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什么时候娶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

如来给了观音三个紧箍儿,为何观音挪用了两个?
如来给了观音三个紧箍儿,为何观音挪用了两个?
观音菩萨奉如来佛祖法旨去“东土”找寻取经人,临行前如来佛祖给了观音菩萨五件宝贝:锦阑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以及三个箍儿。(《西游记》第 八 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如来佛祖交待的很明白,袈裟、锡杖是给取经人自己用的,功效很大,穿上袈裟,可以“免堕轮回”,拿着锡杖,可以“不遭毒害。”
我们所知道的,袈裟、锡杖后来是传给了唐僧的,确实是两件不错的宝物,虽然没有“开外挂式”的强大功效,也没有如来所说的华丽大招,各种精致小挂件(宝石)点缀下精美材质打造而成的两样宝物,作为取经僧人装点门面、展现佛家庄严的标志性外观,还是极具迷惑性的。
与这两件宝贝的“土豪”性质有所不同,三个箍儿就有点小家子气了,外观不怎么讨巧,打造材料单一,款式乏善可陈,与佛家的庄严肃穆甚至有点格格不入,然而这却不防碍三个箍儿的实际功效,简陋的表象掩盖不住强大的能量爆发,“箍”不可貌相尽显。
其实,传宝物时如来佛祖就已经说得很明白,这三个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如来传给观音是为了对付不听使唤的“神通广大的妖魔,”只要将箍儿戴在妖魔的头上,“自然见肉生根,”用特制的加强版咒语念上一念,妖魔们“眼胀头痛,脑门皆裂。”
后来,观音菩萨对孙悟空点明了这三个箍儿的名字分别叫做:紧箍儿,禁箍儿,金箍儿。
以此相对应的,还有三篇类似于解码密钥的咒语分别为紧箍咒,禁箍咒,金箍咒。
《西游记》里三个箍儿中最为有名的,当然是紧箍儿,因为主人公孙悟空头上戴的就是它。
刚开始孙悟空不服管,体内还遗留着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所带有的桀骜不驯因子,因而也没把救自己的恩人兼师傅唐僧放在眼里。
如来佛祖先前就说过,碰上了不好对付的妖魔,就拿箍来拾掇他,收拾得服服贴贴了,好给取经人做个徒弟。
观音也就把紧箍儿给了唐僧,又传了名为“定心真言”的紧箍儿咒,让唐僧好好地管教下不听话的徒弟。
孙猴子也是倒霉催的,在唐僧的包裹里找到了一顶嵌金花帽也不长个心眼就戴在了自己的头上,这下可好,帽里的紧箍儿直接在他头上生了根,怎么也拿不下来,唐僧一念紧箍咒,孙猴子“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连连讨饶下,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西游记》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取经路上,紧箍咒一直戴在孙猴子的头上,就如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管是有错没错,凡是一有些唐僧所认为的出格动作,他必然是要品尝一番“紧箍咒”的滋味。
紧箍儿如金箍棒般都已经成了孙猴子的身份识别标配,真假美猴王那一出,还以念“紧箍咒”辨别两个猴子的真假,然并卵没什么用,孙猴子白白遭了一回罪。
正是因为受了不少紧箍儿的苦,孙悟空多次提及让菩萨念个“松箍儿咒”把头上的紧箍儿褪下来,然而观音菩萨也是没办法的,说当初如来佛祖传授咒语的时候,从来就没有讲过什么松箍的事,所以嘛,先前该受什么罪还得继续受着,踏踏实实的保护好取经人才是王道。
虽然没有松箍儿咒的说法,紧箍儿也并不是不能消解掉的,法子只有一个,貌似简单,操作起来也不复杂,实质上还是要具备不可或缺的条件的。
取经完成后,孙猴子被封为斗战胜佛,便对唐僧说,既然已经成佛,大家平起平坐了,还带着紧箍儿,受着唐僧约束,尽早地,念个松箍儿咒取下来吧。
这时,唐僧的回答很有意味,当初是因为你不服管,才给你带的紧箍儿,现在都成佛了,紧箍儿自然是自动消去了。(《西游记》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问题来了?成了佛后的唐僧都知道紧箍儿的去除条件,早已成佛的观音菩萨怎么会不知道呢?既然知道,又不怎么向孙悟空透露些许信息呢?显然,观音菩萨心里门儿清呢,不知道松箍儿咒是真的,但知道解除方法不说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这是觉得孙猴子欠收拾,需得多多管教下的。
其实,《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对佛教老大如来佛祖的最高指示也不见得是全面执行的,有时候甚至有些阳奉阴违、假公济私的意味。
