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父亲犯错官员党员署真实姓名检举的父亲官员需要负责吗

女儿举报官员父亲【夏津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83,379贴子:
女儿举报官员父亲收藏
京华时报[微博] 03:08湖南怀化官员女儿举报父亲养情妇京华时报讯 据湖南省怀化市纪委网站昨天消息,湖南怀化市委巡视联络办公室原副主任滕树旗严重违反廉洁纪律、生活纪律,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等被双开,此前其遭女儿实名举报吃喝嫖赌、包养情妇。今年7月21日,有网帖举报怀化市委巡视组副组长滕树旗包养情妇,发帖人自称是滕的女儿,控诉父亲“长期在外吃喝嫖赌、包养情妇、虐待自己”,与其中一个情妇唐某某的私生子已有5岁。当日下午,怀化市纪委对此事作出回应,称已对滕树旗作出停职处理,并成立专门调查组。7月27日,怀化市纪委发布消息称,对滕树旗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怀化市纪委在此次通报中称,经查,滕树旗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担任市纪委监察局纪检监察二室副主任、执法监察室主任兼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便利和影响,在工程项目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其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部分资金据为己有;严重违反生活纪律,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未经过依法批准,非法占用土地;长期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号牌、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通报称,滕树旗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本应廉洁用权、严于律己,却理想信念丧失,以权谋私,严重违反党的纪律,且在党的十八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情节严重,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市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市委常委会议批准,决定给予滕树旗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滕树旗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已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酒店预订,一套房解决多人住宿,家庭式住宿体验,可洗衣,可做饭,全家出游的好选择!2星的价格,5星的体验,酒店预订,体验携程贴心服务,助您开启完美旅程.
寡廉鲜耻滕树旗,吃喝嫖赌全无敌。女儿举报被查实,惨遭双开蹲了底。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女儿为何举报官员父亲吃喝嫖赌包二奶?
  作者:洪巧俊
  这是一个沉闷的话题。有网友说,以为只有干女儿能反腐,难得看到新世纪也有亲女儿大义灭亲了。干爹不是亲爹,有的还有说不清的感情瓜葛,干女儿举报干爹,成了反腐英雄,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但女儿举报亲爹,那就让人愕然,都说父女是前世的情人,因为父亲对女儿那种慈爱无以言表。可女儿又为何要举报自己的官员父亲?
  昨天上午,有网帖举报怀化市委巡视组副组长滕树旗包养情妇,发帖人自称是腾的女儿,控诉父亲“长期在外吃喝嫖赌、包养情妇、虐待自己”。还与其中一个情妇——唐某某的私生子已有5岁。昨天下午,怀化市纪委称,已对滕树旗作出停职处理,并成立专门调查组。(日《京华时报》)
  女儿举报父亲,可谓是大义灭亲,这样的举动在剧情可以看到,但在生活中却很难见到,这是因为中国人很讲究孝道,如果女儿举报父亲会被别人唾弃,怀疑不正常。但如果女儿举报的父亲是现代陈世美,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滕树旗的女儿滕梓怡讲的都是实情,那么,滕树旗就真正是个现代陈世美,戏中有陈世美派人杀妻儿,而滕梓怡的举报中有“雇凶杀我”。这说明滕梓怡并不是一身凛凛正气,而是因为父亲的无情,而迫使这个女儿也无情,举报父亲滕树旗吃喝嫖赌、包二奶、贪污受贿、充当黑社会的保护伞等等。
  “为官之道,德在其首。”官员要讲究“官德”。然而,当前官员“官德”缺失现象日益凸显。如果一个官员对家庭不负责,对亲人缺亲情,德从何谈起?一个官员的好坏,其实从他对身边人、对家里人如何,便可窥见一二。一个长期打骂妻子,虐待女儿的人,会是一个好官?此次新闻中的主角滕树旗,为官不仁,失德至此,连亲生女儿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惜之心,对家人尚且如此狠心,还能期望他在当地做一个好官?
