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宝中小板 创业板企业服务做商标注册怎么样?

竞争对手通过注册商标“封杀”你 该如何应对?_网易财经
竞争对手通过注册商标“封杀”你 该如何应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现如今“双11”成为天猫专属,京东该如何应对,作为创业者,遇到类似“注册商标”“版权专利”的问题,又该如何应对?
问:天猫注册“双十一”商标封杀京东促销,如果你遭遇了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近日,阿里对外称已取得“双十一”在内的,并且授权天猫独家使用该商标,任何其他公司机构不得使用。与此同时,将列为“头号”侵权对象。使得京东可能要紧急撤销双十一的广告,也不能利用“双十一”促销,这笔损失应该不小吧~~~~~
我想问一下,双十一真的被阿里注册了吗?别人的真的不能使用吗?那京东过几天也注册一个,苏宁也注册一个,当当也注册一个,365岂不是要被大家瓜分了?
作为者,遇到类似的“注册商标”、“版权专利”的方式阻挠自己的项目发展时,应该如何应对?有没有什么妙招?
答1:其他人不能直接用“双十一”,但可以加上修饰词使用
一、注册“双十一”商标是真的,并且已经注册成功,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核准,享有商标专有权。
很多人都感到很不解,为什么一个日期可以注册为商标?
首先,阿里巴巴申请的时间就比较早,双十一的活动大概是从2010年开始的,而阿里巴巴在2011就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双十一狂欢节”、“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等等,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双十一认知还不是很普遍,所以可以去作为商标进行申请注册。
其次,商标分类共有45个类别,而阿里巴巴的“双十一”商标基本上就注册了几个核心类别,如35、38、41类,其中对于网站比较核心的当属“第35类——广告;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商业管理辅助;商业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商业信息和建议(消费者建议机构);替他人推销;组织商业或广告交易会;计算机数据库信息分类;会计;寻找赞助”。其中“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最为能体现电商网站的服务内容,也是阿里有底气向京东宣战的砝码。
二、那上面证实了阿里注册“双十一”的真实性,下面问题就来了,其他网站就再也不能使用“双十一”了吗?答案是“是”,不能直接使用。那应该如何使用呢?请看京东的做法:
京东也在2013年的11月份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6件申请,申请的类别包含了第9、35、38、39、41、42类,申请的商标是“京东双十一”,在“双十一”的前面加了“京东”来修饰,那么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京东申请的这几件商标通过国家商标局审查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其他人不能直接用“双十一”,但可以如京东一样加上修饰词,这样就和阿里注册的“双十一”区分开来了,一样可以使用并申请注册。
三、还涉及到其他日期注册的问题。那我们举例来说,比如现在很多电商网站都有店庆活动,和一些XX节,其实都是可以去注册的。如“聚美616上市感恩节”、“乐蜂桃花节”“京东618”。但是大家也不用担心说一年365天都被人注册了,毕竟也没有那么多电商天天搞促销、天天做活动,也就是那几天标志性的日子,才会引起广者的注意。
答2:创业者要重视品牌注册:公司未立,商标先行
郑欣——运营网CEO
我们从法律、商标战略、企业运营的角度看看这个问题。
阿里巴巴用注册“双十一”商标的方式,捍卫首创概念和其“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利益,合情也合理,“双十一”是阿里巴巴人首创、策划、营销、宣传的成果,“双十一”倾注了阿里巴巴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来浇筑,才换来今天的知名度和成就,当然需要保护并限制他人使用,于公于私都无可厚非,换了任何企业都该这么做。为什么其他电商没有抢先注册呢,不是因为他人不想,而是因为不懂商标战略,不懂法律,甚至脑袋空空,根本没有意识需要去注册。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阿里巴巴早在日就递交申请注册“双十一”商标,日就取得商标证书,而京东商城呢,也许是发现阿里巴巴已经取得“双十一”商标权后,才大惊失色,于日才递交“京东双十一”商标申请,至今还仅在商标公告期内。阿里巴巴比所有对手反应足足快了两年,而结果是拥有"双十一"这位"美人"一辈子时间。至于“京东双十一”商标能否通过商标公告期取得商标证,我看,这还要看阿里巴巴或者其他人的态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商标公告期内,任何个人和企业可以对该商标提出异议,都可以提出反对注册的意见。阿里巴巴完全可以手持“双十一”商标权,以类似为由提出反对意见,如果阿里巴巴提出反对意见那是讲权益,没有提出反对意见那是讲道义,持开放的心态让你过关。你看,阿里巴巴手持“双十一”商标权站在法律的制高点,让对手多被动。这一点,可以认定完全是把其个人的先知先觉眼光和战略融入到阿里巴巴法务部门。
