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土壤ph值国标测定方法对ph的要求吗

新衣服pH值易超标
日 04:46来源:
看点最近,一则国家质检总局抽查发现卖场内儿童及婴幼儿服装pH值易超标的消息广为流传,让不少家长忧为不已。采访发现,国家质检总局一季度对儿童和婴幼儿服装的抽查超标情况,远不像传闻中的那么严重。但人们选购时很少关注安全等级,留下安全隐患。□记者 王永安婴幼儿服装pH值易超标损健康最近,一则消息称,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检中,就连一些知名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品牌都没有幸免,涉及项目有pH值和甲醛含量超标等。消息称,在服装生产过程中,印染等生产环节需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化学制剂,一些厂家在面料印染加工后,水洗不充分就烘干出厂,或者未采取一定的中和措施,使得pH值与标准值发生偏离,造成服装的酸碱不当。儿童、婴幼儿的皮肤稚嫩,穿着pH值超标的衣服,将导致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人体本身中性偏酸性的皮肤受到刺激,产生灼伤感,滋生细菌,引起疾病。报道还称,此次抽查发现,童装及婴幼儿服装甲醛超标也是个大问题。为了使衣物更平整、抗皱性更高、颜色更牢固,面料在印染和后期整理等生产加工过程中,甲醛经常被当做防腐剂和增稠剂添加进去。长时间使用甲醛超标的纺织品,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结膜炎、咽喉炎、哮喘、支气管炎等,严重的可能诱发癌症,儿童喜欢咬嚼和吮吸纺织物,还可能会直接产生中毒反应。主要问题是纤维含量与标志不符采访发现,国家质检总局一季度的抽检中,发现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存在的较为常见的问题是产品的纤维成分含量与标志不符,少数产品pH值和甲醛超标的情况被夸大。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消息显示,今年一季度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8个省、市的100家企业生产的105种产品,突出基本安全性项目和重要穿着使用性能,重点检查了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pH值、耐汗渍、耐水、耐摩擦、耐唾液、缝纫强力(纽扣、衣带)和面料里料纤维成分及含量等9个项目。所抽查26种婴幼儿服装(A类)合格率达88.5%,79种儿童服装(B类和C类)产品合格率为86.1%。从抽查企业来看,大型企业产品质量普遍较好;在主要质量项目上,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检测项目控制较好,婴幼儿服装的纽扣及衣带强力检验项目未检出问题。抽查不合格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1种梭织连衣裙和1种童装长裤的甲醛含量超过标准限定值,5种童装的pH值项目不合格,10种产品的面料(或里料)纤维含量与明示标志不符。新买衣物先水洗去除有害物当前,人们在选购衣物时主要关注款式、面料、色彩等,一些人购买新衣后直接穿在身上,把旧衣打包。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据了解,为杜绝pH值、甲醛超标危害人体,国家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衣物安全等级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婴幼儿用品,甲醛含量≤20mg/kg;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的用品,甲醛含量≤75mg/kg;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甲醛含量≤300mg/kg。A类和B类产品pH值允许在4.0~7.5范围,C类产品pH值允许在4.0~9.0范围。A类耐水、耐汗渍色牢度要求≥3~4级,耐干摩擦、耐唾液色牢度要求≥4级;B类和C类产品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都要求≥3级,三类产品均要求无异味,禁止使用在还原条件下分解出芳香胺染料的面料。在购买婴幼儿服装时,一定要看安全等级是否为A类“婴幼儿用品”。在购买其他服装时,应看产品上是否标有GB18401A类、GB18401B类,或GB18401C类,或安全类别A类、安全类别B类、安全类别C类,并按安全等级提示穿着、使用,无安全等级提示的服装慎买。为把服装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醒人们对新衣应先水洗再穿着。