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大量流入股价不涨就是涨不起.为什么

奥运来了:股价为啥就是涨不起来?
善战者必自毙,用来形容眼下行情,为之不过。在奥运来了、管理层大势唱多的敏感时期,喊大底的越来越多,可想而知,投资者确实需要一波较大的反弹才能提振市场信心。但笔者在每天盯盘过程发现,当前的盘口无疑就是每天都有诱惑,今天农业和旅游动一下,明天金融地产反弹一下,后天似乎又是能源板块了,整体说来,市场果真遵照管理层意思,就是在奥运期间弱市中不跌,但也没有涨,可操作性越不大,完全维稳格局。
昨天看了一则新闻,题目:房地产的暴利已经终结?文章列举了很多例证来说明,很有说服力。眼观其下地产行业,资金缺口到底有多大,虽然网上有几万亿资金缺口之说法,笔者不敢枉加猜测,不过昨天在与银行一做信贷的朋友聊天时,了解到,长沙地区信贷做地产的额度基本已经达到了控制线,而一般已经建成的商品房做抵押贷款,现在在银行也很难贷到款,回想前两年,这样有抵押的贷款,银行唯以香芋头而追之,由此可想国家调控力度的强硬。至于地下融资渠道也亦是水涨船高,7分息一个月,借了能还上吗?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房地产暴利终结了与房地产价格见顶当然不是一回事,可以理解为,成品价格上涨空间放小或出现回落,而开发成本及建筑成本的拉大,两者压缩了利润的空间。不过这则新闻揭示:维持了10年涨势的房地产开始理性回归。如果果真成立,其持续的时间将不会是短期。
这不由着思考时下的股市,再去期盼奥运间大行情已经是不现实的,行情走势已经明显告知,主力并不看好后市,没有中线建仓的想法。从6124点到现在2700点,主力依然没有动摇。一路来,分析造成这轮大跌的原因归类于很多,但是现在发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06、07两年大涨。大涨后必有大跌,但大跌后未必有大涨。空头杀跌的力度如此之大,多头不是短时能就能恢复士气的,一是需要时间,二是需要套牢多头全部转空头割肉,这个过程缺不得。而现在,空间似乎已经足够了,但从时间上考虑,半年多的跌势似乎太快了。另外相比05年的制度性的变革和人民币的升值催生行情,现在找一个强有力的做多借口,似乎已经很难。虽然实体经济现阶段还是走在理想上的轨道上,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我们经济的告诉增长从来是靠投资和进出口来维持的,而投资中的房地产价格理性回归,无疑动摇了金融和地产板块高额利润增长的内在基础,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如此之快,几十万的小企业倒闭不再是一个小数目。而国际油价的持续回落让石油上奔跑的国家重重的喘了一口气,但一度预测了200美元的高价在未来何时达到也不是凭空臆断的。
综合来看,当前,无论是市场本身还是实体经济局势,都没有能力来支撑一波像样的反弹。而现在的涨涨跌跌,冰冻成交,极低量能,白杨认为是完全是民资对某些个股进行的反复炒作,可以观望不可盲目跟随,这个时候不幻想是对自己资金最负责的,善于休息,善于学习,善战者必自毙。
股评专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业绩不错股价不涨
为什么业绩不错股价不涨(作者:黄宇航)
许久前,一位朋友问我,他持有银行股和长江电力几年了,可股价涨幅很小甚至小亏,它们的业绩挺好,是不是价值投资不靠谱,股价与内在价值不相关?我听后,非常在意这些问题,许多这些看似普通的问题会引导我们再去理解“价值”。
  为了理解以上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重头梳理下什么是股价上涨的引擎:
  首先,为什么股价会不断上涨?最直接答案就是资金推动,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为什么资金会追涨这些公司呢?专业的朋友回答是,短期由于消息或概念刺激,中期趋势与业绩及板块轮动有关,长期因为投资标的内在价值的提高。
  我赞同这个答案,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看似不错的业绩却带来不同类公司不同的股价增幅?例如2009年后格力利润连年较快增长,股价涨幅仍远远不如大华股份?有人说,是因为格力的市值更大,上涨不容易。
  那么我们看另外一个例子,在“三公”问题出现前,洋河股份的市值从800亿到1600亿只用了一年时间(2011年年中-2012年年中),也许,市值还不是主要原因。
  有人说是因为洋河、大华的业绩增长更快?我们有另外一个例子可以进行反驳,富安娜2009年年底上市,至2012年年均净利润增长41%,但股价截止2012年年底,3年累计复权仅增长了38%。至此,我们不得不提出另一些疑问,究竟怎样的业绩会让公司的股价飞跃性地增长,怎样的业绩会让公司平稳增长,怎样业绩会让股价显得趋弱?
