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危机是你的良机,怎么理解企业危机这句话,有没有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的意思?在生意上,别人的危机正好是商机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我的图书馆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目录第01讲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一个心眼,十倍机会&一、有心眼才能不断获取信息&二、有心眼才有洞察力&三、有心眼才有创造力&四、机会总是眷顾比别人多个心眼的人 第02讲 机会成事,机遇成人&机会成事,机遇成人&一、机会的判断与应对&二、对机会属性的再认识&三、机遇改变命运&四、解读机会和机遇的不等式 第03讲 心眼里外,命运各异&心眼里外,命运各异&一、没心眼的骂街,有心眼的逛街&二、没心眼的信天,有心眼的信自己&三、没心眼的练嘴,有心眼的练手&四、没心眼的靠跟风,有心眼的靠自身 第04讲 低调内敛,厚积薄发&低调内敛,厚积薄发&一、低调的核心意义是内敛&二、从低调中酝酿厚积薄发&三、逆境要低调,顺境更要低调&四、巧解“远处着眼,近处着手” 第05讲 开动脑筋,繁简有致&一、把难事“转弯”成易事&二、把复杂“转弯”成简单&三、把危机“转弯”成机会&结语 第06讲 知行悟忆,相得益彰&一、知悟合一&二、知行合一&三、知忆合一(1)&三、知忆合一(2) 第07讲 换位思考,反求诸己&一、换位思考的动机与人格力量&二、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三、面对疑难事的换位思考 第08讲 逆向思考,反道而行&一、逆思维理财&二、逆思维行道&三、触底反弹的智慧 第09讲 为人处世,贵在用心&一、先修塑自己,再影响他人&二、凡事比别人多想一步&三、陪玩心眼的人“玩”心眼&四、莫以君子之腹容小人之心(1)&四、莫以君子之腹容小人之心(2) 第10讲 借助他势,可上青云&一、借钱势,有本才能生万利&二、借权势,敢于站在巨人的肩上&三、借风势,四两可以拨千斤 第11讲 灵光一现,受用一生&一、用灵感妙酿奇迹&二、开悟·渐悟·顿悟与渐修(1)&二、开悟·渐悟·顿悟与渐修(2)&三、记下你的“灵光一现”&四、防止灵感与顿悟的异化 第12讲 从心所欲,自控慎独&一、欲念的自控&二、情绪的自控&三、危机的自控&四、语言的自控 第13讲 下了眉头,莫上心头&一、多个心眼看委屈&二、多个心眼看失意&三、多个心眼看成败(1)&三、多个心眼看成败(2) 第14讲 一以贯之,南墙候之&一、偏执狂险区&二、“终身行之”误区&三、与其“骑墙”,莫如推墙(1)&三、与其“骑墙”,莫如推墙(2) 第15讲 精神布道,未必可持&一、“苦尽”未必甘来&二、虎山面前还是悠着点&三、树挪未必死,人挪未必活&四、不能让愚公再移山了&五、“自信”不是“万路通” 第16讲 咬文嚼字,尊重母语&一、多个心眼“咬”自己&二、多个心眼“咬”别人(1)&二、多个心眼“咬”别人(2) 第17讲 超凡心眼,平凡修炼&一、以和为贵的心眼&二、抛砖引玉的心眼&三、欲得先予的心眼&四、欲擒故纵的心眼
 第01讲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一个心眼,十倍机会   朋友们,你常和你的同事朋友谈及关于心眼这个话题吗?当你谈及这个话题时,你又是往什么方向理解呢?
  这是很多人常常要遇到的问题。词语有时候就这么怪:很多人“骂”别人“心眼多”,言下之意是声明自己没什么心眼;很多人自己心眼很多,却在“骂”别人“没心眼”。那么,心眼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提到“心眼”二字,就会引起众人褒贬不一的强烈反应?
  我的理解是:心眼的原生意义是没有属性的。是因为它服务于不同性格倾向或不同目的的人,使心眼的所及之处无一例外地都产生了属性效应。因此,多一个心眼就好比多了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害人也可以救人,既可以创造也可以破坏,既可以攻击也可以抵御,既可以脱离危机也可以制造麻烦。
  毋庸讳言,心眼用在好处就叫机智谋略,用在坏处就叫阴谋诡计。关键要看人们对你这人的心眼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我很敬重生活中凡事比别人多个心眼的人,因为好的心眼是善眼,是明眼,是创造无限机会之眼!所以,只要是好心眼,多多益善!因为每多出一个好的心眼,都意味着比他人多得一个好的机会,同时也使自己多一份防险的保障。
  但多个心眼并不是多个小心眼。那种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的小人之心眼,我看应该越少越好,若是没有,那就更好。
  多个心眼,就是多动脑思考。你不思考,别人就会思考;你思考的少,别人就思考的多。思考是产生智慧的原点,而智慧又是制造一切成功机会的动力器,你没有思考或放弃思考的权利,就无异于把成功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社交处世,多长个心眼,危机时刻,多蹦个心眼,因为有心眼才能不断获取信息,有心眼才有洞察力,有心眼才有创造力,多一个心眼,就多十倍成功的机会!  第01讲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一、有心眼才能不断获取信息   说这个话题,容我先和大家“吹”个“牛”。也就是2005年中秋节,我使了个心眼,花900元送出市值近万元中秋礼品的事。
  这个行动得益于2005年我偶然中看到的一则报道,说是许多中秋月饼厂商中秋节过后把大批积压的月饼报废的消息。当时我就多了个心眼:既然中秋过后要报废,肯定在中秋之日会有“跳楼价”出现。这对我这爱送礼的人来讲自然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中秋那天上午,我到附近超市转了一圈,果然不出我所料:各月饼厂商在超市大搞“特价”活动,于是我就设了个计谋:一是大量派送月饼,二是在中秋当晚8点15分送抵对方手中。
  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先在一个超市瞄上了原价496元已落到80元的中秋礼饼盒,等着下午再落价时再买,然后我安排下属通知10个快递人员傍晚5点钟到我公司集合,告诉他们有20份市内快递任务,当天傍晚4点,我再去这家超市,原来496元的礼饼盒果然又暴降到每盒50元甩卖,我说我买多能不能再降?营业员经与厂家电话商量,底线为45元,我一口气买了20盒,回公司后交待快递人员,把这些礼饼盒于当晚8点15分准时分别送抵20个收礼人家中。盒上写到:8月15日8点15分——家圆事圆时也圆。
  当晚,我收到了不尽的朋友的不尽的感谢的电话与短信。真可谓花最少的钱,做了最贵的人情!
  我之所以要跟诸位讲这件事情,并不是宣扬纯粹的标新立异,而是要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凡事多个心眼就多个信息的渠道,信息处处是天机。
  事实证明,要实现成功期待,不是我们没有机会,而是我们的眼睛往往被我们自己的“晕轮”障眼了,我们把我们自己无所不能的脑动力自我束缚了,以致我们把很多本来可能实现的东西变成了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很多人看到别人什么事都抢在自己的前面,感到很纳闷:怎么这事我刚刚想到,人家就已经在行动了呢?这是不是暗合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俗语?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因素,另一部分因素在于他对捕捉信息内涵的理解。这种理解,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捕捉信息与知识能力没有必然关系;二是信息利用值讲究的是时效。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
  电视连续剧《亮剑》播出后感动了很多人。其中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恰恰是那个生长于晋中的土老帽李云龙——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怎么就能名扬当年的整个晋冀战场呢?道理明摆着,李云龙就是比那些黄浦军校的人以及日本高级指挥官们多了个捕捉战场信息和把握战机的心眼!
  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到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中来。有人说读了MBA不过是最好的管理者,我十分赞同。当然,MBA的管理能力毋庸置疑,但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捕捉和信息处理之上的,因此,我认为在信息捕捉上,投资人应该比MBA更强。为什么?道理同样明摆着:因为MBA关心的是如何把企业管理得有条不紊,而投资人不但关心企业的赚钱,还要关心投资的钱是否会赔进去,所以他的心眼自然比不用承担投资风险的MBA多。多在哪儿?无孔不入呗!诚如香港一位富商所说:“每个商务时代,都煅造一批富翁。而每批富翁的煅造,都是当人们不明白时,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当人们不理解时,他理解自己在做什么。所以,当人们明白时,他已经成功了;当人们理解时,他已经富有了。”而这种现象,靠的并不是知识能力,而是他比别人多了一个捕捉信息的心眼!
  再看现在跨国、跨地域的职业经理人多如牛毛,但是有多少个经理人的自发性思维能让总部满意?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之大忌,但多数大企业却恰恰在犯此忌。因为企业经理人的思维被格式化了,他们不是没有采撷信息的渠道与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被某种格式“锁”定了,锁到他们对现在的高收入都感到腻味了的时候,就会萌生“自己玩”的念头!
  兵家常说:“将三军无奇兵,未可与人争利”,更有“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所谓奇,真知灼见出奇效也。真知灼见靠的同样是信息的捕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这篇列传列举了卖油脂的雍伯、卖肉制品的浊氏、奇货可居的吕不韦等,他们都没读什么孔孟知识,但却心眼独具、发挥一己之技,靠经营一般人不常涉猎的“奇货”而致富!
  第二个方面,就是信息利用值讲究的是时效。
  关于信息的时效,我在这里有必要讲一下中国特色管理上的两大阵营的差距: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我比较赞赏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原因就在于它们小。小就是优势!
  有一句话叫“人多力量大”。这并不符合经济规律。读经济学的人肯定读过亚当·斯密的一句话:“越小的政府是越好的政府。”我姑且把“政府”比作企业,那么小企业的信息化就取决于老板一个人的意识,只要老板心眼多,意识到什么是可用的信息,什么信息可以提高企业效益,上手就做;不像大企业那样,一个决策案反反复复地讨论、认证,等责任到人了,什么信息也过时了。
  这个道理不论在什么时代都不乏实例。
  说远的,大家都知道近代史上晋商曾有一段辉煌的时期,我撇开创造他们辉煌很大一部分理由始于官爷的归隐,仅说晋中民间的商人,经商的脑子就非同一般。单说清代太谷县一个曹氏商人,有一年看到高粱长得茎高穗大,十分茂盛,但他觉得有些异样,随手折断几根一看,发现茎内皆生害虫。他计上心来,便独辟蹊径,连夜行动,掏银子,安排人大量收购高粱。当时一般人认为丰收在望,便将库存高粱大量出手。结果高粱成熟之际多被害虫咬死,高粱欠收,而曹氏商人一家却以奇计获利。你想,如果当时曹氏把这信息透给县里的官员,由官员几经推敲再定夺,情势又会是怎样呢?
