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舰舰上主要的系统有哪些

您当前位置:
航母自身有没有武器系统?
&&作者:中国船舶网
&&浏览:597
核心提示:航母搭载的作战飞机就是用来海上和陆地目标进行攻击的武器,所以再装载反舰导弹就有点多余
&&&&&& 航母搭载的作战飞机就是用来海上和陆地目标进行攻击的武器,所以再装载反舰导弹就有点多余,因为舰载飞机的攻击半径都在500公里以上,而现在舰对舰导弹攻击的最远距离也就在300公里左右,因此现在各国的航母基本没有装备对舰和陆地攻击的导弹,航母上只是装备了防空和反导弹等防御性武器。
&&&&&& 以美国的CVN级航母为例,其航母上装备的C2系列侦察机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对海面和陆地进行侦察,侦测范围在公里,因此如果要攻击美国的航母就要考虑如何接近到300公里以内,700-1200公里最快的军舰也要行驶20个小时以上,也就是说暴露给美国航母攻击的时间可能有20个小时,在这个时间里美军可以从航母上起飞全部飞机进行5个波次的攻击(400架次),这个效率比反舰导弹要高的多,因此没有必要装备反舰和进攻陆地的巡航导弹,因为飞机攻击已经足够了,如果再装攻击型导弹不仅多余,而且会占用防空武器的空间和吨位,反而得不偿失。
&&&&&&& 所以航母上一般不会装攻击性武器,攻击海上舰艇和陆地目标的任务由舰载作战飞机完成,航母只装备防空和近防武器,防备敌方的空袭或导弹的攻击。
关键词阅读
上海威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荣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铭进特殊钢有限公司
上海荣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世界上目前有多少航空母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世界上目前有多少航空母舰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航空母舰常识中主要的消防系统有哪些?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火警!火警!飞行甲板发生火灾! ”这些急促的报警语和舰员的迅速反应,将决定这是一场大灾难还是普通事故,人员是受伤还是失去生命。舰员必须时刻 保持这种意识,因为每个舰员都可能是现场第一个发现火灾的人。为了在第一时间消除火警灾害,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安置了多种消防设施,按潜在火灾等级分布在飞行甲板的各个角落。这些消防系统主要有:(1) 消防总管。在损管甲板设置水平环形布置的消防总管,并由蒸汽轮机 驱动和电动机驱动消防泵联合供水。泵、分配阀、压力和报警装置通常可遥控和 远距离监测。(2) 泡沫灭火。在飞行甲板的许多地方安装了泡沫灭火系统。飞行甲板走道 的泡沫软管站设有2个由三通闸阀供液的2. 5英寸的出口。出口站分设在左右舷, 以便能从两个站喷液到甲板上的任一部位。每个出口还装有直径2. 5英寸、长100 英尺的消防软管。但在最大宽度附近,每个出口都配备3根长150英尺的软管。(3) C02灭火。在必须用窒息法扑灭易燃液体失火、电子设备失火和其他失火的地方,一般都设置C02灭火系统。该系统采用可移动式灭火器、固定安装的软管盘装置或固定式喷注系统。(4) 干式化学灭火。主要用可移动式干粉灭火器及其固定托架。灭火器可安装在飞行甲板以及厨房、机械舱室、修理站、汽油和喷气发动机燃油泵舱、机库等处。备用药包和干粉至少应按已安装的灭火器50%来配置。上述物品都储存在一个储存室里。
应该是先关筏门,不让更多的液化石油气泄露出来,然后再灭火。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消防水炮系统,包括系统构成,比如什么探测系统,怎样瞄准报警系统探测到火灾后启动红外热源探测装置,通过红外探测实现水炮的瞄准并启动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揭秘中美航母最大核心差距:全自动着舰系统 - 突袭新闻
当前位置&:&&&&揭秘中美航母最大核心差距:全自动着舰系统
热门标签:&
揭秘中美航母最大核心差距:全自动着舰系统
来源:AK军事网
发帖:AK军事网评论:
传播复兴中华的思想 做理性的爱国者!请注意:本文转载自AK军事网,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QQ:,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一:自动着舰系统是全天候高强度作战能力的基础保障美国的大型核动力航母能够搭载更多的飞机,并以很高的速度连续进行大波次的起飞,这确实是无可置疑的作战能力优势。但我国航母和美国航母的最大核心差距并不在此。美国航母这些优势全部都建立在强悍的飞机回收能力上,如果不能保证大批飞机能够以同样的高效率顺利的完成降落回收;起飞的飞机越多,起飞的间隔越短;到武器打光、燃油烧完必须返航时,出起降落失败的着舰事故来死得也就越惨。根据美军惨痛的实际经历,在运气差的时候,降落的战斗机直接冲入甲板上的机群、引发燃油火灾、甚至是引爆武器弹药,足以瘫痪掉整艘航母。事实上舰载机起飞一直在越来越容易,在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展历程中,更高的动力性能、更强的升力表现、更短的起飞距离一直是设计师们的重要追求目标。在发展到通过边条、鸭翼广泛应用涡流升力的第三代战斗机以后,哪怕只是应用简单的斜板滑跃起飞技术,舰载机也能获得很好的起飞能力。但降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事实上它才是制约航母运作的最大核心难点。一个航母作战群,能否在能见度极低的夜间、以及既能见度极低又带有剧烈气流干扰和航母颠簸起伏干扰的恶劣天气环境下完成舰载机的准确降落着舰,对于战斗力高低区分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本质性的鸿沟差别。菲涅耳助降系统,各国常规起降航母的基础降落系统。一天中有一半是夜暗环境,一年中海上至少一半时候天气很糟糕。没有这种能力,意味着它会将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失去绝大部分战斗力,甚至连最基本的行动能力都没有,从而丢掉战场主动权。而提供这种能力的,是以全自动着舰功能为核心的自动引导着舰系统。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法国的航母拥有这种能力。我国的航母群在未来几十年内,和美国的核心差距不在于航母的吨位、动力、搭载的飞机数量,甚至都还不在于飞机型号是三代机歼15还是四代机歼20舰载型,而在于我国何时能够完成自动着舰系统的研制和装备。二:自动着舰系统的技术原理航母是一个活动性的平台,在进行舰载机起降作业时,动力充沛的核动力航母往往会以30节(55.6公里/小时)甚至33节(61.1公里/小时)的高速航行、尤其是尽可能逆风高速航行;这样可以减少舰载机起飞、降落所需要的速度,获得更高的最大起飞重量、更好的降落成功率。即使是瓦良格等动力较弱的航母,速度也会达到26~28(48.1~51.8公里/小时)节。对于舰载机来说,航母的运动特性带来了两个大麻烦。首先航母航行时,会在俯仰、侧向等多个方向上都不断的摇晃起伏,姿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比如航母在纵向上的摇摆和沉浮,会使拦阻索所在的着舰区域甲板高度不断变化;当甲板高度过低时,舰载机会错过拦阻索,只能拉起复飞;而甲板高度过高,舰载机甚至会直接撞毁在扬起的舰尾上。美国航母AN/SPN-46雷达,用于精密跟踪测量舰载机降落的姿态轨迹其次,航母本身――尤其是舰岛,在高速航行时会因为自身阻挡气流的作用而在后方形成范围非常大的紊乱气流区域,舰载机进入紊流区以后飞行姿态和轨迹会遭受到相当大的干扰。在不经修正的情况下,它足以使战斗机的飞行轨迹下沉2米、左右偏移达到39米。实际上对于传统舰载机来说,克服混乱气流的不可预知影响,精确控制飞机姿态和轨迹实现着舰的表现,一直是飞行员水平高低的最显著特征之一。美国从上世纪40年代末期就提出了自动化着舰的构思,一直到80年代中期才在F18战斗机上实现这一功能的实用化突破(配合后期型第二代AWCLS,着舰精度达到4.33米),并成为无人机自动着舰的技术基础。这一整套自动着舰系统不仅有着非常高的硬件要求,而且其软件系统的难度比硬件系统又要远远高出。上世纪40年代末,在雷达技术兴起以后,美国提出了全天候助降系统(AWCLS)的概念,它由舰上设施和机上设施两个部分组成。AWCLS拥有I、IA、II、III4一共四种工作模态,后三种模态实际上都是针对飞行员在光学助降系统下着舰的辅助功能,而模态I(ACLS)则是无需人工干预的全自动着舰。从实现原理上看,航母的交通管制中心首先会引导舰载机飞到精确跟踪雷达的截获窗口,然后雷达会一直跟踪舰载机,直到着舰前的1.5~1.8秒――此时舰载机进入跟踪雷达盲区。这个过程中,雷达会不断测量飞机的位置,并根据航母自身的摇摆起伏情况进行修正,计算出当前时间内,飞机相对于航母的精确空间关系。
