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什么地方被抗日剧日本人说中国话害死的人最多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最恐怖抗日军人是谁?
电视剧《红日》开播后,张灵甫和他的整编74师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在这部剧的拍摄过程中,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曾提出两点保留意见,第一,希望重拍版里不要再有丑化的倾向;第二,希望扮演张灵甫的演员能符合张灵甫高大、英俊、威武的形象。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老电影也叫《红日》,电影里的张灵甫是一个自负狂妄的反动军官形象,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对张灵甫的一贯印象。如今看来,这一形象显然太过片面,不但与张灵甫高大俊朗的外形相差甚远,而且也掩盖了张灵甫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功。评价张灵甫,就不应该抹杀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在惨烈的八年抗战中,他几乎亲历与日军所有重大战役,数次受伤,几度立功,被盟军观察团称为“中国最能打的将领”。
如同张灵甫的抗日功绩少人提及,张灵甫在抗战胜利后率领的整编74师的抗日历史,也被人忘记了(某位解放军作家在翻阅孟良崮战役资料时,曾见到一篇遍布省略号的陈毅讲话,这是陈毅对74师被俘军官的讲话,省略的内容都是陈毅所说的“74师是抗日先锋、抗日模范”的字句。当时怕影响不好,所以用省略号代替了)。74师前身为74军,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咬牙切齿地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张灵甫在74军从团长做起,随着抗日作战的开展与74军一同成长。之所以张灵甫和74军后来能成为蒋介石的嫡系宠儿,这全是他们在抗日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杀妻囚犯走上抗日战场
张灵甫小时候学习好,特别是书法非常好。上中学时,他的字还受到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连声称赞。20岁时张灵甫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但是仅上了一年大学,就因学费出了问题而选择辍学参军。当年曾经夸赞过张灵甫的于右任成了引荐人,靠着一张于右任写的便条,张灵甫在1926年秋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毕业后,文武全才的张灵甫从基层做起,年年被提升,30出头就已是一名团长。
就在此时,张灵甫的军事生涯戛然而止,他惹上了官司,罪名是故意杀人,被害人不是别人,正是张灵甫当时的妻子吴海兰。至于杀妻的原因,坊间流传着很多版本,有说因张灵甫怀疑吴海兰有外遇愤而杀妻,有说是因为吴海兰盗取了张灵甫的重要文件而招致杀身之祸。不管哪种是真,张灵甫坐牢已成必然。
然而,张灵甫的牢狱生活过了不到一年,就因1937年的七.七事变而出现转机。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军衔。出狱后的张灵甫编入新成立的74军,担任305团团长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保卫战。出发前,张灵甫给兄长写了一封绝笔家信。信中说:“此次对日之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难卜。家人当认我已死,绝勿似我尚生。”从上战场的那一刻起就将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了。
这个平日在家人印象中沉默寡言、气定神闲的张灵甫,一上战场就成了连命都不要的拼命三郎。在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日寇的疯狂冲锋,张灵甫光着膀子从战壕里一跃而起,抱着机枪就冲向敌阵,率领自己的部下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一时间,张灵甫这个曾经的杀妻囚犯名声鹊起。
被田汉写进抗日剧本
真正让张灵甫名扬四海的是1938年10月的德安大捷。这场大捷是国民党继台儿庄胜利后的又一次大胜,而张灵甫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头功。当时,日军106师团占领了军事高地张古山,要歼灭日军,就必须先拿下张古山。在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将都认为张古山山势陡峭,工事坚固,易守难攻,拿下绝非易事,只有张灵甫提出了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解决了张古山战斗。张灵甫的办法是一面以大军在正面佯攻,一面派突击队突袭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以奇兵制胜。
当然,这个突击队长的任务自然就落到张灵甫头上,他带着一批精兵强将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攀上了张古山。
日军根本没料到,中国军队会在这黑灯瞎火的晚上爬上鸟兽绝迹的张古山,所以,当张灵甫的突击队逼近的时候,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说着梦话。匆忙迎战的日军,与张灵甫鏖战五日五夜,最终难逃被歼灭的命运,而张灵甫身中7块弹片不下火线,最终顺利拿下张古山。
内容编辑:红潮历史
??????????
