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对照检查材料贪污没人官?小钱才没人查。

核心提示:2011年4月下旬,江苏睢宁县县委书记王天琦率干部组团上网,一时间“睢宁网络问政”被各种媒体频繁转载、报道和评论。睢宁县因此红遍全国,一度成为全国的的焦点,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仿效。然而,笔者最近调查发现,“睢宁网络问政”光环的背后,却存在着让人匪夷所思的“阴影”。千余村民集体举报一村书记收受钱财、职务侵占等数百万元一事,竟然在相关部门扯皮推诿中三年无果。  
千余村民:集体举报村官贪污数百万  
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梁集镇高楼村村民集体举报:从事村委工作二十多年的高楼村书记高方果收受钱财、职务侵占等数百万元。虽曾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过,但相各部门互扯皮推诿,一直不予及时严肃处理。高方果的所作所为本应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原梁集镇政府对其只作了免职处理,至今仍逍遥法外。  
高方果任职期间主要问题如下:  
(1)政府征用279.5亩土地用于建设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指挥部早就把212万多元的补偿款拨付给村里,但是村账上只有192万元的收据,其余的20万元哪里去了?据园区政府初步调查,就是那192万元的款项也被挥霍一空,很多开支都是打的白条。   (2)01年—08年间,草危房改造款,以及部分村民的低保款;
   (3)收钱放生的问题,计生部门已查实;   (4)收钱放尸的问题,民政部门已查实;  
历时三年、数十次的网络举报过程中,高楼村经历了从梁集镇政府划属县农业示范园的行政转变。举报、维权过程中,受尽了冷遇和白眼,甚至受到不明身份人员的攻击和威胁,举报人住宅窗玻璃被人穿洞。举报人外出时,经常被不明身份人员跟踪。  县(镇)纪委:不是一般的问题  
2011年6月,县纪委信访办余雷说:“我们这里有规定,检察院插手的案子我们不能再插手了。我把梁集镇纪委当时报上来的材料给你看,的确存在问题,还不是一般的问题。”  
梁集镇纪委汪副书记说:这里的问题肯定有,不仅有问题,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问题,他一个村书记,竟然能拍我的桌子向我发威、辱骂,高方果太嚣张了。我现在已经是快二线的人,不想得罪他,我权力有限,没有能力,如果年轻20岁,我肯定能找到确凿的证据,让他伏法20年!  
镇(区)政府:问题确实很严重,有的不宜公布  
2009年4月,梁集镇党委立案查处,免去了高方果的高楼村支部书记职务。  
梁集镇党委于日回复举报村民:纪检等部门对举报问题都是非常重视、认真对待的,对举报问题的调查核实,有关机关都有相应的规定和程序,有的可以公布,有的不宜公布,有的会很及时,有的可能要有一个过程,敬请您的谅解和配合。”  
日,举报者来到园区政府(区划调整),找到了负责调查高方果案件的邱主任和杨书记,他们说:看到你们三年来多次为这一案件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我们既感动又无奈。虽然园区领导安排我们负责调查高方果的案件,但是我们还有其他工作,我们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并且经我们初步调查,事态确实很严重,村级不按会计法规做账,到处是白条,很多事情需要检察院立案查处,我们手里的权限太少了。如果检察院立案侦查,就应该成立一个专案小组,专案组的人比我们更专业,也更有权威,案件的实质很快就能明朗化。  举报村民称:国土资源局调查不实  
7月2日,睢宁县国土资源局地籍科刘科长:经调查核实,现农业示范园区高楼村原村部位于该村后王组,始建于人民公社年代。2002年左右,村委会决定将村部搬迁至村内南北大路(红光路)路西侧重新建设。为盘活集体资产,村委会将原村部北侧房屋和东侧房屋分别转让给杜长平和张朝品,而不是单独进行转让集体土地行为。经初步核实,转让价款村委会已出具收据。  
该村新村部北侧有两层楼房,东侧原有南北一排平房。由于村部低效利用,长期处于空闲状态,村委会经研究决定,将村部于2007年转让给高明。经初步核实,转让价款村委会已出具收据。高明取得房屋后,因家庭住房紧张问题,申请将部分用地作为宅基地使用。经过个人申请,村镇审核,县政府审批,取得了该宗宅基地使用权,用地审批面积按照上级规定为198平方米。经核实,县政府为高明颁发的宅基地使用证面积也为198平方米,不存在扩大登记审批面积的问题。  
地籍科刘科长当面对举报群众说:高方果的土地证是原梁集镇国土所长戴某亲自办理的,因为戴某与高方果是拜把兄弟关系。劝你们不要找土地证的问题,找高方果私自卖地问题和收取10万元卖地款的去向。  