世人皆知商场如战场,资本逐利、没有慈悲怜悯,如果你连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都没有,有何能力参与竞争。这也说明阿里巴巴、马云、和法务部十分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创立的品牌,用商标权作为警示或打击其他电商侵权的“武器”,这是阿里巴巴抵御同类电商不正当竞争、恶性竞争的有效方式。从专业角度来看,阿里巴巴了解商标法并精通商标战略,赞!这值得所有商家思考和学习。
分析一下阿里巴巴注册“双十一”商标时的策略:商标共有45种分类,总结出世界所有商品和服务的种类。阿里巴巴选择其中三类,注册35类保护其广告、商业经营、商业管理、办公事务等。注册38类保护电信、通讯,电视及广播等。注册41类保护教育、提供培训、娱乐、文体活动等。这些类别特征都是服务类商标,因为阿里巴巴是互联网公司,网络平台只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替他人销售商品,其本身并不制造产品。取得上述三类商标证书意味着中国范围内,“双十一”商标在上述行业和服务都受到法律保护,没有阿里巴巴的授权,他人无法合法使用。至于“双十一”剩余未注册的42个商标类别,他人是不是还有机会注册呢?我的答案是NO,没有机会,即使现在注册,以后也会被商标局宣告无效。为何呢?我估计,阿里巴巴一定会向商标局提出申请驰名商标,或者已经在申请驰名商标的路上。什么是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是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根据企业的申请,官方认定的一种商标类型,在中国国内为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和服务,就不相同类别申请注册或者使用时,都将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因此驰名商标被赋予了比较广泛的排他性权利。而且“驰名商标”持有企业的公司名以及网址域名都会受到不同于普通商标的格外法律保护。 各位看明白了吧,“双十一”一旦申请驰名商标成功将会跨类别保护。无论以阿里巴巴“双十一”网购狂欢节使用的时间,销售额,公众知晓度都有足够条件去申请驰名商标。试想一下,介时不管其他电商企业多么不情愿看到“双十一”商标权被阿里巴巴一家垄断,有多少不满和埋怨,有多少冷嘲热讽,这些都无法改变事实。任由你去发牢骚,我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所谓“彪悍”的人生从来不需要解释!
阿里巴巴是国际公司,其法务部门是否有意识在世界范围内注册保护“双十一”的商标呢?例如,欧盟注册、马德里注册、或者单一国家注册。当前,中国的国际公司越来越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引起大家关注。
创业不易,这个案例给大家的提示:新老创业者要足够重视品牌注册,公司未立,商标先行。有的人还拥有专利技术,有的人拥有版权、著作权,这些是统统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产品或服务需要在面世前一早注册和保护起来,不要埋头干了许久,一抬头发现满大街都是仿冒者,或者是被他人抢先注册了,可你拿他们无可奈何,全世界此种案例比比皆是。&当你费尽心机想出来的一个好名字,一定要马上行动去查询商标,注册商标,用最大限度去取得相关类别的保护,避免后期因小失大。
答3:商业竞争的规则: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王有效——迈道营销集群创始人/CEO&二手车界网创始人
商业竞争就是这么规则。
只是不懂规则的人总期待有情义和善意。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理所应当。而且我们要大力支持。那么对于京东而言,算是跟大哥跑的小弟吧。下次努力吧。其实玩商标高手还有个人就是巨人的。“黄金搭档”“黄金酒”“年轻态”“健康品”“脑白金”“脑黄金”等等。
对于创业人来讲一定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一定要学好市场竞争规则。如果国美的商标不是在手里,后果就不是我们能想象到的了。
本文来源:i黑马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小企业怎样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小企业怎样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专利基本概念、时限等知识的介绍,中小企业适用的专利常识知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公司注册、外资注册、企业变更
会计服务、审计服务、社保服务
国内商标注册、国际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著作权登记
专项审批、影视许可、建委资质
互联网许可、 企业认证
增值电信:
网络游戏:
网站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
国际强制认证:
资质认证:
找律师、商业计划、可研报告
股权期权:
投资融资:
公司经营:
劳动人事:
写字楼、创业空间、加入园区
即日起,普通商标注册仅需58元!
