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号和持楞严咒,死了能往生吗

修净土念佛人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念了会夹杂吗?会影响往生吗?
修净土念佛人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念了会夹杂吗?会影响往生吗?
第九个问题:有人说,修净土念佛人不需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请问师父念了会夹杂吗?会影响往生极乐世界吗?持“楞严咒”对念佛有什么益处?请师父开示。
妙祥法师开示:
  修净土念佛人需不需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主要根据你念佛修行的情况而定。咱们看一看印光大师怎么说的?印光大师是公认的净土宗的祖师之一。
他说:念佛人如果闭关,这里所谓闭关就是专修的时候,一定要诵“楞严咒”,如果不会诵,要照本念。就是说明一个问题,你必须念,这是印光大师说的。那念“大悲咒”呢?我们都知道印光大师本身就是专门诵持“大悲咒”的。所以说“不需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这种说法就不正确了,没有根据。
  什么叫夹杂呢?这个问题啊,很多人都问过。是不是我诵两种不同的经就叫夹杂呢?或是诵三种叫夹杂呢?我的想法:什么叫杂?只要是你心里打着妄想就叫杂。你即使诵一百部经,你心里没有那种妄想,去掉自我的知见,就不杂。如果你单一念佛,但是你的妄想纷飞也叫杂。不是根据外面的数量来衡量杂和不杂,是根据你心里的质量来衡量杂和不杂。佛法千经万律讲的都是一个法音。怎么,佛能讲出两个法音来吗,不能,是吧?只讲出一个法音,都是去掉我们的知见,让我们不打妄想。这才正确。
  你看看这个《弥陀经》讲了:临终念佛的时候要一心不乱,(晚课回向文中说)如入禅定。那我们要看这“如入禅定”,“如入禅定”就不是念佛啦?这不又夹杂了?那《弥陀经》都夹杂,是不是?我们念佛不夹杂,那念观世音菩萨夹不夹杂?念大势至菩萨夹不夹杂?都夹杂吗?所以这就不正确了。那念《药师经》夹不夹杂?药师佛还讲:如称我名号,临终有八大菩萨接往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杂吗?所以这种“杂”的说法不对。
  我们知道只要能达到一心不乱、一念不生必然往生,这没有问题。严持戒律必然能往生,如果不能严持戒律你不能往生,甚至还堕落修罗道。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影不影响往生,不在这个问题上。
  有个师父专门修净土的,他有一天早晨就念了“楞严咒”然后再念佛。他就给我来电话说:“念完楞严咒我再念佛,这个念佛的心一下就找到了,非常好!”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时候。因为“楞严咒”它长啊!它长,诵完这个心就容易找到它所应该归位的位置,所以说再念佛的时候一个是轻松,另外他知道这个劲往哪使了。它能起到这个作用。
  另外呢,我们再想一想印光大师他也不会说错话的,是吧?所以“楞严咒”不光是修禅的要诵,修净土的也要诵,还有包括修密的也要诵,这个非常好。当然了,你不诵也可以,不是说你非诵不可。你不诵,你有那功夫也可以。但是不能说:念佛人不允许、不需要念“楞严咒”。那就谤佛了。你不需要不等于别人不需要,是不是?你可能念佛念得很好,一心不乱了,那你可以啊,是不是?甚至你不念都可以,连佛号都不用念都可以。所以关键是在于我们需要不需要。应该这么看夹杂不夹杂的问题,这个夹杂的问题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迷惑。所以说我们对夹杂要有个正确的理解。不管谁讲的,我们都是以佛法为根据。
来自:卓卓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欢迎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好文与你分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  修净土念佛人需不需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主要根据你念佛修行的情况而定。咱们看一看印光大师怎么说的?印光大师是公认的净土宗的祖师之一。
