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雷集团和中信集团收购麦当劳为什么要联合收购麦当劳而不是单独收购

中信的野心:不仅收了麦当劳,还默默注资原对手
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李伟
  本文作者李伟,来源于腾讯财经,原文标题为《中信的野心:不仅收了麦当劳,还默默注资原对手》,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1月9日,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与麦当劳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发展麦当劳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
  新公司将成为麦当劳在美国以外的最大特许经营商,以最高20.8亿(约161.4亿)的总对价,收购上述业务。新公司名称暂未确定,下一步也没有计划。
  有意思的是,有消息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麦当劳多年的合作伙伴首农集团,确曾作为独立方参与了麦当劳在华经营权的竞购,但未果;而中信与首农通过竞购及沟通,将达成另一桩合作――中信集团注资首农集团旗下首农股份。接近交易人士表示,中信入股首农股份的比例约在10%,目前投资决策会已经完成。
  2016年,首农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旗下华都集团进行了整体改制,组建了北京首农股份公司,期望3-4年内实现涉农主业整体上市,实现主业营业收入1000亿元规模。
  麦当劳保留20%股权
  2016年12月时,就曾有消息人士表示,凯雷集团和中信集团牵头的财团,接近收购麦当劳旗下中国大陆和香港餐馆达成协议。
  1月9日谜底揭晓:中信股份(SEHK:00267)、中信资本控股、凯雷投资集团(NASDAQ:CG)和麦当劳(NYSE:)成立的新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20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
  新公司将以最高20.8亿美元(约161.4亿港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收购对价将部分以现金方式及部分向麦当劳发行新公司之的方式结算,二者的具体比例未透露。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将持有共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
  中信系及凯雷加入
  中信股份(SEHK:267)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企业,其中国和海外的业务涵盖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及其他领域。由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58%,中信集团是一家国有企业。而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管理资金超过80亿美元。
  凯雷投资集团是一家全球性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截止至日,资产管理规模为1690亿美元,在过去近20年在中国进行了近90项投资。此次股本投资将来自凯雷亚洲基金IV。
  交易完成后,新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将分别来自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和麦当劳。麦当劳现有的管理团队会保持不变。凯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亚洲并购团队联席主管杨向东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中信资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现有管理团队保持不变
(图为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
  1月9日午间,麦当劳(中国)公共关系部副总裁许颖婷详解了交易及后续策略。交易初衷在于麦当劳希望更接近中国消费者,中信及凯雷进入之后,董事会和管理层可以更快决策。为何麦当劳选择持有新公司20%股权?许颖婷表示,麦当劳仍旧看好中国西式快餐市场,保留20%可以分享发展成果。
  麦当劳在全球有超过36,000家麦当劳餐厅,遍布12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超过80%的麦当劳餐厅由当地的被特许人持有及管理。
  截至日,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直营和特许经营餐厅超过2,400家,在香港超过240家。麦当劳在2015年5月宣布,将在2018年年底之前把4,000家餐厅转为特许经营餐厅,而其长期目标是95%的餐厅都是特许经营餐厅。本次交易完成后,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1750多家直营餐厅将转为特许经营。
  许颖婷指出,现在麦当劳中国业务中约有30%已经是特许经营,例如首农是北京和广州麦当劳的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的权益和运营不改变。另外70%的业务会归入新的合资公司旗下。
  未来5年计划开店1500家
(麦当劳CEO Easterbrook)
  按照计划,各方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发展麦当劳的业务,包括开设新餐厅(特别在三、四线城市)、提升现有餐厅的销售额,以及在菜单创新、便捷服务、数字化零售、外卖等方面进行拓展提升。预计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开设1500多家新餐厅。
  许颖婷表示,麦当劳新店会集中在3-5线城市;2017年计划对1500家餐厅进行改造;外卖业务也十分重要,2016年实现了双位数增长,也是未来发展重点。
  该交易仍有待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预计将于2017年年中完成。1月6日,巴克莱刚刚把麦当劳目标价从134美元上调至139美元。
  麦当劳的对手、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百胜餐饮集团,也在2016年9月也宣布蚂蚁金服和春华资本入股,分拆后的百胜中国于日在纽约交易所上市。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孔维卓&RF13414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23人在赚钱
35人在赚钱
495人在赚钱
16人在赚钱
44人在赚钱
15人在赚钱
11人在赚钱
28人在赚钱
10人在赚钱
10人在赚钱
11人在赚钱
服务日期03月02日-04月30日
¥2980.00182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18日-05月17日
¥218.0092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2日-06月02日
¥998.00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0081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10日-06月10日
¥668.0078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16日-05月31日
¥588.0056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02日-04月30日
¥2980.00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0043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0041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7日-05月31日
¥400.0033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0日-05月21日
¥200.0033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17日-05月31日
¥588.0032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01日-05月09日
¥300.0029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31日-04月30日
¥888.0028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13日-06月12日
¥1688.0024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5.0410.04%11.117.03%59058.4039.5010.00%58931.0011.4010.04%57593.02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8.50--买入24.45--买入16.1722.00买入59.4278.75中信收购麦当劳中国股权_凤凰资讯
