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那些少数民族的节日政权里比较好的还是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有利于双方
练习题及答案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B、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C、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是反侵略斗争 D、清朝平定三藩叛乱、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斗争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一年级历史试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有利于双方”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辽、宋、夏的和战,澶渊之盟、
金和南宋的对峙(岳飞抗金)、
宋金和议、
民族融合的发展、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历史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辽、宋、夏的和战
1、宋与辽的和战:
宋太宗统一中原和南方后,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亲自率兵向辽进攻。宋军包围了幽州城,并在高粱河向辽的援军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负伤中箭仓惶逃走。
雍熙三年(986年),宋军趁着辽朝内部矛盾重重,宋太宗再度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军以曹彬为统帅,中路军以田重进为统帅;西路军以潘美为统帅,。结果,出了中路军全身而退外,其余均被歼灭。从此宋朝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开始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
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双方在澶州议和,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
澶渊之盟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宋辽边疆的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2、宋与西夏的和战:
元昊称帝都,与宋朝不断交兵,双方损失都很严重,于是元昊请和。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送每年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1、澶渊之盟的签订背景
澶渊之盟指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无奈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大胜。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2、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
考点名称:
南宋的建立与北方义军
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进河南商丘)即位,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年在位)。
南宋建立后,老将宗泽留守开封。他积极修筑防御工事,联络各地义军,抗金形势迅速好转。宗泽多次上书,请求高宗返回开封,收复失地,遭到拒绝。
宗泽先后上书20多次,毫无结果,忧愤成疾,离开了人世。他临终时还连声呼喊:&渡河!渡河!渡河!&宗泽死后不久,开封失守了。
金军继续南下,宋高宗南逃至扬州。1129年,金军直至扬州,高宗连忙南奔。金军尾随追击,经临安、明州直至海边。第二年,高宗乘船入海,漂泊于温州附近海面达四个月之久。
北方人民不畏强暴,纷纷组织义军,英勇反抗金朝统治者的野蛮掠夺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其中最著名的一直是&八字军&。
&八字军&每个战士的脸上都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王廖团结其他义军,在太行山上区建立起数百里的山寨,成为北方人民抗金的主要力量。北方义军的斗争,对牵制金军南下起了重要作用。
金与南宋的对峙
南下的金军遭到南宋主战派将领的抵抗。抗金将领韩世忠指挥的黄天荡阻击战,给金军以沉重打击。
南宋抗金将岳飞,从金军手中夺回了建康。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人们称为&岳家军&。岳家军所向披靡,金军中流传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教育将士要勇敢。他主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他对士兵要求严格,又十分关心,凡有赏赐都份给士兵。
1140年,金朝派兀术为主帅,大举进攻南宋。岳飞率军在郾城大败兀术主力骑兵。兀术不敢再战,准备撤兵。宋高宗担心战争的胜利影响求和,又害怕将帅权利太大,威胁朝廷,勒令岳飞班师。岳飞悲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不久,投降派秦桧等诬陷岳飞唆使部下谋反,将他杀害。
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协议: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三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绢。宋金南北对峙具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金于南宋的战争
1.金军南下
岳飞抗金金朝灭亡北宋后,为了迅速消灭新生的南宋政权,多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来金军再次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又取得了郾城大捷,收复了许多失地。
2.岳飞被害
岳飞的连战连捷使金朝统治者感到恐慌,同时,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也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对他们的统治不利,于是向金求和,金朝提出必杀岳飞的条件。于是,宋高宗使人一天十二次向岳飞发去了班师的金牌,继而解除了岳飞的兵权,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杀害。
如何评价岳飞抗金
