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约束自己不触犯八项规定内容的红线

您的位置:&>&&>&
中央八项规定“红线”碰不得
作者:章又川
来源:中国红河网
  中央八项规定“红线”碰不得,这是我党从严治党的准绳和“红线”。任何人倘若以身试“规”,必将受到惩处。这不,据新华网记者胡锦武报道9月6日,江西省纪委对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其中,2015年春节前,瑞金市九堡镇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峰收受学校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红包”500元被免职,并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其他6起当事人也分别由于收受“红包”、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操办婚宴、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受到惩处。&
  事实上,从严治党是一个党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并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不断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方针,严格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进而有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需要从严治党,这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治党的前提。在这个问题上,是耍不得丝毫马虎的。千万不要以为,时代发展到今天,300、500元钱不是大数,收了也没什么。须知,千里之匙,毁于蚁穴;当今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正经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利益固化藩篱”等“命运性问题”。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只有从严治党才能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稳固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
  从严治党,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加强党性修养,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公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心里面随时存有敬畏,手里面随时握有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为政清廉,最终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政环境。&
  我们党素来都是言必行、行必果、有着严明的政治纪律的。但愿我们的干部能够从诸多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千万不要再以身试“规”。
(责任编辑:卢秀丽)落实八项规定,坚守纪律红线
近日,我局认真组织开展学习中纪委《广东省阳江市国土资源局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剖析》和杭州市纪委《准确把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纪律红线”》,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行了安排部署。
一是组织专门学习。逐条逐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和相关政策、禁令的精神实质与精髓,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使党员干部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把中央八项规定和相关政策、禁令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切实做到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开展全面清理。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各项禁令的要求,全面梳理调查研究、会务接待、文件简报、廉洁从政及直接联系群众等相关制度规定及其执行情况,深入查找和剖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和办法。
三是抓好关键环节。领导带头是抓好落实的关键环节,局党组成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说了就要做到”的要求,严格落实、模范遵守和落实“八项规定”的要求。时近岁末,各项惯例性活动一律合并从简安排,一切与规定办法不符的活动全部取消。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不懈地纠正“四风”,进一步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和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剖析》
&&8个领域,70余个案例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主要作为领导干部规范行为的工具书,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剖析》作为与之相配套的图书,则更着眼于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反面案例着手,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形式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红线所在,起到警示与教育作用。
《案例剖析》以中央和地方纪委通报的70余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为标本,按照楼堂馆所违规问题、公款吃喝问题、违规用车问题、公款旅游问题、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问题、收送节礼问题、违反工作纪律问题等7种情形,分类立章。每一章都对此类案例进行剖析,并指明对涉案人员进行党纪政纪处分的依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辅导读物。
据责任编辑介绍,本书专门约请中央纪委相关业务室的同志撰写,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他表示,自己在审读书稿的过程中,也感觉受益匪浅,不仅对违反八项规定的具体行为更加清楚,也对每一类行为发生的原因、处分依据、处理政策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提及案例剖析类图书,据本书的责任编辑介绍,中国方正出版社已经出版了许多关于各领域腐败案例剖析的图书,均有不错的市场销量,深受广大读者好评。在全国上下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的大背景下,出版这样一本“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剖析”图书,既是对中央坚决纠正不正之风的呼应,也是为广大党员干部及时敲响警钟。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以此书为镜鉴,不该做的不去做,不该碰的不去碰,做信念坚定、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
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以后,每周都会通报各地区各部门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据统计,截止到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3209起,处理4266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470人。这一方面彰显了中央对顶风违纪零容忍的态度,一方面也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提供导向和约束。
中国方正出版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剖析》两本书的出版,从党员领导干部应遵守的规定、不应触碰的红线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让党员领导干部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通过两本图书,完全掌握、完全明了。
[责任编辑:李晓旻]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190645
播放数:123261
播放数:172892
播放数:78933深入解析“中央八项规定”新书出版_文化读书频道_新浪网
深入解析“中央八项规定”新书出版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费和伙食费是多少?
  公务迎送、用餐和接待有哪些禁止行为?
  这些所谓的小事是否触碰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红线?
