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上广回来的IT人员在三四线城市it男转行适合做什么么工作

毕业找工作去北上广深OR去三四线城市?
&&&&来源:&&&&
&&&&&&字号
  每到毕业季,是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展,还是去三四线小城市,都会成为应届毕业生揪心不已的选择题。而东北师大近期的一个调研报告显示,已有超四成大学生选择回乡就业。在一年一年的纠结中,青年的就业观正在悄然变化,选择也变得更加多元。
  事实上,人难免都要经历这个阶段:不知未来何去何从,青春在撕扯中躁动难安。然而,正处于人生紧要处的年轻人,到底该如何选择?本期摘编的微友来稿,有毕业生的纠结、过来人的建议,还有长辈的期许……希望这些不同的声音,对尚在犹豫的年轻人有所启发。
  抉择前问问自己的心
  留在大城市,不代表勇气;去小城市,也不代表安逸。生活最大的乐趣,在于承担你该承担的、享受你能享受的。作为2015年的应届毕业生,我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了梦想。尽管职场环境不够优越,我仍将拼命去抵达梦想的彼岸。我想给后来者一个个人建议:不论你在哪儿,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城市,一定记得奋斗,记得快乐,记得你还要撑起自己的梦想。(@lala)
  我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但后来难以承受生活压力而回到老家。我的一个同学则留在了上海,她说竞争和挑战让她浑身充满干劲。我们各得其所,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有承受风雨的能力和信心,那就一路奔跑去大城市找寻美丽的彩虹;如果你贪恋家乡的温暖,那也无妨,幽静的小路上也有美丽的风景。关键问题是,做抉择前请问一问自己的心,你究竟想要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最适合你。(@桃妈)
  别把一次选择看太重
  一二线城市基础服务、生活环境、人生机会更多更好,但竞争激烈是不争的事实;三四线城市、农村有广阔的拓展发挥空间,但各种配套条件可能要差些。成功在哪里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要敢于迎难而上、坚持奋力拼搏。北京大学毕业、现年34岁的刘涛辞去副县长回乡当果农,也同样赢得点赞。重要的是,不要给一次选择寄寓太多东西。人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雷金)
  刚毕业时,就业环境严峻,就业观念多元,既有先就业再择业的现实考量,也有拼搏创业的无限遐想。但不论如何,都要考虑清楚,不能盲从跟风。就业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匹配过程,必须综合衡量行业政策、家庭地域、爱情归属等因素,在取舍间实现选择最优化。最重要的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选定岗位就要踏实履职、磨砺心性,从而保持定力、挖掘潜力,要负力前行,做个终生学习者。  (@Stata)
  看看哪里有奋斗空间
  现在,选择去三四线小城市发展,其实是不错的选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小城市创业更容易些。那里熟人多,有人脉优势,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比如,有人回乡创业卖农产品,亲朋好友都可以帮忙拓宽销售渠道。更何况,在中央鼓励创业的春风吹拂下,许多地方也出台了多种创业扶持政策,相对减小了创业难度。这个时候选择回乡、去小城市,或许才对得起青春。(@candice)
  我在天津读研究生,父母在山西,对象在一个二线城市工作,如何选择就业地点成为难题。我想留在天津这样的城市工作,毕竟大城市资源多,机会多,对人的锻炼和成长都会更多。但是,选择天津就面临买房压力,也无法照顾父母,还要考虑爱情能否战胜空间阻隔。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不敢也不能随便赌一把。但我想,无论作何选择,都要不忘初心,最起码要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子祥)
(责编:田伟、甘霖)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内幕-逃离北上广的你如何在四线城市开一家赚钱店?--百度百家
