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原酉阳州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管辖范围内有没有夹纳水这个小地名?

正解酉阳历史_酉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7,157贴子:
正解酉阳历史收藏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近些年来,在酉阳历史沿革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今酉阳非汉酉阳,其建州始于元代,建置沿革近700年;一种观点认为,今酉阳就是汉酉阳,其建县有2200年的历史。为廓清酉阳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今特对相关史地资料认真进行分析论证,以期得出一个真实的结论。
1、&&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酉阳(唐人颜师古注:酉水所出,东入湘。)据&&湖南省志&&、&&永顺县志&&记载,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治所迁沅陵,同时置酉阳县,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之王村。因王村地处酉水北岸,古人以水北为阳,酉阳因此而得名。然而近几年考古专家们在湖南龙山里耶发掘的秦简上,多处出现&酉阳丞印&、&迁陵县&字样,这就意味酉阳、迁陵县早在秦代已置,西汉所置王村之酉阳是沿用秦制。而且,考古专家们还推测,里耶很可能是秦时迁陵县城。汉迁陵县治所在今湖南保靖县之迁陵镇。无论迁陵县治所在保靖还是在里耶,今酉阳县地和王村之酉阳其间相隔一个迁陵县,这就说明今酉阳和汉酉阳没有什么关系。唐人颜师古注&&汉书&&,所述酉阳,自然是汉酉阳,绝不是颜师古之后数百年南宋初冉氏所置的酉阳寨、酉阳州。王村之酉阳于南朝梁代废,异地改为大乡县,而今酉阳(南宋冉氏置寨改州)产生之时,汉酉阳已废700多年。因此,今酉阳和汉酉阳不存在建置沿革关系。
2、&&续汉书.郡国&&:&巴郡秦置......涪陵出丹......&&巴汉志&&曰:涪陵,巴郡之南鄙,从枳南入析丹涪水。本与楚商於之地接。&据&&彭水县志&&,汉高祖五年(前202)置涪陵县,隶巴郡,治所在今彭水县郁山镇。而今涪陵秦汉时称枳邑,隋、唐改涪州,民国二年(1913)改涪陵县。&涪陵出丹&一语更能证明今涪陵不是汉涪陵,因为迄今还未发现今涪陵境内藏有丹(汞矿),而今酉阳、黔江、彭水等县地,是丹砂蕴藏带,完全证明今酉阳、黔江、彭水为汉涪陵县地。
3、&&宋书.州郡志&&:&武陵太守......酉阳长,汉旧县。&&&宋书&&为南朝梁代沈约撰,所记述的是南朝宋代的历史,而不是后来的北宋和南宋。文中&酉阳长,汉旧县&之语,说明沈约撰书之时,王村之酉阳已废。而冉氏所置酉阳寨、酉阳州,时处南宋,其间相距700多年,足以证明今酉阳和汉酉阳风马牛不相及。
4、&&元史.地理志&&:&怀德府,领州四,来宁州、柔远州、酉阳州、服州......&&&元史&&为明代宋濂等撰。&酉阳州&第一次出现于正史,说明酉阳州作为一级行政建制,已得元王朝的正式承认。据&&酉阳直隶州总志&&、&&冉氏家谱&&记载,南宋灭亡之后,酉阳土官冉万友于元世祖至元初向元王朝纳土称臣,得授武略将军知酉阳州事,酉阳州从此被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也就是说,南宋时期,冉氏所置酉阳寨、酉阳州,很可能属自封性质。如同秀山的杨氏,于南宋淳熙年间同时宣称成立平茶、邑梅、石耶三个军民府。两宋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府、州、县,一个秀山县境内同时出现三个府,说明这样的牌子是名不副实的,属于自封性质。南宋王朝内忧外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无暇顾及,各路土酋便占山为王妄自尊大,或称府,或称州,或称县,朝廷只能听之任之。南宋建炎三年(1129),思南苗民金魁率众起义,声势波及涪、渝等地,宋高宗正穷于应对金兵南下,没有能力解决这次农民起义问题,便敕令思州土官田佑恭组织张、杨、安、邵、李、何、冉、谢、朱、覃十姓土酋武装,围剿农民起义军。在围剿义军中,十姓土酋借机抢占地盘自立门户,杨氏占领秀山,连挂三府牌子,何氏占领今酉阳西北地区打出&京洞州&的旗号,冉氏开始实力较弱,占领今酉阳李溪、小河等地,先立&酉阳寨&,后改&酉阳州&,应当说都是自封之羁縻性质,未得中央朝廷正式诰命。酉阳建州,应始于元代。