红潮网-中国军事历史故事()版权所有&闽ICP备号 站长QQ:
红潮网声明:本站文章未署名部分来自合作平台福宁客的博客,部份由网友搜集转载自报刊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地址:中国.福建 邮编:355100&& 技术支持:无忧互联&抗战中国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
第226期本期话题:&抗战中国歼灭日军最多战役提起十四年抗战中的著名战役,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的是首捷平型关、台儿庄血战,甚至是早期的淞沪会战与后期的豫湘桂战役等等,但要是说哪场战役是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恐怕很多人还不甚熟悉。从1938年6月到10月,中日两国军队围绕武汉进行的武汉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领土腹地上的“边塞”在77年前的今天,日,武汉保卫战打响。武汉位於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 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及汉阳是工业重镇,在粤汉铁路建成後,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日军侵占南京(参见南京保卫战)後,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在徐州会战前,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保卫武汉的任务,并派遣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邓颖超等一批领导干部到武汉工作,以加强统一战线,动员组织各界民众抗战,配合国民党进行武汉保卫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47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00万人。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加紧构筑工事,进行防御准备。日,日本大本营发布命令,变更华中派遣军及第二军战斗序列,编组新的第十一军。华中派遣军辖第二军、第十一军及第三、第九、第十八、第一一六师团和第三飞行团。派遣军司令官为田俊六大将,第二军司令官为谂彦王中将,第十一军司令官为冈村宁次中将。至此,日军进攻武汉的作战态势业已完备。5日,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公平中佐带回大本营关于武汉作战要点:(1)作战目标主要是攻占要地;(2)主攻部队为第十一军;(3)主攻方向为长江沿岸;(4)作战日期为9月上旬;(5)航空兵团(德川兵团)主力归华中派遣军指挥;(6)武汉作战结束后进行广东作战。为了保卫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扩编为九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辖第一、第二兵团,共27个军,防守鄱阳湖以西、江西、湖南两省及鄂南地区,担任长江南岸的作战;李宗仁第五战区辖第三、第四兵团,共23个军,防守皖西、皖北、豫北、鄂北地区,担任长江以北的作战。以上共133个师又13个团,其中约有80个精锐师。沿长江西进的日本第十一军,分兵两路,南北呼应,夹江而上,于7月24日,向九江进犯,守军奋起抗击,揭开了武汉保卫战的帷幕。武汉,这个位于中国领土腹地上的城市,第一次成为了抗击外敌的“边塞”。日军奔袭广州&武汉被迫弃城1938年8月,日军第11集团军主力沿长江南岸地区进攻,8月10日,波田支队在瑞昌东北登岸,遭守军第3集团军阻击。20日,日军第9师投入战斗,协同波田支队合击瑞昌。守军力战不支,24日瑞昌失守。9月24日,日军先后占领码头和富池口。由于守军增调4个军加强防御,双方在大冶、阳新地区形成对峙。10月5日,日军第27师经月余进攻,占领箬溪,向咸宁进犯。第101师渡过鄱阳湖,向德安地区的第1兵团进攻,双方成胶着状态。 当时,薛岳指挥第九战区军队以反八字阵诱敌深入,在万家岭包围日军第106师团。日军顽抗夺取制高点张古峰,战局极为危险,张灵甫主动请缨,率敢死队,夜晚抄小道,拼死夺回张古峰,腿部受重伤。10月上旬,第1兵团抽调三个军在德安西北万家岭实施反击,一举歼灭日军约4个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万家岭大捷。日军第11集团军第6师沿长江北岸地区进攻,日攻占黄梅后继续西进。9月中旬,日军占领广济、武穴后,围攻田家镇要塞。第4兵团一个军固守要塞,三个军在外围策应作战,奋战旬余,伤亡甚重,29日要塞失守。日,日军攻占浠水,直逼武汉。日军第2集团军沿大别山北麓地区进攻,8月下旬从合肥出发,分别占领六安、霍山后,向固始、叶家集(今叶集)方向进攻。日商城失守后,守军退守大别山各要隘,双方激战月余。日军第10师攻占固始后,在春河集、潢川一带遭第59军顽强抵抗,又在信阳以东地区遭第1军阻击,后得第3师增援,于10月12日占领信阳,沿平汉铁路南下,协同第11集团军进攻武汉。外围要点尽失,更要命的是,蒋介石没想到这时日军竟然还能分兵在广东登陆,并很快于21日占领华南重要港口广州。