随后计算机会将这一数据与事先储存好的理想着舰轨迹进行对比,并一方面将差异数据发送给舰载机的平显仪,提示飞行员;另一方面,这些差异数据会按照导引规律进行计算,随后按每秒10次的频率不断发送给飞机上的AWCLS设备。机载AWCLS设备接受并根据这些引导信息,通过飞行控制系统不断纠正飞行姿态和轨迹,最终让飞机按设置的理想着舰轨迹飞行。在21世纪初,第三代AWCLS开始投入应用。它的一个重要改进是采用差分GPS系统来对舰载机进行空间定位;除了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以外,还消除了跟踪雷达定位在着舰轨迹末端时的盲区问题。这一改进不仅使F18系列舰载机的自动着舰精度进一步明显提高,也是后来X47B无人舰载机实现全自动着舰的关键基础所在。AWCLS的应用范围实际上还远不止是航母作战体系。1996年美国空海陆三军联合研发的“联合精密进近着陆系统”,就是AWCLS向陆地扩展的结果;它能够使先进战斗机可以快速部署在非常恶劣的天气和地形条件下的机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都具备非常强的生存能力和良好的人机交互操作能力。即使是在西方民用航空的发展上,AWCLS的技术扩散也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至今为止,美国航母上真正能自动着舰的,也仅有F18系列、X47B、F35C等型号。其它型号飞机只能做到半自动引导降落,由AWCLS系统将飞机自动引导到最后一段距离,然后飞行员再根据菲涅耳光学助降系统的指引着舰。在1984年以后,AWCLS要实现全自动着舰,其引导、控制上的精度瓶颈已经不在设备本身上,而在于舰载机平台本身的性能好坏。不具备飞行/推力综合化控制功能的型号,在紊乱的舰尾气流中,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高精度飞行姿态、轨迹控制。自动着舰中,发动机推力大小必须非常敏捷、即时的与飞机姿态、轨迹变化协调起来。这种能力不仅取决于战斗机的推力储备高低与发动机的泼辣性好坏,也取决于战斗机对发动机的控制能力。F4、F14的例子证明,只是简单依靠自动油门来简单的调节发动机的话,其效果完全不足以满足高精度着舰的要求。  美军对AWCLS系统进行升级维护F18上采用了飞行/推进综合控制设计,飞机不再是感受到姿态和迎角变化以后,再通过油门调整推力进行弥补修正。而是飞控在驱动襟翼、水平尾翼等气动面偏转的同时,就同步深入控制发动机的诸多内部运转参数(比如低压转子转速、高压转子转速、尾喷管状态等等),实现即时而精确的推力控制效果。从我国的现状来说,歼15由于飞行控制系统基于苏33而无法实现这两个功能(实际上国内整个仿苏27系列型号都不行)。有上舰潜力(歼10改舰载型代价太大,类似F16)、而且电传飞控系统拥有解耦飞行能力,并能够与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进行综合化的型号,仅有歼20与L15。三:我国还没有正式开始对AWCLS系统进行研制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法国的航母系统能够实现全自动着舰功能。苏联在解体前开发了“电阻器”系统,功能和原理类似于AWCLS;但研制中途即遭遇苏联解体,随后停滞不前。“电阻器”的实际水平很低,不仅是各分系统、设备、部件的性能较差,更重要是在数据积累、引导、控制规律的算法设计和软件编写上极不成熟。其整体性能勉强相当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第二代早期型AWCLS系统(早期二代AWCLS着舰精度纵向略高于15米,横向略高于4.5米),在实际使用中只能勉强做到半自动引导。我国在引进瓦良格号航母时,并未获得“电阻器”系统;瓦良格号航母还在乌克兰时,所有重要设备就已经被悉数拆除。而根据海军装备部的公开论文《自动着舰系统的需求分析》,我国自动着舰系统目前仅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和美国、法国相比,我国的航母体系目前刚刚建立起最基础的框架;除了舰载机自身,自动着舰系统在航母、乃至航母以外方面的欠缺要更多。