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以做O2O的特点吗?

跨境电商也能做O2O?
我的图书馆
跨境电商也能做O2O?
央企正规军来袭近几天最热闹的,莫过于淘宝假货超过七成的新闻了,工商总局忽然发布的这一系列调研结果,再次把网络平台的假货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关于网购假货的问题,现在已经彻底捅破了,还真不知道会如何收场。而这几天还有一个新商城默默的借助这股风浪正在显山露水,这就是定位为央企背景的“100%品牌授权 ”的中免商城。最近对跨境电商关注比较多,写过多篇关于跨境电商的文章,但是免税品公司做电商,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据悉,“中免商城”的运营方是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免集团。中免集团于1984年正式成立,是唯一经国务院授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免税业务的国有专营企业。作为有30年运营经验的央企,在全国已经拥有200多家免税店,已成为世界上免税店类型最全丶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更牛X的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就是他们家的。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一直隐身的央企“正规军”开始做电商了,直接抢占了免税品电商的空位,而且,还要做O2O——跨境电商的O2O,这个玩法太新奇了。免税品电商到底是什么?以前,出国的人都会在机场的免税店购买一些奢侈品,一方面是国内买不到,另一方面是价格会优惠很多。现在,海外代购更加盛行,多多少少对免税店都会有一些冲击。而去年下半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整个跨境电商忽然火爆,多个跨境电商的项目得到大笔融资,在这个浪潮下,中免集团作为跨境电商的老牌大企业,当然不会错过这波热潮。毕竟,他们在上游供应链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几十年来,国际上绝大多数的奢侈品牌都是中免的供应商,所以,中免在国内做免税品电商,获得国际大牌的授权,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中免商城”才能打出“100%品牌授权丶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免税价格” 的口号。这个定位还是很有号召力的,大家都知道免税品就意味着价格优势,其实“免税”是中免商城为消费者支付了高额的进口关税,所以你可以在该网站尽情的购物,而不受任何限制。这就是为什么中免商城刚一上线,就吸引了大量好奇消费者围观,在部分箱包丶服装丶化妆品丶母婴保健等品类甚至出现售罄现象。不过,在目前跨境电商竞争火热的情况下,中免完全凭借资源优势是不够的,粗放的跨境电商早就过时了,国内消费者也早就不是当初那种只会购买传统奢侈品大牌的土老冒了,年轻一代的中国顾客在高端商品的消费上,越来越个性,越来越有品味,越来越要求更高的服务,这就要求中免在经营方面,要做出一些创新:第一,正品保证之外,还可以提供专柜维修服务。100%正品授权已经是行业的基本门槛,打这个旗号只是证明你有了入局的基本资格,当然,相对淘宝来说这个基本门槛已经是足够吸引人,但显然中免面临的对手不只是淘宝那种粗放的代购,对于那些动辄融资一亿美金的跨境电商来说,中免需要做出更多差异化服务:提供环球联保或线下专柜维修养护服务。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正品的可靠性,很多B2C号称正品,比如聚美,但聚美的假货已被口诛笔伐的太多了。消费者对于没有任何保障措施的100%正品早就不感冒了,但是,如果是环球联保和专柜维护,那就另当别论了,很少有电商能够调动品牌方的专柜资源,除非你足够牛。第二,物流速度,这也是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点。只有直营的跨境电商才可以做到对物流的掌控,中免的速度是:北京仓货品送达时间一般为2-7个工作日;海外直邮商品送达时间为7-15个工作日。这个速度在业内略快于平均水平,由于长期做免税店,所以通关手续之类的,是他们的擅长之处,若是能够建立起足够大的数据库,预先采购入仓,将会做到更快。第三,跨境电商O2O。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了,凭借两百家免税店的优势,他们即将上线O2O服务,也就是免税店商品在线上可以预定。你若是在国外出差或者旅游时看中某个商品,但是当时又不方面购买,好了,现在你可以在中免预定或者下单了,等你到国内机场的时候,你再把商品取走,省的在旅途中还要拿着东西东奔西走。更重要的是,免税店往往有很多大牌新发的单品,几乎都是限量的,可以在线预订这种服务,很有竞争力。金字招牌的隐忧对于很多购物达人来说,“免税店”几个字就意味着省钱丶国际大牌,但是由于特殊的店铺位置,他们一般都在机场,并非是日常消费可以触及的,现在政策开放之后,终于打破壁垒,他们可以全国范围内做经营,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可是,中免商城作为一个“中”字头的品牌,对国内消费者来说还是陌生,企业背景是央企固然是金字招牌的背书,但网络购物讲究的是亲近,央企对我普通民众来说,还是有疏离感,你看淘宝虽然假货多,但是做的好玩,给大家打开了一个购物天堂;京东在不断的用奶茶妹妹等各种娱乐元素撩拨消费者的神经;其他电商也是不断亲近消费者。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免税零售体系,中免是否可以用自己积累的三十年的国际购物经验,为国内消费者的购物更添品质感?除了央企“正规军”这个背书,中免还需要另一个标签。
馆藏&99439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为什么O2O做起来那么难?
