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玩期货开仓平仓,开仓买了一手棉花后来平仓了,手续费一共收了120元。贵吗?

一位农民从5万做到2亿的期货传奇(一)&P1
第一章:初入期货
&&1995年,我去岳父家走亲戚。在他家堂屋(正房的客厅)的一张小板凳上坐着,看到地上有一张纸,看上去像杂志上撕下来的。我捡起来一看,“期货”!
& &我当时对期货是充满美好想象和激情向往的。只是因为身在农村,周边根本没有一个人做期货,也没有期货公司,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去哪里做。虽然很想参与,却迈不进期货的大门,也就只好作罢。
& &到了2000年,我还是在养猪(一直养到2001年),我记得当时我经常要去济宁买大江牌“料精”,有一次我去济宁买料精,和卖饲料的老板聊天,他告诉了我做期货的地方。到了三隆期货,现场就开了户,第二天我就去期货公司入金10万元,据说当时是那个业务员手中最大的客户了,成为了重点服务对象。我做期货似乎是迫不及待地进去,原本想大赚一笔,但期货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期货公司的人给我介绍大豆等品种。记得当时大豆在2200到2300左右,我有点看空,认为能跌到2000左右,就开始“操练”起来。
一开始我就赚了一点小钱,现在想来几乎都是运气成份。
当时做期货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电脑鼠标点点就可以买进卖出了,那时要买卖,需要期货公司的报单员处理,我记得当时帮我报单的期货公司人员是一位姓王的年轻姑娘。大豆期货公司收我单边20块一手(和现在比起来,那时手续费收得很贵),因为我是自动上门的客户,期货公司的经理好像只把手续费中很少的比例给服务我的业务员作提成。
我以为自己能把期货做好,把期货当成小菜一碟。其实我当时连期货基本的规则、道道都不懂,不知道期货的特点、特性,甚至不知道一些品种涨跌幅度的限制,对期货杠杆的作用和风险也只是了解个大概,一知半解,至于期货价格的演变特征那更是不知道了。说到底,我当时就是一个期货生手,两眼黑乎乎,进入这个市场,注定是要“交学费”的。
& &我刚开始,买大豆,我亏了一些。身边的“老期货”和我说“这是庄家洗盘,欲涨先跌,目的就是把我们这些散户洗出去。”
我当时对什么叫“庄家洗盘”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去理解和研究庄家的手法了。
就这样,做期货不久,我就亏了一点钱,但是我很不服气,认为自己对农产品价格中长期的判断不会错,对短期价格的波动也有一定的想法,怎么就赚不了钱呢?我一定要把亏的钱扳回来!
结果交易做下来,无非就是赚赚亏亏,算总账依然是亏的。2000年-2002年这三年时间我都没做好,只是一开始小赚,后来都是亏的。我又急于扳回损失,搞得情绪很不好。记得当时如果持隔夜仓了,有时候晚上就睡不着,还不敢看外盘的涨跌和消息。甚至第二天用电脑看价格的涨跌心里也会“砰砰”
响,有时候还不敢看,只是去“瞄一眼”,看看价格对自己是否有利。
& &当时,我几乎是“沉迷”在期货市场,2001年养猪也不养了,常规的收入减少了,而在期货中又是赚赚亏亏,亏的比赚的多,家庭的储蓄实际上是在变少。只不过在家里,夫人一般不管钱,关于赚钱的事情都是我去处理,当然花钱也要我来支付。我们家的生活水准在村里一直是一流的,即便是我做期货亏了钱,情绪上受了一些“苦难”也都只是我自己一个人承担,夫人甚至不知道我做期货是亏钱的,因为家里的开销费用从来没有缺过,还是和以前一样,吃穿在村里还是一流的。
我刚开始做期货时,身边做期货的人,亏的比较多。
有一个人50来岁,做期货,自己的钱亏没了,亲戚凑的5万块钱也亏没了,据说这5万块是他岳父准备买房的钱(当时的房价很便宜,一平方不到一千元)。他是有心脏病的,有一天他在看盘,结果来了个反向停板,他就瘫倒在桌子底下,两个人都抬不起来。
一个年轻人,父亲去世早,母亲带大的。拿了他母亲5万块积蓄做期货,做空大豆,一个月大豆阴跌,赚到了10万。他和母亲说期货这东西赚钱容易,他母亲就和他一起来期货公司,看着电脑行情。结果国家出了个政策,大豆加关税,期货连续三个涨停板,他的钱就连本带利都亏光了,他母亲也空欢喜一场。
还有一个故事不是我所见的,而是听做期货的朋友说的。说是有一个人做期货亏光了钱,为了再搞到钱做期货,而去抢劫杀人。据说是抢了一辆出租车,把出租车司机杀了,把车卖了,然后拿着销账的钱又去做期货。和他在一个期货公司一起做期货的人不知道他是杀人犯,有时候还在一起吃饭喝酒。有一天他正做着期货,警察来了,把他从电脑面前抓走了。
虽然看着、听着这么多人做期货亏钱,但我始终“自大”地认为自己和他们都不一样,认为自己是肯定能赚钱的,而且能赚大钱。
第二章:判断正确,但未能赚到大钱
判断大豆要涨
& &2003年,大连商品交易所转基因大豆合约退市,大豆期货做的是新品种非转基因大豆。在2003年秋天,大豆在每吨2400到2500的时候,我预计大豆2004年春天能涨到4000左右。
&当时一直在买进卖出做大豆,到了国庆前,我树立了坚定做多的思路
& &1996年牛市之后,一直到2003年,大豆的价格大多在每吨1800到2500之间箱体震荡。这给了很多人一个固定的概念,因为多少年了价格就是在这个区间徘徊。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506f973fgda9d7f4a" WIDTH="815" HEIGHT="254" ORIGIN-SIZE="815*254" ACTION-TYPE="show-large-layer" ACTION-DATA="/large/506f973fgda9d7f4a"
ALT="一位农民从5万做到2亿的期货传奇(一)&P1"
TITLE="一位农民从5万做到2亿的期货传奇(一)&P1" />
& &那么我为什么判断2003年大豆会大涨呢?我开始做期货时的经纪人叫王丽华,她看到我对基本面感兴趣后,把她在火车上认识的一个大豆现货商朋友的电话给了我。这位现货商姓刘,老家安徽的,在黑龙江做大豆生意,我一开始和他打电话的时候因为不认识、不熟悉,沟通比较难,但联系了两三年后,互相熟悉了、认可了,也就成了朋友(现在还常见面)。2003年国庆前我和他通过多次电话,确认了玉米价值高、大豆价值低的情况已经运行了几年,大豆的价值必然会调整,结合他了解的比较全面及时的大豆收获、供应情况,再根据我当时对家乡周边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减少的切身感受,以及当年的气候环境、库存情况等,我判断大豆要上涨。(我小时候,家乡及周边农村大豆种植面积占耕地的50%
,到2003年降到20%左右,到2012年连1%都没有了。)
& &具体来说,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确认大豆要上涨:
第一方面,2003年之前,大豆的价格好几年都在低位徘徊,农民种大豆利润很少,和其他农作物相比,尤其和玉米相比,比价关系也处在下风,因此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持续低迷,造成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当时国产大豆的产量占国内消费的比重还很大,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分量)。
第二方面,因为全球大豆进出口比较畅通,价格联动性好,美国也因为大豆价格常年低迷而减少了种植面积。
第三方面,2003年秋天美国大豆产区大旱,中国黑龙江大豆产区也受灾,导致北半球大豆亩产下降。
