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后各国军事力量网站发生了什么变化

当前位置:&>&&>& > 正文
盘点二战黑科技:这些发明改变了战后世界
发布时间:&&&&发布者:
谈到二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各国最出色的将军,武器,知名战役,但是我今天想说下二战的先进科技及对后世的影响。
喷气式战斗机
创造国家:德国Me262
时间:1944年夏天
影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当时普通的战斗机根本没办法和它相提并论,要速度有速度要制空有制空,这架飞机如果能早几年出现,那英国能不能抵住德军的轰炸就不好说了,因为他作为轰炸及的护航机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来说绝无敌手,只可惜德军在即将失败的时候它才出现,生不逢时啊!如果说德国是发明者,那把这一技术发挥到极致的一定是苏联,苏联的米格19名噪一时,在朝鲜战场中国的小燕飞机让美国吃了大亏。
影响:节省了飞机在航母起飞时的巨大油耗,增加了了飞机载弹量或增加打击距离,减少飞机起飞事故,现在世界先进的航母都配有蒸汽弹射,美国正在花重金研究电子弹射器,可见它的重要性
');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02344',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
中国军事_中国军事网_军事网 今日军事版权所有 鄂ICP备号-3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期的态度都发生过从中立到参战的过程的变化。请回答:【小题1】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态度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小题2】分析这一态度的变化对战争进程、美国自身、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小题3】美国在二战中参战对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后盟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并举例说明盟国在政治上互相协调的表现。
答案【小题1】原因:一战后期,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美国夺取战利品和世界霸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交战国人民反战运动高涨,直接威胁到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二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导致他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日本偷袭珍珠港,损害了美国在远东太平洋的利益。【小题2】影响:一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束的进程;战后美国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形成了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美国成为其主导国家之一。二战: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为打败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战后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小题3】重大行动:在北非战场登陆,德意军队投降;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投降;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盟国进入德国境内东西夹击德国,美苏易北河会师和攻克柏林。美国、苏联和中国参加对日作战。政治上协调:举行四次国际会议(略)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分析题干,首先要知道美国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分别分析两次战争中的具体情况,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美国参战是为了夺取战争利益,而二战爆发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到美国的利益,尤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日矛盾激化,美国由此参战。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影响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学生需要在充分掌握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对美国态度的转变做深入分析。【小题2】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回答这种变化对战争进程、美国自身、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这应该分为一战和二战两大部分回答,每一部分里面又分成三层,即对战争进程、美国自身、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三方面的影响回答,每次战争中的美国参战都加快了战争进程,而通过战争,美国的国际地位都得到加强,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影响点评:此题难度很大,是对学生的比较和概括能力及史实的熟练掌握程度的综合考查,是一道出色的能力型试题。【小题3】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分为两问作答,一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后盟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要注意是在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的军事行动。二是举例说明盟国在政治上互相协调的表现,要特别注意是在政治上协调的表现,联系课本史实,重大军事行动有北非战场联合作战,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等,政治是协调的表现主要是二战后期举行的四次重大会议。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影响点评:此题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即概括能力,,依据课本知识作答即可。二战后的各国共产党
