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幸福社区创建方案

温州市“五型五感”推进幸福社区创建
来源:省民政厅
求是理论网
&&& 自去年开始,温州市秉持&让社区更美好,让居民更幸福&的创建理念,以&幸福社区&星级创建为载体,以&五型五感&作为创建内容,坚持探索与实践同行,精品与特色同建,走出了一条&幸福社区&建设新路子。按照城市社区、城郊社区、农村社区三个类别,今年已全面启动&幸福社区&创建试点工作,由点及面,连线成片,逐步实现&幸福社区&创建目标。   一、高位谋划,精心设计,创建幸福社区画好规划图 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关键在于创建幸福社区。温州市创建工作做到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切实营造创建浓厚氛围。 一是强化目标引领。在创建&幸福社区&的过程中,温州市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宗旨,多措并举,积极创建&自治型、生态型、服务型、文化型、和谐型&等五型社区,推行社区扁平化管理,健全社区自治机制,开展社区日常清脏保洁工作,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公平感、舒适感、愉悦感、富有感、归属感&,打造组织家园、魅力家园、生活家园、精神家园、亲情家园等五大家园。 二是强化工作导向。&幸福社区&创建围绕 &生态宜居、生活便捷、管理高效、文明和谐、亲坊友邻、守望相助&要求,制定星级评定标准,根据&幸福社区&测评分值,设一至五个星级,每年开展测评,内容涉及各星级中心要达到的软硬件要求以及相关服务要求,如社区内无乱搭乱建、社区内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小区绿地率&30%、无毁绿和非法占绿行为等涉及秩序管理、环保绿化、公共服务等。同时,根据&五型&社区要求,进行指标量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居民幸福感主观测评。在总分1000分值中,以&社区居民幸福感调查&为主要内容的主观评价指标占1/3,首次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主要的测评标准,五星社区中居民幸福感主观测评低于80%,一到三星社区低于60%的,即取消当年评比资格,真正体现幸福社区创建以群众满意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强化全员发动。全面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创建幸福社区, 3月中旬召开全市&幸福社区&创建试点工作会议,市区松台街道桂柑社区、南汇街道大自然社区等11个社区被确定为创建试点,为全市推进&幸福社区&创建提供经验和&样板&;通过开展&知社区&爱社区&建社区&主题宣传等活动,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幸福社区&创建。   二、五型五感,凸显特色,创建幸福社区找准切入点 以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为根本,以社区居民认同满意为标准,以五型五感为创建切入点,凸显幸福社区创建特色。 一是创建自治型社区,提升居民民主公平感。坚持以民主自治为主线,进一步理顺社区内各种组织关系,建立社区高效协调的党建运行机制,打造&规范化&的组织家园。永嘉县深化&1+3+X&社区化党建工作模式,推行社区化党建&1357&工作法,以&1+N&、&大党委&、专业党小组等&网格化&组织设置和社区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核心地位,领导建立300多个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平均每万人社会组织36.2个。 二是创建生态型社区,提升居民环境舒适感。以社区内小街、小巷、小园为重点,强化清脏保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着力改善社区环境,打造&健康化&的宜居家园。鹿城桂柑社区建成30个花亭式垃圾收集坞、2个太阳能生态垃圾坞、50余个地埋式垃圾筒,对垃圾一日三清,定时进行杀菌消毒、除臭,社区绿化率达到41%以上。洞头北岙通过&见缝插绿&、&去污建绿&&拆违建绿&等方式,提高社区绿化率,打造社区特色绿化工程。 三是创建服务型社区,提升居民生活愉悦感。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实现社区&零距离&服务,打造&便捷化&生活家园。洞头北岙街道投入200多万建设多功能农村新社区服务中心,初步满足4个农村新社区近3万名群众教育、卫生、文化等多种公共服务的需求;鹿城滨江街道青园社区设立银龄关爱服务中心,构建社区10分钟养老圈,实行社工自助、企业援助和银发互助的&三助合一&服务模式;文成巨屿镇设立村邮站、网上购物服务站、亲情会面室等民生系列服务栏目,为居民提供无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务。 四是创建文化型社区,提升居民精神富有感。坚持&以人化人&,精心设计社区文化载体,增强社区凝聚力,打造&人文化&的精神家园。瓯海潘南社区创立流动影院,在各村各街设立放映点,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平阳开展&一社一品&特色创建活动,建成青街社区畲乡文化、梅溪社区戏曲品牌等一批富有特色、群众认可的精品示范社区文化品牌。文成县巨屿镇孔龙社区以&农家书屋&建设为契机,构筑社区&文化粮仓&。 五是创建和谐型社区,提升居民家园归属感。按照&亲访友邻、守望相助&的要求,依托高效管理,促进邻里和谐,打造&温馨化&亲情家园。仰义街道的临湖、沿江两个社区引入客户导向服务模式,以400户居民为一单位建立网格客户服务群,社区为每个居民客户群配备两名邻里关系事务员,了解居民服务需求、排查邻里关系矛盾、帮助群众解决各项事务。   三、集聚资源,协调互动,创建幸福社区搭好保障台 优化资源配置,集聚各方优势,推动服务在社区中心聚集,便民在社区中心体现,形成形成创建合力。 一是强化部门协同保障。组织部门重点做好社区党建以及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实现党建工作有效覆盖,有效管理;卫生部门积极落实各类公共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清洗、消毒、通风等各项卫生指标,健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小区内的高噪声作业点,整治社区各类饮食、娱乐服务业等生产经营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指标;慈善公益部门着重对社区低保对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涉毒对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实行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并开展定期走访慰问活动。 