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还能走出世界吗,世界除了东亚票务全是拉丁语系了,垃圾中国人,垃圾!

发现信息价值
[转]今天的中国人不是昨天的“中国人”
19:33 发表在
今天的中国人不是昨天的“中国人” 原文发表于日 在中国人中有一种流传得很广泛的说法,认为中国是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连续性从未间断的古老文化,换言之,今天的中国人是两千多年前那些古中原人的后代,我们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一个古老的文化。 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很似是而非的说法。不可否认,东方文明或者说是儒教文明,相对于西方的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还有中东的伊斯兰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以及消失了的美洲文明,是相对更具有连续性一些,但是这种连续性也仅仅只是相对意义上,中国人总喜欢用贬低别的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做法来衬托出所谓的“东方文明”的源远流长,古老辉煌,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可笑的幻想及对历史的错觉。 首先,如果从种族上来说,现代中国人跟古代的“中国人”(说中原汉人更恰当一些)之间的传承关系,与现在欧洲人跟古代希腊罗马人,现代埃及人跟古代埃及人,现在的阿拉伯人跟古代中东的波斯人等之间的传承关系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曾经阐述过了,今天的以汉人为主体的大多数中国人与两千年前的中原古汉人并没有什么血缘上的必然联系,甚至与南宋时期的中原“汉人”都没有太大的联系。实际上,历史学家已经证明了:只有现在福建浙江等地的客家人,他们才是纯正的古汉人,他们说的客家话才是正宗的古汉语。而至少现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所谓“汉人”,只是在两千多年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中部分程度汉化了的北方游牧民族后代及胡汉混血后代。南方的所谓“汉人”,大部分也是与百越等南方民族逐渐融合的后代。 而我们知道,以大汉族主义为出发点的历史观,实际上是把今天的中国在历史上的角色想当然地代入为古代中原汉人政权,例如,对于东晋南北朝时期,辽金宋时期,我们的历史观都是毫不犹豫地把中原汉人政权作为理所当然的正统来看待,这是一种很荒谬的历史观。 特别是在如何看待历史上中原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冲突的时候,这种错误的历史观显得尤为突出,基本上所有的“汉人”及一部分“少数民族”都是想当然地把古代中原汉人政权当作是“自己人的国家”来看待,把其他非汉人政权当作是“入侵者”“敌人的国家”来看待,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不可以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历史。 中国人总是爱指责别人“数典忘祖”,可笑的是,中国人又有谁不是“数典忘祖”的呢?每个人往上数三代,恐怕都不知道自己的曾祖一辈姓甚名谁,从哪里迁来,更不用说曾祖的曾祖了,这也不过才一两百年的时间,搞不清楚自己曾祖辈的中国人,却硬要牵强附会地把一两千年前的某个显赫的人物看作是自己的祖先,这不是很荒谬吗?说不定跟你这些所谓的“祖先”作战的某异民族战士才是你真正的祖先呢。 这种做法跟历史上那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都习惯于伪造冒认一个前代的所谓的“华夏始祖”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实际上,今天中国“汉人”中很多的大姓人口都是这样的古代北方胡人伪化为“汉裔”的后代。 前面所述的那种错误的世界历史观通常认为,除了中国,其他的古代文明古老民族都已经消失了,真的是这样吗?那些曾经在亚非欧各古文明区域生活过的人们,他们是在某一时候都突然死绝了吗?今天在这些古文明地区生活的人们又是突然从哪里冒出来的? 其实他们从来没有消失,他们只不过在几千年来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中不断地重新组合,由一些旧民族又形成了一些新民族,他们的文明并没有消失,只是在不断吸收,演化。 而中国地区相对来说要封闭一些,这种重新融合的频度和深度要小一些,变化缓慢一些,但是这绝不是说古中国地区是一成不变的,是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一个独立体系,封闭体系,纯净体系。 西方人通常并不认为他们跟所谓的“古代文明”有什么必然的直接的关系,他们通常是从一种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远古中古历史,在历史研究中不掺杂太多的感情因素,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而中国人却偏要牵强附会地把现代的中国看作是几千年前那些古汉人文明一脉相传下来的结果,以此来满足自己那点小小的虚荣感。 从文化上来说,所谓的“中华文化”说白了就是“汉文化”,说到“汉文化”,不客气地说,所谓的“汉文化”其实是一种很腐朽的文化,其实质就是以儒教为核心的“伪君子文化”“太监文化”“奴才文化”。 