  当您翻开图文并茂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剖析》这两本书时,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剖析》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这犹如一股春风,迅速将新政的暖流吹遍大江南北。随后,围绕八项规定,全国自上而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以巩固深化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此时,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剖析》应运而生。
  21项廉政新规,21幅图释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收录了围绕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的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21项相关政策,按照公务外出、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个人自律等6个方面,分类立章,并以图表、文字解说的形式解读,图文并茂,生动直观,读来一目了然,易学易记。
  图片内容的提取,以政策规定中的精华内容为主。比如会议活动部分,用图表形式解读副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正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院士、全国知名专家三个级别的讲课费执行标准。副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1000元;正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2000元;院士、全国知名专家每半天最高不超过3000元。
  版式设计方面,《图解》也没有陷入传统的16开或32开的套路,而是另辟蹊径,采用了20开的开本。同时,正文采用彩色印刷,一共140页的小册子拿在手中,既翻阅方便、阅读顺畅,又轻便易带。
  《图解》一经出版,即在全国各地热销,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好评,纷纷表示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相关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进行解读,更显生动直观;领会更透彻,印象更深刻。
  据本书责任编辑介绍,中国方正出版社由中央纪委监察部主管主办,以出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类图书为主,特色鲜明,权威性强。像这种廉政法规汇编小册子,对于出版社来说已经是常规出版项目了,但像这次用图释的形式对具体法规进行直观的解读,尚属第一次。
  为什么要编这样一本《政策图解》?本书责任编辑说,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廉政规定,我们将这些文件进行梳理后分类,精编内容,并抛弃了传统的综合汇编的图书策划思路,尝试对各项规定用图释进行更直观的解读,确保广大读者看得清楚、记得明白。
  8个领域,70余个案例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主要作为领导干部规范行为的工具书,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剖析》作为与之相配套的图书,则更着眼于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反面案例着手,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形式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红线所在,起到警示与教育作用。
  《案例剖析》以中央和地方纪委通报的70余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为标本,按照楼堂馆所违规问题、公款吃喝问题、违规用车问题、公款旅游问题、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问题、收送节礼问题、违反工作纪律问题等7种情形,分类立章。每一章都对此类案例进行剖析,并指明对涉案人员进行党纪政纪处分的依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辅导读物。
  据责任编辑介绍,本书专门约请中央纪委相关业务室的同志撰写,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他表示,自己在审读书稿的过程中,也感觉受益匪浅,不仅对违反八项规定的具体行为更加清楚,也对每一类行为发生的原因、处分依据、处理政策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提及案例剖析类图书,据本书的责任编辑介绍,中国方正出版社已经出版了许多关于各领域腐败案例剖析的图书,均有不错的市场销量,深受广大读者好评。在全国上下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的大背景下,出版这样一本“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剖析”图书,既是对中央坚决纠正不正之风的呼应,也是为广大党员干部及时敲响警钟。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以此书为镜鉴,不该做的不去做,不该碰的不去碰,做信念坚定、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
  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以后,每周都会通报各地区各部门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据统计,截止到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3209起,处理4266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470人。这一方面彰显了中央对顶风违纪零容忍的态度,一方面也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提供导向和约束。
