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够成就出世间的解脱25人成就怎么做

噶玛妙音喜乐、噶玛功德天女的博客
年逾花甲的藏族老喇嘛赤诚洛布,是青海果洛州红科地方的大成就者――大堪布明(门)色仁波切的亲弟子,也是一位证悟心性自在的瑜伽士,与我还是同在具恩上师前闻听窍诀的同坛金刚兄弟。我俩一老一少是忘年交,相聚时无话不谈,因为他在见到本性后又曾独自一人在深山上闭关了十三年,所以有着不一般的禅修丰富经验。他不但将自己的许多实修经验传讲给我,而且还讲了很多藏地其它修行者深具启发的故事以及上师们的教言。
  禅门中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朝着魔。」有一次,与老喇嘛聊天时,又给我说了一个发生在他们寺院,一位修行老喇嘛着了魔境的真实故事。
老喇嘛的寺庙位于甘孜洲新龙县的大盖乡,是一座主修大圆满法的宁玛派大寺。每年到一定的时候,就像汉地打七一样,僧众们就会聚集在一座密苑中举行密集性的禅修。那年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喇嘛也来参加了禅七。几天后,每当他上坐时,就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草原上。那里扎有一户帐篷人家,帐篷外面躺着一条看家的大黑狗,里面住着一位风烛残年的老牧人,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儿忙着里外、服侍老人。每当女儿见到老喇嘛到来时,就热情而虔诚地将一大碗鲜新的牛奶供养给他,而老喇嘛每次也都没有客气地就把它喝光了!就这样没有例外,天天如此。
不久后的一天,老喇嘛突然想到:「为什么那位少女供养我牛奶,而不见她供养和自己一同禅修的同参们呢?他们可都是修持精进、戒律清净、堪以应供的出家僧宝啊!」这样一想后,他就越来越坐不住了:「不行!我是一个持比丘戒的僧人,如此貌美年轻的少女在众目睽睽下只供养我一人,恐怕非议早就在清修大众们的耳边传开了吧,我怎么办?」老喇嘛思前虑后,最后决定离开禅院,单独而秘密地寻找一地继续禅修。  「第二天,禅修的喇嘛们发现怎么少了这位老喇嘛呢?起先大家找遍了寺院也没有看到他。刚好那天凌晨天空飘洒了一阵小雪,有一位喇嘛发现在寺院后山雪花覆盖过的地面上,一行脚印远远向山上延伸开去。于是循着足迹,同修们很快就到一个山洞中把他找着了。所有人都劝请他回禅院一起完成没有圆满的共修,但他不肯。大家又劝说了很多回去的理由,如:有现成的食物,安全又温暖等等,喇嘛仍固执地坚持着,最后在众人的一再询问下,他讲了自己不回去的那个理由。  「这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帐篷!更没有供养你的少女和老人,那一定是你禅坐时出现的幻境!请不要执着任何境界,否则会着魔的!」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这样告诉他。」  「这怎么可能,我还喝了她刚刚烫过的奶茶呢,你们不要欺骗我!」
「对于他来说,一切是如此的真实,就像你现在坐在我的对面这样,如果我没有想一下的话,我不知道你现在的出现是真实的呢?还是着了魔的幻境一样!」喇嘛赤城补充给我说道。  「大家说什么也不让他独自住在山上,最后,不管老喇嘛同意不同意,同修们硬是把他拉回去了。」  「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家又找不到他了。等到有人发现时,老喇嘛没有去山上禅修,而是在自己的房间中悬梁自尽了!」
「这天刚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得登巴(伏藏大师)来到了这座寺院。得登巴说:『你们必须把他的尸体埋到九米深的地下,并在上面盖上一座佛塔;这样,我就可以保证他在三十年内不出来作怪,但过了三十年后,我就不能保证了。』」  「后来大家便照掘藏大师的主意,把他的尸体埋到九米深的地下,并在上面盖了一座佛塔。」  故事说完后,喇嘛赤城又说:「后来我的上师,噶陀金刚座上的大喇嘛将扬俄热仁波切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三十年马上就过去了,怎么办?』」  我听后沉默良久,因为我知道他们那里现在出现了一个魔障,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事有关:如果有人要摸哪家小孩的头,千万小心!因为许多小孩在被人摸过头的几天后,就意外地接连死亡了。据说就是魔障附体在摸头人身上的缘故!这在他们那里,可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就是堪布,也对我亲口说过这事。
(在藏地,据说公开一些魔障的本生,就会招来他的无情报复。这样的真人真事,我也听说了不少,如《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一书的作者,书写完后就突然暴毙了。但是,也传说凡是听到魔障本生事的有缘人,从此后就不会被此类魔鬼所障碍!这样的说法,后来我也在本尊的密续经典中读到。)
赤城喇嘛教导我说:「在禅修前和禅修时,应该修好各种忏悔业障、积聚资粮的必修前行,尤其是要尽量多诵消除外、内、密及秘密障碍的祈祷文!这样就能保证禅修时,以警觉到本尊、护法的誓言加持故,而不出任何偏差。堪布也曾多次如此教诲我,因此我念满了十万遍遍知米旁仁波切的《普贤消除外内秘密障碍、能赐一切成就》的祈祷文。遍知者在注释中说凡能圆满十万遍的人,都能如愿消除今生和来世的所有世出世间障难。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想起自己一位在福州鼓山**寺出家的师兄着了魔难的一段往事,他正是因为相信了境界才着魔而去的。记得那是93的事了,师兄平时修的是念佛法门,尤其是念诵观音菩萨的名号,后来他就自称能见到观音菩萨,并和菩萨对话。并且渐渐不参加大众们的功课,他说:「菩萨已给我安排了修行法门。」大家都劝他要小心,不要着了魔境。他也不理。  后来有一天的傍晚,他背了一个包袱走出寺院,并对一位遇到的出家师傅说:「菩萨让我还俗,我回家去了。」因为他的老家在湖南衡阳,而且又是晚上了,僧人以为他是开玩笑,就没有怎么在意他的举动。  可是过了三天后,一位上山砍柴的人来寺院报告,在山上发现了一位和尚的尸体!大家跑去看时正是他。那位被他遇到的师傅方后悔说当时没有拦下他。但大家说:「回湖南应该下山去车站才对,他却往山上跑了,一定是前面有魔鬼化现的人引到这里来的!」而令人奇怪的是:发现他尸体的时候,全身上下赤裸裸地一丝不挂!而且也没有一丝诸如碰伤等自杀过样的痕迹。一位禅定功深的法师对我说:「可能是山中的精魅起先幻现成菩萨身形引他上当,等他深信不疑时就以女形把他引上山,并夺走了他精气」。当然,法师的这一说法能否成立,我持有保留看法……
从前上师有一个同学在黑关之中,总是见到老虎,于是禅修难以进行,关房之指导上师说,下次你看到老虎,将一哈达缠绕在其脖子上,该行者照办。然后,上师来检查,发现哈达缠绕在他身边之糌粑袋上,原来老虎是一堆面粉。  巴珠之大圆满名著《教授荟聚》中云:  「种种禅修觉受征兆会出现,此禅定手印,乃善心之力的结果。但它们是无常的,莫陷于「执以为是」,此至关重要!现在,无须着力看待它们,无论什么显现,均为赤裸天成解脱,知此等觉受为完全纯净,此为正途。」
菩萨在第五地的时候,禅定力量达到完美,任何魔众都不能干扰之。  所谓魔众,就是任何能动摇你的东西,宗萨说,文殊菩萨也会是魔,因为在禅定之中,本尊文殊出现,你的心会因此摇动,陷入精神幻想之中。  我们在开始修法的时候,急于见到本尊现身,赐予我们教法,以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实际上这是一种再典型不过的心魔。吉美林巴说:「修道的路上贪图进境,就是踏入魔鬼的家门。」  虽然我认识的一些修行人,他们可以亲见本尊,进行交流以及请教事宜,这些成就仅仅是暂时有所帮助,但是常此执着,就一定会发生问题。无论是闭关还是散修,都要注意这些问题。
在印度体系之中,也有这样的故事,据说认识自证自明之观者,需要进入离相之地,但是辩喜大师长期专修近难母,所以每当临近离相之地时,近难母就会出现阻挡他,于是他一直无法突破二元境界而迈入自证自明之观者的境地,后来,他猛然醒悟而不执着于恭敬的幻想,在近难母出现的时候,他用剑将此禅境劈碎,他亲自手仞了自己的本尊,于是他终于得以目睹终极的实相。  我们这些卑微的修行人,应该放弃各种不实际的幻想,要想达到什么,就追求无私的慈悲吧。  正如吉美林巴说:「一直到你能够完完全全除掉自己自私的那一天,这之前你所谓帮助别人,只不过是演一场戏给别人看罢了。」
转载于网络,原发不详&(字节数: 5262) [转贴
16:38:26]&&
大圆满隆钦心髓前行窍诀(未传勿自修)
觉海堪布(迦造喇嘛)(未传勿擅自起修)为了使汉地实修弟子修学方便,今编撰大圆满隆钦心髓前行,能使生起出离的“修心百日”(闭关一百天)及积资忏罪的“五个十万”(五加行),按照历代祖师的言教诀窍明讲实修方法如下:
专修者每日黎明一座,傍晚一座,称黑夜两座;上午一座,下午一座,称白天两座。共分四座定时修持佛法则称之为“四时瑜伽”。另外有“六时瑜伽”的修持,即“四时瑜伽”加上上半夜一座和下半夜一座,共六座。早晨起坐时,首先想到,对面上空现出根本上师为莲花生大士圣相,周围有众勇士、空行母,摇动手鼓,发出咒声令行者觉醒,自身住于本尊与刹土的境界中,心中的上师从中脉道上升至顶轮上空莲花宝垫上安住。
每座前,先去洗手间,洗面、洗手、洗鼻子等,后才进禅堂,关闭门,安坐在禅垫上,总之上座后莫被杂事干扰。决心要打坐,坚决不动摇此决心,要有这样“二铁环”决心。这是打坐前行的前行。每次打坐应具足前行发心,正行无缘和结行回向,此三妙法为修持最重要之事,诚如无垢光尊者特别强调此三妙法说到:“前行发心正行无所缘,结行回向引摄全善根,行往解脱之道三妙法”。
前行发心妙法应如是:身,两足金刚跏趺、双手结定印、脊椎正直、颈部微俯、肩臂后张、眼觑鼻尖和舌尖抵上腭等毗卢七支坐;语,左鼻孔、右鼻孔、双鼻孔清除浊气各三次(或一次)。念诵语加持咒,即“嗡啊耍喔茫ǎ┳稚鹕栈螅旃馊芙鸶砧瓶字校×ǜ亮ㄖ芪г灯鹬洌倘缯渲樽种址殴饷鳎┭罘鹌腥罨断玻创位毓庥镎系们寰唬び锝鸶占映置钕さ亍0×ㄖ洌喊“。烈粒谖冢杖眨ǎ疃睿杜叮喊。ㄆ弑椋8亮ㄖ洌焊量ǜ粮涟硬嬖墼勰桑嬲д模锼锎鹉牵雅掳桶吐铮湃评撸目ㄈ眩ㄆ弑椋T灯鹬洌阂蚵锖诘略淹撸诙氐每埃蛩炼啵匮磐叩茫每霸釉寄崛舸蚨钔舭训郏锕穆锬撬ㄆ弑椋保灰猓绻蕹值亩嵌衲罹捅匦敫某缮颇睿蝗绻切〕俗运郊兀鸵湮蟪似刑嵝摹F刑嵝谋匦刖弑敢灾腔鄢煞鹞唬源缺谏硕怠7⑿目煞终孚衅刑嵝暮退宗衅刑嵝摹J敌奘保弑溉罘ㄖ廖匾κ笨趟嘉酥谏删头鹞欢蕹帧