第四方面,中国当时的国家储备大豆只有几十万吨,为了压制大豆价格的上涨,国家的库存早就拍卖光了。同时,美国的库存也在历史低点。
第五方面,中国的经济运行良好,物价持续几年保持稳定,而2003年开始,起了一点通胀的苗头。
第六方面,早在年大豆就涨到过3600左右,时隔七八年后,大豆供求平衡再次被打破,若供求缺口较大,完全有可能再涨到4000(在这七八年中,其他相关品种的价格都有很大的升幅)。
当时官方公布的数据说是预计黑龙江大豆减产5%左右,其实不然,种植面积、单产都下降,所以现实不像国家公布的那样,实际减产在30%。其实,即使国家知道减产会比较多,也几乎不会说减产30%这样的数据,因为国家有国家的用意,有它的利益出发点,国家必须为稳定物价而努力。
& &注:在预测价格涨跌时,国家公布的数据能不能相信,相信多少,我们自己心里要有判断,特别是在受灾减产的时候,最好是自己去实地调查,若不能大范围调查,则可以以点带面深入了解实际的情况。
& &种植面积和单产两者都下降,这对价格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当时国家已经抛光了储备,没有了调控能力。大豆相当于是处在“无库存、低产量”的状态下,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已经打好。
看对行情 赚不到钱
& &到了2003年国庆前,大豆期货的价格在2500左右。当时黑龙江的收购价为1.1元一斤左右,一吨大豆运到大连大约250元左右的运费。这是大豆收获的季节,一般人认为那时的大豆价格到了近几年的最高价区间,人们在心理上已经形成了价格到高位就会回落的固有观念,又在收获季节,认为供应不成问题,价格应该会跌。殊不知,每一次农产品大牛市上涨最快的时候都在收获季节、农产品上市前后,而不是在“青黄不接”的季节。一般人很难理解,但这是市场的简单规律、价格的简单逻辑。因为收获之前,减产还只是一个预期,人们对具体减产多少的判断可能因为媒体报道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影响而低估,而一旦真正收割,具体减产多少,农民、收购商、相关厂家等最清楚,收购时价格会迅速抬高,农民会惜售、收购商会囤货,这就会进一步抬高价格。
& &在国庆黄金周放假期间,中国期货市场休市7天,其中外盘有6个交易日,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信息的判断,如果大豆假日期间现货上涨很大,那么节后开盘一个涨停板都打不住。于是,我买入了少量大豆的多单过节(说来也奇怪,那时我喜欢重仓交易,可到了关键时刻又被“假日风险”吓住了,反而没有重仓。)
我强烈感觉到大豆的爆发性上涨已经在节骨眼上了,放假前一天的下午,我和另一个做期货的朋友在聊天中说:“节日期间,豆粕的价格每吨至少上涨300。”
他听了,一愣,认为短时间内上涨这么大的幅度是不可能的,“你瞎说吧!”(一般人认为短期内大涨大跌是不正常的,还说什么绿豆妖、红小豆妖、咖啡妖,其实并不妖,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供求关系下,某个品种大涨大跌才是正常的。这也是不少人错过大行情的原因之一。不相信大行情能发生,怎么抓得住呢?)
“你不信啊,那咱打赌。”
“打赌就打赌。”
于是我就和他打赌,如果豆粕节后涨300或300以上,他请我吃饭,如果涨幅不到300,则我请他吃饭,好像还写了一张打赌的“契约”,两人都对自己的判断有充分的信心。
结果,假日期间豆粕现货就涨了350,节后期货开盘当天,榨油厂又涨了300,现货共涨了650。豆粕和大豆当然是连续上涨,中间还有多个涨停板。不过我没有让那位和我打赌的朋友请我吃饭,反而是我请他吃了饭。
虽然我节前持有了大豆的多单,但仓位不大。我之前一直以短线操作为主,我计划着大豆若出现连续三个涨停,若涨停板有打开我就先平出来,然后马上就再次买回去,这样倒一下仓,三板协议平仓的时候,我的单子就能“幸免”了。
& 2003年10月13日,大商所突然连夜发布公告,调整了大豆和豆粕的涨跌停板幅度,把原本3%的涨跌停幅度下调到1.5%。这是明显有利于空头的政策调整,因为如果涨停板依然是3%,连续三板涨停后协议平仓空头亏损会很大,而涨停板改为1.5%之后,则可以少亏很多。这说明,当时现货商对交易所的影响非常之大。
&我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和其他做多的散户一起大骂“交易所联合空头坑散户”,原本制定的交易计划被干扰。再加上自己贪心,在国庆假日结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就把多单撤走了,想着,连续三个交易日大涨,价格应该有所回调,想再跌一点到更便宜的价位买入,结果假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就高开直奔涨停,创了新高,但想想自己撤走的价位低,再进,心里很不舒服,所以希望价格在回调到撤走的那个价位,再进,但是没有回调到那个价位,于是眼蹦蹦地看着大豆上涨。后来大豆价格虽然回调,但当时有点心虚,不敢进,结果大豆价格就一路涨到了近4000。
&虽然这波大豆行情我看对了,也做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赚到多少钱,本来可以翻倍、翻几倍的行情,仅仅赚了一点领头。在大行情面前,赚一点领头,无疑就是等于亏损。
第三章:第二次破产,开始反思自我
第二次破产
& & 2003年,我眼蹦蹦地看大大豆从2900涨到4000,而我看对了行情,但没有赚上钱,我心很恼火,捶胸顿足,感觉本属于我的鸭子,就这样飞走了,于是我下决心,一定要坐上大豆,一定要赚回来。为此,我还专门跑到土地庙里,烧高香,拜佛祖保佑我明年赚大钱,塞给寺庙2000元,许诺如果赚回来,给佛像贴金身。
& &2004年4月份后,大豆从4000点开始回落,此时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大豆终于给了我机会,我是实在等不上了,时刻准备着进场。
& &当大豆回落到3500的时候,一个月跌了500个点,我觉得可以了,于是重仓出击,在3500建立了多单,然后焦躁、害怕错失机会的心情终于平静了,终于坐上车了。我当时还专门请了老婆,去一趟县城,为老婆买了一套漂亮的衣服,老婆第一次说,我对她这么好。
& &但是大豆在3500没有止跌住,仍然是继续下跌,我当时想,大豆可能跌到3400,然后企稳,不过后来大豆在3200附近止跌,横盘了一个多月,我认为大盘回调结束了,要上涨了,于是在3300附近满仓进入。
但是7月份第一周,大豆跌破了3200,我当时有点傻了,加上前期的多单,以及本次进的单子,我亏损惨重,亏了60%多。我当时没有止损的概念,认为越跌应该越买,不过当时实在没钱了,于是也就没再买,就持有原有的单子。
& &此时,朋友提示我止损,我也想过,但是我已经亏了60%,我不心甘,想再等等,可能是庄家在洗盘,洗出我们这些不坚定的散户,我们要坚持抱好仓位。
& &我那是心情压力很大,异常很大,我几乎的所有资金全进去了,亏了60%,我那是经常晚上去坟地,以毒攻赌,我害怕坟地,但是我更害怕看到行情,于是我夜晚去坟地,反而减少了我持有单子的压力。
& &又过了半个月,大豆下跌了10%,我彻底爆仓,被强平了,我破产了。
& &我开始向亲戚、朋友、街坊借钱,他们认为我有钱,好还,所以对我很大方,我又好面子,借的钱都会付利息(每年12%的利息)。慢慢地,我债台高筑了,如果当时核算我的资产,一定是负资产,相当于破产了。不过,我是一个讲信用、要面子的人,再困难的时候,还钱我也不会差一天,说好明天还就不会拖到后天,世界上总有让我找到钱的地方。可以这么说,我人生中经历过两次破产,第一次破产是因为逃亡生儿子,第二次破产是因为做期货。
开始反思自己为何一直赚不到钱