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篇一:浅谈印染污泥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浅谈印染污泥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潘建法 马林根 ( 桐乡市环保局,314500) 摘 要:印染企业与污水处理厂在净化污水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泥,以前对印染污泥主要采用填埋的处置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 还容易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文通过比较目前国内外多种处置与利用方式上的优缺点,认为利用污泥生产泥浆纸和纸管是实现以废治废和废物利用的最佳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印染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尤其是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废水(尤其是纺织印染污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总量与日俱增。根据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结合污染减排的要求,这些印染废水都必须经过预处理达到入管要求后,再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然而,这些污水在得到初级预处理和污水厂的深度净化处理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出现了“污泥围城”现象;这些污泥不但含水率高和体积大,而且浓集了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得不到安全处置,不仅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就桐乡市而言,印染废水在全市工业废水中占有很大比例,根据桐乡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情况得知:桐乡市纺织染整行业排放污水量达2471万吨,占全市污水总量的32.66%,居行业排放量的第一位。排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量为1994.14万吨,占全市总污水量的25.69%。仅纺织染整行业产生的污泥量达4.5万吨/年之大。另外还有大量被焚烧与填埋的布角料等,因此,采取措施使这些污泥与印染污泥得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意义十分巨大。 一、污泥及印染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方法很多,一般采用浓缩、消化、脱水、干化、有效利用(主要为农用)、填埋及焚烧等不同的处理、处置方法,或用其中某几个方法组合处置。不同的处置方法有不同的前处理要求,并且实际上一些前处理要求是这种处置方法的组成部分。污泥的最终出路不外是部分或全部资源化利用或以某种形式回到环境中去,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污泥处置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污泥的土地利用 污泥的土地利用已有多年历史,主要包括污泥农用,污泥用于森林与园艺、废弃矿场等场地的改良等。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N、P、K等营养元素以及植物生长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Ca、Mg、Zn、Cu、Fe等,施用于农田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污泥的土地利用是一种安全积极的污泥处置方式,在美国约有40%左右的污泥采用土地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置。尽管污泥的土地利用有能耗低、可回收利用污泥中养分等优点,但也存在病原菌扩散和重金属污染的危险,为此各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农用污泥重金属浓度标准和严格的无害化要求,并对单位面积土地污泥的应用量有严格的限制。发酵堆肥也是印染污泥处置的一种方式,利用的也是污泥中的有机物和N、P、K等营养元素,但同样存在病原菌扩散和重金属污染的危险。无论从经济因素还是从肥效利用因素出发,污泥的土地利用特别是污泥的农用都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处置方法,但由于污水厂污泥中部分重金属含量接近或者超过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这就部分限制了污水厂污泥的农业应用,尤其是印染污泥的农业应用。 (2) 污泥的填埋与海洋倾倒 污泥的卫生填埋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发达国家早期处理污泥的一种方式,是在传统填埋的基础上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经过科学选址和必要的场地防护处理,具有严格管理制度的科学的工程操作方法。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污泥处置技术,其优点是投资较少、容量大、见效快,1992年欧盟大约40%的污泥采用了填埋处置。由于污泥填埋对污泥的土力学性质要求较高,需要大面积的场地和大量的运输费用,地基需作防渗处理以免污染地下水等,近年来污泥填埋处置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美国环保局估计,今后几十年内,美国6 500个填埋场将有5 000个被关闭。与1984年相比,欧盟国家污泥填埋量增加了4%,但同期污泥总量却增加了16%。前段时间,中国对印染污泥主要采用临时填埋的处置方式,但这种处置方式首先是占用了大量土地,污染并浪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其次是因污泥中的废水渗漏污染了地下水,给地下水资源带来严重威胁。海洋倾倒具有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处理装置的优点,但是污泥排入海洋会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欧盟早在日后就禁止污泥排海。其后各国也陆续开始禁止向海洋倾倒污泥。由此可见,在国外卫生填埋和海洋倾倒已经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 污泥的热处置 污泥焚烧是利用污泥含有的有机成分较高,具有一定热值等特点来处置污泥。污泥热处置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和较大程度地使污泥达到减量化,减量率可达到95%左右,近年来焚烧法由于采用了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和焚烧手段,达到了污泥热能的自燃要求,并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和充分地处理不适宜于资源化利用的部分污泥。由于其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需存储设备,对于大城市因远离填埋场造成运输费用高的场合,使用焚烧法处置可能是经济有效的。在欧盟,1992年污泥焚烧的比例为11%,比1984年增加了38%;在日本采用焚烧处置的污泥已占60%以上。但是该方法会产生大量剧毒物质和有害气体,因此需要专门的设备对尾气进行处理。另外,该方式价格昂贵,从国外的情况看,焚烧投资以及运转与维护费,是其他工艺的2~4倍。其他的污泥热处理方法如污泥的热解及湿式氧化,近年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目前仍处在研究阶段。在预处理、作为燃煤的辅助燃料、污泥制砖(轻质砖、陶粒等)及焚烧过程中,由于污泥中含水率高,燃烧温度不是很高等原因,容易产生恶臭和二恶英气体等,污染环境。 二、污泥及印染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尽管污泥及印染污泥中含有可利用的营养物质、纤维等,但同时也含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最终还是属污染物质,所以要利用污泥及印染污泥,首先得如何控制污染产生量,其次才是资源化利用,再次需要配套相关政策。 1、控制污泥产生量,实施污泥减量化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污染企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不断扩大,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大量增加,污泥量也随着增加,如何控制与减少污泥产生量以及实施减量化是实施污泥综合利用的前提和关键。首先应从以下几方面控制与减少污泥产生量: (1)从源头控制产生量,主要是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2)提高建设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污染源;(3)引进先进生产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的产污量;(4)实施污泥减量工艺,主要是改变治理工艺,尤其要减少容易产生污泥的净水剂,淘汰如电石渣、硫酸亚铁等;减少污泥含水率,降低污泥产生量等。 其次要实施污泥减量化。污泥减量化的手段是处理污染物的常用手段,印染污泥处理也不例外。对污泥进行前置处理,达到源头减量的目的可以减轻污泥后续处理处置负荷,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但污泥减量技术应在减少污泥产量的同时,同样要考虑不影响污水处理工艺的效率或效能,将是污泥源头减量技术的研究目标。 