内幕-逃离北上广的你如何在四线城市开一家赚钱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在毕业工作几年后,选择“逃离北上广”回家乡发展,但回到家乡以后,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年轻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变革家商业内幕第 68&期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在毕业工作几年后,选择“逃离北上广”回家乡发展,但回到家乡以后,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年轻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邀请了一位从深圳回到家乡创业,开袜子专卖店的85后老板,听他聊聊自己对于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的理解,以及其中创业机会的看法。
■口述 /斌子&某品牌袜子专卖店老板访谈-整理&/&徐慧婷
字数:3082字 阅读时间:约5分钟
在开袜子专卖店以前,我做过很多行业,2008年在长沙大学毕业后,我就南下去了深圳,先后做过网站策划、销售,一边工作一边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干什么。
2014年结婚后,我就准备辞职回老家常德发展。但回去后继续给人打工显然是不现实的:首先平台不一样,深圳很多家大公司都有我对口的专业,常德未必有合适的岗位。另外,我也接受不了在老家继续打工,心理落差太大。
所以,2014年10月回家之后,我到处找项目,准备做生意,但手头积攒的资金就不到20万,大店搞不起,小店看不上。偶然听到一句话:“袜业是服装领域最后一个未开辟的黄金市场”,一下子就定了这个方向。
“开加盟店,品牌和定位很关键&”
我在深圳时,自己就经常在网上订购男人袜,也听过袜子按单只卖的Little MissMatched和瑞典的知名袜子品牌HappySocks,但真正要在常德这样的四线城市开一家这样理念前卫的袜子专卖店,还是蛮有难度的。
主要原因在于,在中国许多中老年消费者眼里,袜子还只是服装的附属物,比较被忽视,大众的品牌和品质意识还未形成。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未来对袜子的品牌和质量,已经越来越重视。
基于这个现实情况,我还是相对保守地选择了加盟一个知名品牌来做的试试。
当时市场上袜子品牌做的比较出色有几家。首先是浪莎,这是最早的老牌子了,口碑一度极好,质量也比较好,但也因为品牌资质老,一味的追求质量而忽略了当下流行的时尚感,新品开发的比较慢。在渠道方面,浪莎走的是全流通市场,每个店子都可以买到货,商铺、地摊都有,也分不清是正品还是假货,这样就避免不了价格混乱和假劣产品的出现。
然后是耐尔,耐尔的模式是半流通+半自营,耐尔之前也是仿照浪莎进行的全流通,后来才以开设专卖店的方式自营起来,但是流通过的市场想再收拢回,来就如泼出去的水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超市,地摊,小内衣店等各种渠道都能看到有耐尔和浪莎的丝袜在卖,而且价格、质量都不一样,真假难辨。
再就是足装秀,足装秀走的是中高端路线,消费群体主要是爱美丽爱时尚,对生活品质较高,比较享受生活的女性。而且它渠道方面管理得非常严格,不像浪莎,耐尔那样走的全流通市场,除了足装秀专卖店其他任何地方都拿不到货,品质比较有保证,不会出现假劣产品,并且全国价格也很统一,不会内部竞争。
我当时准备运营这个品牌的时候就是考虑到了一定是以专卖店的形式来与终端消费者接触,我的上家就是品牌管理公司,我的下家就是消费者,中间没有其他的任何环节,并且这2个环节我都能对接上,都有对话的机会,这样会放心很多。
选好品牌后我就去找门面,最后选中一家25平米左右的商铺,地理位置不算好也不算坏,面积刚刚好。因为是加盟店,装修和门店陈设都要按照品牌方的要求来,没有谈判余地,所以这部分的成本相对要高一点,就拿那个小收银台来说,要1700元,背柜、中岛柜也是好几千。
但做品牌加盟就是这样,不光袜子专卖店,其他的专卖店装修也同样如此,因为这些标准和价格都由品牌商来定,高档服装店的装修就更贵了。
“看店一人足够,陈列很重要”
25平米的小店,基本不需要雇人,老板一人负责进货、理货、导购、收银等各项环节,完全是可以的,忙的时候再找个人帮忙就行了,这样可以省掉很多人力成本,也避免店面拥挤。
整理货品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别小看那一双双袜子,所有的袜子加起来有差不多几百个品种。每个品牌下了还细分了好多系列,系列里面有N多款式和型号。就拿丝袜来说,材质有分为包芯丝、莱卡包芯丝、玻璃丝、凉爽丝、 天鹅绒、超薄型天鹅绒等。而包芯丝又分为单包丝和双包丝。连裤袜里又分了很多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特色:有小清新型,时尚性感型、妩媚诱惑型,典雅纹身型,提花暗纹型等等。