此后,观想上师莲花生住于自身顶上,以哀呼声唱诵祈请文:“祈请三世诸佛之性,具四身圣者功德上师,请加持我领受灌顶;请加持我殊胜深道证悟在心中开发;请加持我证得空性本来面目见地;请加持我任运四相智慧圆满”。“祈请加持心向正法,祈请加持法入妙道,祈请加持道使迷断,祈请加持迷转智慧”。此为修心时摒弃执着的四步骤。接念隆钦宁体历代传承祖师祈请文:“法身普贤如来以密意,金刚萨始步鸶兆穑酥良槭ㄗ泳映郑ノ蠢聪衷谌乐校笤猜惺砬搿U爸蘖霞岸ぷ穑蟊删椭橇λ淦降龋诓厥なヒ用苄扌校さ梅ㄉ碓猜∏瞻停薰腹庾鹆泸砬搿1橹罘诖筲镏鳎薰腹庾鹪傧孕谋猓愦蠊饷骺战玷べな浚尬分拮鹆泸砬搿4蟊圩栽谥饣恚榷芍谏税妒サ际祝嫡叱删托拗よべな浚兰挝舔砬搿M庑杏倘缂盘齑笃腥谛蕹删拖耐呷鹱栽冢芪馐ご蟊凼酪簦狼砬搿J兰浒朔ㄗ梢晃睹穑缎幸馔挤缰星寰唬缡抵の虼笤猜⒍希嗟け茨崧牝砬搿Vさ檬サ靥吵潜嚷昀障头ㄉ碜媸β∏瞻停寰弑ㄉ矸鹞焕阍蛟樱薅⒏裢砬搿V罘鹬潜χ拘韵啵鸱饷鞔笤猜鞘庇星槲廾髯腔郏瘸腺ぴ炝泸砬搿>呒Φ滤溆敕鸬韧陀瓒鞔仁す罘鹜樱旧鲜α泸砬耄龀そ讨ふ爰颖弧薄D钏惺保灰夤擞锏饔琶溃蛞酝瓿扇挝竦男奶钏校幽谛纳畲Ψ⒊隹释砬氲暮艋健R肷鲜π囊馕薅谖惶宥攵ㄗ庋湍艿玫绞ひ逍囊獯械募映帧
正行无缘妙法应如是:上等根器者以大圆满、大手印和大中观的见地定中修持。次等根器者应专心一致,一心不乱地保持一颗清净心修持。其可分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同内前行二部分。首先,闭关一百天称为“修心百日”。应具“四出离心”,即修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以使追求今生的幸福之心转为出离心;修业力因果及轮回之苦,以使希望来世轮回得美满之心转为出离心。想要证轮回的果苦谛先要明白舍去轮回的因集谛,此为轮回因果的对治法。要实现涅盘的果灭谛,就要明了以涅盘的因行道谛才能得到。明了解脱之功德就要修解脱道,一定要以三欢喜依止具相的善知识,并求具传承之诀窍殊胜法门,从“皈依”至“上师相应法”作为涅盘的因道谛。涅盘的果灭谛是以光明大圆满的正行实修,故懒惰人可专修不费辛苦自然解脱之法门本性立断(彻却);精进人则可专修积极努力迅速解脱之法门任运超越(脱噶)。
“修心百日”以阿格旺波仁波切所分为准:暇满本性三天,圆满四天,难得喻一天,数差别一天,骤然和断根各一天(二天),外器无常一天,内情三天,圣士一天,诸众尊主一天,种种喻义三天,死缘无定一天,欲求猛厉一天,总思轮回三天,热地狱一天,寒地狱一天,孤独狱和近边狱一天,饿鬼聚居一天,行空一天,旁生居海一天,散居一天,人趣三大苦各一天(三天),生老病死各一天(四天),怨憎会、爱别离、所恶临身、所求不得各一天(四天),非天一天,天道一天,恶业三天,善业三天,一切业自性三天,解脱之功德一天,依止善知识三天,(以上修持每座分三段,其中后一段用来修皈依)。慈心三天,悲心三天,喜心三天,舍心三天,发心本性及分类等三天,自他平等三天,相换三天,重他三天,六度各三天(十八天)。就是这样连续修心一百天。观想应清醒,正确,明明白白,细细分析和思维,如果心累想不了时,不忆过去、不追未来、不接现在、不执着而止修,起念头时又接连观修,想不了时又放下,就这样止观交替或止观双运。此法门能使心平气和,心生堪忍能忍,对调伏恶心有很大的对治力。近代人不重视修心,实修佛法者越来越少,这是修行人不具出离心的结果。若能如实“修心百日”的话,就至少是一个能保持宁静、平息、温和、舒畅心境的修行人。若不修自心,不成熟自心,过早地领受密法的话,无疑使增上慢、虚荣心大大增加,变成直接或间接地追求世间八法。只是密法见地挂在口中,却不注重实修,不信业力因果的黑魔邪见就会遍布天下。
要寻找指引解脱之道的上师。众生天等、魔等、梵天王等都不会指导;亲属父母好友等也无法指导,那么谁指导呢?只有上师善知识才能指导。光有勇气与胆量或自造臆说是成就不了的。遇到的上师不宜随便依止,如果遇上见行不正的魔上师及恶知识,就会把你引进邪道。因此要依止那些有清净的灌顶传承之法,有智慧、慈悲心等具功德的上师。总的来说,没有菩提心就根本不具备上师的资格。历代祖师以实修五加行,即“五个十万”作为不共同前行。此分六部分来修。皈依,此为入佛门的前提,应首先受皈依居士戒以及七别解脱律仪戒等共同戒。特别是要认识大圆满皈依境。如果皈依和顶礼同时修持的话,身行大顶礼(老弱病残者行小礼也可以),顶礼时不要东张西望,腰挺直等动作要标准;口诵皈依词,不要绮语等;一心向皈依境,不要散乱、昏沉。若观不了皈依境,那就观想“全具宝贝”即一切三世诸佛菩萨上师三宝的功德全具足的上师---莲花生一位身相亦可以。诵“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气脉明点自性菩提心,本源自性大悲坛城中,乃至圆满佛位恒皈依”。十万遍及补欠等,这是“五个十万”当中的第一个。
同时进行的顶礼是对治自慢的法门,也要作十万遍及补欠等,这是“五个十万”当中的第二个。发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大法,是大乘佛教的特点,是密乘大圆满的基础。要观想皈依境,要受深观派或广行派之菩萨戒,修四无量心。自他平等与自他相换等为愿菩提心,修六度为行菩提心,此即俗谛发菩提心;无缘、无执着三轮即真谛发菩提心。特别是大圆满的发心甚为殊胜,故发此心而诵:“伙,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相,轮回相续飘泊众有情,自悟光明法界休息故,今于四无量中而发心”。此偈念十万遍及补欠等,这是“五个十万”的第三个。
修诵金刚萨适窍ピ档淖詈梅胖弧=蹈事断鲜欠奖闵鸫蔚诰徽戏ǎ唤鸶杖饰宸椒鹩肷餐辆巯牒螅拊当揪踔邪沧∈侵腔墼猜蔚谑馐ぞ徽戏ā!八涣锩牛芫凰亩灾瘟粹阕铩, 要掌握忏罪的方法诵百字明咒:“嗡班杂尔萨嗜镅牛锱屠牛嘣佣实勐薨停鄄嬷棵腊屯撸盏卦济腊屯撸詹吭济腊屯撸⑴嗝腊屯撸咚沟孛腊投挪妫吒谅锼赵勇螅实毕炊蠊湃耍铮透镣澹叽锼链铮嘣佣锩滥驹樱嘣佣屯撸锕镅湃拾 薄J虮榧安骨罚馐恰拔甯鍪颉钡牡谒母觥
供曼札是积聚顺缘福慧二资粮的殊胜法门之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为方便行有缘福资粮因,故得色身果;以智慧为见观无缘明智资粮因,故得法身果。此二资粮同样重要,无主次之分。这叫见与行无分离,智慧与方便双运。设供时,供台上放佛像、法本及佛塔等三依;前放修曼札;设好供品。行者在佛坛前,先供三十七堆供,观想皈依境,用无名指沾红花香药水涂在曼札盘上,一边念百字明(一遍),一边用左手持供盘,右手腕擦供盘(顺时针三圈,再逆时针三圈)。念诵:“嗡班杂尔布米啊耍笞栽诮鸶盏鼗税嘣佣湛Π耍馓轿疲行朊稚酵酰ど碇蓿险安恐蓿髋:刂蓿本懵蓿碇蓿ど碇蓿髦蓿罘髦蓿兄蓿さ佬兄蓿辉弥蓿辉弥蓿诒ι剑缫馐鳎#匀坏荆直Γ楸ΓΓ急Γ蟊Γ肀ΓΓΣ仄浚遗N女,歌女,舞女,花女,香女,灯女,涂女,日,月,众宝伞,尊胜幢,其中天人福报所成受用福乐,无不圆满具足。至尊根本传承具德诸上师以及诸佛菩萨圣士俱,遍以此奉献。悲悯众生所求乞纳受,祈请如愿赐加持”。接念七堆供:“大地涂香散满美妙花,须弥四洲日月作庄严,观想佛刹土而供养故,愿诸有情往生净土中。掌古如热那,曼札拉,布扎门噶,萨母札,萨巴热那,萨嘛亚啊恕薄P奕砺保ψ笫址罟┞沂殖址鹬椴⒚看文钔暌槐槿砺笊弦淮喂┢酚诼┒焉稀L乇鹗窍窒嗷砺⒈鞠啾ㄉ砺八榉ㄉ砺热砺谴笤猜∏招乃枋馐さ穆虼擞π匏腥砺省拔税耍澜绨僖谏玻弑μ烊寺蝗模疑硎苡孟し钕祝傅米滞跷弧S卸ゴ罄置苎仙玻呶寰龆ㄎ逯蔷郏宄竟┰颇阉剂浚晒┗癖ㄍ潦苡谩G槠髑寰煌可恚蟊廾鹱闲裕稚砻鞯闱寰簧玻晒┰缸》ㄉ斫纭薄J虮榧安骨罚馐恰拔甯鍪颉钡牡谖甯觥
上师相应法是证悟智慧与自心无二的最究竟的法门。首先于具功德上师处,闻传承之法领受四灌顶,上师和金刚兄弟之间应持清净三昧耶戒,而修持正行立断与超越一定要看准行者的根器适应力。弟子应该把上师视为佛陀,上师所作所为均看作息、增、怀、诛四业。如果对上师净信心不具足的话,就不会有成就。所表明胜义上师为意大智慧;象征释例上师是金刚持咒师相或出家人相。修持时观皈依境,祈请莲师,供七支供,念莲师智、悲、力三成就的心咒:“嗡啊耍嘣佣湃瓯绰锵さ恕保磺虮椋⑿蕹至焓芩墓喽サ墓巯耄庋钭孕闹锌⒅腔邸⒅の蛐男浴=嵝猩闶占次餐歌べぁ
“破哇”是迁送心识的法门,是正行道的一部分。自利者,明智固定的话不用迁送法,但明智受违缘影响者,用迁送法来接引。其可分三身迁送法及三识迁送法等。利他者,以此殊胜证悟的一位上师为亡者作超度仪轨,他(她)的神识可被猛利的加持力送往净土中;迁送妙法观想作得好的一位上师为亡者作超度,也可以受到善利法益;只是具有俗谛菩提心的一位上师为亡者进行超度,无益也无罪。迁送心识法修开顶后,每日晚下座时至少观想一遍。另外,何日死亡来临时刻,把观想有缘悉皆化光为圆满次第,在明空双运中入定则为迁送之王。迁送法未能作的行者圆寂,中有间就会依所见、所闻及所知即本尊、咒声及法性的三会归瑜伽而得以解脱、成就。
结行回向妙法应如是:回向是善根增长的殊胜法门之一,每次修法下座前:“以此一座的禅修功德及三世诸功德,诸佛菩萨的无漏善根和诸有情的有漏善根等一切用净心汇集一处,为众生离苦及苦因,得乐及乐果圆满觉佛位而回向;象诸佛菩萨以清净三轮而回向般我也如是回向”。如此想着诵回向文、发愿文:“众生由此妙净善,圆满福慧二资粮,已具福慧二资粮,净妙二身愿成就”等。
下座时,不要急着起来,观察一下自己,这一座有否被恶念占去,如果没杂念迷惑,不要高兴,应存想我还要看下一座怎样,以此来对治生起的傲慢;如果有杂念,要这样想,我若是一个没有迷惑的人,该早已成佛,以此来对治泄气,下一座决不让杂念占去,这样下决心来促进修持。下座出定期间,也要有时时不离正知正念,决不放逸的平静之心,这样才能保持上座入定时修持得到的善缘心,否则被世俗虚幻景象所占有,这样就可能变成油滑之徒。
入睡前,观顶上上师从顶门通过中脉往下降临,住于自心的四瓣莲花中,发明亮光,观想外器佛与刹土化光,融入内有情本尊,此光融入自心中的上师,上师入无缘光明中,内明智空之本来面目不以别念打扰而养如来藏。如果醒来就要断除相继的妄念、心思散乱及梦境等,要用正念思维和光明连接养育,这样会证得睡光明及明知梦境。
觉海(迦造喇嘛)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一日于南海
附:大圆满隆钦心髓历代祖师名号录普贤王如来(梵语:阿达尔嘛,藏语:根度桑波)。金刚心(梵语:班杂尔萨剩赜铮憾嗉桑<步鸶眨ú赜铮焊谅薅嗉<槭ㄗ樱ㄨ笥铮合怖C罴橛眩ú赜铮航上材;劬ㄨ笥铮杭文撬卦赜铮阂嫖鞫啵1绰昀苍Aㄉㄨ笥铮喊茁晟0赏郏赜铮喊茁昃祭矗7ㄍ酰ú赜铮呵?赤松德赞)。大臣(梵语:毗卢遮那,藏语:贝若扎纳)。伴侣?智海(藏语:益喜造吉)。无垢光(藏语:隆钦绕绛巴?智美哦色)。无畏洲(藏语:吉美林巴)。无畏佛子(藏语:吉美嘉维纽固)。无畏法王(藏语:贝珠?邬金?吉美曲吉旺波)。法日(藏语:龙多?丹贝尼玛)。语音王(藏语:阿格旺波)。戒海?除谜(藏语:慈诚伽造?明色)。&(字节数: 7766) [转贴