二是强化创建队伍保障。平阳将综治管理员、计生协管员、下派农村指导员、大学生村官、村干部等力量予以整合,并按每200-300户为一个网格的要求,将全县66个社区分别划分大、中、小三类网格,成立网格工作组进驻网格主动上门服务,回应群众各类诉求。洞头北岙街道以&身边人解决身边事、基层事基层解决&为出发点,建立社区无职党员服务队、&海霞妈妈&志愿服务队、工青妇社团服务队以及联访联调等专业服务队伍28支,为群众提供医疗报销、困难救助、建房审批等便利服务。 三是强化财政经费保障。建立财政资金专项投入、部门项目资金整合集聚、社会资金共建互动的经费保障机制。市、县(市、区)财政每年安排&幸福社区&创建专项资金,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整合相关配套资金,整体推进&幸福社区&创建。同时,研究制定激励政策,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幸福社区&创建活动,促进&幸福社区&共建共享。
版权所有:浙江省民政厅
中文域名:浙江省民政厅.政务 浙江民政.政务
协作单位:浙江政友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保俶路32号 邮编:310007 联系电话:5
建议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 为最佳显示效果  10月8日,全县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动员会召开,县领导叶伯军、饶钦英、李钧敏、罗培元、林李平出席会议,会议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李钧敏主持。
  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饶钦英部署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县文明办、住建局、民政局、住建局、浮云街道、大坪社区、同心花园业主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作表态发言。据了解,幸福社区创建的总体目标是以优化小区整体环境、完善社区(小区)治理机制、激发社区(小区)居民正能量为重点,把云和的社区打造成为&五讲一做&(即:讲卫生、讲友爱、讲诚信、讲文明、讲和谐,做包容大气云和人)的幸福社区,逐步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根据我县《创建幸福社区(试点)建立小区长效管理机制的工作方案》要求,两个试点的创建工作要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
  就如何做好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县委副书记、县长叶伯军要求,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幸福社区创建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创建幸福社区是建设&美丽县城&的客观需要,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现实要求,是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要明确要求,扎实推进幸福社区创建各项工作。创建幸福社区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任务较重的工作,必须强化措施,明确要求,分阶段、分区域集中推进,以点扩面,推动全县社区面貌大提升、大改善。在工作中要突出重点难点,积极稳妥推进,建立长效机制。
  叶伯军要求,要加强保障,确保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各相关单位必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具体要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督查考核,抓好宣传发动。
云和县新闻中心
记者 严晶晶 见习记者 华添添
扫描二维码
关注新闻网
云和新闻中心主办
云和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批准文号:浙新办【2010】20号 浙ICP备号当前位置: >
关于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武汉市民政局&&&&时间: 16:52:51&&&&点击率:1764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社区办、民政局:  根据2015年《市政府工件报告》要求,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第三年列为今年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中,并纳入市级绩效目标管理。现将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  武汉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 日
  关于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 2015年,市政府继续将加快推进100个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中。为了落实此项工作任务,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安排,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社区治理方式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意见》(武发〔2014〕4号)和《武汉市社区工作规则》(武办文〔2014〕7号)文件精神,在100个老旧社区加快推进幸福社区创建,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完善老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区生态环境,改善社区治安管理,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提升社区自治功能,激发社区活力,促进社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推进三方联动服务机制,力求实现老旧社区居民生活便捷,服务无处不在,不断提升老旧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目标任务  广泛开展以“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区服务格局;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创新社区文明风尚;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创建和谐稳定秩序;推进‘两型社区’建设,创建生态宜居环境;推进社区民主建设,创新高效管理机制;推进‘三个五’建设,创新党组织功能作用”等“六推六创”为主要内容的幸福社区创建活动,努力把老旧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高效、文明祥和、平安稳定、生态宜居”的幸福社区。  