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要记住,7.3戒律牧天赋比什么都重要

净空法师答问:如何能说真话又不打妄语,又能不令众生生烦恼?
第二个问题:「佛制不妄语戒,但有时说真话又怕令众生生烦恼。请问如何能说真话又不打妄语,又能不令众生生烦恼,惹出一些麻烦事?」
答:对,这是很有学问的、很有智慧的。你一定要懂得佛法条条戒律里有开缘,这种妄语是开戒不是破戒也不是犯戒,经典里头有很多例子。我们过去初学的时候,老师常跟我们说「不妄语戒」。有一个受了五戒的人,路上遇到一个猎人追一只兔子,在三叉路口他看到了,看到那只兔子从这边跑掉了。猎人就问他:「你刚才看到那只兔子没有?」答:「看到了。」问:「从哪里走的?」答:「从那边走。」这是妄语,骗猎人,但这是开缘,救兔子也救了猎人,猎人杀生会造业。两面都救了,这个妄语叫开缘、开戒,他没有犯戒也没有破戒。从这个地方你细细的去推想, 凡是利益众生的可以开;凡是利益自己的决定不能开。利益自己的,你要是开戒,那就要犯戒,但利益众生的可以开戒。
利益自己,只有在治病的时候。治病的时候,五戒里面酒开缘最多,许多药里面需要用酒做药引,这个可以开缘。酒的开缘很多,年岁大的,身体衰弱,血液循环缓慢,酒可以开缘,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喝一杯酒,这就是帮助血液循环,当药用的行。还有在蔬菜里面用料酒,这个都不是破戒,都不是犯戒。
所以,学戒一定要懂得每一条戒的开遮持犯,什么状况之下可以开,什么状况之下不能开,当开的一定要开,不当开的决定不能开,你要明了。不明了,你受的戒可受得很苦,你不知道怎么做好。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哪一种状况之下,要用什么方法来做,都是如法的。佛制定这些戒律,我们读了,深深感激他,合情、合法、合理,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一丝毫都不拘束。一般人感觉得佛这个戒律拘束人,他不懂得开遮持犯,死在戒条之下,这就麻烦了。
学佛答问 (第六十四集)
新加坡 档名:21-090-0064
【推荐阅读】
1.净空法师答问:严格的守戒是不是执著?
2.净空法师答问:佛制戒律的制意何在,一定要清楚明了,然后我们才懂得如何持戒
3.净空老法师答问:戒律要是守不好的话,冤亲债主就找上身
4.净空法师:要记住,戒律比什么都重要
5.净空老法师净宗学院午餐开示—学戒是修自己的清净心()
中海学佛社跟净空老法师学佛
微信号:zhxuefo(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普为父母师长、历劫冤亲以及一切有缘众生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欢迎转载,功德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阅读原文阅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通灵佛教网&||||||
净空法师:为什么说戒律很重要
净空法师:为什么说戒律很重要
这些话早年我这三个老师都告诉我,都劝我要重视,因为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是跟 方老师学哲学,把它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对于经论喜欢,对于戒律就疏忽了,不理它了。这里头有个很大的错误观念,认为戒律是生活规范,释迦牟尼佛订的这个戒律是三千年前,而且是印度,三千年前古印度的生活规范,我们学这个干什么?所以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我们是现代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生活规范是中国古圣先贤订的。所以还好就是我对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不反对,我还是努力在学习,可是对佛法戒律,那是印度人的东西,尤其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东西,我们没有学这个的必要。章嘉大师看得很清楚,知道我这个观念不容易纠正过来,所以他有他的善巧方便。我们每个星期见一次面,我跟他三年,至少有一百个星期。每一次我离开的时候,老人一定送我到门口,一定对我轻轻说一句话,戒律很重要。他没有啰唆,他不劝你,只提一下,戒律很重要。我也是听得耳熟了,也不以为意,我总认为是老和尚他执着这个,也许对现在的东西知道的不多。都是我们对老人误会,老人慈悲!