这其中有有些是来自于已有系统、设备的性能局限,比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舰载和机载惯性导航设备的精度尚有欠缺;但最大的差距来自于研究积累的薄弱。降落事故无法避免,对事故的分析和总结也是AWCLS研制基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AWCLS系统最大的难度恰恰就在于软件上,它需要极其扎实的航母运作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航母在各种条件下(海况、吨位等等)的运动特性、各种条件(气候、重量、甚至是故障等等)下各类舰载机的降落特性、历年以来的事故分析,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而如何从中提炼出最有效率的导引、控制规律则比资料积累更难,美国从40年代末开始足足努力了30多年,才使全自动着舰达到实用化水平。比如舰尾气流这个关键因素,国外已经累积了数十年的观测数据和研究分析,在航母设计中主动优化舰尾流场也获得了很多经验。而我国修复瓦良格航母不过几年时间,以最大速度航行的总计时间都不是太多;仅仅是要获得这一型航母在各种海况、气候、编队组成下的舰尾流场数据,就起码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结语:无论如何,我国作为后发者的巨大优势总是存在的――我们不需走太多的弯路,可以直接沿着最有效率的正确方向高速追赶。就如同在歼10项目上,我们花了20年时间完成了对国外先进水平从望尘莫及到能够同台竞技;又在歼20项目花了10年时间,完成了跻身于世界顶尖行列的壮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奋起努力,将研究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到实处,全自动着舰系统的实用化对于我国并不遥远。
1月1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顺利完成为期37天的南海海域科研试验和训练,返航靠泊青岛某军港。针对中美航母编队的比较,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本元素全相同,数量不太一样,而且每个国家作战任务不一样,所以,航母编队在某些方面也有差异。  辽宁舰首次赴南海海域试验训练辽宁舰自日从青岛某军港起航首次赴南海海域试验训练以来,先后完成了母舰在高海况条件下的舰艇运动参数、舰体结构应力、舰载机系留载荷测量等总体适航性试验,深水条件下航速测量,以及近似实战条件下航母作战系统感知能力,指挥能力,目标指示能力,综合通信、导航、气象保障能力,空域管理能力等100余项试验和训练课目,作战系统、动力系统及舰艇适航性能等各项战技术指标得到进一步验证。期间,首次组织了作战系统综合研试,首次组织了以辽宁舰为核心的编队航行训练,达到了预期目的。海军相关部队出动了多个型号的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有效配合了试验,同时带动了部队实战化训练。外媒特别关注中国航母编队的构成,还跟美国的航母编队进行比较。据外媒的报道,美国航母战斗群编队是一艘航空母舰、一艘派里级导弹巡航舰、两艘巡洋舰、两到三艘的阿里伯克级的导弹驱逐舰、两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一艘补给舰。中国航母战斗群编队,除了辽宁舰以外,还有三艘驱逐舰、三艘护卫舰、一艘船坞登陆舰、两艘攻击型核潜艇。谈到中国跟美国航母编队构成有何不同时,杜文龙表示,基本元素全相同,数量不太一样。水下、水面、空中,三个空间都要有相对齐全的作战编组,因为现在水面作战舰艇,包括美国伯克级驱逐舰,它的综合作战功能能跟我们的051C、052C导弹驱逐舰不一样。比如说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的垂直发射能力,比我们的051C导弹驱逐舰要多一些,它的抗饱和攻击能力或者掩护的区域也比较大。在航行和战斗过程中,要能够保障整个编队避免遭受对方的攻击,是一个最核心的东西。此外,航母编队的构成与作战任务也密切相关,比如要登陆某一个海区,那编队内肯定会有登陆作战舰艇,如果去对方近海进行火力打击,那么具有垂直发射能力的巡航导弹的平台会比较多。还有,舰载机对地和对海攻击能力为非常重要,所以从海上和空中同时向对方纵身内的目标进行攻击,这种能力也需要进行计算。杜文龙表示,现在的美国的派里级护卫舰基本上已经淡出航母编队,属于退役状态,今后有可能会由伯克级这种多用途的驱逐舰来承担航母编队辅助舰艇的核心角色。我们现在实现了驱逐舰和护卫舰的一体化,今后单舰的作战功能会越来越多。每个国家作战任务不一样,所以,航母编队在某些方面也有差异,只要编队元素齐全,作战能力是一个计算的结果。