当时我做期货已经有几年了,开始反思自己为何一直赚不到钱。
& &做期货,一般的投资者是因为赚小钱亏大钱,最终导致亏损;而我则是亏小钱赚大钱,但由于亏小钱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虽然一段时间后,总能赚一笔“大的”,但日常交易中的买进卖出、来回止损让我持续亏“小钱”,因此结果还是亏的。
& &我做期货的前几年,赚赚亏亏导致心态不稳,亏了钱的时候急着翻本,于是经常开仓过重,还经常做短线想赚快钱。其实做期货重仓隔夜最难把控风险,短线搏杀最难赚到钱,只可惜,我当时看不透这些。
我做期货目标很大,亏了钱之后,更加需要快速赚钱。在凶悍的手法下,一两个月翻几倍也不是稀罕的事情,但赚的钱始终会回去有时候,用一种方法做多了就涨,做空了就跌,来来回回非常顺手,很短的时间就能翻几倍,但行情波动一变化,这种方法马上就不管用了,钱还是会亏回去。
&我在农村长大,从小贫穷,所以我是吃苦长大的。
& &但让我吃苦最多的、最大的,还是期货市场。那种在来来回回行情中的煎熬,那种隔夜反向跳空的痛苦,那种把生活费都亏掉之后的无助,那种看对行情赚不到钱的自责,那种刚一平仓行情就启动的遗憾,那种看到别人赚钱自己却赚不到钱的郁闷,那种固然坚守却依然惨淡的悲凉……在没有经历若干轮回,没有彻悟期货本质和规律之前,快乐始终是短暂的,而痛苦却是持久的。
&期货市场的“苦”是如此丰富和极端,若我从小没有吃过那么多苦,可能期货的苦我根本就吃不消、扛不住,可能我早就成为期货市场的“逃兵”了。
在最困难的时候,我甚至一闪而过地想过死、想过逃。
其实,那时死最容易了,活很难,做好期货更难。去死很容易,但必须对儿女、妻子、父母、亲戚、邻居、朋友都要有交代。
有时候,我感觉做期货比死都不如。
但我始终没有被期货的“苦”击垮,我一直坚守,并坚信自己能成功。路是人走出来的,天无绝人之路。死容易,做好期货难,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要做的是把期货做好。
第四章:开始能有所盈利,但不稳定
&2005到2006年,我做期货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盈利能力,但是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只要还有问题存在,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吞噬你的资金,只是或迟或早、或多或少、或频繁或偶发而已,因此这两年的交易做下来整体上还是平平手。
& &逐个认清这些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去克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自己总会给自己太多的推脱和理由,做期货的人(包括做股票的人,甚至是做任何其他事情的人),似乎赚了钱都觉得是自己的功劳,而亏了钱则都是外部因素造成的,比如去责怪政府、交易所、外盘、主力等。
要给自己制定计划和纪律,然后自己监督自己去执行,这说说简单,做起来很难,因为人往往约束别人比较乐意,而约束自己则会心不甘情不愿,往往全盘否定别人都能做到,而否定自己一点点也总是舍不得,另外,任何人在本质上是向往自由的,约束自己就是和“自由”对抗,和自我本质进行对抗、战胜自我,那比战胜外在事物要难得多了。
&2007年10-11月,做多大豆,又没赚到钱
& & 2007年大牛市,我看对行情却赚不到钱,主要原因是仓位太重,经不起行情的折腾,行情反向一点就要砍掉,然后再做进去再砍掉,单子拿不住。
记得2007年国庆前,黑龙江大豆在1块6左右一斤,接近历史高价1块8,当时的期货价格在4000左右,我根据当时整个经济环境、大豆的供需情况等基本面分析,再结合这几年的物价水平,预期大豆应该还会涨不少。我当时还鼓动一个做现货的朋友1块6多收一点大豆,可惜他没听我的,他感觉价格比较高了,不敢收。
我在国庆前,账户里有三四十万,持有70手大豆的多单,因为预期国庆后要涨,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前又开了20手。我想着国庆期间要是美盘大涨,那么国内大豆期货节后开盘就要涨停,可以大赚一笔(生怕国庆放假期间外盘大涨,错失机会)。
国庆期间,刚好家里装修房子,没有去关注盘面。等假日最后一天去看盘,准备第二天的交易,却发现CBOT大豆跌了不少。心想这下坏了,明天开盘要亏很多了,搞不好还要跌停。
这里还有一个戏剧性的事情,我看到我账户里不是90手多单,而是70手多单,20手空单,原来是我在国庆前下的20手单子敲错了,多单做成空单了。这就相当于我的账户只有50手多单的净头寸。这倒还真让我松了一口气。
& & 10月8日,节后第一天,大豆开盘触及跌停,但没封住,又被拉起了。因为我看多的思路没有改变,还是认为后续大豆还要涨不少,于是我平掉20手空单,还反手做多。
& &当天大豆就涨了一些,整个10月份涨得还不错,我也就赚了不少。但到了11月,在大豆涨到接近4500的时候,我盈利不菲,判断价格还要继续上涨,于是我在4500附近,反复加仓,把所有的浮盈全部加进去,又增加了很多仓位,致使我的仓位很重,认为我当时是希望一局定乾坤,以大豆这一战,来洗刷我过去的失败记录,当时心情过于渴望盈利,暴富已冲昏头脑,未能冷静处理仓位。
& &11月份,行情开始焦灼,11月中下旬又有一波下跌,11月20日,国内大豆一日下跌近4%,因为我早年爆仓在大豆上的原因,所以当大豆出现一日大跌的时候,我的心情开始慌了,因为我仓位太重,在下跌行情中又把利润吐了回去,此时心情出现焦灼,害怕再次爆仓,因为我已经不能再爆仓了,否则我真有可能选择死。所以当时,我依然选择离场,先逃命。所以这一笔,我只赚了一点。
& &但当我全部止盈出来后,第二日大豆又涨了上去,连涨几日,此时,我的心开始慌了,对此前的离场,表现出非常的懊悔。我急不得,赶紧入场,害怕错过行情,这个时候我又再次重仓出击,希望挽回吐回的利润。但是刚进去,没两天,行情又跌了下来,跌了2%,又被套,我有点气愤,怎么搞的么?是不是专门洗我?但当时我有点烦了,于是就止损出局,不想玩了。
& &我出来后,行情就忽悠忽悠涨了上去,但是我怕进去,再次被套,我已经忍受不了止损。价格逐步涨了上去,此时,我断定大豆将要继续上涨,但价格已经涨了一波,于是我想等待价格回调到4500附近,再建立多单,但是大豆似乎不再给我机会,一路涨了上去,2008年初涨到过5500左右,这波行情我基本上错过了。
回想起来,做期货,该重仓的时候确实应该重仓,但不能时时刻刻重仓,毕竟行情是波澜曲折的,即便是大行情,也常有短时间折返的情况发生。方向看对了,钱也赚到了,却没有控制好仓位,在折返行情中吐光了利润甚至倒亏,那是非常可惜的。
第五章:本可以赚几百万,结果还亏了钱
<font COLOR="#08年金融危机做空铜,本可以大赚,但只赚了零头
&2008年9月底,我通过综合分析,做空了铜。我做空铜有很多的理由,主要是以下几点:
1、很多商品,包括铜,在高位盘整很久了,已有一点下跌的趋向。这个时候国际经济环境不太好,次贷危机频频发作。而铜是国际经济的风向标,如果国际经济不好,那么铜也好不了。
2、美国、英国等国家房子卖不动,消费动力不足。
3、中国的房子销量也开始下降,经济环境也不算好。
4、2008年之前,全球持续了几年的大通胀,各国央行都在收缩货币,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价格的影响将在某个点上爆发。
5、中国国内因为要调控CPI,不断加息、提准,资金面收紧了。
虽然我对铜这个行业没有亲身的接触,但铜这个品种是经济的风向标,经济不好、消费低迷外加货币收缩,那么铜就必然要下跌了。我想如果铜这次还跌不下去,那么真的就跌不下去了。此时不跌,更待何时?