2015年在全市100个老旧社区(名单附后)主要实施5大类创建项目。  (一)改进社区治理方式。进一步规范社区日常管理,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服务流程、考评及奖惩等制度。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按照群众需求引进服务类、公益类、互助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激发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活力。  (二)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按照“五务合一”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务合一”服务功能。根据居民需求,完善老旧社区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推进业主委员会建设,倡导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依法兼任业委会成员,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服务机制。推动社区养老、安全服务、物业管理、健康教育等社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  (三)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建设。重点发展社区文化项目,社区图书室提档升级,增加藏书量,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活动的队伍,广泛开展有组织、有规模的社区群众文体活动。推进青少年室外体育活动中心、室内健身俱乐部建设,更新社区健身路径。  (四)加快推进平安社区建设。重点推进社区物防建设,封闭院落,更换、修缮门栋单元门,安装防攀爬设施。加大社区治安监控设施建设,在老旧社区安装、更新监控设备。  (五)加快推进社区生态宜居环境建设。以低碳、环保为主线,重点推进老旧社区绿化、亮化、美化建设。改造、修补社区破损路面,改造、疏通社区下水管网,补种补栽树木,建设园林小景观、休闲场所,安装、更新楼道灯,整治楼道,粉刷立面,清理规范线网,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盖。规范社区停车和宠物管理。增配垃圾分类箱,安装晒衣架,修建自行车(电动车)棚,设立电动车充电点。全面治理老旧社区居民厨房油烟外排,宣传普及家庭环保型油烟机科普知识,引导居民逐步淘汰直排式厨房抽油烟机。  三、进度安排  (一)摸底调查阶段(2015年1月--2015年2月)市社区办分解下达各区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任务,汇总各区上报的社区名单和项目。各区对老旧社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纳入为民办实事的社区名单和每个老旧社区的具体实施项目。  (二)工作部署阶段(2015年3月)  市社区办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业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任务。各区完成对街道的任务分解下达。  (三)工作实施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1月)各区根据工作任务,组织区各部门、街道实施。11月底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各区双月向市社区办报送工作进度。  (四)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12月)  各区完成全区工作任务的评估。市社区办对各区完成情况进行抽查。  四、重点项目任务分解  (一)完善社区工作制度,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民政局)(二)推进业主委员会建设,倡导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依法兼任业委会成员。(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民政局)(三)封闭院落,安装防攀爬设施。安装或更新高清监控设施100套。(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四)建设园林小景观或休闲场所200处。(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园林局)(五)宣传普及家庭环保型油烟机科普知识,引导居民逐步淘汰直排式厨房抽油烟机,推广家庭环保油烟机5000台。(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环保局)(六)维修社区破损路面10000平方米。(责任单位:各区政府)(七)改造、疏通社区排水管网10000米。(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水务局)(八)清洗、更新水箱。(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水务局)(九)新增、更换社区路灯。(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建委)(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1000家。(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民政局)(十一)新增社区图书50000册。组织社区文化活动1000场。(责任单位:各区政府,市文化局)五、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在市社区办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各区人民政府是实施工作的责任主体,市直部门配合参与。