神牛摄影器材--为专业摄影者打造,你值得拥有!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5、&&明史.地理志&&:&酉阳宣慰司。元酉阳州,属怀德府。&&&明史&&为清代张廷玉等撰,书中特称&酉阳宣慰司&,就是有别于汉酉阳,同时明确认定酉阳建州始于元代。
6、&&路史.国名记&&:&酉,即酉阳,今黔之彭水。又酉阳,也有酉水。&&&路史&&为别史、杂史,为宋人罗泌撰。这里,他把今酉阳(即酉阳寨)和汉酉阳(即王村之酉阳)分清楚的,因此不必赘述。
7、&&嘉庆重修一统志.酉阳直隶州&&:&[建置沿革]禹贡梁州之域,汉为巴郡涪陵、武陵郡迁陵二县地......隋开皇末,置务川县,属巴东郡。唐武德初,于县置思州,寻改务州......绍兴元年,复为州。元置酉阳州,属怀德府。明玉珍又改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洪武五年归附,仍为酉阳州。八年升为宣抚司。冉氏世守其地,属四川都司。永乐十六年,改属重庆府。天启初,又改为宣慰司。本朝顺治十五年归附,仍属重庆府。雍正十二年,改隶黔彭厅。乾隆元年,升直隶州,属四川省。领县三:秀山县、黔江县、彭水县。&&&一统志&&被列入&&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书&&,在史志中具有权威性。该书对今酉阳的历史沿革,是交待清楚的。不过,&于县置思州......绍兴元年,复为州&两句,易生歧义。事实上,思州治所先后在贵州的凤岗和岑巩,目前还没有资料证明今酉阳县境曾置思州。其次,南宋绍兴元年,今酉阳县地是复属思州,而不是&复为州&。或许因为此句,后来的&&酉阳州志&&便把酉阳置州定在南宋绍兴元年。如前所述,酉阳建州应始于元代。
8、&&读史方舆纪要.四川&&:&酉阳宣抚司,东至湖广保靖宣慰司界三百里,南至平茶洞长官司界五十里,西至重庆府彭水县界三百里,东北至湖广大田千户所界四百里......古巴国地,秦属巴郡,两汉因之。诸志皆以为汉武陵郡之酉阳县,误。&&&读史方舆纪要&&为明末顾景范辑著。他对酉阳的地理方位和历史沿革是交待清楚的,而且特别指出一些志书说酉阳宣抚司是汉武陵郡之酉阳县是错误的。
9、&&方舆考证一百卷&&:&酉阳州,本汉巴郡涪陵、武陵郡迁陵二县地......唐为思州地。五代时,复没于蛮。宋政和后,仍属思州。元置酉阳州,属怀德府......&该书对酉阳建州的时间仍认定在元代。
10、&&辞海&&:&酉阳,县名。在四川省东南部,邻接湖北、湖南、贵州三省......元置酉阳州,1913年改酉阳县。&&&辞海&&是我国最具权威的典籍,其&酉阳&词条的解释,建州始于元代,1913年废州为县。如果&今酉阳是汉酉阳&的话,其解释就应提到汉初所置王村之酉阳,而这里对王村之酉阳只字未提,足见今酉阳和汉酉阳没有建置沿革的关系。
通过以上史地资料的分析论证,完全有理由得出如下结论:
今酉阳上古为梁、荆二州接壤之域,春秋为巴、楚交界之地,秦属巴郡,两汉为巴郡涪陵、武陵郡迁陵二县地,晋永嘉后没于蛮獠,隋属务川县,唐属思州,隶黔中郡(治所今彭水),五代再次没于蛮,北宋复属思州,南宋世为冉氏土官地,元置酉阳州,属怀德府(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地区),元仁宗延佑七年(1320)改酉阳等处军民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仍为州,八年升为宣抚司,属四川都司,永乐十六年(1418)改隶重庆府,清天启初升为宣慰司,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酉阳置县,次年升直隶州,以州代县,再辖秀山、