& 我对国庆期间外盘铜的下跌有着强烈的感觉,因此节前30万左右的本金能做空几手铜就做空几手。
因为我是山东梆子戏的戏迷,国庆期间山东济宁市梁山县有一年一度的戏迷、票友联谊会,我就带上老婆孩子一起去了。我们还去爬了梁山、参观了水浒基地。
& 9月中下旬雷曼的破产,在国庆期间全面引爆了次贷危机,全球金融海啸迅速蔓延,世界主要国家的股市和期货市场在国庆期间全面暴跌。
& 上期所的铜,在国庆开盘后,连续两个跌停,我已经赚了不少,而按照国际铜的跌价幅度,国内的期货铜应该还要有三四个跌停板。因为我知道交易所三板协议平仓的规则,就想着第三天开盘先出来一下,然后再空进去,这样协议平仓就平不到我的单子了(先平仓出来再做空,就是新的空单,协议平仓平的是老的空单,并且按照盈利大小顺序和亏损的多单配对成交)。
& 第三天开盘,开在跌停板上,我就先平仓了,按照计划我应该马上空进去,但我看着跌停板被打开了,而且价格有点往上走,我就想等价格多上去一点再抛,这样就可以多赚几百个点的差价了。哪知一个犹豫、一个恍惚,铜又跌停了,并且被封死了,我的空单就开不进去了。
这一次空铜赚了1万点左右,资金上也算是“赚了个大的”,大约赚了50万。但是错过了后面的大熊行情,这轮大跌,中间根本就没有经过像样的反弹,我应该是可以一直持续持有,本轮大熊行情是百年一遇的,我本可以赚的盆奔钵满,本可以赚五六百万,如果中间加仓的话,我本可以赚千万以上。但是也就赚了50万,在大行情面前,赚了一个零头,实在是糟蹋了行情。
无论怎么说,至少赚了50万,翻了一倍多,总比做反强多了吧,所以我倒没有太大的后悔。
铜平仓出来后,着急做别的品种,结果亏损
我把铜平出来以后,铜连续跌停,做不进去了,就不做铜了。我做多了豆粕,因为第一我发现豆粕的现货价格是2800,而期货价格是2600,期货太便宜了;第二,经济危机中工业品的价格确实应该大幅下跌,因为工业品的需求会大幅下降,但农产品的价格则不应大幅下跌,因为农产品的需求还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第三,相对其他商品而言,10月8日后,豆粕表现得相对强一些。
&我2600做多了豆粕,结果豆粕也跌了。跌了我逢低买,涨回去一点我抛掉一些,又跌了,我再逢低买……就这样,豆粕从2600点跌到了2100点左右,跌了500个点,我亏了300多个点,但是我仓位太重了,亏损较大。
& &做豆粕的同时,我还做了一点橡胶,因为橡胶的现货15000,而期货只有了,我觉得太便宜了,就去买,结果橡胶跌到了8500,我来回倒仓,还是亏了2000多点。
就因为铜的空单平仓后没有及时开进去,反而去做多了豆粕和橡胶,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本来已经赚了50万左右,结果不但利润吐回去了,还倒亏10万,账户里只剩下20来万了。
总结失败原因:
没有充分考虑大势
& & 2008年国庆节后,行情暴跌,大家都恐慌,全球的恐慌也没有止住,下跌的行情不会那么快就缓过来。我本来是看空、做空的,只是因为铜没有重新空进去,错过了太多的利润,临时改变了想法,居然在明确下跌的大势下去做多豆粕,实在是不应该。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未必就要相等
& &我之所以多橡胶和多豆粕,就是因为期货价格比现货价格,误以为期货价格会上涨。这是很大的问题,绝大部分时候,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是不相等。在牛市的时候,期货价格是高于现货价格,在熊市的时候,期货价格是低于现货价格,因为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未来值,是现货价格的领先数据。
第六章:失败中总结
&&2000年到2008年我始终赚不了钱,那只能说明,在那整整九年的时间里,我相对市场中某些“优”的个体来说,还是“劣”的,那只能说明,我用了九年时间和市场磨合,试图适应市场,试图生存发展,但因为自己的种种原因,依然没有成功。
亏了钱,总要找亏钱的原因。只可惜,不管是在股市还是期市,大部分投资者亏了钱之后,总是去找市场的原因、政府的原因、主力的原因、行情的原因、庄家的原因、小道消息的原因……,而很少去找自己的原因。
我后来想明白了,在任何时候,亏了钱,都只能怨自己,不能怪市场。我2000年开始做期货,一直到2008年,整个过程是亏钱的,虽然我很早就有了赚钱的理念和方法,但操作下来的实际结果就是亏的。
& &期货市场是一个公平和残酷的市场,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佳写照的市场,任何一个做期货的个体,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适应市场以及市场的变化,最终“优”的个体胜出,“劣”的个体淘汰。
做期货,买了就涨,卖了就跌,这是不可能的。市场始终在变化,但市场不可能适应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我们想要在市场中生存、在市场中赚钱,只能慢慢改变自己适应行情、适应市场,自己想办法求生存、求发展。赚了钱,要总结经验,看自己是因为运气好赚到的,还是因为自己的水平高赚到的;亏了钱要找原因,多找自己的原因,不要责怪市场和他人,发牢骚是严重错误的行为。
& &虽然,前九年里做期货的结果是没有赚到钱,但在过程中,在赚赚亏亏的经历中,我总结了很多操作“要领”。比如,当利空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跌,那么反而要涨;当利多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涨,那么反而要跌;买强不买弱,当所有品种都跌停了,只有一个品种不跌停,那么如果要买,买这个品种就对了;一个品种的非主力合约涨停或跌停,而主力合约没有跟进涨停或跌停,那么这很可能是庄家做的假信号(非主力合约成交量小,庄家容易打涨跌停),是用来吓散户的(这一招对中小投资者或许管用,他们可能会跟风或惊吓而推动主力合约的价格运动);大部分品种跌停,有一个不跌停,并且在低位有大量成交,可以买入;…………
我有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做期货赚赚亏亏都是很正常的,不能怕亏损,更不能死扛,亏钱了一定要舍得砍掉,只要跑得快就死不了,只要还有资金在,就能重头再来。我亏钱了,自己一定会平仓,从来不等到强平才被迫走。亏了就要认,哪怕是反向涨跌停了,该砍还是要第一时间砍掉。正因为我止损都比较及时、果断,那几年虽然持续亏损,始终没有爆过仓。那时,虽然我赚的次数少,亏的次数多,但我赚的次数里有赚得比较多的,赚一次就够亏十次了,因为我经常重仓交易,有时候赚一把可以让我亏好长时间,只不过我始终没有守住赚到的钱,亏的次数还是太多了。当时有个期货公司的经理,看到我几年了赚赚亏亏都还在市场里“混”,说我是“主力打不死的妖精”。
& &我还有一个反思,那就是:期货短期的盘面交易和长期的价格涨跌预测是两回事。从长远来看,现货和期货的基本面应该是一致的,是同样的基本面信息在影响两者价格的长期走势。可以这么说,期货和现货中长期的涨跌是一回事,只要把现货的各个基本面要素分析清楚了,期货中长期的价格走势也就知道了。但是,由于期货和现货毕竟有较多的不同点,比如同样一笔资金对短期价格影响的不同、杠杆的不同、死扛亏损的时间不同、双向交易的不同、涨跌限制的不同、交易制度的不同,等等,更重要的是参与者心态的不同、价格变化对心情和判断影响的不同、情绪变化对操作影响程度的不同,因此,从短期来看,期货盘面的交易买卖和现货的买卖是两回事。