  说近的,日本有一个“尿布大王”多博川,他原来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人,他的商机灵感就是因为他捕捉了人口普查资料披露的250万婴儿出生数。而享誉全美的绿林好汉耳套生产厂竟然是源于其总裁格林伍德小时候在滑冰场里几个朋友争先恐后地向他借由他母亲缝制的耳套而产生的灵感。
  这些例子,让那些大企业老板们乍听起来可能会感觉很可笑,但我要告诉你,真正最有价值并转变成有效的信息,恰恰是被绝大多数人嗤之以鼻而遗弃、却被极少数人捕而捉之并见微知著的信息。社会常理如此,企业管理也是如此。
  反过来,是不是国有大企业就不用多个捕捉信息的心眼了?当然不是!只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信息处理上应该尽快克服阻碍企业发展的程序多、手续烦、人多口杂、办事拖沓之类的老通病,因为如果这些老通病的继续存在,再多的心眼,再好的信息,也是白搭。
  美国大科学家、电话的发明者贝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总走人人都走过的大路,有时需要另辟蹊径前往云林深处,那里会令你发现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和景物。”捕捉信息在道理上与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就好比人人都能见到的空易拉罐,多数人扔掉了,少数人捡了起来。谁曾从空易拉罐中预测到垃圾也将拥有很大的潜在市场?我打这个比方不为别的,仅仅是补充强调一个观点:捕捉信息并不太难,难的是用心捕捉了没有。  第01讲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二、有心眼才有洞察力   不论诸位认同不认同,我还是要说:心眼就是洞察力,而且心越细,洞察力越强;眼光越敏锐,洞察力越深邃。
  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我从多次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比如人与人相处,在关系到利益相争时,不管表面上是如何地故作和谐,但彼此间的心理对抗则是免不了的。这时,双方都有一种欲望:想探知对方究竟想干什么?对方的行为会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自己该怎样对付?这个思考过程,就是洞察对方的过程。
  人尚且如此,企业经营就更不在话下了。尤其是在同行业竞争中,谁能占得先机?谁捕捉的信息更快更准确?常常就在彼此接触的一瞬间见分晓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斗心眼”。
  用“斗心眼”来阐述心眼与洞察力的关系——这很难听,有小人斗小人之嫌,我并不推崇诸位像小人那样削尖脑袋不择手段地去窃取别人的信息情报,我只是提醒诸位:窃取的信息那不叫信息,叫果实;真正有心眼的人,靠的是通过观察、聆听他人的行为举止,分析他人的内心世界的物理构成,从而做出自己相应的反应。从这个意义讲,洞察力就是分析能力和相应的反应能力的综合素质能力。
  洞察可分为外洞察和内洞察两种:外洞察是用肉眼洞察客观的人和事物;内洞察是用心去想,去发现人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仿佛将眼光反照自己。也就是说,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既要用肉眼,又要用心眼去体察,去感受,真正做到肉眼与心眼并用。
  现在,也许大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做到肉眼、心眼并用的洞察?
  让我告诉你,洞察他人也好,洞察事物也罢,没有什么深奥的秘诀,你首先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所谓生活的有心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平常心对事对人;二是对事对人要独具慧眼。
  平常中见慧眼,平常中多点分析,平常中增强辨别力,就不容易被某一种假象蒙蔽了眼睛。毛泽东曾说过:“一切事物,它的现象同它的本质之间是有矛盾的。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用直觉一看就看出本质来,还要科学干什么?还要研究干什么?所以要研究,就是因为现象同本质之间有矛盾。但假象跟一般现象有区别,因为它是假象。所以得出一条经验,就是尽可能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举个极普通的例子。曾经有一个客户来和我谈生意。初次接触,双方少不了客套。他从兜里掏出来中华牌烟,给我一支,他自己叼一支;我则给他沏了最上等的铁观音;第二次见面,尽管双方还照如前那样做,可是我们熟悉多了,就开始互揭“老底”。
  我说:“你真是有心人,你从中华烟盒里掏给我的是正品,但从同一个盒子里叼到自己嘴里的却是双喜。”
  他说:“您难道心不细?您给客人沏的是上等的铁观音,但平常您自己喝的却是普通茶。”
  我们两个都噎了一下,眼里都流露出同一种惊诧,意思是:你心眼真够“毒”的,都钻到对方肚子里去了!
  我想一般人是不会去解释从“递烟”这件事情能洞察出什么玄妙来。为什么呢?因为它太平常了,但你可要知道,太多的玄妙,太多的机宜,就寄寓于平常中,就看你是否有独具慧眼的洞察力。
  网络小说《亵渎》中一有段格利高里的话:“威娜主人,您已经是一位神了。在您的洞察之下,我又能隐瞒什么呢?”格利高里心里茫然,因为他知道被迫选择堕落之途之后,威娜现在心情一定极为不佳,如果是以前,哪里还有可能瞒得过威娜?但现在,威娜多了洞察的心眼,他的心事是决不可能在此之下悄然遁形的。
  其次是用心扩展自己的洞察眼界。
  具体地说,眼界问题也就是视线问题。你想,一个鼠目寸光的人,姑且他对一个人一件事看得再透,但他眼界受到了限定,又怎么能适应得了瞬息万变的整个世界?
  歌德说过这样一段话:“光彩夺目、五彩缤纷的生活就在我们眼前,倘若你毫不在意,无动于衷,那么,生活的光彩和艳丽就会黯然失色,甚至不复存在。”歌德的这段话没有用到“洞察”这个词,但其寓意足以让我们开动起我们用心智去认识世界的联想。
  怎样认识世界?远兜远转还是那个词:用你的心眼去洞察。
  人就是一撇一捺,世界就是一个球体。透过一撇一捺,你看到的人,就决不是一个“人”字那么简单;透过一个球体,你看到的世界,就决不是一个“球”那么圆。因为人是简的,而每个人却都是复杂的;球是圆的,每个球就大小有别了。
  有人说美国著名商人格林伍德是个经商的天才,而我说,打造他“天才”的归因,正是基于他透过一个现象,看到了整个世界;又从整个世界,看到了每一个现象的作用。正是这个作用,才有了他洞察商机的远见卓识。那是他做孩子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不分四季地去溜冰场,但每逢冬天,他就觉得耳朵被风吹得如刀割般疼。他的母亲便缝制了一副很精致的棉耳套。戴上棉耳套去滑冰,立即解决了耳朵的保暖问题,又避免了流汗,一些朋友看见后,纷纷问他还有没有了。
  格林伍德为自己拥有一副让人羡慕的耳套感到自豪,并从大家的一般性需求中,冥冥中生出了个发财的心眼。他对母亲说:“如果在那里溜冰的每个人都有一副您做的耳套,那该多好啊!”母亲经他这么一提醒,满意地点了点头,便把祖母也请来一起做耳套。经过几次修改,更加适用、美观的耳套做出来了。格林伍德看着精美的耳套,心眼又来了,他立即给耳套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绿林好汉耳套,并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从此,绿林好汉耳套享誉全美。
  说实在的,单从释义来看,我对格林伍德将耳套冠予“绿林好汉”之名是不怎么欣赏的。绿林好汉本应该是经冻抗热的林中豪杰,而格林伍德耳套分明是要一个个都把耳朵包得严严实实的了,怎么绿林好汉得起来呢?所以我不欣赏,但格林伍德毕竟是一个十分有心眼的人,他早已把市场需求洞察透了,况且人家“老美”还真就认这玩艺儿,于是成就了格林伍德的成功。
  说到这里,有句话我还得作一下交代。即:我们为什么要多个洞察力心眼?
  如今社会人情与商务往来中,“利字在中间,诚信撇两边”的现象俯拾皆是。同事之间一旦产生矛盾,心理的隔阂长期难以消融,于是,人们叹息“人情薄如纸”“人心隔肚皮”。“心墙”越多,笃守诚信的诺言越是一句空话。更有表面上的正人君子,背地里突施冷箭者往往混杂在一般人际关系中,对于这类人,我们通常的理念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同时还必须知道:害人是德行问题,而防人则是心眼问题。德行坏了,什么都免谈;心眼缺失了,那就要面临吃冤枉亏。
  当然,也有一些表象一般,但透过细微之处可见精神的忠良才干,我们也需要以我们的慧眼去识才。古语讲的 “时乱识忠良,世乱见臣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处世待人待物,处处都要多留个心眼。有心眼才有洞察力。  第01讲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三、有心眼才有创造力   什么叫创造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有很多种。有些人甚至会拉出诸如IQ、EQ、MQ、TQ之类的东西来长篇大论一番,及至把人侃晕了,还不知道创造力原来说到底就是通过对平凡生活中某种事物特殊性的新发现,再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产生某种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的能力。
  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质,但未必人人都能把这种潜质转化为创造力。为什么?因为你缺乏挖掘自己创造力潜质的心眼。心眼是创造力的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创造就是一句空话!我曾经讲过,心眼就是用于对日常生活中的超常发现。多一个心眼,就多一个发现的可能。从这个意义讲,能对平凡生活多一个心眼,就多一份创造力,多一份创造力就多一份成功机会。
  渴望新奇,这是多数人都持有的心理。想来也是,谁不渴望自己创造出一些别人未曾发现的东西呢?但新奇在哪里?在事物的外部?在你的眼皮底下?如果是这样,你无需花费什么心眼,一切的新奇就都是现成的了。
  我为什么一再强调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个心眼呢?因为很多新奇的东西在于你从事物的外部感知到内在的规律,再从规律中发现创造的元素,而这些元素一旦利用了,就会激励你去实现创造。
  那么创造力又是如何从心眼中产生的呢?同样也是两点:一是纵向悟彻;二是横向悟彻。
  纵向悟彻就是对发现的事物继续往深度发展思维。
  为什么科学家要玩命地搞试验?试验就是重归生活。但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成果都是出自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之手,有许多的发明,恰恰是来自凡夫俗子对某件事物的彻悟。所以说,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任何奇迹都有可能从你的手里或从眼皮底下发生。
  诸位谁能知道坦克是怎么诞生的?我告诉你,那可不是武器专家发明出来的,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叫斯文顿的战地记者发明的。这是不是很奇怪?