岳飞抗金是在女真贵族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所以岳飞抗金正义的,功绩不可磨灭。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此岳飞应该是一位具有优秀品质的杰出的抗金英雄。由于南宋和金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矛盾,不是外来入侵,所以岳飞不能称为民族英雄。
考点名称:
宋金和议:
由于南宋以主和派占了上风,苟安东南,金朝经过几次南下教训也无力南下,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南宋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当时,宋高宗的年号为绍兴,史称&绍兴和议&。绍兴和议使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确定下来。有利于南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和民族的交流。后来,宋金之间有进行了几次战争,但是金朝始终不能灭亡南宋,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上处于均衡的状态。后来,金把都城迁到可燕京,改名为中都。
宋金和议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宋向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划定分届线,每年宋向金交纳岁币。
影响:南宋与金维持了短暂的和平。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民族政权并立存在。
2.和战交替。两宋政权多次同少数民族政权交兵,但最终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形成和议局面。
3.民族矛盾突出。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彼此之间战争不断。辽、西夏、北宋、南宋、金都是亡于其他民族政权的进攻,但在战争后又形成了较长时间和平的局面,使民族矛盾得到相对缓。
4.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宋金和议与宋辽和议对比:
1、宋辽和议只有一次(澶渊之盟),宋金和议共有三次(绍兴和议、隆兴和议、嘉定和议);
2、宋辽和议中宋辽关系是平等的(兄弟关系),而宋金和议中宋金关系是不平等的(君臣关系、叔侄关系、伯侄关系);
3、宋辽和议中辽向宋归还关南十县,而宋金和议中宋向金割让商邓两州;
4、宋辽和议和宋金和议中均有宋向辽金交纳岁币的条款。
考点名称:
元朝出现民族融合发展的原因:
1.元朝实现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和联系,促使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 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元朝 统治者在政治上实现大一统时,也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元朝呈现出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所以 虽然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在大一统的国家里仍呈现出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元朝民族融合的特点:
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这种融合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元朝民族融合发展的的表现:
1.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境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通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
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时已被视为&汉人&。
3.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对边疆的管辖进一步发展,元朝时设置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在澎湖和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及意义:
发展:与南北朝相比,元朝时民族融合在范围上更广,融合程度更深。
意义:①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
②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经济。
③加强了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科技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考点名称:
大小和卓叛乱:18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平定天山北路准噶尔部贵族叛乱时,被准部俘虏的维族首领大小和卓先后逃回。乾隆二十二年(1757),他们兄弟纠集其他各部维族上层分子发动暴乱。次年,清朝派军平叛。到1759年,终于将这次叛乱镇压下去。如何评价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大小和卓“虐用其民,厚敛淫行”,导致了回族人民的不满,所以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战争时正义的,同时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统治。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西汉时,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3.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军队驻扎新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有利于双方”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发表于 21:55:00
发个只有一个字我认识的钱,是辽?是夏?还是那个少数民族政权?
[s:04][s:04][s:04][s:04][s:04][s: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4:10:30编辑过]
发表于 22:26:00
但不认识。[s:15]
中初级信誉
发表于 22:30:00
我认识俩字,一山一海。[s:07][s:07]
发表于 22:41:00
好象是(移山填海) & & & &是花钱
发表于 22:43:00
发表于 23:49:00
发表于 23:51:00
发表于 00:01:00
发表于 00:04:00
[s:02]和龟龄鹤寿双月版的风格很像,应该是一套!!难得好钱~~[s:02][s:02]
发表于 00:37:00
这个不错,背后还得推敲