黔江、彭水三县,隶四川行省,民国二年(1913)废州为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酉阳设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暑,辖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石柱、南川、涪陵、丰都九县,1949年11月酉阳设地委、行署,辖酉阳、秀山、黔江三县,1952年撤销酉阳地委、行署,酉阳隶属涪陵地区,日酉阳成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今。今酉阳历史有建制近700年,而&酉阳建县2200年&之说不符历史事实,是完全错误的。
我看这个说法还有点可信,但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都没有权威的说法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楼主列举的那些论据还不权威吗?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你所看到的历史未必是真的。酉阳开治于何贞,而不是冉家。 &&&
宋政和二年(1112年),黄阳洞酋首冉万花等四族叛乱,朝廷派田佑恭、何贞去平乱。平定之后,何贞 起初开治于忠孝坝,后移师今黔江金洞,但忠孝坝作为一级管理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行政机构并未废除。“金洞”这个地名,是不是有一洞黄金不知道,但却不宜向朝廷缴旨,被改作了“京洞”。朝廷认为该地僻远,非武不能威,于是封田佑恭为思州知州,何贞为京洞州知州(是有官印的,属于土司性质),那么忠孝坝的酉阳隶属于京洞州,可以算县级,其实当时应该叫“司”。&&&
冉守忠,又写作冉守宗,本名冉万要,应该是土著,但很可能是汉族(其后裔现在可能很多人登记为土家族,呵呵),当时是何贞手下的将官,驻军在忠孝坝不远的地方。他改这个名字或许是表达对朝廷的忠诚,抑或是对何氏的忠诚,只能去想象了。&&&
绍兴元年,金魁金头和尚叛乱,张、杨、安、邵、李、何、冉、谢、朱、覃十姓进剿,又是后来的另外一回事了。&&&
若干年后,冉氏强大,对京洞州蚕食鲸吞,最后夺了州印,便立酉阳为州了。&&&
我说这个,只是想还原历史的真相。其实,张、杨、安、邵、李、何、冉、谢、朱、覃、田十姓那是世交,还多有婚姻关系。那个年代的那些事情,甚至有点像春秋战国的再版。呵呵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无论今酉阳,还是秦汉之酉阳。皆在酉水之畔。今酉阳乃秦汉之酉阳传承。也许由于战乱或府、衙地域的变迁,成就了今天之酉阳。
在湖南湘西王村发现的酉阳县印,很有可能是酉阳县令沿酉水去酉阳县赴任途中,遇匪乱而遗失于湖南湘西王村,如果说在湖南湘西王村发现酉阳县印,就说古酉阳县治在湖南湘西王村的话,那么2002年在湖南湘西里耶出土的洞庭师马蔚印,就说古洞庭郡治就在里耶是否牵强附会。现在的考古专家只敢推测里耶是古迁陵县治所在地,而不敢推测里耶是古洞庭郡治所在地一样。
&
&&本人认为酉阳自古就是现在的酉阳,而不曾是湖南湘西王村
&。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比较赞同楼上的意见。酉阳作为地名,应该就是今酉阳一带,作为一个地名,其传承能力往往超越王朝而存在,如果由于统治者的需要而更名,往往有据可查。但秦汉的治所不详。比如“京洞州”这个地名居然现在还能从地图上找到也可以间接地说明这个观点。那个地方总体而言是荒凉的,动荡的,治所的规模可能甚至尚不及现在的一个村庄大,一把火就可以烧掉,而只要有人或者有印,就可以随时找个地方立一个治所。这个地方及周边地区,经常处于汉建蛮毁之中,因此治所多有变迁是可以理解的。忠孝坝作为地名,应该是何贞化民之意,作为传承至今的治所之地,应该起于宋朝的何贞,大约是1000左右的历史。至于地方志与史,需要怀疑地看,最近研究了贵州重庆周边的地方志,互相之间出入很大。呵呵,咱们草民也就是热闹热闹而已。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再给楼上各位研究酉阳历史提供点线索: 我曾见过有关何贞的家谱,记载说:(何贞)起初开治于酉阳忠孝坝。这就是说忠孝坝这块地方属于酉阳这个大地方,忠孝坝这个地名很可能是何贞为意在化民而起的,那么就是后于酉阳而存在。我也是查忠孝坝这个地名费了很多周折,现在好像是叫“钟多镇”了。一个小地名的变更尚且可查,何况酉阳这么个大地名呢,好像没见那本史书讲酉阳的地名变更过哟
