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们给点意见,是去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呢,还是继续待在家乡

丛业金融 5 年了,不想在国内呆着了,目前想去澳洲读书移民,想转 IT 专业,大牛们给点意见? - V2EX
丛业金融 5 年了,不想在国内呆着了,目前想去澳洲读书移民,想转 IT 专业,大牛们给点意见?
23:27:28 +08:00 &aaron2go
本人毕业5年了,金融业工作,干地也还行,但一直热爱不起来。澳洲IT是可以技术移民,我身边也有一个朋友 也是国内金融工作后转专业去那边读了master现在身份也马上快拿到了,正在紧张欢乐的面google,facebook中,也勾起我的欲望。想到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能拿身份,还是比较值。
本人条件:211大学文科,但自学过数三考研120多分儿吧,一直算半个geek,喜欢折腾电脑,最近在自学linux折腾vps神马的,我知道自己爱好折腾和学习当码农是两回事,但回想当年高中选专业时已经贪图一时捷径没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不想再犯第二次错误,所以想尝试一下。
各位有啥好的建议么?比如 对于我这种人来说如何打基础? 未来发展方向选择方面的建议?比如 网络?软件开发?移动app?云?PM?企业方向?
我的想法一定很幼稚,内行的千万别耻笑小弟哈。
哪个啥,大家就不要问我为啥国内好好呆着非要出国撒,去意已定:P
4963 次点击所在节点 &
ryd994 00:09:52 +08:00折腾VPS和软件专业是
ryd994 00:14:28 +08:00折腾VPS和软件专业是差很远的。喜欢和擅长也是差很远的。
你写过多少代码,感觉如何,这才是重点。从一些简单的程序入门练练手,感觉顺手才是真的。
如果你确实很喜欢搞服务器的话,运维方向也许会好。数学好可以搞算法,但是能不能出成果还是比较难。
jianzong 00:16:22 +08:00关注,我从会计转码农2年了,以后说不定也会去读个master。
likuku 00:22:06 +08:00离钱越近的行业越挣钱,虽然谈钱很俗,但挣得多也是个很好的目标。
码农,瞅瞅最近搞出这些北上广程序员薪资水准吧,同样是85后人,友人在HK作金融服务业,薪资可是100W HKD,月薪。虽然也加班频繁和码畜一样加班很多。
IT业,除非自己创业当老板(成功率不提了),收入就那样了,也就比温饱好一点,仅此。
cchange 00:34:00 +08:00金融业赚钱多……
wlh 00:36:29 +08:00没家没小孩的话趁早出去,像我这样有家有娃的想出去都不可能了
zj 00:53:36 +08:00我读了5年会计本科,现在计算机master毕业了,一年根本学不到什么,仅仅是python,java入门,software engineer等比较有价值,找工作时却还差得很远。可能是我学的专业不需要计算机背景才会如此粗浅,不过你应该也只能学这个。
@ 永远是学会计的说学计算机的工资高,学计算机的说学会计的工资高,就我两边都学的经历来说我觉得学计算机的工资高。你友人要是学计算机说不定早就去美国谷歌了呢?
xcc7624 00:55:02 +08:00楼主是北京土著吗?