&可口可乐总裁曾骄傲的说:&即使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工厂在一夜间被烧毁,凭借可口可乐这个商标也可以在第二天让所有工厂得到重建。&(在2016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上,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585亿美元)
2016年福布斯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数据显示:
苹果品牌价值&&1540亿美元,
谷歌品牌价值&&825亿美元,
可口可乐品牌价值&&585亿美元,
不难看出商标已然成为一个品牌的载体。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果不及时注册商标,当品牌壮大后,可能会付出更高的代价。加之近年来知识产权法律地位在我国的确立完善,商标也渐渐显露出耀眼的光彩,一跃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元素,同时也在企业融资方面发挥效力。
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通过转让、许可给他人使用,或质押来转换实现其价值!目前用商标来质押融资、贷款的现象已在市场中普及了。
一般来说注册商标包括两个途径:自己就近申请或找代理机构注册
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是控制注册成本,加强商标保护。在我国,即使商标注册失败,商标局也是不会退官费的。一些商标申请者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流程和规则,从而增加了商标申请被驳回的几率,再次申请又要再多花一次钱,无异于增加了注册成本和时间成本。加之多数商标申请者经验不足,容易使商标类别得不到完善的保护。因此现在更多的人选择找代理机构辅助完成商标注册,那么如何寻找靠谱的商标代理机构,他们又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首先,在接到委托后,它会帮助规范企业的申请材料,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提交申请;
其次,凭借丰富的商标代理经验,在帮助企业选择商标类别保护时,会更全面的涵盖企业的服务和产品,帮助扩大保护范围;
最后,提升一定的申请成功率。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寻找到一个靠谱但花费低的代理机构:
即日起,来创业宝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平台实现仅需58元!
创业宝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微信商标案反思:创业公司如何不为自己徒增烦恼
注:细数曾经陷入商标官司的企业,微信首当其冲,滴滴也难逃商标纠纷案件,就连360刚刚发布的手机品牌也陷入了商标被注册的烦恼(详见文章《》)。对于大众创业来说,不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加入创业团队,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做好包括商标在内的各类品牌和创意保护。钛媒体作者李俊慧以微信商标案为例,为创业公司做好商标保护支招。
继副总理现身中关村创业大街后,总理也来了!&创业了吗?&这句话相信已成为很多同学、亲友见面时的&寒暄&用语。
在国家大力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投身&创业热潮&,与此同时,被很多人视为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蠢蠢欲动&,通过&求职或跳槽&等方式曲线投身&创业大潮&。
某招聘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25日至其后的三周时间内,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万多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该网站投递出求职简历,较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4%。
汹涌蓬勃的创业大潮正在来袭。对于大众创业来说,不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加入创业团队,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做好包括商标在内的各类品牌和创意保护。
&微信&商标教训:最早申请者并非腾讯 创业者需引以为鉴
现在已经坐拥5亿活跃用户的微信,应该算是&APP应用&中最成功的一个。但是,站在商标保护的维度下来审视,其在商标保护策略上的&缺失&或&短板&,亟待引起每个创业者或创业公司重视。
日微信1.0测试版发布,三天后,日,腾讯正式向商标局提交了&微信&图文商标注册申请。而号称拥有1.5亿用户的&滴滴打车&则是在产品上线3个月才想起来申请商标注册。
腾讯以及滴滴打车这种&先有产品,再做保护&的策略应该说属于常规做法,但是,如果碰到非常规的竞争业态,可能就有点不当。
事实上,在腾讯微信产品发布或商标注册申请前,一家名叫&创博亚太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的公司已经提前2个月率先向商标局提交了&微信&文字商标注册申请,并一次性提交了三件商标注册申请。
此外,在腾讯微信1.0测试版发布前,还有一家公司提交的&微信&商标注册申请,也早于腾讯。这家名叫&北京联智昭阳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于日向商标局提交了38类的&微信&注册商标申请。
显然,虽然腾讯微信名声最大,但是,在保护时间上,腾讯却不是最早的。而腾讯自身对&微信&商标保护策略上的&短板&,滴滴打车面临的问题也很类似,截止目前已有两家公司因&嘀嘀&商标起诉滴滴打车侵权,其中,有一家索赔金额更是高达8000万。
对此,有两点教训值得创业者铭记和吸取。其一,文字商标申请应先于图文商标。根据《商标法》第八条的规定,&任何能够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在商标申请保护实践中,很多公司,都热衷于待产品成型后再申请图文相结合的商标。但正是这种&常规&做法,其实蕴藏了不少风险。
理由很简单,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传统领域的产品或服务,大多数情况下是先有&名称&再有实际产品或服务。
出于稳妥的考虑,在产品定名后,就应该率先申请文字商标,待最终产品成型后,再申请图文商标保护。
其二,商标申请时间赶早不赶晚。腾讯自身是在产品面世三天后才提交商标申请的。虽然在商标公示前,商标申请是&背靠背&的,但是,在商标审查授权时,遵循的是&申请在先原则&和&使用在先原则&。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据称腾讯内部可能早在2010年10月份左右就确定了&微信&的名称,如果在内部确定名称就提前申请了文字商标,那么,也不会有后续这么多麻烦事儿。
&微信&商标反思:定好方向选好类别逐步完善& 创业者不必贪多
腾讯2011年1月最早提交的&微信&商标注册申请仅涉及两个类别,即计算机相关(9类)和电视相关(38类)。
可以说,腾讯最早提交的商标申请所体现出的策略是值得创业者们重视的。根据《商标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商标注册申请&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提出注册申请&。
简单说,商标注册时按照保护的领域或产业不同,施行分类别注册的原则。按照《商品分类表》,商标分类包括四十五个大类,涉及一万多个商品和服务项目。
同一名称或标识,根据使用的商品类别不同,可能被多人或多次注册申请。那么,作为创业者来说,在起步初期到底应该率先保护那些类别呢?