然后每个型号下面又分为各种最潮流前卫的款式,每个款式分不同的颜色。按包装后的货号来进行归类,并且边归类的同时要点好数量,库存数量必须和公司的产品系统数量一致,如果数量不对的话我自己是要贴钱的。
我记得第一次进货,一共有22箱货,由于没经验,整整花了2天才整理完。
好的商品陈列能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并且能够带动二次消费。摆设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中规中矩型就好。一边是丝袜,另一边就是棉袜。丝袜区按风格来进行陈列,棉袜就按照男袜、女袜、童袜来排版。整体简单,一目了然。
中岛柜上的打底裤时刻都要整理下,保持相等的间距。因为客人每天都会翻翻看,所以基本每15分钟要整理一次。
“选址如果不行,就靠服务取胜”
袜子专卖店最好还是开在步行街这种地方,靠近商圈,人流量大,比较容易获得新顾客。毕竟袜子不属于快消品,更换周期相对要长很多,如果开在小区里,顾客群体很受限,这很冒险。
我就属于在选址上有点失误,没有开在商圈而选在了居住区,类似个社区店,虽然人流量不少,但实际购买的很少,所以,我只能靠服务来取胜,通过服务好周边的顾客,再靠她们的口碑传播来扩展新顾客。
袜子是比较娇贵和私人化的产品,不能上身试穿,所以只能拆开袜子让客人感受下丝质的细腻和手感,但是很多店主怕麻烦,会禁止顾客随意拆开。
既然我做的是中高端丝袜产品,必须要有对得起专卖店价格的配套服务,不管客人是否决意要买,我都会拆开包装让客人看看款式和手感,另外客人买单之前我都主动提供拆开检查质量的服务,绝不把有质量问题的丝袜卖给客人,因为我要做口碑营销,绝不能靠一锤子买卖。
服务一提升,人手就有些不够了。像我这个20多平米的袜子店,我一个人拆了包,包了拆,有的时候来几波客人,完全忙不过来,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婆过来帮忙。
另外,拆袜子,包袜子是每天必备的功课,公司规定必须要戴手套,包袜子有很多的小细节,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对一双已经开封的袜子,必须包成像未开封一样漂亮完美。
另外,夏季是袜子销售的淡季,必须想办法补救,吸引客人。可以在店里布置些塑料的绿化草坪,放置一些冰激凌,冰块等看上去比较凉爽的道具,整个店子里都绿茵茵很凉爽的感觉,顾客就更愿意进来多呆一会。
随着现在爱美女性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光注重品牌,质感,款式,还十分注意整体的搭配。如果把服饰市场比喻成一条大河的话,那袜业市场就如同一条小溪,它虽然不是河流的主干,但是作为支流它紧紧和主干融合在一起,所以我时常也会留意下女性服饰方面的潮流,选货品的时候尽量考虑到顾客的搭配需求。
小店经营到现在两年多,还算做的不错,我也准备今年5月份在商业步行街地段再开一家面积稍大一些的。
其实我目前主要经营的还是中端袜子,但随着消费升级理念在我们这样一个四线城市越来越普遍,我觉得未来品质和品牌都有优势的高端袜子会越来越有市场,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它们,对于这个市场前景,我是坚定看好的。
变革家生意笔记:
1、国内大众对袜子的品牌和品质意识还未形成,但毫无疑问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袜子的品牌和质量会越来越重视。
2、浪莎、耐尔等品牌走的是全渠道经营路线,对渠道把控力弱,导致价格混乱假货横行,不是最理想的加盟品牌。
3、25平米的袜子专卖店只需老板一人,进货、理货、导购、收银等各项环节完全可以搞定,既能节省成本,也避免了店内拥挤。
4、袜子专卖店最好开在靠近商圈,人流量大的地方,比较容易获得新顾客。如果开在了小区,会比较冒险,这个时候需要靠服务来取胜,通过口碑传播来扩展新顾客。
最近随着变革家给大家带来的商机内幕越来越多,后台有很多人表示希望能分享一下他们的业内经验,变革家在这里正式向各位业内人发出邀请,热烈欢迎大家和变革家几十万中产以上投资用户分享您的干货,也许这些人就是您的未来合作伙伴。
本文为变革家网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变革家网微信公众号:biangejiawang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 &微信|xiaomishu0001
-转载原创联系-
变革家小秘书 微信|hy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921
热门文章HOT NEWS
他们在我们尽情享受五一假期时,还在为给大家提供方便而坚守在自己...