已有 763 次阅读
|系统分类:
二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还可以有一些发达国家可以进入社会主义阵营,这就是当时的法国、意大利和希腊。这三个国家的共产党游击队在二战中发展壮大。法国的共产党游击队的力量远远超过远在英国的戴高乐的军事力量,意大利共产党所领导的游击队也是在意大利独大的军事力量,希腊的情况也差不多。当然,在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力量也是相当大的。在巴尔干半岛上,南斯拉夫共产党与希腊共产党所领导的游击队力量都不小。虽然阿尔巴尼亚国家小一点,但也有自己的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在苏联红军反攻德国时,基本上没有进入这几个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德国法西斯的军事力量已经算不了什么了,不需要苏联红军进去进行猛烈的打击。所以苏联进入的东欧国家,多为其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不是太强的国家,如波兰、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但是,英美的军队却先后进入了法国、意大利和希腊,只是没有进入南斯拉夫。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英美等国不干预这些国家的内政,那么像法国、意大利和希腊则完全可能成立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这里的情况相当复杂。当然,问题首先出在内部,意大利共产党与法国共产党并没有采取坚决果断的手段要保住自己的武装力量,没有坚决的信心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内部出了问题,他们宁愿把武装力量交出去,然后换几个资产阶级政府中的部长来做,以为这样也可以使共产党参与本国的执政了。结果不必说了,这些部长没几天都被先后撵走了,共产党成了永远的没有任何真正实力的在野党。希腊共产党倒是想扛一阵子,但由于战略战术方面的失误,希腊共产党的抗争没有成功,最终还是选择了把武装交给了英国军队。结果英国军队把赤手空拳的希腊游击队员逼进大海里,然后用机枪疯狂的扫射。希腊共产党就这样彻底地丢掉了自己的全部胜利果实。在这个过程中,苏联的态度也是比较重要的。斯大林在那个时候,是有点惧怕美国的。美国的实力在当时确实很强,但并不是强大到可以在欧洲碾压一切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毕竟二战刚结束,苏联需要喘息,美国也同样需要喘息。但苏联的斯大林被美国的实力吓住了,甚至在中国,也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不要渡过长江,而要搞什么划江而治的南北朝。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异常坚决。我们人民的武装,一枝枪,一粒子弹都不能交出去。毛泽东还提出一个口号,叫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那时,我们不太明白,敢于斗争还好理解,敢于胜利是什么意思?不是太明白。有了足够的力量,难道还怕胜利的到来吗?后来看到二战后,欧洲的这些国家共产党与他们领导的武装力量的最后结果,才明白,要做到敢于胜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法国、意大利与希腊共产党的力量是比本国的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得多,但是他们没有这种敢于胜利的信念,结果把枪交出去了,自己就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把人民用鲜血打下的大好局面白白地丢失掉了。这样一对比,毛泽东的伟大就明显地显现出来。这种革命的意志、这种斗争的精神,不惧怕任何帝国主义的威胁,也不惧怕苏联在背后的施加的压力。这才有新中国的诞生,才有蒋介石被赶到台湾那个岛上去的结局。顺便提一下伊拉克共产党。它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在40年代和5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在1958年的革命中,伊拉克共产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是在组建联合政府的时候,党内的改良派占了上风,拒绝加入联合政府参与执政。结果,资产阶级反过手来,开始残酷地镇压伊拉克共产党。大批党员被捕,被枪杀。据说,有不少党员是喊着“毛泽东万岁”的口号走上刑场的。他们是有点后悔的,没有像中国共产党那样,抓住时机,勇于夺取革命的胜利,结果让党和人民遭受到巨大的损失。据说,伊拉克共产党的改良一派,是受到苏联共产党赫鲁晓夫路线的影响,担心与帝国主义闹翻,总是侈谈什么缓和,结果葬送了不少国家革命的成果,断送了不少共产党人的性命。这是不是能够说明,共产党人对于自己的信念,对于自己的使命,应该永远保持坚定和一致,任何犹豫、任何迟疑都可以导致革命的失败,都可能给伟大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与信念,是不可以动摇的,更是不可以放弃的。这对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有着深刻教训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懋仁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二战世界各国军力排名,中国倒数第二
我的图书馆
二战世界各国军力排名,中国倒数第二
关于二战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的文章并不少见。而对于很多排定的位次总是难以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其实,这个问题从来就是一种见仁见智的事情。考虑的角度不同,那么排定的位次也不尽相同。现在,我也排一下我认为的二战中主要交战各国的军事实力的名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军队数量、人员素质、武器装备水平、战术思想与指挥水平、后勤供应能力(包括兵源补充能力)、军工技术水平(包括信息技术、情报技术等因素)、战绩等方面,而对于经济水平、战略纵深、资源等方面暂不予考虑。各方面均已满分十分为准,总分70分。为显示公平,各国评价以年军力巅峰时期为准。