各区要制定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研究确定实施项目的核算标准,组织协调区有关部门参与建设,同时要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协调,确保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  (二)机制保障。建立调度、督办和情况通报工作制度。市社区办每个季度调度一次,了解、督办各区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工作难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区要加强工作调度,督办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工作进度,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  (三)资金保障。各区要将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幸福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幸福社区示范创建的绩效目标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每个社区配套专项建设经费50万元。整合惠民项目资金、市财政补助资金、区财政专项资金和部门项目资金等多渠道投入,形成多元投入的创建格局。
【返回顶部】  我区至2015年,全区50%的城市社区建设成为幸福社区  本报讯 (记者钟世伟 通讯员王敏华)番禺区副区长麦洁萍在日前召开的番禺区幸福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总结暨2013年创建工作启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区将坚持以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认同满意为标准,从现在起到2014年2月,除完成创建试点工作的2个社区外,将在全区82个社区中选取17个城市社区(全区20%的社区)作为首批市级幸福社区开展并完成创建工作,同时选取6个区级试点开展并完成创建工作,力争至2015年,把全区50%的城市社区打造成为幸福社区。  准确设定创建目标  据悉,目前我区已邀请了以华东理工大学为背景的深圳市现代社会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全程参与和指导我区特色创建项目工作,区有关部门要求各居委会要通过举办社区论坛、居民代表座谈会、专题议事会和面对面访谈等活动,广泛听取社区居民的意针对社区管理、服务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有关服务统计数据,如社区内某个群体的分布情况、服务使用情况等;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社区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有待改进之处;咨询专家意见建议,查找社区有待改善的地方。  形成良性互动  区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各相关工作,确保至2015年,全区50%的城市社区打造成为幸福社区,区民政局将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完善创建工作机制、督办机制、联络员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统筹推动创建工作有序开展;社区居委会要收集社区居民需求,发动居民、社区社会组织、辖区单位参与创建,并依法组织开展自治活动;社区社会组织要培育社区领袖,承接社区公益性、互助性服务项目,组织开展社区文体活动,营造社区特色文化;物业管理公司要提供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解决居民的物业问题,配合居委会共同开展创建活动;业主委员会要及时了解业主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管理公司履行物业服务合同;辖区单位要实现共享资源,与居委会定期沟通,共同参与创建;社区居民要通过各类社区社会组织、议事平台参与社区事务,通过楼组长、党组织、居委会反映意见和诉求,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并监督和评价创建工作成效;试点社区要热情接待兄弟街镇的参观学习,分享创建成果经验。最终构建成“政府行政介入、社区组织自治、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的良性互动主体,形成政府行政力量、社区自治力量和社会参与力量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形式。  做好社区服务  社区居委会要保持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紧密合作,借助其专业优势,共同做好创建工作,培育社区领袖,孵化社区社会组织,申报公益项目,招募社区志愿者;把解决大多数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完善居委会下属各委员会运行机制、居民议事及民意收集机制等,积极探索节庆活动、传统民俗文化、科技信息化平台等丰富的参与载体,组织开展“社区睦邻日”、关心异地务工人员等活动,丰富活动内容,通过建立“社区好人榜”,及时总结典型互助案例等形式,宣传和表彰热心居民和机构。  加大宣传力度  区有关部门要求全区要宣传形式要多样化,既要利用传统的宣传栏、横幅、简报、新闻媒体,也要利用网上论坛、议事厅、微博等新兴媒体,同时包括举办各类社区活动,让社区居民和全社会知晓、参与和支持幸福社区建设,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  作者:钟世伟 王敏华来源番禺日报)广州市幸福社区创建工作指导平台 - 幸福社区创建工作问答
您现在的位置:
> 互动交流
幸福社区创建工作问答
发布日期:
  1.参加幸福社区创建的社区需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一般来说,参加幸福社区创建的社区应满足三方面的条件:一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且在社区公示期间大部分居民群众是支持社区开展创建工作的;二是具备开展创建所需的基础性资源,基本公共服务较好,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有一定的基础,社区管理基本到位;三是创建年度内没有发生计划生育等 “一票否决”的情况。  