太监这种封建产物在东方几千年的封建国家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政治位置,从东汉的阉党之乱一直到明代的宦官专权干政,可以说是很深刻地影响了东方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因为作为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他来说,太监是最可以依赖的心腹,他们也往往乐于依赖利用太监治政。而这种太监文化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封建社会的各个层面,并进一步助长了“奴才文化”的发展。 而以儒教为代表的“伪君子文化”,自从孔夫子笔削春秋,为尊者讳开始,就注定了是一种与太监文化同质的阴性文化,在经过历代如程朱理学等的发扬光大,更加加强了东方文化的奴性倾向。 实际上,我认为,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问题,我认为更准确地应该区分为“现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即使是基督教文明,其在中世纪的那些历史部分也是腐朽的专制的。 而今天中国人叫嚷着要恢复的“中华文明”其实早就已经僵死了。叫嚷归叫嚷,但是又有谁会真的去“克己复礼”呢?谁又能够说得出来所要“发扬光大”的“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些什么呢?人们日常生活依赖的完全是现代科技成果,社会政治依赖的是现代法律政治体系。连穿的衣服都是西化了的。一方面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果,一方面又言不由衷地吹嘘要复兴什么“中华文化”,不是太虚伪了末? 这种所谓的“中华文化”只是中世纪封建文化的一部分,博大倒也勉强算得上是“博大”,精深则根本谈不上,只不过是肤浅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已。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从现代文明中找到更好的替代。人们日常生活依赖的完全是现代科技成果,社会政治依赖的是现代法律政治体系。所谓的“中华文化”也就只剩下一些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可供某些沉迷于古董的迂腐者业余娱乐娱乐而已,其思想内涵也有限得很。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尽早纠正这种错误的历史观,我们没有必要再沉迷于那些虚幻的历史角色想象中去,沉醉于那些历史垃圾,封建糟粕。我们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形成于二十世纪,是一个崭新的国家,我们完全应该也可以是一个崭新的民族,历史上没有“中国”这么一个国家,只有古汉人古胡人建立的若干东方封建政权。 我建议我们的历史书在提到古代历史时,不要再用“中国古时候”“古代中国”这一类似是而非的荒谬提法了,不如客观地表述为“某某世纪由某某民族(例如古汉人,契丹人,女真人等等)建立的封建国家政权”,如由古汉人建立的汉帝国,宋帝国,由古代汉化的鲜卑人建立的唐帝国,由古代契丹人建立的辽帝国,由古代女真人建立的金帝国,清帝国,由古代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等等。这样的表述要科学合理的多。这样也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而今天中国人跟古代中原人的唯一一点联系就是还在使用汉字这种方块象形文字,但是都已经面目全非了(我们用的是简化字),并且这种联系并不比现代其他国家民族与他们古代的发源民族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多少。虽然说现代的中国人还能够看得懂部分古代的汉字(秦时的篆书甚至还看不懂),但是语法发音等已经有很大不同了,古代的典籍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汉语的语法已经完全西化了。 关于汉字与拼音文字的优劣,我不想多说了。这个问题不是业余的语言文化爱好者可以评说的。而包括“民族魂”──鲁迅,赵元任在内的等等文学大师语言学大师都是主张彻底废除汉字,主张拼音化的,我也赞同他们的主张,我认为汉字这种象形文字极大地刺激中国人的感性思维,却压抑理性思维,使得中国人往往都容易激动,偏执,是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大障碍,而且也不利于中国与世界进行交流,害得我们的年轻一代要花费青年时的宝贵学习时间的一大半去学习外语,浪费了大量时间,我看这种方块字除了具有有限的一点艺术观赏价值就很少有什么别的优点了。 我认为将来中国最好是逐步实行中英文双语并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公共场所,政府公文,等等方面,像很多国家那样实行双语并用,在基础教育中从一开始(幼儿园)就实行双语教学,经过优胜劣汰,然后逐渐废除汉字的使用,最后实现语言上的与国际全面接轨。 而我看到很多海外华人,他们好不容易脱离了中国这种腐朽的政治文化环境,到了西方自由世界,却又开始怀念起旧日的老古董起来了,大概是有一点人的怀旧心理在作怪,但是根本原因我看还是这种错误地把今天的中国当作是历史上中原古汉人封建国家政权的自然延续的历史文化传承观在起作用吧? 