Jimrussell 01:15:53 +08:00别听其他人泼冷水。一两年短时间速成java ee,学好以后在当地找工作还是随意的(澳洲、美国都可以),收入在当地也许不高,但生活条件基本可以至少持平国内50w年薪。自然环境和食物之类的更是完爆大陆。
想想维尼最近狂推的带鱼也知道,越说国外不行,其实越是侧面说明了一些问题……
tumutanzi 01:59:39 +08:00关于兴趣与职业,建议读一下:
这本书,不要盲目地听从乔布斯的那句话: Follow your heart. 你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的 heart 在哪里。
tumutanzi 02:03:28 +08:00@ 事实上,欧美还是很重视家庭的,上升一点讲,人全(权),你能搞定你出去的VISA,配偶和小孩出去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你可能需要考虑他们是不是愿意出去,以及出去了怎么办的问题。
国外也没有那么好的,许多没有出过国的总以为国内是地狱,国外是天堂。信不信,由你。
Sentive 06:58:31 +08:00我在澳洲待了10年了,從Monash的IT專業畢業,到現在工作,身份也拿了好幾年。說實話,澳洲的軟件產業真心是不發達,不過工資待遇還好,也沒有國內這麼累。如果你想知道什麼工作比較吃香,還請去seek上面找,前端後端,移動開發,都比較吃香的。
nooper 08:33:26 +08:00为什么不做quant
vivianalive 08:56:39 +08:00~ ~ 楼主只要有一颗爱折腾的心,不管到哪里都混的开。
v2ex上不乏一些自己不敢尝试,却又不想别人去尝试的童鞋。
我三个月前还在这里求指点呢,目前已经在等签证了。
HerrDu 08:57:47 +08:00想从码农转到金融业,求指教
Heracles 09:01:19 +08:00@ 墙越来越高,现在我的代理配置已经做不到“仿佛无墙”了。等彻底翻不出去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活。只能宁可偷渡也不留在这里了
lekai63 09:13:06 +08:00我也金融满3年了。。现在是第四个年头。。。
也跟楼主一样喜欢折腾。。高中时候拿了ubuntu的光盘- - 大学时候折腾黑苹果。。后来搬瓦工搞了个vps玩。。。。哦 还稍微学点python 不过业务学不太坚持的住。。
kunimi 09:16:30 +08:00@ 这本书不错,我也曾经在/t/76593中推荐过
zaishanfeng 09:17:07 +08:00爱好和工作是不一样的,我爱好写代码,但是我不愿意做码农。建议不要换行业,爱好代码的话,可以业余时间敲敲。金融多好,三十岁不会掉头发
rannnn 09:19:14 +08:00如果移民请务必去阿德莱德。。。多5分太重要了
第 1 页 / 共 3 页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火车在她背后擦身而过,情况十分惊险。
派出所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对谢某某予以拘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作者:霍老爷,来源:霍老爷(ID:ddz_233)
感谢作者授权短篇集推送
  几乎每次房价上涨,逃离北上广这个话题都要被拿出来炒一回。这次吵得沸沸扬扬,他们换了一点花样:清北学历不如学区房。一时间,北大博士离开了北京,清华博士回了山东,中科院的博士回了南京。
  事实上,不是清北学历不如学区房,而是你的清北学历不如学区房。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资是我们人生中的收入,清北和985的大牛们去BAT可以拿25w的起薪,而大多数毕业生,面临的是市场上4000元的议价。
  学历非常值钱,清北的学历非常值钱,之所以看起来不值钱,只是有些人的学历不值钱而已。。
  同样是清北交复的学生,有京沪土著选择了低薪但体面的科学教研工作,双方父母有退休工资,也有出生于偏僻县城的每月都要寄钱给反哺家庭,父母无退休金;
  当然也有京沪土著,毕业后在互联网、金融高薪行业就职,已经买了学区房的。
  也同样有非土著毕业后在高薪行业就职,觉得自己未来还有希望买上学区房的。
  再细分一下,还有时间的区别,有08年以前毕业的清北交复,11年以前毕业的清北交复,还有今年毕业的清北交复的区别。
  学历是否值钱,取决于你进入的行业,也取决于你的阶层位置决定的心态。