2、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途径选择DD以废治废,利用工业固体废物治理污泥 资源化利用一直都被认为是废物处理与利用的最终目标,污泥处理处置行业也有资源化即优的观点。污泥资源化技术不仅可以将污泥有效处置,还能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目前存在的污泥资源化技术有堆肥技术、制沼气技术、燃料化技术、建材利用等。但污泥的资源利用是有条件的。污泥可以视为一种资源,但并不表示污泥是一种拥有交易价值的商品,污泥只有经过处理处置,含水率与稳定性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以焚烧转化为热能或制作建材,但在烧砖过程中排放许多有机废气,污染环境空气,引起投诉不断,如位于桐乡市崇福镇的浙江鑫润建材有限公司在利用污泥、煤矸石等材料作为烧结砖的内燃的烧砖过程中排放大量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气污染了周围环境,引起群众多次投诉,最后被责令停止使用污泥。 污泥焚烧技术可将污泥中水分和有机质完全去除,并杀灭病原体,只得到少量污泥灰烬,而且可以利用热能发电,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污泥处置技术。污泥焚烧发电即实现了无害化又实现了资源化,近几年备受业内人士追捧。然而伴随着污泥焚烧过程二次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最让人头痛的是二f英,同时还会带来粉尘与重金属污染,以及臭气,这些问题都必须考虑。在堆肥技术、制沼气技术等方面,同样要考虑污水与臭气等二次污染问题。 下面介绍一种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方式,达到“以废治废,废物循环利用”,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污泥一样不断增多,且存在乱到、乱烧现象,严重影响环境质量。本市一个企业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研究与探索,开展了一种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如污泥、造纸污泥、印染污泥、废毛纱等)生产泥浆纸板和环保节能型工业用纸管的生产技术,基本可解决本市的工业固废问题。其生产工艺分别如下: A、泥浆纸板:工业污泥和废旧纤维----搅拌----造纸毛毯----泥浆纸板----切割---利用太阳能晒干----成品。(生产用水全部循环利用,不排放) B、环保节能型工业用纸管:首先,用工业污泥和废旧纤维均匀搅拌形成纸管的中间层即泥浆管毛坯,该工业污泥含水率达到70%;其次,利用太阳能对毛坯进行烘干,进一步降低泥浆管毛坯的含水率,使含水率降低到10%左右;第三步,泥浆管毛坯的内外层用牛皮纸或其它纸张包覆,加强泥浆管毛坯的强度和表面光洁度,同时改善它的表面卫生状况;第四步,根据需要的长度尺寸进行切割或连接。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用水实现全部循环利用,仅需适当补充生产用水,不排放;利用太阳能,不需要蒸汽加热,不产生主要废气污染物;项目本身利用工业固体废物,不会产生固废;全部是资源的综合利用,该项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既可基本解决纺织与制鞋企业的大部分废布角料的去路,又能初步解决普通污水(包括印染污水)治理所产生污泥的出路问题,同时还为下游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大大减少被污染的土地面积。真正达到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污泥)”的目的,实现循环经济。 3、 配套政策建议 (1)制订相应的污水处理污泥管理方法,规范污水处理污泥处置行为,促进污泥资源化处理向纵深发展。目前2011年7月,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环境保护厅出台了《福建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有相关配套政策,并可操作实施;长兴县政府已于日出台了《长兴县污泥集中处置实施办法(试行)》,也同样有可实施的配套政策,为污泥的处理、运输、利用等打下了基础。桐乡市政府虽已出台了桐政办发[2011]66号“关于印发《桐乡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处置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桐政办发[2011]65号“关于印发《桐乡市污水处理设施污泥规范化处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文件,但没有实质性的可具体操作的方法。 (2)在污泥及工业废料管理工作中制定灵活、积极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积极的经济技术政策建立有利于污泥处置企业发展的运行市场和环境。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共识,以获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4)加强环境监管与环境执法以及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提高违法成本,减少偷倒、乱倒污泥、焚烧垃圾等的违法行为,改善环境质量。