就拿紧、禁、金三个箍儿来说,如来佛祖说得很明白,路上遇到那些点子硬,比较扎手,不好对付,不服管教,有点本事的妖怪,就使出箍儿收服了,给取经人做个徒弟。
按照如来的意思,是要给取经人找几个本事历害有神通并可以用三个箍儿约束得住的弟子,如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取经人就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的唐僧(先前虽说是去东土找寻取经人,以唐僧的前世背景及今世的资历其实更像是场早已内定的形式大于内容的作秀),也如我们所知道的,唐僧的三个徒弟,分别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三徒弟中除了孙悟空符合如来佛祖所说的给取经人做徒弟的标准外,猪八戒,沙和尚两位仁兄法力上实在是有点掉链子,每每地遇上妖怪,享受几乎都是挨扁挨揍做俘虏的份。
这两位本事不行外,上镜率还不高,猪八戒倒还好,不时地以以生俱来“接地气性质”的普通人所拥有的“国民劣根性”怒刷存在感,一棍子打不出屁来的沙和尚简直就是可有可无,找不到多些的可观事迹。
观音菩萨的这种选择始终是与如来佛祖的初衷相违背的,不听领导安排,擅意而为,观音菩萨这回玩得有点大。
取经团队的私自改组,还可以用因人而异来敷衍了事,那么另外两个箍儿的私自挪用,则有些以权谋私的说道了,虽然说是为了给取经团队扫清障碍,最终增长了自己势力的事实,不管怎么也是解释不清楚了。
紧箍儿用在了孙悟空身上,取经团队也已打造完成后,观音菩萨并没有把剩下的那两个箍儿上交给如来佛祖,而是收归到了自己的腰包里。
这两件宝贝,观音菩萨很是舍不得用,但不像“守财奴”般只是一味着积蓄而不懂得享用,当遇到“心仪对象”时,观音菩萨还是十分慷慨的土豪了一把的。
取经路上,孙悟空所遇到的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强劲对手,非黑熊精莫属。
与大多数有着深厚背景或是非常出身的妖魔有所不同,黑熊精的身世非常“清白”,类似于这种“孤魂野鬼”式极个别另类现象,按照《西游记》惯有形式套路,最好的归宿就是被孙猴子一棍子打死,本为草根模式的黑熊精如加上了“主角光环”开了外挂,上演了一幕妖魔版的屌丝逆袭。
书中的黑熊精,其实没有像老版电视剧那般不堪,打不过孙猴子化作风就跑路了,按照书中的描述,在与孙猴子的交手中,黑熊精并未落下风,最起码是打了个平手的,而且地(注意了),黑熊精手上并没有什么神奇法宝或者历害法术,完全是“赤裸裸”的一个妖在战斗,这比起后面那些纯粹靠法宝吃饭的妖精强悍了许多,十分难能可贵。
黑熊精为妖又无比“奸滑”,会耍心机,以致于即使如孙猴子再有神通,也不能把他拿下,只得是请来“千年外援”素有“救苦救难大慈大悲”之称的观音菩萨来帮忙了。
每逢取经人有难,观音菩萨很是乐意出手,毕竟自己在如来佛祖那接的单,再苦再累也是得自己扛,这一次也不例外。
观音菩萨下手倒是不黑,在孙悟空的配合下演了一场戏后,就把黑熊精放倒在了地上,特别要注意的,就在这降服黑熊精的过程中,因是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果然地,那妖十分地无礼,观音菩萨“
将真言念起。那怪依旧头疼,丢了枪,满地乱滚”。
很明显了,观音菩萨甩出的箍儿,即是如来佛祖给的三个箍儿之一了,后来观音菩萨也有和孙悟空提及过,这个“无偿大赠送”给黑熊精的箍儿,是禁箍儿。
禁箍儿不愧是佛家宝贝,黑熊精被折腾得服服贴贴,一点脾气没有,不住地求饶,依着孙猴子的习性一棍子打死打完收工好赶路,观音菩萨却是有着不同意见,“我那落伽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
拿官方话来说,就是要把黑熊精给收编了,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有招安的意味,以道上朋友的行话,就是这个小弟以后就由我来罩着了,谁也别想打他的主意。
孙猴子也挺识趣,笑了笑,说“诚然是个救苦慈尊,一灵不损。若是老孙有这样咒语,就念上他娘千遍!这回儿就有许多黑熊,都教他了帐!”(《西游记》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降服黑熊精,表面上看是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收留了无根无底的黑熊精,让其免予死于孙猴子棒下,又给予了其地位保障,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扩张自身势力的行为呢,并且地,还是利用了职权之便,违背如来初衷擅自使用法宝,从最终受益人角度看,还有点“公器私用”了。
既然有了第一次,也就会有第二次,三个箍儿不是还剩下一个箍儿吗?