举报村民称:国土资源局调查不实,一是调查位置国土局搞错了,二是高方果宅基地实际使用面积近900平米。  县计生局:调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司法机关办案的依据  
村民举报,高方果任职期间,利用职权,收钱放生一事。  
县计生局在集体上访村民的反复举报下,日计生局计生局回复:“网贴、人民来信反映原梁集镇高楼村书记高方果收钱放生问题,我局再次派人到该村走访调查,核实结果反映情况部分属实。我局已将核实情况函告县现代农业园,建议园区对该村有关情况再做进一步核实。但在现代农业园区成立前,梁集镇党委政府已于2008年11月对原村书记高方果做出组织处理,免去高方果高楼村书记职务,同时计生局的调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司法机关的依据。”  民政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村民去世以后,只要给高方果书记伍仟元钱他就可以包不用火化。村民们向民政局提供了100多户的事实。举报者称:在村民反复追问下,县民政局勉强调查。对惠民资金、危房改造中被高方果“贪污”的事情,民政局只字不提。高方果收钱放尸的问题至今也未公布调查和处理结果。  
日,民政局的回复:“反映的内容部分属实,根据处理权限相关规定,已将此案移交农业示范园党委处理。”  
县民政局负责殡葬改革的李某说:一般情况下,由于县局下拨给镇级民政股的经费很少,在火化问题上,对于少量的收钱放尸行为,县局通常的做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镇民政股的人员增加一点收入。但是,高方果的行为太过火了,如果深查下去,害怕会牵连原梁集镇民政股李明杰。  
公安局:仅凭你们的材料,不能立案  
睢宁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张波队长7月16日,明确告诉举报群众:你们举报他职务侵占,凭你们的材料,公安机关不能立案。待检察院抓捕后,我们就去提审高方果。  
举报群众说:如果检察院将其放了,怎么办?  
张波队长说:检察院既然通缉了,不会放的。再者放他公安机关也不会同意的,因为他的案子我们还没审理查证呢。  
检察院:人手少,顾不了   
日检察院反贪局张亚局说:我们一个组就四个人,而睢宁每年要发生几百起案件,你让我们怎么顾得了?检察院的同志几次去园区政府了解情况,对大量的白条现象了然于心,但是,他们说:白条一大堆,你能知道哪张真哪张假?取证难度太大了。  
高方果7月17日对举报者说:“你举报我收钱放生、收钱放尸、私卖土地等,这些都是事实,检察院也找我谈了,我给他们讲这些钱是我收的,但收来钱不是我一个人使的,你们要有本事就从下往上查,就怕你们不敢。实话告诉你,检察院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7月14日上午蔡瑶副检察长说今天,吴检安排园区政府直接聘请审计人员,查处高方果的账目,究竟查不查我也不知道。  
睢宁检察院立案调查认为:高方果在担任粱集镇高楼村书期间,滥用职权,收钱放生,严重破坏计划生育国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犯罪嫌疑人高方果日立案;7月27日通缉,睢宁检察院签发网上通缉高方果。村民说,有趣的是,高方果至今还是县人大代表身份。  
8月8日,睢宁检察院办案人员乘飞机将犯罪嫌疑人高方果从四川带回。当天又被“释放”了。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检察院称:犯罪嫌疑人高方果是在睢宁县邱集派出所投案自首的。  
有目击者证实:8月8日晚上罪嫌疑人高方果和检察院反渎局几个领导在某酒店称兄道弟,推杯换盏。  
李志仙检察长8月11日对举报者说:他就适合取保,其他的问题不是我们管的范围,你该找谁就找谁不要找我。  
离开高楼村时,遇到曾在该村任村长村民,他说:高方果作为一方书记,其为虎作伥的行为是党和国家所不能容忍的。其所作所为,是在严重藐视政府的威严,藐视法律的权威性。为了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希望政府最终能够给予高楼村全体3000名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注:上述内容有书面、文件、电子函件、照片、录音、录像等印证。  
联系人: 高红生 高 扬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地球人都知道,他一个人贪得了吗
  爱国守法,腐败不除,永无宁日。
  估计是某些人想当官了,要搞他下去。
  我们坚决要贪官在政治上,身败名裂,在经济上,倾家荡产
  这年头,没贪几千万的事,你都不好意思来发贴,我们一个村,就卖山卖了二千万,乡长免职,我都不好意和人打招呼
  把贪污的狗官拉出去开刀问斩!