  而学历的值钱才决定了学区房的高价值,对于中产阶级而言,这个阶层是不稳固的,是一个缓慢下滑的过程。有人把中国的中产阶级比喻为蜜蜂,必须不断振翅才能保住自己的阶级位置,而决定这个蜜蜂能飞多高的就是学历。
  学区房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这是他们能触及到的中产阶级顶配。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买房,公开表示学区房不重要,不买房的名人很多,罗永浩,罗振宇都表示不买房。
  吴晓波前天也公开劝告90后,无须买北上广的房子。对于这些人而言,确实没必要买房,投资他们的事业能获取更多,他们后代的教育也不用担心。
  还有一些人同样也不用买学区房,那就是国家的高级官员们。
  在权力本位的国家,能够靠一个条子搞定的事情,无需用几千万投资。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学区房就太有必要了。
  所以,人和人不是平等的,有人的孩子未来是easy模式,有人的孩子未来是hard模式,选择了hard模式的人,拿着easy模式的攻略是没有办法通关的。
  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工具,以西城海淀为例,目前每年仅有4万个小学学位,约1/3为优质学区,用最乐观的估计,每年能投入市场交易的占1/3,也就是说每年最多3600个。
  谁能够,抢到这3600个学区房,谁就是,买到了未来3600个中产阶级席位,唔,可能性。
  我来自一个高考大省,我进入的高中是本市最好的高中,每年有2-3个人可以进入清北,上千个人的学校,竞争的就是那前面几个位置,名副其实的独木桥,在这个高中,你不能出任何错误,只有做到顶尖才能进入清北,因为老师的水平也就这么高。
  在我进入这个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土豪同学,跟我成绩差不多,他去上了一个省会的外国语学校。
  开始我听到那个咋舌的学费,不明白他为什么选择去那里,后来在高考的时候,他直接去了美国的一个公立大学,当时我们这个小地方的人,知道的就是哈佛耶鲁,觉得他就是充门面,后来等到大学见了世面,研究过留学以后,才发现要想申请这么一个大学,也是要跟无数的人竞争,而他已经一骑绝尘,申请了常青藤名校。
  同样是过独木桥,有人买了架飞机,有人另外造了一座桥,如果你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独木桥上一点点往前蹭,而你飞过去以后发现,别人已经飞出去老远了。
  高考的价值是,它作为一个筛选器,但高考的价值也仅仅是一个筛选器而已,不能鉴别真金。人与人的智商差距不大,你在一个教育资源更紧缺的省份,城市,花费大量时间消耗的精力,毫无意义,这也就是学区房的意义所在。
  当年高考的时候,我以比别人高100分成绩考入一个985,我以为我的能力和水平远远高于我的同学,开始是有些骄傲的,结果发现并没有,我的成绩非但没有优于那些北京上海的同学,反而处于劣势。
  做比较复杂的物理实验,我经常要摸索半天,才能搞定,有些仪器我只听说过没有见过,但那些来自京沪的同学可以轻松搞定。当我放下我的矫情,向他们请教,有些人无意中问我:你高中时代没有见过吗?
  没有,高中时代的我大部分时间用来刷题了,学校里有一些实验仪器,但大部分实验课被压缩了。
  后来在暑假回家的火车上,我偶然碰到一个跟我同专业的学生,我特别兴奋地找他攀谈,抱怨了这个经历,他大惊失色:实验?什么实验?咱们这个专业还有实验?
  他来自另一个三本学校。
  教育是平等的吗?不!
  教育是阶层逆袭的神器,但教育是个稀缺品。我们上学的时代,有个很轰动的人物,哈佛女孩刘亦婷,当时都以为她特别优秀。现在她母亲的套路已经被无数留学中介采用,靠的就是推荐人,但是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很多人根本无从知道什么是推荐人。
  我想,如果刘亦婷的母亲生在一个三线城市,不会知道这条路径,而这条路径肯定已经被很多人走过。
  这就是生活在成都的优势,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北上广,有很多家庭也走过了这条路,生于成都的优势尚且如此,那么生于北上广呢?
  所以,你现在真的做好准备逃离北上广了吗?即使没有学区房,北上广的优势就不存在了吗?
  在文革时期,林立果能够听到摇滚乐,他说,如果他有机会掌握大权,他一定让全国人民听摇滚音乐,而不是八个样板戏。而在高墙之外,只有八个样板戏,同样是大院子弟的崔健,也能接触到摇滚乐,他在空军学院,第一次看到一个男孩弹吉他,后来他成为中国的摇滚教父,设想一下,为什么是大院子弟的崔健,而不是一个山村的放羊娃成为摇滚教父?