期货太自由,做期货容易受外界和自己的干扰,即便之前有一个坚定的看法,也可能很快就发生变化,然后又因为期货可以让你随时“认错”、随时“改方向”、随时“止盈”、随时“止损”,期货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引发”你过多的思考,让你不再坚定,甚至让你改变方向,这就导致了交易的冲动性和随意性。原本制定好的计划,在盘中修改或完全变化,对很多期货投资者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都说做期货必须克服很多人性弱点,比如贪婪、恐惧、懒惰、骄傲、冲动、妒忌等,都说这些人性弱点的“发作”是期货亏损的重要原因,我基本认同。但只要是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贪婪、恐惧、懒惰、骄傲、冲动和妒忌,也无法完全克服这些情绪,甚至在该贪婪的时候还是需要贪婪的。这些人性弱点都要尽量克服,但我觉得最最要不得的还不是通常人们所常说的这些,据我多年做期货的切身体会和对很多做期货的朋友的观察,从自己和别人的成败得失中深刻感悟到的是,“懦弱”绝对不能有!在期货交易中,懦弱比其他任何人性弱点的危害性都要大。我看社会上各行业的成功者,有贪婪的、有冲动的、有骄傲的,但绝没有懦弱的,懦弱是成不了事的,特别是对一个男人来说,岂能懦弱?做期货勇气必须要有、目标必须要有、信念必须要有,懦弱绝不能有。做期货要有判断力、要有勇气、要有执行能力,该果断的时候必须果断,除了那些靠背景、权力或不法手段而赚了大钱的人,任何领域包括期货市场,凡是成功者,都具备这样的素质:关键时刻判断力强、重大机会有勇气出手、细节方面执行到位。
做期货定力也很重要。没有定力,看错了会动摇,看对了,行情一波动也会动摇。没有定力,就会导致无谓的进进出出,就会导致没有深思熟虑的换品种,就会导致做多做空方向频繁切换,就会导致一会儿短线一会儿长线乱做一气。没有定力,做期货必亏。
&另外,经历了期货多年风雨,我的信心依然是满满的。虽然我前九年没有走出赚赚亏亏的“泥潭”,甚至有点越陷越深,但我始终坚信自己会在期货市场获得成功。做期货、做投资,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需要自信,没有自信,事情多半是做不成的。但自信不是凭空想象的出来的,自信需要知识、经验和能力做支撑。自信应是要有足够的依据的,自信所坚持的观点,背后必须意味着对真理、对自然法则、对宇宙规律的感悟、理解和认识,而不是对自我主观臆想的固执。
我觉得凭我对众多品种现货市场的了解程度和动态变化的把握度,凭我当年对大蒜、生猪市场分析和成功运作的经验(种大蒜和养猪),凭我打不死的韧性、肯吃苦的态度、专研的精神,还有做对了大赚一笔、做错了跑得快保全实力的能力,我想我在期货市场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时间没到,说明我受到的煎熬还不够,说明我心境的磨练还不充分,说明我对期货交易的手法还不成熟,只要继续努力、持续坚持,胜利必然属于我。这些年,我对市场始终没有失去信心,对自己也始终没有失去信心。
当然,作为一个农民,是“体制外”的人,“全职”做期货后,期货上不赚钱,家庭就没有了收入,将来国家也不会给“养老金”,这让我有一些担忧,但也让我意识到自己没有了退路,必须勇往直前,必须把期货做好。
急着突破但成效不大
我就这样,平时亏,抓住一次行情赚一次大的,然后又可以活很久。不停地总结经验教训,似乎一直在提高,但始终没有走出来。
我那时喜欢重仓交易,而且几乎每次都重仓,不去区分怎样的行情适合重仓,怎样的行情只能轻仓。老是重仓交易的原因是我急着想翻本,急着做大,因为我在期货市场已经惨淡很久了,已经煎熬和纠结很久了,总想着早点走出来,而且我所谓的走出来还不是简单的赚点钱、过点小日子那种,我要的是赚大钱、出人头地。怀着想早日做大的心态,每每重仓交易,似乎总是时不待我的样子,到头来,本没有翻回来,反而亏得更多了一些,钱没有做大,反而做得更小了一点。
那时,很长一段时间,我还喜欢做短线,甚至做到了痴迷和难以自拔的地步,不管有没有行情,整天在那里来回倒,生怕错过什么似的。我总想着短线机会多,赚钱快,另外还相对比较稳当,特别是在隔夜受了一点伤之后,会更喜欢做短线。记得我短线做得最疯狂、最频繁的时候,5万块钱的账户,来来回回,一天做过2000手单子,现在想来都感觉很神奇,不过神奇归神奇,钱还是没赚到,尽是给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打工了(做短线交了很多手续费)。
& &做短线错过流畅性行情了,就想着短线抓不到大行情,要做隔夜,而做了隔夜要是做不好或是没行情呢,又想着还是做短线好,可以抓更多的机会,竟是来回折腾,或是短线和隔夜一起上,乱作一气,完全没有交易纪律。很多时候,即便事先制定了“周密”的交易计划,一到盘中,也就被上上下下的价格跳动“吸引”和“迷惑”了,手痒、心痒的感觉很容易冒出来,赚一把就走、先走掉等一下接回来这样的心态也时常发生,于是哪里还去管所谓的计划,忍不住又下场交易了,这一交易,不管是赚是亏,很快就乱了套,又变成随手交易、冲动交易、频繁交易了。
&没有机会,等待很重要;机会来了,果断很重要。
&所谓的顺大势,顺的应是“天定之势”,而不是K线上的那一点点波动。
十年磨一剑,不弃不悔,终能成大器。
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巨大的骗局,在特定情况下,市场是可以确定的,就看投资者有没有足够的分析能力。
人生就是充满戏剧性,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同时还是自己生活的演员。
&2009年的大蒜行情,则是所有的前提、所有的条件都到位了、都符合了。1991年、1994年大蒜是我的“福星”,2009年大蒜再一次成为我的“福星”。
大蒜价格连续两年下跌
& & 2004年到2006年,大蒜走了一波上涨行情。大蒜的产量增加、出口量大增,一度成为山东省重点出口商品。大蒜的相关产品,比如蒜油、蒜干等生产量也大幅上升。农民的播种积极性高涨,纷纷扩种。
到了2006年,大蒜的种植面积创了多年来的新高,下一年的预期产量非常大。但由于国际市场的大蒜增产,中国大蒜的出口遭到了美国、巴西、南非、日本、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区域的诸多限制,出口不畅,导致2007年大蒜严重供大于求,积压量较多。
& &2007年收获季节(五六月份),大蒜销路不畅,大量大蒜晾晒后进入冷库储存,期待来年大蒜需求能好一些。之前大蒜的价格在2元到3元一斤,那时最低跌到了3毛钱入库(生产成本大约在1元左右),导致大量蒜农亏损严重。由于冷库收储商对来年的行情有一定的期待,收储还比较积极,到了关库门的时候,大蒜涨到了8毛,若是卖得晚的农户倒是可以减少亏损。
注:一般大蒜的储存是在晾晒过后放进冷库,也就是干大蒜储存。用冷库来储存干大蒜,不光对大蒜冷库有要求,对大蒜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大蒜的含水量在74%最为合适,大蒜的冻结点是在零下4度,储藏温度0-1摄氏度,相对湿度在75%-80%。可达到6-8个月的保鲜效果。
到了2008年春天,期待中的出口好转没有动静,国内大蒜的需求量也没有起来,不少大蒜企业减少了大蒜相关产品的生产也导致了大蒜需求量的下降,冷库大蒜的上市更是增加了市场的供应量。于是大蒜价格持续下跌,最低的时候,出口级标准的大蒜(优质大蒜)价格甚至跌到了1毛2分钱一斤。由于一吨大蒜在冷库的储藏费用大约在300元左右,即一斤大蒜冷库费用在1毛5分左右,而大蒜价格却跌到了1毛2分,也就是说冷库储藏商在2007年不管任何价位收储的大蒜,在2008年春天销售都是亏损的(那时,不管花多少钱收进来的大蒜,把本金全部亏进去,还不够,由于冷库的存储费就在一吨300元左右,而大蒜的销售价才200左右,导致很多外地来的储存商弃蒜不要了,冷库费也不交了)。
又由于冷库大蒜也不能放太长时间,最好在6-8个月内出售,否则会影响大蒜的质量,这就引发了冷库大蒜不惜成本地抛售。储藏商们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卖车的卖车,卖房的卖房,亏得倾家荡产(很多储存商认为2007年价格太低,抄底扩大收储规模),也有部分租冷库的储藏商连大蒜都不要了,携家人跑路(据说在金乡县,有一个储存商因为储存大蒜亏损严重,欠了巨额外债,买了耗子药,把一双儿女先药死,然后自杀)。(大蒜的价格波动大,大蒜企业赚的时候赚疯,亏的时候亏死,这是大蒜行业的一个特性。大蒜价格波动大的特性也造就了其现货电子盘的活跃,因为它大涨大跌的行情容易产生,看上去赚钱效应很大。)