  2.如何推荐申报创建社区?  答:市幸福办会在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启动前3个月内,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创建比例,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县级市政府按比例推荐申报创建社区。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组织社区积极开展推荐申报工作。推荐申报的程序包括:  (1)社区自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应召开社区党员、楼组长会议研究,并提交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表决同意,经社区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后,由社区居委会填写《广州市幸福社区创建单位推荐表》(见附录)后,上报街道(镇)审议。  (2)街道(镇)推荐:街道(镇)根据社区居民意愿,结合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建设、社区公示等相关情况,提出本街道(镇)推荐首批创建的社区名单,上报区(县级市)幸福办(民政局)审议。  (3)区(县级市)政府审议:区(县级市)幸福办(民政局)根据各社区、街道(镇)推荐情况,按本地区社区居委会相应比例要求确定创建社区名单,填写《广州市幸福社区创建单位汇总表》,一并报区(县级市)政府审定后,报市幸福办审议。  (4)市委、市政府审定。市幸福办将各区、县级市报送的创建名单报送市幸福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后,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并列入当年幸福社区创建计划。  
  3.如何评估社区居民的需求?  答:社区居民需求评估是开展社区服务的前提,是制定社区创建方案、开展创建工作的基础。一般来说,社区居委会可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评估社区居民需求:  (1)通过举办社区论坛、居民代表座谈会、专题议事会及面对面访谈等活动,广泛听取社区居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针对社区管理、服务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有关服务统计数据,并进行二次分析。如社区内某个群体的分布情况、服务使用情况等;  (3)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社区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有待改进之处;  (4)咨询专家意见建议,查找社区有待改善的地方;  
  4.如何运用SWOT分析法来评估社区的优势和问题?  答:SWOT分析法是一种借鉴企业战略分析的方法,即根据社区自身内在条件及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社区时,应注意几点:(1)分析社区的内部优势、弱点既可以相对社区发展目标而言,也可以相对其他社区而言。(2)分析社区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于与竞争无关的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因素,或二者兼有。(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社区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发展战略。  
  5.社区创建方案应包括什么内容?  答:创建社区居委会要在区(县级市)民政局和所在街道(镇)的指导下,对社区的资源状况、存在困难、居民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科学调研,摸清社区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区管理和服务需求,制定符合社区实际的创建工作方案。社区创建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社区概况与需求评估:主要包括社区的地理位置、面积、类型、人口特征、辖区单位等基本情况,以及开展社区居民需求评估和社区分析的方式、过程及主要结论。  (2)创建目标:包括开展幸福社区创建的长期目标(一年以上)、中期目标(三个月至一年)、短期目标(三个月以内),目标设置应科学合理,切忌抽象空洞。  (3)重点任务:主要根据评估的情况,围绕社区居民反映突出的,有关社区管理、服务、自治、活动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市、区(县级市)、街道(镇)、社区的服务管理资源,明确具体解决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同时,也要将社区自治队伍建设、社区自治制度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社区认同感的提升纳入工作任务中,一并加以考虑。  (4)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开展幸福社区创建的阶段安排、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责任分解、所需资源、预期困难及其应对方式等。通俗地说,就是要详细列明什么时候、由谁负责做什么事情,这些事情需要动用哪些人、财、物等资源,以及出现预期困难时,怎样调整实施策略来应对。  (5)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为完成幸福社区创建目标任务,所需要的组织领导机构、沟通协调机制、经费筹集使用以及信息宣传方式等。  
  6.如何设定社区创建目标?  答:科学合理地设定社区创建目标对于开展幸福社区建设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社区创建目标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也就是说目标必须同需求、任务、措施相衔接,不能空洞抽象。(2)目标必须尽可能量化和可观察、可测量。否则,就不能进行目标进度分解,也无法衡量目标是否完成。(3)目标设定要准确、适度。首先设定的目标必须包含社区居民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可以较好的提升居民的满意度、改善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其次,目标必须是可行性,特别是不能忽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硬件条件、技术条件、系统信息条件、团队环境因素等因素。(4)目标必须考虑时限性。要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合理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及其时间限制,定期评估目标进度完成情况,及时调整项目目标。  
