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发展到当今时代所达到的最高形式

来源: 作者:朱荣英;
论马克思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兼评哲学研究中的“进步-退步论”
一、马克思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不可否认,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与本质特征。一种非唯物主义或者反唯物主义哲学,无论如何解释都不能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有着原则上的差别。但是问题的实质在于,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也并非只有一种形式。事实上,唯物主义无论从外部就其形式或从内部就其主题来看,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自然科学特别是社会实践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唯物主义都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与内容。唯物主义有自己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在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显然也是唯物主义,在坚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与方向、基本内容与特征方面,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致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只坚持这种唯物性特征,也并非只有这种唯物性一方面的内容。在唯物性这一点上的同源性或者同质性,并不能成为混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原则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崭新的唯物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它绝不是旧唯物主义以至整个传统哲学原有主题的延伸......(本文共计5页)
       
         &
相关文章推荐
《学术交流》1997年06期
《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06期
《开放时代》2001年03期
《现代哲学》1989年03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主办:黄淮学院
出版:天中学刊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河南省驻马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日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典范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哲学思想
&&来源:&&
  民族的发展和兴盛往往同一定的哲学思维相联系,缺乏哲学思维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握时代脉搏、描绘建设蓝图、推动改革进程、破解发展难题,都需要哲学智慧。我们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重视哲学思维、善用哲学方法,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鲜明特色。他先后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体现了对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他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充满实践精神、人民情怀、问题意识、世界眼光。这种哲学不是在书斋或学院里构筑的“体系哲学”,而是回应时代、扎根实践、关注人民的哲学。习近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问题、阐释中国实践、解读中国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哲学思想,无愧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典范。
  立足中国现实、解答时代问题的实践哲学
  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倾听时代呼声、&深入社会实践、回答现实问题,反对“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哲学思想植根于中国实践,以实践需要为导向、以回答中国问题为中心,是立足中国现实、关注时代问题的实践哲学。
  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恩格斯曾经预言:“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运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19世纪的预言,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现实。置身于21世纪的“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论点”,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指出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实践精神是同问题意识紧密联系的。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以时代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是社会实践的呼唤和折射。“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同志多次引用马克思的这句名言,呼吁关注和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强调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只有立足时代、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当代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如何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走向?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回答这些重大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哲学思维总结实践经验、走向历史深处、揭示客观规律、把握发展之道。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许多新特点、出现许多新问题。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哲学思想,正是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使哲学思维的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程相一致、使理论逻辑与历史过程相统一。
  关注群众利益、贴近人民生活的大众哲学
  贴近群众生活、集中群众智慧、关注群众利益、表达群众诉求、使用群众语言,是大众哲学的基本特质。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中日益深入人心,逐渐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哲学思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关注群众利益、贴近人民生活的大众哲学。
  习近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并将其深刻道理转化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等等。他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多站在群众的立场想一想,多做一些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一些得民心聚民气的工作,珍惜民力民智,解决民困民难,维护民生民利,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中的科学运用和生动体现。
  经常使用大众化、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深刻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哲学思想的特色。例如,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形容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等古训来说明联系群众、防微杜渐的重要性;&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来比喻抓落实,用“补齐短板”“滚石上山,爬坡过坎”说明抓主要矛盾、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克服困难;用“补钙”“系扣子”来比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等等。这些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深刻的哲学道理,让人感到很接地气、很亲切。
  遵循客观规律、驾驭复杂局势的“辩证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哲学思想强调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思考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主张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求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是遵循客观规律、驾驭复杂局势的“辩证哲学”。
  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例如,强调要学习掌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以此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当代中国的实际,进而指导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使思想适应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同时,又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强调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特别是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矛盾分析方法。例如,强调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等等。
  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习近平同志重点强调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分析方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分析方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及其分析方法。例如,强调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来理解我国改革的必要性、复杂性;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等等。
  唯物辩证法在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哲学思想中得到了炉火纯青的运用。例如,他出色地运用辩证思维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两座山”的辩证法,强调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是对立统一的。他概括了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重要论述,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聚焦现实矛盾、突出改革创新的发展哲学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大主题,也是中国理论的重大主题。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哲学思想紧紧围绕发展问题展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创造性运用,是聚焦现实矛盾、突出改革创新的发展哲学。这里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例,对此予以说明。