地址:湖南长沙市八一路亚华大酒店2504古泉园地
转:安支()拍卖结算(8009)网络技术(8005)个人专场(8003)园地评级(8010)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
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时期。五胡的概念是《》中最早提出的,一般泛指在东汉末到时期迁徙到中原的几个少数民族,一般认为“五胡”指、、、、。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灭亡开始算起,一直延续到建立。对五胡乱华的历史作用,以及影响历来有争议。它是晋朝历史上重要的现象,有学者也称之为“”、“中原陆沉”、“神州陆沉”、“中原沦陷”等名称。
以来,就有不断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在时期的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中原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机起兵,于是中原大乱,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又因为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曾撰的《十六国春秋》一书,该书将较具代表性的十六个政权独立记录,故又有将此一时期称为“五胡十六国”者,实则政权的数目远逾十六个,建立者也不限于胡人。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下游以北,西南至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即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奴)、(羯)、(汉)、(鲜卑)、(氐)、(羌)、(鲜卑)、(鲜卑)、(氐)、(匈奴)、(鲜卑)、(鲜卑)、(汉)、夏(匈奴)、(汉)。此外,还有(汉)、西燕,但没有包括在内。 汉和前赵算一国,史称时期。而入主中原的五个主要部族即匈奴、羯、鲜卑、氐、羌,史称五胡。这个时期习称五胡十六国。
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辽朝
辽朝(公元907年至1125年)亦称辽国、大辽、,简称辽,是指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辽国原名契丹,后因其居于辽河上游之故,遂称“辽”,“辽”字在契丹语是镔铁的意思,
公元907年,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又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1218年被蒙古汗国所灭
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西夏&&&&&
10381227881“”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是羌族的一支,上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唐朝时,生活在的党项羌和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吐蕃。时,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被安置于松州(今松潘),后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今天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唐开元年间,居于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的党项羌非常恐惧四处的吐蕃军队,向求救,被迁至(今甘肃)。安史之乱起后,怕这些异族闹事,建议将当时在庆州的部迁至银州(今陕西)以北和夏州(今陕西)以东地区(相当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南),这一地区即是南北朝时赫连勃勃的“”旧地,当时称为平夏,所以这部分党项羌就成为平夏部,即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
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有功,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其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即今鄂尔多斯南部地区)广大地区皆称为拓跋氏的私人领地
五代时期,不管是何人当政,(拓跋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经过200多年建设,平夏地区非常富饶,以鄂尔多斯南部地斤泽地区为核心的肥美,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为代表的农业区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粮草,同时鄂尔多斯此时还盛产当时可当货币使用的上好青盐,每年产量可达15000斛左右,因此平夏部党项羌可以说是有兵有马有粮有钱,均占,势力逐步膨胀起来。不过一直以来李氏一族并不大,无非是甘愿当一方,宋太祖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依然宽宥,“许之世袭”。当夏州节度使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
七年(公元982年),削藩镇的兵权,把李氏亲族一锅端到京城,准备根除西北这一大盘踞势力。李继捧的族弟名叫李继迁,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无异于蛟龙失水,再无翻盘可能。因此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时认为逃跑的小股匪帮没什么能耐,折腾不起来,但李继迁却很有政治,连娶数位当地豪强的女儿作为妻妾,一下子与地方首领成了亲戚,势力渐盛。
二年(公元985年),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并占据银州,攻破会州(今甘肃),与宋闹翻;又向“请降”,被契丹人封为夏。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李继迁截夺粮草四十万,又出大军包围城。大怒,派五路军击夏,皆败北。宋太宗崩后,即位,为息事宁人,割让夏、绥、银、宥(陕西)、静(陕西)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宋真宗五年(公元1002年),李继迁率诸部落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截断宋朝与的商道,截断西域向宋朝的入贡,同时禁止西域诸部向宋朝卖马,严重影响了宋朝的国防。与吐蕃会盟时,李继迁遭吐蕃人暗算,被劲弩射伤,后伤重而死,时年42岁。
李德明即位后,倾力向发展,南击吐蕃,西攻,大大拓展党项羌族的生存空间,1019年,李德明选定(今宁夏银川)为,改名兴州。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对内则完全是气派。