三、结论与建议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泥)不断增多,由于工业固体废物的特殊性,在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引发人民群众信访与投诉不断,且存在与人争夺土地资源现象等,需要引起我们思考与重视。 通过污泥及印染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污泥及印染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问题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基础上,控制污泥产生量,实施污泥减量化,加大部门联动机制与执法,提高违法成本,出台相关性配套政策支持污泥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实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循环发展经济。在当前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中,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泥浆纸板和环保节能型工业用纸管的生产技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项目本身在生产过程中无三废产生,且基本可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工业固废(如污泥、造纸污泥、印染污泥、废毛纱等)污染问题,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质量。
凤鸣环保所潘建法
马林根 日篇二:印染类废水污泥处理工艺详析 印染类废水污泥处理工艺详析
【格林大讲堂】 本文调研的污水厂的污泥处置方式比较单一,污泥脱水后均是送到热电厂或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置费用为160~200元 ? t-1. 而污泥焚烧处理能彻底、迅速和最大限度地减容减量,可望成为今后印染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印染废水有机物浓度及色度高、组分复杂,通常采用物理化学与生物法对其进行处理.印染污泥是印染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是由有机残片、细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可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按照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规定的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污泥样品中Cu和Ni含量未超标,其他则都有超标现象.与江苏省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平均含量(郑翔翔等,2007)相比,17家印染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重金属平均含量较市政污泥低,尤其是Cd、Cu和Ni. 武汉格林环保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配套的专业环境工程团队,秉着崇高的环保责任和义务长期维护提供免费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是湖北省工业废水运营管理行业中的品牌。18年来公司设计并施工了上百个交钥匙式的污水处理工程。污泥量与污水处理量并不成正比关系,这是由于污泥的产量不仅与污水处理量有关,还与污水的来源、处理工艺方法、污泥的含水率等有关.为排除污泥含水率对污 泥产量的影响,同时出了污水绝干污泥的产率(处理每千吨污水产生的绝干污泥量),可以看出,污水绝干污泥的产率变化范围较大(0.21~5.04 g ? kg-1).绝干污泥产率大的污水处理以沉淀过滤为主,污水厂中的杂质绝大部分转换为污泥,如10号污水处理厂.