16:43:05]&&&&&&&& 龙洋仁波切曾说到:法王如意宝是末学上师的上师,此篇文字系统讲述了大圆满的关键点,有非常大的加持力,请大家仔细阅读,一定受益无穷&&&&&&&&&&&&&&&&&&&&&&&&&&&&&&&&&&&&
无论你以前享受过快乐还是经历了痛苦,都已烟消云散不知所踪,自己不应再跟随它们。对我们来说,以前在年轻的时候享受过美妙的生活,然而我现在还贪著它们也没有任何意义,后来遭受过各种非人的困苦,现在我想着这些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应该对以前曾害过自己的人抱怨,就像是水中的花纹自动消于海水中一样,已经过去的一切苦乐的感觉都不要追随。& & 虽然以前曾感受过各种痛苦和快乐,但这些与晚上的梦已经没有任何差别。昨天发生过的事情,和昨天晚上的梦,这二者在当时确实曾经存在过痛苦和安乐,但是今天我去观察,原来自己曾受过的痛苦和快乐,现在看来都是无利无害的,犹如空中鸟迹,一点儿都不存在了。& & 现在我们观察这种心是存在,还是已经灭尽了呢?那么曾经感觉苦乐的心,首先没有产生,中间没有安住,最后也没有去处。因此对自己曾经感受过的这些快乐和痛苦,我们都不要过于在意,不要经常留恋不舍。& & 虽然这种心本来没有产生过,但当我们执著并生起分别念的时候,也有表面上的一些痛苦和快乐。比如对亲人的贪心和对怨敌的嗔恨心,不观察的时候似乎真实存在,一旦我们观察它们的本性,就变成石女的儿子一样。因为以前没有观察的原因,所以直到如今我们仍在轮回中不间断地流转。& & 我们没必要忆念往昔,也不要过分地计划未来。自己的心里不要经常有太多的后悔或希求之心,对将来的希求和对过去的后悔心,就像是阳焰水那样,跟随希求它没有任何实义。& & 无论是细分别念还是粗分别念,我们的心都自然安住。生起分别念的时候,不要直接摧毁,应该用正知正念来护持它。这样,就会了知自己分别念虚伪的形象,才能证悟空性。曾经,像这样虚伪的分别念,已经成了三界轮回的因,如果我们知道了它的本性,就能获得殊胜的安乐,但若将此假相当成真实而继续跟随,那痛苦就永远不会间断。& & 哎玛浚〖婷钕∮兄ǎ】罩械脑莆恚淙幌允景自撇怨罚缈ヂ怼⑷缡伺雀髦中蜗螅嬲鄄烊词亲有槲谟小M恚兰渖弦磺泄赜谖抑醇拔宜吹闹罘ǎ导噬弦彩腔没皇怠N颐前驯纠床淮嬖诘氖挛锓炊粗拖袷怯腥怂担诠甑拿龀傻纳影盐依Φ媒艚舻囊谎M只氐敝械母髦滞纯啵拖袷怯梦诠甑拿盐颐墙艚舻乩ψ乓谎媸狄庖迳鲜遣淮嬖诘摹& &如果我们明了一切诸法的本性,认清了本来无有束缚的本性,那我们就会获得殊胜的解脱。因此,在我们还没有获得最殊胜安乐的果位之前,就不要懈怠放逸,应该精进地依靠智慧与方便而修持。& & 我们观察自心的本性,就像是虚空一样。在大圆满的修法当中,也有这样的观察方法。首先,观察心是从哪里产生的?是从外面的地水火风还是从自己的五蕴而产生。然后安住的时候,又观察心安住在什么地方?如果认为是存在于自己的心脏当中,那又从心脏的东南西北等各个方面去观察。最后心灭尽的时候,它又跑到哪儿去了呢?这样观察,也是得不到一点儿的结果,就像是石女的儿子从来没有产生,怎么会有他的死亡呢?所以从心的产生、中间的安住到最后的灭尽全都是虚假不实的。& &在我们看电视时,电视里面虽有各种贪嗔痴的影像,但这些也是无来无去的。同样,我们的心若是真正存在,那应该能找到它的去处,因为不存在的缘故,所以它的去处也没有。如一个人从色达到炉霍,他有去处,这个心却完全不相同,并没有任何去处。因此所谓的产生、存在和灭尽,都是一种虚伪的假名,真正观察时,无论是从时间还是地点上,自己的心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就与梦中的显现无有任何差别,无法给我们带来丝毫的损害和利益。& & 因为我们没有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如此,所以从无始以来就漂流在轮回之中。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懂这个道理,那将来在轮回中的流转仍是无边无际。& & 从色法到涅之间的一切法,也可以说为基道果所摄的,或者是贤劣所摄的一切诸法,在中观当中都是抉择为本来离戏空性,除了空性之外,这些法都是无有而假立的。自己的心本来即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我们应该要了解其本义。& & 我们若想抉择外面的万法,首先必须抉择自己的心。如果我们连自己心的根本都没有找到,那对外境如何观察抉择,也得不到一个最究竟的结论。在修学大圆满时,也是首先将一切诸法抉择为自己的心,然后把心抉择为自然本智,所谓的自然本智,也就是如理如实地通达自己心的本体,这叫做是证悟大圆满。& & 实际上,外境的诸般显现全部是自心的一种幻化和游舞、或者是心的一种庄严,如果我们没有对分别念执著,那就可以说是对心的本体已经通达了。我们的心就像是梦中的显现一样,实际上它从来没有离开过法界。对以上内容,大圆满中的心部、法界部和窍诀部也有不同的说法。& & 依靠上师的窍诀,虽然知道了心的本性,但仅仅是这样一个境界,还不能断除贪嗔痴等烦恼。智悲光尊者曾经说过:“初学者所证悟的这种大圆满,就像是云间看见日轮一样。”但你若证悟了密法之后,再继续修持,则闭关六个月也能明显减轻自己的烦恼。从此之后,即使自己不太精进,也是能断除轮回的根本。& & 我想,在六个月当中就可以得到成就,唯有大圆满自宗才有如此殊胜的窍诀。另外我认为,依靠信心也非常重要,你自己认识之后,对根本上师和密法还应具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大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殊胜的定解。& & 现在很多人的烦恼为什么总不能灭尽,主要原因是与自己的修行有密切的关系。你可能认识之后,没有继续去修持。上师原来给你讲过,你就已经认识证悟了本性,但过后,自己还应该每天都不间断地修。也许以前证悟的经常会显现,或者是不显现,但无论如何,只要自己的修行没有间断,我相信以后逐渐一定会成就。& & 在我们这里,有闻思者和修行者。作为闻思者按规定必须参加考试,应该以各种辩论方法来抉择,然后窍诀修行者应该经常内观自心,修行也比较重要。去年我在尼姑经堂给藏族老年尼众传讲了一些密法的修法,我当时觉得她们大多数人已经基本上认识了本性,但后来却没有继续修持。若认识本性后能继续修持,我相信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和加持,证悟本性并非十分困难。& & 心本来无有束缚也无有解脱,犹如虚空一样。我们若是证悟了如虚空那样的本性,哪里还会存在对痛苦和安乐不同的执著呢?以前的大圆满中讲过,如果证悟如虚空那样的境界,那就没有疑网,这就是本来觉性,这是显宗和密宗共同涉及的内容。& && & 从本体上看,没有任何执著,也没有任何障碍,但因众生不明本性,就被迷乱显现所缚。外面的显现,既不是自己的心,也不是心以外的事物。一切外面的显现只是心的游舞,或者是心的一种幻变。& & 心的幻变是不是心呢?严格来说也不是自己的心,但是心的幻变,除了心以外有没有呢?也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在轮回中流转,是依靠这个心,获得解脱和智慧,也是依靠这个心。就像《入中论》中所讲,先执著我,再执著外境,一切显现都是自己的心所造。我们应当了知一切外境和内心都是心的一种幻变,若认识了心的本性,就会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 密宗当中经常提到普作王,在《普作续》中如是云:“哎玛浚≈谏湍全部是我所作,我是谁呢?就是普作王,所谓的普作王就是自己的心。”以前萨哈尊者也说过:“心能造作轮回和涅。”& & 我们只要认识了心的本性,就可获得解脱,否则,就流转在轮回当中,因此观察自己的心非常重要。在大圆满当中一般提到普作王比较少,经常讲到的是自然本智。在寂静的地方观修无常,并且依止根本上师,一心一意地安住观察自己的心。心犹如闪电风云,无有任何依靠处;心也像虚空当中的云雾一样,显而无自性,虽无自性也是会显现。自己心的本体实际上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 & 那么世人所谓的痛苦和安乐,除了自己的心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作者。因为分别念假立痛苦和安乐,然后我们又再继续地执著它,就像梦中遭遇到外境一样,如此不断地感受,不断地痛苦。如果自己的心安乐,则一切安乐,如果心痛苦则一切痛苦。比如在一个生活条件低劣又不洁净的房子里,如果心快乐,则生活得幸福愉快;否则,即使是住在天宫里,也会烦恼重重,痛苦万分。& & 总之一切诸法皆是由于心,若真正对诸法自性获得了自在,那我们就会真切地感知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变,地狱、饿鬼等实际上也是心的幻变。虽然一般人以为外境为自己招来痛苦和安乐,但实际上一切的根本就是自己前世的业障和自心的执著。& & 若是自己贪执的外境,就认为这是好的;若是没有执著,那外境再好也不会生贪心。比如具贪者看见女人的身体,会感到美好悦意,而其它一些旁生看到她的身体时,从来就是无动于衷。又比如我们看见不净粪时,谁也不愿意去接触,但是有些老猪和老狗看见了,就会生起依依不舍般的欢喜。是故,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所造,若在外境上真正绝对存在有清净或不清净的本性,那也就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 在贪心生起并增长时,虽然外境没有丝毫可取之功德,但自己反而会以为奇妙无比;相反,即使外境具有再大的功德,自己也不会生起欢喜心。比如一个大阿罗汉,他看见女人的身体,就一点都不会生起贪心。贪心也是分别念的一种执著,看见外面的色相端严妙好,传来的声音悦耳动听,这些都是自心所假立而造成。&&&&就像吉祥草尖遇到稍许微风也是会飘动一样,我们这个长期串习的分别念遇到外境时也会立刻变动。例如一个人受到赞叹或诽谤时,马上就会生起欢喜或忧苦。一方面心的力量非常弱小,外境稍微的变化就能影响它,就像吉祥草尖一样;另一方面来看,心的势力又是非常强大,哪怕大象的力量也是无法与之相比。& &&&我们为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心是如此厉害呢?不管是什么样的损害和利益,如果心不去分别,怎会有痛苦和欢乐呢?