我想这可能也是中国人那种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观念及封建专制意识的顽固的思想根源所在。 而我想说的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不是昨天的“中国人”,我们跟历史上在这块土地上那些已经融合消亡了的古民族(特别是古汉人)没有什么血缘上文化上的必然联系,我们完全应该是而且可以是一个崭新的民族,一个崭新的国家,我们中国是一个比什么美国,英国等等都要年轻得多的国家,我们要扔掉那些历史的垃圾,不要再受这些封建糟粕的毒害,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我认为鲁迅和毛泽东是对中国了解得最深刻的两个人,鲁迅看到中国人思想中那种深深的劣根性及奴性,看到了东方封建文化及历史是吃人的历史,吃人的文化,因此主张全盘西化,抛弃所谓的“中华文化”历史垃圾,废除汉字,号召青年人不要看中国书(指古书),无疑是非常正确明智的。 而毛泽东也是一个深刻了解中国人劣根性的人,他也曾经试图从思想上改变中国人,不过他却最后走到了利用这种劣根性来为自己进行争权斗争的相反路子上去了,或许是他自己的劣根性也太深了的缘故吧。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大灾难,其动机也是各说纷纭,但是文化大革命也带来一些正面的副作用,就是对所谓的“中华文化”历史垃圾的全面清扫和破坏,不然我们今天的现代化之路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而很多痛恨毛的右派人士却对这一点痛心不已,特别是一些海外人士,或许还是上面所提到的那个历史观的原因吧。他们一方面追求向往民主自由,一方面思想中又扔不掉这些儒家文化的历史垃圾。 我特别不能理解的是,这些海外华人,他们自己不能够摆脱这种历史包袱也就算了,他们还要强迫自己的下一代去学汉语,去学习所谓的“中华文化”,这不是毒害下一代吗?我认为,如果真心为了我们的下一代的幸福着想,真心想要根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专制思想,就应该让下一代彻底地抛弃汉语,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完全的使用英语等拚音文字,尽量地做到不用汉语,不看中国书(指古书,这是鲁迅先生的主张),不要沉迷于封建古董历史垃圾里面。让他们成为“新的中国人”。 我想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要从思想上先实现现代化,就是要彻底地纠正这种错误的历史观,彻底地抛弃汉字等,使用拼音化语言。彻底地抛弃一切历史垃圾,封建糟粕。 而现在即便是二三十岁的中国人,要彻底纠正这种思想观念恐怕也是很难了,希望在下一代身上,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做到尽量地不使用汉字,多使用拼音语言,不看中国书(指古书,这是鲁迅先生的主张),不要沉迷于封建古董历史垃圾里面。我们要扔掉那些历史的垃圾,不要再受这些封建糟粕的毒害,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去创造新的文化,新的民族。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大家都在看
蓝天长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当代亚太2002年第7期社会;21世纪汉语的昌盛与东亚;文明的复兴;李文3;【内容提要】近年来“汉语热”在东亚和世界普遍升温;进统一的东亚新文化的形成,为东亚贸易集团的产生提;止输入与发行华文书刊及印刷品的政令,华;“汉语热”在东亚和世界升温;近年来,汉语在东亚和世界的命运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一,原来压制或排斥汉语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彻底改变;文印刷媒体及电子媒体
当代亚太  2002年第7期社 会21世纪汉语的昌盛与东亚文明的复兴李 文3【内容提要】 近年来“汉语热”在东亚和世界普遍升温,汉语将在本世纪成为仅次于英语甚至与英语并驾齐驱的国际语言的态势日趋明朗。汉语昌盛将促进统一的东亚新文化的形成,为东亚贸易集团的产生提供精神联结和纽带;将催生在东亚各国共通的“基本汉语”的问世,使东亚人相互间能够通过书面语/互联网开展交流合作。汉语牵连着东亚五千年文明,连带着东亚整体性文化,连接着东亚人共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观念。汉语的昌盛是东亚文明复兴的先导。Ξ止输入与发行华文书刊及印刷品的政令,华“汉语热”在东亚和世界升温近年来,汉语在东亚和世界的命运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一,原来压制或排斥汉语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彻底改变了态度。在印度尼西亚,华语教育中断了32年后出现转机:1998年苏哈托倒台后,政府取消了对华人的歧视政策,华语教育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恢复。到2000年年底,雅加达开办了200多个华语补习中心,许多私立中小学也纷纷加插华文课程,华语教育出现繁荣景象。目前印尼教育部正准备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纳入国民教育系列,在全国小学、中学设立汉语课程。日,印尼贸工部长签署2001年第62号政令,撤消了前商业与合作社部长发出的禁文印刷媒体及电子媒体遂纷纷涌入当地市场。