  同样,能在那个年代接触到好莱坞电影的王朔、姜文也成为名作家,名导演。
  我们喜欢讲70后,80后,90后,吴晓波说90后不要买北上广的房,其实xx后这个概念完全错误的,世上已无90后,同样也从来没有过70后,80后。
  生于90年代就是90后吗?不是的,同样生活在70年代,在你的父母只能听到八个样板戏的时候,高干子弟们在看好莱坞电影,听摇滚乐,也就是说这些高干子弟的时间轴,跟纽约洛杉矶几乎是同步的,也就是说,这些城市的人民,在信息上,相当于我们国家的高干子弟,提到70后,我们应该问一句,哪里的70后?美国的70后,日本的70后,中国大院的70后,还是中国农村的70后?他们的记忆和信息量是完全不同的。
  我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人,我发现有些人很难接受新的观念,他们固执自大,迷信标准答案,其实就是因为他们信息通道的狭窄,一个只见过大刀长矛的人,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大炮火枪,他们只能把这归结为妖术。
  当别人用火枪的时候,只用长矛是打不赢这场战争的。
  1978年,邓小平访问周边国家,来到新加坡时,看到新加坡的高楼大厦,完全被震撼了,回到中国,就决定向新加坡学习,第二年就开始设立经济特区,才有了后来的深圳。
  这就是为什么要改革开放的原因,信息的传递是一个链条,它从上游出发,逐渐传递到下游,在信息链条的上游,就拥有信息的优势,而上游是那些中心城市。
  成吉思汗9岁的时候,第一次被父亲带到远方去提亲,他提亲的对象是弘吉剌部的薛德婵的女儿。弘吉剌部是蒙古部族最富庶的部族之一,因为长期和金人贸易,他们最早接触了文明。在他未来的丈人家里,成吉思汗第一次见识到丝绸,比毛皮要轻柔,比毛皮要有光泽,这让他深深折服。他第一次知道,南方还有一个遥远的文明。以后的成吉思汗在他的征服行动中,经常屠城,但从不杀害工匠。
  努尔哈赤十几岁常常到抚顺和汉人互市,又在辽东总兵李成梁的手下当兵,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而就连这十三副铠甲,都完全是明朝制式的。
  终结东晋的前赵,是匈奴人建立的,而他们的首领刘渊却汉化颇深,不但《诗经》、《尚书》、《左传》、《春秋》无不精通,《史记》、《汉书》纵览,甚至嘲笑汉朝的开国元勋――随何、陆贾没有武功,周勃灌婴没有文采,他在青年时代,作为匈奴人的人质,得以游学洛阳,学习到了汉人的军事和文化知识,方能统一北中国。
  所有崛起的文明,都是靠跟先进民族交流,才获得了先发的军事优势,信息优势。
  罗振宇的元旦演讲,《时间的朋友》说来说去不过就是两个字,争先。
  什么叫争先?当时听完这个演讲,我跟朋友说,就是先入咸阳为王上,后入咸阳屎都吃不上。
  公元前三世纪,来自沛县的一个男人第一次来到秦帝国的首都咸阳,看见秦始皇的车驾,发出一声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后来他揭竿而起,攻入了咸阳,尽管慑于项羽的强大,先入咸阳为王的承诺成了空谈,但他的部下萧何在咸阳收罗的秦帝国的户口档案,让他在争霸战争中如虎添翼。
  只有占据信息高地,才能争先。而任何时代,世界上的一线城市就是信息高地。信息先从这里出发,才能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如同人类古代时期一样,那些占据城市的民族是文明人,而那些处于边疆地带的是野蛮人。
  生于文明地带,你就据有文明人的优势,更快的刀剑,更精密的组织术,更坚固的城墙,野蛮人的战马在文明人的高墙面前却步,只能等到文明的衰落期才能暂时占据优势,而这些野蛮人中的主角不是因为他们更野蛮,而是因为他们更文明。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学习到文明人的优点,第一时间洞察到文明人的衰退,乘势崛起。
  生于欧美的白人青年,身无分文来到当时远东的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就可以变成腰缠万贯的富豪,无他,信息优势耳。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在美国不过是加利福尼亚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来到中国骗取了开平煤矿的开采权,不几年就成了百万富翁,更凭借积累的财富成为美国总统。
  这就是生于文明中心的好处,巴菲特把这叫做“卵巢彩票”,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各方面的条件就很优越。我的家庭环境很好,因为家里人讨论的都是趣事;我的父母很有才智,我在好学校上学。我认为,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这非常重要。我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财产,我真的不想要。但是我在恰当的时间出生在一个好地方,我抽中了“卵巢彩票”。