  斯文顿是英国随军记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亲眼目睹了英法联军一次次的冲锋都被防御严密的德军击退,士兵伤亡惨重。为此他突发奇想:如果能给车穿上厚厚的钢甲外衣,使它既不怕枪弹的袭击,又能进攻敌人的阵地,那该多好。
  于是,斯文顿建议将拖拉机改装成战车投入战场,这个建议很快得到英国军方的采纳。不久,坦克就在英国的一家兵工厂诞生了。英国的研究人员在研制时,同样也多了保密的心眼,就把“钢甲车”取名为“水柜”。“水柜”的英语发音为“坦克”(tank),所以坦克的名字也就这样叫开了。
  试想,如果斯文顿没到战场上去,在战场对“钢甲车”又未曾产生多个纵向悟彻的心眼,那么又有谁会知道,坦克将会在几时才能问世呢?
  有纵向悟彻习惯的人,往往不会放过对一个新奇的东西的纵深思考,也就是这种思考,铸就了创造力的产生与纵向发展。只看不想,看也是白看;只想不看,想就是空想。所以我要倡导诸位,给自己多安一个纵向悟彻的心眼吧,你的创造潜质即刻就会转化成为非凡的创造力。
  我们再来看看横向悟彻是咋回事?
  最近市场上有一本书叫《靠心态去成功》,作者阿尔卡特在书中就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经由愿望产生……我们一心想变成什么样,就会变成什么样。”这个道理并不邪乎,你只要把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观其一则想其二”掺合起来,就能领悟到阿尔卡特此言绝非狂言。
  多个“观其一则想其二”的心眼,就是从看到的一件事情启发了对另一件事情的创造思考,这种思考就是我说到的横向彻悟。
  例如一个商家经营自己的产品,判别自己产品的质量并不难,难就难在我们是否起动创造性的脑筋,去研究和发现与产品命运休戚相关的消费者的内心世界,或者从消费者的最新期待中找到提升新产品开发的能量。而实现这个过程,横向彻悟的心眼则是必需的。
  举个就发生在前几年的实例。那是1998年3月,重庆奥妮继“百年润发”之后,推出重新包装后的“新奥妮皂角洗发浸膏”,强调“不燥不腻,爽洁自然”的纯天然价值,这与当时市场上风行的“绿色”和“回归自然”的理念不谋而合。人们不能不佩服奥妮的市场创造力。
  可是就在同一时期,同样具有创造力的宝洁公司的美国对手伊卡璐——把18个品种的全系列产品全速推向中国大陆市场,以“洗护分开”的全新概念挑战宝洁倡导的“二合一”的主流。
  谁能在竞争中笑到最后?当然要比拼对市场潜质的发现能力与提升产品的创造力!
  很快,奥妮、伊卡璐的创造力就得到了可观的回报:同年第一个月的官方调查显示,“伊卡璐”这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仅次于宝洁的“飘柔”和联合利华的“力士”,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伊卡璐的经历告诉我们,任何商家出现的危机都始自于“死脑筋做事”。只要有脑子,有横向彻悟的能力,有“观其一想其二”的心眼,就有了创造力,成功的机会就越来越多。
  奥妮、伊卡璐是怎样横向彻悟的呢?他们把重心放到消费者需求的调查上,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理念拓宽了营销宣传的手段,一边又着力于产品的更新,推出了风影“去屑不伤发”、夏士莲“中药滋养”等差异化的新传奇。还通过电视画面赋予风影品牌“时尚”等个性化内涵与全新的审美体验,很受都市新潮一族的喜爱。
  从这一事例中,你能不信服创造力源于横向悟彻的心眼之功吗?
  以此而论,如果说创造欲望是创造力的基石,那么悟彻则是把创造力提升为创造价值的指针。我们的平凡生活充满了期待人们创造新价值的机遇。如果你多留些悟彻的心眼,并及时地抓住机会了,那么你就有可能创造出别人意想不到的宝贵财富。  第01讲 一个心眼,十倍机会四、机会总是眷顾比别人多个心眼的人   请注意了,机会总是眷顾比别人多个心眼的人。
  所谓比别人多个心眼,就是想到别人没想到的,做到别人没做到的。这种理念说起来容易,但到现实中,就不那么容易了。
  有人说,不就是要比别人多出来心眼就成吗?咱中国人在这方面还真不比外国人差,所以咱中国人成功的机会比外国人多。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为什么呢?因为心眼有好有坏,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说此话者,大既有古人留下的权谋论著《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不错,《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确实是“长心眼”的好帮手,但由于这些书籍的基点是权谋术,客观上既能帮助好心眼的人寻找成功的机会,同样也能怂恿坏心眼的人达到罪恶的目的。所以就心眼的远近与大小而言,《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还是有局限的。
  时至今日,《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经过国人再三再四解剖,它们已广泛地被套用在人际关系、商场战略等诸多领域,似乎足可以“放之四海”。但多个心眼去想,发现它们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人斗人、人算人、人整人的原始水平上,对发展、创新、变革,并没有起到真正有效的指导作用。也正由于此,国人中多数人更习惯于把心眼都放在玩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真正逢得天赐好时机,反而显得束手无策。
  诸位想想,旧中国历史为什么发展很慢?几千年不变的封建体制是其一,其二就是我们自上而下地只会把心眼放在权谋上,至于长远的国策、民策、革新之策,有几多人长过心眼?没有此等心眼,何谈国家发展,民族振兴?
  西方没有《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之类助人长心眼的书籍,但西方国家为什么发展得比我们快?不是因为他们脑子比我们好使,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眼比我们开阔。
  举个例子。在17世纪末,中西方均天下大乱,明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景山,几年后,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一世也上了断头台。同一个时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大国的君王以不同的形式走向死亡,可他们的死亡却给两个国度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查理一世的死亡给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而崇祯的死亡却导致了中国最古老的权谋暴动可耻地又循环了一轮。
  如果硬把这强拉成“历史的巧合”,那么上苍给中西方的变革机会是对等的,西方人因为多了把握机会的心眼而比中国走得更快更远;而中国的暴动者们虽然心里的“小九九”比西方人多,但只局限在玩弄权谋上,所以,除权谋以外更多的好机会,也只能白白地浪费掉。
  说大了,沿着话题收回来,现在结合我们具体的问题。
  时过境迁,好不容易迎来了经济的变革,体制的变革,以至有今天的民主。所谓民主,意味着在一定的条件下任何事对任何人都存在同等的机会。那么请诸位想想,我们当中真正称得上成功的人有几个?为什么同行业竞争中,成功的人总是廖廖无几,失败者却成群结队地在成功者后面发着牢骚骂着娘?
  一句话:我们太多的人灵魂深处迄今为止还停留在权谋欲上,权谋以外硕大的机会空间明摆着,但看不见,看见了也视而不见!
  试想,大家都把心眼放在人玩人、人算计人上,有多少人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该走的成功之路?
  当然有。这种人,就是因为比多数人多了个别人想不到或根本不去想的心眼,而成功的机会,也往往特别眷顾这种具有与众不同的超常心眼的人。
  什么叫超常的心眼呢?不以玩弄权谋为荣,只以超群求新为己任。我想这个大道理不要讲太多,只需一个例子足可说明。
  说的是有一家养鸟场,养了很多鹦鹉,老板让5个人每人分两只分头到鸟市去卖。到傍晚,其中的一个人两只鹦鹉卖了200元,其余4个人磨掉了牙,卖的钱还都不过百,几个人问前面那个人为什么能卖这么多钱,他说:“我告诉买主,这两只鹦鹉会4国语言,人家感觉值得我的报的价值,就买了。”4个人纷纷点头,表示学会了一招。第二天,5个人又分头去鸟市卖鹦鹉,在卖鹦鹉的过程中,那4个人开始动心眼:妈的,他的鹦鹉不是会说4国语言吗?咱就比他更能吹,能说5国语言,看他还牛不牛。结果傍晚回来时,那4个玩弄权谋的人卖的钱仍不过百,而那个人又卖了个比众人高的价钱,什么原因呢?他说:“今天我碰上的买主正在戒烟,我说这两只鹦鹉都会叫'吸烟有害健康’,他就认了我卖的价钱。”
  请诸位拿这个例子做镜子照一下,自己是前一个人,还是那后4个人呢?
  佛界有这么一句话:“当你有心把握一个好机会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句话,请诸位多个心眼好好斟酌,真的有用!
  以上我已经通过4个小话题,和大家探讨了关于成功机会的核心话题: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现在我将讲的内容作一下简单的归纳。
  第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人心的距离,而最能改变这种距离的则是人的心眼。多一个心眼,也就多一份改变这种距离的机会,也是为自己多增加一份成功的筹码。敢想别人不敢想或不曾想的,就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第二,心眼来自对日常生活特殊性细节的捕捉。没有多一个心眼,就没有比别人多的信息,就没有深邃的洞察力,也就没有超凡的创造力。所谓优胜劣汰,“优”来自对一切可捕捉信息的洞察和创造。没有洞察力和创造力,就没有了发展。
  第三,光有心眼还不够,还需要有灵动分析能力,没有灵动的分析能力,就不能获得真知灼见,更不会产生灼见。只有将实践与感知相结合,才可能获得真知,产生灼见。一切的机会均来自心眼的悟觉,一切的成功均来自对机会的把握。   第02讲 机会成事,机遇成人机会成事,机遇成人   曾经有人问我,机会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我就说了一句大废话:机会就像一道美丽的飘影,你伸手一抓,到处都是;你一缩手,它就总是从你身边悄悄滑过。
  还有一句废话可能大家都听腻了,叫“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为什么腻了呢?因为这句话几乎在所有励志书中都能读到,但对机会的判断与应对上却很难找到真正有指导性或有建设性的建言。以致提到“机会”二字,几乎人人都能轻轻松松地道出一堆大废话,但在实务操作中并不是人人都能多个心眼去把握,更别提还要再多个心眼给自己创造机会了。
  即使你把握了机会,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你必定成功?这要看机遇青睐你了没有。机会是机会,机遇是机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过去人们对机会的理解非常简单。反正机会和机遇一样都是打造成功的平台,多持随遇而安的国人把成功的理解仅寄托在被大型国有企业录用,然后一步步地升职,直到退休,还能领到退休金养老,不用为饭碗多费什么心眼。而如今,市场经济已经走入中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急速变化的全球化世界之中,不思则退——这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但如何理解机会、机遇和成功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我想也有必要将这两个概念及功用通过以下的讨论,和大家一起厘清一下。  第02讲 机会成事,机遇成人一、机会的判断与应对   机会人人能遇到,但对于到来的机会,未必人人都能判断得出来。所以有的人通过把握机会走向成功,有的人则常常在不经意间让机会从自己的身边悄悄溜走。出于忧患的考虑,我也想借此机会和诸位专门讨论一下“机会”话题。但非常抱歉,如果真的要把这个话题展开来谈,可能就收不住了,而且还会使我本意上要谈的主旨——心眼——跑偏。为了不耽误主旨,我就只好就机会的判断与应对谈一些我的心得。
  我的心得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机会。创造机会高效能说到底就是充分调动思维与心眼功能,征服一切自己想征服的客观世界。然而征服欲是一种说法,征服的方式与理念又是另一种说法。后一种就是我们说的“机会”。人人都有思想,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开动脑筋为自己创造出机会来。如果你脑子里经常有一闪而过的点子,这种点子在一般人眼里过了就过了,也可能机会就闪失了,而你若能多一个心眼,抓住别人不能抓住的点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没准儿会是一次惊天动地的策划呢。所以说心眼就是创造力。有心眼的人本身就是不断给自己创造机会的人。你每给他一个思考的机会,他都能创造出一个机会来,而且每一个机会,他都会运用得十分得当。不是么?