  新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当代中国经历了30多年高速发展,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又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如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和平发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坚持从严治党,摆脱“塔西佗陷阱”;等等。此外,改善环境、消除贫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难题。新发展理念正是直面严峻挑战、破解现实难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方面创新不足、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不平衡等问题;绿色发展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解决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问题;开放发展注重发展内外联动,解决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不够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较弱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发展理念秉承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强调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强调变革发展、普遍联系的观点,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观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创新的重大成果。
  饱含文化底蕴、彰显精神力量的价值哲学
  当代中国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支撑。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哲学思想是饱含文化底蕴、彰显精神力量的价值哲学,其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精炼表达,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了世界文明先进成果。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确立价值观自觉与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社会现实和实践发展的直接反映,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实践主体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民族之大德,也是公民个人之小德;青少年培育核心价值观,如同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百姓的言行方式,孕育着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必须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实践需要,吸收现代文明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当代中国发展的实践为基础,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避免复古主义。
  综上可见,习近平同志从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高度把握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阐释文化发展规律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路径,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进行了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运用与创新发展。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日 07 版)
(责编:王倩、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是: &
全国党校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理论研讨会综述
摘 要:——2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和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主办的全国党校系统哲学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理论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有关部委党校、新疆建设兵团党校和省级及副省级地方党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收到参会论文38篇。会议围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形态; 称谓; 构建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5)13-0046-02
——2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和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主办的全国党校系统哲学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理论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有关部委党校、新疆建设兵团党校和省级及副省级地方党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收到参会论文38篇。会议围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称谓
通过交流与讨论,与会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称谓或名称提出了许多见解其中包括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第一种是“创新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强调这一称谓最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最能反映当今时代精神,最能体现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成果。认为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态,创新实践唯物主义则是当代形态的实践唯物主义。创新实践是相对于常规实践而言的,它是人类实践的最高形式,也是当代社会实践的主导形式。
第二种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强调实践性、辩证性和历史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三个最基本特征。但是并不主张马上取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提法,因为在我们党的文献中已长期习惯于这种称谓了,改变它要有一个过程。
第三种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与现实的人为核心的新形态”,或叫“以人为本的实践哲学”的观点。强调马克思的哲学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就在于它实现了哲学观和哲学使命的变革,实现了哲学本体论的变革。它不再是纯粹的理论哲学,而是真正的实践哲学。它不再热衷于传统的本体论,而是重建了一种新的本体论,这种本体论的实质就是以人的生存世界和生活实践为基础的哲学。马克思反对传统的本体论,但不是要取消本体论,而是从传统本体论转变为新本体论,转变为立足人的实践、体现时代精神的哲学,转变为改变世界的哲学。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途径
通过交流与讨论,与会代表对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途径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第一种观点主张,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必须实现十大转移:哲学研究从整个世界到人的世界的转移、从物质观到物质观念与实践观念的统一转移、从哲学立场到哲学立场与哲学方法的统一转移、从哲学的阶级视野到全球视野的转移、从哲学四大板块(唯物论、辩证法、反映论和唯物历史观)到哲学生长点的变化、从无我哲学到有我哲学的转移、从预成本体论向生成本体论转移等等。
第二种观点主张,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必须走出对马克思主义经院式、学究式的研究老路,必须面向生活世界、面向未来开启。强调面对现代西方哲学问题的激荡,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必须置于当代世界各种思潮的激荡之下,体认当代世界的运思,承续马克思主义哲学谱系,变革哲学范式。总之,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种观点主张,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关键是要从哲学上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所在。强调从“回到马克思”到“走入中国”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根本的指向。强调要特别重视研究当代中国的国情,重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第四种观点主张,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首先要实现方法论上的自觉。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实现形式和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产生以来,经历了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再到“现代形态”的发展和演进。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特别需要研讨方法问题,具体说:一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由体系研究到问题研究的转变,从而增强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从传统解释到返本开新的转换,从而克服传统哲学解释框架的偏见和误解;三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由革命批判到建设创造的转变,从而更加充分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暂无全文信息,请到维普官网检索)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光明日报-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16版:光明讲坛
&& 往期回顾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演讲人:杨耕 ■地点:华南师范大学 ■时间:日
杨耕 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等论文200余篇,先后出版《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等著作12部;先后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国家级奖8项。
图为马克思和他的著作。资料图片
图为《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丛书 资料图片
(了解更多光明讲坛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光明讲坛公众微信号。欢迎留言、探讨、推荐。)
