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真的可能统筹吗会断崖式下跌吗

[回顾] 震震:
[咨询] Wendyu.Ko: 
[看房] 请叫我土鳖:
[照片] 银树小猫: 
[成交] catfish1018: 
[公益] CCCY1: 
[吐槽] proschegt3: 
[观点] camogie: 
[房贷] waterr: 
查看: 6084|回复: 39
19大临近,杭州房价随时可能断崖式下跌!
我不是所谓的多空两方,只是从当前基本形势看待。大家都知道这波行情特别是速度快涨幅大,特别是郊区的房子很多都是跳空上涨的,导致了很多板块已经完全没有了套牢盘,房东随时可以套现走人。再从大方向看,房地产泡沫是明显存在的,现在出调控政策就是为了防止风险大触发影响社会稳定,因此19大很有可能出台严厉的打击炒房团的办法,到时候出现房价小规模踩踏也是很有可能的。总而言之,能够跳涨上去也完全会跳空而下。因此,现在一定要注意风险了!!!
我也是这么希望的,尽管不可能!
可能性还是有的!
又一个拿楼市比股市的砖家,66666
特别是前期跳涨严重的区域
说的对,那南京,厦门也一起跌吗?
说的对,那南京,厦门也一起跌吗?
一般情况肯定是联动的概率大啊
泡沫都得破
泡沫都得破
郭嘉是希望一点点挤破的
腰斩我立马去501号买一套
腰斩我立马去501号买一套
楼市跟股市一样,跌多了你也不敢买了
吓死宝宝了
淡定,前面上来了你不也坚持住了
楼市跟股市一样,跌多了你也不敢买了
如果股市原始股发行价和楼市楼面价一样,全都是ZF拿走的,我就信你。
股市可以有一万个庄家操作自己的股票。
楼市,整个大天朝庄家只有一个……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换了你我也一样,何况是庄家。
如果股市原始股发行价和楼市楼面价一样,全都是ZF拿走的,我就信你。
股市可以有一万个庄家操作自己的 ...
土地收入归地方财政的。
每个地方财政又都独立,就是一堆的庄家。
别看少数几个过的不错 全国4%而已。其他的地方政府卖地赚不了了。
增量吃不了 吃存量了。
更别提有买就有卖 一堆人拿钱冲击外储了。
这波收入还没增加,全是靠的信贷,风险全是积聚在商业银行体系的。
我觉得不用断崖,有点跌就有大把人杀进场了,我就是着急买房啊,所以应该是看不到断崖的价格。
杭州这价还崩
那北上深,直接炸??
楼市跟股市一样,跌多了你也不敢买了
拿楼市比股市,看到这个口气我就知道楼猪绝对是砖家。股市一堆纸,楼市背后稀缺的土地资源,能一样么~果然是砖家
砖家就是砖家。
我觉得不用断崖,有点跌就有大把人杀进场了,我就是着急买房啊,所以应该是看不到断崖的价格。
嗯,目前来看概率还不大,不过这年头不好说啊
北京楼市大逆转:部分二手房降10% 个别降价400万
Powered by楼8| 买传说中的学区房 有哪些坑是你要注意的_网易深圳房产频道
楼8| 买传说中的学区房 有哪些坑是你要注意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都说中国父母苦,因为再苦,还不能苦孩子。都说中国只有两种房子,一种是住人的房子,另一种,叫学区房。都说买房有两怕,一个是怕买不起学区房,另一个是怕买学区房。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了学区房的“坑”,投资还好说,万一自家娃最后上不了这些个好学校,那就真的只能怪自己没有分辨出学区房当中那些文字游戏的套路了。深圳学位依旧紧张,大家切记要小心买房骗局,当心售楼处的坑爹谎言,这绝对是置业必修课。一、有没有百分百的学区房?没有。二、靠近名校=学区房?这是学区房最常用的“文字游戏”。不少楼盘打上了“家门口XX学校学区房”等等的各种名号,这类房子究竟算不算学区房?答案是不算。三、楼盘自己建设引进的学校,自己作为业主是不是到时有“优先”入学权利?答案是——并不会。首先,这种东西是不会写在合同条款里的,第二,哪怕是小区开发商自家引进的学校,到时也是也是像一般学区划分那样,统一公平进行招生,不存在所谓的优先。四、买了这套房,以后孩子高中也能对口答案是对不上。这主要是没搞明白学区的概念。初中和小学有学区划分,而高中则没有,高中是需要通过中考成绩录取的,也就是说决定你能否上这所高中学校的是中考成绩,而不是一套房子。五、我们这里的商业的公寓也能对应学区的答案是:骗子。很多人在购买商务公寓时也会有所动摇,比如不限购公寓拥有70年产权的,一样可以做学区房,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根据市政府2014年颁布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商务公寓的用途范围是:" 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不提供学校、幼儿园等居住配套的办公类建筑。" 