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政策策对生产经营及就业岗位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产业结构调整对州市就业的影响研究.pdf 8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00 &&
产业结构调整对州市就业的影响研究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论文题 目:产业结构调整对扬川市就业的影晌研究
产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 播勤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二十多年一直保持高速
发展的势头,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东方字申话。然而经济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挑战
也接踵而至,时至今臼,虽然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增长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问题也 「益突出 如何
有效管理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劳动人口转移?如何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安
置问题?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充分就业?以_1二都是实现人与社会经济共同发
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国内外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丰富多样,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也日益加强
本文主要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经济
发展的理论 劳动经济学的劳动就业理论及计量经济学W:建模理论作为理论工
具。文章选取了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转移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以
长三免地区豹位于苏中的中等规模城市扬州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文章收集了
详实的数据展示扬州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及扬州地区的劳动力转移状祝,核
心部分是研究扬州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就业的影响。文中还将扬州地区的
就业现状与长三角地区的同等规模城市进行了横向比较,并对扬州地区产业结构
调整的方向和劳动力安置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希望通过撰写本文揭示扬州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就业的影响,从
而在一定范围内对配第一克拉克定律进行实证研究,为妥善解决当地的劳动就业
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作者也希望通过将扬州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长三
角地区的其他同等规模城市进行比较,从中吸取经验、弥补不足,为实现该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和充分就业两大目标的协调发展提出战略与政策建议。
关键字:扬州市、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
产业结构调整对扬州市就业的影响研究
Howthechangesofindustrystmotnreinfluence
localemploymentincityofYangaou
ndustrial Economics
Supervisor: Panqinhum
Thepaperconsistsof3parts.Thefirstpartbuildsthetheoreticalfoundationforthe
paper,narratingrelevanttheoryofIndustrialEconomics,LaborEconomicsand
DevelopmentEconomics
Inthesecondparttheauthorselectsamiddle-scaledc沁,YangzhoucityJiangsu
provinceastheresearchtargettodealwith.Thispartisthecorepartofthewhole
paper.Afterintroducingthegeographylocation,economiccircumstance,city
planningofYangzhoucity,theauthorcitesvaststatisticdataandsetamathematic
modeltofindhowthechangesofindustrystructureinfluencelocalemplo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二孩生育与女性职业发展 生育新政对女性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实行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成了历史。这既是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符合了家庭的生育意愿和切身利益。在&双独&和&单独&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有大量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选择了不生育二孩。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全国1100万符合单独二孩政策条件育龄人口中,有153万提出了二孩生育申请,占符合条件者的比例为13.9%。调查发现,他们的选择基于三大压力:经济压力,照料子女的压力和女性自身事业上发展的压力。由于生育(包括抚育)行为主要由女性承担,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往往成为阻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隐形就业歧视可能加剧
  虽然我国已基本消除了对女性就业的公开歧视,但隐形歧视仍然普遍存在,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可能加剧这种隐形歧视,使得女性就业局势更加严峻。
  职场熟女面临&生与升&的抉择。据权威数据,目前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对象有9000万左右,其中60%在35岁以上,50%是在40岁以上。35岁以上职场女性基本上已是单位的骨干,生育二孩,她们的职场前途或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和损害,如将其列入重点培养人之外、停滞正常的职务晋升、原有的岗位被替代等。甚至一些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期,就迫不及待以各种借口给予调岗、降薪甚至以种种理由辞退。35岁以上的女性再次怀孕生子,孕妇以及胎儿的疾病或生产的风险显然加大。她们面临着比生一孩更为艰难的&生与升&&生育与安全&的抉择。
  重返职场陷入劣势。对于生育一孩休整了3-12个月想重返职场的30-35岁年轻妈妈,若计划3年内生育二孩,职场发展基本中断,生育二孩可能导致她们无奈选择做&全职太太&。一份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意愿调查显示,自愿选择做全职主妇的只有4%。对于已经生育一孩的阶段性就业女性,因为&已婚已育&原是企业招聘中的&强势群体&,而今因为存在再生育的可能性也陷入劣势。
  因生育权益失去就业机会。女性生育需求及权益客观上与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会有冲突。如果一个企业的女职工多,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不仅要支付生育保险、女职工工资,集中或频繁的生育,还可能要找人替工,增加相应的开支和支付一些损失。对未婚未育的女性,企业可能因为要负担女员工两次生育导致公司劳动力成本增加,而不愿意招聘,索性直接排除在外。
  消除对女性就业歧视
  全面二孩政策下为了实现育龄女性及其家庭按政策生育的目标,应提供女性连续就业的制度支持,尽可能减少生育二孩的负面影响。
  要制定家庭友好型政策,帮助有家庭责任的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如完善夫妻双方均可享用的产假、育儿假和护理假制度,按政策生育二孩的家庭减免个人所得税,将义务教育延伸到学前或高中阶段等。必须加大宣传和推进社会性别平等,提高整个社会对生育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全体国民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消除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
  要制定有利于企业支持女性就业的相关政策,减轻其承担的女职工生育成本。必须正视和承认因女性生育或者再生育给企业带来的实际问题。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对企业形成较为合理的&补偿机制&。一方面,可通过评优、评先等手段,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的层面,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采取有利于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措施,如建立育婴室,允许女职工特殊时段弹性上班、网络工作等。另一方面,可采取个人、单位、社会保险、政府多方分担的原则,提高生育保险的补助额度,或给予适当的政策、税收优惠等,适当分担、补偿企业承担的女职工生育成本。
  要建立完善的儿童照料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如提升妇幼保健服务和质量,抓紧抓好出生缺陷防治、孕产妇的安全管理;公共场所增设育婴室,推动母乳喂哺;建立和增加托儿所,加大对公益性幼托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支持和补贴企业自办或以市场、写字楼合作兴办托幼机构;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推进家政职业化,减少女性因照顾孩子而被迫中断工作。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9