&&&&在中国,马克思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谓无人不知。然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来说,最容易引起争议、最折磨耐心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位置在哪里?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论持久而激烈,深入而广泛,遍及世界主要国家。从历史上来看,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逝世后,对他的学说进行新的探讨并引起争论,不乏先例。但是,像马克思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如此持久、深入、广泛而激烈的争论,却是罕见的。在这种种争论中,马克思的形象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也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以辨认一样。“熟知并非真知”。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犹如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这片思想的园地沐浴在“新唯物主义”明媚的阳光之中,哲学的理论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这就是,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所实现的哲学主题的转换,首先就要把握马克思那个时代的特点。我们应当明白,由哲学家们所创造的哲学体系,不管其形式如何抽象,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样的“个性”,都和哲学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说,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马克思那个时代的特征,那就是,资本具有支配一切的权力。正是资本的存在及其支配一切的权利,导致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导致人的劳动、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都异化了,人的生存状态成为一种异化的状态,而这种异化在无产阶级身上得到集中体现。19世纪中叶的西方社会,是一个由资本关系所造成的人的生存状态全面异化的社会。
&&&&在这样一个时代,哲学应该做什么?马克思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哲学的“迫切任务”是揭露并消除这种异化,从而“为历史服务”。但是,西方传统哲学包括德国古典哲学,无法完成这一迫切任务。这是因为,西方传统哲学在寻求宇宙“最高原因”的过程中把本体同人的活动分离开来,同人类面临的种种紧迫的生存问题分离开来,从而使存在成为一种抽象的存在,物质成为一种“抽象的物质”,本体成为一种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无关的抽象的本体。从这样一种抽象的本体出发无法认识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传统哲学向人们展示的是抽象的真、抽象的善,它似乎在给人们提供某种希望,实际上是在掩饰现实的苦难,抚慰被压迫的生灵,因而无法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将现实的人带出现实的生存困境。在我看来,以往的哲学家是人在“地上”,心在“天上”,关注的是宇宙的“终极存在”或“初始物质”,即使把目光转向人间,关注的也只是抽象的人的命运。与此不同,马克思是人在“地上”,心在人间。马克思不是虚无主义者,不是唯我主义者,他人在“地上”,当然能看到“天上”,但他关注的是“地上”。用中国古诗词来说,就是“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什么?思考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应当关注人类世界,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对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给予深刻的批判,对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给予深切的关注。换句话说,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哲学应当做什么?或者说,哲学的职能是什么?对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了两句非常形象的话:一是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二是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心脏”,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头脑”。既然哲学是“头脑”,那么,“头脑”必须清醒;“头脑”不清,就不可能确立人类解放的真实目标。无产阶级需要自己的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熔铸着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关注,对人类发展境遇的焦虑,对人类现实命运的关切,凝聚着对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这样,马克思就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变为“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
&&&&为了解答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探讨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本体,并使哲学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在实践活动中自我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本体。正因为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本体,所以,人的生存状态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即使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具体地说,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劳动,这种人的生命活动异化了,人与人的关系物化了,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统治人。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马克思揭示出被物的自然属性所掩蔽着的人的社会属性,揭示出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蔽着的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发现了人的自我异化的秘密所在,并力图付诸“革命的实践”,消除人的异化,从而“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如果说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那么,“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命题。
&&&&为了解答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探讨现存世界的本体,并使哲学的聚焦点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现存世界是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世界,这个世界就生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因此构成了现存世界的本体。换句话说,人们正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天地立心”,在物质实践的基础上重建世界的。问题在于,现存世界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制约、决定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现存世界的状况如何,现实的人的状态就如何。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首先就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与他所批评的“哲学家们”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哲学家们”把本体看作是某种超历史的本体或非历史的本体,以追问“世界何以可能”为宗旨而解释世界;马克思则把本体看作是历史中的本体或实践中的本体,以求索“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为宗旨而改变世界。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为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它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中矛盾关系的理论反思。以此为前提,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在我看来,承认自然物质的“优先性”,这只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共性,它并未构成新唯物主义本身的特征。确认人以自身的实践活动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人的存在和现存世界的基础和本体,这才是新唯物主义的“新”之所在,或者说,是新唯物主义“唯物”之所在。“实践”因此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和建构原则,而唯心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共同的主要缺点,就是不理解现实的实践活动及其本体论意义。因此,实践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个理论特征,而且是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要维持自身的存在,肯定自身,就要对自然界进行否定性的活动,改变自然界的原生态,使之成为“人化自然”“为我之物”。这样一种否定性的辩证法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目的与手段、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限定与超越、必然与自由等等矛盾关系。这是一种最深刻、最复杂的矛盾关系。正是这种矛盾关系成为马克思之前众多哲学大师的“滑铁卢”,致使唯物主义对人的主体性“望洋兴叹”,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遥遥相对。马克思高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深入而全面的剖析,使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统一起来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此也结合起来了。这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个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活动不同于自然运动,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在于,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中的一切活动、一切事件都是人做的,而人是在利益驱使下、在思想指导下进行社会活动的。一次地震可以毁灭一座城市,毁灭众多人口,一场战争也可以毁灭一座城市,毁灭众多人口,可地震就是地震,地震的背后没有思想、没有利益,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背后是思想,是利益,阶级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社会生活的特殊性犹如横跨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活动翻板”。在马克思之前,即使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当他们的视线由自然转向社会,开始探讨社会历史时,几乎都被这块“活动翻板”翻向了唯心主义的深渊。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仍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不理解现实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从根本上说,社会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实践活动中,人不仅同自然之间结成一定的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结成一定的关系,社会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体。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和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个理论特征。