物极必反,大蒜具备了上涨条件
& &天气热是可以的,但到了37度、38度就到头了,最最厉害也就是40度,不可能到100度,温度热到了极致就会返回,就会下降,这就是物极必反。
你压我的时间越长,我积聚的力量越大,反向的能量也就越大,爆发力越大。当几乎没有人认为会涨的时候,老天会让它涨,老天会让大多数人错误,这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这就是在极端的时候,在物极必反的时候,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先知先觉。
& & 2008年秋天种的大蒜,出苗以后有死亡现象,我经过调查发现山东各个产区都有这一现象,并且很严重,这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我预估2009年大蒜的单产将下降较多,而种植总面积也下降较多,这说明2009年大蒜的产量将大幅下降。其实这可以看做是老天在“透露”一个信息,大蒜价格已经持续跌了两三年了,2009年的大蒜该涨涨价了。
& &说来也巧,原本非常低迷的出口,在2009年逐步好转,似乎国外又开始抢购中国的大蒜了。之前他们不是说中国的大蒜质量不好、说中国的大蒜有倾销嫌疑、中国的大蒜有农药残留吗?现在怎么不说了,也没有了“必须”的“质量检查”了?其实,几乎所有的贸易战都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当他们本国的大蒜产量多了,就不要中国的大蒜了,想不要你的大蒜,那就找借口说你的大蒜有问题。而当他们本国缺大蒜了,则又要中国的大蒜了。2007年2008年外国限制中国大蒜的进口是因为他们国内不缺大蒜,但这两年中国的大蒜以极低的价格冲击了国外市场,国外的蒜农也没有积极性,播种面积也会下降。到了2009年,国外也缺大蒜了,所以出口形势肯定会好转,他们又会来抢购中国的大蒜。
2009年,国际市场不是不向中国进口大蒜,而是加倍进口,这一点出乎很多“业内人士”的意外。
2008年秋天我去金乡县各个产区实地考察,主产区播种面积减少20%左右,副产区有的减少量达到90%,也就是说某些副产区在2009年要恢复播种面积,当年生产出来的大蒜还不够用作蒜种的。因为副产区占的量不是很大,我综合考量下来,估算整个金乡的播种面积下降30%左右。
& &我去莱芜一个村重点考察时,发现村里大蒜种植面积减少90%以上,农民都改种小麦了。种一亩小麦收入有一千多,去掉成本还有几百元的利润,而种大蒜却是亏的,农民当然要改种小麦了,而且小麦卖不掉国家会收走,而大蒜卖不掉只能烂掉。种小麦一亩地只要100多元的肥料成本,种大蒜则要300多元,而且种大蒜费工、费时、费力,不容易机械化,种和收都要靠人工作业(大蒜种下去必须头向上才能生长,不容易机械化),非常辛苦。另外,大蒜种下后还要用塑料薄膜覆盖,这样可以增加产量,等大蒜长出来的时候,有时还要用扫帚去打一下薄膜,好让蒜苗破出来。大蒜生长的时候,少不了浇水、除草、施肥。而到了收割的时候,蹲在地里半小时,腿就会麻木,所以有些蒜农是跪着挖蒜的,但就算是给大蒜“下跪”了,也不是年年能赚钱,像2007年、2008年就是亏的,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 &2008年种植的大蒜有死亡现象,而蒜农又由于预期2009年大蒜价格会比较低而丧失了积极性、疏于管理,甚至有些蒜农看到蒜死了还开心了(认为反正收获多了也卖不出去,产量少还可以省点力气)。
原本,在正常年景,一亩大蒜的产量在2500斤左右,因为大蒜的死亡和疏于管理,我预计2009年的亩产要降到2000斤以下(这会进一步减少供应量)。
& &金乡县南店子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大蒜市场。2008年底我去考察时,那里好多“业内人士”都说“大蒜不会涨价”。
我就问他们:“以后还兴不兴吃大蒜?”
“当然兴啊”
“只要人们还吃大蒜,明年就要涨!”
& &我当时很坚定地认为,只要人们吃大蒜的习惯没有改变,只要大蒜的需求还在,明年必然要涨价,如果不涨价,大蒜就没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现在涨不了,不久的未来就会涨,而且老天也在出条件配合,这么看来,要涨的“度”已经到了,涨是一定的,并且是暴涨,只是时间问题。涨的程度和之前跌的程度是对应的,跌得厉害,涨得也会厉害。
2009年初我请南店子市场的一些大蒜贸易商和一些冷库的储存商到那边最好的饭店“皇宫饺子城”吃饭,请了几次饭之后,对大蒜当时的种植面积、单产预期、库存情况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当时冷库的陈蒜只有1毛2分钱一斤。我说“不出半年5.5公分的标蒜要涨到1块5一斤。”
一个姓申的经理表示严重不认同,“要是标蒜价格超过7毛,谁买谁是傻瓜!”
“那就打赌,如果价格涨到了1块5,你请客,到金乡最好的饭店请大家吃饭!”
“好,赌就赌,如果价格不到1块5,你请客!”
其实我判断大蒜要涨价,除了大蒜本身的减产因素以外,其他品种的价格对比也是一个因素。我和申经理打赌说大蒜要涨到1块5,不是瞎说的,因为2000年大蒜就到过1块8毛5。我记得10年前一个小工一天的收入是15元,到了2009年则要80元,涨了5倍多,10年前包心菜一斤5分钱,到了2009年要5毛,涨了10倍。这样算来,我说的1块5毛还是偏保守的。
新型甲型H1N1流感,引爆大蒜
& & 2009年3-4月,新型甲型H1N1流感从墨西哥和美国开始流行,人们对这种新型病毒没有足够的免疫力,迅速造成数百人死亡,并在短短几周内蔓延到全世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6月11日紧急宣布,全球进入40多年来首次流感大流行,并决定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级别6级。(截止到2009年底,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全世界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万人,中国确诊的感染人数超过12万人,死亡病例超过600人。)
因为新闻媒体持续报道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的蔓延以及中国可能受到的影响,老百姓对甲流的担心和恐惧与日上升,政府和百姓都开始采取各类防御措施。这时,坊间突然流传“吃大蒜能够预防甲流”,大家心想反正吃点大蒜不会有坏处,就蜂拥去买大蒜了。这一突发事件竟然促进了大蒜的需求,那时出口也好了,金乡50万吨大蒜的库存很快就消化了一半,进一步引发大蒜价格的上涨。(我当时心想,一件事情好,老天总有办法让它好透,一件事情坏,老天也总有办法让它坏透。而且老天总在最恰当的时机发力,当大涨或大跌的条件还缺一点的时候,老天总会对应地再出点条件。要不然怎么反过来呢?没完了,不平衡了。)
2009年开始做大蒜的电子盘,爆赚
&做大蒜是09年的3月开始的,做的是电子盘。那时我期货做得也不错,做了豆粕,它也涨了,我从豆粕上赚了几万块钱,然后就在大蒜上开了户,虽然说大蒜是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其实就和期货差不多,只是保证金高一点,大概是20%。看到大蒜有暴涨的机遇,就做多,做的是寿光电子盘大蒜。做进去以后价格没有大动,就等,建仓的时候大概是840左右一吨。当时做期货赚了2-3万,就出金做大蒜,做期货又赚了钱,再拿一点出来做大蒜。
&在大蒜大涨之前,我做大蒜的资金已经有20万,相当于先是在期货上就翻了几倍。在暴涨前两个星期左右,寿光蒜交所出台了一个“集中转让”制度,就是如果价格出现三个连续涨停板或三个连续跌停板就协议平仓(其实当时空头主力已经闻到了大蒜要暴涨的味了,推动这个制度,非常有利于空头)。