  我的财富还要拜以下三点所赐:生在美国,一点幸运基因,以及广泛的兴趣。我的孩子们也都有幸赢得了我所说的“卵巢彩票”。以我为例,上世纪三十年代能够出生在美国的几率,是30:1,加之作为一名白人男性,我得以规避当时社会许多人不可逾越的障碍。而生活在这样一个阶段性产生扭曲结果的市场体系里,不得不说我的幸运更凸现出来。
  巴菲特的父亲是一位众议员,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享受了子宫红利。
  子宫红利就是你是否选对了正确的国家和正确的家庭降生,也就是我们说的投胎学,投胎于先进的国家你就有了投胎学优势。
  而出生于发达的城市也同样具有优势。巴菲特在中国不会成为巴菲特,而如果生于中国的县城的一般家庭,可能他连年薪十万都做不到。
  中国兵法上讲“高屋建瓴”,占据高地的优势非常明显,用极少的兵力就能把处于低地的人打得落花流水。那些生于三线城市的孩子,用大量的时间不是在弯道超车,只是在填平父辈的信息沟壑而已。
  同样是交通大学,上海交大的优势就是它处于中国最好的城市,而西安交大和西南交大,在资金和渠道、信息获取上具有天然劣势。
  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人产生错觉,以为信息已经同步。其实不是,信息的传递确实越来越快,过去的信息从高地传到低谷,可能需要几百年,近一个世纪,信息的传递时间逐渐缩短,甚至只要几秒钟,但是经过传递的信息可能已经失真。
  我回家的时候,发现我的老家的亲戚也用公众号,但是他们的朋友圈充满的是集赞享受优惠这样的内容,在朋友圈传递着各种养生谣言,有几个年龄稍大的男性亲戚,用抢红包的功能建了一个赌博群,玩得不亦乐乎,他们也看公众号,几个身价千万的小土豪拿着自家孩子参加幼儿园比赛的公号的到处发,想尽办法凑选票,我认识的一个一线城市做运营的小朋友,就靠在淘宝上找人刷票,然后让家长付款,一天赚了7000。
  互联网弥平了信息差距了吗?没有,同样是接触信息,由于信息筛选能力的区别,接收的信息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生长于这样的地方,天然就具有劣势,你所接触到的人都是视野狭窄的人,你未来的孩子就要与这些人的孩子一起长大,且不谈师资和教育资源,光是这样的眼界差距就足以造成巨大的信息鸿沟。要想让自己孩子获得和你出生时智力差异不明显、但成长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的“智能成长平台和教育机会”,你的孩子必须超越常人的聪明、或者非凡的意志力还要有惊人的运气。
  人的经验积累和成长速度跟环境有关,人的财富积累速度更与环境有关。我们说句不雅观的话,就是吃屎,都是北上广先吃。
  当中国房价刚开始上涨的时候,有些在一线城市的人虽然买不起一线的房子,但在二线的家乡买了房子,紧接着就迎来了财富的增长红利。
  我听一个朋友讲过他的致富经历,他中专毕业后在北京打工,当时为联想做售后,做了几年他就认识到整机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尤其对于他的家乡,那里大多数人都没有装机经验,也不会信任电子城的奸商。于是他毅然回到家乡,拿到了联想在一个县城的代理,没有两年就垄断了这个县城的整机市场。作为联想的优秀代理商,他和全国的优秀代理一起被联想邀请到普吉岛旅游,在机场,回来的时候,一个上海的代理商,笑嘻嘻地给他们一人塞了两条中华烟,让他们帮他带回国,他当时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个人在生产中华烟的上海,为什么要拿中华烟回去,后来才知道,原来中华烟在国外比在国内便宜得多。
  这个人后来在他最红火的时候把他的代理商转让了,买了几个临街的底商。
  后来,他垄断整机市场的那个县城,先后挤进来多家整机厂商的代理,那个接手他生意的人后悔不迭,所有人都认为是这个人不会做生意,不如他,他摇摇头。
  他讲了那个上海代理商的故事,他说:我不在乎那几条中华烟,中华烟我买得起,他那一趟最多也就是我一年烟钱,让我震撼的是,双方对世界的认知差距。做生意都是要靠信息的,所有在三线赚钱的买卖,其实都是一线发生过的,包括我们吃的,穿的,玩的,其实都是一线城市流行过的,在这个游戏里,你永远赢不了比你先掌握信息的人。
  所以不要逃离北上广,中国人应该高兴,现在中国人有了这么三四个不亚于日本东京,美国几个城市群的信息高地,让中国的孩子多了几个投胎的好选择。
  在北上广的每一天,如果能买得起学区房,那么就买学区房,如果能买房,就买房,如果都买不起,我建议你站在这个信息高地上,汲取信息营养和先进理念。
  即使有一天要一定离开北上广,那么请不要逃离这个字眼,有一天你离开北上广,也一定是因为你手握这个信息高地的先发优势,去信息低谷建立你的王国,用你的阶层填平未来的信息沟壑。
  否则还是,还是继续留在这个高地吧,站在这个平台上,你的孩子即使买不到学区房,也已经获取了信息领先的地位,不至于你的孩子生于10后,脑子却还是90后,80后的脑子。
  PS:当年霍老爷选修了一堂课,西方电影赏析,当时老师特别喜欢看70年代欧美电影,跟一个样子看起来很老的大哥相谈甚欢,我对70年代电影了如指掌,大哥非常佩服,下来递给我一支烟:哥,您是啥时候当的讲师?