  新闻还有另一个大看点,那就是被举报人身份之特殊——怀化市委巡视组副组长。从举报的材料中可以看出,网上举报也是出于无奈,因为举报人曾找过父亲滕树旗的领导,而没有任何结果。但就是这样一个被家人举报,没有官德的人还担任市委巡视联络办副主任,这样的人还要监督查处别人,不是很具讽刺味吗?这难道不是有关部门的失察?
  由此,我想起了汉代时推举官员的“察举制”,大致的流程是地方官员的产生是推举当地品德最好,最践行孝道的人才担任的,这样保证了官员不至于空有才干而毫无品行。“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曾精辟阐述了“德”、“才”辩证关系。有人曾说:“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一个人再有才而无德,也犹如绿头苍蝇,满肚子坏水,全身细菌,这显然就是个毒品,只会毒害社会,对社会无益。滕梓怡举报父亲对她痛恨毒打还不够,还想要雇凶杀了她。如为真事,让人不寒而栗。
  “官德”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之基、为政之本、作风之源、廉洁之根。但是滕树旗根本就没有官德可言,举报中还说到滕树旗包养情妇私生子。如今贪官倒台,多有风流事,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滕树旗与唐某的私生子已有5岁,5年了当地有关部门就没有发现?而当滕梓怡上门举报,有关部门为何迟迟没有去调查?这让人联想到是不是“官官相护”?
  由女儿举报父亲,我想起了迈克尔·度德威特最成功的作品《父与女》,作品讲述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而父亲在河岸挥别而去。思念父亲的女儿,骑着单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来到河畔等待……这种父女之爱多么让人感动,当然我们生活当中,这样的父女之爱,媒体也报道很多。
  可滕树旗、滕梓怡的父女之恨,却让人感觉到一种痛,这种痛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作者:洪巧俊
责任编辑:AP017
本文相关推荐
利比亚撤侨亲历者王本虎:祖国派邮轮接我逃离战火他是35860名安全撤离的中国公民之一近日上电视讲述撤...
中新网北京10月7日电(吴涛)天天红烧肉、顿顿女儿红这是不少人十一长假期间过的日子,再加上奔波游玩,...
做志愿,标叔30多年的习惯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家、陈映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映志愿者潘炽标和他...
台商林璟均在广州开的甜甜圈店郭军摄中新网广州10月6日电题:台商林璟均:台青大陆创业要接地气中新网记...
中国代表:联合国维和行动应重视出兵国作用新华社联合国10月5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
频道信箱: news#(#改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从轻发落官员有损法律尊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如何看待整个官员群体?有用“公考热”现象来证明他们养尊处优的,也有用调查数据证明他们不幸福的。最近持续发酵的是《新华每日电讯》提出“领导干部大多是贪官吗”的问题,该文认为这种判断缘于“人们对腐败易发多发的一种"吐槽",是网络情绪的一种宣泄,既不具有真实性,也不具有科学性”。当然,这个结论也备受网络“吐槽”,争议并未停止。  若把“贪官”作为一个犯罪概念,根据法律常识:“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那么结论也就很明显。但即便“领导干部大多不是贪官”的判断成立,也不能忽视民间对贪腐的激烈情绪。我们无意对这个庞大群体做出定性或定量判断,但是在现实中,从轻发落犯错乃至犯罪的官员却是值得重视的话题。  在目前的行政与司法架构中,犯错或犯罪,官员通常要承担行政或法律责任。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要追究犯错或犯罪官员责任时,往往会遇到强大的阻力。比如有部门给涉嫌犯罪官员出公函请求轻判,至于暗地里托人情、递条子更不在话下,通常的说辞是“曾有功劳”。  辩证地来看犯错或犯罪的官员,他们可能确实善恶兼备,一个贪腐官员有可能是孝子贤孙,一个亲民干部也可能渎职。中央在选拔干部时,都强调德才兼备,但现实中并不都能两者兼顾。于是在现实中,就出现了评价的吊诡:官员德有缺时,就强调其才有余;官员才不足时,就强调其德很厚。  这种观念在面对发落犯错或犯罪官员时,就出现了某种扭曲,显得过分温情,甚至网开一面。