&经过我们的数据梳理,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的业绩超预期的幅度与股价涨幅极为接近。我们先以招商银行为例:
招商银行从年利润累计增长了114.81%,但股价截止2012年末仅增长61.88%。
  这里要作一些解释,巴菲特谈到一家企业价值是它未来产生现金流的折现。我们也把这种估值方法叫做绝对估值方法。在作绝对估值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分三个阶段去预测一家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增长,第一阶段通常为4-8年,第二阶段约是8-10年,第三阶段是永续。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阶段分析师一般按照公司的经营现况进行预计,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往往是个假设值,第二阶段假设值一般是5%-15%的增长,第三阶段一般是0-5%增长。
  以上是一般性假设,会根据具体公司进行调整;不要认为这种方法很儿戏,有趣的是,市场的定价就算存在错估,市场的定价也不会与这个绝对估值得出值相差很远,也就是,绝对估值方法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一般性假设也是被市场默认接受的。长期看,利润增长与现金流增长相近,这里为了简化,我们把利润增长等同于现金流的增长;
上图中列1从年的数据均为实际利润增长率,列1的为券商在2012年末附近对该公司的业绩预期(未来预期调整也是超预期的一种),这里对业绩的预测我引用的为两家大型券商的预测值的平均值;
  列2的年的数据为券商在2008年末附近对未来几年公司的预测值(券商研究报告一般只对公司未来三年的业绩作出预测),列2的为做绝对估值第二阶段成长预测的默认值(根据公司的成长阶段略作调整)。
  列3为列1和列2数据的差值,即与原有预期相比,超预期的差值。我们可以看到股价的累计涨幅与超预期累计幅度更为相关,与公司业绩增长关系不大。
  我们回想起巴菲特谈到的,股价的长期走势与公司的内在价值增长有关,要记住,这里谈到的是内在价值,而不是利润增长。怎么衡量内在价值,甚至是衡量股价反映了多少内在价值才是关键,不能以为只要利润大幅增长,股价就会增长,这是两个概念。
  相似的案例:
如上表所示,公司的股价增长与它们业绩超预期的幅度相近。我们需要注意,市场定价一般是合理的,哪怕对于高成长的公司,当业绩符合市场的预期,我们只能获得合理的市场利率回报;只有当取得超预期的成长,我们才会获得超额回报。这个原则也解释了我们起初的几个疑问:
  1、富安娜上市后累计利润增长惊人,但股价涨幅有限,这是由于上市时市场对该行业公司的高速成长和成长的持续性给予了很多期待:
2、同时,我们也看到大华股份的股价涨幅大大超过它过去几年的利润累计增长,这是由于大华股份第二阶段的成长性起初被严重低估了,成长股不断创新高甚至涨幅高于过去几年的利润增长不能直接认为公司目前股价被高估,需注意,有可能它的内在价值(一阶段末及二阶段成长性被重新修订)起初被严重低估:
我们非常关注成长股的第一阶段末期和第二阶段的成长性,会考虑是否存在大幅超出预期的空间,这是由于第一阶段末期和第二阶段是更易于被市场低估的部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们难有精确的远见,我们更多去寻找拥有“超预期基因”的优质公司,而不是去衡量超预期的幅度(如三诺生物);另外,对于优质而处于转型期或投入期的公司往往被市场忽视未来成长性的提高空间,这类公司也值得跟踪留意(如中国国旅、鱼跃医疗、科伦药业等);对于公司处于行业调整期,业绩成长预测被券商调低但未来有很大机会恢复成长的公司,如贵州茅台,也值得跟踪,这类公司往往时机很难掌握,要有长足的耐心和分批建仓计划。
  公司股价长期趋势与公司内在价值(企业未来产生现金流的折现)相关,未来现金流的成长性影响了内在价值的评估;与市价对比,越是低估买入未来回报越高,当市场预期较为精确和透彻反映未来的预期,就算企业内在价值在持续增长,我们也难以获得超额回报,更多是合理的回报。逆向投资、被监管的内幕消息交易、成长股投资等也是基于超预期这个核心。