&&&&我把前面讲的概括起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一种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在我看来,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三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也就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理论特征。其中,实践唯物主义是本质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基本特征都是从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本质特征引申出来的,是这一本质特征必然展开的内在逻辑和理论表现。我们应当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存在一个独立的、作为理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也不存在作为两个分支、仅仅具有应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存在一个独立的、作为理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也不存在一个独立的、仅仅具有应用性质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部分,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同一个领域,也就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研究中呈现出来的两个理论特征。
&&&&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不同称谓。用“实践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含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含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用“历史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一生只使用过一次“实践唯物主义”而认为这一概念不成熟,我们不能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倡导“实践唯物主义”而忌讳这一概念,我们也不能因为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有许多局限性而“废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及其特征
&&&&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本质特征之后,我还要讲一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及其特征。这同样是涉及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本质特征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极为关注哲学的批判性。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这就是说,哲学必须具有批判性,而且这种批判要同对现实的批判、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就是说,辩证法的批判锋芒所指,就是现存事物,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其目标就是改变世界,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马克思为什么把自己的哲学称为“批判的哲学”,称为“批判的世界观了”,也就不难理解,马克思为什么把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联系在一起了,同时,也就不难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称为“实践的辩证法”“革命的辩证法”了。
&&&&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并没有停留在“纯粹哲学”的层面上,而是把哲学批判和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结合起来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形而上学就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发挥其政治功能,从而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辩护和服务的。形而上学之所以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因为形而上学中的抽象存在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抽象统治”具有同一性。所以,在马克思那里,哲学批判进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展开意识形态批判。在这种双重批判中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客观认知某种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不能从西方传统哲学、“学院哲学”的视角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应当从哲学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双重批判的视野,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新的实践出发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不仅与意识形态批判密切相关、融为一体,而且同资本批判密切相关、融为一体。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哲学批判,还是意识形态批判,都应延伸到对现实生活过程的批判。这是因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在马克思的时代,对现实生活过程的批判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也就是资本批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这样一个观点,这就是,“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正是资本,使人与人的关系采取了一种物化的形式,以致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表现为物对人的支配关系。资本不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不仅改变了与人相关的自然界的存在属性,而且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更重要的是,资本本身就是一种有机体制,这种有机体制向总体发展的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这就是说,正是资本使资本主义社会总体化了。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在《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利”。这就是说,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规定、存在形式和建构原则,并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建制。一言以蔽之,资本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和最高的社会存在物,是推动“全球化”进程的真正的主体和灵魂。
&&&&我讲了这么多,实际上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什么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以商品为起点范畴,以资本为核心范畴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本质上是一种存在论或本体论意义上的批判。换言之,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是通过资本批判实现的,是通过商品拜物教批判、货币拜物教批判和资本拜物教批判实现的。正是在这种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扬弃了抽象的存在,发现了现实的社会存在,发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以物化方式而存在的秘密,并透视出人的自我异化的秘密所在,从而把本体论和人间的苦难与幸福结合起来了,使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得到了本体论证明。我们既不能从西方传统哲学、“学院哲学”的视角去认识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也不能从西方传统经济学、“学院经济学”的视角去认识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实际上,马克思的资本批判是经济学和哲学的高度统一。
&&&&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中表述过这样一种见解,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不仅存在着哲学的维度,而且意味着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严格表述所不可缺少的哲学概念的产生。阿尔都塞的这一见解是正确而深刻的。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更大的概念背景下才能得到真正理解;反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只有在同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关联中才能显示出来;而无论是哲学批判,还是资本批判,都只有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更大的意识形态背景下才能得到真正理解。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在我看来,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高度关联、融为一体,这是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存在方式。正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由此,我想到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维多利亚时代”,距今已经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因而过时了。这是一种傲慢与偏见。我们不能仅仅依据某种学说创立的时间来判断它是不是过时,是不是真理。新的未必就是真的,老的未必就是假的,时髦的未必就是真实的,走马灯一样更换本身就说明有问题。我们都知道阿基米德定律创立的时间很久远了,但今天的造船业无论多么发达,都不能违背这条定律。如果违背了阿基米德定律,造出的船无论技术多么先进,无论形式多么豪华,无论多么“人性化”,都不可能航行,如航行必沉无疑。一门学科、一种学说是否过时,是否具有当代意义,关键不在于它创立的时间,而在于它是否发现和把握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它所提出的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是否具有“本质性的维度”。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深刻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出的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类解放的问题仍然契合着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超越了19世纪这个特定的时代,并具有内在的当代意义。20世纪的历史运动,资本主义的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改革,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使不同国度的学者们不由自主地把目光再次转向马克思。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伦敦海洛特公墓中安息的马克思,比生前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埋头著述的马克思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讲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马克思仍然活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唯物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