  7.社区创建方案审核程序是什么?  答:社区创建方案制定后,要在社区内公示5个工作日,若社区居民无异议则认真组织实施。公示后的社区创建方案加盖社区居委会公章报送街道(镇)审核,然后报送各区(县级市)民政局审核,汇总后统一报市幸福办备案。具体以书面通知为准。  
  8.如何建立不同层次的幸福社区创建良性互动机制?  答: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参照市里的做法,健全幸福社区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完善督办机制和联络员制度,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推动政府公共资源下沉;其次,要通过建立完善项目对接会、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创建;最后,要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鼓励和开展居民互助和志愿服务,搭建居民议事平台等办法,推动居民依法有序参与。总之,要通过幸福社区创建,进一步增进政府、社会服务机构、辖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彼此间的协商合作,构建“政府行政介入、社区组织自治、社会居民有序参与”的良性互动主体,逐步变自上而下的单向权力运行形式为政府行政力量、社区自治力量和社会参与力量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形式。  
  9.如何合理使用社区创建工作经费?  答:按照《工作方案》的规定:“市、区(县级市)两级按照财政专项资金配套分担比例,为每个社区一次性提供30万元的幸福社区创建工作经费。工作经费由社区居委会根据大多数社区居民的意愿和需要,专项用于改善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管理设施,加强社区硬件建设。”因此,要注意以下两点:  (1)幸福社区创建工作经费由社区居委会根据大多数社区居民意愿来使用。在实际操作中,社区居委会可将创建工作经费使用计划纳入社区创建方案中,提交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2)幸福社区创建工作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其使用范围包括改善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管理设施,加强社区硬件建设。需要强调的是,已有或可另外申请政府专项经费支持或资助的公共设施及活动场所建设,建议不使用创建工作经费。各级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开展创建的行政经费、人员经费不得从创建工作经费中支出。  
  10.如何培育社区领袖?  答:培育社区领袖是社区自治的关键。原广东工业大学朱静君教授认为,社区领袖培育是一个“四能工程”:(1)启能。通过社区探访等形式,发掘一批社区内热心社区事务、有责任和担当、愿意从事公益服务的居民,作为社区领袖培育的积极分子。(2)培能。通过个案辅导、小组分享、参与服务等过程,培养他们倾听、沟通、协调、组织发动、参与决策等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获得成长。(3)展能。为他们提供参与社区服务实践的机会,增强社区、社会和居民对他们的认同和支持,让他们获得自信心和满足感,能够持续投入。(4)传能。通过举办小组分享会、社区论坛等多种形式,让社区领袖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支持,搭建支持网络,传递社区公益正能量。  
  11.如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答: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是社区自治的重要载体,也是幸福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依托现有的各类社区文体、义工队伍,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目前,活跃在社区的各类居民文体活动组织,义工队伍是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基础,要通过幸福社区建设,通过项目培育的方式,将他们培育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管理。(2)坚持以社区居民需要为前提。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社区现有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的数量、类型、分布等具体情况;通过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摸清居民群众的需求;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摸清影响和制约本辖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将社区内居民急需的服务项目、可为民服务的人员、可利用的服务设施进行梳理,分类建档,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奠定基础。(3)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培育机制。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等领域各种形式的社区社会组织,为申请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备案手续、组织运作、资金扶持、活动场地等方面的帮助。特别是要借助社区活动经费和社区公益项目资助计划,进一步支持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4)搭建服务平台,提升社区社会组织能力。要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骨干的培训指导力度,积极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其服务社区的能力。