青岛、上海等地陷落后,广州就成了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了,但与它的重要性相比,防守却显得很松懈,粤军竟然被抽调半数去参加武汉会战。谁知在武汉会战国军顽强抵抗,使得战局进展缓慢,日军大本营等不及了,迅速抽调三个师组成21军,由古庄干郎大将统领,在海军第5舰队司令长官盐泽幸一支援下,奇袭广州。广东这边到是听到一点风声,广东省长吴铁城还向重庆作了报告,可是蒋介石居然以为这是日本人故意制造出来的“假”情报,试图让国军从武汉战场抽出兵力支援广东。不给增加兵力也就算了,蒋介石竟然还发报让余汉谋再调一个师去武汉战场。10月11晚,日军7万多人,2.7万匹马在广州大亚湾登陆成功,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淡水、惠州、博罗和增城,21日已经攻到广州近郊。余汉谋的12集团军仅仅10天就被日军打败,乃下令广州守军撤退,广州于21日下午沦陷。广州一失,粤汉铁路被切断,武汉就更不值得用重兵防守了,面对这种情况,蒋介石又吸取南京保卫战的教训,不做孤城困守,决定放弃武汉,10月25日弃守该城。日,日军波田支队占领葛店,准备进攻武昌。日军第9师10月27日攻占贺胜桥,切断了粤汉线。日军第27师配合第9师向粤汉线推进,27日占领桃林镇,日军第116师与第6师各一部占领汉阳。至此,日军攻占武汉三镇,武汉保卫战宣告结束。击毙敌寇10几万为保卫武汉,国民政府重新划分战区,制定战略防御部署,将重点放在武汉外围,从6月到10月底同日军展开了一系列英勇的防御作战,使敌在推进途中付出重大代价。在长江北岸,日军在田家镇要塞攻防战中“战死287人(内军官7),负伤866人(内军官15),合计1150人,预料还要增加”。在长江南岸,在江西马头镇要塞,中国守军与敌恶战8昼夜,予敌大量杀伤。在富池口要塞同日军血战近10天,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最后,无耻的日寇竟向中国军队施放毒气才占领。在庐山南北,中国军队与敌展开激战,取得万家岭大捷,毙敌3000人,伤敌更多,俘虏3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50多挺、步枪1000多枝,军马100余匹。在大别山地区,中国军队在富金山高地顽强阻击日军,予敌重创,歼敌1000余人,使日军每个连平均减员到40人,营长一级的军官也多有伤亡。同时,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的险峻地形,巧妙阻击日军,激战1个多月,致使日军付出了战死1000人,伤约3400人的代价才得以突破。在河南信阳,中国军队持续阻击日军,歼敌2600人。(在中国牺牲的苏联援华航空队大队长库里申科)在武汉保卫战中,中国空军在苏联志愿航空队配合下,与敌激战,取得重大战果,共击落日机62架,炸毁日机16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队作战。中国海军在长江上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由于中国军队各处顽强、持续的阻击,各路日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迟至10月底才完成由东、南、北对武汉的三面包围。然而,中国军队从持久抗战的战略角度出发,未与敌决战,而是从武汉地区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武汉保卫战历时4个半月,毙伤敌近14万人。此战意义重大。它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任何城市得失,不影响抗战全局虽然武汉保卫战是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的,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为此还规定“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年内达到战争目的”、“结束对中国的战争”。但是,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日军占领武汉、广州而结束。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在日军已经占领的后方,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装成长起来,大片的国土又被收复。用日军自己的话说,日军占领的“所谓治安恢复地区,实际上仅限于主要交通线两侧数公里地区之内”。因而可以这样说: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馆藏&4654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var sogou_ad_id=731545;
var sogou_ad_height=90;
var sogou_ad_width=980;抗战时杀死一个日本士兵有多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抗战时杀死一个日本士兵有多难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人对抗日神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