比如,在众多危害极大、舆论反弹很强烈的事故、事件中,常有官员因此辞职、免职、撤职,这一定程度上及时安抚了公众情绪,展现了“责任政府”的格局。但是,过不了多久,其中有些干部又悄悄官复原职,甚至还有升迁的,这个过程鲜有透明。群众如果对此有疑问,通常的回应就是“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甚至出现被抓官员身陷囹圄,每月还可以在单位领到“签到奖”和补贴。  还有就是违纪乃至违法事件发生,所涉干部往往辞职了事。比如山东鸡黍镇一名女官员25岁高票当选镇长,后来被网络举报其父亲是上级组织部副部长。正当网民拭目以待有关方面给一个清楚的调查时,他们父女同一天辞职,此后就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所谓后续的调查,在两个月后依然悄无声息。国家档案局日前也有类似例子。  此外,对犯罪官员也存在优待的情形。首先,在案件审理时,一些官员总不忘强调自己的政绩,试图将功折罪。比如雷政富晒出自己的廉政记录本,“记录了为官多年来上交140多万元”;刘志军的辩护人也强调“刘在任期间对高铁所做的贡献”。这些努力都可能影响庭审结果,但现代法律上并没有把“政绩”折“罪行”的规定。  其次,在判决时,涉及职务犯罪的官员被判处免刑和缓刑比例过高。有的官员被“双开”后就没有再进入司法程序,有的即使进入了程序,也被“免刑”。舆论还呼吁不要让“头衔”、“党籍”成为违法犯罪的“护身符”,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就称,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比如以政纪处分代替刑事处理,“割发代首”,从轻发落。  再次,在执行刑罚时也出现“法外开恩”的情况。今年“两会”时最高法就强调要“规范减刑、假释工作”,当时就有代表说,目前过多过滥的减刑、假释已引起了社会的质疑和不满。而在保外就医的实践中,也存在着降低标准、顶替检查等问题。极端的例子就包括广东省一名原副市长,他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却一天牢没坐,在审理期间就办好了“保外就医”。  我们不提倡“仇官”,也不刻意“护官”,只是想强调无论是什么官衔、什么身份,在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上应该一码归一码,功是功、过是过。针对有过特殊身份的官员,只有确保立法、司法和执法上的公平,才不会有损法律的尊严。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考生落榜官员父亲上访 公考第一名被暂缓接收_正义网
考生落榜官员父亲上访 公考第一名被暂缓接收
时间: 01:11  作者:  新闻来源:正义网
& 【核心提示】
本刊曾在上期“廉政观察”栏目中关注了“官二代”攫取社会资源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本周又有实例出现:陕西省西安市城改办一职位公考第一的考生张竞因第二名考生张洋父亲的举报上访被告知“暂缓接收”长达八月之久。而张洋父亲张文祥新城区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正处级)、母亲杨素梅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市新城区总工会主席(副局级)的身份迅速点燃了舆论的关注热情。
【事件回溯】
●2009年3月,张竞参加了陕西省公务员考试,报考的是西安市城改办的一个“科员(城市规划)”职位,其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经过笔试和面试两轮,张竞以综合成绩69.175分名列第一、张洋以67.475分名列第二。按照2009年度陕西省招录公务员办法中“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1∶1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的规定,张竞进入体检环节并顺利通过。
●2009年7月29日,张竞接到了西安市公务员局(当时属西安市人事局,2009年底设西安市公务员局)的电话,她被告知,有人举报她专业不符,需要把毕业证、学位证等材料拿到人事局进行进一步审核。
2009年10月16日,张竞从西安市人事局领到了西安市公务员录用通知书。2009年10月22日,张竞到西安市城改办报到,西安市城改办人事部门按照程序予以接收,并通知其于下周一来单位上班。
●2009年10月26日,张竞到西安市城改办上班时,该单位秘书处负责人告知她,张洋的父亲今天来单位闹了,说要是安排你上班他就从楼上跳下去,单位的意思是出于稳定考虑,暂缓你到单位上班。数天后,张竞又接到西安市城改办主管人事招考的张姓工作人员电话,对方让她把报到手续拿回去。
