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员可以申请创业政策指南4

创业者招募员工的4个步骤
   导语:1.明确职位需求;2.描述岗位概要;3. 在正确的地方写吸引合格应试者的广告;4.告诉申请者你的联系方式。
  书籍《开始你的自主创业》(Start Your Own Business)是由Entrepreneur
Media公司的员工所写,他们引导创业者走过成立公司的关键几步,然后帮助创业者度过开始创业的前三年。在这段编辑过后的节选中,作者为创业家提供了找到合适员工的窍门。
  成也员工,败也员工。尽管你很希望马上就雇佣第一个走进面试大门的人来尽快处理好问题,但是如果你真这样做了,就等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小公司根本无法养活无用之人,因此,在你开始招募员工之前先花时间弄清楚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这样才是一个明智的开端。
  首先你要了解岗位需求。你需要员工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经验和教育背景?为了确定这些属性,静静坐下,然后针对以下领域做一个工作分析吧:
  需要的体力/脑力任务(判断、规划、清洁、抬重和焊接)
  完成工作的方法(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该职位存在的原因(工作目标阐述、该职位与公司其他职位相联系的方式)
  需要的资质(训练、知识、技能和性格特征)
  如果还是有问题,完成工作分析的另外一个好方法就是与其他公司相似职位的员工和老板攀谈一下。
  接下来要进行岗位描述。这基本上就是做个概要,描述该职位如何符合公司要求。概要应该从广义上指出该职位的目标、责任和义务。第一,写下职位名称和该职工需要汇报工作的上级。第二,写一份工作陈述或总结,描述该职位主要和次要任务。最后,指出公司里该职位和其他职位之间的关系,哪些是该职位的下属职位、哪些拥有与该职位同等的职权。
  对成立的公司,雇佣员工时这些步骤看起来似乎没有用处,但你要记住的是,你在为将来人事政策打基础,这在公司成长的阶段至关重要。第一次雇佣职员的时候如果就做好详细记录,那么在你雇佣第五十个员工时就会如履平川。
  岗位说明指的是你对职员的个人要求。跟就职描述一样,岗位说明也包括职位名称、汇报对象和职位总述。然而,岗位说明还需要列出教育背景要求、工作经验要求和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及工资范围和福利。最后还需要列出的是一些具体的要求以及其他和工作相关的特殊要求,还有职业风险。
  写岗位说明和就职描述也可以帮你判断你需要的是兼职员工还是全职员工,长期工还是临时工,是否需要一个独立的承包商等等。
  写广告
  把岗位说明和就职描述写进广告会吸引应试者。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不符合要求的人身上的最好方法就是制作一个会吸引合格候选人、阻拦不合格候选人的广告。请看下面的例子:
  内部设计寻找内部/外部销售人员。地板、窗帘(会广泛测量)、家具布置。酬劳丰富、佣金可观。要求必须有经验。旧附近。发送简历至G.
Green at P.O.Box 5409,旧金山,CA 90842.