因此,不能用商务公寓住房材料来申请学位。六、“双名校”“双学区”招牌,总有一个学校上得了这里依旧要强调的概念就是,首先,真正意义的学区房并非取决于距离的远近,入学名额是相应学校依照“学区划片”的原则进行分配的。其次,由于每年各个学校片区适龄入学儿童人数出现变化,学区房也是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因为各地主管教育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区划分。所以,没有百分之百的学区房,但可以有百分之百的购房者,以及百分百的置业准备、入学调查。
本文来源:网易房产
责任编辑:陈跃_NO6916
购房直通车
意向楼盘:
姓  名:
手  机:
人  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编辑推荐楼盘
1坪山 38000元/平
2光明 待定
3龙岗 39000元/平
4 31000元/平
5 价格待定
6龙华 价格待定
7龙岗 39000元/平
8福田 130000元/平
9龙华 待定
10惠州 待定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世外桃源”。
迄今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将全线贯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学区房的大风险#1130
  相比收益,我们更关心:断崖式的归零风险。
  一)学区房
  2013年水库有个旧贴《我为什么不买学区房》
  http://www.shuik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43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帖子,有400多个回复。其特点是,主贴是空的。
  因为哥哥启了个头,就去磕瓜子了。
  回来一看,回复极其热烈。
  于是就开始回回帖,接着就开始吵架。吵架吵了400多楼,道理基本都说清楚了。主贴也不用写了。
  今天有空,回头继续写#1130,讲讲学区房的来龙去脉。
  二)学区房是什么
  学区房是什么。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学区房意味着:
  “房子,顺便还能读好学校”。
  上次和几个北京人聊天,他们觉得北京人的态度,就是一茬子钱赚二茬子活。
  凡事都要“多功能”。
  仿佛多功能就是赚到似的。
  而事实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世界上的事情,无非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
  你如果具有二份功能,你就付了二份的钱。市场是有效的,不会白送白给。
  而学区房真正的意义呢。学区房=“房子+学票”。
  好比一个地区,普遍的二房是300万/套。而带学区的房子要贵一点,要500万/套。
  那么,你买一套学区房。其实就是“300W房子+200W学票”。
  三)学票有多贵
  学票有多贵。这个问题一下子没法反应。很多人说价值混杂在一起,无法拆分。
  但是我们可以举几个特例。如图。
  这张图,就是著名的“过道学区房”。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假设房屋的价值为“零”。
  因为他本身没有任何居住,出租,使用价值。
  他就是一个学区入场券,就是一张学票。
  通过这些北京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学票”是有定价的。
  因为对口的小学不同,学票的定价,有150W,300W,450W等各档。
  这也同时解答了一个问题。
  “学区房要买小”。
  因为学区房的价值,无非是一张学票。
  你150W的学票,平摊到50平米,每平米可以因此涨价30000元/m。
  可是如果你是100平米二居,摊下来仅15000元/m
  如果你是500平米别墅,差异仅3000元/m
  有些KFS打着“学区房”的招牌,大户型比周边楼盘贵2~3W,那就是坑了。
  再比如说下例。
  和6平米300W的房子相比。这户老奶奶多了7个平米。
  可是你多出来的7平米,也要按照¥450,000/m来卖二百多万。
  这就不合理了。