经西安市公务员局确认,举报张竞专业不符的人是总成绩第二名的考生张洋的父亲张文祥。这期间张文祥还到陕西省和西安市公务员局进行了信访,要求取消张竞的公务员录取资格。西安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领导小组、陕西省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办公室、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均答复认为张竞专业资格并无不符。
●2009年11月23日,张洋将陕西省公务员局告上法庭,要求陕西省公务员局撤销录取第一名张竞,并录取他自己。
2009年12月15日,西安市新城区法院对此予以立案,并交由新城区法院行政庭审理。2010年3月16日,西安市城改办和张竞又被追加为第三人。
2010年4月6日,西安市新城区行政庭开庭审理此案,但至今未作出一审判决。
●2010年6月,天涯论坛出现了一篇名为《求助:最猖狂官二代为夺取公务员疯狂欺压平民女子》的帖子。在这篇帖子中,张竞指出张洋家人为争得职位,使出了包括“缠访闹访”、“网上诽谤”、“告黑状”“新闻暴力”、“跳楼自杀”、“打官司”等各种方式。张文祥还向纪委举报张竞父亲、三原县马额镇财政所干部张振华超生。
●2010年7月9日,西安市公务员局录用与考核奖惩处处长巩军向记者表示,“即便是进入了诉讼程序,省公务员局红头文件的行政效力也不应受到影响,因为根据《公务员法》规定,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有权对职位的专业条件和要求进行解释。”同日西安市城改办秘书处一位张姓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张洋作为编外人员在单位工作了一年多。张文祥也承认与西安市城改办主任贺登峰相熟。
●7月14日,张竞接到西安市公务员局录用与考核奖惩处的电话,通知其到西安市城改办办理入职手续。7月17日,张竞来到西安市城改办顺利办好了相关入职手续。
【舆情传播】
6月30日,名为“我是民二代”的ID在天涯社区的传媒江湖、法律论坛、网络天下版分别发帖举报了这一事件,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7月1日,ID“qinyuer”在天涯杂谈版发帖“求助:最猖狂官二代为夺公务员疯狂欺压平民女子!”终于引起反响,该贴被点击76687次,回复1731次。
7月12日,《中国青年报》在“特别报道”专版里发表三篇文章《考了第一却无法报到的公务员》、《张文祥:我和城改办主任很熟》、《招录专业要不要字字对应》集中报道了这一事件。中青报的报道迅速引起网络强烈回应,当日相关报道即达260篇。7月16日,《中国青年报》的后续报道《张竞入职西安市城改办》使此次舆情传播达到最后一个高潮。
“官二代”的字眼频繁在转载报道和媒体评论中出现,也点燃了网友的评论热潮。搜狐相关报道下的评论量高达114371条,新浪相关报道下的评论量也高达59404条。人民网教育频道7月16日公布的一周新闻红黑榜更将此次事件列为黑榜第一。
【媒体观点】
怀疑职位为“张洋”量身定做
7月13日,《法制日报》刊文《公务员考试,官员“闹访”形式升级》称,西安市城改办招考的“城市规划”职位是否存在量身定做的情况?怀疑的理由有四:首先其报考条件过于具体。其次是张洋在参加此次公务员考试之前的身份是西安市城改办监察大队编外工作人员,已工作了一年多。招考职位要求中的“熟悉……最佳”的描述恰恰最符合张洋的情况。第三城建局与城改办的工作业务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张洋之父张文祥又与市城改办主任贺登峰“很熟”,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其四张洋之父坚称张竞所学专业与招考职位要求不符,是偏执还是先入为主导致,张竞被录用的结果是否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从而反应过激,也让世人大有猜测余地。
官与民上访的差别待遇
7月13日,《东方早报》刊文《官员闹访果然有用》称,因张洋的父亲以跳楼相逼,原本接到报到录用通知的张竞仍被单位告知“暂缓接收”,而且一“暂”就是八个月。有网民认为,官员的闹访果然比屁民有用。如果是草民,采取这样的闹访方式,现在应该在精神病院里吧,或者在什么法制学习班里;但张洋家长的闹访,竟然能“延缓”行政机关正常录取一个考生。公务员招考制度对权力的免疫力,看来还是被高估了。张洋家长的“闹访”、当事单位的“配合”之间,有没有权力暗送秋波,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被践踏了。
官员上告并无不妥