就像尸陀林中的尸体,根本不会因赞叹而喜欢或是因诽谤而忧愁。我们心数数地感觉,实际上也就是自己分别念的执著。& &&&真正去观察,自己的心怎么会有能取和所取、能受和所受呢?比如梦里遇到一个姑娘,然后自己变成年青人,对她生起了贪心,而当我们醒过来的时候,梦境中的一切显现都根本不存在。同样的道理,现在白天的显现实际上也不存在,但是我们很多人根本没有观察到自己心的这种假相。因为没有观察的缘故,以能取和所取就不断地生起愚痴和贪心。我们今天所讲的是大圆满和大中观的一些窍诀。& &&&那么我们应知道对外境生起贪嗔之心实际上是徒劳无益,真正观察心的本性,它是远离一切戏论,犹如幻化的显现。在中观里用金刚屑因和离一多因等各种方法来观察的时候,自心的本性也是根本不能成立为实有。如果我们经常这样不断地观察,最后就能现前各别自证的智慧。& & 自己的心确实就像是阳焰水一样,虽然显现,但是在显现当中一点也是不能成立为实有。这时候,我们就知道了三界的一切显现全部是自心的一种游舞而已,就像梦中的显现一样,无有来去,我们应该认识心的这种可笑而希奇的本性。& & 从无始以来,我们沉溺在轮回中承受过无数的痛苦,那么使我们受痛苦的最根本因就是自己的心。但真正去观察,这颗心在胜义和世俗当中都不能成立,就像兔角和石女的儿子那样了不可得。一切显现在二谛当中都不能成立,我们这个心也是同样,它非常虚伪。& & 苦乐等一切有为法都是刹那的、无常的,就像闪电一般迅速毁灭,它没有积累性,也没有前际和后际。以前从无始劫到现在,在我们的身上已经成熟过无数的痛苦,如果我们还没有断掉心的根本,今后还会不断地呈现各种迷乱的显现,将来在轮回中仍会受到许多痛苦。诸法都是无常的本性,一切有为法都没有任何可靠,为此我们应到达一个最究竟的“常乐我净”的境地。& & 一切缘起显现的未来过去诸法,当我们用各种方法去观察,都是不生不灭,空色如幻化。如《中论》中所讲,用胜义谛的智慧来观察,一切诸法都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我们看见的电视电影,实际上也就是不生不灭的一种象征,因为在屏幕上面显现的这些杀人放火等各种影像,真正在电视里面找不到,在电视外面也不存在。通过这种比喻,对于现在轮回中的一切显现,我们会了知它的本性。& & 一切法无有来去,也远离一异多体、远离自他常断等戏论。也就是说,没有心与境,一切诸法本来都是平等,无有取舍,本来都是自性清净的涅,并不是我们重新改造而成证悟,它本来就是清净涅,即一切诸法就是本来清净、原始清净或是本体清净,这都是一个意思。如果我们明了此道理,这就是清净的见。& &&&& & 本来一切诸法都无来无去,若懂得了这种见解,这就是最深妙的见,是最正确的见。可是世间上的迷茫众生,并没有证悟这种境界。他们愚昧于取舍,对痛苦和安乐进行执著,对五蕴进行执著,然后在有漏的轮回中不断地漂泊、转生,在轮回大海中感受着数不胜数的各种痛苦。& & 就像在梦中遇到违缘一样,从根本上去观察,痛苦是不存在的。可是现在这些众生因没有明了心的本性,而始终处于轮回当中不能获得解脱。因此,我们应认识一切诸法的本性,尤其是一切诸法一切显现都是自己的心,而心也是远离一切戏论,这个道理必须要证悟。& & 大圣者们知道了众生的种种苦乐之后,对幻化的众生生起了无欺的大悲心,这种大悲心犹如虚空般广阔无际。然后,大圣者们对众生宣讲了殊胜的佛法和圣道之修行次第,断除他们的痛苦,使他们从无明愚痴当中醒悟过来,获得解脱。& & 本来世间上的这些痛苦,并没有任何人强加在我们的身上,也没有人能将它带走 。有些人认为是怨敌带来了痛苦,然后诸佛菩萨遣除了自己的痛苦,但实际上若是认识了心的本性,就没有这种取舍。如电视里面显现的佛像和魔鬼,从本性上来讲就没有任何差别。在凡夫的显现中虽然有差别,但在实相中则平等无二。& & 在外境上没有任何作者,是众生自己由于无明愚痴的心变成痛苦。因此,圣者的胜法妙药非常殊胜,依靠这样的真谛,就能断除如幻如梦的轮回痛苦,将来获得无畏的圣地,并发愿让每一个众生都要进入如此最究竟和清凉殊胜的涅城市。& &&&& & 我们若明了以上的道理,对在轮回中受着各种毫无意义的痛苦这件事就会生起强烈的厌烦心。然后为了断除对轮回和涅的执著,我们应发愿在不久的将来现见诸法如幻的本性。& & 如果我们没有精进修持,则很难断尽以前的习气,就会继续如前一样感受痛苦,所以为了断除一切妄想和非理作意的分别念,在白天晚上都应精进地调伏自己的心。如果没有调伏自己的心,以这样的迷惑心就会一直漂泊于三界轮回当中,因此我们应了知心的本性。如果这样不断地修持,那所有的分别念就会像阳光下的黑暗一样全部消于法界中。& &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分别念和迷乱的心有如是大的能力,能让我们堕在轮回的大监牢里,而具有真实义的智慧却反而没有什么力量呢?也就是说,这个假相的分别念都有这么大的能力,而真正能现见四谛本相的智慧为什么没有能力呢?& & 因此在修持时,若我们为了自己而念咒语、修禅定、作供养苦行等等,如此修行的力量便是微乎其微,应该舍弃之。不要以自私自利心来念诵咒语等等,应该断除对自我的执著而修真正清净的智慧,这一点非常重要!& & 比如我们在梦中,遭遇洪水快接近淹死之际,这时候不管你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若你知道了这是梦的一种幻相,一刹那间梦中的畏惧就全都没有了。因此正在梦中的时候,不管你如何想方设法对付梦中的痛苦,都收效甚微,而当我们一旦从梦中醒来,那一切就都解决了。同样的道理,若是为了自己想求得安乐,纵使你百般精进,这也不属于是真正的智慧;应该断除我执,修持菩提心,希求清净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如来弟子。& & 这里说明,以自私自利来修行没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应该跟随诸佛菩萨的足迹,修空性和无我,修利他的菩提心,这是真正有功德的,这才是真正意的佛子。诸佛菩萨最为深奥和殊胜的圣道就是智慧波罗蜜多,般若空性是显宗所说,如果自己的心通达光明无二,这是密宗当中的真实义。因此,我们修持现空双运的要点实际上是最殊胜的道。& &&&即使世间上所有的财富都属于一个人拥有,但是还不满足,自己的心里还是生起傲慢和嫉妒,这样时时刻刻都去寻求世间法。但就像梦中寻找财物,这种人的心已经被外境所迷惑了。由此对于今生的事情,无论我们怎么做也不能圆满,但当我们什么时候放下来,这时它们就都已经圆满成功了。& & 有缘的弟子应该善巧观察,凡夫的所作所为始终没有完结的时候,就像水中的涟漪;一切所说的语言都没有必要,就像风中的旗杆;一切的思维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是空中的云雾。身口意是如是的散乱,只能无始无终遭受无量的痛苦,轮回的一切琐事除了徒劳无益以外,再也没有一点实义。因此为了获得究竟的寂灭,我们应该把非语和分别念等身口意的一切无有意义的事情全部舍弃,应以正知正念来安住在非常清净像清澈水池一样的智慧当中,如此精进地修持三摩地。& &&&世间上的分别念永远也不会自然间断,不要说在白天,即使晚上梦境中的分别念也连绵不断,我们每日就是这样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就是以如此分别念使无数的有情在轮回中不断地流转,什么时候当我们使自己的心安住下来,在本性中休息,彼时所有的分别念就没有了。& &&&就像阳焰水不需要去争抢,若我们明了自己的过失,那所有的痛苦就会自然消失。因此瑜伽士应该使自己的心获得自在,切切不要被世间的阳焰水所困缚。本来并没有一个桶,但你却以为它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同样,若我们真正去观察,则分别念和烦恼都不存在,但对身体等不清净的世间法特别贪著的这种人,就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魔已经把他束缚。& & 一切都是心的幻变,若能通达其本性,则所有的痛苦和烦恼就都会烟消云散。比如以前我们在新加坡观看一个电视节目的时候,感到好像整个地狱已经显现在人间一样。当时我们的身体并没有接触到任何事物,但心里却感到不寒而栗,这种感觉,若当时闭起眼睛也不会存在。实际上这是我们的实执现前,如果没有去执著它们,则根本不会感到恐怖。同理,对于现在世间上的一切诸法,你不去执著,就没有什么,当你闭起分别念的眼睛,则一切显现都不会存在;相反若去执著外境的显现,就会为自己带来剧烈的痛苦。& & 就像我们平时嚼糖的味道一样,自己都可以现量感受,没有必要再用教证和理证。同理,当我们观察自己心的本性时,这时我们也不必运用各种因明的道理来推理,也不需要佛法里的众多教证,自己就能亲身体验。& & 若能见到心的本性,外面的这些痛苦就会自然消失,所有的魔也会变得无影无踪。因此大家就不应再懒散,要使自己安住在心的本性上面,这样就会胜伏一切外魔。& & 一切的显现全都是梦中的受用,也犹如水中的花纹一样。对于这些梦中的财产、水中的花纹,我们怎么去寻找和希求,永远也是无法得到,因为它们并没有任何实有之性,为此我们应当自然安住。比如当身边响起各种声音时,我们就应安住于它的本性之上,这样会现前本来的智慧,这也是大圆满当中的一个教言。&&& &对于世间的业风,若仍继续分别执著,那始终是不会有安息的时机。从无始以来我们就这样已经分别了漫长的岁月,到现在我们也应该安住了。把一切分别念自然放下,在无系无作中安住,如是就像澄清的水、无云的天空一样,自然能见到心的本性。当我们真正见到了心的本性,你就会知道一切都是无有任何取舍,自己心里的诸多痛苦也会自然而然地消除,这时你就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个人。& &&&分别念从无始以来就开始熏习,因此这种积习非常难以改变,为此我们应该以诚心诚意来精进守护自己的心。如果没有不断地精进,分别念也是无法调伏。只要自己精进地修持,就能逐渐远离一切散乱,获得清净的禅定,这时寂止的智慧也是越来越增长,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否则,若没有认真地观察自己的心,虽然在寂静的地方已闭关一百年,也修了各种法门,但自心仍如狂象一般没有被驯服,这样所修的一切法就已经成了增长厌烦的因,闭关也没有意义。& &&&在世间上双方军队作战的时候,如果杀害一些人取得了胜利,人们称为这是英雄好汉,但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英雄。对自己的分别念作战取得了胜利,这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赞叹的真正的英雄豪杰。