  二是危机时刻闪现的机会。有道是危机与机会并存,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但能从危机中判断并抓准机会出手的,在心眼上绝非等闲之辈。记得是在1997年,东南亚地区国家经济出现奇迹般的增长,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经济前景一片灿烂,东南亚各国普遍出现了过度投机房地产、高估企业规模以及市场需求等,终于爆发了经济危机。而在这一时刻,有一个人乘机大捞了一把,那就是索罗斯。索罗斯当时在东南亚资金的出手之大,一方面说明了他削尖脑袋洞察机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了危机时刻把握机会的技巧。所以我认为,当我们遇到危机的时刻,如果我们能从中找到一线大有作为的机会,应该把这个机会的成本值、期待值与风险值系数进行权衡,在有把握的前提下,大胆出手。这种机会应称为上上机会。
  三是遇到“双赢”的机会。提到“双赢”,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把概念往经济学领域去想,其实“双赢”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词,它不仅适用于经济学领域,也适用于做人做学问。我们常听到赛场上的“握手言和”这个说法,所谓“握手言和”,就是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亦即“双赢”。做人也是如此,俗话说“少一个敌手多一条路”,在你的生命长河中,一个敌手都没有不可能,那么有心眼的人就会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减少敌手给自己制造的障碍,这样的机会在哪里?可能是聚会碰面,可能是不期而遇,可能是双方找到一个共同点,等等,总之,能为“化敌为友”提供对话平台的任何机会,都是可能产生“双赢”的机会。再说经济方面,如果因为自己某些方面的实力不济而陷于难展身手时,若能找到一个互补型的合作伙伴,通过双方友好的协商,共创“双赢”,这个机会虽是共享的,但也是上等的。
  四是失败中得出的机会。我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能跑出成功的母亲来。所以当我们失败时,应该对失败的性质进行充分地分析和评估,厘清失败的导因,比如我们钻进的分明是一条死胡同,我们败了,这种“败”在没心眼的人眼里换什么样的形式都不可能再生出机会来,所以只能选择放弃;而有心眼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会从失败中多一个分析败因的心眼,发现是自己曾经选错了方向而非目标之错,于是立即修正方向,把重新再来的风险估计充分,既避免了重蹈复辙,又给自己留下了具有更高期待值的机会。即使事情已无法挽救,但也可作为总结教训的机会,以致重新再来时不再重复失误啊!2005年美国人出了一本书,叫《下一个失败是致命的》,这和我们中国传道中说的“重复失败是最大的失败”不谋而合。很多人败过,但有的人一败再败,而有的人为什么失败一次就成功了呢?那是因为他们把亲历的失败当做反面教材,分析原因,找出机会,调整心态,重新上路啊!
  五是上级给予的机会。比如你是某公司的一名员工,你是否有机会,这和公司领导层的政策、策略有很大的关系。但只要是开明的领导,这种机会对公司内部任何一名员工来讲都是对等的,你不要因为得不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机会而有所抱怨,你应该多出一个心眼来想想,什么机会才最适合你,有的机会适合别人但并不适合你,有的机会适合你但并不适合别人。不适合你的机会你争取来了,可能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适合你的机会你却丢失了,那是你缺心眼,就是无能。
  综上所述,结合自身的实力,对机会的判断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人面对一个难得的机会,或者争取一个机会的时候,很重要的是想想自己能不能胜任。
  中国人总习惯用“是金子总会发光”来激励自己。我想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是所有的自认为的金子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有时候你眼里的金子说不定在别人眼里连狗屎都不如呢。所以机会是对等的,但又是不平等的,关键还看你自己判断对了没有,瞅准了没有,对位了没有!  第02讲 机会成事,机遇成人二、对机会属性的再认识   掌握了机会的判断与应对能力,我们再更深一层来看看机会的属性。
  我个人认为,机会本身是没有属性的,是操作机会的人持有的心术与心态,才使机会具有了属性。机会一旦被镶上属性的色彩,那么它在有心眼的人来讲,就是一种操作平台,是工具,也是加速器。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意识里,机会总是和成功连在一起的。其实只要我们多一个心眼去分析一下成功的定义,就不难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成功是完成某一件事情或某一种事业的满意结果。但成功同样是有属性的,就个体而言,得到公认的成功是在不伤害他人利益或伤害社会基础上的成功,如果你的心里已经拥有了这种成功的期待,那么无论通过任何一种机会获得的成功,别人都没有理由非议你,我也要为你祝福;但如果你心术不正,为了达到自己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制造或抓住某种机会,而这种机会实质上已经构成了对他人利益或对社会的伤害,那么这样的机会为你跟进的筹码越高,你的罪恶就越深。换句话说,纵容一个人作恶的任何一种机会,都是社会的悲哀!
  我崇尚具有为人行善属性的机会。我把这种机会称为成功期待者的“叶绿素”,因为机会为他们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和动力,他们通过机会的赐予,将成功的果实造福于自己、他人、乃至社会。
  美国曾经有一个年轻画家,穷困潦倒,怀才不遇,前途十分黯淡。他住在一间简陋的画室中,以替教堂作画为生。后来他很幸运地被介绍到好莱坞制作一部动画片。于是他便以一只曾经与他为伴的小老鼠为原形,设计出了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取名米奇。年轻的画家的名字从此享誉全球,并被男女老幼所喜爱。他就是沃尔特·迪斯尼。一个默默无闻的家伙,靠什么赢得众口皆碑的声望?一是把握了机会;二是他拥有了把成功回赠给社会的德行。所以机会对于他而言,是善的属性。
  然而机会并不总是关照行善的人,只是关照抓住它并把握住它的人。比如心术不正、爱趟浑水者,寻机会、造机会的心眼就不一般。比如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涌现出了一大批通过“机会主义”而成功的创业者,但在这种成功者的群体当中,我们稍多个心眼,就不难找到为一己的利益,不惜制造本质上构成对他人乃至对社会的伤害的竞争机会(也叫不正当竞争)的人。
  单从表象上看,一些企业或个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在一路高歌,但多少企业的成功运作背后,却潜藏着鲜为人知的“机会丑闻”呢?
  举个较新鲜的例子。前些日子,湖北的汉川市就惊爆一起“小糊涂仙丑闻”,事由起于汉川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倡导公务接待使用“小糊涂仙”系列酒的通知》,并层层下达“完成任务”指标,这是给官员们喝酒造了机会,给小糊涂仙厂家营造了创收机会,也给市政府营造了创税机会,可谓一举三得,可是汉川市政府下发这样的“通知”之前,为什么就不多个心眼想想,这样的机会,伤害了谁呢?伤害了其他厂家的利益事小,伤害了政府的廉政建设的公信力事大呀!一旦机会肥了自己而伤害了他人,这样的机会自然就该归为恶的属性。
  再有一种也叫做机会的“机会”,叫“天赐良机”,它有属性吗?那就要看操作机会者的动机与能力了。而这两方面的能力只要差一点,机会就成了伪机会。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没有什么本事,也没什么心眼,一生都在等待各种各样机会的降临,成天只想着如何“碰”机会,如何“等”机会,如何“混”机会,把机会看成了天上能掉下来的馅饼。我说如果这种人真的能有机会,那叫天瞎了眼!
  退一步说,即使老天真给你机会了,你又能做些什么呢?就像滥竽充数里边的那个南郭,这位仁兄混在古竽队里,和大家一样都有了通过吹竽展示才华的机会,这对他来讲也算得上天赐良机了吧?可是他因为滥竽充数而露怯。
  如此说来,那些既没有真才实学、性情又懒惰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谈机会,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握机会与利用机会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即使有再好的“天赐良机”,对这种人来讲也不过是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无奈的奢侈品。  第02讲 机会成事,机遇成人三、机遇改变命运   谈及机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机会的近义词——机遇。机遇是什么?上网一搜,套话连篇,有的说机遇是人生路上的良伴;有的说机遇是人生目标的导航员;还有的说机遇能让你避过暗礁,躲过荆棘,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途径实现人生的理想。诸如此类无边无岸的解释好像谁都能道来几句,但并没有把机遇的实质含义讲明白,再打开《现代汉语词典》,机遇有了较权威也算是较明晰的解释:境遇;时机;机会(多指有利的)。然而,这种解释真的就通吗?我恰恰发现有人是在逆境中成功的,也有人是冒险成功的,难道必须事先知道“有利”才叫机遇?如此看来,《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点像掰字,所以也不能完全服众。况且《现代汉语词典》明显地把机遇与机会等同起来,这也说不通。算我对此多长了心眼,冒昧了。
  依我之见,机遇本质上就是改变人将来命运的境遇,就看你抓着没抓着这种境遇。
  当年的李自成造反,如果他踏踏实实在西安老巢建都,肯定是可以改变他命运的机遇了吧?可是他信天命,犯了知己不知彼的错误,攻打北京,结果被满人多尔衮部和吴三桂部搞掉了。说明李自成对机遇并没有多花心眼去透析。
  无疑,机遇对有心人而言其利是不尽的,但你可知否?机遇可不像机会,丧失了一次可以再等一次,再再等一次。其实机遇更多时候就像一道一掠而过的彩虹,你还没留下心来关注,它就从你的眼前滑过去了。就比如一年一届的学生高考,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讲都是机会,一次考不上可以明年再来,但如果你碰上有一年正好你所喜欢的专业扩招,你的考分差那么一点,这就丧失了机遇,明年还会有吗?天晓得!