印尼以新闻报道为主的美都电视也从2000年11月开播华语新闻,雅加达、茂物等地区都能收到该台播报的新闻。越南自公元2世纪起至188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前,汉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年间,法语、俄语和英语都曾经取代汉语成为越南的主要外语语种。而今,虽然英语在越南依旧是占主导地位的外语,但其地位已经受到汉语的猛烈冲击。在越南的文化教育界,写汉字说汉语已成为时尚。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将汉语看作现代化的障碍。1970年他在香港的一次讲话中曾说“:使用表意符号、不用拼音字母的汉字是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57?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社 会世界最难的文字的一种,它是为学者式的高贵人物而发展的,存心使普通老百姓成为文盲而对官吏产生敬畏之心。……一种对人民大众来说是神秘而艰深的字体,与工业技术①社会是不相容的。”到1979年,他的看法开当代亚太  2002年第7期其三,在东北亚,汉语经历一个半世纪的严冬后迎来了明媚的春日: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和韩国人开始对中文发生兴趣。韩国大学生将第二外语由法语和日语改为汉语的人数直线上升,汉语和汉文化专业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英语专业和日语、日本文化专业。目前在韩国各类学校学习中文的在校生有13万名,许多企业也办起了“汉语班”,由民间创办的各种“中国语学院”更是门庭若市,韩国中央政府机构目前也有400多名公务员正在学习汉语。在日本,汉语也呈现出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的趋势。目前在华外国留学生总数已经超过30万,其中韩国留学生约占三分之一,日本留学生超过四分之一。其四,东亚以外的其他国家也开始出现“汉语热”。法国汉语专家以“正在经历空前的发展”来描述中文教学在法国主流社会的现状。在法国的中学里,十年前学德语是进入优秀班的金钥匙,现在汉语却成了很多学生外语课的第一选择,越来越多的学校主动开设汉语课。到2002年,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初高中已有132所,比三年前增加了20%,学中文的学生人数则从3000人猛增至6300多人。目前,开设中文课的法国高等院校有100多所,其中设中文系并可授学士以上学位始发生变化,并亲自发起华语运动,倡导民众在政治、社会及商业阶层上多使用华语。如今的情况更是“物换星移”。华语不但成为新加坡华人理直气壮地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其重要性还被国家领导人上升到事关新加坡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新加坡现任总理吴作栋在新加坡2000年出版的《华人、华语、华文》一书中撰文指出:新加坡华人如不使用华语,我们社会的本质就会改变,逐渐变为一个讲英语为主的西方社会,那样,价值观就会发生改变,文化基石也会动摇,这对新加坡的发展并非好事。其二,在原为东南亚华文教育重镇的马来西亚和泰国,华文教育进入新发展时期。马来西亚的华文中小学已经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现有华语小学1290所,学生60万;中学60所,学生6万。为提高马来西亚华文的教育水平,1997年6月,中马签署了教育合作备忘录,双方在互派教师、学生、学者及联合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在泰国,近年来学习华文的人数明显增加,华文报刊的销售数量大幅上扬。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华文教育近年来还出现了向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转折。马来西亚教育部在1997年5月批准建立主要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的“新纪元学院”,还批准马来西亚南方学院开设中文系,结束了马来西亚没有华文高等教育的历史。泰国1992年建立的“华侨崇圣大学”,到1994年在校学生超过2000人。该校的宗旨是“对国家的教育有所贡献,也为了维护及沟通中泰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发扬我们东方哲学的伟②大思想,并融合西方的文明、先进的科技。”的综合大学8所。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和巴黎第七大学还拥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其中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02年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达到1800人。在土耳其,法提赫大学、安卡拉大学和爱琴海大学开办的中文速成班供不应求。目前爱琴海大学和法提赫大学等高等院校正考虑增设中国语言文学系。据中①亚历克斯?乔西《李光耀》:,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480页。