联系地址: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
官方微信平台:辣妈萌宝(微信号:lamamengbao2013)你现在的位置:> >
税收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及现实选择
会计城 | 日
来源 : 互联网
摘要:税收政策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极大的激励效应。通过相关税收政策促进,对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形成一定的政策导向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关键词:就业;税收政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我国
  摘要:税收政策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极大的激励效应。通过相关税收政策促进,对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形成一定的政策导向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就业;税收政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促使劳动人口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其次,制度转轨过程中,下岗失业人员的不断累积、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数量的增加也使得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最后,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的以总量扩张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我国劳动力充裕这一资源禀赋,重视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忽视经济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制约了经济发展&&&增长&&&就业增加的良性循环。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劳动力平均每年供大于求约12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平均每年需转移约900万人。另据预测,年,我国年均人口增量将在800万~1000万人之间,劳动力供需总量存在巨大缺口且呈扩大趋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特别指出,2010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涉及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之一,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必然会对就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内外的具体实践也充分表明,利用税收政策促进就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就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性命题的大背景下,探讨在当前阶段甚至是今后若干年,税收如何对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税收政策对就业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税收政策促进劳动就业的效应包括两个方面:  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和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在经济学家看来,现代社会的福利已不再仅以个人通过劳动所获得的物质收入来衡量,还包括闲暇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因此研究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需要就税收对纳税人劳动和闲暇二者间抉择的影响进行预测。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税收的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替代效用表现为政府课税降低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引起纳税人以闲暇代替劳动,即课税造成劳动供给水平下降。  收入效用表现为政府课税直接压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其减少闲暇等方面的享受,为维持以往的收入或消费水平而倾向于更加勤奋的工作。如果替代效用大于收入效用,税收给劳动供给带来超额负担;反之,税收对劳动供给带来激励作用。要分析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总效用,需要将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综合在一起,进行无差异曲线分析。  (二)税收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要解决就业问题,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增加劳动需求。因为在一定时期内,劳动总量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除非发生战争或瘟疫。税收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包括劳动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两方面。  税收对劳动需求总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用税收杠杆促进经济发展,刺激消费,使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岗位上。主要包括政府将税收收入用于公共投资、基础性建设;对企业实行投资抵免、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对劳动者特别是高收入者征收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用于帮助弱势群体,增加社会购买力等。  税收对劳动需求结构的调整,是在劳动需求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对有利于经济发展、有能力吸引较多劳动力的产业和部门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其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和安排更多的就业岗位。税收调节劳动需求结构,既可以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又不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  二、当前我国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分析  针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不断进行一系列的政策实践,利用财税工具促进就业。  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政府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拉动就业;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巨额的公共支出、众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确对扩大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然而,在税收政策促进就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一)现行的政策涉及税种较少,力度较小  目前,我国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和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一些地方税种里,而在我国的主体税种增值税里面,相关的优惠政策很少。一方面,严重制约了税收促进就业的政策效应,难以实现最初的政策效果;另一方面,以减免地方税收为主来促进就业,意味着就业工作的支出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二)税收优惠政策的时间范围短  例如,从日开始实施的《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及以后的一系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大致规定了截止日的期限,体现了国家在某一阶段促进某一群体就业与再就业的目标,反映出政策的期限过短,没有着眼于长远目标,缺乏稳定性,还需要逐步补充完善。  (三)税收政策执行力较低  当前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多以临时通知或补充规定的形式出台,同时还有处理个案问题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而稳定的法律规定,因而随意性大,致使不少优惠政策被滥用,达不到应有的政策效果。  三、税收政策促进就业的现实选择  (一)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近年来,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国的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和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减少,而同期个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和外资企业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据发改委的资料,截止到2007年6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目前,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在新增就业机会中占80%,是我国安置就业的主力军。