对创业者来说,把商标在全部分类中进行保护注册是不现实也没意义的。首先,从成本上来说,如果做全类注册,仅每年的商标维护成本就会成为创业者的一大负担。其次,从创业过程来说,普通中小企业的寿命普遍在三年左右,如果三年中小企业未能发展壮大,那么,这些中小企业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现实。而从创业的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来看,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助力下,一款产品或服务可能半年内就会快速爆红取得成功,也有可能一年内就销声匿迹。
因此,不论是个体性质的创客还是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重视商标保护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保护的手段或方式也应该是渐进的,没必要贪大求多。
以腾讯微信为例,腾讯开始大量注册外围或周边应用等商品或服务类别,加固&微信&商标防火墙的时间发生在2012年,也就是产品面世一年后。当年腾讯一口气新提交了18件&微信&图文商标申请,并于当年的6月27日、28日、29日三天集中完成注册申请提交。
而在类别选择上,创客或创业公司在商标保护上,初期可将重点限定在产品或服务所在行业或领域中。
在&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今天,任何创新或创业可能都离不开互联网,而落实在商标保护上,38类和42类应该成为创客或创业公司们应率先布局的类别。其中,38类主要与电信及互联网服务相关,42类则主要与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开发相关。
此外,创客们或创业公司还需结合创新的产品或服务与传统领域相关的情况,也应予以提前布局和保护。
比如&滴滴&商标纠纷案中,&滴滴(嘀嘀)&文字商标持有者广州市睿驰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起诉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称&滴滴打车&涉嫌侵犯其商标权。虽然睿驰拥有35类和38类的&滴滴(嘀嘀)&文字商标,但一审法院认为,&滴滴打车&平台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目标人群,并为对接双方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便于相互联络。上述行为与 &电信服务&明显不同,并不直接提供源于电信技术支持类服务。
虽然一审法院判决将&滴滴打车&认定为非电信或互联网服务的结论业内尚存在争议。但是,从商标保护的维度来看,也足以说明创客或创业公司在早期商标注册保护时,需要提前考量此因素,将自身服务或产品可能涉及到的传统领域或行业,一并纳入保护。
&微信&商标维权:收购、异议、诉讼等&多管齐下& 创业者要拿捏好时点
从注册商标申请状态来看,在81件&微信&商标中,38件&已成功注册(含已转让)&,16件&已无效&,8件处于&异议中&,剩余部分处于注册审核中。而在38件&已成功注册&商标中,有4件已发生转让。
由此可见,如果在产品或服务面世初期,未能做好自身品牌保护,那么,就应该尽早采取&异议&、&无效&或&收购&等手段启动对自身品牌的被动保护。那么,这些手段又该在什么时点使用呢?
首先,关于&异议&,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简单说,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名称被他人率先抢注为商标了,如果发现的早,一定要赶在异议期内尽早提起异议程序。
其次,关于&无效&,根据《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如果涉嫌违法商标法禁止注册情形,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简单说,如果他人抢先注册的与你相关的商标,你未能及时发现或留意到,那么,在该商标被核准注册后,要利用法律赋予的&宣告无效&救济手段,尽早实施自我救济。
最后,关于&收购&,如果说你的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了,你的业务也发展壮大了,但你错过了异议期,而且对&宣告无效&没把握或耗费不起时间,那么,就需要尽早委托中间人通过收购的方式,将被他人抢先注册的商标迂回转让到自己名下。
常言道&生命是一场艰苦的旅行&,而创业则是一场艰苦的修行,在创业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合伙人不睦、业务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经营风险等等,但是,在创业起步前,提前规划自己的品牌,尽早实施商标注册等品牌保护,则可以让创客或创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少分一些心、少走一些&弯路&。
更重要的是,即使创业失败,公司倒闭了,与电脑等国定资产相比,留下来的包括商标、域名等在内的无形资产还能给创业者或创客们产生持续的价值。&
延伸阅读:
【作者介绍:李俊慧,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钛媒体TMTpost—把脉科技资本论,从资本市场看科技价值与趋势,中国最好的TMT行业观点平台。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城市创业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