而污水处理以生物法为主的污泥产率极低,各家企业污泥采用的脱水方法不尽相同,污泥含水率最高为83.9%;12号采用滚筒脱水,其含水率为80.8%;13号和16号采用 离心脱水,污泥含水率分别为74.8%和82.2%;其余全部采用板框压滤,污泥的平均含水率为66.42%.相对而言,板框压滤得到的污泥含水率最低. 因此,对于以低含水率为前提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如焚烧、填埋,印染污泥脱水应优先选择板框压滤. 污泥焚烧时,氯元素会使烟气中产生一定量的HCl气体和二 英等,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污泥中的氯元素主要以金属化合物和有机结合态存在,不管是有机氯还是无机氯在焚烧过程中都能反应生成二 英,二者对二 英的形成没有多大差别.当污泥中氯的质量分数高于0.8%~1.1%时,二 英的生成量随氯含量的提高而增加.17种印染污泥氯离子含量最高值为0.69%,低于上述值.但二 英的生成量不完全取决于氯含量,污泥焚烧过程中,燃烧温度、氧气的含量、重金属含量等也会对二 英的生成产生影响,其中,Cu2+作为前驱物合成二 英的催化剂,在二 英前驱物的合成中起决定作用. 印染污泥中氯离子含量在82~6923 mg ? kg-1之间变化,主要来源于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加入的含有氯离子的药剂.其中,未加入含氯离子药剂的污泥氯离子含量仅为82 mg ? kg-1(14号污泥);南通4家污水厂在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加入了含氯药剂,污泥氯离子含量分别高达、 mg ? kg-1. 一般来说,污泥中的灰分含量越高,热值越低.8号和11号污泥的灰分含量分别高达88.0%和77.7%,这是由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无机物 (如氧化钙、硫酸亚铁等),导致污泥中无机成分所占比例极大,低位热值较低;而灰分含量低于26.4%的污泥,热值均高于10000 kJ ? kg-1.篇三:印染废水处理规范 印染废水处理操作规程 纺织印染行业用水量较大、排放废水量较多。印染厂每加工100m织物,产生废水3-5m3。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和化学 助剂等,具有生化耗氧量高、色度高、PH值高的特点。 废水水质分类 一般在印染加工的四个阶段中,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炮废水。染色工序则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则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各阶段废水中含有诸如染料、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酸碱类、漂白剂、树脂、油剂、果胶、蜡质、无机盐等多种污染物。印染废水是上述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经外的综合废水。但印染废水最主 要的来源还是染色废水,其中含有染料、助剂、微量有毒物和表面活性剂。 印染废水的污染物来源 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纤维材料、纺织用浆和印染加工所使用的染料、化 学药剂及印染助剂。 印染废水常规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因其色度高,组分复杂,目前仍是工业废水治理中的难题之一。其处理方法 有:物理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等。 印染工业废水的治理方法 对于棉混纺织物及纯化纤织物废水,可在好氧生物处理装置前增加水解酸化装置,使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水解为较易的物质,改善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提高全流程的去除率。 接触氧化池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过程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单元的调试的主要工作为: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对于印染废水,因其成分复杂,浓度较高,在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一般是加入粪便水等生活污水或直接从城市生活废水处理厂拉回一些驯化好的活性污泥 或刚从城市污水处理站浓缩池压滤后的污泥,投加后再进行调试。 具体的培养方法有:间歇培养、低负荷连续培养、满负荷连续培养、接种培养。 采用间歇式方法。 营养物质的准备: 尿素:100-150kg,过磷酸钙:100Kg,面粉:200-300 kg,白糖:50 kg 若有条件,可以购买一些葡萄粉50 kg,蛋白胨:20 kg.。 粪便水:2-3车(约6-9t)。 培养过程: a.