中信收购麦当劳中国股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香港1月9日电 (记者张庆波)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1月9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两家公司和美国投资基金凯雷集团已同麦当劳方面签订股份购买协议,以总对价161.41亿港元收购麦当劳中国大陆及香港业务控制权益,并在两地获得20年的特许经营权。交易完成后,中信、凯雷公司、麦当劳分别持有麦当劳中国52%、28%、20%的股权。按照实际所占经济利益计算,中信此次收购共需支付51.65亿港元。
原标题:中信收购麦当劳中国股权《
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本报香港1月9日电 (记者张庆波)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1月9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两家公司和美国投资基金凯雷集团已同麦当劳方面签订股份购买协议,以总对价161.41亿港元收购麦当劳中国大陆及香港业务控制权益,并在两地获得20年的特许经营权。交易完成后,中信、凯雷公司、麦当劳分别持有麦当劳中国52%、28%、20%的股权。按照实际所占经济利益计算,中信此次收购共需支付51.65亿港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38064
播放数:258991
播放数:1353724
播放数:5808920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中信凯雷21亿美元入主麦当劳中国
日07:00&&来源:
  本报讯(记者 孙杰)历时近一年,麦当劳中国“卖身”结果终于水落石出。昨天,麦当劳正式对外宣布,由中信、凯雷和麦当劳成立的新公司,将以最高20.8亿美元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内地和香港未来20年的特许经营权。
  根据合作方案,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投资集团和麦当劳联合成立新公司。该公司将以最高20.8亿美元(约合161.4亿港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此次收购对价,部分以现金方式结算,部分向麦当劳发行新公司股份。待交易完成,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将共同持有52%的控股权,凯雷持有28%,麦当劳持有20%。
  新成立的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20年在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截至去年底,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直营和特许经营餐厅超过2400家,在香港超过240家。据介绍,本次交易完成后,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1750多家直营餐厅将转为特许经营。
  据介绍,相关各方未来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发展麦当劳业务,预计未来5年麦当劳将在内地和香港开设1500多家新餐厅,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麦当劳方面称,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中国居民在休闲和餐饮方面的消费将持续增加,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尤为巨大,预计西式快餐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此外,麦当劳还将在餐厅的菜单创新、便捷服务、数字化零售、外卖等方面进行提升。
  对这桩交易,麦当劳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伊斯特布鲁克表示,“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各方携手能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使麦当劳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快餐业的领军企业,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据了解,新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将分别来自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和麦当劳。麦当劳现有的管理团队会保持不变。中信资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该交易仍有待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完成。
(责编:李栋、李海霞)中信联合凯雷收购麦当劳中国业务 估值超160亿港元_新浪新闻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夏宾)9日,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下称“中信资本”)、凯雷投资集团(下称“凯雷”)与麦当劳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将获得麦当劳未来20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权。  根据中信股份当天于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上述新公司将以最高20.8亿美元(约合161.4亿港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  公告称,收购对价将部分以现金方式及部分以将向麦当劳发行新公司之新股的方式结算。  收购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将在新公司中持有共52%的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则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新公司董事会成员将分别来自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和麦当劳,而麦当劳现有的管理团队保持不变。  至此,近一年的麦当劳中国业务争夺战落下帷幕。此前,有消息称,包括中信集团在内,北京首旅集团与江苏三胞集团都是潜在“买家”。而在2016年12月初,已有国外媒体报道称,中信联合凯德的收购计划已接近成型。  中信股份在上述公告中称,此次交易是中信布局消费领域所跨出的切实一步,也是中信践行金融与实业较均衡发展战略的又一举措。同时,与麦当劳合作也能更好地发挥双方业务的协同效应。麦当劳庞大的网络和消费群体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将有助于中信业务的未来发展。(完)
如何看待影响科学评价的话语权问题,就此陈列平教授近日在接受“知识分子”访谈时首次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在新的一年,为自己增添一份自信,五分智慧,七分把握,和十二分的成功与喜悦。
既然作者署名排序不能说明一切,那么,该如何正确估计一位作者在合著论文中的真正功劳呢?
有些领导倒是真爱读书,有些领导则有些叶公好龙,而且爱读书的领导和不爱读书的领导确实不同。当前位置:> > >
中信集团收购麦当劳在华业务
美《华尔街日报》1月9日消息,一度作为资本主义代表的麦当劳,如今在中国的影响力正渐势微。本日,快餐巨头麦当劳宣布已同意将其80%的业务出售给由国有企业中信集团(Citic&Ltd.)牵头的财团。该交易为麦当劳在华的所有的业务,包括在中国大陆和在内的2,640家店面,总价值约为20.8亿美元。交易完成后,中信集团下财务公司拥有麦当劳在华业务52%的股权并拥有控制权,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凯雷投资集团将拥有28%股权,麦当劳将保留剩余的20%股权。麦当劳在中国大陆拥有大约2,200家门店,其中三分之一左右属于。根据交易协议,麦当劳在中国的余下门店将全部变为特许经营的方式,麦当劳只保留20%的股份。此外,按照协议的部分条款,中信集团和凯雷资本将在中国大陆、香港额外开设1,300家门店。知情人士表示,麦当劳或将抽走中国特许经营店铺销售额中的5%-7%。由于快餐业的激烈竞争以及丑闻等原因,外资快餐巨头在中国的发展平平,拥有包括肯德基和必胜客等著名快餐品牌的美国百盛集团在经历了2012以来的低增长之后,于去年出售了其在中国的业务,本次麦当劳的交易无疑是步百盛集团的后尘而已。朝着所谓的“轻资产”结构过渡是目前快餐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种结构下,各快餐业巨头拥有品牌、但不拥有实际经营的餐馆。该模式使得餐饮公司只需承担更低的风险和波动性,因为它们可以从授权经营的加盟店销售额中抽走一定比例,以此获得稳定的收入。从长远来看,麦当劳将资本和门店运营交给合作伙伴,特别是国有企业,可以更有利可图。例如,中信作为控股股东,可以有效避免如在南海争端问题上,中国国内反美情绪对麦当劳的抵制活动所引起的销售下滑。&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信集团收购麦当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