  你当别人傻瓜了。
  四)投资
  我们可以按照“拆骨法”,把学区房的价值拆成“房子+学票”。
  其中,学票的价值是固定的。
  不会随室内面积大小而变化。
  北京是一个比较学区房崇拜的城市,北京的“学票”,经过拆骨法折算后,价值大约在300万元/张左右。
  上海浦东是200万/张。
  浦西人看不起学票。
  现在就回到了我们的话题,《我为什么不买学区房》
  众所周知,水库是炒房子的。房地产是我们的主业,对于房产的研究伴随我们朝夕生活,每天想上十七八次。
  但是,职业炒家为什么不买学区房呢。
  因为当你买学区房,其实你并不是在投资“房子”。
  当你花500W买了一套学区房。其实你是花了300W买了房子+200W学票。
  然后,你要祈祷投资升值。
  投资升值怎么办,例如500W的房子涨到1000W了。
  这个时候,你再用拆骨法去看。600W房产+400W学票。
  不仅仅房价要翻倍,而且学票价格也需要翻倍。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
  到底是房产涨得快,还是学票涨得快
  学票长线保值增值么
  你对学票有研究么
  我们的回答,是三个“No,No,No”
  首先,我们是职业炒家,不是教育局干部。
  我们恪守着“隔行如隔山,不熟不做”的铁律。
  你说学票blablabla,很好,我听着。
  可是这行我们不碰。隔行如隔山,跨界的成本代价是非常非常高昂的。
  我们宁可不做。你就给我“非学区”房产够了。
  我们喜欢非学区房产,不要任何溢价,就如同我们喜欢非品牌KFS一样。
  蠢女人买房子,总是买最好的房子。总以为“职业炒家”手中都是顶级豪宅。总以为买好房子才是NB的人。
  不是的。在《职业炒家》一文中,我们说得清楚。我们买最易升值的房子,而不是最好的房子。
  很大情况下是老破小。
  蠢女人总是以为,买房就要买最NB的房子。学区房就是一种最强功能的房子。
  不是的。在职业炒家的眼里,只有升得快不快。风险和潜力。
  你这一样是贵妇病。
  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然后,如果一定让我对学区房投资说二句的话。谨慎跨界的嘀咕:
  我对“学票”的价值走势完全不看好。
  五)学票的软肋
  从“价值”的角度说,所谓“学区房”无非是父母的一个梦。
  在父母心目中,它的描述是这样的:
  “读了名牌幼儿园,才能读名牌小学,才能读重点中学,才能读重点高中,才能读重点大学。才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外企当白领,做机关做公务员,光宗耀祖”。
  如果你切得细一点。他的逻辑链是这样的;
  1)我对口的是好学校
  2)进了好学校就有好教育
  3)有了好教育就有好工作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三段论”逻辑。哪一段都不对。
  我们现在看待学区房,就好比沙滩上的泥足巨人。
  有人说,“咦,这几年学区房不是涨的么”。
  “哪怕如你发帖2013年,迄今学区房仍然是涨的。甚至涨幅比非学区还要高”。
  但是这些是没用的。
  你无法从价值上说服我。
  你无法从价值上说服我。给我一个可信的,可靠的,可预期的合乎逻辑的推论。
  你无法让我信服,我买的东西是真有价值的。而不是“庞氏”。不是类似于P2P一样击鼓传花的东西。
  因为我们的头寸实在太大。转身不易。
  一套二套的小老鼠,你可以买学区房。抽身快。尤其是赤贫的年轻人,人生难得几回博。
  “神州泰岳”只要二十个涨停板,你会也敢死队一样冲进去。反正捞现钞就是正义。
  但是我们不同。我们的“头寸”太大了。
  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首先考虑的是风险。上限多少无所谓,下限一定不能跌。尤其是不能断崖式的下跌。
  而学区房的问题呢。学区房面临断崖式的下跌。
  他的价值,很有可能归0的。
  我们不赌博,从来不赌博。
  我们不投机,从来不投机。
  我们买入一项资产的理由,永远不会是:“它去年涨了”。
  六)教师
  学区房的第一个问题,他的“激励机制”是不对的。
  好比我是一个厨师,我有一道拿手菜“水晶虾仁”。
  当年静安宾馆凭这道菜征服了上海上流社会。宾客如云。饭店赚到了大把的钱。
  老板给厨师涨工资。
  好比我是一个导演。连续几部戏票房大卖。
  随着我水平越来越高超,导演的声望越来越高。明收入,潜收入,各项好处肥腴得天上人间。
  这些都是“正激励”。
  正激励的意思,是“做得好,加工资”。一个人可以拿到他的勤劳报酬。
  而在“学区房”制度下呢。
  学区房的受益者是房东!