就像大海的波浪或是末劫的风,我们极难以阻挡,同样,自己虚伪的分别念也很难以调伏。开始调伏它时,显得非常困难,内心也比较软弱害怕,但是只要我们长期精进和具坚定不移的信心,调伏自己的分别念其实并不是那么困难,因为分别念只是暂时性的迷乱显现,它并非诸法的本性。& &&&自己的心就像清净的镜子,它的本体无有可认,犹如虚空,而在此清净的虚空当中,能显现各种分别的影像。如果我们去观察,一切都是远离戏论的本性,这是可以现量而见的。如果我们这样去观察和精进修持,现空无二的智慧或者究竟的实相就能现前,这时我们就能现见犹如虚空般的远离一切垢染的本性。现见真实义后,就犹如手中持有如意宝一样,对一切诸法就能获得自在。如果真正已经通达了一切诸法的本性,那讲说显宗和密宗都没有任何困难。& &&&我们若见到了本性,这时一定就会法喜充满。如果断除了分别念,一切损害和痛苦就全都断除了,因此在所有的事情中断除分别念非常重要。自己的心得到调伏,那修行也会成功,没有断除分别念而做其他的事情,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在我们遇到各种痛苦和烦恼的时候,也一定要作精进的修持。自己应该这么想:我现在获得的人生一年一年地马上就会过去,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应该调伏自己的心,在所有的事业和行为当中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对此应生起极大的欢喜和精进心。& &&&每年元月开持明法会,大家都一起念诵自在祈祷文和九本尊的心咒,到底为什么呢?就是为了调伏自己的心。因为我们的心没有被调伏,那很多修法也是不能成功。一切轮涅的根本就是自己的分别念,若能调伏心,那对外面的尘境显现也可以获得自在,因此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说,调伏了自心才能调伏一切外境。&&&&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们念自在祈祷文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今生之中的名利和地位,但就我个人来讲,我是为了断除自己的分别念而修持这些法门。我们首先应调伏心,自己的心获得自在后,才能调伏其他的众生,将来共同往生极乐世界。我们若是能调伏自己的心,那息增怀诛的任何事业也不需要勤作,自然而然就会成就。& & 如果在自己手上有一个如意宝,那就可以获得一切财富,如果鸟类有一双翅膀,那就可以在虚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同样,如果一个人修成了禅定,那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自己所想的一切成就都会得到,所以像鸟的翅膀和手上的如意宝一样的寂止非常重要。为了得到寂止,必须调伏自己的分别念,这样身心才能获得自在,以后息增怀诛等暂时的四大事业和究竟的圆满成就也能顺利获得,否则就不会得到这些成就。& & 因此,为了获得殊胜的果位,我们应精勤地修持或者说是调伏自己的心。凡夫的心犹如狂象一样,必须以一个正知正念的绳索经常把它束缚,否则,心就没有一个被调伏的机会。如果我们没有依靠正知正念来修持,则始终不会生起禅定的境界,即使在百劫当中精勤修炼也毫无结果。& & 大家知道,分别念也分善和恶,但真正入定时,所有的分别念都要全部断掉,必 须要认识自心那犹如虚空般的本性。& & 当我们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心时,就应专注观察,除此之外,不要存有任何其他的分别和希求。到时候,犹如虚空当中显现日光,空中有明、明中有空,也即是现空无二无别的境界,通过精进修持和祈祷上师,就能现前无遗。& &&&当我们获得一定境界时,没有能取和所取,也没有任何分别妄念。这样,心在没有任何分别念当中放松、安住,而在分别念生起的时候,又依靠正知正念再三反复地修持。如此修行之后,到了一定阶段,分别念的力量变得越来越薄弱。然后,自己的心获得堪能,安住和入定都得到自在,那时候,禅定的日光就可以从内心当中生起。& &&&我们将心自然安住,然后观察它的本性或不舍弃它的本性,并用正念来护持它,如此一来,心的本性就会自然现前。这里所说不要离开护持本性的正念,实际上就是大手印的一种修法。修持大手印的时候经常需要一个正念来护持它,修行大圆满也同样如此,即一方面要见到它的本性,一方面正念也不能离开。& &&&如果我们去认真修行和护念,这个心极易被调伏,有些人精进修行七天,心也可以获得寂止。如果我们没有去修行,那这个心就极为刚强难化,似乎在整个三界当中也没有比心更厉害的了。精进调伏自心到了一定的时候,分别念的显现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危害,见到心的本性真稀有!& &&&大手印在心安住时,就观察安住的本性,在生起分别念时也观察分别念的本性,因此大圆满和大手印的修法比较相似。一般大圆满和大手印、大中观在最究竟的意义上并没有任何差别,但它们在安住和认识的教言方面会有一些不同的窍诀和方便。& &&&以前乔美仁波切从小修持大手印,历经数十年,但后来他的境界也变成了大圆满。从大圆满自宗来看,不需要任何勤作操劳,依靠窍诀就可以证悟它的本性。比如大手印里面有四种瑜伽,但这四种瑜伽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相应的境界。因此我想大圆满和大手印确也存有明显的差异,修持大圆满进步非常神速。许多高僧大德们也赞叹阿底约嘎为一切佛法的顶巅,是一切佛法中最上的教言。& & 我们希求得到寂止的甘露,就必须要断除外面的散乱,否则寂静的心境就不可能现前。《俱舍论》当中也讲,要获得寂止的静虑,必须远离散乱和愦闹。& &&&因此我们在修行时,始终需要以正知正念来护持自己的心,自心稍微能安住的时候,就又再三地修持。如果无有散乱和愦闹,这样精进地安住修持,那最后就会获得心的自在。尤其是最初修持的时候,自然会涌现许多分别念,但当这些分别念生起的时候,立即就要摧毁断除它,久而久之,到了一定的时候,修行就会得到稳固,这种稳固也可以说是禅定当中所讲的一种轻安。& && &所以修持的时候,一定要不间断地精进修持。从修行的最初到中间、最后都应该不间断,不要有松懈和怠惰,这样精进修持,最后就会获得自在。& &&&我们经常看到,世间人在一辈子当中都辛辛苦苦地干着不可胜数的繁杂事情,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大的利益。因此我们对世间俗事就不应抱有很多的欲望和希求,应该从现在起就一心一意地精进修持。只要精进修持,以一般寂止而言,最长也是在十二年当中肯定会成就禅定,若是无上大圆满中所讲的禅定寂止,那在六个月中也会成就。& & 如果各种分别念没被调伏,那显宗里所讲的功德也不能得到,我们的心若起执著,那分别念就像毒蛇一样,会变得越来越粗暴。因此对分别念我们应强迫制止,不要有任何思念,应该把心安住在自己的本性当中。& & 在调心时,将心自然安住,可以现前它的本性。如果依靠分别念来改造,那心的 本性永远也无法见到。因此安住的时候不能着急,应当自然安住。比如清净的水面可以呈现影像,但当我们摇动它时,水中影像始终不会显露。同样,心自然缓慢安住的时候,可以显现它的本性。& & 如果我们依靠勤作和分别念,就不可能照见心的本性。因此,心必须要放松,自己不能担心现在心没办法调伏,或在自心稍微得到安住的时候,就生起欢喜心。像这样的欢喜和担心,就是修行中的一种障碍。& & 虚空始终没有动摇,这颗虚空一样的心,通过安住或静坐的方法,可以见到它的本性,如果我们依靠各种分别念的狂风,则始终无法看见其真面目。因此对于自己身心的本体,应当像虚空一样安住,而不应该由各种分别念来操纵它。& && & 虽然修寂止有观想文字、佛像等各种教言,比如修大手印的人,首先是不起心动念一心一意地观想白色阿字,但麦彭仁波切在某些大圆满教言当中讲,观想外境的任何相状都不如以心观心为殊胜。如果心自然安住,就会现前它的本性,就像水自然澄清一样,这是一个殊胜的方便法。& & 请勿分辨五根识和意识之间的差别,让心自然安住,也可以说现在六根的显现虽然存在,但不要跟随这些分别念,或者说要将六根同时安住。意科喇嘛(法界自解脱)的上师是安章珠巴和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在当代意科喇嘛是位非常了不起的瑜伽士,他在一个教言中开示,修大圆满时,首先必须要六根同时安住,这个窍诀与大手印的教言基本相同。以前安章珠巴仁波切的一些大圆满,比如杰珍大圆满的前行与大手印的修法也几乎都是相同的,按他的要求,在前行阶段必须修持三年的寂止。& & 六根自安住的方法跟大圆满的窍诀基本上相同,这是在阿赖耶识当中安住,如果没有上师的教言,也不能以此认识法性的本面。这种教言实际上是不分境和有境的一种方便法,也不要分别未来过去而自然安住;这是不分痛苦和安乐的方便法,是对痛苦和安乐平等而住的教言;它也不分寂止和胜观,要同时直断而安住,不要想我现在修的是寂止还是胜观,不要作过多的观察,否则对认识本性也有点障碍;这种教言实际上也是不偏于取舍而安住的教言,也不要想我现在所修的是阿赖耶还是法身,不作这样的分析,总之,自己的心自然而安住。这些教言在《直指心性》中讲得比较广。& && & 这种安住方法,是智慧和意识安住的方便法,也可以说是既不偏于意识、也不偏于智慧的一种教言。不分别伺察而自然安住,也不遮挡六根意识而自然安住,因为在大圆满和大手印当中都没有要求遮挡六根意识。大圆满中经常这样讲:“无分别不用破,分别念必须要破。”帝洛巴也有类似的教言:“显现不会束缚,只有执著才会束缚,我们必须要断除执著。”因此六根自然安住就可以了。& & 自己的心不要起分别念,身体也不要动,就像毗卢七法的要求那样端坐。身体端直,则脉端直;脉端直则心端直;心端直,则禅定自然会现前。修大圆满本来清净者,也特别需要如此静修。到一定时候,如果自己的境界已相当高深,这时再修大圆满本来清净,不管依坐式修还是睡着修,都没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杰珍大圆满》中指出,初学者的身式非常重要。& & 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没有必要作如此许多的观察。心起分别念时,不应故意去破它,无分别念也不必故意去建立。全知无垢光尊者说:“前面和后面都不是觉性,那中间哪里还有一个觉性?”因此按照无垢光尊者的教言,无分别念不要故意去建立它。有些学大圆满的人认为,无分别念并非大圆满的觉性,无分别念以后还有一个觉性,这种说法也不正确。& & 安住的时候,心里高兴,起分别念的时候,自心就痛苦,这种执著也是一种歧途。