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去一切中国恒心和执着的故事心即可成佛?

第56篇:如何放下执着妄想?(量子佛学系列文章)
22:25:27  评论()
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着妄想而不能证得。”如果能够放下执着妄想就可以悟道成佛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执着妄想?答案是:众生都是执虚幻为实有,执心外有物,做出种种分别妄想,而不能悟到一切唯心所现。那么又如何放下执着妄想?下面从两点做出论述。第一点,相信因果学佛最关键的是相信因果。深信因果就解脱一切苦。一般人们总是不太相信因果。为什么呢?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眼见为实”的事情。例如,对一个事物,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就很难让人信服。所以对于世间的事情,人们都是因为看到恶人做坏事,没有得到恶报,自己做了善事,还是会遇到诸多不顺,所以就否定了因果的存在。实际上,这些都是逻辑分别的“执着妄想”。为什么呢?很简单,如果世界一切所有都是实有的,时间、空间就是实际存在的,一切世间众生就是实际存在的,由此就可以通过“外在实有的事件是否是严格按照实有存在的时空的因果规律去发生的”这一标准判断是否真的存在因果。如果外在世界是如佛法所说“虚妄不实”的,就不能够去问“外在虚幻世界中的众生是否是有因果的”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呢?如果认识到一切皆是心中物,就认识到了没有一个实际存在的外在世界和外在众生。如果外在世界一切所有都是自己“心”生出来的,就不存在“自己的心‘生’出来的因果是否是真实存在的,以及因果是否是准确的”这样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无论因果是否准确”,其本身就是你的“因果”。就是说,无论你认为因果是否是存在的,或者认为因果是否是准确的,“问题本身”就是你自己的“因果事件”。这就像是,在梦境中如果问“为什么会存在这个梦”“梦境中的因果事件是如何发生的”这样的提问是没有答案的。为什么呢?因为其提问本身就是“梦境中的一个事件”。换句话说,在幻象中的提问又怎么能够得到一个“非幻的”答案呢!因此,只有离开对一切因果事件的逻辑分别,而深信一切皆是唯心所现的因果,才是真正佛法实相义的因果。外在没有众生,一切众生都是自己梦中物。一切众生的因果现象和自己的一切因果现象都如同是梦中示显出的幻象。对这一点,《金刚经》中说得很清楚: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应该秉持这样的信念:要发度尽一切众生的至善之心,但不要认为外在世界的众生是实有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只有这样才能得最高无上的大智慧,由此才能解脱一切苦。所以凡是执着外在世界众生是实有的,就不是真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句话带来的结果就是:外在无众生,亦无外在众生的因果,一切众生的因果的示显都是自己的“梦境”。因此,分别于外在世界是实有的,分别于他人是否是有因果的,就是分别执着妄想。能够相信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一切都是自己的唯心所现,放下一切执着妄想的分别,秉持公平正义(注:学佛不是学到逆来顺受,而是发至善之心,拥有一切种智慧,秉持公平正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自心自性,就是悟道成佛!第二点,分别执着法相,不能离一切相悟到实相先看以下几段经文:《圆觉经》:“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圆觉经》:“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圆觉经》:“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圆觉经》:“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是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金刚经》:“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宝积经》:“如以空拳诱小儿,示言有物令欢喜,开手拳空无所见,小儿于此复号啼。如是诸佛难思议,善巧调伏众生类,了知法性无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间。”《大般涅槃经》:“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杨叶实非金也。”凡是了义经,即凡是可以让人悟道成佛的经典,都说了同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即,佛法第一实相义:一切皆是心生幻象。准确地说,是一切都是自己的心生幻象。