微信交易里面到底隐藏了哪些大商机?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求 何贞 公的 家谱~ 我乃贞公后裔子孙 ,但求一观,谢谢。联系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你们去看《酉阳直隶州总志》就知道了,不过是080元一本哦,
康熙三年九月二十七日皇帝敕:四川酉阳宣慰使司冉奇镳,国家统一天下,设官分职,不遗遐远,所以昭示怀柔,安全百姓也,尔世本土官,僻处荒服,统领部落,历有年所,今能诚心向化,率众归附,深刻嘉焉。任命尔为酉阳等处提督、汉土官兵军民宣慰使司,加授总兵,官前军都督府左都督,子孙世袭,住札酉阳,管辖绞楼、寨楼、马蹄溪三千户所,平茶、邑梅石耶三长官司,及流官经历教授,尔承职以后,无须约束部属,扶绥军民,保守净土,恪修贡职,勤奉征调,控驭八蛮,堵截贼寇。尔仍听督抚及上川东道节制,不得生事边疆,致滋纷扰,以负朕怀远安民之至意,钦哉。故敕。 雍正七年已酉十一月丙戌内阁奉上谕:私贩硝黄,禁约甚严,闻湖广永顺之里耶等处与川省连接地方素产焰硝土,人以煎熬为业,外省小贩多以布盐杂物零星换易,运至梅树地方分发而私贩者即于此处雇船装载,分往各处发卖,以至附近之苗人得以偷买,私制火药,次皆州县有司奏忽怠玩之故。著四川湖广该提督等转饬该地方官,严行查禁,倘若犯者,按律治罪。若地方官仍玩忽疏纵者,即题参议处。钦此。 嘉庆元年上谕:咸丰接壤黔江,难保无贼匪阑入。该署县王垂如果能严密防堵,奋勇出力,着查明该官员如系佐贰署理县事,即着以知县深补,如本系知县,即以同知通判酌量升用,以示鼓励。钦此。 嘉庆十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奉上谕:行在刑部议,覆勒保奏审明滋事土匪黄和尚案内各犯,分别治罪一折,已依行矣。此案尚有未获要犯张射斗、魏煤炭、刘治贵三人,张射斗系首先倡议设立糍粑会名目,实为罪魁祸首。该犯籍隶彭水,脱逃后或又潜行煽惑,设复遇有如黄和尚之听从会纠众者,岂不又滋事。端勒保现饬属查挐,务须上紧严缉,与在逃之魏煤炭、刘治贵二犯,一体务获,以净根株。切勿视为海捕具文,任令远飏滋事。钦此。 咸丰二年十月初二日上谕:徐泽醇奏拿获纠众滋事匪徒,审明惩办一折,四川酉阳州地方有匪徒梅倡名,纠众竖旗,肆行抢掠,经文武员弁率领兵役团勇捕挐该匪等胆肝据险拒捕,凶顽已极。现据该督饬令川东道曹澍钟提集挐获各犯,审讯明确。将要犯田三喜等就地正法,监毙首犯梅倡名等,戮尸枭示,其余各犯即着提省严切讯究,按律惩办,并着严饬查挐逸犯,毋任一名漏网。此案该匪徒等甫谋滋事,即经该管文武各员访闻,挐拿究办,功过尚堪相抵。该员等应得处分,着加恩宽免,余着照所拟办理。钦此。 咸丰七年正月二十七日上谕:吴振棫奏遵保仿剿黔匪案内出力员弁绅团开单请奖一折,四川酉阳、秀山地方前因贵州铜仁匪徒滋扰边界,在事文武员弁剿办迅速,该处绅团尤能先事齐心,杀贼捦渠,立时堵击,处境边界,一律肃清,自应择其尤为出力者,量予鼓历。单三件并发。钦此。 咸丰十一年六月初十日上谕:崇奏遵攻猫猫山贼巢出力之员弁绅团开单请奖一折,贵州猫猫山逆匪负嵎抗拒,经四川官军出境攻击剿,扫穴捦渠,边境肃清。在事出力之员弁绅团,尚属著有微劳,自应量与鼓励。该部知道并发此单。钦此。&&&&&&&&&&&&&&&&&&&&&&&&&&&&&&&&&&&&&&& 二、附:明代上谕景泰六年十一月十三日皇帝敕谕:四川酉阳宣抚冉廷辅,近该湖广镇守等官奏,五开,铜鼓、黎平等处苗贼俱被贼犯,蒙能妖言煽惑,聚众劫掠,攻围城池。已命南和伯方瑛挂平彝将军印充总兵署,都督佥事白玉充副总兵,领在京神机等营官军往被征剿。敕尔等即便选精锐土兵,各带器械,差的当头目率领,前赴方瑛处调,有功之日,重加旌赉,贼平之后,即放宁家,今特赐尔银十两、彩缎三表里,至可领之。其如敕奉行。