  好比我是一个特级教师。为了班里几个顽劣,而且愚钝的学生,那是耗费了心神。
  如慈母般的关怀,好不容易让小朋友乖乖学习,天天向上。
  杨千桦电影《可爱的你》
  而结果呢;
  结果你这成了名校。最美校长的名誉传遍了新界北区。
  你周边附近的房子都成了“学区房”。房价纷纷升值。
  房东发了大财。
  而学校呢,老师呢,辛勤付出的老师呢。
  没有,什么也没有,一分钱回报也没有。
  所以他这个“激励机制”是不对的。
  公立学校的老师,并没有激励,去关心学生,去培育学生,去营造自己的口碑。
  钱都被房东赚了。
  在西方社会,或者中国的私立学校。
  校长赢利的主要手段是“收费”。好的私立学校要几十万一年,但是家长还愿意付这钱。
  “高收费”的基础下,校长就有能力给教师发高工资。监督校工服务,改善学校设施。
  可是在“公有制”制度下,学校是不收费的。
  “好老师”的价值外溢到了房地产上面。
  许多家长,对着清单目录,绞尽脑汁进了排名靠前的小学。
  你以为你买定“学区房”,从此松了一口气,小孩子就能受到良好教育了?
  不是的。你买的那一年,是该学校“教学质量”最好的一年。此后一路走下坡路。哪一年都比今年差。
  因为老师没有激励。
  公立学校,肯定是越办越差的。
  七)教育局
  接着你又问,“从整体而言,公立学校并不差。也能和私立平起平坐”。
  这个说法是对的。你看国企也不差,也能和私企平起平坐。
  这二年,国企甚至比私企混得更好。
  可是这件事的背后是什么,是“资源投入”。
  就好比国企 vs 私企。国企是肯定搞不好的,效率低下,人事腐败。
  可是每过十年,中央突然就给你发了20亿。
  鸟枪换炮,国企统统搬入了最好的政府办公大楼。
  领导的奔驰,奥迪,纷纷买起来。
  小兵们加几十级工资。
  一夜之间抵得上你十年奋斗。
  而这些钱哪来的,这钱可不是靠国企自己“赢利”赚来的。
  是靠央行妈妈,亲妈注资的。
  每过个十年左右任期,央妈妈就给你“增资扩股”。从90年代的1000W,到后来的一亿,十亿,百亿。
  混国企系统的人都知道。
  对于教育系统,他的原理是一样的。
  “公立教育”肯定是完蛋的。里面的人事斗争,政工倾扎,编制内人员有1/3是老师就不错了。
  可是每过十年,区教育局就会给你一笔大钱。让你鸟枪换炮,该修的全部修修,该换的全部世界一流水准。
  在《城市规划导论》一文中,我们说道,政府最喜欢开发什么样的地区。最喜欢兴建什么样的地铁。
  答案是:政府持有空地最多的地区。
  同样道理,政府会扶植怎样的学校。
  答案是:新学校。
  如果你花了大价钱,买入最昂贵最优质的“学区房”。并指望着自己的“名校”永葆青春。
  你会失望地发现,小业主手里的学区房,越来越走下坡路。一直到十年之后的破破烂烂不堪。
  而教育局拨重资,扶植打造郊区的新校。
  因为地皮都在他手里。他可以“卖地”。
  你手中的公立教育学区房,注定会一天天地烂下去。
  《我为什么不买学区房》。我不是看不起学区房,我是不愿意趟这个浑水。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你都难以说服我这是长期保值的资产。
  八)教育局的黑暗
  作为一个世世代代混教育系统的家族来说,俺还要补充一句:
  教育局,脏,真脏
  教育系统,黑,真黑
  (当然,由于哥哥这一系太铜臭味。快被开除书香名单了)
  教育系统可以说是中国各部委中,最脏,最王八坑子的一个系统。
  为什么,因为教育系统特别地“穷”。
  穷,再加上一堆的知识分子。小鸡肚肠的事有多少,可想而知了。
  在中国各大部委,受人受气绝不是相同的。
  最开明,最舒畅的,肯定是和“钱”打交道的。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外经贸,商务部。
  凡是“做生意”的部委,日子都很滋润。人际关系也比较和谐,反正财帛花不完。
  而最脏的,就是那些“又穷”“又酸”的部委。
  小鸡肚肠,王八绿豆眼,畜生嘴脸。
  你“学区房”赚了那么多的钱,教育部那帮家伙眼睛都快要绿了。
  中国的规矩是,一旦你赚了钱,权贵就要跳出来“改规则”。
  你如果学区房能升值大几百万的话。
  教育部如能按捺得住,打死我都不信。
  他肯定会跳出来,用种种方法,把审批权抓到手里。
  把“学区”“学区房”的溢价,抓到教育部的手里。这是多大的一块肥肉啊。
  虽然我不确定具体会发生些什么。
  但是我对xxx的人品是确信无疑的。
  九)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犯规
  学票一文不值。
  出xxxx钱,包进。联系电话:139xxxxxxxx
  (本节略)
  十)教育的贬值
  我们回顾三大逻辑。
  1)我对口的是好学校
  2)进了好学校就有好教育