  我脑子一下子懵了:啥?啥讲师?我是大一的学生。那位大哥跟看怪物一样看了我几眼,转身走了。我就看着他飘荡着头顶上仅存的头发走进我校的博士楼。他不知道,我虽然是货真价实的80后,但我的那个城市80年代电影院都生意惨淡,在那里放的都是老电影。你问我70年代电影我肯定知道,但问我90年代的,我就一点不知道。
  我很不爽地回到寝室,照着镜子,怎么看我也不像70后啊。我把这事说给室友听,室友拍着我肩膀安慰,怎么看我也不像70后啊。我把这事说给室友听,室友拍着我肩膀安慰我:别在意,光看你这张脸,我们一直以为你是60后,你的电影知识救了你。
作者:霍老爷知识渊博,文笔犀利有趣,思维方式独特,擅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现代问题,令人耳目一新,他分享的经验,是改造思维方式和个人成长的利器。
―the end―
  短篇集近期热门文章,回复标题前的关键词,获取文章
  李宗盛: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原生家庭:嫁对了原生家庭有多爽
  夫妻漫画:一组刷爆朋友圈的夫妻漫画:我媳妇叫高丽丽,我已经忍她很久了…哈哈!
  说话:你说话的方式毁了你的优势
  评价:不评价别人的生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痛哭:你永远想不到,有些人为什么而痛哭
  周立波:周立波被抓:落难见人品
  结婚:如果你三十岁还没结婚&&&&&&
  面子:层次越低的人,越好面子
  三观不合: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有多累
  欧洲:爆笑欧洲简史,简到崩溃
  界限:引发家庭关系痛苦的原因――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weiliang0624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泉州厦门经济那么发达有钱的那么多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去北上广呢_厦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94,630贴子:
泉州厦门经济那么发达有钱的那么多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去北上广呢收藏
经济发达并不代表工作好找工资高
经济发达并不代表工作好找工资高
厦门经济发达?
不发达么?我看酒店门口好车那叫多啊
回复:6楼表象而已
北京也是表象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火车在她背后擦身而过,情况十分惊险。
派出所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对谢某某予以拘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北上广像一个魔咒,从没让人停止抓狂:到底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
  苦逼潘棵嵌挤追淄虏郾鄙瞎惴考鄹摺⒔煌ㄓ导贰⒖掌圩恰⒕赫ち摇⒀沽ι酱蟆
  可赚了大钱的大牛们就不这样看,不但不这样看,还不忘苦口婆心地劝诫潘俊
  罗胖说:不管北上广的房价有多贵,居住有多难,北京的空气有多糟糕,道路有多堵,还是要留在这里,等待那种城市以及互联网社会的光芒,照耀到你的天才之上。
  连吴晓波都没闲着:逃离北上广?要走你走,反正我不走!
  “靠,罗胖说说也就算了,吴晓波凭什么?他也不看看自己混哪里的?”两年前刚结束北漂生活的子禾自认为敏锐的发现了吴晓波这出娇嗔戏的穿帮。
  我不禁惊了一下:对啊――吴晓波不是――在――杭州――吗?!
