝奉急急问道。“要是不信,您出门看一眼不就清楚了。”金虎哭丧着脸。丁二朝奉几步走出门,抬眼往街对面看去,果然见到祥云当铺门前竖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八个大字:“诚意收当,万源加一”。“这是什么意思?”不断有走过的老百姓对着木牌指指点点,胡朝奉则中气十足地解释着:“各位老客,不管对面万源当给多少银子,只要你多走几步道,过来祥云当,那么都可以加上一成。他给十两,我给十一两,他给一吊钱,我给一千一。保证童叟无欺!”“混账东西!”丁二朝奉气得一跺脚,回身进了当铺。“这不分明是冲着我们万源当铺来的嘛!”“这样下去可不行,咱们的生意还做不做了?要我说,应该找他们理论去。”伙计们议论纷纷。丁二朝奉正在心烦,大喝一声:“别说了!人家既然敢明目张胆地挑战,难道还怕你去理论?再说,都是敞开门做生意,老百姓愿意去给价高的地儿,你有什么辙儿,总不能绑住人家的腿。”三朝奉沉吟道:“看样子这‘以本伤人’的主意,就是那个姓李的新东家出的。不过‘以本伤人’不能持久,咱们不妨静观其变。生意照做,等他耗不起了,自然也就收了这一套。”“你的意思是,他挂挑战书,咱们悬免战牌?”丁二朝奉一皱眉。“我觉得还是应该去禀报大朝奉一声。”三朝奉又道。“不行。你们听着,这个消息要对大朝奉暂时保密。他老人家身体不好正在养病,若是着急上火,只怕病情会反复。”丁二朝奉说完,看了古平原一眼,“四朝奉,你怎么看这件事?”古平原并不知道李钦开当铺的本钱是苏紫轩所出,还以为背后是财势雄厚的京城李家在支持,那么“以本伤人”的事情只怕不是一天两天能拖过去的。他凝神细思,问道:“这买卖是王大掌柜的,他能否替当铺添本?”“王大掌柜巴不得这当铺赔本才好。他倒不是不在乎损失,而是一心想着让大朝奉没面子,又怎么会给当铺添本?”金虎在一旁愤懑地说:“他们早不来这手,晚不来这手,偏偏赶上穷酸丁当当的日子找麻烦,这一定是事先想好的,今天本可大收一笔,看样子全都落了空。”“你说什么穷酸丁当当?”古平原问。“县里的童生明日都要到学宫应每年一度的例考,按照朝廷的规定,童生应考须得秀才中的廪生写信担保推荐才行,不然就没有考试资格。你想,平白无故谁肯给你做事,所以童生上廪生家求赐,都要带礼物。那些穷酸丁们通常都拖到最后一天,借不到钱就只好来当当了。”古平原恍然大悟。这笔钱他当年也花过,当了母亲一件陪嫁的绸衣,才换来一封作保的信,想不到此事居然还是当铺眼里的商机。“都说读书人言不及利,可还是逃不过去。”古平原发了感慨。“嗨,他们今日出利,明日得名,有了名自然就有利,咱们县太爷不就是个现成的例子嘛。”丁二朝奉不以为然地说。“唉,名利,名利……”古平原忽然眼前一亮,“我倒有个法子,也许可以灭灭对门的威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626579
播放数:378263
播放数:37392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65岁靖江大妈 40多年只做一件事 却让很多生意人都说不出话…大生意人古平原结局 - 家业家居资讯站
家业家居资讯站
&&&&&& & 正文 &
65岁靖江大妈 40多年只做一件事 却让很多生意人都说不出话…
时间: 12:05
点击:4757次
来自:网络原创
作者:微靖江
机械钟表,在上世纪40至90年代,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维修、保养机械钟表,在那时也属“吃香”的职业。在靖江街边摆上一张带玻璃罩的桌子加一张板凳的修表桌以前随处可见,但如今却难觅踪迹。
说起靖城街道园东路的一家钟表修理店,周边的居民啧啧称赞,店主…
机械钟表,在上世纪40至90年代,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维修、保养机械钟表,在那时也属“吃香”的职业。在靖江街边摆上一张带玻璃罩的桌子加一张板凳的修表桌以前随处可见,但如今却难觅踪迹。
说起靖城街道园东路的一家钟表修理店,周边的居民啧啧称赞,店主洪云芬今年65岁,虽然腿脚不便,四十多年来,她用自己的精湛手艺和乐天精神感染着每一位顾客。
洪云芬的钟表店门面不大,而且在小巷子里,所以来找她修理的基本都是老顾客。记者来到店里时,一位张女士将家中的一个挂钟送过来修理。洪云芬利索地将钟表拆开,戴上放大镜,检查确认是机芯出了故障,挂钟修好后,张女士笑称:“人看病找医生,钟表‘生病’找洪奶奶。”(图为洪阿姨工作时的照片)
洪云芬的爷爷、父亲都是钟表修理师,修钟表的手艺算是世代相传。受到长辈的耳濡目染,她从小就对修理钟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洪云芬的父亲带了几个小徒弟,和他们相比,虽然洪云芬是女孩子,但她学起修理来并不比其他人差。
每天埋在钟表堆里,洪云芬乐在其中,修理技术也从生涩渐渐变得精湛起来。
刚开始,洪云芬将一块表拆成零件要花上半天时间。后来,一块普通的机械表在她手中,从拆到装最多只要半个小时。
1972年,21岁的洪云芬被分配到靖江钟表店工作。洪云芬说那时忙起来一天要修理二十几个钟表。上世纪90年代初,洪云芬所在的单位撤销,她便自己开了个小店。
做钟表修理师,最关键的是要细心、有耐心。有的时候在修理台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虽然年龄慢慢增大,但洪云芬却眼不花,手不抖,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在诸多零件和螺丝间游走。“用夹子夹零件时一定要做到手不抖,力度也要控制好,这些可都是精密仪器呀。”洪云芬说道。
如今,人们基本都在大商场和专卖店里面购买手表,一旦遇到问题需要维修的话,就得到品牌商的指定店里维修,价格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说起市场行情,洪云芬不由地感慨物价变化太快,然而她的店里已经十年没有涨过价,不管是普通表还是名表都“一视同仁”。
对于顾客,洪云芬一直以诚相待。去年,一位女顾客将一块品牌手表拿到店里,顾客称自己是从专卖店过来的,店里换一个零件要价一千多元,希望洪云芬能够帮忙看看。洪云芬拆开一看,事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那个损坏的零件只要修一下就行,根本就没必要更换掉,总共才花了二十元。事后,女顾客由衷佩服她的本领,还介绍了很多佩戴品牌手表的朋友到洪云芬店里保养维护。
早些年,洪云芬每天面对都是机械表,后来人们都流行用电子表,洪云芬就和专门修电子表的同行虚心请教,慢慢地各种类型的钟表都难不倒她了。“我对这个行业还是很乐观的,只要我眼睛还看得见,手还不抖,还能继续坐在修理台上修表,我都愿意做下去。”
四十年来,洪云芬也收过几名徒弟,但后来他们都改行做了其他行业。特别是电子产品漫天遍地后,手表也不再是人们的必需品,一些人甚至和洪云芬说,钟表行业已经衰败了,这项工作没有多大意义。
从老式的摆钟到时尚腕表,时代在变,不变的是洪云芬对钟表修理的那份感情。时间在她小小的修理室里仿佛停止一般,在这里,钟表的动与时间的静完美融合。文章来源新华报业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平原和常玉儿结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