。。。。。。。。。。。。。。。。。。。。。。。。。。。。。。。。。。。。。。。。。。。。。。。。。
网友评论:
searchingfun:长期来看,股价的上涨应该与业绩和内在的价值增长一致,短期的上涨确实就是预期在起作用。
格林是潘:我只选最专业最好的公司!中国的糖尿病问题非常严重!糖尿病是百病之母!政府和每一个家庭都会越来越重视的,重视程度必须是空前的才行(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决定了糖尿病的高发及爆发)。
天涯行旅:说的很对。股价反映的是预期,而不是业绩。
兰权资本:是的,股价不只是由目前的业绩超预期推动,未来几年预期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华股份是个典型的案例,这几年股价增长远大于利润增长,个人认为是因为起初第一阶段末期和第二阶段初期的业绩预期都低估了。这部分对折现的价值影响很大。
钟柏森:所以说现在的创业板哪怕业绩增速再高也已经反映在股价中。现价持有创业板,基本上也就是获得平均收益,并且需要承担很高的风险。我相信如果是约翰邓普顿或者是霍华德马克思,应该会考虑逐步购买一些已经没有人看好的股票,比如上个月的百货、今后的葡萄酒等等。我认为,哪怕是持有现金所获得的收益在后一阶段都比持有高成长股票所获得收益要高。等待投资钟摆来到悲观的时刻,然后再全力出击获得戴维斯双击带来的超额收益才是正道。
firstrump:这是市场有效性的直接表述,股票价格已经反映了市场中一切信息(当然包括预期),预期的变化导致价格的变化。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主动投资就是无用的,采取被动投资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就是最佳方案,大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国债和指数基金的比例就好了。
然而,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尤其是我国市场,这给了两类人额外的机会。第一是信息优势。信息总是不对等地传播,看看爱施德,三天涨了20%,公司今晚才发布了公告,盈利预期提高了1000万,还有收购事宜正在进行。撇开监管漏洞不说,先知先觉就是信息优势。
第二是分析优势。三个方面可以体现分析优势。
第一种情况,市场预期是指的平均预期,你自己的分析预期和大众不一样,但可能更接近未来真实的情况,那你就战胜市场了,这就联系到所谓的能力圈了,在能力圈范围内,你正确的概率会大一些。但问题是大众的平均预期往往是由分析师们所汇总,你真得确信自己比他们都强吗?
第二种情况,信息的传播对每个人是不同步的,是扩散传播的,因此在股票市场中会有趋势,有些人通过掌握其中大概率规律而获利。比如底部放巨量上涨成功的概率就高很多,这些例子太多不讲了,其长期成功关键是概率分布的分析和对应的纪律遵守。
第三种情况,市场并未有效地包含大众预期,比如汤臣倍健前三年每年业绩翻番,分析师们大部分也是预期了汤臣倍健的翻番增长,但市场并不会给其100倍市盈率,大多数时候维持在50倍左右,那股价只好接连翻番了。类似的这类情形更多地表现在估值随着周期而波动,这往往就是价值投资者获利的直接因素。
当然还有大资金的控盘操控,不属于我们小散的范畴,不再提。
其实文中逻辑是根本矛盾的,文中提到的方法(寻找超预期基因的公司,抑或调整期的茅台等等)还是建立在市场无效的基础上,却套用了有效性的假设。
兰权资本:应该有吧,市场对于短期的综合信息的消化是挺有效的,但长期不好说。我们属于分析优势的第一种情况。确实仅限于能力圈。不过有超额收益仅对于刚上市的公司比较有效,信息没这么透明。汤臣倍健我们也有一倍收益。当时看它,是基于对国外膳食补充剂几家公司发展历史的了解。一般人远见是随着经验积累的,远见需要商业规律的总结到了一定程度,分析优势的第一情况确实存在。惯性思维存在,分析师也会陷入沼泽,茅台就是如此,年份酒对它中报影响很大,却没有分析师预测到这个严重的但又基本的问题。