  1032年之子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并派大军攻取吐蕃的、沙州(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这样,元昊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今甘肃)、凉(今甘肃武威)、瓜、沙、肃数州之地,即今日的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宋廷上下极为愤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此后数年,元昊相继发动了、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1044年,在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完全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此时,西夏总兵力约50万人。
大败宋辽之后,元昊不可一世,日益暴横淫纵,甚至将宁令哥德纳为妃子,1048年元宵节,因夺妻之恨,元昊之子宁令哥挥刀,将其父元昊的鼻头全部削掉,元昊痛极血尽而死,时年46岁。元昊子谅祚继承大位,其死后又由子秉常即位,此时西夏政局内部动荡,以为有机可趁,派兵五路攻夏,准备收复灵武。但败多胜少,特别是灵州、永乐城两战,损失士兵民夫达60余万人,耗费军费无计。西夏方面也大亏。后崛起,西夏攻占宋朝定边军(今陕西),并向称臣。金朝皇帝在高兴之余把此前占领的西夏故地乐州(青海乐都)、积石州(今青海)等河外诸州都赏赐给了西夏王乾顺,西夏达到鼎峰。崛起后,一直视西夏为眼中钉,一来西夏占据了北方蛮族入侵中原的通道黑水城;二来西夏控制着与河西走廊地区的财富,将其作为练兵场,不断派兵袭扰突击,演练部队。1227年西夏终于全部沦陷,蒙古兵还在附近挖地三尺,尽皆破坏,以至于从开始历朝均未在西夏王陵附近获得过多少有价值的物品。按成吉思汗的遗训,蒙古军队将俘获的夏末帝和所有西夏皇族尽皆屠杀,西夏亡。
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金朝
金朝(1115年-1234年),或称金、大金、、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mín),金,建于1115年,建都(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再迁都至(今河南开封)。三年(1234年)时灭于与南宋联合进攻,共经历10位。金国是当时华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其全盛时代的统治范围为:东北到日本海、黑龙江一带;西北到;西边接壤西夏;南边以秦岭到淮河一线与南宋交界。
金都城上京(今黑龙江省市阿城区南),位于安出虎水(今)之侧,相传其水产金,“金”念作“安出虎”。另据《》记载,由于长期受制于,故立国时,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的意思,以其虽坚终亦变坏,而金不变不坏,取“金”为,以示对抗“辽”。
勃兴于今、流域及地区。时称(mòhé),生生活在黑龙江一带,以为生。统治者长期向索要珍珠和狩猎用的“”(一种鹰)。川流不息地穿过女真,鱼肉女真百姓,终于导致女真族反抗。
1115年1月28日,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金国建国后,展开以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五京一下,辽朝部分随即灭亡。金灭辽后,与遂成敌国。
后契丹族部分在西北部部分地区和建立了一个王国——。金太宗即位后,挟灭辽之威,很快席卷而南,于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灭亡北宋。女真在消灭辽朝和北宋后,统一了包括中下游在内的北方地区和东北,并与南宋长期对峙,但金朝没有统一,金朝面积比辽朝大为缩小。金朝割据了黄河流域中下游在内的北方地区和东北。金朝在实行等独特制度的同时,也采纳了内地的很多。在位期间,对南宋发动大规模战争,但以失败告终。金在与南宋、西夏期间,迫使臣附、屈辱求和,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
金朝后期,统治极其腐朽,各民族起义,同时又受到军队的不断,终于亡国。
是金朝通行的官方文字,该文字是根据改制的拼写女真语言而制成的。金朝历经十帝120年,时期统治疆域包括今天的淮河北部、秦岭东北大部分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又称大元,是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取《》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1206年(金章宗六年),蒙古贵族在斡难奉铁木真为,尊号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建立。蒙古汗国在1259年去世后分裂为大汗之国(后来的元朝)和(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四大汗国上服从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实际上。1271年(元朝至元八年),定国号为“”。
1218年蒙古灭,1227年灭,1234年灭,1246年招降,1253年灭,1276年灭,1279年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元朝最终统一
成吉思汗时,蒙古没有固定的。1235年,窝阔台汗建都(今蒙古国境内)。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东)。1272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今北京),元朝统治中心完全向转移
元朝的空前广阔,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及南海诸岛,都在大元统治范围之内,还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分,东到。还包括锡金、不丹、东半部、北部、泰国北部、老挝、东北部。面积超过2200万平方公里(一说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庞大,最强大的,也是从古至今,人类以来最大的国家。
1368年(元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北逃,元朝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与明朝对峙,史称“”。
元朝的大统一,在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宋辽金夏)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和中西交通的发展;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统一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度。
馆藏&1025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