政府应当调整税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如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率,采取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提高资本赢利能力;对政府给予中小企业的投资补贴和贷款贴息予以免税;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考虑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的贷款免缴营业税;取消中小企业在出口退税政策上的差别待遇。  (二)运用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越来越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是今后就业的趋势。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占劳动力就业总量的70%,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政府可以采取对第三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信息发布、培训、、中介机构等行业,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在税收发票的最低营业额、注册资本、资质要求等方面降低门槛,让民间资本进入,特别是对微利服务项目落实优惠,实行减免税政策。  (三)运用税收政策,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缓慢以及由此引致的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外流和缺乏的矛盾,既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给东部地区的就业造成压力。政府应该给予落后地区一些部门和企业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的资本积累能力,扩大再生产,鼓励提供就业岗位。  另外,对于到西部创业的企业和个人,政府应当给予更多的税收政策支持,促进劳动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四)改革出口退税政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高部分企业,特别是对外依赖度较高且属于就业密集型的行业,如纺织、玩具出口企业的退税率,增加该类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支持国内出口型企业的生产,以改善我国目前就业问题的现状。  另一方面,鼓励外资的优惠政策应倾向于产品出口的外向型企业、技术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市场补缺的互补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一旦外资企业产生了市场就业的内耗,则税收上的优惠待遇相应地减少直至取消。  (五)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同时,减轻劳动力供给,增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由于劳动力的供给量取决于劳动力的参与率和人口数量,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降低劳动力的参与率,进而降低总人口中就业的劳动力数量。  税收政策应当鼓励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教育投资。对家庭的教育投资,可以考虑在个人所得税中列支扣除;对于企业的教育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其次,鼓励对失业和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对再就业培训单位给予税收优惠减免,鼓励其进一步发展。  (六)宣传和落实税收政策,构建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2007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颁布有利于把税收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一方面对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归并、统一,增强优惠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透明性,保障实践的行之有效。另一方面,要对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以广泛宣传和落实,同时加强与工商、海关、劳动保障等部门的联系,严把税收优惠关,杜绝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英]西蒙&詹姆斯。税收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夏杰长,李勇坚,姚战琪等。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曲顺兰。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马海涛,向飞丹晴。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2009,(5)。  [5]王振宇,连家明。当前促进就业的财税思路与对策[J].税务研究,2009,(5)。
[获取更多干货,请关注会计部落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影响就业的基本因素已发生重大变化_网易财经
影响就业的基本因素已发生重大变化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眼民生好坏与高度相关。老百姓有事干、有工作做,就有饭吃,有生存与发展的条件,社会就容易稳定。所以在以往的经济分析中,就业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是天大的事。但近来人们好像不太注意这个指标了。为什么呢?因为尽管我国经济在减速换挡,但就业并没有减。这种反向异动的现象,与就业的基本面正在发生重大高度相关。值得研究。——亚夫■近年来,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增长扩大的反向变动现象。造成这种格局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大,每一个百分点的P规模较以往扩大很多,因而能吸纳更多就业;二是服务业加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有利于创造就业的经济结构;三是简政放权激发了市场活力。■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是由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导致的。原因一是高等教育体系错位导致人力资本与市场需求缺乏对接:二是产业升级相对滞缓,尚未创造出吸纳大规模高端人才的足够空间;三是职业教育严重滞后,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挑战。■从趋势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二是青年劳动力人口比重的下降。与此同时,我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放缓,而工资水平却在继续快速上升。另外,技术进步受抑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这些正在变化的基本因素将影响我国的就业趋势。□余竹当前,我国劳动力供求及就业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与短周期波动并存,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织,一些基础性的经济变量和经济运行规律需要重新认识。这些基本面上的变化都将影响未来劳动力的供求以及就业形势。如何准确把握未来我国劳动力的供求及就业趋势与特征,需要认清以下几个基本事实,由此出发才能处理好相关问题。经济增速趋缓没有对就业造成压力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比较明显的减速,但就业情况并未出现严重减少,反而保持了基本稳定,甚至呈现稳步扩大的态势。数据显示,年,我国增速分别为9.3%、7.7%和7.7%,同期城镇新增就业分别为1221万人、1266万人和1310万人。从今年上半年宏观数据看,GDP同比增长7.4%,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73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万人。对这种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的格局怎么看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我国GDP总量的快速扩大,每一个百分点的GDP规模较以往扩大很多,因而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目前,一个百分点的GDP将近6000亿元,相当于1983年全年的GDP。近两年,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带动就业增长168万人,远远高于此前80-100万人的经验规律。第二,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更有利于创造就业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持续上升,2013年开始已超过了第二产业,达到46.1%,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到46.6%,比第二产业占比高1.3个百分点。第三,简政放权激发了市场活力。2013年开始推行全面改革,政府积极推进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其中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效果明显,仅“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一项改革措施,促进企业注册登记数量大幅增加。