[ 亿欧导读 ]
当O2O开始成为热点后,很多企业对此趋之若鹜,积极转型,寻求更大发展空间,但目前来看成功的案例甚少。总结其原因有三:1,线上线下商业利润矛盾;2,单一品牌无法实现更大更强的O2O;3,电商一直站在传统的对立面。
O2O从去年双十一之后开始成为热点,BAT等大佬一直纷纷布局,收购、并购、入股案例屡见不鲜,然而到现在成熟的模式还是没有看到。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O2O做起来那么难,不就是线上线下搞到一起?
目前普遍认为O2O模式的关键在于将PC端或移动终端作为运营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嫁接线下商家与消费者。于是,互联网流量巨头纷纷布局在线搜索、支付与线下传统百货、商场等进行合作实现自身闭环。传统零售业渴望借助线上引流,盘活线下实体。那么要实现真正的O2O现在还面临哪些问题?
1、线上线下商业利润矛盾
以前很多人看,觉得转型O2O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于线下分销商、加盟商与总部的利益矛盾。那么,我这里举一个例子,我们来分析一下。
去年七匹狼开始做O2O,这里有三个数字,七匹狼主营服装,七匹狼线下两千多家店,他已经有两千多家店了,要做O2O容易吧,基础好吧,但为什么就出问题呢。去年的七匹狼连续七年利润最低,连续亏损高达2%,利润下滑高达20%,去年至少关了500家店,当然这不只是七匹狼一家,整个服装行业都不容乐观。
O2O不就是个工具吧,不就是做消费形式吗?不就是做运营手段吗?为什么七匹狼这样的企业都做不成,缺资金吗?不缺。用周少雄的话说他都不知道有资金要拿去折腾什么,不缺钱。缺人才吗?不缺。他就怎么O不成呢。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叫利益矛盾。
七匹狼线下的所有这么多店,这个店是七匹狼自己的吗?不是,是分销商、经销商、代理商的。他们产品每年怎么做,春季开春季订货会,就是看你这个地方需要多少货,给我下个订单,下完单你定金打完就开始给你生产,你卖出去,卖不出去都是你的问题,他只负责把整个形象的营销做好。于是2折、3折、甚至是1.8折给你出货,你是干什么的,其实你就是个倒买倒卖,你还在做最原始的行为,你拉回去开了个七匹狼的专卖店,然后隔街也开了个七匹狼专卖店,你为了跟他竞争,他6.5折,你势必6折,他说5折清仓,你4折起卖。
七匹狼说我们要开始O2O了,我们开设一个网站,我们卖七匹狼的服装,为了性价比高我们今晚喊出2折,你在线上等着,我七匹狼晚上2折,你高不高兴。高兴啊,但是这个七匹狼号码你能不能穿?你就跑到七匹狼线下实体店去,翻箱倒柜试穿了一遍,这件不错,买不买,现在5.5折,算一下880元,假设是2折更便宜,那就等着晚上上网买。于是你利用了线下的O,你就回到七匹狼官方网站交易,你就成功了,你买到了性价比不错的衣服,这是七匹狼的初衷吧,七匹狼的产品尾货也卖出去了,七匹狼应该很爽才对,但是接下来七匹狼就不爽了,他为什么不爽。
小A开了一个七匹狼专卖店,小B也开了一个,然后小C也开了一个,不巧的是七匹狼说每一个城市只有一家店,狼注定要相互残杀,你们本来是冤家,不是好朋友,因为你们要竞争。看谁卖的好,最后总部还有返利。最后你们三个发现为什么最近进七匹狼的店的人流这么大,但销量这么惨淡呢,你们就商量,你们发现几个现象,第一,这些人都来试我的衣服从来不跟我交易,为什么?原来七匹狼自己开了官网,来卖这个产品,所以就不爽了。
七匹狼抢了你的生意,他利用了你。你呢,也不爽,当你不爽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就会站起来。于是七匹狼在去年这些代理商、总经销也好都站起来了,叫围剿七匹狼,就纷纷罢工不干,所以它就是这样关掉的,所以七匹狼还想O,O的下去吗?七匹狼又想要网上这块的销量,又不忍心把自己的利益分给别人,这是一个自动的利益矛盾。对ABC来讲你只利用了我的实体店,但没有创造价值,我当然不能让你存在,这就叫商业的利润矛盾,所以他们做不了O2O。
2、单一品牌无法实现更大更强的O2O
