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那些美国的美国飞行员夹克开B2是什么感觉

美国退役飞行员曝出内幕:原来美联航暴力拖拽乘客下飞机背后的水这么深!!!
| 这才是美国 |
用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
昨天一整天,中美社交网络被美联航暴力拖拽乘客的视频都给刷爆了,最新的报道及真相是:
1英国《每日邮报》说这位被拖拽的大叔叫陶大卫,是美籍越南裔(飞机上他自称华裔),确实是医生,肺部肿瘤专科医生,今年69岁,他的妻子是名儿科医生。
2芝加哥警方声明称,某种程度上,乘客脸部的伤是自己摔倒的,他的头撞到扶手上,导致受伤。可以确定,有暴力拖拽行为,但没有动手打乘客。拖拽的机场安保人员已经被停职,等待调查。
暴力拖拽视频↓↓
3美国交通部规定,航空公司可以在没有足够志愿者愿意下飞机的情况下让乘客非自愿离开,并有责任决定自己的优先顺序。也就是说,一直到机场安保人员拖拽前,都是合乎规定的?这件事情比较接近真实的经过是:当时飞机确实坐满了乘客,但是有四名美联航员工要乘机,这样就得选4人下飞机,但是没有人愿意下,然后抽签,抽中了陶大卫,美联航出800美金补偿,他依然不愿意下,交涉声音很大,这时机组人员叫来了机场安保人员,然后就发生了拖拽。。。。
事情真相大致明白了,但是小编再结合自己在美国乘机的经历挖下去,发现美国航空公司的服务确实太不咋滴了。特朗普在竞选的时候说“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说明美国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美联航事件所折射的背后的深层问题就是最好的明证。
作者:沈睿思 Noah 编辑 :荔 枝
那么,美联航到底有多差?
这个美联行到底是什么来头?小编在skytrax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调查名单。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最安全、服务最好综合排名,美国航空公司只有达美航空排名最高,还只是是第40名!美联航只排到了第68位!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等生”!
WHAT?!这不禁让大家跌破眼镜,GDP排名世界第一、科研技术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帝国,民航航空业竟如此差?差到比不过新加坡新航、日本全日空、香港国泰航空也就罢了,比大陆的几家排名都还低。
美国航空公司到底有多差?一些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吐槽,小编汇总下大致集中在:
1. 机型比较老,设施陈旧。这个确实,美国的三大航空公司20年间全部破产过,缺钱嘛~什么空间狭窄啦,没有电影可看啦…不信体会下就知道了
2. 飞机餐,国际航线总体质量属中等偏下,填饱肚子没问题,但比国内航空公司的总体要差。更差的是美国国内航线了,要花钱买,只提供饮料,小编从夏威夷飞纽约就深深体会了一次。
3. 乱扔行李,这个咋说呢,国内航空公司也扔,只能比谁更狠了,反正小编回国时行李被扔坏过,难道美国人块头大,扔的高,所以摔的重?
4.空爹空妈,空乘年龄大,这个本不应来吐槽,但年龄那么大了,服务态度还不如年轻的就说不过去了。小编在美国时遇到这种情况,都是这样安慰自己的:美国人把飞机只当交通工具,中国人把坐飞机不仅当交通工具,更当身份的象征了。所以,原谅她们有时不屑的眼光吧。
总之,与美国的身份想比,航空业是相当差的。
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航空公司如此之差呢?