  看标题还以为是我们村儿呢
  在这个,我只能顶贴!要是制度民主科学也就不用你我顶帖了。
  告了三年,终于开庭。奇迹出现,方果逃跑
  每个村都有
  地方政府太孬种
  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如果我们的某些机关对群众的长达三年的举报投诉充耳不闻,装聋做哑,那么这样的机关事实上已经沦为了腐败分子的保护伞,特别是作为国家司法机关,你们的所作所为对得起人民群众,对得起头上的国徽吗???
  又通缉了
  官官相护的实质是官官贪腐,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警句,见于《左传.宣公二年》,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灵公的故事,此君生性残暴,滥杀无辜,但善恶有报只待时,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  睢宁县现 代 农 业示范园高楼村原书记方果高,采用虚列开支、隐瞒收入、代签冒领、挤占挪用、索贿受贿、暴力执法、违规收费等方式,贪婪地将集体财产揽入私囊,触犯了刑律,受本村村民长达四年的网络举报和实名举报,当地地司法机关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从推诿拖延到消极诉讼,再到制造机会助其外逃,方果高也从畏罪潜逃到被缉拿归案,后来很可笑地被弄成个投案自首情节,再一次被诉讼却再一次外逃。  时间再回到2011年,方果高为减轻自己的罪行,与其马前卒合作出面对其冒领占用长达6年的草危房改造款,有选择性地逐户登门谢罪,退还给部分村民,此举足已证明人心向善的论断,足以证明国家法律的威严,足以证明方果高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的黔驴技穷。  方果高退款了,说明他当初确实是侵占了,而睢宁有关司法部门当初曾说侵占草危房改造款的罪名不成立,这简直是给那些部门一记响亮的耳光。方果高退款了,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违法行为的严重性,他看到了人民群众惩治犯罪分子的坚定性,在昔日的臣民面前,他终于感到害怕了,可喜可贺,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救赎自己的灵魂,他在用亡羊补牢的举措挽救自己的残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方果高知错改错,重新回到人民的队伍中来,给被掩盖的真相做出有益的澄清。
  高方果现在已经落案,睢宁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名对其适刑判处高方果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至于经济问题暂不明确。
  睢宁县公安局网络发言人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2-12-27 16:02 [只看该作者]关于高某涉嫌职务侵占案侦办情况的公开回复:  高某因涉嫌职务侵占,已被我局立案侦查。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睢宁县公安局网络发言人  日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村官被判贪污后自杀 妻子:头一次拿钱竟去买农药
2581 次点击
7:21:03 发布在
&&&&村官被判贪污后自杀 妻子:他头一次拿钱竟是去买农药&&&&昨天来源:Btime调查&&&&导读:我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怎么就判了贪污呢。”张文树始终无法理解法院的判决。3个月前,张文树时任陕西省李村圪崂村村支书,因骗取退耕还林款被法院以贪污罪判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李正梅找到丈夫时,张文树跪着趴在地上,双手向前摊开,口鼻处散发出刺鼻的农药味。无论她怎么呼喊、摇晃,张文树都没有了反应。&&&&“一辈子头一次从我这里拿钱,却是去买了药来喝。”妻子哀伤地说到。&&&&张文树,54岁,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原副镇长、李村圪崂村原村支书。3个月前,因骗取退耕还林款被法院以贪污罪量以缓刑(判一缓一)。据查,贪污款被张文树等三村委会成员以个人名义用于红白理事交往(送礼)。&&&&“我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怎么就判了贪污呢。”张文树始终无法理解法院的判决。