去年有一个朋友一起聊了很久,关于他想做鞋类的O2O,按他的话是,钱不少,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能不能做。后来我们得出结论,这事没法做。为什么?假如我做了一个鞋品牌,就叫“逼格”吧,那我怎么做O2O我都只是一个单一品牌在O,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不大,就注定做不大。光凭我一个“逼格”我做不成像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综合性大平台,所以朋友最后放弃了,跑去搞投资去了。
那么这种模式就要向苏宁和国美看齐,到苏宁、国美买家电,品牌多不多,选择多不多,他不是单一做海尔的客户或者做美的的客户,他做的是整个市场,但凡买家电的都可以在我这里买到。
3、电商一直站在传统的对立面
那么讲完上面的例子之后,你会认为线上线下的利益矛盾是最大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我在接触了这么久之后幡然醒悟,O2O最大的矛盾是内部的矛盾。为什么传统企业做不了互联网,互联网难以实现传统实体。因为互联网思维和传统思维本就是两个对立的观点。有些人认为,做O2O,找一帮做电商的和另一帮做实体的人来,内部还是分成实体运营和电商运营,其实又回到了线上线下的矛盾。
做电商的认为传统实体的一切都太慢,产品周期慢,做事情流程太多,他们认为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短时间内生产。那么,干实体的则认为做电商的根本就不懂线下,只会说空话,一切都是虚无。于是内部先打的头破血流。
电商与实体最大的不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谈融合太难,顶多就是互相妥协,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O2O促使传统零售回归产品和服务
特劳特在1969年提出定位理论的时候提出“商业竞争的本质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认知之争”。在中国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产业,面对国际市场的萎缩,又加之来自主要市场国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要让中国鞋长久被国外市场认可,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促进品牌升级,学习日本与韩国出口品牌而不是出口产品。
O2O在一线城市如火如荼,然而大家看不到的是二三线城市也开始悄然布局。厦门有一家新面世的企业叫万鞋云商,已于9月6日开始线上线下试营业。我也抱着怀疑的心态去观摩了其中一家店,这家体验店呢,与传统鞋店有些不同,首先面积算是大的,1000多平米,干净、整洁,颇有宜家、苹果体验店的感觉。体验店内设有儿童游乐区、咖啡休闲区、3D体验馆,当然除了这些与鞋子不搭边的增值服务区外,还有脚型测量仪、智能选鞋机等高科技产品。从分布来说,整个格局分为个性潮牌馆、流行时尚馆、魅力名品馆、生活休闲馆、商务职场馆等。这种分布有点像电商的风格细分。
刘强东在中欧演讲中提及的甘蔗理论,表示一个行业的利润是固定的,企业只有在产业链中涉及更多环节,即吃到甘蔗的更多节数,当行业趋于理性时,企业才有能力获取最大利益。因此作为鞋类O2O零售商,万鞋云商没有把自己简单的定位为一家卖鞋的企业,简单地做营销和销售,而是延伸至下游的仓储、配送以及售后,基于整个鞋产业链的整合,这样一来,企业因为产业链的拉长而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
互联网是一种工具,而鞋是个产业,互联网能让鞋这个产业变得更加灵活有效。鞋又是一个零售产业,只有产品够好客户才会去消费,所以做生产的公司一定要很牛,当然前提是要做良心企业。互联网对鞋的影响,在于它能增强这个行业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它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然而无论是怎样的变法。对于零售业来说,谁的产品做得更好,我就买谁的单,而在购买中体验到的服务成为了衡量的标准之一。没有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为什么要去你家买呢?
