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山区农村公路建设问题怎样加强环保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_环保_中国百科网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导读:公路建设会对沿线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环境产生影响。选线应满足于公路设施修建,防止或减缓公路潜在的不利环境影响。1)目前,在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空气、噪声、水源污染方面研究较为深入,并形成了一系列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其负面影响,但是在对生态环境、景观环境上研究还较少,没有相应形成成熟的环保措施,而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一经破坏就很难甚至无法修复,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环保措施
  0 引言
  近十多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45.70万公里。全国公路总里程中,高速公路4.53万公里,国道13.34万公里 [1]。但是,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体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是我国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1 社会环境
  公路建设会对沿线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环境产生影响。首先,公路建成后会增长沿线地区的交通量,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附近居民的出行,割断或影响村庄间的原有联系;其次,公路建成后使沿线各地区的土地功能也发生变化,将单一的农业用地、开发用地或商业用地转变成为多行业提供服务的特殊用地,同时也加快了沿线土地资源的开发;三是公路建设难免会造成一定数量居民建筑物的拆迁,使沿线居民人口结构及需求发生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和生态结构;四是公路的修建,会影响一些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及保护区或自然风景,产生一定的视觉污染。
  1.2 生态环境
  公路建设必将破坏原有植被,干扰动物栖息环境,使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或被隔断,领地被重新划分,导致种群变小和种群间的交流减少,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和种群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区迁移,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1.3 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必将污染大气、土壤、水体及周围环境。特别是一些路段穿越民居稠密区或生态敏感区,营运中由于交通量大,机动车辆本身所产生的噪音、振动、废气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公路上的漏油、尘土还会受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污染河流和农田。
  1.4 工程地质和水文的影响
  公路施工时,由于填方和挖方,将破坏原有植被,改变原有地貌,尤其是边坡开挖较深时.破坏局部山体的稳定性,可能会引起塌方、滑坡、软土层滑移等不良地质病害。又因土表裸露、土质松软,增加了水土冲刷量,造成河流、沟渠淤积。公路建成后,由于公路阻隔原有水分的循环,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通路径,又因汽车排出的某些污染物和施工废渣进入当地水源,造成水质变差。另外,由于桥梁的修建压缩了河床,造成桥前局部壅水,水流速度减缓,泥沙下沉、淤积,阻塞河道,从而容易引发洪涝灾害等。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2 公路建设各阶段采取的环保措施
  2.1 公路设计阶段
  2.1.1 路线走向布设的控制
  公路选线、方案比选、变更设计方案时应全方面考虑沿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注意与自然景观、地形及当地城镇规划相协调,应避开学校、医院、居民集中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选线应满足于公路设施修建,防止或减缓公路潜在的不利环境影响。
  2.2 公路施工阶段
  2.2.1 生态环保方面
  施工时要严控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在路基土石方开挖回填时应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所开挖、回填的山体、沟壑的土层裸露面应及时加固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合理设置排水沟或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物防护。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表层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2.2.2 噪声防治方面
  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的主要是各种施工机械。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施工单位应主动与附近的单位居民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干扰。为减小对操作工人的影响,应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久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2.2.3 大气污染防护方面
  公路施工堆料场、搅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应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符合卫生要求;规定防护距离为300m,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性材料要加以遮盖。
  2.2.4 水污染防治方面
  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应远离地面水,并砌筑环形排水沟和渗水坑以防止意外溢出污染地面水。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在修建道路排水工程时,应建造临时绕行渠道以便继续使用灌溉或排水沟渠。除以上措施外,还要进行环境监测,及时了解公路沿线污染状态,为保护措施及时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公路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发表。对居民区和敏感点进行常规监测,一般有大气监测、地面水监测和噪声监测。
  2.3 公路营运阶段
  工程施工结束后,公路进入营运阶段,环保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 噪声防治方面
  公路运营中会产生交通噪声,在公路沿线形成一条噪声带,对附近人群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噪声的防治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交通管理,上路前进行车辆噪声监测;二是设计时调整纵坡,纵坡过大会导致汽车爬坡时增加噪声量;三是改进路面结构类型,改善面层混合料成分,以求降低交通噪声;四是尽可能采用降低噪声效果好的路堑形式;五是适当设置遮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隔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附近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加高围墙等;六是对超过噪声标准的路段,采取降噪措施,在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等。
  2.3.2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
  公路营运期,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产生的废气和固体微粒,必将污染大气及周围环境。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以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层中的悬浮微粒,又能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2.3.3 水污染防治方面
  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污染。对公路边的服务区,应尽量靠近城镇,使其污水尽可能排入当地城镇的污水管网,必要时需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2.3.4 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对运载危险物品的车辆进行严格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汛期行车安全。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农作物。
  3 结论和展望
  1)目前,在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空气、噪声、水源污染方面研究较为深入,并形成了一系列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其负面影响,但是在对生态环境、景观环境上研究还较少,没有相应形成成熟的环保措施,而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一经破坏就很难甚至无法修复,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2)对公路环境保护工作重视还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公路环保机构仍不健全,各级公路部门少有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来规划、设计、监督公路环保工作,导致公路环保工作管理薄弱,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发表。而且专门的公路环保人才比较缺乏,给公路环保工作的落实造成困难。
  3)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环保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减少公路环保设施的损坏和遗失,保证其发挥正常功能。
  参考文献
  [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s].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6
  [2]陈双阳.公路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J].北方交通,2008(5)
  [3]余少华.景婺黄(常)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J].中外公路,2007(1).