岗位说明旨在吸引时间自由的销售人员,打消没有自信上岗的人的应聘念头。广告商特别要求广泛测量专业技能,因为拥有该技能者较少。而工作地点是要排除那些不在当地居住或是不愿意远途上班和搬家的人。最后,黑体的“必须有经验”强调的是只雇佣有此经验的员工,排除那些没有经验的人。
  为了写一个针对性强的广告,你需要在你的岗位说明中列出工作需要的最重要的四项或五项技能。但是不要在广告中列出除了教育背景或经验相关以外的说明,也不要要求特定的性格特征(如外向、重视细节),因为这样人们来面试时可能会模仿他们不具有的性格特征。你应该告诉应聘者该职位令人振奋、富有挑战,还要告诉他们薪资、收获以及工作情景。
  最后,告诉申请者你的联系方式。
  雇佣职员
  雇佣职员的第一要义就是在当地报纸中分区域发放,纸质和电子版的都应涉及,同时在发行量最大的当地报纸的周末刊中发放广告。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方式可以招募人才,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想法:
  利用个人或职业社交网络。告诉你知道的所有人,如朋友、邻居、专业人士、顾客、小贩和同事你有一个空缺职位。也许有人就知道合适人选。
  联系学校的就业办公室。在贸易和职业学院和大学发布空缺职位。与当地学校委员会联系,看看当地高中是否有相应的员工培训和就业项目。
  在老年俱乐部贴告示。需要额外收入或是想打发时间的退休人员会是绝佳员工。
  利用职业介绍所。个人和政府支持的机构能够帮助你确定和筛选申请者。一般来讲他们收取的费用比自己找员工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利用合适的职位库。许多职业机构都为其成员提供职位库。和你相关的行业集团相联系,即使有时这些职位库不在当地区域,但他们仍旧可以给你提供合适的员工信息。
  利用行业报刊。贸易部门期刊和行业报刊通常有相应的广告区域,可供其成员发表职位信息。这是招募本行业技术人才的一个有效渠道。
  上网。网上有大量在线职位库和数据库可以用来发布职位信息。这些数据库可以被全国上下的潜在员工搜索到。不要忘记利用LinkedIn这个国际职业社交网络,在LinkedIn上,你可以通过网站的自动人才配对系统来发布职位、找到合适人才。
(责任编辑:HT004)
商学院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版权: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指导中心
地址:扬州市扬子江南路5号滴滴创始人程维:创业4年,我们都闯过哪些关口?
我的图书馆
滴滴创始人程维:创业4年,我们都闯过哪些关口?
滴滴CEO程维:创业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路上是打不完的仗来源:商业与生活(微信:xiaopeizhu8)创业路上都是孤独的在创业的时侯,我就告诉自己,专心做公司,3年内不出来分享所谓的经验。我觉得还在创业就出来分享,都是在吹牛。如果只是做到了七八十分,就会吹到一百分;做到五六十分,就会吹成七八十分。这次决定出来参加分享,是因为我对创业者的处境深有体会,创业的路上都是孤独的。当初,我在阿里支付宝工作,决定创业后,没有直接辞职而是又在阿里待了9个月,在想创业做什么。当时觉得创业的机会很多,但现在想来,当时对创业的想法都是很浅薄的。创业前期需要冲动,但不能一直只靠冲动,最后一定要形成自己对商业的判断。美团网的CEO王兴鼓励我出来创业。当时王兴就已经创业了三四次了,他有了经验,对商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巨头的阴影里与巨头共舞我也一直生活在巨头的阴影里,这是一个时代的背景。早期,BAT创业的时侯,当时的巨头是华为、万科,而且他们看不懂互联网。但今天,巨头都身处时互联网行业,他们对创业公司也很紧张,也有自己的顾虑。如果他们盯上了你,来找你谈,是一件好事,说明你做的事情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重视。如果他们还没来找你,说明你做的还不够大,没引起他们的重视。但在细分领域,如果做的最好,一定能够打败巨头。做滴滴就是不断的闯关最后决定做滴滴,其实更多的是靠个人直觉的。我之前在阿里工作,杭州北京两边跑,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误机。