修大圆满的人不应如此,因为你若没有认识本性,无论怎样做都没有什么意义,若是认识了本性,则无论安住还是起分别念,这二者都没有任何差别。& & 起分别念时,也不要跟随它,就让所有的分别念在虚空中消失而应该法喜充满。 我以前在一个大圆满的见歌中说:分别念自然解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些人的说法并不符合传承上师的教规。所谓的显现自解脱,是当分别念显现时自己解脱,这是一个显现自解脱的窍诀。必须要同时认识其本性,并不是说先前一刹那的分别念是有法,后一刹那才是法界。&&&&一切分别念显现的时候,知道它是无生无灭无来无去,对此没有任何执著,并依靠一个正知正念来护持,如此显现就安住于当下的本性当中,并认识它,这就是密法中最深的一个境界。麦彭仁波切说:“我们首先需要具备一个坚固的见解,之后是稳固的修行,见和修不能分离,然后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不取舍的行为,这就是密宗的深道。”& & 有些人特意去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有特意去想修行的这种执著,这也是无勤大圆满修行上的一种障碍。荣索班智达在《入大乘论》的大圆满窍诀中,也是讲过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无垢光尊者也讲过。这里意思是不要特意去执著,在讲见解时有执著并不合理。& & 对自己的分别念,不要去改造,也不要去思维,让它自然放松、自然安住,这时一切执著的绳索就会全部自然而然地断尽,然后自己心的本来面目就会自然显现,此时的状态即是明然、了然或豁然。认识了自己心的本性后,虽然没有任何执著,但这是一种境界,我在这里不作广说。概括而言,即是本性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这些教言,在《直断要诀》中比较广讲,有关认识大圆满本性的教言,则在《文殊静修大圆满――手中赐佛》中讲得比较细致。& & 有些续部中,对证悟的觉性,以虚空中升起太阳来作比喻。一方面虚空当中没有什么黑暗和光明,但在虚空中升起太阳,从比喻上面可以理解。通过上师的教言,自己的心是如何证悟,在这方面有时候依靠比喻来通达了知也是极为容易,但若自己没有一点体会,有时也比较困难。这方面《大圆满手中持佛》中也讲得较细致。& && && & 这时候远离一切无形黑暗,安住于显现之中,明然而了然,在大圆满当中,也可以使用这些法语来表示。但实际从意义上来讲,一切诸法的本性我们从语言上无法表诠,因为它远离一切戏论和言语,也没有任何能取和所取,就像是虚空一样,但又跟虚空有绝大的差异。& &通过如此精进修持,将自己的分别念渐渐灭尽,心中的智慧也逐渐生起,安住的寂止和了知本面的胜观双运,在短时间内也会成就。所以在《杰珍大圆满》中经常讲:六个月当中可获得金刚持如来的果位。有时,在我们休息间隙也应该安住于这种境界之中。& & 我相信一个人精进修持无上大圆满六个月,则大圆满自宗所讲的禅定就会成就, 对此我们根据自己的修行体会也会非常清楚。这些道理,当自己以心观心的时候 非常明白,当时,对大圆满的胜观与寂止无二的意义,从心坎深处会生起坚定的信解。& & 大圆满的修法比较简单,所有的胜观和寂止以及生圆次第,都是自然而成。在大手印当中修禅定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成就,而在大圆满,如果日日夜夜精进修持六个月,基本上能把自己的分别念断掉,并自然现前其本性。尤其是对上师和对大圆满有强烈信心的人,仅修持七天也能获得殊胜的感应和证相。& &安住的自然觉性,通过上师的教言和自己的修持彻底了悟的时候,也可以称为是一种恍然大悟。这种境界本来即无生无灭、生灭平等,住与不住离一切言思,这时已经现出了本来安住的法身本面。没有较此更容易的法,没有如此更重要的事,也没有比这更殊胜的道了,因此对于一个有信心的人来说,大圆满的法异常方便,也极为容易成就。& & 此处犹如甘露般的教言,词句美妙、意义甚深,如果我们精进地记在自己的心间,那在不久的将来必定获得成就。大圆满的见修行果-法王如意宝讲授索达吉堪布口译&(字节数: 0) [转贴
16:34:54]&&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开示时间: 公元1987年 地点: 奥地利维也纳 译者: 念楚问:圆满的虔诚之心与我们前世的业力有关吗?它是业缘的显现吗?仁波切答:是的,的确如此。由于我们与上师维系了一段很长的因缘,真正的虔诚之心便会自然升起。因此,我们不必急急去寻觅一位与我们有如此深切因缘的上师。
问:金刚乘的上师有没有情绪上的问题?仁波切答:这是依弟子与其上师的关系而定。如果弟子对其上师有坚定不移的虔诚和信赖之心,他便不会在乎这个问题,例如,也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认为他有缺失。如果弟子有全然的信心,并坚信他的上师就是佛,那么任何想法都不会影响到他。当然,不同的上师有不同的证量。”
问:有否可能我们具有真正深切的诚心,但同时仍看到表面的缺失?仁波切答:我们必须观一切都在净光中,这是需要练习修行的。在清净的虔诚心升起时,所有不净的觉受都会消失。问:有人说我很傻,因为我盲目的遵从我的上师所说的去做。仁波切:我们真正信赖的上师必须拥有一位具德上师的特质,如果是这样,则我们便可完全信赖他,依他所嘱咐去做,这样子很好。如果他是真实可靠且具德的,不会有什么障碍产生。
问:如果我无法做到观一切均是清净的,怎么办?仁波切:不净是指目前我们所处的色境和觉受。我们常活在分别对待的观念下~我们总是尽量满足私欲,逃避痛苦,因此,烦恼妄念便影响到我们的经验和行为。修习净观是表示对无法控制的行为所产生的冲突升起警觉谨慎之心,并且藉着依止上师改善情况。目前我们是处于一种介于清净与不净的经验状态中,我们可以想办法离于二元的观念,不受自己分别对立的念头影响,并依上师的指导去做。如果能舍离对待的念头,则一切便是清净的了。
问:一个未开悟的老师可以当金刚乘的上师吗?仁波切:一位金刚上师要有能力带领他的弟子到达圆满的解脱之境,这个特质居于一切之上。未开悟的上师仅可带领弟子到他已达的境界。
问:如何升起对金刚上师的虔诚之心?仁波切:弟子藉着了知上师以及传承祖师的身口意诸功德,首先生出坚定的虔诚和信赖之心,继之反覆细思他们的功德,由此种禅观中升起坚定的奉献和依止之心。而藉著积聚功德和净除业障的步骤,对上师的依止之心便会时时增长。问:在玛哈悉达(大成就者)的传记里,描述他们死亡时以自己身体进入勇父、空行的净土里,这是什么意思?仁波切:从因地说,我们的身体是前世业力的果报,因此是不净的。玛哈悉达已得成就,所以不执其色身。他们较诸未得成就众生,与其色身有更特殊的关系。我们说他们证得虹光身。
问:《上师的幻化游舞》这句话跟人由神创造的观念有何不同?仁波切:这两者完全相反。假定是神创造世界,则必先预设有一造物者的神。《万法是上师幻化游献的显现》这句话则说明没有人可以创造世界,也没有什么可以创造,一切都是超越这种分别对待的,因为上师,究竟上,是超越生灭,超越任何边执的。他是遍满轮回与涅二境的法身,法身无所不在。一切色法都是空性的,它是空性圆融无碍的展现。
问:仁波切,请谈谈空行母的本质是什么?仁波切答:首要本质是智慧与空性。
问:个人与上师的关系有多重要?或着说,只要观想他足够了吗?仁波切答:《上师相应法》是个很好的法门,可帮我们将心专注于上师,这也是我们所能给上师最好的供养。无论如何,行者绝对需要依止一位上师。只要我们还未了悟内外诸法与上师的心无二分别时,便要倚赖他。”
摘自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纪念集《无死之歌》
卡塔仁波切开示
问:在噶举传承中,我们与根本上师的关系非常重要。但传承中有许多上师,我们如何看待这许多不同的上师呢?答:在噶举传承的祖师中有一个例子,就是传承持有者之大师以及成就者的玛尔巴,他也常被尊为一位伟大的噶举法父。玛尔巴说他有十三位证悟成就、功德圆满的上师,每位均堪成为大家真正成就的上师。在十三位中,有两位尤其不凡,他们是那洛巴和梅纪巴。
玛尔巴说在这两位中间,有一位更是无可比拟的,那就是那洛巴。诸位要记住在同一传承里面,我们有机会与许多大师结缘,并赞叹他们的成就。而同时在心无分别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位最能启发我们心性的上师。那洛巴事实上常将玛尔巴送到其他大师那里,要他跟这些上师学这个法或那个法,而这些法那洛巴本身都懂。
在玛尔巴历经千辛万苦寻得名师求法归来后,那洛巴才再更详细清楚的把同样的法门教一遍。玛尔巴问道:“若您自己就能教我,为何还让我吃尽苦头?”那洛巴回答他,由于过去生他即曾与这些上师结过缘,因此必须重续前缘,以种日后再获加持之因。玛尔巴由那洛巴以及其他上师所学的让他对那洛巴生起极大的虔诚、赞叹和感激之情。同样的情形也可能发生在任何噶举传承的行者身上。我们还有许多极为成就的上师,他们也许在处事和教风上有些不同,但其化现的本质和宏扬教法的结果则是一样的。我们若能对某些精髓教法有真正的了解,则任何事物便都能助我们拓展智慧。当我们的了解或智慧不足时,便常会感觉大家正在讨论中的事情有诸多歧异之处。然而这些歧异事实上有时是仅就指细节上而言的,并非是一种真正的矛盾冲突。
我要说的重点是,倘若我们有某位师父是自己最尊崇或最亲近的根本上师,然而,我们也有可能从其他的传承上师那儿学法。这其中或有不同之处,但应都让我们更进一步获得智慧和启发才是。我们能对这些上师生出虔信之心是很好的事,但真正的情形应该是,当我们对这些上师升起虔诚和尊敬的同时,它应该能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根本上师更生出强烈的信心才对。若能这样,事情可能便会发展得很好。反之,若我们对一百位上师生起虔诚的心,但由于这样,反对自己上师的诚信之心日易减少。在此情形下,我们对一百位上师的虔诚便无多大意义,因为我们损害了对自己根本上师的三昧耶,而它可能影响到我们真正的证悟成就。
问:我们有很多人跟某一位上师建立起关系,并认定他就是我们的根本上师。但你对“根本上师是我们最亲近的师父”的定义让我们不禁想知道,若我们所处的环境无法让我们常与上师亲近的话会如何?倘若我们住离上师很远,无法常见到他,则这样他如何能成为我们最亲近的上师呢?答:我们所说的这种上师与弟子之间的亲近,以及我们与家庭、国王与其子民、老板与其员工等之间的亲近关系是不一样的;它较像一种信任、尊敬和相互了解。它的力是非常大,事实上也是一种最殊胜的关系。它是一种相互绝对的信任、尊敬和关怀,并以宽宏的心胸包容通常我们认为不适宜、不认同的事。这种因缘对于弟子日后正确的修行绝对是非常重要的,而人本身与上师亲近与否,或常不常在一起则并不特别那么重要。事实上,大部分时候我们反认为应该有一点距离比较好。有一个常被用来比喻此种关系的例子就是蜜蜂与蜂蜜。蜜蜂只有在需要蜂蜜时才去花丛采蜜。一旦采完便马上飞走,然后消化所采来的东西,再靠此维生,或做种种其他用途。由于我们有机会听闻佛法才得以受到感动,而殊胜的妙法则常与说法者有极大的关系。
