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弟子最得意弟子是谁

徐玉兰离世前几月依然健谈 离开时亲人都在身边_网易新闻
徐玉兰离世前几月依然健谈 离开时亲人都在身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徐玉兰离世前几月依然健谈:越剧“要流要变”才会有勃勃生机)
4月19日17点18分,一代越剧艺术宗师徐玉兰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继另一位越剧艺术宗师范瑞娟离世(2月17日),后短短两个月内,越剧界又痛失了一位越剧表演艺术大家。至此,著名的“越剧十姐妹”中仅有傅全香一人在世。温州剧场:《红楼梦》巡演现场,台上台下集体默哀十分钟就在越剧表演艺术大师徐玉兰去世的当晚,上海越剧第十代演员,也是最年轻的一批“95后”本科制学生正在浙江温州巡演《红楼梦》,这是徐玉兰生前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她和王文娟一起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更是风靡过大江南北,至今流传深远。剧场里,已经获知消息的观众自发要求,希望演出谢幕时能够集体悼念徐老师。当那句再熟悉不过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重新唱起,凄楚断肠的《宝玉哭灵》更是让台上台下都心有戚戚,一片悲伤。《红楼梦》徐玉兰饰贾宝玉、王文娟饰林黛玉(1958年)演出结束,徐玉兰的早期学生汪秀月含泪登台说道:”我们参加巡演的演员都十分悲痛,刚才我们的仰萍老师都伤心得演不下去了,但是我们想告慰我们的徐老师,您放心,您有这么多热爱您的观众,有这么多的学生,我们一定要越剧的传承工作做好。我们的越剧第十代也一定会接好这个班,我们的越剧艺术一定会越来越兴旺。我们的徐派艺术一定会代代相传。”之后,台上台下共同默哀十分钟,送别徐老师。《西厢记》袁雪芬饰崔莺莺(左二)、徐玉兰饰张生(右二)、吕瑞英饰红娘(左一)张桂凤饰老夫人1955年华东医院:离开时所有的亲人都在身边而此时的华东医院内,徐玉兰的家人、学生、同事和亲友都赶来送行。据悉,徐玉兰最近两年一直住在医院,而过年之后病情更是一直反复,医院几度发下病危通知。最终,徐玉兰因重症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离世。就在日,徐玉兰刚刚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在颁奖典礼上,徐玉兰的儿子俞小敏、学生刘觉以及钱惠丽一起上台代为领奖。俞小敏简短的讲述打动了很多人,“在我心中,我和妈妈从小就聚少离多。”在母亲离世之后,俞小敏对记者的感慨仍然是,妈妈把大部分人生的时间都给了越剧事业,为此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其实很少。然而,徐玉兰是幸福的,因为她离开的时候,所有的亲人以及学生们都在她身边。《浮生六记》徐玉兰饰沈三白 筱丹桂饰云娘(1946年)《春香传》徐玉兰饰李梦龙(1954年)《北地王》徐玉兰饰刘谌(1957年)《关汉卿》徐玉兰饰关汉卿(1958年)《红楼梦》徐玉兰饰贾宝玉(1958年)在回顾一代宗师徐玉兰的时候,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都说道,徐玉兰和她所代表的那一代越剧人,都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革新家。上海越剧院副院长梁鸿均去年底刚刚上任,因为徐老师病情反复,他也经常去医院探望,而老师始终反反复复对他说的就是:要多排戏,要团结,要培养青年演员,要有新人新戏。“徐老师过年前其实状态还挺好的。我第一次去拜访她的时候,她和我滔滔不绝地聊了一个半小时,从他们建国后1950年代的艺术生涯谈起,回顾了很多当年,也展望了很多未来。徐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不保守,比如我们去年排《音乐剧场》,她就觉得挺好,她不会反对这种新的东西,认为可以尝试,其实这也是他们这一代演员的特点,就是始终很有开拓精神,觉得越剧艺术一定要往前走。”徐玉兰【采访】钱惠丽:老师其实是个革新派钱惠丽是如今徐派弟子中的中坚力量,也是最具知名度的明星演员。1981年,徐玉兰听到一盘来自浙江诸暨越剧团的《红楼梦》的录音磁带时发现,演唱贾宝玉的钱惠丽,嗓音居然和自己年轻时十分酷似,连忙写信给诸暨越剧团,从小就视徐玉兰为偶像的钱惠丽喜出望外地赶到上海,从此成为了徐玉兰的得意门生。30多年深厚的师生情谊,钱惠丽也成为徐玉兰期许最深的弟子。在白玉兰终身成就奖的颁奖礼上,钱惠丽回忆起师生情谊让人动容,“我21岁就拜师,老师是我艺术生涯的领路人。她是个严师,却也是特别善良的人,经常把我们叫到她家住,睡在她身边。小敏哥哥(徐玉兰儿子)以前就经常会嫉妒我们,说我们都没有机会和妈妈一起睡过。”