首先将粪便水过滤,去除大块物质与纤维,用泵打入接触氧化池(靠近进水端的氧化池多打一些,靠近出水端的氧化池少打一些),用自来水稀释或将原氧化池水曝气2-3天再加粪便水),若有条件可适量加入一些城市生活废水处理的污泥作为接种菌种,同时加尿素2-3kg/d?池,磷肥2-3kg/d?池,面粉10-15kg/d?池,白糖1kg/d?池(同样,靠近进水端的氧化池多加一些,靠近出水端的氧化池少加一些)。连续闷曝4-6d,曝气风量为正常风量 的1/2。 b.由于好氧菌繁殖必须及时换水,以去除排泄分泌物。每于换水时要先停止曝气,沉淀1h,放掉或用泵抽掉上层清水(占总体积的1/5或1/4),再加入新的生活污水(或自来水), 曝气。同时投加营养物质:面粉、白糖、尿素、磷肥等。 每次换水从停止曝气到重新曝气的时间不要超过2h,以避免缺氧。 从第一次换水后,需每天换水。后期可以增加换水次数达到增加换水量。 c.大约经过10d(至15d),池中污泥不断成熟,絮体不断清晰,混合澄清液也逐渐清澈,污 泥中的原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渐多。污泥的培养即告完成。 d.为使上述污泥有处理印染废水的能力,还必须进行驯化。其步骤如下:向气化池投加印染废水,开始时每天投加池容的1/10,后1/9、1/8……1/2,直至全部。同时加入适量营养物 质,逐渐加大风量,直至开到到正常风量。历时约10-15d。 e.注意事项: 1、从培养到驯化,每次停止曝气的时间不要超过2h,若一天多次停止曝气,则每次停止时 间要短一些。 2、培养与驯化时间要严格控制进水量。 3、营养物比例可按:C:N:P=(100-200):5:(0.8-1)。 4、可以向水中投入适当的葡萄糖粉等物质,以增快培养速度。
选用:低负荷连续培养培养 其步骤为: a. 将曝气池注满水,停止进水。闷曝1天。(就是只曝气不进水); b. 为提高培养速度,缩短培养时间,应在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生活粪便水或城市生活污水 厂的污泥,并同时投加一定量的营养料。 本站好氧池每格约加半车至一车生活污水或每格投加至少10袋污泥。 营养料为:面粉、白糖、氮肥(尿素)、磷肥。 营养盐投加比例:N:P=(4-5):1,考虑到水中TOC较高,加面粉、白糖只是增加可生化 性,故面粉、白糖的投加量不会太多。 培养期间,大约需面粉200kg,白糖50 kg,尿素(含N46%)200kg,磷肥200kg。 c. 然后连续进水连续曝气。进水量控制在设计水量的1/2或更低(1/3左右)。 d. 污泥培养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因而曝气量不 能太大,一般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池容积的1/2即可,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 e. 待污泥絮体出现时,开始回流。最初回流液(污泥)比不是太大。 f. 要求:进水pH值控制在7.0-8.5,水量15-300C,进水COD不要太大(也就是说混凝 反应阶段一定要正常)。曝气池不能停止曝气2h以上。g. 逐步加大进水量至设计值。
药剂的配置 1.本废水处理所采用的药剂包括:聚丙烯酰胺(PAM)、石灰[Ca(OH)2]、硫酸(H2SO4)、硫酸亚铁(FeSO4)。其中:硫酸用于调节控制PH值;硫酸亚铁(FeSO4)和石灰[Ca(OH)2] 作为混凝剂,PAM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各药剂一般可配成以下浓度使用: 药
FeSO4 百分浓度
10% 3.配制方法 (1)PAM:PAM的浓度按0.3%-0.5%配制,亦即将加水加至池容刻度线后,1m3水池加PAM0.3kg至0.5kg。配制后用手捏摸有胶状的感觉但感觉不是太稠就行。加药时一定要均匀的撒落,同时不能停止空气搅拌。切忌一次倒向水中。PAM的用量,通过观察混凝效果调整。 (2)硫酸:先将药槽放大半槽清水,一边用空气搅拌一边将硫酸慢慢地加入药槽中。由于浓硫酸的稀释是剧烈的放热过程,稀释过程中应注意温度的变化,如温度升高太快,则 停止加入硫酸,待温度将下来后再继续配置,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 (3)石灰[Ca(OH)2]:先将药槽放大半槽清水,在空气搅拌下慢慢加入石灰,配制时 浓度约为10%为宜。 (4)硫酸亚铁(FeSO4):配制时浓度约为10%为宜,空气搅拌下加入,配制时浓度约为10% 为宜。。
操作规程 各构筑物的操作要求 1、
集水池的操作要求: 1)经常性地开启空气搅拌,防止杂物沉集于此减少池容。 2)提升泵(潜水泵)有自动控制液位装置,至最低水位会自动停止,至最高水位 会自动开启。故:提升泵(潜水泵)应处于开启状态,不应关闭。 3)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打捞漂浮在集水池水面上的杂物。 2、过滤器的操作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清除过滤器上的纤维杂物,防止其堵塞过水板。不允许操作 人员将过滤板底部抬起,让水不经过滤直接进入调节池。 2)应当让水均匀流过过滤器。若水不能均匀流过,则可能是过滤器布水槽被纤维 杂物堵塞,应立即清除。 3、