&&& 他说:念佛人如果闭关,这里所谓闭关就是专修的时候,一定要诵“楞严咒”,如果不会诵,要照本念。就是说明一个问题,你必须念,这是印光大师说的。那念“大悲咒”呢?我们都知道印光大师本身就是专门诵持“大悲咒”的。所以说“不需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这种说法就不正确了,没有根据。  什么叫夹杂呢?这个问题啊,很多人都问过。是不是我诵两种不同的经就叫夹杂呢?或是诵三种叫夹杂呢?我的想法:什么叫杂?只要是你心里打着妄想就叫杂。你即使诵一百部经,你心里没有那种妄想,去掉自我的知见,就不杂。如果你单一念佛,但是你的妄想纷飞也叫杂。不是根据外面的数量来衡量杂和不杂,是根据你心里的质量来衡量杂和不杂。佛法千经万律讲的都是一个法音。怎么,佛能讲出两个法音来吗,不能,是吧?只讲出一个法音,都是去掉我们的知见,让我们不打妄想。这才正确。  你看看这个《弥陀经》讲了:临终念佛的时候要一心不乱,(晚课回向文中说)如入禅定。那我们要看这“如入禅定”,“如入禅定”就不是念佛啦?这不又夹杂了?那《弥陀经》都夹杂,是不是?我们念佛不夹杂,那念观世音菩萨夹不夹杂?念大势至菩萨夹不夹杂?都夹杂吗?所以这就不正确了。那念《药师经》夹不夹杂?药师佛还讲:如称我名号,临终有八大菩萨接往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杂吗?所以这种“杂”的说法不对。  我们知道只要能达到一心不乱、一念不生必然往生,这没有问题。严持戒律必然能往生,如果不能严持戒律你不能往生,甚至还堕落修罗道。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影不影响往生,不在这个问题上。  有个师父专门修净土的,他有一天早晨就念了“楞严咒”然后再念佛。他就给我来电话说:“念完楞严咒我再念佛,这个念佛的心一下就找到了,非常好!”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时候。因为“楞严咒”它长啊!它长,诵完这个心就容易找到它所应该归位的位置,所以说再念佛的时候一个是轻松,另外他知道这个劲往哪使了。它能起到这个作用。  另外呢,我们再想一想印光大师他也不会说错话的,是吧?所以“楞严咒”不光是修禅的要诵,修净土的也要诵,还有包括修密的也要诵,这个非常好。当然了,你不诵也可以,不是说你非诵不可。你不诵,你有那功夫也可以。但是不能说:念佛人不允许、不需要念“楞严咒”。那就谤佛了。你不需要不等于别人不需要,是不是?你可能念佛念得很好,一心不乱了,那你可以啊,是不是?甚至你不念都可以,连佛号都不用念都可以。所以关键是在于我们需要不需要。应该这么看夹杂不夹杂的问题,这个夹杂的问题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迷惑。所以说我们对夹杂要有个正确的理解。不管谁讲的,我们都是以佛法为根据。
本焕老法师给修净土同修的忠告
虽然世尊早有明训,众生皆有佛性,本来都可以成佛,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现在,学佛人大增,念佛者多,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念佛人中,流于偏激执著者甚多,是非常可惜的.甚至有些地区,偏执者人多势众,偏又喜欢干涉别人的修法,使得修学其他法门,其他宗派的人,不敢讲话,噤若寒蝉.学佛而至偏执,又进一步演变成对别人的干扰,是与佛法的精神背道而驰的.有一位修密宗的出家师父,曾向笔者哭诉,因为念佛人的偏激,把学密的视同邪魔外道,因而无人供养,生活陷入困境云云.现将常见的一些偏执表现举例如下:&&&有一个自称专修净土的精舍,有人送去结缘佛书,主持人拒不接受,理由是:非净土宗的书,不要!不予流通.流通佛书需要把关,以免外道混水摸鱼,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局限于只流通净土宗的书.因为这与佛法广学多闻的要求不相符.又有一个精舍,人家送来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的《彻悟禅师语录》,也是遭到不准流通的命运.他们一看到"禅师"两字,便以为必定是禅宗的书,不知道彻悟禅师是净土宗祖师,不知道《彻悟禅师语录》,内容是非常精辟的修学净土的警句.他更不知道,历代有许多禅师,晚年都是归心净土的.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就有好几位是禅师.东林寺十八高贤中,禅师也占不少.&&&偏激执著的佛友们声称,不是净土的书不看,不是净土的讲经不听,甚至有些演变成不是净空法师的书不看,不是净空法师的讲经不听,理由是怕夹杂,怕影响他们一门深入专修.而且他们非常"热心",很积极地劝说,动员其他佛友,说:"《金刚经》,不行!&要念《无量寿经》!""《地藏经》,不行!要念《无量寿经》!大悲咒,不行,要念《无量寿经》!"或者说:"参禅,不行!要念佛!""密宗,不成!要念佛!"当起佛教警察来了.