到他老人家圆寂,我的指导老师失掉了,也非常的感动,他的火化是在另外一个单独的地方给他起一个塔,不是一般的火化炉,单独给他做的。甘珠活佛主持火化的大典,在火化的小塔他住了一个星期,我是因为有工作,只能请三天假,我在那里住了三天。三天三夜我就在想,我跟大师三年,他教了我些什么?我反省,做了一个总结,这一反省,这个印象太深了,戒律很重要。想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终于被我想出一个答案。我们所想的是世间法,这是我的一个概念,世间法三代的礼就不一样,三代是中国夏商周,不相同,有兴有革,好像现在我们的法律,过几年不太适用了,要修订一次,释迦牟尼佛的戒律没有人修订,还是老样子,总得适合于现代化的生活,它得有修订,没听说有人修订。悟出个什么道理?它是出世间法,它不是世间法。我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对戒律尊重的心生起来了,它是超越世间法,你如果不遵守你不能够超越世间。所以才晓得,因戒得定,想到这个,因定开慧。这个不是世间法,《弟子规》不能得定,《感应篇》也不能得定,可是佛法里面这个三皈五戒十善能得定,从这个地方算是认清楚了。这是章嘉大师苦口婆心,轻描淡写提醒我这一句,他也不跟我讲,我也不问他。他走了以后,在他的塔前面住了三个晚上,想出这个道理,于是乎对戒律就重视了,开始看戒律的经典。对于现代年轻人很难接受。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八八集) 檔名:02-039-0488 净空法师:海贤老和尚看别人偷玉米也是好事情
&&恭录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58集
&&&&&&&《入佛境界经》里面说,「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门」。谁入不二法门?我们看到了,海贤老和尚入不二法门。所以他的心平等,他的心清净,他不受外面境界感染。他没有是非善恶的辨别,看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什么事都是好事。乡下邻居,小伙子来偷他的玉米,他碰上了,这个偷玉米的人心里慌了,不知所措,老和尚安慰他,「没事,你要去掰,选大的掰」,马上调头就走了。在他看是好事,不需要我把玉米送到你家里,你自己来拿,这不是好事情吗?他种得很多,小庙只有四、五个人,吃不完,他又不卖,他去救济贫苦,谁家缺米没得吃的时候他送,你说你自己来偷不是很好吗?不必要送了。所以他老人家心里没有一个人不是好人,没有一桩事情不是好事,真的入不二法门。菩萨境界,常生欢喜心,天天欢喜,他没有烦恼,他没有忧虑,他没有是非,他没有善恶,他平等了。
  《入佛境界经》里头说,「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真如就是真心。「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门。故知有差别即是二,即不如矣」。我们现在有差别,有二、三,我们不懂什么叫不如。「故云平等即入不二,即是真如。可见平等之义甚深。今题中曰平等觉,可有四解」,四种解释,「一曰平等普觉一切众生,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只有本经可以做到,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一门,无量经教只有这一部经。为什么?这部经里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普被三根」,三种根性,上根、中根、下根,没有一个人不合适,这个法门任何人都能学得成,上上根人没问题,下下根人也没问题。海贤老和尚初学佛的时候,初出家,可以说是下下根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这是老实、听话、真干。这也很难得,这种人能成就。中国古人所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哪种人好度?上上根人好度,他智慧特别高,一说就明白;再有一种,下下根人,他什么都不知道,跟他讲什么他也不懂,可是他老实。看到老实、听话、真干,老和尚就给他这一句话,这一句话就度了他。老和尚传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跟谛闲老法师传给锅漏匠是一样的。
  锅漏匠念佛三年站着往生,海贤法师念佛三年能不能站着往生?肯定能。为什么三年不往生?阿弥陀佛给他使命,叫他住世表法。他求阿弥陀佛带他往生,阿弥陀佛不带他去。表最后的一个法就是这本书,《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个任务可大了,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关系到释迦牟尼佛末法九千年的法运,他在这个时候做个关键的承传。世尊末法九千年,一切学佛众生能够在一生成就就靠这个法门。夏莲居的会集,黄念老的集注,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我们有幸遇到,我们能相信,我们能发愿,我们能依教奉行,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也在表法,我们表的是依教修行。我们要把这部经上所说的道理、方法,落实在我们的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那就是用清净平等觉对人事物,知道自己修什么。什么叫净土?心净则佛土净,心净则宇宙清净,心净则世界清净。清净,头一个自己得到的,身心清净,身心清净生智慧不生烦恼。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今天是清净句;用在家庭,幸福美满;用在事业,一帆风顺。有一些企业的同学,他们做出榜样,让我们看到企业的发展,所有员工像兄弟姐妹,一家人。怎么做的?用清净平等觉对人,别人也用清净平等觉对你。这样的人多了,这样的家庭多了,这样的公司行号多了,社会清净,国家清净,地球清净,这些都是我们表法的。最后我们的归宿,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我们在那个地方证得究竟圆满的清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戒律牧挑战外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