我老家是江西的,有一次老家的亲戚来北京,定了在7点王府井附近吃饭,结果他们5点半来电话告诉我在打车了,等到8点又电话问我能不能去接他们。有创业的想法后,我咨询了周围的人,所有的人都说不靠谱。但这是正常的,这就是创业的第一关,只有闯过这一关才可能成功。一开始(2011年,对司机师傅来说,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所有的都跟我说,司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做打车软件这种想法根本不靠谱。但正是市场基础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才可能成功。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司机和乘客的用户习惯也教育好了,市场已经成熟了,但这时候,你再做打车软件,基本上没有机会了。所以,你会听到很多质疑的声音。我每天都在问我自己这个事能不能做,反复衡量,不停的问自己,不停的磨砺自己。这就是创业的第一关。投资人的建议是可以听一听的,好的投资人看过很多项目,对行业有判断,他们的建议确实能够帮助你。要不停的补短板。很多人问我滴滴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在我看来,创业很少有最大的困难。现在的创业是平衡的创业,不像过去依靠长板去赢。现在的创业过程其实是不停的补短板的过程。一开始,决定做滴滴,主要就解决两个问题:开发软件和线下找司机。我是从阿里出来的,业务能力是偏线下的。我认识的有线下背景的创业者,95%面临的困难都是找不到技术合伙人。我自己也是,线下的执行力是有,但是我没有技术合伙人。一开始就做了决定,用两个月的时间上线滴滴软件。摆在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自己组织团队开发,要么外包。自己也不懂,当时就觉得,自己找团队的时间也挺浪费的,不如找外包。看了好几家外包,其中一个自称,E代驾是他们做的。当时就觉得,既然做过E代驾,应该可以。就去跟他们谈,我问他们做一个打车软件多少钱。结果,他问我,“你想要多少钱的。”我知道,原来这个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啊。他介绍说,有10万的,有8万的,也有6万的。我想了一下,要了个8万的,常识吗,选中间价位的。当时候,自己根本不知道技术分iOS端、安卓端、前端、后端。2个月后出来,对方交付产品时,完全不能用。对方说,50%的几率可以响了,就是说用户呼叫两次,司机师傅那里可能响一次了。因为当时没办法,又着急上线,我就跟对方商议,能不能再改进一下,75%能响的时候在上线。人总要为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付出代价,创业没有侥幸。等到你真的痛的时候,你就会去补短板。比做产品更不容易的是线下当时,北京有189家出租公司。我们定的目标是两个月内突破1000个司机。结果40天里,还没有一家出租车公司肯跟我们签约。每天早上,线下的同事都信心满满的出发,晚上又灰心丧气的回来。每次回来他们都很气馁,他们每天都会被问同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每天都会被问,有个同事就问我,家里有没有在交通委员会的亲戚,我还真的去问,但我老家是江西的,真的没有。当时就像,换个城市试一试。想到深圳,觉得深圳是个比较开放的城市,结果,还是碰到一样的问,对方都会我们地推人员:你们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等到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你觉得走头无路的时候,上天就会给你开启一扇窗。到了第40多天的时候,一个同事就高兴的给我打电话,说有一家出租车公司愿意跟我们合作了。是昌平一家出租车公司,很小只有70辆出租车,叫做营商(音)出租。当时对方也不知道滴滴能做什么,就是跟我们的兄弟喝酒喝高兴了,觉得挺不容易的,趁着酒劲就答应了。我现在在路上看到了营商出租还会特别的亲切,充满了感激。我们就觉得看到了曙光。一家签约之后,我们再推广,就可以跟其他人说:你看营商都和我们合作了,你要是不和我们合作,人家的司机赚钱多,回头你们的司机就都跑人家那里去了。接下来一个星期内,我们又签了4家出租公司。我打电话给深圳的兄弟说,你看北京有突破了,你们还没有突破就是你的问题啊。他想了一下,觉得我说的也对。