  我分析起来,机遇有三个方面要素应该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机遇的偶然性。机遇是难以预测的,是偶然的,尽管它的本意是对主体发展有利的,但未必人人都能在机遇来时的第一时间内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有利性,所以有的人能抓住机遇,有的人抓不住机遇。但难以预测并不代表着不是机遇。没抓着的机遇也不能说你没机遇。记得陈先达先生在其《漫步遐思》中说过:“偶然不等于机遇,只有当这些偶然被紧紧把握并被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遇。”我认为陈先生对机遇的认识有失偏颇。如果说偶然“被紧紧把握并被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遇”,那些由于没预测准而导致自己“漏掉机遇”的人,就不必在事后捶胸顿足了。
  二是机遇的时效性。应该说,最不容易得到的而又最容易从指缝中溜走的就是机遇。大从一个民族的生命转机,小到一个人的命运攸关的抉择,最要紧的其实也就是那么一两步,但机遇里含有时机的元素,成熟的机遇就是把握机遇的最好时机,错过这个时机,机遇可能就再不是机遇了。比如麦当劳教父雷·克洛克潦倒到56岁,借款1万美元盘下了麦氏兄弟的面包店,于是改变了他后来的命运。这正是恰逢麦氏兄弟的不争气,给雷·克洛克提供了好机遇。如果等麦氏兄弟清醒过来,和雷·克洛克斗起心眼来,或许今天的麦当劳就不是雷·克洛克的了。从历史眼光上,我们同样也能看到一个国家如果丢失一个机遇将意味着什么。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失去一次机遇,就落后一个时代”。
  三是机遇的隐蔽性。机遇的本体分为“明机遇”和“暗机遇”两种,“明机遇”的表现力是直射式的或直观式的,比如如今中国具备了建设的好平台,这是众人皆知的机遇,所以不存在隐蔽性。但“暗机遇”则不然,“暗机遇”的表现力是回旋式的或迂回式的,如果你不多个心眼,便很难看到一种现象或一种事物后面潜藏着的机遇。打个比方,清王朝国门被洋人洞开,这里就潜藏着东西文化交流与通商的机遇,但清政府看不见这背后的东西,只被“鸦片”战火烧得糊里糊涂,再睁眼一看,连八国联军的国土在地球的什么位置都找不着,又何谈什么机遇呢?然而隐蔽性并不意味着就是看不见的远端。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灯泡的经历。他可是历经一万次失败的哟!有多少人能看见他一万次以后能碰上什么奇迹呢?可是他碰上了,与其说是碰上了,不如说他是努力出来了。为什么他不放弃努力呢?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在别人眼里已经被遮蔽着的成功的机遇。
  让我们再来看看机遇与人的心眼有什么关系。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心理很浮躁,觉得赚钱很辛苦,累得疲惫不堪,一年下来所赚到的钱,不如人家一个月赚的多,如果让大家去选择这两种赚钱方式的其中一种,想必都不会选择前者。但请你多个心眼想想,如果后者的机遇来了,你抓得着吗?即使抓着了,又抓得住吗?现在的社会发展的特征是能力说话,实力说话,竞争优胜取决于人脑,是头脑在竞赛,谁对新生事物反应敏锐,谁对新生事物接受得快,谁善于把握新生事物带来的机遇,谁就是赢家。从这个意义讲,机遇就是从比别人多一个心眼中得来的。
  要磨砺把握机遇的心眼,首先要做到居安思危。这就要求大家平常心里多装些“虽然……但是……”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你对世事就会表现出超凡的敏感性。毕竟,机遇从来都是垂青于那些心里有所准备的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待观望,畏首畏尾者,对机遇的反应自然迟缓,所以也是不可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我们未尝不可这么想,虽然中国建设的安全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但如果不把握好眼前的机遇发展自己,就等于丧失机遇。只有时时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认真分析每一次过往的机遇,才能牢牢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机遇。
  其次是逆境中找机遇。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经不起挫折。稍有一些挫折,便唉声叹气,怨声载道,怪自己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可真是既俗又缺心眼的表现。事实上,你若多个心眼去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逆境中也潜藏着机遇元素。这不是吹的,当年之司马迁忍腐刑之辱写下了《史记》;海伦·凯勒不幸双目失明,但有幸成了拥有世界读者的作家。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成名成家?当然是多了把逆境当机遇的心眼啊。请多个心眼想想,现在抱怨者中有几个是忍腐刑之辱者?有几个是双目失明者啊?你有什么资格说命运对你不公呢?
  说到此,我给诸位撂下一句话:机遇是有偏爱的,它偏爱心理有准备、理念上会珍惜机遇的人。  第02讲 机会成事,机遇成人四、解读机会和机遇的不等式   前面讲过,机会无处不在。但是机会不等于机遇。机遇是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有时间限制的。认识机会是一回事,能否抓住机遇则是另一回事。抓住机会是抓住了事情的方略,而抓住机遇则是抓住了事情方略的最佳时机,机遇充满紧迫感,时不我待,不进则退。
  这就说明,机遇是不能自己创造的。它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再比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年代,造就了无数商圈有心眼有能力的弄潮儿。如果没有市场经济,也许他们只能一生都碌碌无为,是市场经济改变了他们,所以他们的伟业和时代一起载入史册。从这个意义讲,他们遇上了好机遇。就比如20世纪末,中国IT业出了两个领军人物丁磊和张朝阳,不是我不服他俩,但我认为他们这是赶上好时候了。你们看没看到?今天IT业比他俩厉害的人多了去了,他们发展自己的机会也多得是,可是谁也没有当年的丁磊、张朝阳出名。原因不用多想:改变命运的机遇没赶上。
  再看看今天出版业发展,看上去好像机会有的是,可赚可赔。可是做书的人都知道,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行业只要买来纸印上字,就能变成钱。想想现在是再没这机遇了,所以做书的人赔的多挣的少。
  和机遇相比,机会就没有特定的历史属性和时代特征。机会既可能是凭着自身的能力自我去创造,也可能要靠耐力去等待,但也有可能会潜藏在冷不丁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机遇)之中。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每年一届的高考,创造与等待的元素都有,这就是机会,但若是偶遇专业对口的机遇,难道里面就没有机会的元素?
  前些日子,我在一篇网络文章里读到这样一段话:“多数弄潮儿尚且是不自觉地卷入历史,对于'常人’来说,历史机遇对于生活而言,是没有什么特别意义的。”文章里指的“常人”,可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凡夫俗子,而是地地道道的“媚俗”之人。从我们现在谈论的心眼意义而言,媚俗之人当然不能和弄潮儿相提并论,弄潮儿把成功寄托在机遇上,把心眼放在机会的把握上,他们通过机会的实务操作,来赢得机遇的报偿,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媚俗之人什么心眼也没有,所以无论是机会还是机遇,对他而言也只是水中花、镜中月,如此而已。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大浪淘沙的社会变革中,人们身边的机会四处可见,但不管有多少机会,都只能从属于一个变革的机遇。有心眼的人抓住一次难得的机遇改变了一生,缺心眼的人解读不了机遇,所以即使给他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白搭。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但多出多少心眼也未必能制造出更多的机遇。机会有可选择性也有循环机率,机遇只有取舍,没有选择。机会多了让人增添了把握机遇的方式,机遇多了则让人无所适从。所以我说,机会决不等于机遇。人不能刻意创造机遇,但却能从容地驾驭机遇。顺应潮流,有所独为,在人生将尽时,回首往事,无需为碌碌无为而遗憾。此乃人生境界矣。
  话题谈到这儿,我不得不指正一下一些人对机遇和机会理解上存在的误区。
  最大的问题在于机遇或机会的平等性。我常听前辈们说机遇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话单从某种单一的领域而言还有点理儿,但若把这个理儿生拉硬拽到社会学角度,就有点儿牵强附会了。
  单说机会吧,比如某市场推出一批新潮女装,这对年轻的女性而言自然是购物的好机会,而这种机会与男人何干?与儿童又何干?再比如有一个绝对能挣大钱的机会来了,前提条件是要投资,这对有钱人来讲无非“钱生钱”,容易得很,可是对穷人呢,那就只有眼巴巴地看着富人更富了。
  我们再来看机遇——同样也不能胡乱地生套在“人人平等”的概念里。比如前两年国家教委颁布新政策,同年高校招生名额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20%,这对挣扎在录取线边缘的应届高考生当然是难得的机遇,而这种机遇与参加高考以外的人们又何干?如此看来,不论是机会还是机遇,都是有类统性的,我们在机会或机遇面前,应该多一个心眼好好想想,什么样的机会或机遇是适合自己的,如果不适合自己,当弃则弃,否则你就会迷路。
  如上我和诸位讲了关于多个心眼看机会及机遇的问题。现在把我的话做一下浓缩。
  第一,机会是具有两重性的东西。当机会来临时,它既会带来成功的希望,同时也会带来一路的坎坷,一路的艰辛,一路的风尘,一路的磨难。机会只偏爱能看准它,把握它的有心人,而对那些平常对机会缺乏心理准备或是准备不足的人,机会是不会凭空而至的。
  第二,机会只是成功的催化剂,但并不能主宰你的成功。
  第三,机会不等于机遇。但彼此又相互联系。机遇中潜藏着无数的机会,而成功的机会则会推助机遇的产生。把握一次机会能做成一件事,把握一次难得的机遇则改变人一生的命运。或者是:机会成事,机遇成人!  &第03讲 心眼里外,命运各异心眼里外,命运各异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智慧。然而智慧何来?
  一是用心实践;二是用心思考。二者相辅相成,这就是智慧的源泉。
  常听人说,心眼里外,智慧两重天,命运也各异。此言的意思是,心眼是产生真知灼见的第一门户。打得开打不开这扇门户,始于心眼,同时也决定命运的去路。
  心眼之外,智慧贫乏,如果遇到一件好事,肯定错过;如果遇到一件坏事,必然发生。心眼之内,智慧生成,如果遇到一件好事,肯定抓住;如果遇到一件坏事,必然躲过。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各异,陷阱和机会鱼目混杂。要厘清混珠的鱼目,解开生活的麻花,无疑就得多用个心眼去督导、去发挥、去利用智慧的效能。就像加拿大罗特曼商学院院长罗杰·马汀教授所说,比他人多个心眼的关键,就是“比别人更好还不够,你必须和别人不一样”。无疑,这里所指的“别人”,就是那些居安不思危,创造力低下的没心没肺之徒。
  以下我就分四个小部分,来进一步证明本次的命题:心眼里外,命运各异。  第03讲 心眼里外,命运各异一、没心眼的骂街,有心眼的逛街   街是用来干什么的?我用句比较形象的话说,街是用于来来往往的人们摩肩擦踵的。然而中国的街却还有一项“特色功能”,即让众人泄愤的。
  记得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他的《闲话中国人》中就把中国人评作“一盘散沙”,为什么是一盘散沙?易中天阐述了很多理由,其中不乏有自私自利、贪小便宜、欺软怕硬、排斥异己、懒惰成性等,更要命的一点是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不思进取,对社会却要用心索取。
  请诸位别用“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之类的政治术语界定我的话。你想,现在社会上从大街到小巷是不是处处都存在着不满情绪?其中有多少人对自己不满过?你再看,几乎每个不满者在泄愤时,那张头头是道的嘴都敢妄称自己代表着正义,其实谁不知道,这种所谓的正义,充其量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画皮,一经推敲,里面包藏着的却是五花八门的私心杂念呀!