景泰七年六月十五日皇帝敕谕:四川酉阳宣抚司土官冉廷辅,近因五开、铜鼓、黎平等处苗贼听信贼犯,蒙能诱惑,聚众劫掠,攻围城池。已命尔选集精兵,各带器械,委的当头目率领,前赴总兵方瑛处听调杀贼,已赏赐尔等银缎表里。今念尔选集之劳,在遣人钦赐银三十两、彩缎三表里,至可收领。赴方瑛处听调杀贼,有功之日,仍重加旌赏不吝,尔其如故敕奉行。钦哉。 天顺二年七月十五日皇帝敕谕:四川酉阳宣抚司冉廷辅,近因贵州东苗丑类,负固据险,僭称伪号,聚众截路,攻劫城堡。已命镇守湖广贵州平苗将军总兵官南和伯方瑛调集大军,克期进剿,以除边患。敕至,尔即便选集精锐土兵,各带应用器械,躬亲率领,或委的当头目管领,前赴方瑛处听调杀贼,不许延缓误事。有功之日,重加升上,贼平之后,即放宁家。朕复念尔屡效忠勤,特敕银两彩缎表里,至可收领。尔当体朕至怀,如敕奉行。故敕。 成化元年六月二十三日皇帝赐谕:四川酉阳宣抚冉廷辅,近者四川叙州府戎县山都掌各处蛮人,勾引九姓长官管下土獠,四散出劫,甚为民患。朝廷以敕四川、贵州二处镇守总兵等官调军剿捕,必得土官兼用,事乃克济。念尔素效勤能,多有成绩,今特起调尔处土兵前往彼处,协助杀贼。敕至,尔即调选照数土兵,整理器械,什物齐备,委的当头目管领,尔仍亲率前赴军前听调杀贼。若攻破贼巢,所得财物,俱听尔等收用。功成之日,仍加升赏,切不可以软弱土兵凑数搪塞,亦不可托故不行亲率前去。尔尚勉思,输忠效劳,为国为民,以副朕奖劳之意。今特赐银十两、彩缎二表里,尔可收领。钦哉。故敕。 成化三年七月二十日皇帝赐谕:四川酉阳宣抚司冉廷辅,近得贵州镇守总兵等官奏称,山都掌寨蛮贼勾结九姓长官司土獠,流劫乡屯,杀掳 人财,肆为不靖。兹命提督军务兵部尚书程信、总兵官襄城伯李瑾等,统率京军,合势剿杀。敕尔即将所属精锐土兵选调,照依四川镇守等官开去数目,各备器械,躬亲率领,至军前听调杀贼。以敕镇守等官先行赏劳,尔等须令各兵齐心协力,剿杀前贼,以靖地方。有功照例升赏,事平之日,即放宁家,尔其如敕奉行。钦哉。故敕。 成化十三年闰二月十九日皇帝赐谕:四川酉阳宣抚司冉云,近该湖广镇守总兵巡抚等官奏称,成化十一年十月以后,统领官兵深入九甫谭、茅平、排洞、杨洞、清水江、白崖塘等处,剿杀苗丑,尔等各领土兵协助官军,身先奋勇,杀败贼众。又亲自擒斩贼级报官,其所部土兵亦各获功数多。具见尔等输忠效力,勤劳可嘉。兹特进尔阶明威将军,颁给赏赐,仍降敕奖谕。尔宜益效忠诚,扶绥部属,防御外寇,保守镜土,庶尔子子孙孙,永享太平之福。钦哉。故敕。 弘治六年六月二十日①皇帝赐谕:四川酉阳宣抚司舜臣,比者贵州都匀、清平一带,苗贼深为地方之患,联以好生为心,累加抚谕,彼乃益肆凶毒。不得以命镇远侯顾溥充行军总兵领官军前去贵州证剿,已敕永、保二宣慰司并两江口起调土兵九千,随军并力剿贼。以尔酉阳宣抚司他方隔越,偶未之及尔。宣抚冉舜臣乃能尽忠朝廷,思敌所忾,不待行文起调,自请出军三千,躬领从军,以图报补,志在效忠,深可嘉赏。今特赐敕,奖尔忠勤。敕至,尔可一一齐备,委的当头目管领,躬亲统率,限八月出旬至所拟地方,操札听侯行军总兵等官调度杀贼,毋得或误,不可后期而至,不可先期而回。进兵之际,有能夺勇先,攻破贼寨,所得财畜,悉以与之。经过去处,不许害及平民。违者痛治不恕。尔其钦承朕命,忽忽。故敕。 弘治七年十二月初六日皇帝敕:四川酉阳司宣抚冉舜臣,先该湖广镇巡守等官奏称,比者统领官军征剿都匀、清平苗贼,尔能率领土兵协助官军,身先奋勇,杀败贼众。又亲自斩贼级报官,其所部土兵亦获功数多,具见忠勤,已嘉赏及降敕奖谕矣。今尔复叙前功,乞加升职,缘土官衙门品级有定,自来无升职之例,但念尔勤劳可嘉,特进尔阶明威将军,仍降敕奖谕。尔宜益秉忠诚,扶绥部属,防御外寇,保守境土,尔子子孙孙,永享太平之福。钦哉。 弘治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皇帝敕:四川酉阳宣抚冉舜臣,先该提督军务尚书王轼奏称,普安贼徒米鲁等大肆猖獗,已调尔所部土兵六千,亲领会合剿杀。尔宜体朝廷委用之意,奋勇效力,共图成功。若尚未启行,即便整备器械,火速前去,不可时刻稽延。凡进兵机宜,务听提督官节制,功成之日,酬赏不吝。尔其如敕奏行。故敕。①:弘治,明孝宗年号,原作“宏治”,避清高宗乾隆帝讳而改。下文径改不出校。-----------------------------------------------------------------------------------------------------------------------------------------------------------------------&&&&&&&&&&&&&&&&&&&&&&&&&&&&&&&&&&&&&&&&&&&&&&&&&&&&&&&&&&&&&&& 摘自 清·同治三年《酉阳直隶州总志》卷之首