  不管你是谁,北上广之外看戏的,还是还在北上广深度纠结的,或是已逃离北上广忆苦思甜的,甚至是逃离之后又逃回的,今天不讨论逃离还是不逃离、逃回还是没逃回,只看看“前京城资深伪文青”子禾两年前离开北京时的深情内心独白。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越客)
  在三义庙的时候,我租的房子离公司只有步行不到10分钟的路程,被很多人羡慕,觉得我既可以多睡,又不用挤公交,非常幸福。但这是有代价的:住着很破败的老屋子,必须承受诸多不便。
  一天晚饭后,我在灯光昏暗的厨房里洗碗,一边洗碗,一边脑子迟滞地胡思乱想。当时大约晚上8点,外面哗哗啦啦下着雨。楼下的小区路上响着各种趟水回家的声音和偶尔的打招呼声――有穿雨鞋的,有骑自行车的,有开车的,还有因为穿着皮鞋工装不知如何趟过这滩洪水的,站在那里犹豫不决。
  就是在那时,这句话出现了:我们来北京干什么?
  一个疑问可以撼动世界――这疑问撼动了我的北京世界。
  三义庙之后,为脱离老房子,我搬到了靠近北六环的沙河高教园,刚去时那种新鲜感令人有点小兴奋,似乎交了好运,到了一个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桃花源:房租相对便宜,环境相对干净,住的人不算太多,有地铁昌平线进城,交通还算方便。
  可三个月之后,就一点都不浪漫了。住在这里的人数快速增加:地铁第二站就上满了人,第三站要上人就得像装货物一样使劲往里塞。车里的人看不见门口,只听外面的协管员喊着:“咱们都上班,里面的同志挤一挤了挤一挤了啊……来,小伙子,准备好,我给你推一把,来,一、二、三,走你!”密实的车厢内纹丝不动,有时候遇到劲儿大的协管员,所有人一边倒,整个车厢似乎都要晃过去――同时,保准会有几个小姑娘被挤得销魂尖叫。
  到西二旗换乘13号线,更是人山人海,队伍就像好多条长龙,曲曲折折地排着,到队末时乱作一团,因为地方有限,队伍不知道往哪排了。上13号线,即便你有精神高度集中的“战斗”意识,也还是要等两三趟车才能上得去,有时候需要四五趟:排队排到车厢门口,你都不用走,人民群众的力量会让你像做梦一般飘进去,但前提是你得保证方向朝着车厢。有时候,某些和你并排的人民群众会做小动作,让你轻松跑偏,或是把鞋子掉在车厢外,如果这样,你就得乖乖等下一趟。
  有一次排队,旁边一个身材高大长相肥胖的人操着一口北京话,愤愤地对一位穿着黄褂子的管理员说:“丫什么素质,都在排队,好好上不得了吗,抢什么抢。要我看,您就应该端着枪,看谁插队就一枪给丫崩了,看还有没有敢插队的。”黄褂子憋在心里的苦水一下子找到了发泄口:“可不是吗,大家都在排队,总有一些人要插队。这下您知道我这差事多么不好干了吧,有时候我心想,哪位乘客要是愿意,我给您一千块钱一天,您给我管好咯,您干不干?”