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私营企业数量及就业人员同比增长了15.49%和10.6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稳定增长。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经济体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再加上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稳定就业的重要基石,也为下一步顺应经济在减速换挡期,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结构、更加积极有为地推动改革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导致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总量矛盾一直比较突出,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如,从2004年开始,我国就出现了季节性的农民工“招工难”问题。大部分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农民工的求人倍率不断上涨。劳动密集型用工缺口较大,技能型人才缺口更为明显。今年一季度广东省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缺口均在10%以上,技能人才求人倍率在1.4倍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求人倍率超过2.0倍。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始终是就业问题的重点。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保持较快增长,预计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到达727万人,尽管大学毕业生的求人倍率也在改善,但总体上处于1或1以下。截至今年6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49%,同比降低3.1个百分点。26个省区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导致的。第一,高等教育体系错位导致人力资本与市场需求缺乏对接。大学本科阶段教育质量总体不高,既缺乏对学生洞察力、视野等素质方面的培养,又缺乏对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课程设置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第二,产业结构升级速度相对滞缓,尚未创造出足够吸纳大规模高端人才的空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然而,由于我国产业结构长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吸纳的人口以初级劳动力居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相对不足。以往,大学生毕业往往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部分就业需求岗位也日益减少,再加上连续多年的扩招,导致大学生毕业规模也大幅提高,形成了较大的缺口,高端及技术含量较高岗位的创造速度落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适合大学毕业生的有效岗位相对不足。此外,由于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社会上缺乏鼓励创业创新的环境,导致大学生创业门槛过高,这也成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挑战,难以支撑世界制造业中心大国地位。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升级的,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由以初级劳动力为主逐步转为以高技术劳动力为主。然而,职业教育发展长期严重滞后,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歧视、技术工人福利待遇的不公平、劳动者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导致了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这与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严重不匹配,更加难以使我国保持这一地位并逐步提升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二是青年劳动力人口比重的下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从1978年的12%。持续下滑至2013年的4.92%。。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8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与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2013年,该指标进一步上升到14.9%,我国不仅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预测未来几十年中,我国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其速度和影响远远超出预期和国际经验。受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我国的生育率从上世纪80年度末期就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1987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为23.33%。,到2011年时已经下降至11.93%。,2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出生率下降了整整一半。人口生育率大幅下滑直接导致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年间,3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较大降幅,其中,0-14岁的少儿人口比重下降了7.36个百分点,15-3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2.31个百分点。根据两年的人口数据计算可知2011年,0-14岁人口的绝对数量较1999年减少了7784万人,15-34岁人口则减少了90.3万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比较明显,如果不考虑的问题,将导致劳动力供给较大规模下降。即便考虑延迟退休,由于我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呈现出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也将导致整体劳动投入的下降。相关调查数据以及国际经验表明,年轻人口通常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先锋角色,是产业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15-34岁的青年劳动人口比重的下降将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阻力之一。制造业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受益于国际技术扩散、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于或同步于工资增速,制造业竞争优势不断加强。据测算,我国制造业单位小时劳动生产率从2006年每小时88.72元提高到2010年每小时149.24元,提高68%,与此同时,同期的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从每小时7.27元提高到每小时12.79元,提高76%。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之后,我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放缓,而工资水平仍继续快速上升,年,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提高13.7%,而人均工资则上涨了24%。从目前的数据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尚未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造成显著影响。一方面,虽然工业部门的平均工资水平快速提高,但利润和税收增长更快,工业企业工资总额占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的比例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工资上涨并没有对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经计量检验,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对出口额增速和出口量增速的影响在统计上都不显著。然而,如果工资水平上涨速度持续明显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将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造成明显冲击。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往往要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才有意义。据测算,2009年,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比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家的加权平均水平低50%,但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此后,我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又上升了21.5%。如果这期间我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单位劳动成本没有变化,同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维持年的水平,那么,目前我国单位劳动成本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至40%。