金箍儿的有缘人是红孩儿,这个牛魔王与铁扇公主昔日的恩爱结晶,闻名妖魔界的“妖二代”可是让孙猴子吃了不少苦头,大闹天空大战十万天兵天将的当年勇在小孩儿般的圣婴大王面前也尽成了往事可成追忆,由鉴于点子太硬,又太扎手,孙猴子万般无奈中,又只得把观音菩萨这尊大佛请了出来。
没有如以往般说走就走,也许是觉得红孩儿确实不怎么好对付,观音菩萨事先还是做足了功课,即使是面对红孩儿本人,观音菩萨也没有选择正面交锋,而是在耍足了“手段”后才将红孩儿束缚住,口中答应着愿意归服。
尽管是这样,红孩儿到底是仗着本事能耐大,并且野性难驯,一旦脱缚,又恢复到先前的嚣张模样,拿起长枪就想跟观音菩萨较量一下,观音菩萨也不多废话,及时祭出了法宝,即剩下的最后一个箍儿:金箍儿。
比起先前的紧、禁箍儿有所不同,金箍儿有着新鲜的“妙用”:“好菩萨,将箍儿迎风一幌……即变作五个箍儿,望童子身上抛了去……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
接下来的程序,还是外甥打灯笼,该是什么咒念什么咒,金箍儿咒一走起,不服管的红孩儿也就被收拾得服服贴贴了,从此成为了观音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从而也导致了孙猴子与当年老大哥牛魔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西游记》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红孩儿”事件与“黑熊精”事件殊途同归的结局(一个守山大神,一个善财童子,都属于观音菩萨可控的管辖范围内)来看,性质是一样一样的,很是显然,实际上这都是观音菩萨“黑”了如来佛祖下发的“公物”占为私用为自己办了点私事,顺带着扩展了自家的势力。
诚然,虽然着观音菩萨的做法是有违如来法旨的,但是实际效果却非常地好。如果全部按照如来佛祖的意思办,取经人的三个徒弟找的都是神通广大的“妖魔”,即使是有着箍儿管教着,因为各自的能耐,难以协调成统一步伐,最终是很不利于取经队伍的内部团结的,以致使取经任务完成的困难重重。
而观音菩萨最终选取的这支队伍,是很注重团队平衡的,每个“妖”的能力有所不同,本领也高低不一,自有自的定性,在取经团队中所担当的职责也有定位,各负其职,都有发挥空间,也就不会闹出很大的矛盾。
这也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是符合“实事求是”精神,不愧了“观音大士”的名头。所以说,领导的话该听就听,不该听就不听,灵活运用,学会变通,才是王道。
话又说回来,观音菩萨的举动,虽然有些将领导的话当耳边风,不是很上道,“个人小山头意识”很强烈,但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是扩大了佛门的影响声威,也是间接地拓展了佛家势力,如来佛祖即使事后知道,对这既成事实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且行且珍惜吧!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有什么不同点 - 武林网
> > 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有什么不同点
和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有什么关系呢?通常来讲,观音菩萨是如来佛祖的弟子。倘若真要讲清楚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有什么区别,就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佛”,在佛学中是指正确的认知以及对世间大彻大悟者;“观音”则被称为观世音菩萨,意思就是救助众生脱离苦海。观音菩萨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不同,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职称”不同,“菩萨”在修行中在大彻大悟方面还有所欠缺,这是针对佛来讲的,也就是说“佛”对世间的领悟更加的透彻,只不过观音菩萨更多的是保持了一颗救苦救难,慈悲为怀的心。那么“观音菩萨”到底是什么来历呢?其实观音菩萨在无量劫之前就已经成佛,只不过他与我们这个世间有缘,决定以菩萨的身份协助接引众生去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被称为“西方三圣”,而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两个儿子。在阿弥陀佛成佛之前是妙喜国的国王,在那时出现了一尊佛,叫世自在王佛,也就是因为他,阿弥陀佛渐渐地踏上修行之路,儿子观音菩萨也承袭修行佛法。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的模样也说明了“佛”“菩萨”之间的距离,“菩萨”离“佛”只有一步之差,观音菩萨就是等觉菩萨,在佛教中排第二位,而如来佛祖则是第一位。如来佛祖拈花一笑很多人都知道如来佛祖拈花一笑,那么为什么如来佛祖拈花一笑呢?其实如来佛祖拈花一笑是一个很有禅意的举动,什么是拈花一笑呢?其实这就是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不仅仅是指对禅理有了很深的领悟和理解,还指彼此心领神会,心意相通的意思。