  但凡私心重者有两大心理特征:一是最好地球只围绕着他一个人转;二是既不思进取又贪得无厌。换句话说,他们打心眼里压根儿就没有正义,只有没完没了地索取。然而事实证明,地球绝不可能只围着一个人转,贪得无厌者也必穷极一生。这个道理虽然明摆着,但私心重者到死都不愿意用平和的心态接受这种事实。因此他们浮躁,他们沉不住气,他们通过发牢骚、讲怪话来冲淡心中的烦闷。结果呢,你越是骂骂咧咧,心情就越糟糕,心情越糟糕,就越骂骂咧咧,如此恶性循环,你要有所作为那才叫怪!
  我不知道是谁给当今社会惯出来的一个怪现象:人人都可以侃国家,侃政府,侃企业,侃高官,不侃则已,一侃就骂声不绝。诸如骂富人的绰绰阔气、骂贪官的品德败坏、骂小姐的为钱卖身、骂直销员的商品欺诈、骂上司的狗仗人势、骂朋友的背信弃义、骂拾荒者不讲卫生、骂乞讨者家中盖洋楼、骂小人的背后捅刀子、骂社会的世风日下,假若都没东西骂了,也能捕风捉影地找些不实之词咬牙切齿地痛骂一番执政党。至于骂的形式,那更是不拘:家里骂,街头骂,私下里骂,公开的辱骂,电话里骂,网络上骂,不爽也骂,爽了也骂,总之,只要不上主流媒体,都算言论自由,不用为被扣“反革命”帽子或戴铁锁镣铁链而惴惴不安,骂得在理不在理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骂,风头出了,气也提了,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了,就能感受到好像地球在围着自己转的快感。但有多少“骂街”者能多个心眼想想看,在这种所谓的意念快感的身后,你究竟得到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呢?
  话说到这儿,我倒要提一提我挺佩服那些在“骂街”者大行其道的大环境里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被消极因素所干扰地坚持做自己的事的人。我想无论什么行业,能得天下者,大抵都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但在理念上却与众不同的人。他们无愧为比众人多了个心眼的实干家,这种心眼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周边的浮躁风气,众人用于骂街所耽误的时间,都是他赢取机会的空档。这种人,你若不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是找不到他非同凡响之处的。
  我记得2005年有一次和几个同行在一家饭店聚会,由于大家都是朋友,没有上下级之分,说话也就比较自由。不知是谁带了个某某贪官的一个案件,结果聚会一下子就变成了声讨会。
  正当大家热火朝天时,我猛然发现坐在我身边的那位一直少言寡语的吴君“掉到洗手间”里去了,于是我便上洗手间去找他,结果没找着,我就在餐厅里转悠一圈。你说这位仁兄在干什么?在吧台和一个女领班“勾勾搭搭”!
  我迎上去说:“喂,你怎么脱离群众了?”吴君回过头来,很含蓄地说:“大家谈大事,我不掺和,我还是趁此机会踏踏实实地去做些该做的事吧!”接着他举着一张VIP卡在我眼前晃了晃说:“你看,我利用这个机会和那个领班一'套瓷’,就搞来了饭店的打折金卡。”
  我说:“就你心眼多!”他诡秘地一笑说:“见笑了,我是因为大家谈的话题我插不进嘴,所以只好找个地方散散心。”
  散散心?有这么散心的么?诸位能从吴君的这种散心方式中解读到怎样一番含义呢?
  说实在的,当时我脸是火辣辣的,有点自惭形秽。我不知道平常动辄就容易暴怒,并习惯以骂街来解决问题的人在听到我这位仁兄的“散心”自白后,心里作何感想?脸上是否也有点儿发烫?
  要知道,吴君正是凭着他的沉稳和机智,以及他那处处多留心眼的职业嗅觉,现在可是我们这拨人当中干得最出色的首席律师哟!而我们呢,其中一部分人仍在骂着街。  第03讲 心眼里外,命运各异二、没心眼的信天,有心眼的信自己   不知为什么?有一种早就被批臭了的宿命论最近在社会上又流行了起来。说的正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论调死灰复燃,并赢得风卷残云般的受众体,这说明什么呢?是科技进步和生活条件提高背后必然出现的产物?还是“天命”真的很灵验?我实在难以说得清。
  现在政策相对比较宽松,每个人都有选择信仰的自由,这就意味着要把自己的命交由谁来安排大抵都由自己说了算,别人也没有权利强制你信谁不信谁。然而对“天命”的崇拜和信仰却在悄然中被提升到历史最高度,这就有点儿让我匪夷所思了。
  但凡对“天命”矢志不渝者多是始出于对“命好命坏天注定”的诱导,因此每做一件事情不是先问自己行还是不行,而是先问天。天说行就行,不行也行;天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另一类就是唯唯诺诺、没有什么主见的摇摆分子。我敢肯定地说,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统统属于没什么脑子的人,即使有脑子也没什么心眼,所以他们注定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谁成了气候,那还真是老天瞎了眼。
  诸位可能都知道李自成起初是个起陇亩、不读书,只是信天命的主。他是怎么造反起家的?是在崇祯元年元旦,他和几个弟兄在山中饮酒,酒到半处,大家推其为首造反,李自成说:“当问天。”即取一支箭插雪中,深深一拜,问曰:“若可作皇帝,雪与矢齐;不然,则否!”结果,漫天大雪飘然而下,雪没过箭羽。遂起兵造反。这次有幸被“天”蒙中了,他的选择获得了成功。
  十余年后,李自成进北京。在承天门下,他又把命运交给天,对准承天门的匾额张弓搭箭,道:“若射中'天’字,便坐稳天下。”结果不中。于是他在与满人多尔衮交战中,在军事上占尽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慢慢吞吞,屡屡贻误战机,最终被吴三桂和多尔衮两股势力吞噬了。
  我不知道李自成一次中一次偏,与他的前一次成功后一次败是不是偶然的巧合,反正后一次的失败与“天命”导入他的消极浮躁的因素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认为,李自成的失败并不是“天命”所注定,而是他信“天命”后自己打败了自己。
  诸位可能会把李自成上演的“张弓搭箭”那两出当做历史笑料,但你若多个心眼想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论调,其本质难道不是与李自成的“信天命”一样既幼稚又可笑?然而许多明摆着幼稚可笑的事,却让很多人笃信不疑。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我怎么也笑不出来。
  有一个刚刚当上副局长的年轻人想竞逐局长之职。此前他听人说本地某“半仙”算命很灵,便悄悄地去问自己的官运如何,得到的回答却让他心里凉了半截。“半仙”掰了掰手指说:“此乃天意,你今年恐怕没什么官运,不过请放心,明年四五月份一定会有高人提携你的,小则科级,大则处级,你只管耐心等吧,别犯错误就成。”
  这个副局长居然真信了“半仙”所“赐”的“天意之命”,放弃了局长位置的竞逐。他怎么就不会多个心眼想想,连天都有不测风云,一个所谓的“半仙”居然能测出一个人旦夕祸福的“天命”来?
  是的,他没这心眼,所以他没熬到“半仙”规定他的时间,就又偷偷地去另外一个名气更是了得的“大仙”那里求询官运,那“大仙”一看来者给的报酬不菲,哪敢怠慢? 只见他当着此君的面闭上双眼,然后又是发功,又是念咒,继而浑身抽搐,手脚痉挛,吓得此君差一点夺门而逃……表演片刻,“仙”复人状,说是刚才自己灵魂出窍,跑了9999万公里,专为此君官运请“上天仙王”指教,现将“仙王”的话带回来了,“仙王”认为,此君的命相在三年内将有大变动,要他好自为之,官有则可,无亦可。再问则云:“天机不可泄露”。
  此君怏怏而归,想着那“大仙”不着边际的话常常坐立不安,饭菜难咽。三年大变? 官有则可,无亦则可? 这分明是暗示说自己的官福只能再享三年。三年后自己一无靠山,二无经济,岂不哀哉? 不行,得利用现有的职务之便拉关系搞票子,也好为日后养老垫个底儿。
  三年后,熟悉此君的人在监狱见到了他,你说他说了什么?
  “——唉,三年前那位'大仙’的话还真灵!”
  整一个拽着“天命”不开窍的主。其实明白人只要多个心眼想想,就不难分析出当初“大仙”的话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他只是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必然规律用两种假设进行“排中”的取舍,让你自己去想,自己去领悟,自己去表现,不论你怎么表现,他的话都能言中,并不存在灵和不灵。难道不是?
  由此看来,人的命运不管把握在谁手里就是不可能把握在天的手里。“谋事在人”这半句话不假,成事同样也得靠人,这与天何干?中国自始以来都有“谋生”之说,而“谋生”二字就已经涵盖了“谋事”与“成事”,掰开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再看能测“天命”的“大仙”们,他们有什么资格测别人的“天命”是好还是坏呢?他们为什么不测一测自己为什么只以“大仙”为业,而不能在家中享清福呢?这个问题没心眼的“信天命”者不会去想,而有心眼的人一定会想到,所以他们还是笃信另外一句话:凡事成与不成,事在人为!  第03讲 心眼里外,命运各异三、没心眼的练嘴,有心眼的练手   记得国内有一位私营企业家曾说:“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少力量大还是人多力量大的问题……我们稍微多个心眼想想,在中国,人多意味着口杂,说话的人与做事的人能不能成正比?如果不成正比,靠炒鱿鱼式管理,就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恶性循环。”据说这位私营企业家麾下的企业仅有不到百人,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超规模于三倍的同行企业。为什么呢?用他的话讲,人少,空话就少,有利于做事情。你不得不承认,他的心眼就是不一般。
  无疑,这位企业家肯定是“人少力量大”的倡导者和推行者。他的一席话,让我联想到平日间人人都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边说边练,真把式。”我现在把这句话略作一下改动,叫“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如果再把这句话赋予心眼的意义的话,那就是:“光说不练者没心眼,光练不说者有心眼,连说带练者心眼多多。”现在的悲哀是:光说不练者多多,光练不说者少,连说带练者少之又少。如此说来,人多真的很无益,因为人多口杂,大家都在拍胸脯说话,心里都在盘算着如何少干点事多吃点饭,自然就成了一盘散沙。
  在光说不练者在表面上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那些能够多出一个实干的心眼的人就显得非常之与众不同了,别看他们在一个团队里只占着很少的群体,甚至只是极个别的人,但倘若叫大家突然停住练嘴的兴致,把目光都投向他们时,那时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是那么的耀眼!