根据三人的供述,拿到这笔65790元的虚报款,张文树和时任李村圪崂村村主任张光福、会计张周元一致决定动用这笔钱去行礼,“多结交一些有能力的朋友,来帮助村里的发展。”&&&&最终,在判决下达3个月后,9月3日,张文树用喝农药――农村中最常见的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张文树租住在县城的窑洞。&&&&平静如常的死亡日&&&&一切没有征兆。李正梅回忆,丈夫最后一次离开家,看上去只是吃过早饭后的遛弯,和往常一样。&&&&张家租住的窑洞位于县城的文屏山上,仅有一间,面积不过10多平方米。租金本来每月350元,房东艾绳贵告诉“北京时间”,考虑到他们带着老人和孩子不容易,他主动把房租降到了300元。&&&&屋内摆设有大小两张床,夫妻俩带小孙女睡在大床上,小床是给张文树83岁的老母亲准备的。&&&&2013年底,也就是小儿子刚离婚不久,有村民开始举报张文树贪污,此后更有个别村民频频上门质问。彼时,正在为儿子离婚之事忧心忡忡的张文树不胜其扰,不得已携妻躲在县城出租屋内。&&&&一开始,夫妻俩租住在隔壁一家更小面积的窑洞内。去年年中,因为老母亲的到来,二人才换了这间较大的窑洞。&&&&和往常一样,当晚张文树10点多便睡下。&&&&3日早上7点刚过,张文树起来打个鸡蛋弄了碗蛋汤喝,这是妻子临出门前交待的。&&&&7点半,李正梅买菜回来,一边跟他絮叨各种蔬菜的价格,一边告诉他中午吃米饭和炒菜。&&&&夫妻俩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说着,张文树起身走出家门。&&&&李正梅并没在意。以往,张文树总会在吃完早饭后就去屋后的山上走走,然后在10点左右下来。这一段路,她曾陪他走过无数遍。&&&&上午11点多,李正梅的米饭已经蒸好,就等着丈夫回来炒菜。&&&&“你给你爸打个电话,喊他回来吃饭。”李正梅吩咐刚起床不久的儿子。&&&&一个电话,不接,再一个电话,还是不接。李正梅感到不妙,赶紧出门寻找。&&&&等见到丈夫的时候,张文树已经喝了农药,毫无知觉地趴在地上。等急救医生赶到,张文树已经“不行了”。&&&&李村圪崂村村委会。&&&&不愿接受的判决&&&&在李正梅看来,3个月之前的判决,让张文树的状态“更加糟糕”。&&&&今年6月8日,米脂县法院下达的刑事判决书称,2002年,时任李村圪崂村村支书的张文树、村主任张光福、会计张周元等三人犯贪污罪,皆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0万元。&&&&米脂县检察院指控称,三人利用职务之便,虚报2002年退耕还林项目数,骗取国家退耕还林项目45亩补贴数。截止2013年共计11轮为65790元,其中45840元用于三人红白理事门户开支。&&&&“北京时间”查阅判决书发现,张光福和张周元供述,所谓45亩退耕地是2002年相关部门在退耕还林规划时多余出来的。经三人商议,以虚假名字上报骗取补贴款,后以三人个人的名义开支了45840元。&&&&米脂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证明,涉案45亩退耕地是因为规划设计确定的作业面积与实际面积无法避免的会出现误差造成。如果实际兑现面积小于规划面积,产生的结余兑现款转入村集体账户。&&&&米脂县纪检委提供证明显示,三人以村集体名义或者个人名义,共开支67580元,涉及人数193人。其中,以村集体名义开支13950元,以个人名义开支53630元。&&&&花名单上的部分证人也证实,与三人单方或相互有红白理事交往,有些还过礼钱。&&&&最终,米脂县法院认为,三人身为村干部,在协助县有关政府部门从事退耕还林补贴款兑现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虚报退耕户的方式,非法占有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款4584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收到判决不久,张文树提出上诉,请求改判无罪。&&&&在张文树看来,他“并未占有或者自己支取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款,是为了村集体利益的随礼行为”,而且,“行礼的目的是为了村集体利益争取有关项目,根据现有国情及地方习俗,为了项目行礼这种情况根本无法避免”。&&&&例如,判决书中提到,张光福和张周元供述,所获补贴款中有6000元送给榆林市路政执法支队李某某。2011年,李因病去世。李治保所在单位对其身份予以证实,并证明单位曾通过李给三人所在村拨付扶贫捐赠2万元。&&&&张文树在上诉书中坚称他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拿到项目后获益的仍然是村集体和村民。&&&&一篇报道引发的举报&&&&对张文树“贪污”的质疑,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年底村民的举报。&&&&现年63岁的张生福在持续举报张文树等人1年多后,已于2015年1月当选为新一届村主任。