赵峰、曾玉、张建伟、汪兵、康敬伟舌战,探讨中国物联网与智能设备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有何不同?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社区O2O,门店究竟该怎么做?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社区O2O,门店究竟该怎么做?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王利阳 微信公号:科技不吐不快  前几天《》一文反响跟预期差不多,写此文的目的倒不是要对顺丰指手画脚,也不敢妄言给王卫提建议,更不是要针对顺丰电商,只是想以顺丰为例,来探讨一下门店在社区O2O中究竟有没有用,并不是要针对顺丰什么。  这次我们跳出顺丰,从整个社区环境去看,门店到底能在社区O2O中发展什么作用。其实,社区O2O这行,有心开设社区门店的人不少,但真正有顺丰这般实力、资源能开设这么多家店的凤毛麟角。等看完这篇文章后,估计想开设社区门店的也都会重新掂量掂量了。  社区周边业态以及可扩展服务  餐饮、水果、蔬菜、超市、早餐;美发、洗衣、修鞋、宠物、绿植、维修、美妆、礼品、药房;回收、开锁、送水、家政、洗车、换气、水电、养护、家教、外卖;快递、ATM、彩票、充值、缴费、棋牌、培训;代购、代售、医疗、银行、金融、保险、旅行、律师、代办;托管、租车、打车、拼车、专车、代驾、二手、短租、兼职、特惠、公益等。  以上这些并不是简单的罗列,详细去分析有很多内容值得去说,这里面涵盖了社区O2O绝大部分内容,但今天主要说的不是这些。感兴趣的话可以暂且先存下,以后有机会在慢慢分享,今天这些内容主要为了下文内容的参考使用。  顺丰门店仅服务于顺丰?社区电商还行,社区O2O还是算了  十分抱歉,这里还得先对顺丰补两刀,谁让他打着社区O2O的旗号呢。顺丰嘿客或者顺丰家实际上都在为顺丰自身的电商和快递业务服务。虽然嘿客也做了洗衣、充值、缴费等其他业务,但从门店明显的零售形态设计布局上来看,主要还是为电商快递业务来服务的。  在顺丰优选与顺丰嘿客合并,同时嘿客升级顺丰家之后,这两大项目在线上线下协同结合上或会有所提升,或许会促使顺丰的社区电商业务走入正轨。但反过来看,突出零售职能的门店设计会影响用户认知,降低了其他业务的发展可能性。。  低频、低复购、低需求、低金额的门店难自立  顺丰嘿客初期的二维码展示店给大家上了很有价值的一课,O2O并不是在线下开个店然后对接线上资源那么简单的事情。一旦落地线下开店,就不得不重视传统零售指标,最主要的指标“坪效”得有吧。  谈坪效,要求有点高的话,那至少门店得能赚个租金、人工、水电的钱吧?一个门店都不能自给自足,那也就没有任何继续存在下去的价值了。所以要是有心以门店形式切入社区O2O,至少得考虑下选择什么项目,那些低频、低复购、低需求、低金额的项目很难立足。当然这也不尽然,选择项目时必须要考虑到社区环境,例如一个新小区,开个家装店也会有好的收益。  多元化的四不像门店,让用户不知所以  社区O2O门店与一般的社区店的首要区别是什么?一般的社区店经营范围明确,业务种类较为单一,卖水果的就卖水果,干理发的就干理发,做餐饮的就经营餐饮,做洗衣的专注洗衣,一般的经营项目很少有跨界。而社区O2O门店则是想着一店多用,既要卖水果、生鲜,又要干洗衣、金融,跨界、多元是社区O2O门店的最大特色。  可跨界多元的结果是让居民不知所以,嘿客又给大家上了深刻的一课,各位要做社区O2O门店之前,一定要想清楚门店究竟要经营哪些范围,千万不要太贪心的什么都要做,结果搞的四不像让用户都不敢踏入大门。  要扩张,要规模,门店必须配置标准化服务,而且要有资金  社区O2O门店与一般的社区店的另一大区别就在于与互联网的结合更紧密。所以业界在研究社区O2O项目时常会以覆盖规模等互联网指标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而要实现规模就必须得有快速扩张的方式,这就需要提炼门店的服务项目,使其能做到高度的标准化、简单化。  嘿客就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半年3000家店的扩张速度前提是门店根本没有具体的经营品类,嘿客开店的核心思路是线上有电商业务做支撑,线下门店只做个“摆设”作用。