  这时谁还说那些光练不说的人傻,那他才是真正的傻子呢!
  即使你说他傻,他表面上似乎也认了这个傻,那叫真傻吗?你练了嘴,到头来一事无成,他利用你练嘴的时间练了手,却练就一身好本事啊。
  我在《管好你的嘴》里也曾讲过这个问题。多说一百句话比多做一件实事容易一百倍。中国人很看重精神的弘扬,因此口号喊得比谁都响,话说得比谁都多,但欠缺的正是意志品质,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实干家”在中国反成“叹之为啧”或“啧之为叹”的“稀物”。而日本人在这一点上与我们唱了“反调”。我个人认为,若要解读日本在“战后”经济飞速复苏的主因,只要从日本人身上找找务实的意志品质就够了。有人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性格做了比较,说是中国人为一件事应该怎么做还在呼口号、斗嘴皮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把同样的事做完而且去领工钱了。这种比较虽不免有失偏颇,但毕竟把“嘴皮子”与“实干家”的实际差距彰显得很淋漓。奇怪的是,我们天天都在批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怎么这种人会越批评越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多留个心眼想一想,答案就出来了:口头上无限度地夸大精神的作用耗掉了我们太多本应该付诸行动的精力!
  我们恰恰应该多个心眼想想,在屡屡占尽“嘴上风光”的同时,究竟什么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觉得眼下用于激励我们精神的标语、口号、讲话已经享用不完了,甚至很多人的脑子都装不下了,都该往外“溢水”了。而事实上由惰性所撑扶着的虚伪和他律却被“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的光环长时期地罩住,从而导致了实干与自律的意志品质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提升。正由于中国“光说不练”的“看客”正占据了社会生态的主流,所以易中天先生才会愤怒地痛斥国人就是“一盘散沙”。
  所幸的是,多数“一盘散沙”的团队都不会散到底。事实明摆着:“散沙”里往往不乏一些能多出个“你动嘴我动手”的心眼的实干家,因此才给团队带来生机与发展,同时也给他们自己立足于社会与创造伟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敬佩这样的人,也四处在寻找这样的人,可是现实是:真正既有心眼又讲究实干的人才真是千里难觅呀!  第03讲 心眼里外,命运各异四、没心眼的靠跟风,有心眼的靠自身   都说现在人比过去人更智慧,我看不见得。我倒觉得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的“信息零距离”的同时,也对许多人的头脑思维形成了灾难性的弱化。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一向以“活着就是硬道理”的国人身上,这号人做啥事都不爱自己动脑,害怕担风险,因此只会跟在成功者屁股后面跑。我们姑且把这种人统称为“跟风者”。
  中国有多少跟风者?我没有统计,也无法统计。反正你睁开眼,俯拾皆是:有个人“跟”的,也有集体“跟”的;有跟“土作坊”风的,也有跟“留洋”风的。反正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至于抓老鼠的过程、形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着前面的猫也抓住老鼠了。“跟”者如众,“跟”者成风,“跟”者大行其道,“跟”得整个社会浮沫四起,“跟”得有心眼有创造力的人反成惊弓之鸟,你还有什么可跟的?一旦你“跟”成惯性不“跟”都难又没什么可“跟”了的时候,你的命运又掌握在谁的手里呢?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有多少跟风者多个心眼去关注过,但事实告诉我们,发现当今中国,有三种“跟”已经达到了极致——商界之“跟”,文化之“跟”,留洋之“跟”——诸如此类,再跟下去,恐怕路也快走到尽头了。
  先看商界之“跟”。现在一些商人自己并没有做商人的能力,但却学会了跟人跑。比如有人生产VCD挣了钱,大家都一哄而上做VCD;比如有人做手机,大家都一窝蜂跟做手机;比如有人炒房地产发了财,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购房;比如有人做饮水机在市场走俏,大家都在第二时间生产出形态各异的饮水机……总之,只要不犯专利,大家都一窝蜂地把一个人研发的新东西做烂做臭为止,然后再去找下一个可以跟风的目标。
  然而市场无情,能跟得紧的尚且能分得一些残羹剩菜,跟得慢的呢?恐怕就是自讨苦吃了。你想,潘石屹在北京搞“现代城”搞出了名堂,后来不是有人跟上,搞出的“后现代城”不是也很风光?但跟了一个“后现代城”就足矣了,如果你傻傻地再跟出什么别的什么“现代”,恐怕你就要倒大霉!
  你不能不佩服那些有心眼的商人,他们往往能超越常理,出奇制胜而赚大钱。没心眼的人跟着成功者后面跑,恐怕就难以“路路顺”了。可以想见,别人做成功的生意,你跟着做未必会成功;别人炒股票很赚钱,你去炒也许就会赔钱。所以别看涨得快就“一窝蜂”地盲目跟从,否则到慌时岂不也是要大家慌不择路?
  至于文化之“跟”,主要表现在出版与影视圈。
  我记得几年前有人开发了几本引进版的励志类图书,在市场上反响特好,结果不出半年,这类图书就在全国各地市场遍地开花,其中多数为造假的引进版,结果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封杀。然而这并没有引起那些“跟风癖”者的警觉,大家好像都感觉励志书好卖了,于是大家都炒起了励志书选题,差不多有两年时间里,市场上的励志书比重远远超过了文学书籍,这正常吗?我看只能说是对市场规律的破坏性开发!
  后来呢?绝大多数做励志书的人都赔得直不起腰来,这就是“跟风”跟出来的结果。而当年首先刮起励志书的人在干嘛呢?早就收手啦!
  再看影视圈,“一窝蜂”地“跟风”现象一点也不比图书业弱!比如武打片,先是20世纪80年代的影片《少林寺》风靡全国,引起武打片全球走红,不仅中国人爱看,外国人也爱看。按理说,这扩大了中国功夫的影响,是功德无量的事。可是在此之后,武打片一部跟着一部,一部更比一部长,然而都拍的什么?放着语言上嗲声嗲气不说,那武打动作均是一味地做假(比如让一个个事实上弱不禁风的帅哥靓女在影视里飞檐走壁)。现在呢?观众苏醒了,不买账了,收视率降得没治,就这样还有人继续跟,一个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拍了三次,最后某版本让人乍看误以为是《西游记》,还有人说这片子是“准黄片”呢。
  是不是影视圈除了跟风就没路走了呢?电视剧《亮剑》告诉你:否!
  同样是战争片,但《亮剑》却拍出了自己的个性,也拍出了一代英雄指战员的与众不同却又让人喜欢的个性,因此获得了成功。我真难说不久的将来,《亮剑》是不是也会被“跟”起来?如果会,跟一部两部足矣,跟多了,恐拍又要泛滥成灾!
  最后讲一讲“留洋”之“跟”。
  先是有人留洋成功了,有MBA之类的功名了,于是国内众多大学毕业生蠢蠢欲动,行的和不行的都想搭上“留洋”班车,然而“留洋”何其难!难不怕,只要能出得去,借了钱也要像狗一样爬出去的“留洋”者也不乏其人,此之下,多少人心中还能存有“我是中国人”的自尊底线呢?
  再看“留洋”能得到什么呢?有人说,“留洋”是为了发洋财;有人说,“留洋”就是为了多学点人家先进的东西。有了这些理由,就更非出去不可。那么我就要问这些跟着“留洋”的人,难道不出去你就发不了财了,就学不到先进的东西了?你多个心眼想过没有,别人出去能混得MBA,你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也出去,就保准也能混个MBA?混不成怎么办?最后还不是又要狗似的再爬回来?
  当然,我们得承认,中国的科技水平落后于其他先进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的智慧能力不如人。柳传志没有跟着风留过洋,但他的管理智慧却闪耀着中国传统的人文光芒,与柳传志同一辈的很多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如任正非、鲁冠球,他们同样也没有留洋,但他们都成了所在行业的“大哥大”,他们的管理能力难道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制造”?
  我承认,“留洋”是一条成功的路径,但不是所有“留洋”的人都能通过这条路径获得成功。不信,你留意一下,那些留过洋又空手而归者,现在都在干什么?失业呀!由此我提醒那些还在想着“留洋”的国人,请多个心眼想想,“留洋”成功是一面镜子,更多的“留洋”失败者难道还不足以为鉴?
  综合以上三种“跟风”现象,可以给“跟风”者得出这样结论:普遍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不长心眼,以为只要跟上成功者的后尘,踩着成功者的脚印走路,就能四平八稳。殊不知现实无情,“跟”得好的或许能混到一些残羹剩菜,但更多的则是连残羹剩菜都混得历尽艰辛,直到如梦方醒时,才发现自己该有的机会丢了,该抓的机遇丧失了,怨时光不能倒流,无奈,只能叹曰:当初真是愧对自己两个肩膀扛着的那个脑袋啊!