慢慢的,出租车公司有了,我们就要组织给司机培训。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是我亲自去做的,那个出租公司在大兴,在监狱旁,我打车过去,对方一听去大兴监狱附近,就不愿去,对我说:要不,你在换一辆出租车吧。我觉得自己讲的特别的真挚。我说,我是阿里出来的,我虽然是出租车行业的门外汉,但是我做互联网很久了,我在阿里,帮很多行业提高了效率帮他们赚了钱。说自己出租车是门外汉,但互联网做了很久了。帮很多人提高了效率,但是出租车行业没有变化,我们的软件可以提高你们效率,帮你们赚更多的钱。我自己觉得讲得很诚恳,但下面的司机根本没人看我。他们最讨厌的就是开会,耽误赚钱还经常被推销各种机油汽油,他们就觉得滴滴是新型的骗术。当时100个司机中不到20个人有智能手机,一般每天只能装7、8个。有天有个同事特别高兴的打电话跟我说:今天获得了巨大的突破,装了12个。我自己想一想,觉得特别凄凉,我们计划两个月装1000个,现在一天只装7、8个,真不知道公司什么时侯能做起来。努力到无路可走,上天就会给你一扇窗创业的时候,很多事都没有想到过,没有考虑过技术合伙人,也没有思考过市场、运营、CFO这些都可以干什么。技术外包不靠谱,就开始找技术合伙人。为了找到可能搭档的技术合伙人,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我找了支付宝的同事,让他帮我拉了一个他认识的在北京工作的技术人员名单,我一个个的跟他们去谈,但是都不愿意出来。我一个堂哥在老家开网吧,是计算机毕业的,我就问他有没有同学在北京工作的,也没有。有一天,我忽然看到新闻说搜狗和腾讯的新闻,当时就想,大公司有变动的话,不就有技术人员会跳槽。我去腾讯,去百度,约他们吃饭喝咖啡,但是还是没有。我现在就相信,等到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上天就会帮你。我偶然加了一个微信群,在里面说了几句话,结果有一个人自称是猎头,问我想找什么样的人。但是,认识了这个猎头后,他就没消息了,一个月没消息。但突然有一天,他说,手里有一个人了。我就赶紧约了见面,就是我们现在的CTO张博。我现在相信,有些人真的跟你就是有缘。我很少对一个男人有这种感觉(笑),就是一眼就知道,他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当时,跟张博谈完,我特别兴奋。一出门口,我就给我的天使投资人王刚打了一个电话说:这就是上天给我的礼物。有了合伙人之后,一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产品一定要做到70分以上找到张博后,张博说产品不行,但时间不能在拖了,必须要上。就硬着头皮上,能响就行吧。我去交通委员会演示,结果,我呼叫了两次,所有人盯着看,看了30秒没响。我当时就想钻地洞,关键的时候,它没想。再后来,我再去我就带俩手机,哪个响演示哪个(笑)。所以,产品一定要做到70分以上。我曾经把我的产品拿给王兴看,我对产品自信满满,结果他看了一眼说了俩字:垃圾。我说,你能不能对创业者鼓励一点。王兴说:你看看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哪里还有需要注册的。我们原本想还每个软件向司机师傅收3块钱,后来发现,我们还得给司机补贴(笑)。流量是一个大问题。一开始没有订单,有一天一帮司机找到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当时很偏远的,他们找来了,当着我的面摔手机,说我们是骗子,说:一天十几个m,没有一个订单。我说m是什么,后来发现是流量,他们不知道M是兆。没有订单,还要走流量,那些司机师傅根本就不开软件。有一天,我们看我们软件,发现北京只有16个司机在线。地图上就亮了16盏灯。我就说,起码有16个司机相信我们的,我们不能让这16个人失望,不能让这16盏灯灭了。没有订单,我就找人去打车。我面试了一个人,他问工作是什么,我说打车。我每天给你400块,你就绕三环打车,不要去昌平,资金有限,省着点花。我觉得他应该是最轻松的人,但他跟我自己很痛苦。他说:你很难体会一个打车的人的痛苦。我早上出门要设计路线,我打到了三元桥,想换一辆车却别的地方,结果那个司机师傅也不走,还等着再拉一个,我再三元桥无事可干,我想走又不能打,怕上车被看出来我是一个托。我说,那要不你就去发传单吧。他问我去哪里发,我说你去人多的地方。结果,他就去西站发传单,在北京西站的一个天桥下,刚把传单拿出来,就被人摁住了,给我打电话,说在派出所,被当成上访的了。