maomaobear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我为什么逃离北上广
来源:南风窗作者:夏 语责编:木木
很多人带着悲情逃离北上广,但在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晃了一圈,在沉闷、压抑、恐慌中,又逃回北上广。
我也是逃离北上广人群中的一员。只是,我没有逃回,而是以创业青年的身份,在家乡的四五线小城市留了下来。
现代化是一根指向前方的箭头,一直向前,停不下来。我们如果没有跟上,就会恐慌。从一线城市到二线、三线城市……一直到农村,代表了现代化在时间-空间上的等级链,一线城市似乎就是这个游戏的中心,是最新的社会演化的策源地。不在一线城市,我们在心理上好像已经落在了最新的社会演化的后面,在农村,则完全被社会变化所抛弃和遗忘。
这是很多人逃到北上广来的重要原因。其它也很重要的原因,是自由,是机会。在逃离和逃回北上广的背后,是每一个人的命运浮沉。
我的故事,也是很多逃离北上广的人的故事。
2013年10月,这是一个我难忘的日子:选择了逃离广州,成为万千逃离北上广大潮中的一员。
走或者留,经过了很多的亲朋讨论和劝解,包括原单位的领导,苦口婆心地说:“你看,全公司七八百号人,你一个专科生做到大区总监了,虽然上升空间有限,但是现在各方面的待遇还是可以的啊,公司也在积极筹备上市,如果成功了你不就马上可以少奋斗多少年了么?”家里人更是不理解,“好不容易在大城市打拼了十来年,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都算是稳定了,现在闹着回来是哪样?虽说在广州没有自己的房子,但好歹收入是看得到的,回来一家老小怎么办呢?”
我知道,对于个人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逃离问题,而是人生的抉择。从刚开始热血奋斗的羞涩小青年,到现在30多的大叔了。承载了我的梦想、奋斗、泪水、激情、无奈……十多年的城市,就要说再见了。而我的青春,永远的留在了曾经的广州。
时钟转到2002年3月,广告学专业即将毕业,想都没有想,就随着南下的列车到了广州—据说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实现理想找到定位的一个城市。
广州,我来了!
此时,中国经济全线飘红。2002年也是中国高考政策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那一年去大城市的毕业生也比往年多很多。
那时候的广州,遍地都是机会。房价并没有这么高,新港西路还是破破烂烂的水泥路,地铁没有这么挤,珠江新城、小蛮腰完全在设计师的手稿里。熟悉的黄埔大道西的冼村、天河路的石牌、南方报社背后的杨箕村……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无数个热血青年或拖着疲惫的身躯,或带着信心满满的热情冲入一栋栋高耸的写字楼。
广州似乎只有夏季和冬季,没有春秋。3月就是夏天了,没有一个角落逃脱得了阳光的直射,我们脱下从家乡穿过来的厚厚的外套,精神抖擞。
首先要解决的是住宿问题,小区高昂的租金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显然不适合。城中村自然的成了我们当时的最佳选择,亦可说是无奈之选。康乐村,密密麻麻的房子,伸手就可以摸到隔壁的窗户。遍地的垃圾,店铺林立,呼啸而过的摩的,脏,乱,人山人海。可是对于马上要实现理想的热血青年来说,这算什么?这是天降大任。我们7个同学,合租一套约20平方米的一房一厅,其实就是一间房隔成了两间。床是买的铁架上下铺,饮食不习惯就做饭,轮流做家务。到了周末可以好好睡个懒觉,打打游戏。除了要考虑找工作以外,其他的跟在学校别无二样。
对于我来说,生下来,活下去,就叫生活。
我们和蜗居、蚁族的奋斗中的主人翁一样,拼命地工作和挣钱,只为可以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中生存、立足下来。光鲜的大城市背后,机会的确多,但竞争也难以想象。早上为了挤上一辆公共汽车,不得不提前两个小时起床,如果运气不好遇上堵车,一样会迟到,实际上经常会遇到运气不好而堵车。到了中午就餐的时候,故意推迟一会下班,跑到巷尾的一个5元一份快餐店狼吞虎咽,以免和主管或部门领导去AA十几元一份的小炒。周末偶尔去吃一次20来元的肯德基套餐是为了改善生活。