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顺丰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若要考虑专业技能、运营能力、资金实力等综合因素的话,实现标准化扩张的门槛是比较高的。  社区O2O不是开个店就结了,要有人会运营  只有规模还不行,社区O2O不是开个店就结了,必须要有人会运营。嘿客的扩张速度太快,以至于很快就暴露出严重缺乏运营能力的问题。社区O2O门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就需要对运营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能把前文罗列内容中的三分之一做了,运营就是超人了。即便是嘿客的运营也要懂电商、送快递、还要会干洗、做导购等工作。  经常拿嘿客举例子,真有点对不住顺丰,不过顺丰嘿客是这个行业最直观、最有影响力的实力,非常具有参考价值。顺丰方面也不必太介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呗,没准对顺丰的门店战略有所帮助呢,别的企业找我帮忙分析还得收资讯费呢,这里就免了。  社区生意,私营业主才会尽心尽力  回归主题。看看你生活的社区周边的小店店主,大多数都是私营业主,即便是一些加盟店,老板也是私营业主。在社区商业中,拼的不是规模,也不讲模式,主要还得看经营者的运营服务态度,只有私营业主才会尽心尽力的去经营社区门店,因为那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  嘿客门店经营不善的原因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因为雇佣关系不适应社区商业环境。尤其是固定薪资 提成的模式,门店卖多卖少与服务人员利益关系较弱,很难激发出优质的服务态度。如果门店的建设成本中有一部分由运营人员出资,且营收与收入挂钩的话,门店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肯定会有所不同。而且那样做的话,服务人员具备长期性,不会轻易流失或被挖角,这有助于培养与社区住户的感情。社区商业中情感因素也是重要一环。  不做生意,就做人气,入口?得先有用户  社区O2O门店需要能做到自给自足,但不见得非得做生意搞零售,如果能做到有人气其实也是可以的。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讲,人气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即便不能带来直接销售,能成为社区O2O入口的话将会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  前文罗列的内容非常丰富,一般经营形态(卖东西)的门店很难面面俱到,服务形态的门店或有可能,但前提是如何吸引用户,如何让门店有人气。或许,当初王卫设置嘿客的时候考虑的是成为整个社区O2O的入口,包括网络零售、上门服务等。但现实总是很残酷,想做入口并没有那么容易,门店里放几个人就能成社区O2O入口了?想做入口的难度非常大。  不是黄页APP,要做管家APP  若把前文罗列内容都装入一个APP的话,那岂不成为社区黄页APP了?虽然黄页APP看上去也是入口,就像58同城也被视作互联网入口一样,但这个仅提供信息流的入口很难真正打动用户。其实市面上类似的黄页APP已经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做社区O2O必须要深入线下,仅仅提供一个网络入口肯定是不够的。  社区O2O要做就得做管家APP,也就是提供管家式服务,设置一个社区(门店)服务点还是有必要的。可以用于跟踪社区O2O的各项服务,成为与居民近距离接触的社区管家,为用户对接每一项O2O服务。