NO.1 美国 总分:65
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在二战的刺激下,战争机器空前强大。在巅峰时期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后勤保障能力、世界上最好的武器装备,军工技术水平也基本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尤其,美国二战后期的军工业水平相当惊人,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整个反法西斯盟国的75%的武器都由美国供应。而战术指挥水平以及在二战各个战场中的战绩也稳居世界前列。并成功的实施了多次空降、登陆等多兵种配合的行动,而强大的海军航母舰队也使美国在二战就建立起了全球作战的高机动能力,先进的军工技术水平使美国在二战后期就拥有了战略轰炸机、重型航空母舰以及原子弹等先进武器系统,为战后的世界霸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排在NO.1的位置,当之无愧。
军队数量: 9分
人员素质 8分
武器装备水平 9分
战术思想与指挥水平 9分
后勤供应能力 10分
军工技术水平 10分
NO.2 德国 总分:64
德国由于战前军事扩张策略的刺激,军事工业高度发达。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III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后期由于资源的限制,开始提高武器的质量,生产数量大幅度下降。而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以及优秀的战略、战术思想和指挥水平也是世界所公认的。德国开创了闪电战的时代,并开创了装甲兵协同坦克作战的陆军高机动作战的先河。同时德国还最先将空降兵应用于实战,而空降比利时打垮了铁桶般的防御系统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军工技术高度发达,二战时期就造出了飞弹,甚至如果不是军事高层对原子技术的不认同,恐怕,德国会是世界上最先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但是由于资源的致命伤人口的限制导致兵源供应不足以及情报技术的滞后,也为这支部队的强悍折了不少分。
军队数量: 9分
人员素质 10分
武器装备水平 9分
战术思想与指挥水平 9分
后勤供应能力 8分
军工技术水平 10分
NO.3 苏联 总分:62
二战后期是苏联军事最为鼎盛的时期。 战争中后期军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甚至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并拥有着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军工生产系统,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虽然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苏联后期的军队也在欧洲最艰苦的战场上磨练出了钢铁般的意志。苏联发达的情报系统克格勃,也在二战历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战术思想方面,苏联在二战中形成了装甲集团化冲击的思想(有点闪电战的味道),强大的钢铁洪流二战后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对分重视陆军火力的思路,甚至无限制的加强火力也是苏联的一种致命伤。当时苏联有一种说法,有一个角落没有攻击到,说明我们的火力还不够强。还需要不断增加。其实,那种铺天盖地的重型火炮、火箭炮、榴弹炮的呼啸的震撼场面,与美军地面部队利用先进的无线通讯呼叫空中力量与地面火力支援的精确打击相比,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苏联在冷战时期更是由于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不重视逐步落伍。
军队数量: 10分
人员素质 7分
武器装备水平 9分
战术思想与指挥水平 9分
后勤供应能力 10分
军工技术水平 8分
NO.4 日本 总分:55
日本的海陆空实力比较平均,均位居世界的前列。强大的航母舰队,先进的零式战机,优秀的军队素质,都展示了这个穷兵黩武的国家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于美军的太平洋对抗中,如果不是情报系统的失败,也许,日本的败退还要滞后很长时间。43年以前,日本的海军实力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团(个人的认为,应该强于英国)。实际上日本的军工技术水平并不差,只是由于资源的限制以及面对的对手的弱小,日军的步兵武器、坦克等等与西方列强相比明显逊色不少。
军队数量: 8分
人员素质 9分
武器装备水平 7分
战术思想与指挥水平 7分
后勤供应能力 7分
军工技术水平 9分
NO.5 英国 总分:52
英国是传统的海军强国,但是由于过分依赖大西洋的天然壁垒,导致了他陆军力量的萎缩。而由于当时经济危机的冲击,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二战中,英国依靠强大的海军实力打垮了德国的海上力量,主导了大西洋的制海权。并在塔兰托海战中基本摧毁了意大利的海军,控制了地中海。但是这种实力不对称的战争,与美日太平洋战争中硬碰硬的死磕相比更缺乏含金量。而英国陆军在东南亚的不堪一击,在敦刻尔克的惨败,都写下了耻辱的篇章。好在英国的情报技术与科技还不算太差。与当时世界各国相比,占据第五位也是实力的展示。
军队数量: 7分
人员素质 7分
武器装备水平 8分
战术思想与指挥水平 8分
后勤供应能力 7分
军工技术水平 8分
NO.6 法国 总分:44分
我把法国排在这个位置,也许有很多朋友都不以为然。一个被德国一个月内灭掉的国家也能排到世界前十么?但是,客观的说,法国的失败并不是其军事实力的客观展示,而是战略战术思想的严重失误。但纵观其军事力量,法国在当时的世界上并不差。拥有者强大的陆军(二战前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拥有着200多万的陆军,也不是纯粹的吹牛),海军力量也不差,不过一切都没有发挥战争就结束了。
军队数量: 8分
人员素质 7分
武器装备水平 8分
战术思想与指挥水平 6分
后勤供应能力 7分
军工技术水平 8分
NO.7 中国 总分:36分