那么如来佛祖拈花一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这样的举动呢?如来佛祖拈花一笑如来佛祖拈花一笑其实是一个禅宗故事,一次,释迦摩尼给众多弟子上课,但大多数人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不能明白释迦摩尼为什么一句话不说。看到这种情况,释迦摩尼神兽从讲台边上的花盆里拿出一朵普通的花,拿在手里一直在转来转去,上下抚摸,好像在给众弟子什么演示,但底子们不能理解释迦摩尼的暗示,不明白老师这个动作到底是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这就是“释迦拈花”。释迦摩尼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里面有记载,在众多弟子中没有人明白释迦摩尼的动作,但此时的迦叶却笑出声音来,虽说不是哈哈大笑,但在那种情况下,这样的声音发出来后,也是让很多弟子出乎意料的,这就是“迦叶微笑”。师徒两个人的怪乎动作,就被大家称为“拈花一笑”。而如来佛祖拈花一笑不仅如此,在众多弟子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释迦摩尼就对大家说,他有绝妙的高招,可以让大家直接悟道,刚刚已经传授给迦叶了,如果你们想要学习,去找迦叶问清楚吧。这就是禅宗的开始,也是如来佛祖拈花一笑的真正含义。如来佛祖的克星那些佛教的信徒都说佛法无边,如来佛祖的法力更是首屈一指,但世间万物,总是相生相克的,既然一切都是有因果的,因缘而生,倘若没有缘分,应该也就作罢了。这让人不禁疑惑,如此说来,如来佛祖的克星应该也是存在的,那么如来佛祖的克星是谁呢?如来佛祖如来佛祖也就是释迦摩尼,在释迦摩尼成佛之前,他还是一个王子,是他经过了多年的静坐修行,在菩提树下参透了佛道,因此创立了佛教。那么这里的佛法就是现在佛的本体佛法,参透此等佛法也是存在一定的机缘巧合,缘起缘灭,因此,如来佛祖为佛诞生,倘若无佛就自然不存在了,这也就是说,如来佛祖的克星是世界大同,只要人人都向善,结善缘,“佛”就自然没有可以普渡的众生,“佛”的代表如来佛祖自然就消失了,只要世上所有人都向善,没有恶人,那说不定“佛”真得会消失。从这一理论上来讲,如来佛祖的克星就是世界大同确实是有些道理的。缘起缘灭,其实放在“佛”之上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不论一个人有多立还,他终归逃不过他的克星,有些人的克星是物质,有些人的克星就是人,而还有一部分人的克星是他们自己,如来佛祖的克星是大同社会,那那些普通民众的克星呢?不论克星是什么,只要对得起自己,一心向善,通过自己的努力终究会战胜克星。
您可能喜欢
/ / / / / / / / / / / / / / / / /取经时间为何超出观音预算十几年 背后藏重大玄机
取经时间为何超出观音预算十几年 背后藏重大玄机
  当年,如来佛祖在盂兰盆会上定下取经大计之后,责成观世音菩萨分管此事,当她下山去寻取经人的时候,路过玉真观,曾对金顶大仙说,取经人大约两三年就能到灵山,结果却花了十四年时间,整整超出预算十多年,最后连金顶大仙都说,观音菩萨骗了他。按照观音菩萨的法力推测,她不可能不知道取经要花多少时间,起码不会差这么多,差这么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一开始就说谎了,因为,这里面暗藏着重大玄机。  当中第一次提到取经时间,是在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当中,观音菩萨去寻取经人,走到灵山脚下,有玉真观金顶大仙在观门首接住,请菩萨献茶。菩萨不敢久停,曰:“今领如来法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菩萨道:“未定,约摸二三年间,或可至此。”第二次提到取经时间,是唐僧与洪福寺的徒弟们说的,在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当中,唐僧说,“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  第三次提到取经时间,还是在这一回,是唐僧跟唐太宗说的,他说,“只在三年,径回上国。”从这几个时间可以看出,无论是唐僧,还是观音,乐观地估计,均在二三年间,这个数字可能是凡人一路坦途,全程没有妖怪,往返灵山与长安的时间。  唐僧跟自己的徒弟说,或三二年,或五七年,这个五七年,应该考虑到了一路上的麻烦。在西游记原著第一百回中,唐僧对唐太宗说,“总记菩萨之言,有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 可见,唐僧取经仅仅是去往灵山就花了十四年左右,返程基本是驾云的,只是通天河耽搁了一下,因此,用在返程上的时间极少,大约只有八天左右。  那么,究竟为什么西天取经的时间竟然超出观音菩萨这么多呢?前几回郑三礼曾经说过,取经实际上是“一个目的双重任务”。一个目的就在于整饬民间信仰问题。双重任务,首先是将三藏真经传至东土大唐,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除掉西行路上沿途的大妖怪。因为,那些妖魔鬼怪实际上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代替了民间对神佛的信仰,比较典型的,比如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之于火焰山周边人民,犀牛精之于金平府的人民,大鹏怪就更不用说了,他直接吃了一国人,然后带着妖魔鬼怪组建了一个国家,甚至在唐僧过境时,还盖了狮驼国的印,这些妖怪不除,神佛信仰全无,这也是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最关心的事情。  