同时,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区居委会要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管,强化社区社会组织自律功能,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12.如何发动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  答: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幸福社区建设面临的难题之一。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1)培育社区公共意识。坚持社区需求为本,把解决大多数社区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来调动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公共意识。(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如进一步建立完善社区居委会下属各委员会运行机制、居民议事及社情民意收集机制,社工义工联动机制、项目对接机制、地区性协商议事机制等,为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提供平台。(3)加强社区居民骨干队伍的培育。重点要培育好社区楼(组)长队伍、各类社区义工团队的领袖,并通过他们维系和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管理。(4)创新参与载体。要积极探索节庆活动、传统民俗文化、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以及科技信息化平台等丰富多彩的参与载体,拓展参与渠道,丰富参与的内容。(5)加大正面引导。要通过各种宣传平台,建立“社区好人榜”等形式,积极宣传和表彰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热心居民和机构,建立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正面引导社区居民和辖内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并从中得到荣誉感、自豪感。  
  13.如何准确定位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幸福社区建设中的角色?  答: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综)在幸福社区创建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一方面社区居委会应认识到,家综介入幸福社区创建有其专业优势,社工的介入可以帮助社区发掘居民需求,使创建方案更有针对性,使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更高,使社会资源整合更好,同时能够带动居民参与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家综及其承办机构应认识到,介入幸福社区创建是家综实现服务下沉和延伸、密切同社区居委会关系、善用政府资源及影响社区决策的重要契机,可以推动家综服务落地。  但应当警惕两种倾向:一是家综或社工行政化,不能通过硬性摊派一些行政事务给家综社工,造成家综忙于应付行政检查和评估,失去专业性;二是社区居委会边缘化,过于依赖家综社工,把本应该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发动居民自治等任务交由家综社工,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居委会认同感的降低。  
  14.如何探索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  答: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可结合自身实际,在街道(镇)的支持下,按照小区界线、路巷范围将辖区楼宇合理划分为若干片区网格,把社区党组织成员、居委会专职人员、街道聘用人员、居民楼(组)长放入网格,通过建立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建立信息综合、网格定员、巡查告知、处理反馈、跟踪结案的办事程序,实现社区服务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达到集社会控制、信息传递和社区服务三者功能于一体的目的。  在推行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时,需要特别留意的是:(1)网格化不应该是“全能网格”和政府职能的无限延伸,否则会进一步强化社区的行政化倾向,滋长居民依赖意识,压缩社区自治空间。因此,需要明确多元主体在社区建设中的权重和边界。(2)网格化不应人为将社区空间进行区隔,从而割裂社区内部有机联接,破坏社区互动。因此,需要进一步促进社区融合,激发社区活力,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3)网格化不能停留在短期的、应急性的、浅层次的问题处置方面,而应重视社区资本培育和社区多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  
  15.如何培育居民的社区认同感?  答:幸福社区建设过程某种程度就是提升居民社区认同感的过程。社区认同往往包括社区居民的身份认同、心理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各创建社区应从以下几方面培育居民社区认同感:(1)鼓励和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管理,让居民感受到自己“是社区一份子”;(2)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如各类互助小组、义工团队等,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信任和感情,形成守望相助、邻里和谐的氛围;(3)组织开展“社区睦邻日”等社区文体活动,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社区特色文化品牌,提升社区凝聚力;(4)关心异地务工人员和社区特殊群体,帮助其解决生活和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融入社区,共同建设社区家园。  