就是现在酉阳县的县城 离县城不远还有一个乡 叫小坝
读《酉阳直隶州总志》·补释黔令翁羹堂酉阳州志跛及“侨置酉阳”(卷之首第2页)田景和州志原文:黔令翁羹堂考曰:按《广舆记》载辰州治西有酉阳城乃汉县旧址,又载五溪源出武山,均属辰州之泸溪县境,似今之龙潭,非古酉溪也。迨考汉史及《江陵新志》,载九江源委:九曰酉江,酉江者,酉溪也,出会溪城西山中,至辰州东合沅辰,北流会溪,今永顺府地酉阳正界其西(译者注:此乃刘备所谓‘侨置’酉阳县所在之地),则龙潭河为酉溪也明甚。且《舆地纪胜》云:溪州即三亭县西北有酉阳城,乃刘备所置(即:‘侨置’——如同‘侨居’),溪州即会溪,则酉阳城为今州治也又明甚。特今治(酉阳州)距辰州八百里,而黔彭更远,各志遂有以二县为涪陵县地者。按涪陵县,今涪陵,治彭水,古汉霞县(注:今重庆彭水郁山古镇)。《寰宇记》云:汉献帝时,刘璋踞蜀为汉霞县,厥后昭烈帝(刘备)即汉霞,置涪陵郡,故志云:汉霞县分涪陵立,则谓郡治即县治者固非,谓郡读为县地者亦未见其然。是书故以《元和志》为断,盖其时苗疆初辟,未暇多置,郡县或统属于酉阳尔。晋宋以还,书确有间,其后或没于蛮,或据于土豪,沧海屡变,惟黔、彭随没而随复,酉与秀则长为土司地,至国朝始改而归流。咦!僻陋在夷,典章残缺,历观前志所载,或仅纪其略,或两存其说,其无可考证,谁复能于依稀中折衷至当乎!注译:当历史进入汉代‘三国鼎立’以后,由于酉阳居于“蜀”“吴”两国分界线一带(历史上也是‘巴楚’及‘秦楚’的不明确分界线)武陵山核心区域的大山深处,尽管‘酉阳’历史地位十分特殊,不可或缺,举足轻重;但天高皇帝远,多年的战乱割据,强势的皇权势力早已经搞不清楚古酉阳的真实情况了。当刘备战败于荆州以后,又居蜀国立涪陵郡汉霞县(今重庆彭水郁山古镇)并取道武陵山区再次攻打吴国,在占领部分‘吴’地以后,就特意把蜀之‘酉阳’‘侨置’(等于‘侨居’)于吴(楚)地溪州(今湖南永顺王村)。如果以《元和志》的记载来看,在当时这些土苗边疆刚刚被征服的时候,也搞不太清楚当时的建制情况,也许所有武陵山区的郡县或者统统属于酉阳管辖呢!至东晋与宋代的时候,酉阳的名称在一些书里确实有所记录,元以后或被苗蛮占领,或被土豪拥有,沧海桑田,起起伏伏;只有黔江、彭水史传变化不大,酉阳与秀山等由于长期被土司统治,直到清朝改土归流以来的今天。唉!天高皇帝远,好歹都难管,历史上关于酉阳的记载典章残缺,根据所收集到的前志内容来看,或仅仅略纪其一,或莫宁两可,确实不好考证,又有谁能够通过这些依稀难辨的史料中找到最中肯的答案呢?补释:关于刘备“侨置酉阳”历史误会的考释:当刘备居蜀国立涪陵郡汉霞县(今重庆彭水郁山古镇)并占领部分‘吴’地以后,就把蜀地之‘酉阳’‘侨置’(等于‘侨居’)于吴地溪州(今湖南永顺王村——该地区无论从地形、地理、位置、及资源都不可能孕育和产生‘酉阳’的文化现象),酉阳一直为蜀国管辖范围,那么就把酉阳名称移动到新管辖的吴地,则表示了蜀国的疆域范围更加辽阔。当时,由于汉代文化已经相当繁荣,便有吴(湘、楚)人把它写入方志,而且,因为‘王村酉阳’居于酉水河的北岸,‘酉水之阳’便成了‘酉阳’名称历来的简单解释——而刘备这一主观的‘侨置’行为,就使得古老而模糊的酉阳被一名两用,历史上便出现了‘一东一西’两个“酉阳”名称的反复来回拉锯式争论。特别当是东晋田园诗人‘五柳’(巫酉)先生陶渊明(明白古代桃都、帝都、王都——古桃花源的真实内涵与历史渊源),根据《山海经》、《搜神记》、《穆天子传奇》等古籍内容记载,还原并写出了代表上古祖先生存之地‘世外桃源’的《桃花源记》以后,而这个‘世外桃源’本在武陵山区腹地孕育上古文明的古酉阳县境内的“大酉洞”,别无二地。可是,由于汉代的刘备曾经把古‘酉阳’侨置于吴地古溪州的王村过一段时间,因此,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隆重现世以后,基于其隐含着上古祖先文化内涵意义的重大社会价值,更加成了吴楚占有之肥肉,便被吴(楚)人与刘备‘侨置’的酉阳继续捆绑在了一起,于酉水河下游千里以外的沅江中下游,硬是生拉活扯地‘人为意造’了一个‘桃花源’,同时,还在沅陵附近故意特别命名了“小酉山”及相关“酉阳”的历史文化名号,并搞成了至蜀汉以来的武陵酉阳历史旧案。