Quora上一位叫John Chesire的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是前战斗机飞行员,从1979年开始做民航飞行员,2011年退役,所以他对美国民航体制的内幕可谓非常了解。
1. 法律。美国1978年通过的《航空解除管制法》,放开了对航空业的管制。低成本/低服务航空公司进入市场。机票价格大幅跳水,2010年的时候每位乘客飞行每英里的费用甚至降到了13美分。各家航空公司纷纷缩减成本,因此导致服务下滑,员工和乘客都怨声载道。
2. 服务VS商品。在价格管制的年代,美国航空公司以优质的服务闻名,但随着管制放开后的激烈竞争和市场需求,对航空公司而言,价格取代服务成为了决定性因素,越低价越好。因此,价格下去了,服务也下去了。美国航空公司如今提供的不能再被视为服务,而只是与价格对应的商品。
3. 钻到钱眼里的管理层。美国航空早期的先驱是真正的航空人,他们热爱自己的航空公司,以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为荣。而现在的航空人只是“精打细算”的商人。“钻到钱眼里”的航空公司领导层们完全不关心服务,不在乎乘客的利益,只在乎缩减成本。其中最糟糕的,就是美联航前CEO Frank Lorenzo。
4. 没有政府补贴。美国航空业和很多国外航空公司不同,没有政府补贴。这实际上造成了不公平竞争,获得补贴的外国航空公司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5. 美国工会的力量。美国服务业不怕顾客,怕员工。因为员工的背后有工会来保障他们的权益,员工稍有委屈,工会就会组织他们罢工,或者将领导、顾客告上法庭。而美国航空业是工会最强大的行业之一。要想得罪员工,他们得三思了。
除了上述几点原因外,我们也知道美国是个讲求“政治正确”的国度,讲究人人平等,这个平等不管是种族、性别、年龄等等其他方面都要平等,这就导致顾客对服务员特别尊重、特别宽容、特别有耐心。这可惯坏了他们,他们要是来慢了,弄错了,你只能乖乖等着。
这种平等意识还反映在服务人员的招聘上,你不能专挑那些白人、大长腿的、颜值高的,而忽略了大叔大妈、矮子胖子。因为挑选机制、考核机制都很宽松,所以,你期望整个服务行业的质量能高到哪里去呢?被怠慢应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最新消息是,目前已经有6.9万人到白宫网站请愿要求联邦政府调查这起暴力驱赶华裔医生下飞机的事件。根据白宫官方网站说明,任何请愿签名如果在30天内能收集到10万个支持者在线签名,就能得到白宫的正式回应。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100位美籍华人的亲历亲记,林达、刘瑜、许知远推荐
100位美籍华人的亲历亲记,林达、刘瑜、许知远推荐
今日搜狐热点南航飞行员在国外的日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校报电子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航飞行员在国外的日子
作者:学生记者 胡淑敏 龙天翔
  众所周知南航的特色专业之一便是七院的飞行员专业,而对于普通同学来说,更为好奇的就是他们在海外的学习生活。对于遥远的国外,很多人总是憧憬又害怕,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他们在海外航校最真实的体验。
  出国学习之前,每一位飞行员都要经过海外学校的面试,一位2013年出国奔赴海外航校的老学长许自存给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许自存学长认为,提前准备听力、口语等方面的技能,可以大大增加面试通过率。同时,多讲一些能使面试官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自我介绍环节要学会抓重点,不要太空洞,尽量能说得有趣,让面试官能感兴趣,我当时认为男人都会喜欢车,就和面试官讲了很多有关跑车方面的话题,他们也喜欢,所以聊得很投机,专业知识问得很少。”这是学长自己在面试时的感受,也是给学弟们在面对面试官时的锦囊妙计。
  然而通过面试对于一名踏出国界线的南航飞行员来说,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学习与训练才是他们的主旋律,当学长回首自己的学习生活时,不禁百感交集。有时,他真的感觉很累,可当这一切都成为回忆时,他也免不得一阵怀念。