  [4]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戴明新.公路环境保护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刘书套.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7]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8]汪玉林,杜鹃.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J].公路,2000,(8):68-72.
收录时间:日 17:35:24 来源:谷腾环保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浅谈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一些环保措施_中国百科网
浅谈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一些环保措施
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和营运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强调了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环境保护设计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公路绿化对环境保护的重大作用,并提出在公路建设中要积极采取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措施。 自从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环境问题已从区域走向全球,臭氧层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全球气候变暖等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新的全球环境问题。面对严峻局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于1987年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本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思想。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至此,可持续发展的对点开始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大量高速公路动工兴建,人们开始注意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在加剧,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生态破坏、野生动物灭绝等现象不断发生。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注重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燕尾服战略的关键一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社会经济发燕尾服的要求,制定了2000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目前,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距离这一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和最近我国放开小汽车市场等,可以预见,我国汽车业特别是私人小汽车发展将会出现史无前例的速度。势必继续严惩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就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一些保护措施分述如下。   1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声音环境的影响和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环境贡献主要表现在能提高城乡之间与城市之间的物质集散速度,减少旅客路途时间,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等。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的影响,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指的是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的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惩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则相反,氮氧化物的百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m以下或路堑时,一氧化碳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处,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m以上时,一氧化碳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离路边20~25m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过25m处的一氧化碳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m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建设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省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声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惩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磨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坦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声增长约为2~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h时,噪声与交通量近似的呈现正比的关系。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公路建设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到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游泳景点时,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提高公路线形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驾驶员、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养活对原来自然景观的平衡和谐的破坏,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地形情况不同,公路线形组合应应该随之变化,对于平原微丘区,地势比较平缓,路基的填、挖不大,平、纵曲线半径都较大,因此,视线不易受到限制,透视可以很远,不过容易形成礼堂上的单调,这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处理来进行协调。目前,在我我国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在平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台,为了便于设置通道而将高速公路设置成高路担,这就对道路两侧的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 一些环境保护措施   2.1 把环保问题作为确定线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毋庸质疑,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破坏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合理选线。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好的线位要远离环境敏感区。谈到环境敏感区,许多人会立即想到居民点、医院、疗养院等,其实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环境敏感区是就人类的生存环境而言,它还包括水资源、气候、野生动、植物的栖息或生存区域等诸多方面,而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由于历史上人类的社会活动,已经造成了地环上大量物种的灭绝,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在选择线位的过程中,要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习惯或生存条件,这样才能对其加以保护。