据日本媒体刊文称,民进党在台湾地方选举中获胜使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出现新动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随着《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美国政府公开宣布承认“一个中国”政策。然而,美国政府依旧利用其海上优势限制北京中央政府在“海峡危机”中的战术和战略空间。回顾1996年,中国在台湾海峡进行导弹试验,这促使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命令两支航空母舰战斗群穿过台湾海峡。尽管中国的军事实力可能击退其外围的美国海军部队,但是袭击美国军舰引起的战略升级将会使中国陷于被动。台湾重回祖国大陆母亲的怀抱仍然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内容。  文章称,尽管中国的航空母舰被嘲笑是过时的,很容易屈服于美国的技术和战术优势,并且没什么战术或操作意义,但是,航空母舰却具有战略意义。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辛强在2013年的“跨地缘政治峰会”上称,中国航空母舰的出现将会均衡中美两国在台湾海峡的战略平衡。  他表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袭击另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的航空母舰,这无异于&战略自杀&,结果将会导致5000名精英飞行员、工程师、军官以及海军战士丧生。正如罗伯特帕佩教授指出,这样的袭击将会导致&可预测的不可预测性&,即冒着危机升级的巨大风险试图限制核战争,最终,它将导致核毁灭。  摧毁一艘航空母舰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军事冲突也将一发不可收拾。根据帕佩教授和辛强教授的观点,仅仅这个原因,中美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不敢陷于长期的航空母舰对峙,相反,两国会寻求缓和&海峡危机&。  据悉,1996年的危机中,通过突出美国的战略主导地位,美国的&航母垄断&压制着中国在台湾的战术优势。中国预料到袭击美国航母将会引发潜在的破坏力。然而,如今台湾地区出现新的危机,中国有能力同美国博弈。伴随着中美&航母对峙&,一场紧张的战争也将开始。  
对峙和演习时间越长,双方越有可能袭击对方航母,这将对中美两国的关系和世界稳定造成无可挽回的结果。根据两位专家的观点,中美两国的航母对峙不会持续太久,更重要的是,受核威慑标准的影响,双方对峙将和平结束。报道称,在1991年以后的较量中,中美两国均表示和平解决分歧是两国战略关系的核心。  从1996年的海峡危机到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被炸,再到2001年的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中美双方对彼此的紧张关系均持乐观态度,并且共同缓和危险的对峙。中美双方应该预先阻止海峡两岸任何可能的军事集结,双方均无法承担&航母冲突&引发的风险。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史蒂芬海德里曾指出,在我们的时代,中美关系将成为对世界和平最为重要的一组大国关系。双方曾在其联合公报中表示,盛有&台湾问题&的这只杯子已经半满,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应通过政治方式,而非军事手段。  制造海峡两岸的紧张将会成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促进全球长期繁荣的绊脚石。