②贺圣达《金融风暴后东南亚儒家伦理的再探讨》:,载祝瑞开主编《儒学与:21世纪中国》,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211页。58?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当代亚太  2002年第7期国教育部提供的数字,截止到2001年底,已有120多个国家的38万人次参加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2001年HSK国外考生比2000年增加了47%。社 会昌盛。目前越来越多的东亚人意识到东亚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东亚人自己的手中,认识到西方国家结成了自己的贸易集团,却反对东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这完全是一种霸权主义行径。在以往东亚经济合作和经济地区化进程中,汉语明显比东亚其他语言起到了更大的积极作用。作为国语,汉语极大地便利了中国两岸三地相互之间的商贸往来,同时还成为两岸三地和华人华侨广泛分布的东南亚国家之间发展经济关系的重要沟通媒介和联系纽带。20世纪80年代以来,借助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台商、港商得以通过东南亚华商在东南亚各个角落拓展投资事业,大陆也有许多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公司企业在东南亚华商的支持帮助下,到东南亚地区成功地开展投资贸易活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则通过本国华人华侨掌握华语的优势密切了与中国两岸三地的经济联系。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李光耀一手策划了由新加坡19家公司组成的国际财团到中国苏州建立了工业园区。1993年5月,马来西亚国际贸易暨工商业副部长蔡锐明要求马来西亚华人利用与中国的文化和血缘的联系,参与中国生气勃勃的经济建设。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1993年6月第二次访华期间一再表示:我们应利用和发挥我们的社会优势去中国做生意,例如我们掌握各种语文,像华语及华人方言,就是我们的有利条件。此次访华后,马来西亚政府随即放宽了中国人的入境条件,并在广州增设总领事馆。1994年3月,马哈蒂尔还特别训令移民厅,放宽对中国公民申请前往马来西亚投资、探亲以及旅游的入境签证②。①李瑞智、黎华伦《:儒学的复兴》,中译本,商务印书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际地位不断上升。2001年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加入世贸组织,更加巩固了中国作为新世纪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汉语和提倡学习汉语,成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尤其是东亚人富有远见的选择。目前汉语已是全球范围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联合国承认的五大语文之一。美国教授迈克尔?奥克森伯格在1995年曾把美、俄、中、日形象地比喻为“飞旋的鹰,徘徊的熊,咆哮的龙,凋谢的菊花”。在新的世纪里,随着“中国龙”的腾飞,掌握汉语的人数无疑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在全球总人口中占有更高的比例。这种量变背后蕴涵着深刻的历史性巨变:汉语将在本世纪成为仅次于英语甚至与英语并驾齐驱的国际语言,在世界性商务活动和科技教育活动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并像英语成为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一样,汉语将成为与西方文明并肩而立的东亚文明的重要载体,日益增强其巨大的文化辐射力。1995年,澳大利亚学者李瑞智和黎华伦曾说:“将来几十年后,一个人如果不学方块字,不了解儒学的基本传统,他就将如同今天一个人不懂英语,不掌握现代西方价值①观和潮流一样。”汉语的昌盛与东亚经济合作在不太遥远的将来,东亚能产生可与欧盟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媲美的贸易集团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东亚成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潮流中的“空白”和“孤岛”的局面不会维持太久了。东亚已经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馆1999年版,第107页。②陈乔之《华人在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载《当代亚太》2001年第2期。59?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社 会印尼政府推广汉语、支持华文教育,目的同样在于加强同中国的贸易与技术合作。