因此,观音菩萨和唐僧说的三年左右的时间,只是纯取经的时间。唐僧说的五七年的时间,估计了一些困难,但明显估计不足。可是,观音菩萨为什么要对金顶大仙撒谎呢?其实只为遮人耳目,掩盖取经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除魔。为此,神佛两界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如来佛祖说四大部洲只有东土大唐所在的南赡部洲,罪盈恶满,实际上,一方面是为了传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遮人耳目,从原著当中看,多数妖魔鬼怪都在西牛贺洲,而不是南赡部洲。就连极乐之地的人,都盼着到中华之地托生。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司马氏,司马卬的后裔吧。司马迁肯定是。司马懿,不知道了。网络配图  司马氏前
  岳飞&沥泉神矛&的最终下落之谜,在清末出现一次,入海消失不见岳飞当年跟着师父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关于他的婚姻家庭生活,评书《岳飞传》虽然有所介绍,
  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父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
   刘伯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这个人经常出现在一些盗墓的小说中,或者是关于风
  张飞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苞死后,二儿子张绍崭露头角。张绍继承张飞的爵位做到侍
  朱元璋文盲和尚出身,一不小心就做了天下,瞬间很牛叉的感觉 一无所有的小朱就这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北洋军阀的领袖。其一生轰轰
  雨果是法国浪漫派的代表和人道主义的代表,他一生创作作品无数,为法国文学史做出
  马克&吐温生活背景和他的作品之间息息相关,同时他生长的美国也和欧洲的资产阶级
  众所周知,马克吐温是笔名,其实马克吐温的真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1835
  民谚有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无非是血浓于水、内部团结才好一致对外
  诸葛亮的后半生几乎和&北伐&紧密相连,就连生命的终结也是在北伐的路途上。人们
  刘备说&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是希望蜀汉后继者不要偏安一隅,恢复大汉的基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夜,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在圆明园的九州
  朱元璋具备枭雄的一切特质,雄才大略,多疑善断,果于杀戮,这就注定外部压力消失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载在史册,在中国历史上,对康熙的评价一向很高,
  康熙末年九王夺嫡激烈到什么程度?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太子被废时,朝中大臣最看好
  亚历山大(一万希腊士兵战胜波斯百万大军),汉拨尼(罗马千年历史中最让他们心惊
  我们平常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为这个地球提供了所有生命需要
  小编有时候做的梦比较恐怖,但是更能恐怖的事情就是在梦中拼命的跑都跑不快,甚至
  洪熙元年(1425),仁宗在位十月暴毙。长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年号宣德,
  清缅战争爆发于乾隆三十年,历时七年,双方损失惨重,最后以双方握手言和的方式结
  我们都知道三国有着著名的三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分
  唐朝末年,民变蜂起。这些民变,基本上都是被压迫得没有活路所致,目的要么是夺取
  哪怕项羽存在以上致命弱点,还是将刘邦打得到处乱窜。直到最后一战垓下之战前,基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无论是什么时候,中原政权总是有天敌并存,这其中威胁最大的主
  在中国历史上赤壁之战十分有名,已经被列入教科书中。这场战役最著名的策略就是&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王朝更替,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战争的胜负来决定主宰江山
  阪泉之战以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