因此,我们对上师也如同佛法一样深为感动,并对此二者生起非常纯净的虔信、恭敬和赞叹的心,之后我们或许就开始修行并获法益;我们忆起上师,想到他所传给我们丰富和清净的教法,我们十分感激,对他生起更大的信心和诚心。当我们想进一步求法,或接受指导解惑时,我们便去找上师,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我们再回来继续修行,以此维持一个非常清净的关系,这点对弟子的修行很重要。若弟子的资质极为优越聪颖,随侍在上师旁边可能会更好,因为弟子能随时看见上师的一举一动,并视此为智慧的展现,从而不断获得启发,不忘愿力。但我们大部分的人无法一开始即能碰到这种情形,尤其是当我们遇到一位仍有阻碍、未达圆满证悟成就的上师时。或纵使我们跟随一位证悟很高的上师,但也有可能当时间消逝后,由于我们自身的习气和观念的作崇,而对上师的作为不以为然,以致初始所生起的诚心、恭敬和欣慰慢慢消退,继之上师在我们心中变得只像朋友一样。
当我们走到那一步时,对上师也许较好,但若我们将自己作障成那样的关系时,对我们实在不好。因为一阵子后,我们会开始看到这也不好、那也不是。我们总认为本来不该这样的,这样一来,上师便连朋友都不如了。最后我们和上师的关系以冲突做收。我们也许会争论孰是孰非,认为自己本来可以不必这样,一切都是上师的错。这真是一个障碍,我们可能开始连佛法都不喜欢了。但事实上,若我们能遇到一位成就的上师传我们清净的教法,那绝对是一件非常难得、非常有福气的事。也有时候上师本身还未完全证悟,但由于他具备一个良好的背景和丰富的佛学知识,因此也能为我们授法,为我们解惑。这对我们才是真正重要的,因为透过这样的指导,我们才有可能自己了悟。但这种情形也有可能因为关系过于亲近而受到妨害。因此,在一起与否并非那么重要。当我们对佛法与上师生起虔信、奉献和赞叹之心时,偶尔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那就是上师会指示或请求我们担负起某个责任,或到某个地方做事。这些指示通常都会对我们有好处。坦白说,一位真正的上师所期望的正是我们对自己本身,以及我们对他人所能谋取的福祉。因此,若我们能圆满这些要求或指示,则它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否则便继续我们自己的修行,并且尽力培养对上师的信赖和虔诚的心。&(字节数: 6965) [转贴
16:24:09]&&“上”即“无有较此更高者”,“师”即为现证圆满智慧者。欲证解脱,首先必寻一位教授解脱道之具德上师,天人、恶魔、世间君主皆不知传授解脱之道。即便是深恩父母及亲朋好友等,于此亦无能为力,唯依上师方能为我等圆满开显成就之道。于修行过程中,上师可分为三种:外相顶礼所依之对境为外相上师;调伏自心为内相上师;证悟心之本体即为密相上师。若能精通三种上师,则一切法皆已归纳其中。依共同而言,上师总括分为六种,如《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云:“总师引师誓言灌顶师,酬忏师与令解心续师,以及窍诀传承诸上师。”
(一)总师& && & 凡是为自己宣说佛法,而使自己获得稍许法益者为一般上师,即总师。尤须注意:如果未使修行者自相续获得出世间利益者,不能称之为上师;只有讲授对治法而调伏行者三门烦恼者,方可称为上师。所以,就违逆普通人和违逆一般上师而言,后者的过失更大。& & (二)引师& && & 赐予皈依戒,将自己从误道与邪道中引入正道法门者,为引导上师。一切众生都在轮回中感受痛苦,虽欲离苦得乐却不得门径而入。世间虽有诸多所谓的智者提出了种种获得解脱的方法,但若详细观察均有众多前后矛盾无法圆融之处。唯有释迦牟尼佛现证诸法实相,并宣说轮回之苦及苦因,昭示涅安乐及趣入之道,历代无数行者亦依此修行而获得解脱,故希求安乐者亦唯有皈依佛陀、正法及僧众,方有离苦得乐的希望。
(三)酬忏师& && & 在上师面前忏悔自己的过失,作为忏悔、酬补之境者为酬忏上师。众生无始以来所造罪业无量无边,仅凭自力无法忏除清净,因此若在上师面前作忏悔,则依靠自己的忏悔力与上师的加持力必能清净罪障。& && & 以上三种为共同之上师& && && && & (四)誓言灌顶师& && & 即赐予成熟灌顶者。其中灌顶乃依密宗续部教授所作之殊胜引导;誓言乃获得灌顶后所持之戒律。如是赐予灌顶者即为誓言灌顶师。
(五)令解心续师& && & “心续”指上师所授续部之密意。为弟子传授续部之法如大圆满十七部续者,即令解心续之上师。& && & (六)窍诀传承上师& && & 赐予解脱窍诀法者,如传授“成熟口诀法”之上师,称为窍诀传承上师。尚需了知,只有具备佛陀功德者,方有资格传授解脱窍诀法。& && & 以上三种为不共同之上师,亦称为“三恩上师”,乃极为严厉之对境,切勿诽谤而犯密宗根本戒。
所有上师中,弟子依彼得到法益最多、对弟子趋向解脱恩德最大之上师,即为根本上师。《究竟胜义之教言――精要明镜》云:“未于大恩上师生起较佛尚胜之敬信,则不获加持。”大恩上师所证功德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然论及耳提面命引导弟子迅速趋向解脱,则上师之恩德超胜诸佛菩萨,故尊称为大恩根本上师。阿底峡尊者一生依止过一百五十三位上师,但一提到自己根本上师――金洲大师之名号,就双手合掌置于顶间梵穴之上,提及其余上师则合掌于心间。弟子疑问:“一百五十三位上师皆为您所依止,为何显现如此不同?此乃您上师的功德不同,还是恩德不同?”阿底峡尊者言:“我的上师们均为佛,所证功德无丝毫差异。然就恩德而言,自心少具之菩提心,皆源自大恩根本上师之教诲,故恩德超胜一切诸佛菩萨。”此乃“大恩”之含意。
大恩根本上师实乃弟子获得出世间成就最重要之因素,成为大恩根本上师的标准,并非取决于导师或弟子的主观意愿,比如导师对弟子说:“我是你的根本上师。”或弟子对导师说:“我愿依止您为我的根本上师。”唯此并不能构成根本上师。根本上师乃根据弟子相续中所获法益多寡、深浅而安立。有些行者认为一生中只能有一位根本上师,如是见解尚有偏颇。因弟子在不同的修行阶段中,有不同的指导其修法而令其获得大利益的上师。故一位行者根据修行中的不同获益,可有诸多根本上师,而绝非如偏执者所言般,依止一位根本上师之后,就再也不能依止其他导师求法。因此,吾等应谨慎抉择、如法依止上师,唯信心方为首当之要务。
二、上师为诸佛菩萨之总集
&&&&&& 有者疑问:我等所依止的导师不是释迦牟尼佛等十方诸佛吗?但是藏传佛教为何将依止上师作为成办解脱之首要条件呢?理由如下:& && & (一)一切善知识都是释迦牟尼佛之化身& && &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时,为阿难及一切信众授记:“我于未来世,幻化善知识,利益汝等众。”如是具德善知识即为释迦牟尼佛之化身,均已超越轮回,我等依彼精进行持,亦必获解脱。
(二)上师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 && & 上师乃九宝之尊,即聚集佛法僧三宝、上师本尊护法三根本、法报化三身于一体。如龙萨娘波尊者于《金刚精要耳悦前行引导文》中曰:“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聚集外三宝。总集加持之根本(上师)、赐胜成就之来源(本尊)、一切事业之主尊(空行护法),为内三根本。(具备)密意不动之法身、无遮显相之报身、事业无勤之化身,为密三身。上师为九宝至尊之本体,故应起信念也。”一切诸佛菩萨之密意均聚集于上师之中,故上师为修持密法之根本。往昔冈波巴尊者离开密勒日巴尊者到印度求学,临行前问密勒日巴尊者:“吾何时可以聚众讲法?”密勒日巴尊者曰:“汝唯精进实修,何时于清明境界中对吾生起与金刚持无二之信心,汝即证菩提,方可传演大觉教法。”
(三)上师乃三根本之总集& && & 上师乃一切上师之总集。上师已证悟法身,以无缘大悲菩提心任运呈现化身利益众生。上师之本体犹如皎洁之明月,不同根机之信众如迥异之水境。千江有水千江月,显现之上师虽千差万别,但其本体却为一切上师本体和事业之总集,并无形象及生灭之变化。众生之福缘和信心如同大地之水器,水器盈满则月影皎洁,水器干涸则无法呈现月影。若众生之福报及信心薄弱,上师即示现涅。然上师之悲心加持如空中之皓月并无增损,只是众生无缘纳受而已。& && & 上师乃一切本尊之总集。因上师本乃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拥有一切诸佛菩萨之功德,圆满具备赐予共与不共悉地之力量。& && & 上师亦乃一切护法之总集,依止上师能遣除一切障碍及违缘。
普扎上师开示&(字节数: 4082) [转贴
17:24:53]&&戒律的总结
《佛光普照?善者戒行》作者:达真堪布&&&&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别解脱戒主要是小乘戒律。大乘和小乘有些观点是不共同的,但是别解脱戒中的这些观点二者是共同的。菩萨戒主要是显宗的菩萨乘里讲的,密乘里也承认这些。有些显宗里的观点密宗不承认,但是显密共同承认的这些都要受持。
&&& 小乘里讲形式和行为,而大乘里讲的是发心,尤其是密宗里,一切圆满清净平等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可学可修的了。学,学这些法的真相和真理;修,修这些法的清净和圆满。除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以外修什么呢?我们把整个生活变成圆满,才有法喜充满;把一切工作变成修行,才有心想事成。
&&& 在大乘佛法尤其是密宗里讲,自心就是究竟如来;自身就是圆满的坛城。可以吃好的,可以穿好的,可以住舒适的,这都是供养坛城。对自己要有信心,信心不是傲慢,这要分清。信心是一种正知正见,信心是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法喜充满。傲慢是一种无明愚痴,一种邪知邪见,完全是烦恼。
&&& 学佛是最大的享受,修行是无比的快乐。如果学佛修行增加了自己的烦恼、压力和痛苦,那你就学偏了、修偏了,不用问别人,你最清楚自己。现在很多人学佛修行是一种勉强,一种压力,这完全是修偏了;我知道很多人是这样的。如果你还这样糊里糊涂地学,不会有好的结果,不会达到目的,不可能有法喜充满、心想事成的时候!