  汪泽俊,一名今年刚刚前往海外的南航飞行员,他从一名在校学员的角度,给我们讲述了他的感受。也许因为本就性格豁达,他并没有提到训练和课程的艰苦,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他的课程,不过当记者与他闲聊的时候,言语间透露出来的仍旧是训练的艰苦,“晚上偶尔自己开小灶,炒点菜或者弄一顿火锅,主要不是每天都有空,也不是每天都有那个力气。”严酷的训练中却还不忘寻找生活中星星点点的乐趣,想必这苦与乐交织的生活将成为我航飞行员们最美的回忆。
  没有飞上天空就不能叫做飞行员,第一次试飞对于每一位飞行员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许自存对他的首飞仍记忆犹新,不论在地面上多么镇定,到了天上之后都是另一种感觉,许自存在谈到第一次试飞时说道:“第一次飞的时候很懵,陆空通话在下面说得还挺流利的,真正到了滑行道那边和地面通话一个字都蹦不出来了,至于检查单,基本也是能做一半就谢天谢地了,我的教官人很不错,第一次飞跟我讲就是体验,开心就好,不要在意别的。”
  身在异乡适应环境也是飞行员们的必备能力。来自世界各地的飞行员们感受着异国的风土人情,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别人,生活方式的突变虽然猝不及防,可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体验,当真的融入新的环境后,许自存发现自己开始喜欢上这个遥远的文明国度了,在提到外国生活时,他说:“我喜欢没事时在周边走一走,看看当地人是怎么生活的,偶尔去餐馆感受一下。心理变化方面,我这个人心态还算可以的。”不过,许自存的学业也并非一帆风顺,仪表最后一次校内口试,他一共挂了4次,最后近乎绝望的他主动去找了他的班主任,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得到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那时候,我真正地感受到了美国人的公平性。”严格的考试中,同样存在着温馨的点滴,不论在哪里总有一份情怀,能做你平淡岁月里那颗耀眼的星辰,温暖你的生活。
  每个飞行员想成为飞行员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有人是为了儿时的梦想,有人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汪泽俊却不是这样。“热爱蓝天,盼望飞天”的豪言,他没有说;“为人民服务,为国家贡献”的壮志,他也没有讲;他只是平淡地说道:“体检过了就来了,随缘而已,干一行,爱一行,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王泽俊的话语总是这样简练,可“干一行爱一行”的从容和尽责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勤勉于当下,努力于今朝,修行于日常,王泽俊的言行堪称模范。
  远赴海外求学的南航飞行员们,都期盼着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将自己生命中最美的时光留在了国界线之外。飞行员是他们做出的选择,他们每个人也都正为自己的选择奋斗着,就像是一颗带着南航烙印的星星,编织着南航人长空牧群星的星空。特别推荐:您若代理推广下列互联网云产品,您将会获得意外惊喜,赶紧点击联系我们吧
&本版其他文章
验证码: &
?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B2-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阅读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阅读网留言板发表的作品,阅读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B-2是美国对付伊朗的军事与外交双重武器(图)_新浪军事_新浪网
B-2是美国对付伊朗的军事与外交双重武器(图)
美空军B-2A隐身战略轰炸机能一次性投下相当于整个战斗机中队的弹药量
  B2飞行员的思想状况深受冷战时期美国投送核武的战略空军的影响。由于他们肩负着令人恐怖的战略责任,与无拘无束的海军飞行员相比,空军飞行员更刻板,更保守。B2飞行员深深地刻上了冷战敏感的残余,与他们在一起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一场可怖复杂的战斗可能就在前面。
  自柏林墙倒塌以来,如果我们学到了什么东西,那就是一切皆有可能发生。20世纪80年代开发B2时,部分考虑就是,进行这种秘密强大的核轰炸机项目,会诱使前苏联进一步陷入经济困境,几乎没有人期待这种飞机有什么实质性的用途,尤其是冷战结束后。