随着工作经验的提升,工资才慢慢的涨起来一些,可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等有了一定积累的时候,发现房子更加买不起了。
没有房子可以租,工作还算稳定,收入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结婚有小孩了,没有房子就没有本地户口,没有本地户口就进不了好点的学校,要进好点的学校,就要缴纳高额的赞助费。更厉害的一招是:缴纳赞助费的多少由自己来填,填多了肉痛,填少了孩子还是上不了。公立的进不去,私立的价格又实在太贵。
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你用身体去打拼的,用心去热爱的广州其实距离你很远。
因为远,所以更要想方设法和广州拉近距离。为此,我买了一本白话900句,周末去打打羽毛球,看看电影或话剧,还可以到周边吃吃农家菜或海鲜,偶尔看看长隆大马戏或去澳门转一圈。大城市的便利无处不在,密集的地铁,穿梭的无轨电车,遍地的广州美食,免费的博物馆,高端的音乐剧……这是家乡无法比拟的。做藏獒还是土狗,丰俭由人。我似乎又融入到了广州。
辗转反侧,考虑再三,就像老男孩一样,当初的理想早已忘记了,只剩下现实生活、工作中的琐事和曾经印象中有过的奋斗碎片。每天上班穿梭的新港西路,当年坑坑洼洼千疮百孔无法再让人忍受的时候,在亚运前夕,一条沥青大马路让它重生,一跃而成海珠区的主干道之一。
随着近10年来全国大跃进式的城市化进程,我所在的四五线小城市也驶入了快车道。印象中的家乡,或者记忆中的家乡就是一个院子,一口井,几棵树。这里有妈妈煮的锅巴粥,爸爸亲手做的小板凳,亲朋一起回忆儿时的调皮事。虽然少了大城市的丰富多彩,但多了一份内心的宁静与安逸。毕业离开家乡前,我们的城市就3条主干道,两条平行,一条垂直,从城东到城西,或是从城南到城北,坐上出租车,十几块就可以带你“一日游”。
现在的家乡小城市也是高楼林立了,道路拓宽,两边的老树砍掉了,市政府也搬到了新城区,以前人们嗤之以鼻的郊区地带,现在有了国字号的楼盘、五星级的大酒店,家乐福大润发来了,肯德基必胜客有了,永和大王屈臣氏都有好几家连锁,茶楼遍地都是,周边大型商超的规模、布局和品牌让我恍如还在广州。当然,这里也有逃不掉的雾霾,上下班的堵车,一桌很简单的聚餐也要五六百,和广州相比并不便宜。一双耐克鞋子700多,还不打折,手机电脑办公用品等等,因选择少,比广州的还贵。所有的小城市都在拷贝着大城市的发展轨迹,以至于蒙上你的眼睛把你空投到任何一个城市的繁华地段,可能都是类似的。
11年的时光,看着广州一片片城中村的拆迁,如今在家乡也找到了当初的脚本。或许,这又是我另一个历练中的10年?所有之前没有把握住的机会,都可以在这如出一辙的复制过程中重新抓住?家乡的变迁让我无所适从却又感到惊喜。
在广告公司做了两年多,在某社区传媒公司做了一年,在某都市报的网站做了一年,在某社区网站做了7年多。这就是我在广州的11年工作经历。某社区传媒公司工作的经验及发展前景,让我回到老家小城后有了创业的梦想以及方向。
在任何一个地方,人脉都是极其重要的,在这个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家乡里,反而是我的最薄弱点。从毕业到现在,在老家待的时间总和不超过3个月,之前的同学朋友也大多各奔东西。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家乡有着各种关系、打点以及潜规则,多年前回来老家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本来是一个太正常不过的手续流程,各种的要求,各种的说辞,各种的理由,经指点才不得不俗套地送烟送酒,人在屋檐下莫过如此。在老家农村的某个村官征地的时候说过一句霸气而不失理性的话,“除了征地,我求你们外,其他的所有事情你们都要来求我”。找某位官员办事,第一次不太熟,不敢送太贵重的礼品,直接被拒收了。用朋友的话说,送这个便宜货是对他的侮辱。
在业务上,为了解某行业及疏通关系,请客吃饭是最基本的,还不一定可以带上一句话,陪吃陪喝醉熏熏的还不能忘记为其服务,强颜赔笑。为了拿下某个楼盘的资源,必须和开发商及物业打交道,不认识的就找,托人找,托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总之一切可以找到的关系,实在找不到人的就去膜拜。其间少不了忍受开发商的傲慢,物业的不理,甚至门卫的职业防备与白眼。而客户呢?也是一家家地找,除了展示你的专业职业之外,更多的是送礼拉关系。还好,在外多年的打拼这些也都遇到过,能理解。但时不时地收到工商局打个电话说问候下,说来办公室坐坐,经过了一段时间历练,我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看了很多逃离北上广及逃离后又回来的故事。我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及朋友选择逃离或者又回来,或唏嘘或励志或无奈。