&&&&据张生福介绍,之所以会举报张文树,源于当地一篇报纸报道。他在报道中发现了太多与村中实际情况不符的地方,继而怀疑张文树贪污。&&&&这篇发表于日的新闻宣传报道,至今仍挂在当地新闻网站上。该报道称:2005年,村委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张文树个人垫资50余万,新建28间粉条加工厂房;2012年粉条加工实现产值550万,创利润300多万,仅此一项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000多元,此外村里还新修了8座淤地坝和引进优质山羊850只等等。&&&&而用张生福的话说,事实上8座淤地坝,1座也没修建,“政府拨的钱去哪了”;850只优质山羊,价值百万,村里连一根羊毛都没看见;28间粉条加工厂房,实际只有不到10间,产值550万、利润300多万从何说起,因此而增加的5000多元人均纯收入,为何村里人一分也没见到?&&&&在张生福看来,仅需简单结合村中现状,报道中所述“项目”就会被一一证伪。张生福认为这是张文树故意在报纸上夸大自己的“功绩”,为自己脸上“贴金”,这让他十分“不服气”,于是愤而举报。&&&&生前,张文树曾对那份引发举报的报道写过这样一份澄清:2013年11月,县组织推荐要在市报上宣传李村圪崂的发展情况和今后的打算,可宣传部门和市报的人把一些计划写成了材料(报道),没有注意时间,我本人未知道内容。&&&&事后看来,这份澄清材料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由于多次被举报,2014年6月,张文树在副镇长任上刚待满一年就被免职。&&&&而张生福的举报仍在持续,直到今年6月,在获知张文树等人因贪污罪被判缓刑后,张生福坦承他的目的已基本达到,“说老实话,我当时举报他,就是想把他从副镇长的位子上撸下来,大家都是农民,你凭什么领着几千块的公务员工资。”&&&&张生福说唯一一点令他不满意的是法院的犯罪事实认定跟自己当初举报的内容没啥关系,“没举报的他们判了,举报的根本没管”。&&&&在获知张文树死讯后,张生福携妻第一时间躲离了李村圪崂村。&&&&9月10日,“北京时间”在张生福家中看到,其三间窑洞内大部分家用物品被砸,几床被子被丢在院子里。&&&&张生福称他家中被砸应该是张文树的家人干得,目前已经报警,“相信警察会公正处理”。&&&&贫困村的收支账&&&&对于外界的指控,张文树认为自己有苦衷,私用公款也有“正当的理由”。&&&&张文树生前留下的一份手写材料中提到:1999年干部工资一年2000元。“村集体收入少,外债大,还要办公开支,要时间,又要资金,你叫我们怎么办。”&&&&1999年10月是张文树上任村支书的时间,作为当时的村会计和村主任,张周元和张光福与他一起搭帮干活。&&&&张周元告诉“北京时间”,就在三人上任当年,村集体因为一起案件败诉,法院就此查封了村集体的4孔窑洞。此事经张文树牵头,以村集体的名义贷款付给对方后,得以换回集体资产。&&&&“但也就此欠下了好几万的外债。”据张周元介绍,该村集体常年零收入。唯一可能的收入来源则是靠出租一些集体的土地来赚取土地承包费,“一年2000多块,也不是每年都有”。&&&&村集体收入少,村干部工资也不高。张光福清楚记得,自己做村官这10多年来,工资总共涨了100多块钱,从1999年的每年不到2000元慢慢涨到了2000多元。&&&&在两人的共有记忆中,即便现实如此,上任后的张文树还是想做点事,改变村中面貌。&&&&“想做事但村集体没有钱,他和我们商量后就想办法找贷款,银行贷不来,就找私人贷。”张周元说,贷款起初,他们三人并没有详细考虑如何偿还的问题。直到后来,在村里争取到政府出资扶持的一些项目,三人才商量着把项目结余下的资金用来偿还此前贷款。&&&&村干部有时为了公事需要个人垫资,到最后也会用项目资金来冲抵。“他(张文树)垫的多,我们垫的少”。在他们三人看来,自己掏钱给村里办公事,理应得到偿还。&&&&“他刚当上村支书就跑北京要钱去了”。多位村民告诉“北京时间”,当年为翻修破烂的村小学,张文树一个人跑去北京,大约一周后,他竟然从一位做了京官夫人的老乡那里带回来1万块钱。当年这事曾在村子里引起轰动,至今传为美谈。&&&&面对此次“非法占有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款”被判贪污一事,张周元表示,当年在得知有这笔款项时,他们三人也曾开会认真讨论。后来三人一致决定可以动用这笔钱去行礼,去多结交一些有能力的朋友,来帮助村里的发展。&&&&193人里,有的是县里的干部,有的是其他村的干部。张周元说他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张光福则基本都不认识,“有的时候他(张文树)带我们一起去(送礼),有时候他自己去,回来后告诉我们一声,算是一个交代。”&&&&“给县上的大干部行礼就是为了巴结人家,想着争取项目的时候,人家能给说说好话帮帮忙”。张周元告诉“北京时间”。&&&&而那几年,村里也的确有了改观。&&&&在这个典型的陕北农村里,用于耕种的土地大多分布在高山沟壑。