  在某个时刻,我感觉他们认真地看了看我,好像是想让我搭腔,附和他们论调的高尚。可是我令人失望地啥话也没说。因为我相信没谁愿意挤车,只是出来混,路太长,总不能跑着去,不得已罢了。挤上去了也舒服不了,依旧是沙丁鱼罐头一般紧紧地挤在一起,运气不好的时候,连胳膊都动不了。至于脸面贴门的那些人,只有看到别人脸贴门才会知道自己多滑稽。
  早晚高峰期的地铁车厢一般都沉闷而沉默,但也有例外。有时候不知谁碰了谁,也不知谁一天的怒气没处消,小小的挤碰就会引发冲突,但多是过过嘴瘾骂骂娘,地铁留给他们施展身手的空间太有限了。有时候忽然一股恶臭弥漫开来,不知谁经受不住地铁空调的考验被迫投降,大家赶紧使劲屏住呼吸,想方设法尽量把头转向别处,稍微有点空间的可以抽出一只手,要么紧捏鼻子,要么手掌无奈地扇一扇。也会有人不留情面地小声抗议:“哦,MY GOD,谁特么这么缺德!”这往往会引来一场爆笑,似乎是车厢里难得的欢乐时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雾霾天也偷摸着多了起来。从冬天供暖开始,大烟囱的吞云吐雾就在北京城的各个方向升腾,但为了暖和一点,所有人都忍了,久而久之有了共识:冬天因为有暖气,雾霾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几乎所有人也有了一种期望的共识:冬天时盼望春天到来,因为春天来了暖气就停了,暖气停了雾霾就会大大减少。
  14年的初夏令人印象深刻,不是因为14年的夏天有多美,而是因为一种挥之不去的连自己都会惊讶的失望感。我和多数人一样,盼望了一个冬天,初夏都到了,才发现春天也很糟糕,仲夏时就彻底绝望了,因为已经很明显,并不是不烧暖气雾霾就可以减少。
  我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所以更留心雾霾的变化,然而印象里那一年北京的蓝天似乎不超过半个月。雾霾最严重的那几天,空气成了泛黄的黏稠状态,挤在空中,像无数的魔鬼,一天一天无法散去,大风也吹不掉,令人无比心塞。
  而和我一样的许多人,就是要在这样的空气中,每天来回挤三四个小时的地铁加公交,进城,出城。乌泱泱一片,都是外地来的年轻人,面容善良,一大早出来,从郊区挤到市中心去拼杀奋斗,晚上再挤回租在郊区的蜗居。早上五六点到九十点,晚上从四五点一直可以持续到九十点。如蚂蚁一般,潮汐更替,无声无息。北京太大,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他们中的许多都是家乡的佼佼者,都是家人的骄傲,都是优秀的年轻人。
  三义庙厨房里的疑问,这时候经常会冒出来:我们到底来北京干什么?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你们在北京这样过,爸妈知道吗?
  有人说北京机会遍地,牛人个个在这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只有那些缺乏强悍战斗力的人才默默离开。也有人说,北京壁垒森森,城市没有多少品味,文化处处保守。
  更多的年轻人说,只有在北京,才能遇到很多怀揣理想、毫无顾忌地和别人谈理想的人,如果去了地方,也许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找不着,这会使人陷入一种失语状态。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北京,北京到底怎么样也许并不重要,对每个人来讲,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来北京干什么?
  我问过。我问自己的时候,惊讶的发现似乎我也不知道。我来北京完全是因为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承认,我是一个不强悍的人,也并不需要找多少人谈理想。比起理想,我更爱生活,而对于多数人来讲,北京似乎永远是理想大于现实。
  那么,既是生活,何必北京?
  离开北京真是一个漫长的告别,但好在终于要离开了。
  大学毕业即过上了在北京各城区辗转搬迁的生活,与爱人相濡以沫。她家在绍兴,我家在陇东。每年上班,只有春节才有空回家看望父母,今年你家明年我家,于是,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一年就变成了730天。在我家过年的时候,爱人会默默流泪,愧疚于不能陪爸妈过年。而在绍兴过年时,我的心中又何尝没有想念父母家人。
  两年前就想着走,有许多事情纠缠着,没走成。去年都说好了,临走又有事情没办完,滞留一年。今年快要走了,发现还是有没办完的事。于是,我明白,北京永远会有办不完的事。如果你不真正认为回家重要,就永远回不了家。
  苏格拉底赴死前留下了这么一句让人回味无穷的话:“我去死,你们活着,谁的路好,唯有神知道。”这话的刁钻之处在于死亡的不可验。我告别前,朋友们戏谑地说:“你走吧,我们留下,谁的路好,只有脚知道。”
  北京并不万善,也并不万恶。北京有诸多粗暴的倒刺,刺痛着无数外来的追梦人,但它巨大的魔力也始终未曾消减,它每天都在送别灰头土脸的逃离者,也每天都在迎接信心满满的新来人。
  北京用北京的方式造就了每个过客的北京故事。这些故事加起来大约可以装满整个宇宙。我的小故事并不惊心动魄,也少有得意可言,但它是北京故事中最真实的一种,也必将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段,点点滴滴,酸甜苦辣。
  再见了,北京,再见了,朋友们。
  无论在哪里,愿我们都能爱生活,享受生活。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云端图书馆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