越南专家注意到,汉语不仅在中国两岸三地和澳门通用,而且还在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国家华人华侨中间广泛使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经济实力雄厚,而且近二三十年发展迅速,是越南引进资金和技术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则表明,越南成功地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城市是越南华人华侨集中、广泛使用汉语的胡志明市①。历史上,汉语文言文曾是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共同使用的书面语言。这种情形虽然早在近代之前就发生了变化,但“共同使用汉字作为记录各民族口语的工具这一事实仍然是汉文化诸国聚合的一个强有力因素。它在很大限度上消除了汉文化圈内部的语言障碍。尽管各国民族语言差异极大,但是从交流角度出发,一个中国人在日本、在朝鲜,或一个日本人、一个朝鲜人在中国都要比一个②法国人在意大利更为方便。”由于至今日语当代亚太  2002年第7期以成为沟通中国与东盟其他国家的桥梁③。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产生直接受惠于语言沟通上不存在严重障碍。欧盟所有的成员国使用的公用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在中世纪和近代,欧洲人在学问和外交场合普遍使用属于印欧语系的拉丁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语的共同母语)。至今,在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德国人(尤其是低地德意志方言区的人)和荷兰人之间,即使各说各话,也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语言上存在较大的共性,加之文化传统相同、思维方式接近,在欧盟内部,多有人通晓两三种甚至五六种邻国语言,英语更是以通用语的身份广泛流行。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墨西哥的官方语言虽然是西班牙语,但也有许多人精通英语。使用相近的甚至共同的语言,极大地便利了欧盟和北美内部人员、技术和资金的自由流动。汉语在东亚的兴起,同样让人看到了东亚贸易集团即将诞生的曙光。中国汉语文言文于公元2世纪初汉代强大时传入越南、朝鲜,又随朝鲜移民潮流于公元3世纪传至日本,在经历了大约300年左右的时间在上述国家扎下根来。汉字发音随本国方言的发音体系变化,产生了越南汉语、朝鲜汉语、日本汉语。这些语言除了分别按越语、朝语、日语发音外,其他方面与中国汉语基本一致。目前日本规定小学到高中的学生应该掌握1945个汉字。1943年编的《解明国语辞典》中,汉语词汇已达23961个,占词汇总量的5913%。韩国政府也规定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学生应掌握1800个汉字。至今,中日韩三国国民之间①杜剑宣《汉语在今日越南》:,载《当代亚太》1998年和朝语中都使用一定数量的汉字,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日本和韩国的政府官员、学者和商人即使初次来到中国,也大都会产生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在文字方面表现出文化上的亲缘关系和在地理上的近邻关系,这成为促进80年代以来中日韩三国在投资贸易上往来不断增多、关系不断紧密的重要因素。由于越南同中国在地理上的邻近和文化上的接近,近期日本大型制造业界出现了把越南作为出口据点的新动向,如2001年日本对越南的投资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许多日本企业家认为越南不仅在社会、政治、经济体系方面,而且还在语言、思想、文化等方面与中国存在共性。如果说中国是红色,东盟是蓝色,那么越南就是紫色,而越南北部的紫色更加偏红,南部的紫色更加偏蓝。因此,越南可60第1期。②汪德迈《新汉文化圈》:,中译本,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③池部亮《越南有再出现投资热征兆》:,载〔日〕《世界周报》日。?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当代亚太  2002年第7期完全能够以汉字为工具进行简单的信息沟通(笔谈)。由于越南语、朝鲜语、日本语这三种语言的文字表现―――越南的字喃、朝鲜的谚文、日本的日文与汉字一脉相承,其根是汉字,因此掌握越语、朝语和日语的人容易掌握汉语;掌握汉语的人也容易掌握日语、朝语和越语。实际上,近年来,在东北亚能够使用中文、日文和朝文中的两种甚至三种文字的人越来越多。越南自沦为法国殖民地后,汉语的地位和影响受到严重削弱,但历史造成的现代越语已深深地打下了汉语的烙印。河内第一师范大学的一位外事负责人不懂中国话,有一次他出访莫斯科路经北京时,用越南语说“百货大楼”,北京人就把他带到了百货大楼。越南人亲身体会到学汉语远比学其他外语容易得多,也体会到学好汉语还能为他们学习日语和朝语打开方便之门①。汉语的昌盛,有利于东亚各国语言文字发生新的大融合,消除横亘在东亚各国人民间的言语障碍。新文学、新文艺、新科学、新宗教乃至新经济的诞生往往是与新语言、新文字和新的文化交流工具的诞生联系在一起的。汉语同拉丁化语言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存在更大的差异②。作为“书面语”的汉语,融会古今文法、词汇,信息负载量大,字形分辨率高,音韵抑扬顿挫,超方言,超时空,表达简单明了而不夹杂太多的乡土色彩。“近代意识与科学思想之所以能在日本如此迅速地传播,就是因为有汉字作为传播的工③具,得力于汉字词义的高度明晰。”