多年以来,村民往来劳作只能折转腾挪在崎岖蜿蜒的山间小道,而如今,道路拓宽硬化后,各种农用中小型车辆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在张文树任上,村里还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的大戏台。&&&&“二狗子给村里做了好事了。”93岁的刘俊芬至今只记得张文树的小名,“活一辈子了,不出门就能看上戏了,想不到”。&&&&“在我们村再找个像张文树这样的人,没有了。”还有村民对“北京时间”感叹到。&&&&根据家属提供的各种荣誉证书也显示,从1999年10月到2013年12月,14年村支书任上,他曾数次被评为省、市、县、乡(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致富带头人。&&&&申诉无果后的抉择&&&&张文树的村支书之路,从一开始就招致家人的反对。&&&&十多年后遭遇变故,张文树在几份工作材料里重提了这段往事:1999年冬,村子最烂杆(当地方言,意即不好、很差的意思)的时候,我被村民选上村支书,父亲知道后要行(寻)死,一块做生意的弟弟妹妹很不满意,我没有听。&&&&早在1993年,凭借一身过硬的木工本领,靠给别人打家具挣到钱的张文树和弟弟张文森率先在村里盖起3孔新窑洞。在那个年代,他们家的窑洞在村里鹤立鸡群。&&&&后来兄弟俩的生意越做越顺,1998年,一家拥有10余间厂房的木器加工厂宣布开业。&&&&过了一年多,张文树说要回村当村支书,家人都极力反对。张文森告诉“北京时间”,在当年的父子“谈判”中,做过多年村官的老父亲态度强硬,甚至以死相逼。&&&&没想到,多年后张文树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我爸就说他心里难受,说怎么就不调查就把他免了。”儿子张永民告诉“北京时间”,免职当天父亲的脸一直“惨白惨白”。&&&&事实上,自从丈夫被免职后,李正梅就隐约察觉到丈夫可能有轻生的念头。但每当她想认真劝劝丈夫时,丈夫却总是转而劝她放心,说为了老人和孩子,他都要坚持下去。&&&&但妻子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变化。搬到县城后,张文树变得怕出门怕见人,也从来不去人多的地方,偶尔在路上遇见有相熟的同事朋友,“他就总是早早躲开”。&&&&房东艾绳贵向“北京时间”介绍,同住一个院子一年多,他也没跟张文树说上几句话,“感觉很有心事的一个人”。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张文树的穿着,“一直没见他穿过什么新衣服,除了那次参加婚礼。”&&&&也就是出事的前几天,张文树要去参加侄女的婚礼,家里人给买了一件120块钱的短袖衬衫,艾绳贵称,“我听到他站在院子里一直在说,太贵了、太贵了。”&&&&今年6月,法院判决下来后,李正梅发现丈夫的情况更糟了。&&&&此后这几个月,李正梅经常都会看见丈夫拿出那份判决书,翻来覆去地看,边看边摇头,叹气。“他总是问我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这么多年,他就没有贪下钱,怎么就判了他贪污。”&&&&李正梅告诉“北京时间”,丈夫爱脸面,重形象。早年间,张文树因脱发严重,还悄悄托朋友购买了一顶假发,定期悉心打理。&&&&就在自杀的前一天,张文树还让儿子带着他去榆林市里修剪了头发,更换了一顶新的假发。&&&&李正梅习惯把日常家用的几百块生活费放在床铺的褥子下面,张文树从不会私自去拿。事发当天上午,买菜回来的李正梅却发现少了100块钱。&&&&丈夫死后,儿子在为父亲更换衣服时,从父亲口袋里清理出了80多块零钱。&&&&“他身上从来不装钱的”,李正梅哭诉到,丈夫当天很可能就是用这100块钱去买了农药。&&&&“一辈子头一次从我这里拿钱,却是去买了药来喝”,说这话时,李正梅突然间长吸了一口气,“唉”的声音刚要发出,却好像被那口气顶在了胸腔一样,半天才拖出尾音来。&&&&9月11日,张文树入土安葬。&&&&(“北京时间”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螃蟹来了]
[捷虎如风]
[jining4867]
[偷闲浮生]
[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
[笑看你们]
[汉承秦制]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7:25:17 &&
&&&&被官场潜规则害死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南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村官被判贪污后自杀 妻子:头一次拿钱竟去买农药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