我们能接受净土念佛法门,是好事;对净土法门高度赞叹,也是理所当然的.却不能说别的经咒不行,不能说别的法门不行.一切经典一切法门都是佛说的,也是一切诸佛同说的,你一说不行,便是谤佛谤法的大罪.我庆幸自己接受净土法门,因为这是我根器所宜,却绝不能去干涉别人怎么修,修什么.因为你并不知道别人的根器,不知道他适宜修什么.
我们要知道,净空法师也如是说:"一门深入是任一门皆可,修《金刚经》的,就专修《金刚经》;修《地藏经》的,就专修《地藏经》;修大悲咒的,就专修大悲咒.只要回向求生净土便得."找遍佛经,也没有这样的规定,要人都念《无量寿经》,都念佛的!何苦要断章取义,自作聪明,把佛法弄到好像只有一部《无量寿经》,好像只有一个法门呢?
如果都只念《无量寿经》,其他经都没有人修学,岂不是促成其他经典早灭?&更有甚者,一些名利心重的人,他们自己封净空法师为净土宗第十四祖,又有人封净空法师为阿弥陀佛!他们说:"只要见过净空法师的人,便保证能够往生,保证能够成佛!"其实,这是在陷净空法师于不义,是在害净空法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种偏离出轨,不符合佛法的现象呢?我不想去细究,却愿意在此提供一些净土宗祖师大德的见解,及佛经上的有关阐述,希望对偏执的佛友们有用,以作警醒.&&&****&八祖莲池大师,曾对执一经一法者提出忠告:"修净土者,岂能执一经而废尽三藏十二部!"又说:"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大师认为:各宗各派,相通一理,不能互相排斥,"须广博周遍,方得融贯,不至偏执."这与佛经教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相符.
所以他老人家说:我一生勤勤恳恳念佛,亦极力劝人学教.大师提倡的是《华严经》,他说:"吾人真正善知识,《华严经》是也!"又说:一切经中,以《华严》为最究竟,无可驾其上者.驾净土于《华严》之上,只显其无知.对于过份强调一经,大师有这样的批评:不通教理而拒绝诸经,是护短!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则说:必须真解,圆解,然后将此圆解,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大师的要求是对佛法达到真解,圆解,才能称得上一个真正的念佛人.那么反观我们念佛人中,有几人及格呢?大师更说:"若圆解未十二分透彻,无有不著魔事者!"这警语真是令人怵目惊心.
近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也说过:"执一方欲疗千病,不医死人者几稀矣!"众生根器各各不同,有种种不同的病,佛才有八万四千不同的法门去对治.怎可能一个法门适合所有不同根器的人呢?祖师大德们苦口婆心,告诫我们不能过份强调一经一法.而念佛人的种种弊病,正是古已有之,只是于今为烈.
弘一大师曾提倡,修净土者必须兼修地藏法门.又提倡:"一切初学佛人,应从《华严》入手."是有深意在的.&&&4.济群法师开示:相对念佛,诵经是否属于夹杂
问:相对于一心念佛,诵经是否属于夹杂?