到了宋代赵构皇帝时代,争论更加激烈,乃至于赵构皇帝亲自出马,为解决这个至西汉以来特别是三国时代蜀主刘备“侨置酉阳”而留下的‘武陵酉阳历史旧案’,由赵构皇帝‘金口玉牙’钦定:本着‘西园插柳(酉),东园植桃(桃花源)’,而改西园‘黔州、思州’为‘怀德府酉阳州、高富州’,改东园‘朗州、鼎州’为‘常德府桃源县’,从此‘酉阳州’的名份得以回归真正出处。酉阳作为‘学名’是保留住了,而酉阳的‘奶名’‘桃花源’,却被赵构皇帝‘乱点鸳鸯谱’给活生生地‘划’给了常德府置‘桃源县’。从此,又出现了‘东西桃源’之争(直到今天仍然还在继续争论)。事实上,今日重庆之酉阳才是真正的古酉阳——太古桃源。早就有发掘出土的秦代以前‘酉阳长’、‘酉阳王’的印章可以为古酉阳证明,特别是湘西里耶出土的秦简里“迁陵以邮洞庭——酉阳承印”更能够说明古老文明的酉阳早就存在。而汉代短暂出现在吴地的酉阳乃汉昭烈帝刘备在不知到古老酉阳文明的情况下,却因为争夺地盘的战争需要,便把酉阳‘侨置’(就象被迫流放异国他乡的侨民侨居海外一样)于当时被他占领了的‘吴地’溪州(今永顺王村)——这便是误导了近两千年来关于东西‘酉阳’历史之争的根源之所在。也是导致宋代以后“东西桃源”之争的始作佣者。然而,历史就是历史,返朴归真始终都是良知后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无论酉阳的名称如何被后人东拉西扯、移置借用、折腾糟蹋、取消恢复,值得庆幸的是——它最终还是被还原到了孕育“桃都酉阳”古老文明的今之酉阳!
读《酉阳直隶州总志》·补释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卷一·地舆志一·沿革·酉阳州田景和州志原文:州属沿革,古初渺茫。汉兴以来,简册斯彰。唐宋元明,或土或流。载考遗文,灿然可睹。蜀汉,侨置酉阳县,寻废。案:蜀汉侨置之酉阳在溪州三亭县(王村)北。考此言,由不知蜀汉于荆州败后有侨置之酉阳,故仅以分合无常立说耳。注释:酉阳州的历史沿革,上古信息十分渺茫。至汉代以来,偶有提及。唐宋元明各个时代,或因离京太远,皇权难至,或者施行封闭的“土司制”,或者实行“改土归流”的开放政策。总之,有关州志文献遗物等,收集比较困难,但仍然可圈可点,令人欣慰。三国时代的蜀国,因刘备荆州战败以后,只好考虑从蜀国东南方的武陵山区再取吴国。于是,从涪陵郡汉霞县(今重庆彭水郁山古镇)并取道黔江、酉阳入酉水下里耶再次攻打吴国,在占领部分‘吴’地以后,就特意把蜀之‘酉阳’‘侨置’(等于‘侨居’)于吴国地溪州(今湖南永顺王村)。之所以要把本来为蜀国管辖范围的酉阳,侨置到新管辖的吴地,就是为了表示蜀国的疆域范围以蜀之酉阳为界,把酉阳从署地侨置到吴地溪州(今湖南永顺王村),则是为了将溪州等地纳入蜀国范围,结果却弄巧成黜,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就这一个“侨置”,差点就把酉阳真的送给了吴国。但是,历史就是历史,真的东西假不了,酉阳的名称最终还是归还到了原来的位置——今天的酉阳县城。《方舆纪要》云: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属思州,寻置酉阳州于此。《明统一志》:宋为酉阳州。《冉氏族谱》:宋高宗绍兴元年,冉守忠以平乱功敕官守酉阳,孝宗淳熙初(1163年),仍改为酉阳州。宋光宗绍熙间,改为酉阳安抚司。宁宗庆元二年废安抚司,仍称酉阳州。元置酉阳州属怀德府。明洪武五年四月,仍置酉阳州。清雍正十二年,迁土司于浙江。以地隶黔彭军民厅。十三年,于司设县。清乾隆元年,厅废,仍升县为直隶州。民国年间,酉阳先州后改县制,管辖面积延续不变。解放初期,酉阳仍为四川省第八行政公署,领“酉秀黔彭”等九县。新中国时代,1952年9月,改酉阳行署为酉阳县至今,至此,酉阳的域区达到最小的范围面积。因此,如果从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算到酉阳行署(相当于古州级别)到1952年被撤消,酉阳古州历史有正史记载的就有整整836年。补注:酉阳名称早在先秦以前就显赫于世。