跟派出所的人解释,对方也不知道滴滴什么。后来,他去了易到用车,我们还经常联系。产品上线一切才只是开始原以为产品上线是一个门槛,但是上线只是一个开始。早期太苦了,我们不知道怎么提高流量,连张博都一起想办法提高流量。我们用了很多办法,我自己还去小区的电梯里贴传单,去国贸的路边发传单,但都没有作用。还是那一句话,努力到无能为力,上天就会帮你开一扇窗。一个事情有很多面的。我当时在支付宝做团购,跟拉手的吴波,美团的王兴都聊过,吴波偏市场营销,王兴注重技术,都没错。都说拉手烧钱,我觉得拉手不叫烧钱,它只是帮大家教育了市场。(滴滴烧了很多钱后),我有这个资格说拉手不叫烧钱。当时觉得,团购已经很少钱了,但今天我们的竞争程度比团购激烈100倍。我们的第一个对手是摇摇。当时摇摇做专车,2012年4月他们就拿到了红杉资本和真格基金的350万美元A轮融资,我们后来的天使才80万元。他们已经有用户基础,资金是我们的100倍,他们转型做打车。当时,摇摇的第一个策略是在广播电台做了一个广告,介绍自己的软件,然后说2周后去一个地方开会。他们做那个广告花了30万(数字可能有误),我们一共只有80万元,这仗没法打。我们一筹莫展,一位负责后勤的同学说他有办法。当时流行电视购物节目,都会在结束后接一句:即刻起拨打电话xxx。我们负责后勤的同事就出主意,说我们接着摇摇后面做一个:现在拨打电话xxx即可下载安装,反正司机师傅也分不清摇摇还是滴滴。结果等到两周后,摇摇开会的时候发现没人去。他们打电话问司机,司机说,我们已经安装好了啊,不是拨打电话xxx就可以安装了吗。摇摇的第二招是租下了机场的一摊位。我们也找了各种资源,也认识机场的人,但是机场的摊位还是被摇摇租去了,有时候认识人也没用,还是看钱。摇摇当时比我们出得钱多的多。我现在的感觉就是,你遇到这样的出手很辣的对手,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赢。后来,我们一位同事谈到了西站一个摊位,4000块(数字可能有误),30万没有,4000块我们还是有的。工作人员穿着工服站在那里帮司机安装软件。那时候,司机们也不懂什么是智能机。我们的工作人员就挨个问,是不是诺基亚的(诺基亚是功能机),要不是,就拿过来,给他们装软件,然后给他们一张宣传单,让他们回去看怎么用。一分钟装一个。所有的细节都要考虑到,在厕所旁边,我们要考虑是他进去的时候发传单,还是出来的时候发传单。进去的时候发,出来的时候那张传单就没了(笑)。有些事,你一辈子也不能理解你可能一辈子也不能理解的,就坚持和拼搏。事情做没做成,就看有没有用心。我们有了司机后,订单的压力就变得更大。对平台最重要的就是运营,是线上线下的平衡。2012年北京的雪特别多,那个大雪的夜里,我们的订单一夜之间过了1000单。其实我想想都后怕的,你看2013年,2014年雪下的那么少。如果没有2012年的大雪,我也不敢想。所以,我们现在开玩笑,说我们的市场部,都变成了天气预报部了。我们的运气是好的,但这些运气首先是我们在不停的努力,一直把事情做到了极致上。平台类的打法,是双边交易市场的模型。其中的关键点是低门槛,你看马云还讲开放,淘宝这么大的体量还是不收费。今天零门槛都没用了,我们还要去补贴用户。一些创业公司走差异化,但是有些差异化是无效的。比如,一些租车公司投资硬件,给司机发iPad,这个也被证明了是不行的。给行业做基础建设没效的,都在装硬件的时侯,我们就不去做这个,我们把滴滴做到最好用,装到他们的硬件上去才是最有效的。接下来,就看谁能跑得快,然后把业务结果变成资本。在A轮前,我都没有见过投资人。你要记住,投资人都是锦上添花的,没有雪中送炭的。你一定要等到公司做到了一个点,自己要知道到了这个点,再去找投资人。当然也有一些可能做小而美。但今天的背景是,钱不值钱,人人都有钱的时候,在资本驱动下,是有可能会摧毁产品的短板的。我现在对创业者的忠告就是:要迅速、有效的去试错,去找到最有效的打法。一开始,最多在一两个城市先把自己的模式验证好,要把自己的最精锐的部队放进去验证整个打法。但很多人都死在上面。之前我又一次做分享,说最重要的是速度。结果,一个初创公司回去就迅速扩展到北上广深,它招了很多人,接着就是大裁员。它买了房子借了很多钱,最后又回到了原点,现在借的亲戚的钱都还没还上。我们烧了很多钱,也有了很多经验。一开始就打一个城市,要一个点打破了,再横向复制。我们的投资人开玩笑说,可能会把26个字幕都融完了(笑)。CEO的任务就是组建梦幻之队我40%的时间都用在了招聘上。我见关明生,阿里的第一任COO,他加入阿里的时侯还是2000年,就说:给我讲讲马云怎么组建团队的。你看三国演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讲他们如何加盟的。