  然而,科索沃战争接踵而来。1999年的这场冲突代表着空军战略的一次突破:不选择多种飞机的地毯式轰炸,而是利用几架B2,每架以超高的精确度打击多重目标。骤然之间,空中战争不再是需要多少架飞机去拔掉一个大目标,而是用一架飞机能够拔掉多少个大目标。科索沃战争还证明,高科技也可以用于有限战争。B2轰炸机使得不愿意招致平民伤亡的克林顿总统能够发动危险系数最小的打击。
  接着,B2被用于阿富汗和战争。在那里,正如威勒上校所说的:“B2发表声明,这个声明是:‘我们说话算数!’”他把拳头嘣的一声砸到桌上。威勒拥有工程学和战略研究双学位,是参加了3场战争的老兵和驻扎欧洲的外交官。“这种飞机的阻吓效果与它的破坏能力可能一样重要”,他继续道,“任何对手都知道,B2可以带着强大而精确的破坏力悄无声息地进入他们的国境。有了B2,我们能够更好地对流氓国家的决策过程施加影响。这种隐形轰炸机不仅是军事武器,也是外交武器。”
  威勒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些国家是谁,但话外之音无疑包括伊朗。随着伊朗将越来越多的重要设施深埋地下,巡航导弹无力穿透,B2投放重型炸弹的能力越发重要起来。如果美国攻击伊朗,B2将会扮演重要角色。如果美国不攻击,那么B2也是外交角逐中一只看不见的手。
  B2致命伤:复杂与昂贵
  1989年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坐上了B2。大多数B2轰炸机都是用州名命名的,我乘坐的叫佐治亚幽灵,飞行员是贾斯汀?安曼。飞行任务指挥员留在地面为我腾出了地方,驾驶员座舱里充满不舒服的金属味。舱门关闭后,那里只够放张小折叠床,飞行员在长途飞行中可以轮换休息。
  B2有电脑操纵航向,飞行员无须担心这些任务。然而,与海军平台联络是个挑战,因为海军和空军使用不同的技术系统,正如一个飞行员说,协调这两个系统就像将苹果系统和微软系统整合到一起一般。维修机组人员给我们飞机的绰号是“黑鹰”。我们的代号是“死亡62”,与我们并肩飞行的是“死亡72”,在空军战斗部队里,没有人对这种暴力名称感到不安。
  飞行还没有乘坐普通战斗机那么激动人心,我们上升和转弯的角度不比一架商用飞机来得更剧烈。飞机升至3.2万英尺高度,天空格外纯净,积云云层在飞机下面,看上去形状像菲律宾海。飞行很简单,只要对着电脑屏幕稍微调整,保持航线直行则可,飞行艺术全无。在这种轻松飞行背后是地勤人员的全副精力投入。让4架B2从怀特曼空军飞往安德森空军基地,要动用155名地勤和130辆卡车装载的设备。在几座大楼和机库里,地勤人员实行12小时轮班制,一切均要按照严格的规范操作。这样巨大的投资不得不让人担忧,如果未来在国外修建B2机场,所在国于战争中途禁止美国使用机场,那么美国的巨额投入不是白扔了吗?
  威勒上校说,在未来的冲突中,B2和快速攻击潜水艇等常规武器将与掠食者直升机、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协同作战。鉴于入侵伊拉克后需要大量部队投入,美国军事在后几十年里的主要着眼点将不再是维持大规模的作战部队,而是利用可以召唤空中和海上打击支援的地面快速攻击部队攻击具体目标。譬如,在与地区大国伊朗的战争中,在地面特别行动小组在特定时间内确定目标后,A10和AC130等低空飞机可能很少使用,而是使用B2等高空重型轰炸机,向地面投放庞大的高冲击力炸弹。
  这样的行动在复杂性方面――大量的武器被用于快速协同的攻击――呈几何级的增长。因此,今天美国军界的争论――发展常规武器还是核武器,钱花在这种飞机上还是那种飞机上都没有抓住主题。问题不再是一支特种部队、或一艘潜水艇、或一架掠食者、或一架B2轰炸机独自能做什么,而是这些武器如何能够联合使用彼此协同。
  但更大的问题随之而来:如果果真如威勒上校所说,出于军事和外交的双重需要,B2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它超过10亿美元的造价,真的是价格帝国里令人压抑的指示器。一个前民防官员说:“看看‘基地’组织从9?11袭击获得的回报率,仅投资数十万美元,就迫使我们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换句话来说,B2可能是必需的,但假如回报率只有20%,怎么办?这位前民防官员说:“我并不是说我们要求有‘基地’组织那样的回报率,但如果我们想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必须缩小这种差距。”
  南都周刊稿件,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2]    
【】【】【
【】【打印】【】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的新闻404 提示信息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飞行员夹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