&&& 天天糊里糊涂地坐着,把自己控制起来,什么也不想,有一天会失败、会痛苦,身体会得病,精神也很容易出问题。一定要按佛和上师的要求如理如法地去做,如果你没有做好,最后变成懒惰的人,变成傻子、疯子,那个时候不要怪我,不要找我算帐,我现在已经跟你们讲明白了。
&&& 虽然佛经里也讲过,修行要在寂静处静静地修,但这都是刚开始的时候,实在对付不了那些烦恼和习气,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暂时地逃避,但这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面对,在对境当中修。现在,我们用正知正见来对治邪知邪见,无始劫以来的烦恼和习气肯定会上来,毕竟我们的修行还不是那么好,功夫还不到位,肯定有失败的时候。没有对境修一百年,不如有对境修一刹那。如果有修行的话,在山洞里修一百年,不如在皇宫里修一刹那。在皇宫里事情多,在对境当中修才能知道自己的功夫,之前你怎么能知道呢?自己觉得挺好的,遇到境界第一个动心的就是你!
&&& 修行也是一场战争,有胜利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要想获得最终的胜利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们有我们的修法,我们有我们的传承,我们有我们的根本上师;我们按照上师的教导和要求去做,不会有错。
有的人说,女人不能修行,女人修行了今生也不能解脱;又有人说了,在家人不能修行,在家人修行了今生也不能解脱。大乘佛法,尤其是密宗里讲,在家也可以修,出家也可以修,男人也可以修,女人也可以修,如果修行的话都能成就,如果不修行的话都不能成就,都是平等的。有什么不平等的,不都是一样吗?密宗里讲的是真相和真理,这才是究竟的。女性代表智慧,她们的定力不如男性,但智慧比男性高,修得更快,成就也容易。男性代表方便,比较稳定但是智慧差,不容易成就。所以男女一样可以修,不要听那些人乱说。
&&& 我们不要说这个对、那个不对,这个是正法、那个是邪法。昨天我们讲了“诋毁宗派”,这么做就是诋毁宗派!我们是宁玛派,如果我们赞同宁玛派,诋毁格鲁派,犯根本戒了!赞同密宗,诽谤显宗,犯根本戒了!这都不允许,也没有必要这么做。上师说,“不能扰乱其他众生的心,但是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决心。”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自己的决心,不会放弃自己的目标,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我也不会恼害其他众生,扰乱其他众生的心。上师的教言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我希望你们也不要忘。
&&& 选择法门不是分别心。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脱离痛苦的方法,目标都是一个,但是采取的方法有点不同,有的是坐飞机,有的是坐火车,有的是坐汽车,还有的是走路,你自己看看,你能坐什么就坐什么,如果实在不行就走路吧。学法、修法看根基。佛讲法的时候讲的是相应法,所修的法与自己的根基相应才能解脱。根据自己的根基和缘分依止上师,真正的具足法相的上师都能给你指出解脱之道,都能令你证悟真理,但是你依止的时候要看自己的缘分在哪。与自己有缘分的上师就是自己的上师,适合自己的法就是自己相应的法。
&&& 大圆满法房间是清净的道场,你们这些坛主、管理员和修法的人,都一定要保持清净,清净的力量是无边无际的。保持UC房间的清净,我们到这里来修,对修行有特殊的帮助。到坛城来没事找事、捣乱的,这就是魔啊!什么叫坛城?大圆满法UC房间也是我们的坛城,各地的居士们修行的地方也是坛城。坛城就是佛国,就是净土;到净土,做佛国人,当菩萨、当佛。都当菩萨、都当佛的时候你当魔,这是多大的罪过呀!这个后果的严重性是难以想象的,你要自己承担啊,那个时候后悔也晚了。
&&& 每个坛城都有护持坛城的护法,如果到这个坛城不好好学、不好好修还捣乱的人,护法不会饶你,一定会惩罚你的。我今天说了,一切善神护法都听着:到这个坛城来,不好好学、不好好修,还捣乱、给大家制造障碍和违缘的人,不能饶!一定要惩罚!一切善神护法现在都听着呢,我今天是当面说的。
&&& 坛城是学佛、修行的地方,如果到坛城来不学佛、不修行还捣乱,你肯定会受到惩罚――这是你自己要承担的,谁也替代不了。我们的房间特别清净,我欢迎你们都来,一定有加持,一定有帮助。现在,各个坛城修行的人,包括在UC房间里修行的人都很精进,很清净,我希望都能够坚持下去。我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认真,一个是坚持。我们现在修的都是正法,你如理如法地认真坚持下去,根基好、福报大而且精进的人,今生可以成佛;根基、福报没有那么大,修行也不是太精进的人,也能保证临终往生。这都是自己的事,是生生世世的事,是最大的事,没有什么事比修行还重要。
&&& 我们有三个念念不忘:念念不忘上师三宝的功德,念念不忘父母众生的痛苦和恩德,念念不忘如理如法地修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耽误学佛修行,不要耽误解脱成就。这些都特别重要,一定要高度重视!今生你的财富再多,你的权利再大,也解决不了问题,烦恼照样有,痛苦照样有,到时候一样老,到时候一样死,有什么用?现在都年轻,很多人想不到,但是过几年就老了!老的时候要感受老苦,还要感受病苦!现在身体挺好的,要知道珍惜,没有病是最大的福报;什么时候有病了,才知道健康是真正的福,当时却没有珍惜。但是人就是这样,没有满足的时候,有欲望么!有欲望就有失望,有失望就有痛苦。
&&& 要珍惜,不要浪费!不要浪费时间,不要浪费生命;一定要珍惜健康,一定要珍惜生命,一定要珍惜解脱的机会!否则到时候你会后悔的。我天天说的这些话,到时候你也会想起来,也能体会到,但是事到临头还有什么用?
&&& 现在人都特别羡慕明星,但是如果你没有修行,当明星是最累最苦的了!因为这些明星都活在大众的目光下,没有自由,特别烦恼痛苦。我们现在不是明星,没有当过明星,所以体会不到。那些当官的、当老板的、企业家也都一样,看起来很风光,实际上内心最空虚,最痛苦。
&&& 你真正的幸福快乐只能从学佛修行里得到,但是人都不相信,都爱找事、找烦恼、找痛苦、找累。人生就是累,累得还不够吗?还继续造业,还继续追求这些,能追得到吗?真正追到了世间上的名誉、地位、财富、权利,那个时候你才体会到,哦,这些也不能给我幸福快乐,反而使我更痛苦、更烦恼了。很多大官、大款,真正求到了世间的这些,但是却没有得到快乐,他们知道这些不能带给自己真正的快乐。现在我们没有追到,还正在追求的过程中,说也不相信。如果你相信的话,就会知道:快乐不是追来的,你不要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会到来;痛苦不是逃避得了的,你不怕痛苦的时候,痛苦就会自然而然离开你。
&&& 这都是佛法里讲的道理,佛法的奥妙也正在这里。看见人在天上飞,都说神通奥妙,这不是什么奥妙的事,鸟之类的动物也会飞,那些饿鬼、恶魔都会飞,这不是什么奥妙。真正的奥妙是什么?放下才能得到,随缘才能顺利。这是出世间的,不是世间的,不是我们的思惟所能达到的境界。听起来很熟悉,说起来很容易,真正理解、真正做到很难!
&&& 解脱成佛没有那么简单容易。很多人认为,几个月、一年两年就都能解脱了、成佛了,这要看自己的根基。对一个真正有根基有修行的人来说,解脱成佛很容易。但是对根基差、修行差的人来说很难。“我念了那么多,修了那么长时间,我怎么还不解脱、还不成佛呢?”你为自己的解脱、成佛付出过多少?你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付出了多少?你比一比!天天奔波忙碌,你是为了修行忙的,还是为了世间的琐事忙的?一天两个小时做早晚课都费劲,今天来明天不来,今天愿意做明天不愿意做,这样能解脱、能成佛吗?但这是末法时期,也没有别的办法,慢慢来吧。
&&& 我说话的对境是真正想解脱、想成佛的人,如果你有其他的目的,那么你不是我说话的对境。真正想解脱、想成佛的人,你们一定要认真坚持,不要退转。在修行的过程中肯定有各种各样好的、坏的感受、境界和征相,不要执着这些,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好也好、坏也好,如果你执着了就会障碍你,这是你自找的,没办法。“我修得挺好,我看见佛了,看见光了,那个感觉特别好。”认为自己成就了似的,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不算什么,都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征相,一种境界。在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别执着,都没有真相,都是如幻如梦的,都会变。遇到好的境界了不要高兴,别动心;遇到不好的境界了也别害怕,别动心。但人总是担心害怕,越害怕越有事,越担心越有事。我经常说这些,但是都不听话,没办法。
&&& 什么是解脱?任何时候都不会起烦恼,心里不会生气(不是说表面上的,表面上也许有表法的时候),烦恼越来越少,恶的习气都没有了,连梦中也没有那些坏的念头,这个时候才成佛。
&&& 不要小看前行的修法,四外加行、五内加行,这都特别的重要!要反复听、反复想、反复修才能学会,才能修成。“我看过、我听过!”看过一次两次就行了?你看得越多,你理解得越深;你修得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 一定要按照上师的要求去做。上师已经给你安排好了,已经把饭菜给你做好了,你直接吃就行了,吃一口得一口,吃饱了就成佛了。那个时候你自己就没有烦恼痛苦了,还可以去度化众生,多好啊。不用自己去找材料,自己去做,多麻烦啊!
&&& 戒律是佛法的基础,非常重要。我们把学习戒律的功德、福德和善根都毫无保留地回向给一切有情父母众生,愿一切父母众生都早日得到人身,早日遇到佛法,早日离苦得乐,早日修持大圆满,早日证得大圆满法的境界!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字节数: 6401) [转贴
17:23:49]&&皈依戒
《佛光普照?善者戒行》作者:达真堪布&&&&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正式开始四外加行和五内加行的修习之前,我首先为大家传讲戒律的内容。三学“戒定慧”,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这里的“定”是禅定,“慧”是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从禅定里来。禅定从哪里来?从受戒持戒里来。有清净的戒律了,才有禅定,有禅定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没有烦恼和痛苦,才能解脱。所以,解脱的境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
&&& 戒,大概地说简单,详细地讲很复杂,但是只要真正弄明白了,受持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戒律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别解脱戒有居士戒、沙弥(尼)戒和比丘(尼)戒。居士戒是在家佛弟子受的戒,共五条。沙弥戒是十条,比丘戒有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脱 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