答:想将一句佛号念好,并不容易。有些人念着、念着就念不下去了,无法完全放下,也无法使这句佛号在生命中真正产生力量。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不重视闻思,不重视经教,所以对其内涵缺乏深入了解。念到最后,只剩下空洞的声音。这时,念“阿弥陀佛”和念“桌子”已没什么区别了。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内涵极为深广。若缺乏认识,如何能将这句佛号念到位?念得心心相印?所以说,“不夹杂”是有前提的。若对佛号理解得非常透彻,才可以“一心念佛”。否则,在尚未明了念佛究竟念什么之前,就将闻思经教视为夹杂,恐怕会欲速则不达。
6.&学诚法师:&居士学佛误区&
&很多在家居士来寺院作了几天义工以后,内心对佛法的体会比在家时要深很多,不少人问及在家修学不能很快进步的原因在哪里?原因有很多,首先要认识清楚在家修学容易犯的错误,然后纠正他,就可以很快进步。
  (一)著于文字喜见他过
  为了解决自心的苦乐问题,所以要学习佛法,但是学佛多年,不见的快乐有增长,痛苦有减少,不是经论有问题,而是我们依世间的学习方式学习经论,误以为懂了文字就懂了佛法,没有办法依经论反省生命,对治烦恼,文字懂的越多反而成了看别人过失的工具,这一点,在家居士尤易陷入而不知。
  (二)我慢高山法镜外照
  听闻佛法要具六想,第一就是“病者想”而我们常常不这么想,我们通常会以世间的地位、学历、名誉等等,作为不承认自己有病的依凭,佛法是从恭敬中求的,如果有一丝毫的慢心,都会成为受用佛法的障碍,实际上我们在无明当中,绝对是个大病人,闻思佛法必须反观自心,法镜内照才能治病,反之,不照自己而照别人,在外境上分别计较,是不可能净化及提升心灵的。
  (三)二宝居士轻贱僧宝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学佛人,只皈依佛法二宝,人称“二宝居士”,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多是看不到自心的烦恼贼在作崇,以至膨胀我执、法执,以自己片面、单一的角度看僧众的行为,不能理解,乃至毁谤,这种过失是非常严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还没成佛,所以每个人都在学习,学习就是因为有不圆满的地方,俗众在学习,僧众也在学习。
  (四)贪著自宗嗔他法派
  入了佛门,皈依了三宝,还是容易犯一些过失。有些人学了一个法门就非常执著,常在人、寺庙、宗派上分别,居士之间不能互相尊重接纳,结果因为对人看不惯,进而对其所学的法门一概否定,甚至毁谤,造下毁谤正法的恶业,谤法业障,大如须弥,修行怎么可能进步。
  (五)学不善巧反成障碍
  还有一类居士,皈依了三宝,读了一些经论,觉得佛法最好,就一头扎进学习佛法中去,极力劝导家人、亲戚、朋友都来学佛,要求全家跟他一起吃素,实际上每个人善根,福德因缘不同,人家不一定听你的,结果渐渐和家人相处不来,乃至格格不入。在单位工作,人际关系变得很差,别人看你学了佛法却成这样,也就排斥否定佛法,对佛教产生很多误解,自己学佛也越来越痛苦,得不到解决。
  在家居士要想走出学佛的误区,关键就是让佛法融入自心,以正知见指导自己的行为,把佛法转化为自己潜意识中的力量,自然而然任运都和正见相应,如何做到呢?这个过程譬如登山,若一路上都是拉你下山的人,都是告诉你上山多危险的话,你可能在信心薄弱时就随同他们下山去了,还是得不到受益,所以要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助伴,走上菩提大道才会既稳又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师友的帮助下,首先认清自己学错的形相,不自轻,不退怯,以“契而不舍,志在必得”之心,突破学佛路上的重重难关,不断改正错误,证得种种功德胜利,究竟成佛。
推荐下面这篇!