因为航母本身与其舰载机所构成的作战武力,无论是攻击、 防卫与后勤补给方面,都相当有限,仍需其他作战舰艇的配合,方能达到较为完善的攻防武力, 然而一支航母战斗群的编制并无定量,而是依照国家的战略思维、 任务需求与财政状况而定。    依照美国海军编制,一支航母战斗群至少应该有1艘航母、2艘驱逐舰、1艘巡洋舰以及1至2艘的核潜艇。但在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的编制中,亦有加强战斗武力之编制,此则是以1艘航母为核心,另外还有2艘巡洋舰、4至6艘驱逐舰、1至3艘核潜艇与2艘补给舰。  目前美国拥有11艘航母,高居全球之冠。尽管外界预测 2015年之际,中国海军可能会部署第二艘航母,但即使加上辽宁号这艘训练用的航母,其仍旧不及美军的五分之一。此外,就目前中国海军近十年来之护卫舰与驱逐舰发展迅猛的情况下,未来中国的航舰战斗群的水面舰艇应该会高于美军航舰战斗群之最低武力编组的数量。    而水下的战力,中国海军将会不同于美国海军,因为后者只有核潜艇,并无柴电潜艇,所以中国的航母战斗群的编组,水下战力可能不会仅局限于部署核潜艇,而可能会加入中国性能较为优良之常规潜艇。据此,笔者推估中国未来(2015年至2020年〕的航母战斗群之武力编制,在水面作战舰艇方面,应该会有2至4艘护卫舰 ,4至6艘驱逐舰,以及至少1艘补给舰;至于水下作战武力方面,则应该会有1至2艘核潜艇,以及2至4艘常规潜艇。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已开建:预计明年下水试航    自从中国第一艘航母服役之后,外界对于中国今后要建多少艘航母、先建造常规动力航母还是直接建核动力航母就有不少猜测。据“俄罗斯之声”网站近日报道,根据已有的资料,中国计划再建一艘常规动力航母。中国拥有两艘航母后就可逐渐积累使用它们的必要经验,提高中国海军近海攻击潜力。它们的主要武器将是试验已接近尾声的歼-15。  可以说,它们将构成中国第一代航母,而核航母将属于第二代。在中国出现第二代航母之前不排除已能批量生产中国去年开始试飞的前景看好的第五代(也即中国的所谓的第四代)战机歼-31。对于中国来说最乐观的估计应该是,在美国F-35“闪电Ⅱ”的启发下制造出的歼-31,再过十年就可以与美国最先进的舰载机在公海上相遇,并具备与其相抗衡的能力。    以上是俄罗斯媒体对中国航母的最新分析,也是基本最靠谱的分析。因为在此之前,很多国内外媒体纷纷猜测中国将直接上马核动力航母,而前几天中国刚刚开始立项研制舰用核反应堆,显然如果现在开建的话,中国将没有合适的核反应堆可用。因此,中国最稳妥最现实的选择就是,首先建造一批常规动力航母,在完全掌握航母的实际建造经验之后,正好舰用航母反应堆技术也已臻成熟,此时上马核动力航母正好水到渠成。  正常来看,中国的航母建造计划应该是按照&辽宁&号的结构,首先建1~2艘常规动力航母,以借鉴前苏联&瓦良格&号的一些技术和经验,从而使得中国真正掌握建造一艘现代航母的整个过程以及应该具备的技术。但是,它毕竟已是中国自行建造的国产航母,因此,在吨位和布局上,可能与&辽宁&号十分类似,而且肯定将采用滑跃式起飞方式,因为这与中国自行发展的第一代舰载机有关。    根据已经掌握的消息,在&辽宁&号入役前后,中国自行建造国产航母的工作可能已经全面展开。整个建造周期可能为36个月,然后是试航12个月,大约在2016年前将交付第一艘,随后第二艘也会在12个月内交付。也就是说,大概在2017年前,中国可能会组建三支常规动力航母舰队。而这个时候,由&辽宁&号和88号舰配合训练出来的数千名合格舰员以及上百名成熟的舰载机飞行员,将会熟练的操控这三艘航母及其舰载机,从而使得中国海军具备初步的远洋制空作战能力。  大概也就在这个时候(或者稍早一些时候),中国的舰用核反应堆将会完成设计制造,于是核动力航母将进入施工阶段。预计第一艘国产核动力航母的排水量肯定要高于第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并将使用平直甲板和电磁弹射器,而其标准的主力舰载机,只能是量产化的歼-31,此外还有运-7舰载预警机。
蓝港影业靴子落地背后,游戏公司为什么热衷于跨界
微软亚马逊发力,智能聊天机器人即将到来
互联网让老狼再火一把 但它无法让摇滚再现春天
本网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空母舰动力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