例如,大多生活在河谷中的鱼类、两栖类动物都是在上游的小溪中繁衍后代,如果修建公路时因设置坦坝等构造物将河谷与小溪间的通道切断,河谷中鱼类、两栖类动物数量自然就要相应减少;又如,野生哺乳类动物、飞禽等,一般都要到溪流、河塘饮水或觅食,但这些动物的巢穴不一不定期都在附近,如果公路建设使这些野生动物的生活区域受到严重分割,也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惯,使其数量减少;还比如,陆地表层的府植土一般都经过数十万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才逐渐形成,如果在修建公路时出现过多的大填、大挖,造成水土流失、岩体裸露,就会严惩影响地表的自然景观,因此 ,我们选线时应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如果确实避免不了大挖,就不如设置隧道,以免因大挖方坡面长期裸露,经常驻日晒雨淋而发生塌方,增加防护工程造价,更重要的是因大挖方而严重破坏了地表的自然景观,这种对环境的破坏目前还无法用金钱来定量衡量。   2.2 设计上要积极推广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目前,公路建设中在环境保护方面采用的新技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公路防噪声屏障   提起防噪声屏障即声屏,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几乎都不陌生,但总会和高成本联系在一起,其实在国外防噪声屏障也是多种多样的,成本差异也相当大。采用的材料有金属、轻型复合材料、混凝土或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五花八门。其中一些“绿色”声民间的做法,很值得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借鉴。例如,有一种“绿色”声屏的做法是:先沿道路方向按一定间距栽两排(间距约60cm)钢立柱,立柱间加横撑形成金属网络,然后在两排金属网络间衬上土工布,在土工布间填土至顶部形成墙体,然后在墙 壁上插入攀缘类灌木苗,在填土顶面设一道嘞水管以保障填土有足够水分,过一定时间后,一道“绿色”防噪声墙就形成了。还有一种做不进用混凝土预制的大花盆砌成墙体,底宽顶窄,花盆内填土并种植灌木形成“绿色”防噪声墙。在地质、地形条件合适的条件下,还有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堤来减少噪志的做法。不管是什么样的声屏,基作用都是一样的。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只要设计人员人拘泥于形式,开动脑筋,放开思想,因地制宜,研究出一些适合于本地区既经济又有效果的噪声屏障是很有必要的。   (2)对路面水进行处理   众所周知,由于磨损、车辆漏油或运输货物中习气的微粒物质,车辆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质,都会积聚在道路表面,当其与降水混合在一起形成径流后,会对沿线的水源、土壤形成污染。特别是在国内,目前大多的公路边沟都是和沿线的农业排灌系统合在一起,因而会对农作物带来一定污染。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将路面水与农业排灌系统分开,并在沿线设置一些集水池,把路面水导入集水池后进行净化处理。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受纳系统。由于这一办法造价高,目前国内公路沿线采取这一办法还不实际,但在个别路段,如加油站、洗车场、平交路口等经常停车的路段及服务区采取这种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3)推广土工织物类材料的应用   推广土工织物类材料的应用可以大量减少圬工砌体,便于绿化,使公路易于融入周围的景观,对于填方边坡,当用地紧张时,可采用加筋土挡墙来取代圬工挡墙,使其有一定的斜度便于绿化,占地又不大,也比较经济。在坡度较缓时,可采用土工格室、三维植被固土网垫等代替六棱花饰或圬工砌体护坡,成本低、例 于绿化。对于挖方边坡,采用三维植被固土网垫或土工格栅等护坡取代护面墙也是比较经济的。当采用三维植被固土网垫或土工格栅等护坡时,宜在其下铺一层腐植土,以利于植被生长,特别是在土质差或石质路段更应如此。   2.3 加强绿化设计中保护环境方面的设计   合理的公路绿化可起到安全驾驶,美化和保护环境等多种功能,特别是在保护环境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令可以降低噪声,还可减轻车辆尾气,扬尘带来的污染。我国“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将绿化功能归纳为“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两类,但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绿化设计还是偏重于“改善环境”的功能,没有或仅在很小程度上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讲,绿化带应有足够的宽度,乔木品种不宜单一,做到有高有低,在绿化带两侧要种植一些不定期的灌木,其作用是防止气流沿地面通过绿化带,既可保持绿化带内土壤湿润,又能避免强风折断树木的枝叉。在树种选择上,除考虑其满足绿化设计功能,易生长,搞病害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其具有较强的搞污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目前公路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设计一般不尽完善,还常常出现绿化设计与线路设计不配套的问题,往往当道路竣工通车时,线形流畅,路面整法,标志、标线齐全,唯独绿化工程跟不上。这主要是人们目前对公路绿化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绿化工程关系不大,早些晚些完成没有关系,另外是公路绿化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还不完善,也给公路绿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成功的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声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前资料表时,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每公顷阔叶林(相当于1km公路两侧单行行道树)每天能吸收1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730kg的氧气,可以供1000个所需。一般来说,一个人一天需要0.7kg的氧气,有10㎡的树木或25㎡的草坪,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二氧公碳与氧气的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清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会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氨及汞,铅蒸气等,例如成片的松林每天可以从1m3的空气中吸收20mg的二氧化硫。公路两旁的树木对汽车排入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有强烈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因此科学地选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树种进行公路绿化,对降低车辆的排入污染,净化空气是很有价值的。树木能够降低噪声,是由于树木能够将投射到树叶上的噪声反射到各个方向上,树叶的轻微震动使得噪声能量消耗而减弱。据测定,快车道的汽车噪声,在穿过12m宽的林带后可以降低噪声3~5dB,穿过40m宽的防护林带时,噪声会降氏10~15dB。   公路绿化还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树木或草坪通过树冠、根系,地被覆盖等可以固着土壤,涵养水源,阴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的危害,在高填方路段,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树木在它的生命活动中,除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以外,还可以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一公顷阔叶林,夏季每天可以蒸发2600L水,草坪等植物的叶面积,一般为地面面积的20倍左右。