李同学,毕业后就去了广州,工作7年多后逃回老家,曾一度开了3家代理店,两年后又逃回广州。他说,在老家既赚不到钱又虚度青春。逃回后自己做一产品加盟,经过一年多的打拼,几个人的公司营业额达到100多万。张同学,毕业后就进了老家某通信公司,我们都羡慕得很。前几天他来找我聊天,说过几天就要去上海了。他说他的领导走了,觉得自己也没有了前途,所以也辞职了,要去大城市看看。田同学,毕业后在广州做了四五年,回老家开了一个室内设计公司,可一直不温不火。他也是矛盾得很,是继续做下去,还是另谋方向?高同学,在广州做了10年之后,决定回老家,至于回去做什么,他也不知道。我们给他饯行的时候都喝多了。陈同学毕业后就留在老家教书,两年后开办了美术培训班至今。让我帮他做推广和传播,计划几年后拿块地,立志建一所专业的美术培训学校……
身边还有更多的选择了大城市而坚守的同学及朋友们。他们工作、创业、买房、买车、开店、买醉、贷款、失业、结婚、离婚、奔波、坚持、安逸、欢笑、哭泣、奋斗……我们在大城市每天都在演绎着现实版的蚁族生活。闭上眼睛,心中默默地为他们及曾经的我致敬。
虽然我逃离了北上广,但之前的同事、朋友、客户仍然保持着联系,在我现在的创业及工作中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以及鼓励,这个对我尤为珍贵和感激。
我不知道我还会不会逃回去。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关注51Testing
测试人员离开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可以做些什么?
发表于: 09:26 &作者:互联网运营那些事 & 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论坛
推荐标签:
  其实想问这个问题很久了,有很多的朋友,他们年轻、有理想、有闯劲儿,在大北京横冲直撞、披荆斩棘,试图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竟最终能在北京留下的只是极少数的人,一旦到了30大几,似乎大家的生存状态就变得有些尴尬,看收入水平,尤其是码农兄弟们,已经足以过着衣食无忧的,但是平摊给房贷、孩子教育、媳妇儿败家、自己口腹之欲后似乎有捉襟见肘。  离开北京回到老家吧,因为大环境的限制担心会降低生活质量,更害怕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从此丧失掉的价值感,但是留下来,似乎显得压力格外的大,何况一面是嗷嗷待哺的亲生儿子一边是越来越年迈的父母,似乎才三十几的小伙儿就已经提前进入了中年危机,头发越来越少。。。正好看到知乎上也有一些相关问题,诸如有什么项目比较适合且容易在二三线城市发展的?IT人如果离开北上广,回到老家,还能做些什么?「云云,对答案进行总结可以分为几大类。」  1、回家种田闲云野鹤类  当然只是打个比方,很多人回答说二三线城市互联网大环境不是很好,回去之后再继续这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比较难,不如就改行吧,看看当地什么东西发展的好就做什么,有人说养鸡、养牛、养猪,还有说种有机蔬果,用互联网思维来卖,做些小生意什么的~~  2、建站建站思密达  码农们说:“回家之后可以做网站,当地有很多小型企业,甚至政府机构,他们也需要自己的网站,可以帮他们建设网站维护网站,这个我熟,而且土鳖们也不懂,随便做做无压力。不过看到外地企业的那些僵尸网站确实感觉码农们身上的担子格外沉重。  3、修电脑、装电脑、装系统  看见这个回答,已经无语凝噎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4、创业、创业、创业!  另一帮有志青年说回家之后要努力开发当地的互联网资源,找到当地的市场空白,引发当地的互联网革命,推动当地的互联网事业向前发展。