如果中社 会基本的信息沟通,尤其是能够通过互联网开展内容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其实,汉语的上述有利于网上使用的特点,已日益为电脑专家所看重。如果中日韩三国能够在互联网的语言应用技术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汉字联网,汉字的生命力就会更加旺盛,东亚的经济就会更加繁荣,有关东亚经济圈的崛起受益于汉字和筷子的说法将得到证实。汉语的昌盛与东亚文明复兴乐观地估计,到21世纪20年代,东亚将产生一次新的“文艺复兴”运动―――通过东亚传统文化和世界现代文化衔接、联网,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融会贯通后产生一种新的东亚文明。这是一次东亚人的心灵新的沟通和默契,一次东亚人精神和灵魂新的洗礼和升华。汉语的昌盛是东亚文明复兴的先导。任何语言文字都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的土壤之中,都与自身赖以存在和运作的社会和文化血肉相连。每种文化都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论及实在。怀特说“: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文化有可能永存不④朽。”撒皮尔在他著名的《语言论》中说“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属于身体上某些特征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群。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那种时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①杜剑宣《汉语在今日越南》:,载《当代亚太》1998年国两岸三地和东亚其他国家能够相互协商,停止汉字各自独立发展的趋势,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增大东亚不同国家语言间的融合性,巩固和增强汉字在东亚各国书面语交流中的作用,形成一种在东亚各国共通的“基本汉语”,大多数东亚人就能够通过书面语进行第1期。②唐德刚曾说“:洋文语文一致的道理,便是他们底传统上没有产生过像我们那样简洁的文言。”参见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③上引《新汉文化圈》,第103页。④怀特《文化科学》:,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61?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21世纪汉语的昌盛与东亚64等内容。 
 世纪: 21 世纪: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网络语言,简单来理解,就是网络参与者在网上用来交流的文字、符号、 图形等所组成的书面语言形式。网络交际的隐性特点使得...  “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阅读答案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在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阅读答案 ...  21世纪汉语的昌盛与东亚 7页 1财富值 21世纪东亚青少年大交流计... 3页 免费...21 世纪东亚地区的日中关系(讲演稿) 2002 年 12 月 25 日 16:10 今年 8...  21世纪汉语演讲稿2_英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主题演讲稿,具有参考意义 俗话常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不仅是几百几千年来 的经验之谈,而且很多人更...  (So cial Sciences) Jul., 2006 V ol.13 N o .4 21 世纪汉语电影中的...(1962- ), 男,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 曾任教于匹兹堡大学东亚语言...  SHANGHAI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COURSE PAPER 题目:汉语能否成为 21 世纪的第一语言装 订线装订装线订线 学院 学号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社区学院
翁嘉锋 ...  && 第 8 课《二十一世纪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新语言知识点,提高汉语读写能力,特别是汉语交际能力。 2、通过学习分析网络时代...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 们的祖国早已不是那只任人欺凌,遭人蹂躏的东亚睡狮了,...21 世纪将会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 见证。新世纪的主人会使中华民族更加昌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亚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