茸密的茎和叶通过蒸腾作用,能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增加20%左右,因此,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5℃~6℃,而且湿度较大,且变化缓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这样可以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对防止路面老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公路绿化还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主要表明在:   (1)可以通过视线诱导来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时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十分明显,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2)防眩作用。白天,树荫可以遮挡阳光,减少阳光对驾驶员产生的眩光,而最重要的是位于中央分隔带上的树木,矮篙等,可以有效的防止夜间对向来车所产生的眩光,防止由于眩目所产生的交通危险。   (3)调节明暗变化,尤其是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对明暗的变化产生反应,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因此,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利用树荫来调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   (4)可以对车辆及驾驶员产生保护,车辆与路外物体发生碰撞时,道路两侧的树木中以有效的降低车辆及驾驶员损害的程度,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险要地段,行道树更成为保护生命财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公路进行绿化,也是美化路容,舒适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可以形成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给人们以优美,舒适的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4 将桥涵,挡墙结构物的设计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中 在发达国家,在修建高等级的公路中,已经采用了设置“绿色走廊”的做法,专为野生动物通过公路提供通道。在国内,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采用此举尚不现实,但设计上只要有这种意识,所修建的桥梁,涵洞等也可起到“绿色走廊”的作用。这就要求在设计桥涵,挡墙等结构物时,尽量将人为的痕迹隐藏起来。比如,在设计涵台(或桥台)时尽量将台身埋在土中;在选择台身材料时多考虑浆砌块石,片石等,或对混凝土,台身表面做些修饰,使其接近自然;在做防冲刷处理时,多采用抛石、铅丝石笼等做法,少用沉排,海墁做法;在做锥坡或护坡时,多采用土工桥室,三维植被固土网垫等材料,少用砌石或砌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总之,只要重视环保问题,多加思考,许多做法都可达到返朴归真,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自:中国科技信息网)
上一篇: 下一篇:山区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措施--《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年
山区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摘要】:在公路设计、施工过程中,须充分考虑各环节的影响及相应的环保措施,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身及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U415;X322【正文快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把环境保护的概念引入到山区公路建设,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山区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如何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起秩;;[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06期
黄玉恩;;[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8年11期
杨金秀;;[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9年Z1期
衣明宝;刘延宝;;[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9年12期
张海伟;;[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0年Z1期
孙忆忱;;[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06期
张福红;[J];台声.新视角;2005年01期
高玉林;;[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11期
黄淑艳;;[J];硅谷;2010年08期
;[J];吉林交通科技;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文;刘利;谭勇;杨萍茹;;[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宋国平;张建;刘国东;;[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A];湖北省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二○○八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喻本德;陈保雄;;[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房建宏;李宜池;徐安花;;[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曾友良;;[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李群善;周存秀;宋志强;;[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黄远峰;陈保雄;林楚雄;徐山瑛;喻本德;黄文杰;;[A];珠海—澳门生态城市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0年
高同海;;[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秦晓春;沈毅;邵社刚;黄裕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廖振华?蒋建光;[N];中国交通报;2007年
张兴安;[N];西藏日报;2001年
狄婕 陈渌;[N];黑龙江日报;2008年
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翟玉娟;[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刘莉 实习记者
程晨;[N];阿克苏日报;2007年
马春祥 杜宇;[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肖芸香;[N];中国环境报;2000年
孟军;[N];青海日报;2006年
张忠华;[N];中国交通报;2007年
李英奎;[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王初;[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徐广彬;[D];吉林大学;2011年
袁希平;[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李扬;[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士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彭士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魏晓芳;[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苏万军;[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陈雪珍;[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肖晓妮;[D];长安大学;2007年
徐瑗瑗;[D];东南大学;2005年
卢思;[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于祥坤;[D];长安大学;2008年
刘珊;[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