《里耶秦简》: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一廿八年八月戊辰朔丁丑⑴,酉阳守丞敢告迁陵丞。⑵“酉阳”,秦县名。与古迁陵同级。《初读》说,迁陵守丞色与酉阳丞为同级,故称“敢告”。《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世家》又云:楚顷襄王 “二十二年(前277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参看《水经·沅水注》“秦昭襄王二十七年,使司马错以陇、蜀军攻楚,楚割汉北与秦;至三十年,秦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知道秦两次攻取黔中(含酉阳),终以为郡。迁陵以邮行洞庭——迁陵、洞庭都是地名,既然是一地邮行至另一地,那么这枚秦简肯定是当时的书信实物。根据这批新出土的秦简中发现已有洞庭郡这一行政单位,故考古专家认定这里所说的“洞庭”实际上是指洞庭郡(过去史书未载,郡治亦未明);而洞庭郡的设立,又只有在出现大一统的秦朝以后,故某些考古专家据此断定,这枚“中国最早的书信实物,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实际应为2220年左右。我注意到,里耶秦简有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里耶秦简的发送方是重庆的“酉阳丞”,这可由简上“酉阳丞记”的封泥为证,它的到达方是洞庭,中间由迁陵转接。可这枚秦简的出现,既不在酉阳,也不在迁陵或洞庭,而偏偏出现在里耶,其中的道理何在?查看地图发现,酉阳、里耶、迁陵、洞庭等四地都位于一个水系上。酉阳、里耶、迁陵(今湖南保靖)都位于酉水两岸,酉水发源于湖北巫山山脉,经重庆酉阳流入湖南,在沅陵境内汇入沅江,沅江则直通洞庭湖。据此,我们可以有理由判断,里耶秦简走的水路即水上邮传,而迁陵可能是一个较大的郡与郡之间公文交换的邮传中转站。然而,里耶秦简为何未到达迁陵,而在里耶停止了正常的运转呢?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秦末农民大起义打断了里耶秦简的正常过程,使它从隶属黔中郡的酉阳出发后,到里耶就再也不能前进了,历史的钟摆就此停止;二是邮传人员工作失误,使里耶秦简耽误了行程,于是搁置在里耶。以上两种可能,我比较倾向于前者,而否定后者。因为秦国是法治国家,律令甚严。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迅速和安全,秦王朝政府制定的《秦律》中专门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风暮,以相报也。”“书有亡者,亟告官”。“书廷辟‘日报’,宜到不来者,追之。”[v]秦治向以从严酷著称,故当时人不敢违令。陈胜、吴广正是因惧怕“失期当斩”这条律令,被迫于公元前209年发动了农民大起义。极有可能也正是在这一年,全国性的社会大混乱打乱了所有的秩序,迫使一枚从四川酉阳发出的秦简,遗憾地未能到达它本应去的终点,而无可奈何地滞留在里耶,并最终埋藏在里耶。事过2211年后,它才得以重见天光,但它的使命却是永远无法完成了,它变成了珍贵的文物。考古专家介绍,这枚写有“迁陵以邮行洞庭”7个古隶文字的秦简,相当于现在所使用的邮签;而这枚简上的“酉阳丞印”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信函胶泥盖的“密封条”。通过这枚简上的“酉阳丞印”,就可以证明:今天的酉阳县城就是上古酉阳的位置确定无疑。也只有从现在酉阳的位置发往洞庭郡的书简,才会经过酉水到迁陵里耶再下沅江入洞庭。如果说酉阳的位置是在汉代刘备所谓侨置于迁陵与洞庭郡之间的溪州三亭县(永顺王村酉阳),那么,这封由“王村酉阳”发往洞庭郡的书简,根本就不用向相反的方向倒过来送到迁陵里耶来,而应该直接送达洞庭郡。由此可见,秦代以前的酉阳并不是在所谓“王村酉阳”,而是在我们今天酉阳的位置。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州政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