而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钱惠丽回忆了恩师最后几个月的日子。“老师的脑子其实一直很清楚,得白玉兰奖的时候她自己也都知道。去年12月27日过生日时候,我给她送蛋糕,她还和我一直聊天说话,追忆往事,说了很长时间。”“春节前后,老师和我谈了很多话,很多都是关于越剧和徐派的未来,如何发扬光大。有时候我会和她感叹说,你嗓子实在是天生太好了,你的这个徐派也实在太难了,爱好者多得不得了,可是能唱好真的太难了。老师这时候就会笑笑。然后我就对她说,你放心,戏校有大师姐(汪秀月)在教,剧院里有我在带徒弟,我们大家会努力把徐派艺术传承下去。 有我在,你放心。 听到这一句的时候,老师说了一句, 你老早就好这么说了呀。 ”戏曲电视片《西园记》徐玉兰饰张继华(1982年)晚年的徐玉兰始终关心着青年演员和越剧艺术,2013年秋天新编越剧《甄嬛》演出时,徐玉兰跑去剧场看戏,中途因为离开座位一次,为了怕打扰别的观众,这位一生爱穿高跟鞋的艺术家最后半小时站在侧幕条看完了演出。就在这一年6月,为纪念越剧改革七十周年。上海逸夫舞台上演了大型史诗越剧《舞台姐妹情》,请出了94岁的周宝奎、92岁的徐玉兰、88岁的王文娟以及毕春芳、郑采君、金采风、尹小芳、筱月英、吕瑞英等一批耄耋之年的舞台老姐妹同台。在这场九代同堂、空前绝后的演出中,徐玉兰与老搭档王文娟再次亮相,这也是这对舞台姐妹生平最后一次同台演出。谢幕时,徐玉兰看到久违的场景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好久没上台了,很想念观众朋友们,你们想我们吗?”台下的情绪被一下引爆,观众们纷纷涌到台前,激动地大喊着“徐老师”、“王老师”,久久不肯散去。而徐玉兰生平最后一次去剧场看戏就是2014年6月钱惠丽主演的《双飞翼》演出,这是一出新编剧,徐玉兰看完以后说“蛮好”。“老师以前很少当面夸我,她以前一直挺严格的”。钱惠丽说。对于老师,钱惠丽说,她最让我们敬佩的就是两条,一个是开放精神,一个是忧患意识。1947年夏,徐玉兰积极参加上海越剧界义演《山河恋》,成为越剧十姐妹之一。同年9月25日自组玉兰剧团,聘请吴琛、庄志、石景山等一批新文艺工作者担任编导,排演了《国破山河在》等一批新戏。而自1948年下半年起,与王文娟长期搭档所形成的“徐王流派”经典——《北地王》、《追鱼》、《春香传》、《红楼梦》以及《西园记》等,堪称中国越剧艺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而在抗美援朝时期,徐玉兰更是主动请缨参军,在炮火连天的朝鲜待了八个多月,在前线演出了大量作品。《春香传》徐玉兰饰李梦龙除了紧跟着时代的脚步,钱惠丽说,老师在艺术上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向前一步的努力。“老师一直鼓励我们要有新的发展,她从来没有叫我去死学死模仿,而是让我去发展我自己的特点,还一直鼓励我去学习昆曲。让我去看各种演出。有时候我抱怨说有些戏好难看,老师就和我说,不好看你也要看,你要想想为什么这个戏不好看。”“徐老师和王老师80年代的时候还一直在革新,包括她创作《皇帝与村姑》时,那些新的起调甚至借鉴了当时电视剧的主题曲。她们的艺术其实一直是在发展中。可以说,老师是真正的 革新派 。”而如今,从第一代弟子刘觉到钱惠丽,已经有9代徐派弟子,如今甚至还有了五六岁的小朋友来延续徐派艺术的香火。徐玉兰生前一直说:“流派流派,本身要流,要变,只有不断流不断变的流派,才会显示勃勃生机!”《西厢记》剧照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珊珊_NN564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您无权使用所提供的凭据查看此目录或页面。徐玉兰、王文娟再传弟子合演越剧《红楼梦》-中新网
徐玉兰、王文娟再传弟子合演越剧《红楼梦》
  记者王润
  五十多年前,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红遍大江南北。4月20至22日,由徐、王再传弟子张春娜、陈栏芳演出的越剧《红楼梦》,作为正乙祠2012“正乙华年”春季演出季开幕大戏。
  此次正乙祠古戏楼版越剧《红楼梦》,剧中饰演“宝黛”的是两位年轻的越剧新秀张春娜、陈栏芳,她们分别于去年拜在徐派越剧名家郑国凤和王派越剧名家王志萍门下,成为徐、王两派的再传弟子,《红楼梦》正是她们拜师后的第一出“亲授戏”。
【编辑:刘欢】
>相关新闻:
>文化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技术支持: 监督电话:025-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京ICP证 040089号
|法律顾问:|||||||||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弗格森最得意的弟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