& &五一开始大蒜就暴涨,第一天价格逐步上去涨停,第二天主力在跌停板成交10万手,然后在收盘时封涨停,这样第二天虽然涨停但结算价比第一天还低,第三天涨停,后来就“集中转让”协议平仓了,这样价格到了1100左右。所谓的“集中转让”制度的出台,其实是主力放了空,他一看大势已去,不妙,实在没办法,只好让交易所帮忙,给交易所送过礼了。后来知道空头主力确实和交易所有关系,交易所救他一命,如果不放他一命,他会完全倒掉,一分钱都拿不走。
大蒜暴涨的程度是从现货1毛钱一斤,不到两个多月,涨了3块,翻30倍的行情,历史上都难找。期货上杠杆的效应能翻多少倍呢?如果我的那些钱能做到底,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能赚一两个亿。我赚的连本金一共70万左右就被平仓了,集中转让,没办法,寿光的电子盘不能做了。
& &我从网上看到日照龙鼎公司也有大蒜的电子盘,下午一收盘我就到了龙鼎,然后开了户。隔了一天,上午我就把寿光的钱全部出光,入到了龙鼎,建仓。
& &建仓的成本高了,1450,这个价格别人不要我要,那时大蒜刚涨了一点,还是很便宜,我觉得大蒜能涨更高。建仓建了三天,这个仓就建得大了(因为之前的账户里的资金已经从20万变成了70万,资金多了)。建好仓之后,基本上是满仓操作,1450跌到1400,然后再到1380,但我不怕,一直做到星期五。我很有信心,我认为大蒜的行情像山洪一样,马上就要爆发。
而我的朋友很担心,确实做的时候面临很大的风险。星期一开盘,三个涨停板,这时候就涨上去了。这个过程,我是赚一部分钱就出金一部分,基本上50万50万地出金,这样资金就到了500多万。这时龙鼎也不行了,两个交易所都关门了。这就叫天道,天道就是市场,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任何人都干预和左右不了。价格多少是市场说了算,某一个机构说了是不算的。
& &我从1450进去之后涨到了4000(其实,对应时间的现货已经8000多了),翻的倍数多了,就加仓、倒仓,总共赚了500-600万。这是历史不遇的大行情,要涨就涨到天上去,空头根本就撑不住。电子盘和期货有点不一样,期货上是投机,电子盘是现货远期交易,进去以后就要允许交货、收货。如果不让出来,我就要大蒜现货。如果空头买好现货再去交割,等于推动现货价格,价格就会涨得更高。
&&&“”“”
&5%5%-20%20%-30%30%42.8571%50%100%80%4……
& 11.1111%
& 17.6471%
& 33.3333%
& 42.8571%
& 66.6667%
& 233.3333%&
第九章:实地调研棉花
我们常常发现越富的人越容易赚钱,越穷的人越赚不到钱,但也有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富人也有“破产”的时候,穷人也有“翻身”的时候,这就是物极必反。自然界总有物极必反的事情发生。
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很大的时候,其单产往往也是高的,总产量就会很高;而在播种面积减少很多的时候,其单产往往也是低的,总产量就会巨幅减产。
所谓越少越少,越多越多,俗话说:行船偏遇顶头风,屋漏偏逢连阴雨,越渴越给盐吃,黄鼠狼专咬病鸭子,事情总是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发展。除了农民积极性的原因,经济和货币环境的原因,老天总会再出一些气候的原因或是突发事件的原因,导致供应多上加多或是少上减少,让事物处在一个极度不平衡的极点,于是物极必反就会发生。
开始关注棉花
&我小时候种过棉花,但棉花这个品种在期货上我是从未做过的。不过,我在2005年开始就对棉花有所关注,因为它的价格相对其他农作物越来越低(其他的在涨价,它不涨)。
而2009年着重关注棉花,还有一个小故事。
金融危机后,2008年秋天11月。村里有个好朋友的孩子结婚,我去帮忙。我知道嘉祥县老僧堂乡有种棉花的习惯,同时也还了解到金融危机后籽棉跌到了很低的价格,我又预判在货币大量放出之后通胀不可避免,心想着棉花可能有较大幅度上涨的机会,就在路上问:“今年你们那儿棉花地留种情况咋样?”
婆婆回答说:“棉花不行,没人留种了(意说棉花减种严重)!大家都少留地了。”
她说没人留种了,我就来劲了,“那你留了几亩?”
“我留了4亩。”
“那去年呢?”
“去年8亩。”
我寻思着这可是减产一半啊!这只是个个例还是全面如此呢?其他地方的种植面积是否也大幅减少呢?如此,在这次送她们回家的路上,我开始重点关注棉花,着手研究考察。
2009年初春,又有一个邻居嫁女儿。又让我帮忙接送宾客。
聊天的时候发现,来迎亲的一个人他家里是办小企业的,主要生产塑料薄膜。我就问他:“今年塑料薄膜卖得如何?”
他叹了口气,回答说:“卖得不好。”
我又问:“大蒜薄膜和往年相比少卖多少?”,他回答说:少卖了30%。
我再问:“那么棉花呢?”(棉花在春天也用薄膜覆盖)
“棉花更差,少卖百分之四五十!”
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到,主要是河南那边的棉花薄膜卖不动,少卖了50%,山东菏泽也减少30%,山东德州减少量略少一些。
和他聊天之后,我对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心理上有了大概的预估。(后来我又自己开车去各地考察确认。)
关注一个品种,实地考察很重要,对种子和塑料薄膜用量的了解也很重要。除了了解棉花、大蒜等作物薄膜的销量变化外,我还会去种子站(卖各种农作物种子的),去了解当年或近几年哪个品种的种子好卖,哪个品种不好卖,哪个品种的种子销量明显上升,哪个明显下降等。这种类型的信息了解,可以以点带面,对一个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减有一个初步的估测。
& &我比较关注各个品种的比价关系,一般会多角度观察,多方面打听。某些品种可能价格多少年都没怎么动过,但在比价关系很差,农民都不愿意种的时候,价格可能会一下子涨起来。
分析各个品种的比价关系
& &我在预判棉花要上涨之后,花了较多时间和精力关注、打听棉花现货各方面、各渠道、各层次、各群体、各链条的情况,并且自己也开车去了周边产棉区,还有山东德州、河北等地调研。
& &棉花价格在13000左右一吨的时候,很多人根据棉花前几年历史价格的波动特征,认为涨不上去了,而且国家号称有500万吨左右库存,所以棉花应该要跌下去,不跌下去也不该涨上去。
而我发现这个13000的价格,十年前就到过,在2003年2004年的时候甚至还到过19000呢!农民工资十年前15块一天,2009年已经涨到80块一天了,涨了4倍以上;小麦十年前是4毛左右一斤,2009年已经9毛一斤了,涨了1倍多;玉米十年前3毛5左右一斤,2009年已经8毛一斤了,也涨了1倍多;其他农作物价格的上涨,使得种棉花的比价效益越来越不合算,这对棉花种植造成严重打击;同时棉花又是费工费时的农作物,种同样面积的棉花要比种小麦和玉米多花2-3倍的时间精力去劳作和维护;十年前小麦、玉米、棉花都是人工作业,2009年小麦和玉米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大大提高了,而种植棉花,基本上还是要靠人工作业(棉花要分几次采摘,如果用机械化一次性采摘,则会造成较多的浪费);黄河流域的棉花春天的谷雨前后播种,直到十月份还在忙,这一期间农民都不能离开(不能出去打工),播种、覆膜、整枝、打叉、除草、打药、治虫、施肥、灌溉、采摘(采摘还得分几次收,不像玉米小麦一次性收完了事。棉花的收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8月开始,一直到10月,三个月都要摘棉花。)。
棉花的价格还是十年前的价格,而小麦玉米的价格都已经翻倍了,种棉花又费工费时,经济效应已经大大落后。棉花平均一亩地收籽棉500斤左右,合着国标328棉花13000一吨的价格,籽棉大约是2块7毛一斤,一亩地的毛收入是1400元,成本800元左右。种玉米和小麦可以种两季(一年两熟,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一季小麦500公斤左右,一季玉米也是500公斤左右,按照平均9毛左右一斤来算,一年的毛收入有1800元,成本不到800元。这么一比,棉花的经济效益就差很多了!