至于该怎么做门店设定、产品设计等问题就比较负责了,以后有机会慢慢分析,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不能养活自己,又没有优质服务的门店,可以关了  对于那些即没有合适经营品类来维持自给自足,又不能提供管家式追踪服务的门店可以考虑关门了。不能产生盈利,又没有入口价值的话,这样的门店就算可以套上社区O2O的概念也没有任何发展空间。  社区O2O门店设置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轻易不建议以门店形式切入社区O2O。一来一般的创业团队没有快速布点能力;二来一般企业缺乏线上O的能力,很难做到深入与互联网结合;第三布点越多越考验综合运营能力;第四门店模式可复制性强,竖立门槛需要时间。  成本高,难度大,效果差,门店还有机会成为社区O2O入口么?  虽然在理论和想象中,社区门店在社区O2O战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配套服务”价值,但当面对一些现实情况时,有很多问题是难以预料的。要想把门店单纯地做成社区O2O的入口,难度实在太大了,即便按照前文提到的管家APP的态度来设计门店的服务职能,到了执行层面时也是很难落地的。  虽然难做,但还是有想象空间的。顺丰社区O2O门店策略失效,那要是由腾讯出面来整合资源去做社区O2O门店会不会成功?这个暂时无法定论,只能先想象一下了,况且腾讯不会亲身去尝试。那由58、点评、京东等腾讯系组团去做呢?这个暂时也可以想象一下,未来或有可能。  业务线越长,问题就越多,平台入口是个好梦  最后一次向上滚动鼠标,看看最开始罗列的内容,不难发现社区O2O可覆盖的服务内容非常广泛,仅仅依靠自身是做不完的,业务线拉的越长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要想抢占更多的社区市场就得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服务,所以聪明人肯定都想做平台。  但平台哪里那么容易做?谁都想做平台然后一劳永逸的坐地收钱,问题是如何成为平台?要是看到这里还想以社区门店作为社区O2O入口话,要么是你有足够的实力,要么你就是有一个过于自信的美梦。  门店职能与物业重叠,未来取而代之?  我为什么一直支持物业参与到社区O2O当中,因为前文罗列的社区O2O可拓展的服务项目当中,很多都是可以由物业来完成的,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物业,完全可以通过提供以上服务中的某一些来增加收益。平台型社区门店的职能在一些服务上与物业所能做的部分有所重合,一旦物业深入其中,社区门店就很有可能会失势。  当然,还有非常多的中小物业既不会运营也不愿配合,那么可以尝试通过门店来逐步取代物业在社区O2O中的潜力,甚至可能的话以门店基础对原有物业取而代之。物业其实是悬在社区O2O项目上的一把利刃,随时都有可能挥刀而下,所以对于物业的态度,要么争取物业支持,要么取而代之。  小结:社区O2O,门店究竟该怎么做?  如果不是对社区O2O有深入了解的话,这篇文章读起来会比较吃力,因为所涉及到的内容过于庞杂,而文章整体都是言简意赅的概括而谈,因为谈多了一般读者看不下去,而且每一个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这篇文章仅仅提供一个参考方向,想了解更多内容,关注科技不吐不快,或搜“王利阳,社区O2O”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电商研究者,互联网观察,科技媒体专栏作者。
汽车之家易主的调子被起的这么高,接下来舆论媒体会拿放大镜来关…
平安信托与汽车之家的收购闹剧还在不停的向恶性方向发展。
如今这么一闹,汽车之家私有化已成必然,剩下的问题其实就是两大…多平台阅读
廖敏,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任时尚传媒集团全媒体总编辑、《时尚旅游》主编。长期关注生活时尚、商业潮流、健康养生及休闲旅游文化,是国内时尚领域的领军媒体人之一。 项目成了,名字再莫名其妙也是神来之笔,项目没了,名字再合情合理也是鸡毛一地。但名字都不O,还怎么O2O?