  都说命运要靠自己把握,怎么把握?用你的心,用你的眼去把握。一心一眼,谓之心眼。心眼里外,智慧各异,命运更是两重天。莫道机会对人有偏心,莫道今明两天有多远——有心眼的人为了明天而抓住了眼前任何一次可以用的机会;没心眼的人用侥幸的眼前去豪赌明天,所以一再丧失机会。莫道一窝蜂起无足惧,莫道出国才是硬道理——有心眼的人只凭自己的创新能力踏平坎坷行大道,没心眼的人只会唯唯诺诺地充当行尸走肉的跟屁虫。莫道命运好坏天注定;莫道命运如此捉弄人——如果实在要信天命,那么,老天对人类本应是公平的,是人心眼的不同,才导致了命运的差异。有心眼的人不知道人能不能胜天,但一定知道怎样才能胜天;没心眼的人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老天,结果总是受到老天的愚弄。    第04讲 低调内敛,厚积薄发低调内敛,厚积薄发   记得在十几年前的一天中午,我喝高了,却忘了下午有演出任务,结果在酩酊大醉下被人“押”到已摆在舞台上的钢琴前,然后给一个男高音独唱担任伴奏。当时那位仁兄唱的是《骏马奔驰保边疆》,而我在弹奏时,手刚一碰键盘,就醉熏熏晕乎乎地给人家起高了调子,让人家唱到高音处脚尖都踮起来了,让台下观众误以为来了只未成年的公鸡在学打鸣。
  后来,我经常把这个例子讲给那些喜欢“卡拉OK”的朋友们听。为什么有人说“卡拉OK”是娱乐了自己,折磨了别人呢?我说不是你的歌唱得不好,而是多数人的音域跟不上原声带调子,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青藏高原》,歌是很好听,很多人都爱唱,但能按原调完整唱上去的人数不出几个来,如果你在翻唱时,不把原带子音乐调低一二个度,那么《青藏高原》的“卡拉OK”效果就会出现我前面所说的那种酷似像小公鸡打鸣的滑稽现象。
  “卡拉OK”要先根据自身的音域给音乐定好调子,这样唱出来的歌才靠谱。给自己制定某种计划也是如此。我主张在制定计划之前,应该先掂掂自己的分量,做到厚积薄发、量力而行,这样执行起来就会从容得多,更不会因高定调低能力而导致跑调。如果调子和自身能力相去甚远,把计划定得老高,口号喊得震天响,而实际行动老是跟不上,这就离谱了。
  生活就好比一首人生长歌。这首歌唱得如何,首先要看你给自己定的什么调。没心眼的人天天在唱赞歌,天天处于本领恐慌中;聪明的人就多了个定低调的心眼,因此才能屡屡在内敛中厚积薄发。我赞赏凡事定低调的人,因为定低调,才不致使自己生活承受超负荷的担子。前辈喜欢用“低调做人,厚积而薄发”来教导我们,其实也是这个意思。那么怎样理解低调,又怎样以低调态度处世呢?以下我将分三个小话题来作相应的解答。  第04讲 低调内敛,厚积薄发一、低调的核心意义是内敛   我在2005年写的《试用期的困惑与支招》一书中,就向许多困惑于职业饭碗的年轻人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你想干什么?”二是“你能干什么?”你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一心的好高骛远,期待着能在求职路上高歌猛进,这现实么?走向成功的路有多条,但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无论你想做什么事,或者找什么工作,当你在为自己制定分阶段性目标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低调内敛。
  当然,低调内敛不是说了就能做到的事,尤其是性格比较外向,又已经获得一定成就的人,由于应酬的机会比别人多,见的世面也就自然增多,那就更应该多一个自我保护的心眼,而最简单又最适用的自我保护,就是我说的低调内敛。
  自我保护需要多一个心眼,低调内敛更需要多个心眼。
  那么人的内敛心眼是怎样生成的呢?
  首先是要多点城府,少点自我标榜。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这里的“鸟”有两解:一是因为“鸟”的优秀容易引起事端;二是因为“鸟”带了头更容易引起事端。我的看法是:无论出于什么理由,事端出了,造成不良后果了,纵然你是一只好鸟,那也不过是一只等着挨枪的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鸟都是命中注定等着挨枪的。
  比如和我们人类总是若即若离的鹰,在扑食之前总是躲在隐蔽的树梢上晃头晃脑地察看前后左右,直到确定没有“敌情”才敢落地叼食。可见鹰内敛的城府,就是比一般益鸟多得多,它绝对不会因为自己是身材高大而自我标榜,所以但凡人们所说的出头之鸟中,你绝对找不到它们的身影。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高人身后自有高人,即使你有超人的本领,也应该给自己多留点城府,少一点自我标榜,否则,哪天因为太标榜而引火烧身,你哭都来不及!
  其次是要多点含蓄,少点锋芒毕露。
  说到含蓄,让我想起了奥运会夺冠归来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这个闽南人无疑是现役中国女排的“带头鸟”。然而他却十分内敛。在央视主持人就他的“笑”——请他讲讲心得时,他却“笑”着把那位总决赛中负于自己的俄罗斯主教练卡尔波利大大地夸赞了一番。
  这位被喜悦所环绕、被赞扬所包围的“微笑英雄”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面对广大电视观众,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他却在那里“拐弯抹角”,接着他诠释了自己微笑的缘由——笑是自信,是含蓄,这种自信与含蓄的互补,就是低调内敛的功力所致啊!
  反观中国足球,一到国际级大赛,“输”——就成了他们的代名词。就这样,我们还总在喊着“冲出亚洲”,我劝有关管理者还是低调内敛些,把“冲”字改成“走”字还含蓄些,至少还会让人感觉你还有点儿自知之明,不会是又没能力又要逞能的“高调英雄,低调狗熊”。
  再次是要多点谨慎,少点自亮底牌。
  俗话说,真人不露相,什么意思?为人处世,不要把自己的底子露得一干二净,做人多给自己留点后路。
  很多人都读过冯梦龙所著的小说《警世通言》之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在我的印象里,杜十娘不但是个节操的牺牲品,而且还是个处世十分谨慎、低调内敛的富婆。有“翠羽明,瑶簪宝珥,约值数百金;玉箫金管,古玉紫金玩器,约值数千金;夜明之珠约有盈把。其他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目所未睹,莫能定其价之多少”为证。你想,如果那个李甲不忘恩负义的话,光凭十娘那“百宝箱”,走家庭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不成问题的。
  我们不能不佩服杜十娘低调内敛的能力,所以她能把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
  当然,杜十娘只属于家庭夫妻生活当中的个案。我举这个例子,一方面是钦服她谨慎、内敛的心眼,另一方面是奉劝那些习惯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人,越是有点本钱,越是要多个谨慎的心眼,别动辄把自己的底牌在他人面前亮光。尤其是那些有烧钱狂症者,你烧钱可以,但你别烧得恼了别人的心,否则,即使税管人员不上门来,有“仇富癖”的盗贼们也不会让你睡安稳觉的。
  最后是要多点冷静,少点心浮气躁。
  所谓冷静,就是持重,就是沉稳,就是寻找机会和把握机会以静制动。冷静不是放弃热情,更不是对世事的逃避,而是练就“韬光养晦”的内力,视机而动。
  比方说你是一名新来的员工,上司分配一项你从来没做过的事让你去做,你在没有绝对把握的前提下,以低调内敛的态度处之,就是一种“内力蜇伏”式的自我保护;如果你一接到任务,就很爽快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到头来你若是没有能力完成,结果可想而知。如果你能多出一个低调内敛的心眼,说“这事我虽然没做过,但我会尽我的努力去做好”,那么无论你的任务完成得怎样,都不会处于被动。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说的是刘备在徐州期间很不得志,寄人篱下,当时曹操有意用他,请他饮酒,言语间,曹操道一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先是被惊出一身冷汗,以致筷子都掉在了地上,也就在一瞬间,他就冷静答曰:“迅雷风烈,必变。”用以来掩饰自己的恐慌。
  刘备此言无疑遮人耳目,目的是避祸,实乃低调内敛、韬光养晦之计也。  第04讲 低调内敛,厚积薄发二、从低调中酝酿厚积薄发   明代曹臣结集了一本《舌华录》,这是什么书?搞笑书。讲的就是嘴巴太“华”的人“闹”出来的各种丢人现眼的笑话,《舌华录》虽然没有把“华”者挨个地批,但你只要多个心眼,就不难从一段段故事中看到外秀内干、华而不实、礼崩乐坏的众生相,他们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结局都是一样:“死”于高调。
  人都是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的。既然高调换不来成就,而且会“死”得很难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个心眼,选择另一种“活法”——从低调中厚积薄发呢?
  什么叫厚积薄发?从字面上理解: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则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再从拆字上理解,“薄”的意思同日薄西山的意思是相同的,在动态上又有接近、逼近之意。古人原语是“君子厚积而薄发”,意思就是有心眼的圣人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而成就事业的。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晋商和徽商,其成功的共性就是有钱不张扬,厚积而薄发;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在早年的时候十分自负,但遭到一次朋友的当场羞辱后,使他长出了低调做人、厚积而薄发的心眼,后来终于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呢?我这里有三点供诸位参考。
  首先要给自己创造一个平和的心境。有了平和心境,才能在拿得起放得下中不断砥励自己,才能在稍安勿躁中冲破逆境的重围,从容而自信地面对未来。
  诸位都知道,几年前中国的家电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之时,大家都纷纷卷入技术战、人才战、价格战、营销战之中,每个企业都想无限度地拔高自己的调子,以为高调就能把自己打造成行业旗舰,结果谁都成了困兽,困兽犹斗。其实,谁在这个时候要是能多出一个低调的心眼,用平和的心境来调整自己,谁或许就能冲出重围,为自己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后来人们发现,美的空调成功了。是的,谁能想到在市场竞逐中,一家电器公司突然会冒出大客车生产线来?可是美的就做到了。他们靠的是什么?当然是厚积薄发。即:当初同行业纷纷往一处使劲时,他们却比谁都平静,这种平静也叫拿得起放得下,在平静中显平和,在平和中找出路。说到这儿,你能不服“美的”在低调且平和中比同行多出来的厚积薄发的心眼吗?
  再看职场,最难能可贵的同样是那些和为贵、谦为上的低调职员。这种低调表现在行动上,通常是耐得住工作的寂寞与枯躁,在平凡中踏踏踏实实、平平和和地酝酿着来日厚积薄发。
  当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职场求上进,爱表现自己这不算什么坏事。毕竟,哪个士兵不想成为元帅呢?可现实中真正能够心想事成、平步青云的人毕竟是少数啊。随便打开耳馕,四处都能听到各种对现实不满的牢骚,尤其一些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学历不高,资历不够,一说起薪水要求,就“没两千那还工什么作”的论调,但这种期待总是很难碰上,碰上了也不一定能稳固,于是或摇头叹息,或感慨长啸,或怒目不语,或悲天悯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老板都是黑心肝。就不多个心眼来掂掂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与要求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为什么不以平和的心境,以低调处世,再图厚积而薄发?
  我讲的第二点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才能在自我拓展过程中学会如何在变化中等待,在等待中变化,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并适时地寻找和把握每一个最佳契机,把自己的能量在可操作的平台中厚积而薄发。
  有一句话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解金融危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