这个世界就如同是梦境中的幻象一样,梦时一切皆有,梦醒则一切了不可得。能够悟到这点的人就名为“佛”。为什么叫做“名为”呢?因为梦境中的成佛也只是一个“梦事”。醒时一切皆无所有。如果你能够理解这点就很容易理解上面的佛经了。上面佛经说的意思:佛法是度人离苦得乐的。在度人的过程中,会应机缘善巧方便讲说佛法。对一切佛法和一切事物就称为“相”,所以一切佛法都是“相法”。一切相法都是“空拳黄叶止儿啼”的说法。要想成佛就要悟到一切都是心生的“相法”。一切相法本质上都如同是梦境中物一样是本空的。正所谓“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所以成佛的方法是如《金刚经》中说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一切成佛悟道者都是因为能够离一切对诸相为实有的执着妄想而成佛的。在《楞严经》中佛祖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了义的佛经说的都是让你如何离一切相。凡是讲说如何离一切相的法就是一切佛法。就是说,只有放下对一切“法相”为实有的分别执着,才能悟道成佛。如果一个人执着“空拳黄叶”(一切法相)为实有,求问其中事,就是“小儿众生”。如果能够悟到一切唯心所现,一切相皆由心生,就会获得大自在!因为学佛悟道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的事情,所以只有拥有超级灵通、超级慧根者,才能够离一切相,悟到实相无相。能够离一切相,破法执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人都是由“相法”入门学佛的,最后要离一切对诸相的执着妄想分别才能成佛,然而这种“离”就像是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一样的“不可思议”。所以放下对一切法相为实有的执着,悟到唯心所现就是佛。一切佛法犹如梦中事。在梦境中修习证悟到的是:一切无修无证,醒时一切皆不可得。因此:“于此无修,亦无成就。”“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有照有觉,俱名障碍。”“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附录:禅定不是去除妄念,而是制心一处。许多人认为进入禅定是去除妄念的过程,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禅定以及如何禅定。为什么呢?因为佛祖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以戒为定基,因定而生慧”中“定”的真正力量是将心控制在一处。一切佛法的智慧都是由于制心一处‘生’出来的。凡是与制心一处无关的禅修体验和方法都是方便度人法!对于在禅定中除妄念的正确理解是:你在练习制心一处的过程中,妄念会越来越少。这样通过不断努力,直至达到“灵灵明明”“没有任何妄念”“纯意识清楚”的境界中。在禅定中体验到的“清清楚楚”“灵灵明明”“没有任何妄念”“心身轻安”等体验,是因为能够制心一处后自然出现的体验。如果试图通过什么方法除妄念——让自己处于无妄念状态——例如有人说通过催眠或者吃麻醉药进入到所谓的无妄念状态,实际上这与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没有什么区别(谁又能说睡眠可以悟道呢),这些方法都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只有努力练习制心一处,妄念才会来的越来越少,直至达到清楚灵明佛法第一实相义的“唯心所现”境界中。因此,禅定的过程不是一个人们认为的简单除妄念的过程,而是制心一处的过程。在禅定过程中,也不要试图尝试用什么方法“除妄念”,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清楚着妄念——以清楚着妄念的方式练习制心一处。从实践操作除妄念的角度说,你在清楚着妄念,就是在除着妄念。所以,清清楚楚就是空,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因为体验一切感知觉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心生出的幻象,而禅定的用处是体证到一切,包括四大六根、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心生幻有,所以又怎么能够在“心”生出的六根感知中觉知到“心”本身的存在呢?所以凡是试图以体验什么无妄念境界、顽空境界、神奇境界、神通境界等体验作为修习禅定的目标境界都是众生的贪执,都是分别执着妄想。在未证悟前,深信因果是戒;制心一处是定;不执着法相,悟到唯心所现即是慧。悟道了则一切解脱!想问什么,请留言!你即将决定行文的走向!更多详情,敬请留意其后文章。高月明新浪博客:.cn/gaoyueming123
◇南山南背景故事
南山南背后的故事这个故事,本来就是一个异地恋的悲惨往事。故事的女主在南方,具体来说,是深圳。男孩在北京。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一云隆冬日,一曰是春晓。万里的相恋。所以从一开始,歌词就写出了这种状况: ◇小吉签【等待黎明】