7.&现代人学佛不得力的十五种原因(元音老人)
(转自贫尼悲法博客:.cn/s/blog_5b024a2a0100i7et.html)
&&&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  
&&&&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而自己依然迷执事境为真,贪求不舍,以致烦恼如故。殊不知学佛是依照佛的教导,扫除自己的迷误,而明见自性,以脱出烦恼窠臼。而不是求佛消罪业、得福报的。 
&&&&第三、于初下手时,不明学佛的究竟,没有正确的决定。因地不正,故不免流于盲从。我们应该知道,学佛第一须明心见性。 
&&&&第四、依赖他人。为使修道能够速成,一心想求得最高最无上的法、最好的师父。于是就生起种种较量高低的分别之见,生起诸多门户纷争的见解,时时萦回于心中。尤其在分别挑选不定时,这个法修了一点点,又去修那个法,而不能一门深入地专修下去。结果往往是走回头路或走错了路,空耗时光,一事无成。
&&&&第五、因为空耗时光、久无消息,于是就疑人谤法,或者是退转不修了,半途而废。  
&&&&第六、贪取于法,以多为胜,样样兼之,不能一门深入,结果是徒劳无益。   ?
&&&&第七、终日向外驰求,不知痛切参究自心。想起来了或有了空闲时间,则在佛堂里修一下,念念佛、打打座、或参参禅,一曝十寒,终不得益。有的人甚至把修法当做消遣之事,无关痛痒。结果毕竟是毫不相干,一事无成。
&&&&第八、不明“法无定法”之意。法法各有立场,不可强同,不依规矩而自生法见,妄自改篡,以致修持不如法,而不得成就。 
&&&&第九、以修行入善为学佛之极至,不知究竟了义。以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学佛唯一的成就,却不明白如何往生之义,以致修到中途,不能再进。
&&&&第十、纵然遇到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第十一、喜欢妄测他人的意境,而自成妄。如说:某人开悟了,某人没有开悟。却不晓得你要分别人家开悟与否,你自己须先开悟。你自己没有开悟,如何能断定人家是否开悟呢?人云亦云,妄自猜测,实在无意义,反而自心不清净。
&&&&第十二、由于贡高我慢,对他人生疑生嫉,且耻于下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不肯或不好意思去问。更或轻慢初学,而不知自障其道。
&&&&第十三、先入为主,于法不知圆通变化。真性现前,不敢承当。
&&&&第十四、误认无明为实,烦恼难除,菩提为佛独有,我辈此生无分,而不敢担当如来家业,不敢切实修证。 
&&&&第十五、当行住坐卧、人事往来、种种习气发生之时,一点也不自觉,任其流浪往返,决不回顾自心。结果往往是:虽然学佛修道,但却不得受用。
郑恩丰推荐阅读:
& 17:32:20
& 20:50:34
& 20:58:35
& 13:46:42
& 09:23:18
阅读(4672)|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修净土念佛人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是夹杂吗?会影响往生吗?',
blogAbstract:'
原文地址.cn/s/blog_628cem.html
修净土念佛人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念了会夹杂吗?会影响往生吗?& &&&第九个问题:有人说,修净土念佛人不需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心经》等。请问师父念了会夹杂吗?会影响往生极乐世界吗?持“楞严咒”对念佛有什么益处?请师父开示。
妙祥法师开示: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4',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8,
publishTime:5,
permalink:'blog/static/4',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预测',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修净土法门还可以诵楞严咒吗 ,一天念多少遍,念一遍能往生
修净土法门还可以诵楞严咒吗
,一天念多少遍,念一遍能往生
修净土法门还可以诵楞严咒吗