中国的军队数量并不少。战前,国军就有200多万大军。巅峰时期,国军到了400多万,八路军也有100多万。但是关键是军阀林立,国共对立,各系的部队高度的不统一。长期以来中国的军事力量缺乏有效统一的军事集中。虽然,名义上国共合作了,但是底下的摩擦不断。从战术战略思想上,共产党的游击战等理论在大纵深的防御战中也在世界上算是先进。但是由于日军的强大,以及国军投降的军队繁多,也造成了中国军事力量战斗力的低下。虽然国军的装备并不差,但是标准化太低,拿着进口的部分武器,子弹供应都是问题。军工水平太低,综合国力太差。除了正面战场几次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是失败的)以及大量装备了美式武器的远征军在缅甸路的几次小胜利外,没有什么好的战绩可言。八路军的几次历史上的胜利也不具战略意义。
军队数量:(国共总兵力) 8分
人员素质 5分(八路军8分,国军6分,打在一起5分)
武器装备水平 5分
战术思想与指挥水平 6分(八路军8分,国军5分,综合6分)
后勤供应能力 5分
军工技术水平 3分(只能维持少量步枪的供应,多数先进武器靠美军支援)
NO.8 意大利 总分:35分
意大利的军队都没法说。实际上,他的军队总体战斗力应该不差,关键是让一群猪带着也不知道怎么打仗了。打个希腊,原本具有着绝对的优势。墨索里尼的手下非说已经安排好了内线,去走个过场希腊肯定投降。结果希腊国王发动全民抗战并亲自挂帅,把几十万意大利部队打飞了。在北非,十几万装备精良的意大利正规军让3万多英属非正规的混合部队打跑了。打个英属索马里,那么多正规部队带着飞机大炮打个游击队还得用毒气。有蠢猪式的领导带着你能打么胜仗?
军队数量: 7分
人员素质 6分
武器装备水平 8分
战术思想与指挥水平 0分
后勤供应能力 7分
军工技术水平 7分
至于其他的小国家,比如比利时、芬兰、南斯拉夫、希腊等就不做评论了。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欢迎广大朋友发表不同意见!向战争中死去的军人致敬!
馆藏&110617
TA的最新馆藏&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知识点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习题详情
17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出自人民版教材必修一184页材料四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格中A、B、C分别对应的内容。(3分)材料二 见图(2)归纳图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2分)(3)阅读材料三、四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5分)(4)材料四中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指什么?(1分) “已经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在“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以后,国际格局的基本趋势是什么?(1分)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约组织(3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三...”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三...”主要考察你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三...”相似的题目:
联合国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其原因是&&&&&&&&&&&两极格局结束后,无人能与美国抗衡一些大国欲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超级大国的美国已完全操纵了联合国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还没有发言权
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些说明他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展开了一系列令美国人不满的活动:命令舰队拒绝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这说明法国政府脱离了资本主义阵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出自人民版教材必修一184页材料四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格中A、B、C分别对应的内容。(3分)材料二 见图(2)归纳图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2分)(3)阅读材料三、四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5分)(4)材料四中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指什么?(1分) “已经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在“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以后,国际格局的基本趋势是什么?(1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出自人民版教材必修一184页材料四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格中A、B、C分别对应的内容。(3分)材料二 见图(2)归纳图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2分)(3)阅读材料三、四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5分)(4)材料四中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指什么?(1分) “已经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在“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以后,国际格局的基本趋势是什么?(1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国军事力量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