您所占卜问题答案为:【小吉】此签受到月亮的守护。代表你或对方正在调整自己的阶段。比如正在脱离过去恋爱阴影,寻找勇气。不建议表白或过分主动。因为你们的关系很脆弱,大家的内心戏都很多,情绪化。这是需要关心 ◇榔坪镇:众人划桨,全力推进“农网改造”大船
8月19日,为认真贯彻落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行动计划(年)》,进一步改善农村用电状况、推进城乡公共预告服务均等化,榔坪镇组织电管所、各村代表及施工单位代表共同召开了“榔坪镇 ◇《无理的前进》第6集文字翻译
妈妈说不会放过杨老师的 这样没有概念的老师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杨老师说 这么重的东西怎么不让学生们拿 体操老师说 学生们不是在准备任务的联系么 快走吧金烈点了正在发呆的妍斗的头同学们在练习任务的演出真正王者们动 ◇海宁皮城: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打开想象空间
海宁皮城: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打开想象空间------  海宁皮城(002344)传统业务逐步从重资产转向轻重结合,以输出管理经验完成异地扩张,提高市场份额。同时,跨境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务逐步落地,新增 ◇绽放青春
日下午三点半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篮球赛如火如荼地举行。经济管理系和艺术设计系在校园篮球场进行激烈的比赛。开赛开始,双方队员都迅速进入状态。经济管理系一个高个子球员一个漂亮的猛扣将球截下, ◇【原创】薰衣草的夏天
85后美丽的乡村女教师曾是都市女白领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归故里,在三尺讲坛里过现世安稳的日子。中文系毕业的她,喜欢文艺,一直还保留着写随笔的习惯。月微眠是一位非常有才气的女子内敛且品味不俗内心有着许多瑰丽的 ◇林瑞瑜高跟美腿美女
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难,会不会有结果,这些都不重要,即使失败了,也都是正常的,关键的是,你有没有勇气解脱束缚的手脚,有没有胆量勇敢地面对。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不要在 ◇谈面试︱Top500强企业HR总结的61个面试回答技巧
31、眼下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我来说,能在这个领域找到工作是最重要的,能在贵公司任职对我说最重要。32、你为什么愿意到我们公司来工作?回答提示:对于这个问题,你要格外小心,如果你已经对该单位作了研究 ◇女魔头市长大小通吃老少咸宜?
(新吉林网评论员 张栋山)山西那疙瘩闹塌方式腐败,扒出十个八个硕鼠来本是稀松平常事儿,不值得大惊小怪滴。偏偏这位比风尘女还疯狂的女市长一下子爆红网络,成为顶呱呱的大魔头让人围得水泄不通,到底因为什么
热点 / Hot
最新 / Latest凤凰号出品
佛说成佛具备的三种心,你有吗?
大家现在已经皈依佛门,都在努力修行,但是不是已经可以称为修行者了?师父说:一个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或成就佛,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佛经、念了多少佛号、打了多少坐,而是看他的心。 修行即是修心,万法皆由心生。佛说成佛具备的三种心,你有吗?一
不论开始任何闻思修之前,都先要建立根深蒂固的虔诚心,将对佛的虔诚心、法的虔诚、僧的虔诚,融入到自己心中。 二
建立起虔诚心,对佛法深信不疑,再发展出强烈的菩提心。我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人开始发出菩提心,慢慢扩大到周边的人,最后再把菩提心,延伸涵盖到一切众生。这样从内而外慢慢去做,就会成为一个具有菩萨心肠的人,这样才能自利利人。当一位修行人发出菩提心以后,就可以称为“佛子”。何谓“佛子”呢?就是菩萨。三
除了发出强烈的菩提心之外,走在漫长修行道路上的前提,最重要是发出真实的出离心。在轮回之中,没有任何实体是永恒存在的,也没有任何外相值得我们执着眷恋。不论是外表披着袈裟的出家众也好,或是在家居士也好,都要从内心真正生起出离心。 无论你因何而进入佛门,学佛后必须要改变命运,有道是「佛度有缘人」,我佛慈悲,倒驾慈航,为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指示其本具的佛性,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而大开方便之门,因机说法,循循善诱。心诚志坚者,循着佛的指示,生菩提心,发出离心,就渐渐脱离了苦海!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江西黄龙禅寺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杀毒5执着于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