  3)有了好教育就有好工作
  一般来说,“地段生”是很受歧视的。
  哪怕你进了名校,你和“条子生”也是分班的。会单独分配给你老师。而且老师往往很不给力。
  毕竟学校没有收你好处,他凭什么用心教你。
  “进个好学校,就有好教育”。这句话是要打个很深的购物折扣的。
  进一步讲,“有了好教育,就有好工作”这话也不对。
  简单点说,教育在贬值。
  目前台北考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0.5分,满分650分。
  按照马政府规定,写一个名字1分。
  也就是你只要能写自己的名字“猪三弟”,你就能上湾湾的大学。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台湾的扩招。大学的产能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则是人口数减少,baby数减少。
  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在上海,同样也在发生。或许都不用下代人20年。
  因为“教育”其实是一种产业。和饭店没什么区别。
  你只要资源投下去,“教育”的产能是可以不停扩张的。
  而《一夫一妻制多妾制》,人口的形势不乐观。
  虽然官方不说,但“大学生”的含金量不停贬值。而且贬得一塌糊涂。
  1979年恢复高考时,大学生是“国家干部”。
  只要你有大学文凭,直接就给个县长科长之类的干起。
  每个月国家还发粮油。上了吏部名单。
  可是粮油早就不见了。2016年今时今日,上海的一本率早就超过了20%,大学生卖猪肉都上不了新闻了。
  哪怕你不仅仅读大学,你还读“名校”。
  可是复旦,交大,一样在扩招。复旦和交大的文凭,一样在注水。
  更可怕的是连研究生,博士生都不值钱。
  记得2004年,早在2004年,在ehome上和人吵架。
  对方说:“读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
  哥哥冷冷冲了一句,“然后和你一样,做毕业3000/月的潘啃“琢臁薄
  “利出一孔”,但是这个渠已经塌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进士联盟已经崩塌了。
  现代社会的竞争,已经越来越不是“文凭”之间的竞争。随着红二代和社会板结化,未来“东京大学”毕业的学员,只配去日资公司做个小职员。
  我们知道,“学区房”是很贵的。
  如果你单指单价的话,北京的“学区/非学区”可以贵到180%
  上海的浦东“学区/非学区”可以贵到160%
  许许多多的人都在骂房价贵。
  可是他们再掏80%的钱出来买“学票”,却是完全政治正确。
  你买一套房子,需要一生一世的积累,需要几代人的凑钱。能让你骂娘骂上几年。掀起滔天的民意巨潮。
  可是你又怎么不骂学票贵。
  你有没有想过,你花那么多钱买来的学票。真的值400万么。
  你想过这400万投下去,最终只能培养一个月薪3000元的小职员么。
  你想过这400万投下去,成本效益比完全不成收获么。
  你想过这400万投下去,就是买了个假古董么。
  我们对于“学票”的恐惧,在于学票本身不停的贬值趋势。
  竞争的主战场不在这里。
  “茴”字几种写法,“之乎者也”越来越不重要。复旦毕业不如科长小舅。
  而且这个趋势目前还无可逆转。
  (我甚至都没有说道:毒教育)
  十一) 收费站
  插播一条广告;
  “你去买学区房,好好读书。我在前方的收费站等着你”。
  欲知收费站是什么,请关注水库论坛。
  十二) 伪学区
  如果说前上述几年,还仅仅是对“学区房”的批判,对学区房价值的不放心。
  则下面一节,真的让人哭笑不得了。
  “浦东成功地以10%的学校,创造了全市90%学区房”
  这是上海地区独有的现象。北京也没有这种笑料的。
  你去浦东,找浦东的中介,你会发现无一处不是“学区”。
  浦东遍地都是学区房,区重点第二第三排,到了中介嘴里,也能成为“一流学区”。
  拜托,浦东连学校都没有。哪来的学区房。
  浦东仅有的二所高中,进才建平,在上海也是不入流。
  有些妈妈打着“为了孩子,不惜一切”的旗号。
  这个旗号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话说到这份上,任何劝说都无意义。
  但是,好歹,你买一所“真学区”。不要买“伪劣产品”好么。
  还有很多妈妈举出“千帆教育网”。你脑子有病,呸。
  千帆是什么,是教育局开的么,是国家正统么。不过就是个电商。
  有什么公信力。你混千帆,只能说明你Low,下等人。
  游戏的玩法,不是这样的游戏规则的。
  “复旦附中”的学生,大约有50%的概率可以进复旦。也就是你中流即可。