7月13日,《重庆商报》刊文《第二名告第一名并非什么坏事》称,我倒以为,西安发生的这起“第二名告第一名”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能说,第二名张洋的家长是当地官员,就不可以伸张权益。公正的普适性在于,它对于公民平等看待,体现在官员身上,既不能因为其是官而特别厚待,也不能因为其是官而要求其放弃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就目前的事件进展来看,或许张洋父母当地官员的身份在阻挠张竞上班报到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权力之手肆虐的迹象。某种意义上说,张洋选择上告,还正体现出法治的进步,它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它说明了权力之手也并不是无往而不胜。
质疑张竞身份
7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文《“考第一”有无猫腻不能老让公众猜谜》称,诡异的是,如果考第一名的张竞成绩真的很过硬,录取过程真的很公正公平,那即使是举报者“无理取闹”,也应该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理直气壮地让张竞上班。为何已经录取通知书发出去8个月,“第一名”还迟迟不见正式录取。这越发让人觉得这里面水很深。难道真的里面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纠葛?
7月13日,人民网“观点1+1”文章《副局长为子争“肥缺”不惜闹跳楼?》称,从“背景论”的角度,此事还有值得揣摩之处,那便是第一名考生张竞是何许人也?如果张竞的父母是一介布衣,还则罢了,如果也是“有身份的人”,还要另当别论。
首例案件的判决意义重大
7月13日,《重庆商报》刊文《第二名告第一名并非什么坏事》称,既然事件已经走到诉讼这一环节,那么也只有法院能给双方一个说法了。据称,在公务员考试中,以报考资格为由,第二名起诉招考单位要求撤销第一名而录用自己以及省级公务员局被考生告上法庭在我国皆属首例。判决将会给类似事件的处理带来示范,而且判决也会澄清公务员考试中的种种困惑,比如:“暂缓接收”最多能拖多长时间?公务员主管部门解释权有多大?这一切,值得期待。
“民二代”悲剧何时了
7月13日,《华西都市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层青年向上流动要越几道坎》称,从某种意义上讲,张竞和高考被冒名顶替的罗彩霞的悲剧一样,都折射出底层青年向上流动的困境。即便舆论对此给予广泛同情,对那些挤占平民子女上升通道的蝇营之举发出一致怒吼,可当此类事情换着马甲反复出现时,声讨也会在声嘶力竭后陷入无力。这就不单是一个人的惊恐和悲情,而是有着某种普遍性和必然性了。而这反过来又要求我们即使无力也要抗争,不能坐视权势膨胀淤塞向上流动的通道,不能让既得利益自我繁殖固化。
【网民观点】
综观网民观点,普遍对张竞遭遇表示同情,并对张文祥胡搅蛮缠的行为表示斥责,如新浪浙江省金华市网友“鸡毛换糖”留言:“道德是有底线的,依法举报也有底线。当违背政策不涉及自己利益时,漠不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时,想方设法也要举报。这事件本身就是挟私报复,哪里是什么为了国家利益,为了维护法制呢?正因为自己是领导干部,同有关部门有种种关系,才会频繁闹事,胡搅蛮缠。如果没有领导身份,你会吗?你敢吗?这样的领导连做人都不够格!”搜狐湖北省武汉市网友留言:“张洋的父母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张竞报考的这个职位是给张洋设的,没想到这位公子哥考试不及另外两位,名列第三,在面试后排到了第二,这里面是不是也是文章,指面试。但成绩比第一差太远了,职位没到手。就开始闹,难道这公务员只有处以干部的孩子可以做吗?纪委要好好查查这两位处级领导干部。”也有网友指出用人单位作为不当,如搜狐社区网友“我偿还”留言:“问题不在这名局长身上,是在用人单位上,他们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的录用张竞?”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陈艺芳
正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检察日报”或“稿件来源:正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检察日报正义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正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它报纸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正义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苑刚的父亲河北省官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