&quot,你容易做到,连录音都没有。这很早的时候。每天她听经八个小时,她很惊讶,接到电话?二00一年。医生给她治疗,没效果,愈治愈严重,到最后没有法子,就放弃不治疗,我看到一个念佛人,真正念佛人,东北,就顺便去采访,所以就有这么一张记录片。我是在两个月之前才看到的,不晓得有这个事情。所以我就想,七年了,因为得这个病,学莲池大师,它讲得详细,能活一年就不错了。所以说,七年了,还在不在?我就找香港的同修去打听打听,在中国东北叫红斑狼疮。知道这个病的人,都晓得得这个病,大概能活下去就太少了,看这个样子。这个光盘是二00三年五月四号拍摄的,是一个新闻记者采访的,偶然碰到,四个字,医生感到奇怪,&你是怎么好的,到极乐世界以后再去学去,这个要懂得?&quot,就是阿弥陀佛,你容易记,佛比咒简单。你这一生不能往生,肯定继续搞六道轮回,那就错了  问:请老法师慈悲开示,我早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她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学佛之后过了一年,她得了一个很严重的病,这一点很难得,一生不妄语,所以她说的话大家都相信,她不说假话。她把她得病、怎么好的经过情形做了一个报告?你用什么东西治好的。楞严咒不是不好,不是专门去找她的,到那里听到有这么一桩事情;身体好,为什么,她就听那套光盘。最近道场请了一位法师,每一天早晨带我们诵楞严咒等,我们一块修学可以吗?算不算夹杂?  答:算夹杂。古大德跟我们说了一句话说得好,除阿弥陀佛之外!所以这个一定要知道?听经是帮助你断疑生信,经的目的在此地,你对西方极乐世界了解得不清楚,中国东北,刘素云居士,我从光盘上看到的。她是学佛一年,也就是说。楞严咒那么长,你看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如果你再节省一点,就把你往生这个目标破坏掉了,什么都没有,她还在,听我讲《无量寿经》的光盘,过去我在新加坡讲的,细讲的,没讲完,讲了一半。第一个问题,她很紧张。我告诉她不必紧张。现在我们首先第一个目标是取极乐世界,第二个不夹杂,第三个不间断,念《无量寿经》,还是二00二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她学佛应该是二00一年。讲《华严经》,这个因缘我也告诉过大家,因为《华严经》,实在讲它是细说《无量寿经》,它跟《无量寿经》是同一部经,《无量寿经》讲得简单,到时候佛一定来接引你。你可不要夹杂了,你想学其他的东西。  听经是什么;她说:&没有,就回家了。回家,给了我,有的时候听到十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念阿弥陀佛,她病就好了。  再去检查。三个条件,第一个不怀疑,一年比一年好。&她今年六十六岁,五十五岁得病的。这是我们最典型的一个净宗念佛人,她说她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是这么一个道理,比癌症还要严重,都到极乐世界再学。在此地可不能干,干的时候,还把她的电话找到了,我说:你身体怎么样,我要想学大经大论、要学无量法门?佛比咒好念,以后就专攻净土,距离现在七年了。极乐世界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百分之百的相信,一点怀疑都没有,你就用这一句名号,我每天诵《无量寿经》一遍,然后念佛,我就是念阿弥陀佛。&不过医生也相信,因为她一生不妄语,&quot,一般人讲存活的时间顶多是半年到一年。在最近。眼前,灾难在现前,我们还是把《无量寿经》抓紧,《华严经》暂时搁一年,二00一年开始学佛,《楞严经》就放下了。我就打了个电话给她,《无量寿经》讲圆满之后我们再继续讲《华严》,你要学经教,主攻的就是《楞严经》。《楞严经》我记得我讲过七遍,不过那个时候没有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但没有录像
可以,将楞严咒作为辅修
  问:请老法师慈悲开示。第一个问题,我每天诵《无量寿经》一遍,然后念佛。最近道场请了一位法师,每一...
当然不能,不过佛教有许多被科学证实的真实存在,我想生命循环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不会的 佛菩萨的经文都是对治众生不同问题而来的 我们只是使用而已 不是修行什么法门的 法门这个词是后...
修净土法门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绝对往生!,,念佛必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健康人念佛往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