怎么找到他们,怎么判断他们。我们早期工资只有5000块,一视同仁,但怎么样打动他们,怎么融合,这里占据了我工作的80%。我得不断的让团队越来越强大。业务都是假的,团队才是真的。没有好的运营,没有融资,团队也是假的,所以我们的第一天条是:一切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首先,你要敢想。看到柳青,我也紧张,不能论是能力还是人品,柳青都好的让人紧张。怎么去跟她谈,我也别紧张。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迈出第一步最难的。柳青(加盟滴滴前,柳青是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原来的工资是400万美元,我说跟她说,工资的一半都是你的,剩下的是我们的。聊了一个星期,我说我们一起去一趟拉萨吧。说走就走,我们接着就定了机票,一共8个高管,一起飞到了西宁,租了两辆车,计划三天开到拉萨。我也不知道拉萨在哪里,就是有一个模模糊糊的目标。第一天,我们到了青海湖,原计划是住宿的,但天还没黑就继续往前走,结果下雨,又是山路。好不容易开到了一个小村庄,有个小宾馆,黑马河宾馆,我们进去又被下出来了,里面都是狗。那一天,我们开了1700公里,好不容找到了一个宾馆。两个司机都发烧了,他们跟我说:其实我早不行了,我一路上都是方向盘顶着胸口开过来的。在那个宾馆里,8个人吸了3000块的氧气。等开到了喜马拉雅山底下就哭了,我就想,这就是创业路,团队就需要信任,我是把命交给了司机,我就信任他们。结果,一位同事问我哭什么,我告诉他后,他也哭了,他说想起自己以前的弟兄,他们也是信任自己(自己却加盟了滴滴)(笑)。那天,柳青写了一个很长的短信说:决定了,上路了。我们一个月烧钱烧掉三四亿人民币,压力非常大。半年后,决定一起去旅游,原本是要去耶路撒冷的,但那里在打仗就改去了土耳其。在土耳其,周围都是外国人,我们这些背景、想法各一的人,就是一个团体。我们晚上就一起做一个生命树的活动,聊人生,聊怎么变成了现在的自己。经历了哪些些事情,哪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讲别人都很厉害,但讲自己都很难的。一旦讲出来,彼此就都变得很信任。我们坚持了20期了,每个月都会把六七十位管理者拉到一个封闭的地方,第一天讲业务,接下来就是做各种活动,彼此融合。创业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吧就像一艘船,船长是不能弃船的,船沉了船长要跟着一起死,企业的路大于人的一个寿命。就像麦哲伦航海,他当年带了三艘穿出去,碰到了无数的困难。人在没有希望的时侯,是会疯狂掉的,还有哗变,每天要面对无数的挑战。但他有坚定的信念,每天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走哪条道路,所以他做到了。其实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的修炼。在这个时代,不创业是会后悔的。关于投资的建议天使要找有经验的人,朋友的钱最好不要。因为创业初期,一个错误就死掉了。从天使到A轮,最重要的是验证自己的商业模式,在这之前,投资人是不会投你的。只要投资人不打款,都是扯淡。要忘记他们的nice。我们的投资人,见面都没有超过两次的。好的投资人,一定会告诉你,下一次见面的时间。每次要有两个备选投资人,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值多少钱,有两个,这样就不会太亏。A轮的时候,我没想融很多的。第一家,他说要投500万美金让我们等一下,结果等了2个月,他说有新想法。之后见了30十个投资人,在市场没有突破的时侯,见他们也不会投的。但是,当时,见他们是有帮助的,他们看过很多项目和行业,能给我们很多经验,启明,经纬给我们的建议都有帮助。但等到你的市场做起来后,你就要敢问他们:我要找最好的投资人,你有什么能帮助我的。每一次谈判,每一个条款都可能决定公司的生死。不要心疼钱,要找到好的代理中介,这是值得的。来源 | 商业与生活(微信:xiaopeizhu8)
馆藏&12189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主流媒体&山西门户
创业人物系列(四十三):董旭锋:自办航校培养飞行员(图)