  16.申报社区公益项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答:市幸福办制定的《广州市幸福社区公益项目资助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公益项目申请的主体资格、项目范围、资金安排及申报程序等内容,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组织实施,特别是要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鼓励并支持登记或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申报公益项目,以此作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契机。(2)按照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的有关要求,社区公益项目资金资助的50%项目应是为老服务项目。各区、县级市民政局在审核各街(镇)社区申报的公益项目时,要注意统筹安排。(3)申报公益项目时,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附件2中的资助标准细化做好项目预算,否则将不予资助。(4)项目承接方要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向市民政局(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报送书面情况报告,接受第三方机构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方可获得10%的项目尾款。  
  17.如何解决创建过程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  答:创建中,社区可通过开展社区需求评估、居民议事会、网上论坛以及第三方机构评估发现社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街(镇)、社区要组织发动居民、辖内单位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整合社区资源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建立与社区联动的社区民情收集、处置工作机制,指导帮助解决社区问题;市幸福办建立了督办落实机制,及时协调督办各联络员单位解决社区问题,并将有关情况进行通报。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马上协调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社区居民解释反馈。  
  18.如何开展幸福社区创建工作总结?  答:各区(县级市)政府可重点围绕如何整合政府资源,协调、组织、推动幸福社区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方面进行总结,并针对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提出意见、建议。街道(镇)可重点围绕整合街道(镇)服务、管理资源,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创建社区中存在困难、问题的经验做法,以及指导社区开展创建活动的有关经验和做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创建社区重点围绕社区如何发现社区需求、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按照创建工作方案,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共同开展创建活动的情况;创建前后社区在服务、管理、社区居民自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情况;创建过程中的工作亮点,难点及下一步工作设想等方面进行总结。  
  19.如何挖掘社区创建中的典型经验,撰写典型案例?  答:在创建过程中,各区(县级市)、街(镇)和社区会探索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验、做法,能够为同类单位或相似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这种经验就是典型经验。而把这种典型经验形成个案材料,就是典型案例。要挖掘典型经验,就必须开展调研,详细了解事件或问题发生的背景、发展过程、结果或效果,以及反思和讨论什么地方值得总结推广、什么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撰写典型案例一般应注意:(1)要提出问题或焦点,可以是提出一个新问题或一个超常规问题,也可以是用新视觉看待常规问题。往往体现在标题上要有新意和可读性。(2)案例的开头要有吸引力的人物和事件,最好有悬念和冲突性,使大家有兴趣关注故事的进展或引发思考。(3)案例的过程要完整,要有从始至终的完整情节,让大家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可按时间、空间或不同的机构顺序展开情节,并引述案例对象的原始材料,增强案例的逻辑性和真实感。(4)案例的结尾要留下一个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不仅提供疑难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要有评价和建议,便于大家学习借鉴和进一步思考。  
  20.如何开展幸福社区建设全程宣传发动?  答: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让社区居民和全社会知晓、参与和支持幸福社区建设,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是各级政府及创建社区的共同责任。创建工作不同阶段宣传发动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在创建启动阶段,重点宣传各社区踊跃申报参与创建、启动大会工作部署、开展社区需求评估、制定符合社情民意的创建方案、健全创建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等方面的情况;创建实施阶段,重点宣传分批分层开展培训、分类指导创建、发动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督办解决社区问题、申报社区公益项目、开展全程评估等方面的情况;创建总结阶段,重点宣传在开展幸福社区创建过程中的亮点、特色和典型案例,及创建带来的社区变化和居民感受等情况。  宣传发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宣传栏、横幅、简报、新闻媒体,也包括网上论坛、议事厅、微博等新兴传媒,还包括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具体可根据宣传发动的对象和社区实际选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