调节池的操作要求: 1)经常启动空气搅拌,防止纤维杂物沉积,减少池容。 2)操作人员必须时常测定废水的pH值。当pH值≥9.5时,必须投加硫酸。硫酸要在过滤器附近的硫酸槽中滴加,不允许一次性将硫酸倾倒在调节池中。加酸调节后,调节 池中废水pH值=8-8.5。 在将硫酸投入硫酸槽时应小心操作。操作人员要佩戴胶手套,先用虹吸管将硫酸吸入槽中, 待桶中硫酸只有一半左右时再倾倒,要轻倒防止飞溅。 3)在开启自吸式离心泵前,应先将自吸罐中过滤板上的纤维杂物去除,每班至少 要清除一次。然后按正常程序开启泵。 4)将混凝剂等药剂通过注入水泵投加时,开启水泵后要经常检查药剂是否注入,与注入量的大小,通过检查废水的混凝废水的混凝效果调整投药量。但药剂的投加量应在给 定的范围内小幅调整,不宜做大的调整。 4、
混凝反应池(浓密机)的操作要求: 1)开启提升泵时,必须同时开启加药泵(或向水泵注入药剂),即必须投加FeSO4 与PAM。根据混凝情况,必要时投加石灰液。 若是开启药泵时,人必须到混凝池上观看药剂是否已经加入到混凝池中。若没有,停泵,重 新启动,检查加药泵情况,直至正常加药。 2)自来水量充足时,药剂尽可能稀些,有利于混凝反应。一般:PAM浓度: 0.3-0.5‰;FeSO4浓度:5%-10%;石灰乳浓度:10%。 3)药剂的投加量 PAM:0.4kg/100m3印染废水废水; FeSO4:30-40kg/100m3印染废水废水; 石灰:50-60kg/100m3印染废水废水。 药剂的投加量可以根据水泵的流量按上述比例换算成每个小时加药量。操作人员必须记住: 当开两台或多台水泵时,药量的流量大小要增加,不允许不作改变。 药剂的投加量可以根据废水的性质与浓度做适当改变或调整,但需先用小杯实验,或短时间 内观察改变后的混凝效果。 比较正常的混凝反应是:矾花较大,沉淀分层迅速,上清液较清澈。 投药量过大时,矾花较大,能够发生泥水分离,但出水中却携带矾花,出水浓度大,上清液 呈黑色。 投药量不足时,矾花细小,污水呈浑浊模糊状,混水分离困难。 操作人员应根据上述现象对投加药量进行判断,并做相适调整。 5、
水解酸化池的操作要求: 1)操作人员只须定期(3d-5d)将池底沉积的污泥放至污泥浓缩池即可。每次排 泥量约为池容的1/10至1/5。 2)进入水解酸化池中的废水的pH值不宜过高,pH值应&9,最好在8左右,PH 太高或太低都对生化不利。 6、
接触氧化池的操作要求: 1)既然是好O2反应,就不能停止曝气1小时以上。风机要散热,需要停止运行时,每次只能停止半小时左右。 2)曝气的风量:一般在进水段风量大一些,出水段风量可小些(防止剧烈搅动带 走活性污泥)。 3)防止进水的突然变化,pH值过高(&9)或过低(&6),对好O2微生物的合成 均不利。pH值宜在8.0-8.5之间。 4)当池中污泥不增长或减少时,可能因为污泥所需养料不足或严重不平衡,或过度曝气污泥自身氧化,可以停止曝气1小时,让污泥静止沉淀,投加一定的营养量(C、N、 P),再把风量适当减小。 5)当填料上生物膜严重脱落时,说明废水中有中毒性污染物浓度太高,或pH值突变。操作人员必须将混凝反应做好,将大部分染料通过混凝沉淀下来,降低进入好O2池废水污染物浓度,并且将pH值比较稳定地固定在8左右。再适当增加一些营养物质,培养 微生物。 6)接触氧化池的活性污泥培养由公司技术人员制订方案,驯化后交操作人员正常 运行。 7、
二沉池的操作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排泥。一般每2-3天要排泥一次。 2)当出水带有细小悬浮颗粒,可能由于排泥不及时,短流或减少停留时间,或者接触氧化池过度曝气使之内源呼吸解体或使池底污泥上翻流入二沉池。操作人员可以排泥, 减小接触氧化池最后一格甚至最后两格的风量。 3)操作人员要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与堰底的污泥,不要让藻类或丝状菌 膨胀在堰口积累。 4)当二沉池中污泥上浮时,可能由于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有机质腐败,或者二沉 池中污泥反硝化所致,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泥进行处理。 5)必要时加NaCLO氧化脱色,投加量由出水色度决定。 6)每天定期检查出水PH值,若PH值超标,则及时调整。 8.污泥处理系统操作要求 1)每天至少将浓密机的污泥排入浓缩池1次,每次排泥量不少于池容的1/4。 2)要求开启污泥压滤机。压滤完污泥后要及时清除泥渣,装袋集中外运填埋。最好做好污 泥外运填埋的记录。 几种规章制度 1.
接班制度 接班人员要提前10分钟与当班人员会面。当班人员必须把该班出现的问题或者设备的运行状况,药剂的配置情况告诉接班者。当出现如水泵堵塞等大的事故或异常状况时,当班人员要同接班人员一起,与班长,机动人员共同进行处理或抢修,不能够影响系统的运行。不允 许隐瞒设备事故,违者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理。 当班者可以向接班者提出要求或建议,供当班者参考或执行。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h值国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