  历史浩瀚,无奇不有。唐敬宗在位时,发生了一起非常滑稽的造反事件。说它滑稽,是
  在刘邦诸多的老婆之中,戚夫人的命运算是最悲惨的一个了。她是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
  中华民族一向自称是炎黄后人,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底蕴,但是在距离现在大约5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鼎盛的王朝之一,主宰这个朝代的男人们开疆拓土名垂青史,但这个
   在历史上,汉武帝时开始设置这种官,起初多让皇室或外戚及王宫大臣的子弟担任。
  &土豪&原是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如今有了新的内涵,指代一些有钱又很
   徐达是明朝第一名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此人是朱元璋的老乡,从朱元璋发动起义
  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徐福出海的目的是给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但事实并非如
  在《西游记》和《封神榜》以及其他神话传说中,哪吒是一个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人
  明朝最后一次可以免于灭亡的机会,发生在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天,由陕
  清朝之所以被人们骂的厉害,就是因为距离我们比较近,而且带给中华民族太多耻辱。
  按照某位本小编所认识的处级干部的话来说,两片云只有在一个高度才会下雨,英雄和
  作为严格的历史范畴,我们所熟悉的中国武术世界产生于中国历史的&近世&(Mod
  [编者按]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
  肖邦的钢琴曲热情奔放,感情细腻朴实,乔治桑的风情小说内容丰富细腻,情节迷人,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大调整的一段时期,很多仁人志士从不同的
  拉瓦锡有什么重要贡献?拉瓦锡的重要贡献之多,太令人惊讶。但是结合他专攻化学领
  历史上曹植七步成诗的美名一直流传至今,但其实还有很多牛人甚至能够三部成诗。那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
  说起莫扎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是18世纪欧洲著名的古典音乐家。他的作品数量
  仓央嘉措是六世达赖,生于1683年,卒于1706年,坐化的时候年仅23岁,就
  在中国古代,定亲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仅次于正式结婚的社会性的重要礼仪。定
  郭象是哪个朝代的人?郭象是西晋时期的人,虽然生卒年月不是很详细,但是能够确定
  高斯出生在德国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的出生都很卑微,所以均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父
  柏拉图生平轶事多如牛毛,活了80岁,常周游各国,而且还是思想超乎普通人的哲学
  曹植字子建,是魏文帝曹丕的弟弟,曾经被封为陈王,所以后人也称之为陈思王。在魏
  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
  嫫(m&)母,又名丑女,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西陵氏之女,貌丑而贤德,《
  狐精  狐狸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大显族。人们对她的认识更多地源于民间传说中
& &在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小说中,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夫妻,犹
  在民间,提起小酥肉,世人皆知它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百姓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
  魏时,济北郡有个弦超,字义起,在嘉平年间有一天晚上独宿,梦见有个神女来侍从他
  大凡是华人,都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
  「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佑传》。& &原文:「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者,在医学方面的成就非常高。而孙思邈的著作也非常多。
  作为一个十几岁就在朝廷上谋得一官半职的爱国诗人,他的成长和对生活的思考都有着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