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出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的现象,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有所下降的佐证。技术进步受抑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近年来,随着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技术进步速度呈现加快态势。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98%,2013年上升到2.09%,技术投入不断加大;截至2013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2件,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设定的3.3件的目标。技术进步对劳动市场的就业需求形成正反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对就业需求产生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将产生外溢效应和创造效应,带动劳动生产率整体提升,进而促进专业化分工,提升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的,有利于推动我国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随着第三次科技浪潮的孕育萌发,我国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加速前进,同时我国劳动力新增数量逐步下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替代劳动力的相关技术逐步成熟,企业加快了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拥有120万工人的,已着手通过研发机器人自动化科技缓解日益增长的用工成本;海尔也开始对传统制造进行智能化升级,布局工业机器人,尽管海尔在2013年的全球营业额同比增加20%,但却减少了18.6%的员工。智能机器人加快推广使用,可能导致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不断扩大,资本有机构成大幅提高。尽管技术进步将衍生出更多的就业需求,但其前提是专业化分工的加速、技术的扩散应用等等,如果这些前提没有同步实现,至少在短期内,将对就业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解决就业问题从哪里下手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我国劳动人口总量、结构和质量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变革之中。未来一个时期,要在科学把握我国劳动市场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为的就业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就业创业环境,切实保证就业稳定增长,着力解决就业结构矛盾,为经济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条件。1.实施更加注重质量的就业政策未来一个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下降,劳动力供给将出现比较明显的减少,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体量增大、服务业发展加快,每一个百分点的就业容量也将大幅增加,就业总量层面的供求矛盾将大大缓解,甚至有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劳动力短缺。然而,就业是否稳定,是否能够为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基本的福利保障,就业岗位转化是否顺畅等就业质量问题仍然需要高度关注。因此,下一步要积极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农业人口市民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努力使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相适应。确保就业规模的增长与就业质量提升相结合,不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让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包含就业容量和就业质量。2.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是稳定就业、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努力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升级促进就业的扩大和优化。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积极培育由工业升级、与服务业融合后形成的就业新需求。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创造效应”,推动企业产业链延长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其吸纳高技能、高素质劳动力的水平。防止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岗位数量的过快缩减,降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尤其是对劳动力较难被替代的产业,保持其发展势头,发挥其主要吸纳中低技能劳动力的作用。3.深化就业领域和教育体制改革,释放人力资本红利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红利,更是解决未来就业问题的核心所在。第一,要深化就业领域改革。贯彻中央“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期就业方针,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尊重劳动者和企业的市场供求主体地位。一是构建有利于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体系。通过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价值。二是发挥民营企业对就业的主力支撑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逐步削减与民营企业有关的行政审批事项,破解束缚个体私营经济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营造鼓励创业的政策环境,推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继续吸纳更多就业。第二,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是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推动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更均衡的配置,特别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以教育公平促进机会均等、促进人力资源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新一代农民工增强自身技能,以更好地应对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中需要的新知识和高要求。借鉴德国“双轨制”教育模式,让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与选择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大幅提高劳动者地位和待遇,研究恢复“八级工”制度,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热爱劳动、人人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4.保护劳动者权益,把惠民生作为促进就业的落脚点经济发展要让全体人民共享,要真正有利于改善民生,而就业正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福利。要确保经济增速与劳动者报酬增速同步提高,劳动收入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升,切实把经济增长的收益惠及到所有的居民。着力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失业保险覆盖率。强化工会组织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功能,在工资谈判中更照顾劳方的利益,为劳动力流向更高收益的领域创造良好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就业服务,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5.妥善解决青年就业、中老年和安置转岗再就业,防范社会风险
就业事关社会的稳定,要从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的角度出发,妥善化解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造成的矛盾,努力将结构调整中的失业风险降到最低。一是积极帮助年轻劳动力加快向更高生产率的产业转换,提高年轻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二是着力帮助中老年劳动力的再就业。中老年劳动力是摩擦性失业的主体,原有技能往往不被市场需要,学习新技能的难度较大,因此,要积极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待遇,稳妥开展政府培训和创造公益性岗位,重点关注这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三是努力为转岗就业职工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免费职业介绍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充分发挥法规政策促就业的实效。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毅夫产业政策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