作为当下坊间标配,各行各业言必提及O2O。就连我身边的女性朋友们也都开始摩拳擦掌,独立设计、爱心甜品、私家花艺、独立设计、特色厨艺、短租公寓纷纷要上线一起O。
启动前倒是不妨看看创客公社新近出品的“O2O项目败局手册”。这报告从餐饮、社区、美业、旅游、教育、汽车、房产、婚庆以及母婴9个行业进行盘点,看下来也是尸横遍野。报告特意将失败教训进行归纳总结,原因大同小异,多半都是难敌巨头平台优势、难以标准化、信任感缺失、服务闭环难形成等。不过,同这些宏大的“不可抗力”因素比起来,阵亡名单让我有些讶异的却是一个小问题:创业者们起名字时真的走心了吗?
且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脑洞大开的名单。
有谁能想到“竹林熊猫”是做在线快餐预定的?
有谁能想到“帅小子”是做婚纱照网购预定服务的?
有谁能想到“亿言堂”是做酒店点评的?
任凭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也猜不到“简部网”是本地预约美发的。
“徒步狗旅行”——你们有考虑到目标用户的调性吗?当“驴友”已经够辛苦,还忍心让人自称“狗友”?再说,有不徒步的狗吗?
做结伴玩耍平台的“拒宅网”——你们知道用户一输入就是“巨宅网”吗?目测直接瞄准宅男宅女反而更加用户明晰、痛点明确呢。
你以为“酷伴网”跟上面“拒宅网”一样是做结伴玩耍平台的吗?错,人家是英语学习小组。
你以为“畅行”是旅行应用吗?错,人家是帮你找周边实时停车位信息的。
你以为“程途网”是职场应用吗? 错,人家是做房屋短租的。且不说图标上那只蹦跳的袋鼠寓意何在,单看英文字母chengtoo我已经醉了。
又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众口难调也是不好办。搞不好就土得特别土,洋得又过分洋。透着浓浓乡土气息的“邀搭子”是一个社交活动管理应用”,要不是它我还真不知道原来还有“腰褡子”这么一服饰组件。主打私人飞行服务的一站式共享平台“jetters捷飞”,估计每次跟别人介绍产品时,要把中英文名字说利索就得费一番口舌。再看这个,“Together500”——基于邀请制的500强社交俱乐部产品——照说应该给人无限遐想,可我怎么就无限瞎想到500除以二呢?
带着强烈主旋律色彩的“中国好导游”似乎是穿越而来,“哈牛国际早教”这名字里浓郁的城乡结合部气息扑面而来。喝着蒙牛,上着哈牛,这孩子万一以后真进了哈佛牛津,还真没法跟人说打小的出处。
有些我觉得是创始人自己还没太想明白的。比如“提供全面的商品信息和指导意见,帮助用户挑选最适合的商品”的“标汇网”,“帮用户找到1公里内活动、爱好、兴趣、新闻”的活动应用“快乐365”;有些是我也不知道创始人到底自己想明白没有的,比如“2号车库——汽车后服务市场领域O2O模式的电子商务购物平台”和“拍普——支持车辆健康评估、驾驶行为智能分析的车联网服务系统??”。且不说这些云山雾罩的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用户就是再脑筋急转弯也很难一眼就知道你是谁、干嘛的、能提供什么功能和价值,单只是想想要让这样的名字在ASO中脱颖而出就觉得好难。
至于前仆后继组团阵亡的那更是患难见真情了。比如教育类的“36号教室”、“72人拜师网”,生活服务类的“嗨咖啡”、“嗨生活”、“嗨校网”。
在这个阵亡名单上还有些依然在战斗。比如跟儿童节目“大风车”没有关系的社交圈服务应用“大风吹”已转型为“私教来了”。唉,单看这转型后的产品名称,我就替他们捏把汗。跟“诺基亚”也没关系的社交点评推荐酒店应用“诺亚星”已转型为“炫耀神器”——话说我看到报告此处亮点时的确是笑出声了的。
说到底,成王败寇。项目成了,名字再莫名其妙也是神来之笔,项目没了,名字再合情合理也是鸡毛一地。上面这些絮叨看上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指指点点太薄情。其实正是因为知道创业真心不易,才劝大家还是且行且珍惜。名字都不O,还怎么O2O?在站着把钱挣了之前,让名字先多飞一会儿——没准飞着飞着梦想就实现了呢。(财富中文网)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500强国家分布 500强行业分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2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