其实很多地方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都不错,例如我之前所知的在江苏某个小城市,他们当地的团购就非常火,已经成为当地人们的生活助手,吃喝玩乐,应有尽有。绝对完爆某团在当地的影响力。  看了这几类的回答,其实小编心里还是倾向最后一个的,我们读了那么多年书,在帝都又苦逼了这么多年,如果再回到原点不说自己心里憋屈也会被戳脊梁骨吧。所以不能衣锦还乡的话带着我们这么多年学到的东西回到家乡,为改变它做一些努力也是很好的。那么再来看二三线城市到底有没有互联网发展的土壤呢?机会又会存在哪些领域呢?  首先,二三线城市总人口数多,人们的消费偏好和价值需求更具有普遍性,在某个二三线城市能火起来的产品,很可能在其他二三线城市也会火起来,从而火遍大江南北,现在有的瞄准全国市场的APP。已经开始在二三线城市布线,希望走出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其次,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快,所以时间也变得极其宝贵,对于不能为其提供价值或者便利的东西,很难打动人心,因为营销推广方式多样化,人们已经麻木。但是二三线城市相对来说生活节奏没那么快,人们更有精力去享用网络互联产品,可能也更愿意去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  因此,一线城市更适合工作和教育,二三线城市更适合生活。比起那种为某专业服务的产品,生活化的产品更容易被广泛接受。  「那么接下来就跟创投VC一起来看看全国创业项目的分析」  1、回影响创业的三大要素  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互联网创业方兴未艾,久盛不衰,二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则明显呈东高西低、发展不平衡之状况,比如同样是二线城市,杭州的互联网创业则长盛不衰,从早年的到近几年电商、社交传媒、互联网的兴起,再比如江苏南京、无锡、苏州以及福建厦门的互联网创业热情与项目品质也相当不错,西部二三线城市中以成都、重庆、武汉和西安较为引人关注。  大凡互联网创业的兴盛与否,与三大因素较为紧密相关:一是大学生资源,凡是大学较为密集、有大量大学生资源的二三线城市中大学生创业较多,而较符合大学生创业的往往是“轻资产类”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对起初资本需求不高,对“智本”(IT 网络知识)要求较高。二是“城市文化”相当重要,较休闲、鼓励创新、创意的地方较易催生互联网创业(像成都、厦门的游戏业较发达就是明证)。三是创投机构、天使VC 扎堆较多,凡是VC、天使投资人很少光顾的二三线城市,互联网创业基本上“水枯鱼竭”。  2、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年轻创业者而言,在二三线城市要想诞生一家世界级或国家级的成功互联网企业(像、、阿里)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使命”。其实,要做一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互联网应用,仅在西部二三线城市已经远远不够,因为创业项目还未启动,作为初创人,你在信息流、资金流与人才流上可能已经落后于一线城市的初创人。  3、接地气  难道二三线城市(尤其是西部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就没有机会了?我看并不是。  我认为二三线城市互联网项目若能紧密结合本地的资源,较“接地气”,还是很有“钱”景。  比如在旅游、农副食品、教育、游戏以及互联网技术( 工具类) 等领域,若这些创业项目能较好地把互联网IT 技术与本地资源嫁接并能较快地找到盈利模式,则不失为一种成功的互联网创业项目,而且将来被收购的可能性不小。这就是我所说的“小而美”、小有特色的互联网创业项目。相反,若二三线西部城市的互联网创业青年一味追求打败“阿里、百度、腾讯”成为互联网新霸主,成功概率则大为降低。
搜索风云榜
51Testing官方微信
51Testing官方微博
测试知识全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车提回来要做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