  而湖南省考入复旦,一共只有6个名额。
  天差地远,不可计理。
  所以进复旦的首要前提,是尽可能地进“复旦附中”。
  进复旦附中的首要前提,是别买浦东的“伪学区房”。
  这些道理,千帆永远也不会教会你的。
  “学区房”这些东西,主要是移居上海的一些湖北,湖南妈妈们搞出来的。
  因为在湖北省,湖南省,普通人很难~几乎没有出头之路。
  “科举”就显得特别地重要。
  湖北,湖南妈妈们以她们的切身经历。自以为;
  买了学区房就能上名校
  上名校就能好教育
  好教育就能好工作
  其实这三句话哪一句都不正确。你只不过在挥霍你的工资,做无用功罢了。
  然后再凭人口数量死堆。
  而上海土著人,是根本不认可“学区房”概念的。
  一方面,上海的小学差异并不大。并不存在明显的“第一梯队”。
  上海人基本都有办法,“走后门”。
  即使没办法。家门口的学校才是名校,徐汇第一,杨浦第二。
  对于“占90%学区房”的浦东伪学区,上海人是完全不认可。也不会有人去买的。
  这样你的客户群,就非常集中在一些YP妈妈。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小众市场。
  学区房的买卖,目前看来是非常“庞氏”的。
  他能够存在,能够升值,有且仅因为有人在“买”。
  而你深入看使用价值,永恒价值,是千疮百孔的。
  中国人的性格,坚毅不拔,而想象力不足。
  很多人在争论,“学区”“非学区”哪一个涨得更快。
  计较二三个百分点的涨幅。
  但其实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中国人缺乏想象力。
  你真正需要担忧的,是“断崖式下跌”。
  你如果看诺基亚的股价,他是瞬间跌到零的。而不是慢吞吞地和你分析什么市盈率。
  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于“学区房”。
  我们真正担心的,并不是学区房/非学区哪个涨得更快。盈利百分点。
  我们真正担心的,是学区房“瞬间归零”的风险。
  所谓你赚我息,我赚你本。
  象那种6平米400W的学区房。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棒。
  而他终究会有最后一棒的。
  你处于一个“饱受攻击”的位置。随便哪一个文件出台,对你都是不利的。
  十三) 结语
  如果一套房子,既能给你舒适的生活享受,又能让你进一所不错的小学。
  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溢价”。学区房相对于非学区的溢价;
  到底是500W和300W,溢价200W
  还是330W和300W,溢价30W
  我们并不反对学区房,我们只反对:“溢价过高”。
  万事均有价,万物均有合理估值。
  目前学区房的市场,主要由一些湖北,湖南的“高分低能”妈妈所主导。
  她们掏出了自己的血汗工资,不惜血本堆砌在学区房上。并把价格砸高。
  但是我们从功能,趋势,风险等各方面分析下去。我们认为“学票=房价80%”目前的估值,是站不住的。
  按照这趋势再下去,“学票=京沪房价100%”,这可真的需要非常非常大的想象力……
  学区房这玩意,连20年寿命都活不到。悲观一点的,乃认为10年就顶天了。这段时间,只够你塞二个小朋友。
  世人总是说房价有泡沫,可其实房价N年都没泡沫。
  世人总是说学区房无泡沫,学区房涨得快,要跌也不会跌学区的。可其实学区房才是一个断崖式大泡泡。
  我们不买学区房。是非之地,君子裹足。
  你始终无法说服我学票的“真实价值”何在。
  谁爱买谁买,自有冒险家的乐园。你爱你去。
  我们更担心的是学区房背后深不可测瞬间归零风险。
  (yevon_,日午)
  * 最后利益披露一下。本人小孩就读于国际学校。
  补充一下:
  如果你有5000W净资产,组成部分是1000平米房子。则你晚上是睡得着觉的。
  如果你有5000W净资产,但是是1000条最新款HERMES丝巾。你晚上是睡不着觉的。
  假设你有5000W净资产,是十套北京房子。你晚上是睡得着觉的。
  假设你有5000W净资产,但是十套“过道学区房”。你晚上是睡不着觉的。
  这就是“资产质量”的区别。致某人。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水库论坛
  了解更多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火柴商业评论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断崖式下跌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