另外,农村的农民出去打工的很多,农村基本上也没有闲余劳动力了,叫一个农村的家庭妇女干一天活少说也要给50块。谁还愿意种棉花呢?
&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让所有的商品都泥沙俱下,籽棉在2008年还跌到过1块8毛一斤。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很多棉花副产区能改种其他作物的都改种了。
& &根据我2009年春天实地调查的结果来看,副产区的种植面积急剧下降,至少下降30%。而主产区则有所不同,因为某些主产区的土地是盐碱地,种植其他作物收成差,棉花耐盐碱,所以只能种棉花,在地力原因的限制下,主产区也减产了20%左右。综合来看,主产区、副产区棉花的种植面积总体下降25%左右(种植面积下降,单产也很可能下降)。
& &当时中国的国储库存有500万吨,而中国棉花一年的产量才700万吨,乍一看,这500万吨的库存都快接近1年的产量了,有人觉得即使减产再多这些库存一释放,市场的供应还是充足的,因此13000的价格不会再涨,甚至反而应该跌一点才对(当时很多人还没从经济危机中缓过气来)。
但如果棉花维持在13000的价格,从长远来看就没有人愿意生产了。当时国家的收储价就在13000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以12600的价格收了272万吨棉花),这个价格根本就没有吸引力。如果农民都不愿意种棉花了,国家的库存再多也用不了多久。
& &虽然2008年国家收储了272万吨,但在所谓的金融危机时期,人们的吃穿消费也不会变少,生产量少了,库存的消耗是很快的。另外,2008年收储的量比较大的核心原因并不是当时市场的货太多了,而是因为中间商怕价格下跌,把货给了国家,是中间商去库存的结果。中间商怕价格下跌去了库存,等价格上涨了他们必然要增库存,增库存的需求又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需求。
所以,我当时的判断是棉花必涨,今年(2009年)不涨,明年涨;如果今年涨多了,那么明年少涨;如果今年不涨或者涨少了,那么明年将要暴涨(今年不涨或涨得少,农民的播种积极性依然很低,明年的产量还是不行,那么棉花的供应就要出大问题了)。
实地调呀,综合分析,棉花必涨
& & 2009年国庆期间,我开车去山东德州/聊城、河北威县/邱县等地考察。
& &在德州市夏津县和武城县,我看到大量的农民拔掉棉柴(棉杆子),翻地改种小麦。如果秋天不种小麦,第二年春天还能种棉花,而如果种上了小麦,第二年就种不了棉花了。于是我预计2010年棉花的种植面积还要下降。
在聊城市高唐县县城以南的柏油路边,我在棉地里看到两个农民,就停好车,跨过沟,递上烟,和他们交谈。
“老乡,干农活啊。”
“你哪儿来的?”
“山东济宁”
“干啥的呢?”
“来看看棉花。拔棉柴啊?”
“不种棉花了,种棉花不行,拔了棉柴种小麦。”
“你们村都这样吗?”
老乡四处指了指,“你看看这一大片,灌上水的地,都要拔掉棉柴,改种小麦。种小麦赚钱,种棉花没钱赚!现在打一天工100多,一个家庭妇女干一天小工还六七十块呢。”
做棉花的时候,除了常在周边的产棉区走动、考察外,我还密切关注影响棉花价格的各个因素,也通过种棉花或经营棉花生意的朋友了解及时可靠的一手信息。2010年春天气候反常,寒流一来短期内会降温十度以上,不利于棉花的生长。棉花长势本来就不好,到了5月中下旬,新疆还下了一场大雪,棉花冻死一部分冻伤一部分,新疆棉花单产下降已成必然(当时补种一些,但补种的棉花必然会因为“积温”不够而导致单产下降)。我还了解到山东德州地区2010年棉花种植只有155万亩,比2009年减少32%,是十一年来面积最少的一年。当年国家发布的信息比较温和(对减产的预估相对少一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国家也没有错,因为它的意图是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有利于社会和谐)。要了解真实情况,要么自己去实地考察,如果无法实地考察,则要有真实可信的信息渠道,而面对庞杂的媒体信息和市场消息时,一定要有相当强的辨别力,心里要有数,要知道哪一个信息的可靠度高,哪一个信息是不能听的。如果对信息有怀疑,则要想办法核实。
2010年8月中上旬,德州又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强降雨和连阴天气,导致部分棉花蕾铃脱落,即将开裂的底桃霉烂变黑,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大打折扣,预计亩产将减少20%左右。这类消息的释放,进一步促进棉花的上涨。
那时,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含水分较多的僵瓣棉在地头上就被人以4块钱一斤的高价收走了。这个价格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实在是历史之罕见。而且棉贩子似乎有点“饥不择食”的感觉,僵瓣棉还没经过晾晒,他们就很猴急地高价抢购了。
注:僵瓣棉是指棉铃在生长过程中遭到霜、病虫害、形成纤维大多不成熟而僵结的棉花。
当僵瓣棉别人都抢着要的时候,表明购买者的欲望已经大大地起来了,储存者的欲望也起来了。
我有个朋友办了一个网站,有几个会员是新疆库尔勒的,据我所知他们种了很多棉花,对棉花非常了解,就通过朋友找到其中一个会员,问他新疆那边的棉花情况如何?他说那边的棉花早就被各路收购商划块高价包掉了。和我一起做期货的朋友,他有个亲戚在东营是棉花大户(种了几十亩棉花),我又赶紧向他打听,他说他今年的棉花收成不好,减产比较多,但有个棉贩子打包票说“别人出什么价,我也出什么价,甚至可以比他们给更高的价,你的棉花我全包了,不能卖给别人!”,棉花还没收下来就付了定金。
我综合判断下来,棉花的行情马上要爆发,上涨的能量太大了,不可能被压住
2010年9月18日,我开车去山东德州,还有周边的河北农村调研。
我星期六早上5点就起来,去德州的主产区。我到一个村里的小卖部,里面有几个人在聊天,我买了一盒“泰山”烟(小卖部里的好烟),打开后递烟给小卖部老板、还有边上一个男的,我问道:“大哥,今年棉花的收成怎么样啊?”
小卖部里还有一个妇人,她带着小孩,小孩手里拿着零食正在吃。还没等那个男的回答,这位妇人就“抢答”了:“今年的棉花‘超级不好’!”
我一听,坏了,不只是“不好”,还是“超级不好”,“那产量呢?”
“减产得可厉害了,差不多少一半呢!”这位妇人很热心,说起棉花也很来劲。
“棉花的质量好不好?”
“不好,雨水多,淹的。”
“质量不好的话,那价格多少呢?”
“你还别说,虽然质量不好,这棉花4块一二毛还没人卖,他们说能涨到5块!”
她说5块的时候,我心里惊了一下。我想如果现货涨到5块,那期货棉要24000多了。
& &中午的时候,我到了武城和夏津交界处的一个小镇,那里有几个收棉站,卖棉的小贩很多,公路边棉贩的柴油四轮车停在一起,一排一排的。刚好是中午,我请一些小贩吃饭。
“聊聊今年棉花的收成怎么样?”
“普遍不好!”
我一听,和我考察的情况差不多,又问“河北那边呢?”
“也是这样,减产!”
“减多少呢?”
“一亩地减200斤籽棉。”
我心里估算着,这可是单产30%的减产,又是普遍现象,再加上种植面积的下降——可不得了了!
“那价格怎么样?”
“价格上涨得厉害,河北那边的棉农说能涨到7块钱呢!”
7块钱?真的涨到7块钱,那棉花期货可要涨到3万以上了!
我又去周边的农村实地去看,也到了河北产棉区威县、邱县的农村。考察下来的情况一样,那就是种植面积下降,单产下降,棉贩子高价收棉,大家对棉花的价格预期都在25000以上,有些甚至看到28000、30000、350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指期货开仓限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