  中国方正出版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策图解》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剖析》两本书的出版,从党员领导干部应遵守的规定、不应触碰的红线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让党员领导干部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通过两本图书,完全掌握、完全明了。
(责编:BYN)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模糊作者书名出版社八项规定让干部饭局红线更清晰&吃饭前先问谁埋单、和谁吃、在哪吃&--甘肃频道--人民网
八项规定让干部饭局红线更清晰&吃饭前先问谁埋单、和谁吃、在哪吃&
本报记者 江南 杨文明 朱佩娴
&&&&来源:&&&&&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领导干部因大吃大喝问题而被点名、处分,杭州、丽水等多地纪委亦就领导干部饭局问题发提示、打招呼,一时引起社会热议。李云海说,除公款吃喝,纪委在工作中根据相关规定,对领导干部私人请吃也做了约束。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领导干部因大吃大喝问题而被点名、处分,杭州、丽水等多地纪委亦就领导干部饭局问题发提示、打招呼,一时引起社会热议。
警示越多,边界越明。随着各地纪委铁面执纪,八项规定深入人心,在各地建章立制的探索中,领导干部饭局的“红线”愈加清晰,公职人员“八小时之外”的“戒尺”也更加明确。
杭州、丽水纪委DD
“三问”确保“无问题饭局”
“20类饭局”公职人员禁入
工作会开到下班后,晚餐怎样安排?带队到村里调研,村党支部书记邀请到家用餐,如何处理?朋友约请到私人会所吃饭,怎么回复?类似这些与饭局有关的情况,公职人员处理不当易产生“四风”问题。
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如何合规地参加饭局?杭州纪委最近发出提示,为防误陷“饭局门”应事先“三问”。
一问谁埋单。私人聚会“公款买单”是大忌,买单者“误人误己”,参加聚会的党员干部也会“被牵连”。
二问和谁吃。私人聚会要注意参与对象,除客人来访、朋友聚会等正常人情接待往来,其他以同学会、老乡会等名义举办的带有明显小圈子性质的聚餐活动,应明确拒绝。
三问在哪吃。“会所”请吃很敏感。公职人员不得出入私人会所,更不得在私人会所、高消费娱乐场所安排或参与他人安排的吃请。
杭州纪委相关人员提示,对其他吃请人情况、吃请动机、吃请范围不明的饭局,要随机应变,自觉回避。
相比杭州纪委提示的饭局“三问”,丽水则是通过案例解析的形式,明确了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类饭局”,包括公款宴请、上下级之间相互吃请、同城之间安排公务用餐、基层单位吃请、异地接待、各类带有敛财性质的宴席以及其他违反规定、有损形象的吃请,等等。
昆明晋宁纪委DD
对饭局吃喝常态巡查
“四看三约束”定标准
昆明晋宁县纪委监察局执法室主任李云海介绍,目前虽没成文性规定,但在纪委监督检查工作中,大吃大喝检查是一项重要内容。
“晋宁县要求所有县内会议不再准备工作餐,日常接待原则上在各单位食堂解决。纪检干部在县城内检查工作严格禁止在被检查单位吃饭。” 李云海说,2014年全县公款接待费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39.64%。
“去年查了20次,今年截至5月份已检查6次。” 李云海说,晋宁县纪委通过日常巡查、加大“三公”经费审计力度等措施强化对大吃大喝的监管。
李云海介绍,认定大吃大喝一般考虑几个要素:一看吃喝人数,无关陪同人员过多的,属大吃大喝。二看消费总额,点鱼翅、鲍鱼、松茸等菜品的高价消费,属大吃大喝。三看菜品数量与就餐人数比例,比如三五个人点了十几个菜,可以认定为大吃大喝。四看就餐场所,有食堂的一律在食堂接待和就餐,无食堂的,严格按照就餐标准在外用工作餐,不允许到高档酒店接待和公款消费。此外,就餐时应遵循就近原则,能走路的不开车。
李云海说,除公款吃喝,纪委在工作中根据相关规定,对领导干部私人请吃也做了约束。
一是对宴请类别有了严格限制。领导干部除婚丧嫁娶外,不得举行乔迁宴、生日宴等。二是宴请前报备,且严格限制宴请范围。举办相关宴请必须提前10天向纪委报告,宴请亲友不做限制,但不得宴请下属及有利害关系的相关人员,纪检监察机关将报告情况存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三是宴请桌数、标准不得超过本地区平均水平。
河南省纪委调查DD
公款吃喝账单易被转嫁
拒绝饭局有待形成自觉
河南省纪委通报过一起公款吃喝案例:鹤壁市第七中学在该市西山宾馆开展教研活动,其间该校校长李存民邀请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彦成及教育局其他工作人员到西山宾馆参加晚宴,并在宾馆唱歌娱乐,公款消费。
“这是群众举报出来的。”鹤壁市纪检干部李志军告诉记者,市纪检干部到西山宾馆查看当日账单底单,确实找到一张有李存民签字的3000多元账单,被并入培训费一起结算。随后,市纪检干部拿着账单的底单,分别找李存民、张彦成谈话,两人很快承认了错误。
河南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孙玉会指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公款吃喝风虽然得到明显遏制,但是形式越来越隐蔽。比如一些人吃饭不敢开税控发票了,全部开成定额发票,分解入账报销;或是将吃喝费用开具办公用品发票,化整为零在单位财务报销;有的甚至将超出预算的招待费在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其他公务消费科目支出以规避检查。另外,公款吃喝的认定仍然有难度。检查发现,有些县乡镇、县直单位财务账目几乎不显示公务接待费用,但几千元的商店定额发票不附明细,以办公用品名义便可入账报销,资金实际用途很难说清。”
孙玉会告诉记者,目前财政资金预算决算、使用管理、报销审批、对外公开等方面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是公款大吃大喝的病根未去、病灶未除的关键。
“若要釜底抽薪,关键是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让花掉的每一笔公款有据可查。”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樊红敏说。
孙玉会表示,目前,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积习难改的情况,在落实上抱有侥幸心理。今年河南省纪委要强化“一案双查”制度,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最终要促成“不能”的制度环境,让党员干部形成“不想”的思想自觉。
《 人民日报 》( 日 04 版)
(责编:周婉婷、焦隆)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项规定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