董旭锋对学院的发展充满信心。见习记者 武晓磊/图在中国地图的中心位置,陕西的版图犹如一个跪姿的秦兵马俑,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在古都西安的白鹿塬大学城,80后小伙董旭锋,创建了一所航空学校——西安航空旅游学院,成为国内首家培养飞行员的民办院校,并投资1.5亿元,建成国内院校唯一一所航空馆。董旭锋聘任资深乘务长前来指导,与美国柯迪华克飞行学院合作,培养出了一批批航空业人才。
7月17日,西安航空旅游学院在山西招生、面试期间,记者采访了该院院长董旭锋。
董旭锋1980年7月生于陕西省礼泉县,西京大学毕业留校,四年期间先后任校长秘书、校办主任、宣传策划处处长、保卫处处长等职务,2006年起创建西安航空旅游学院,先后获得“中国民办教育的风云人物”“西安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为何要创建这样一所专业院校?董旭锋概括了四句话:找准市场定位,开办紧缺专业,按行业标准培养,就业的根本保障。用创新思维改革教学模式,用创新手段促进教学效果,将创新观念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走特色教育,工学结合的道路,这是董旭锋创建这所学校时最初的梦想。
董旭锋在开设每一个专业之前,先做大量的市场调研,继而汇聚行业专家的意见,走进企业采集数据,科学合理并按行业需求设置学院专业,保障了学生就业。
航空旅游服务,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董旭锋特意聘请了拥有专机服务经验的乘务长任德珍亲自指导,把自己积累的知识与丰富的技能传授给学生。此外,海航、南航、东航、国航、大韩航空、马来西亚航空等航空公司刚刚停飞的空姐,凯宾斯基、香格里拉等五星级酒店正在一线工作的业务精英,也是学院教学队伍的精英。
2009年,董旭锋投资1.5亿元建成了西航院航空馆,无论从投资规模、展馆面积,还是馆内教学设施、配套设备等方面,填补了全国行业院校的教学空白,开创了国内行业高校实训、教学的多个第一。仅此一举,学院便抢占了业界高地。
“馆内除停泊西航院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引进的麦道MD-82大型客机外,还有一架强-5强击机。”董旭锋介绍,航空馆内犹如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满足多种民航专业的教学、实训。“馆内还建有西北地区高校唯一的飞机发动机教学实训基地,填补了西北地区高校飞机发动机实物教学、实训的空白。海上逃生实训设施在国内也为数不多。此实训设施还能够为正在服役的各大航空公司的空姐提供海上逃生训练。”
2011年,美国柯迪华克飞行学院院长拉瑞·克罗利、飞行系主任布阮·罗宾森与西安航空旅游学院签署了联合成立飞行学院培养飞行员的协议,西安航空旅游学院成为国内唯一能够培养飞行员的民办高校。
董旭锋告诉记者,民航、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增加180架飞机,到2020年飞机总量增加到4000架。每增加一架飞机,行业平均增加500名员工。飞机的数量、规模决定了我国民航人才的需求规模。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未来20年间,中国将需要2400架新飞机,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目前,国际民航平均人机比是100∶1,而我国民航业平均人机比是200∶1,这意味着,仅以国际民航水平计算,未来20年我国至少需要民航类人才24万人。“从苍穹太空到幽冥海底,中国高新技术的成就硕果不断呈现,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历史性突破在等待我们。”谈及学院发展,董旭锋信心满满。首席记者 潘春娟 见习记者 王慧卓
( 责任编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微信公众号:sxxwwjzb
微信公众号:Asxsjz
微信公众号:sxxwwxjj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信公众号:sxrb-com
微信公众号:sxbzp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政策指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