临江之麋:创业板高估值的奥秘不在于几家超预期增长的好企业暴涨,而在于很多业绩远远差于预期的差企业根本不跌。譬如10年上市时大家都预期2012年利润1亿左右,实际只有1800万,今年上半年更是亏损,按此文标准,早该跌80%以上了,实际只跌20%。而下一个周期业绩转好时,业绩再“超预期增长一倍”,又可以堂而皇之地涨一倍,这样一个圈转下来,业绩降了不少,股价涨上天了。
牛股筛子:是否还需要配合公司的估值来看,成长再好的票如果估值太贵也不会涨,3年的高成长基本是在消化估值,所以股价不涨,如果富安娜上市时25倍PE估计也会十大牛股;再有行业市场空间也决定能涨多高,市占率太高的公司和市场过小的公司难以涨成大牛股吧。
投资两手抓:其实答案不在业绩超预期,而是在买入时的价格的低估,才能享受超值的增长。
lingyu1965:即使市场上的分析师对一个公司的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完全一致,在不同阶段股票的价格也是相差很大的。长江电力刚上市的那几年,由于公司自己公布了三峡机组未来的收购计划,每台机组的盈利也是透明的,所以几年之内所有的分析师对其未来的现金流的预测基本一致,但其间股价同样有很大的波动,当股价是八元多的时候,分析师认为股票的价值是9元,当股价是6元多的时候,分析师认为股票的价值是5元。公司的基本面没变,大家的预期都一直没变,变化的是情绪,是市场其他股票的估值。分析师的估值实际上是对市场的一种解释,这一点他自己很难意识到。金融市场不是物理世界,不能用简单的牛顿物理学的逻辑来解释。如果要解释的话,时间周期起码要十年以上,比这更短的时间的走势是不能用逻辑来解释的。每个参与者可能都是有逻辑思维的人,但其在市场上的行为却是由情绪、利益等其他因素决定的。市场作为参与者的整体,变现出来的一切又不能由对每一个参与这个体的简单假设来合并,所以市场是复杂的,只有跨越两个周期以上的时间段才能表现出规律性。现金流流贴现模型虽然是公认的揭示股票价格的框架,但应用它来解释股票几年的走势却是失败的。
现金流业绩稳定增长的股票没有得到合理的估值,现金流贴现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上也不适用,这是由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决定的。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绝大多数,而且很多机构,包括临近退休的个人投资的目的都是双重的,既重视增值,也重视每年要从中取得一定的现金来支持某种用途,如养老或学校教育支出补贴,正因为如此,成熟市场的金融理论才会把股价和业绩的波动作为主要风险,而对于以增值为唯一目的机构或个人来说(包括年轻的个人投资者和像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的基金),波动性根本不算是风险。中国的市场参与者,无论是个人还是绝大多数机构,都没有每年的稳定支出的压力,而是把增值作为唯一目的。因此中国市场业绩的稳定可预期并是一个市场追捧的值得给与溢价的优势。再加上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资金量不大,对流动性要求不高,市值大的品种不但没有溢价而是要折价,现金流业绩稳定增长的股票没有得到合理的估值就不奇怪了。
在市场参与者普遍只把增值作为唯一目的的市场,股价的短期、中期走势更像是某件事物的流行现象,在有了引爆点之后,突然出现爆发性的流行,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概念的炒作。这种中期流行趋势结合到一起,才是可以反映基本面变化的长期走势。这就像电流的产生,电子无规则的热运动速率要比电势差下的定向运动速率大上万倍,如果微观观察的时间不长,定向运动几乎是可以忽略的。但就是这看起来可忽略的缓慢的定向运动才对做功是有意义的。
我的更多文章:
( 16:16:16)( 10:10:10)( 20:20:20)( 08:08:08)( 11:33:33)( 20:20:20)( 20:20:20)( 20:20:20)( 20:00:00)( 08:08:0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单净流入 股价不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