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篇文章讲2017年宏观经济,配幅2017过山车事故的图,出自哪个博客

评论 (0条)
抢沙发,第一个发表评论经济下滑说明反腐初见成效
经济下滑说明反腐初见成效
&经济下滑引发了恐慌,精英们又是开会,又是讲座,嘴上不明说,矛头却暗指反腐扫黄打黑。不出我所料,经济学家们一反常态,纷纷报警,说房地产崩溃在即,中国经济危矣。
&中国土豪的渊薮——房地产商呢?有点轴的王健林傻乎乎地断喝:“以王石为代表的一干人马却心照不宣、心知肚明,绝不“打横炮”、“帮倒忙”,纷纷跳将出来加入唱衰房地产的大合唱。这是不是有点奇怪:王婆卖瓜,不是自卖自夸,而是自我践踏。
&&其实,不是经济下滑引发了恐慌,而是反腐扫黄唱红打黑引发了恐慌。此话怎讲?容我慢慢道来。
&&中国房地产有没有问题?当然有问题,而且问题很突出,泡沫很巨大,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但是,自进入2000年以来,10多年了,经济学家和房地产老板一直都在力挺房价,一路高歌“我们的事业充满阳光”,何以这个时候却要自我否定呢?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官府投了几万亿银子给经济打鸡血,之后的中国经济坐标图有如过山车,一路北上之后开始掉头南下。不能自洽的是,不论是庙堂公文还是学术定义,这之前的说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结果,是正常的减速。何以这个时候,他们却坐立不安了?
&&“中国模式”是中国成功人士的骄傲,即便铁的事实摆在眼前,精英们“打死也不承认”这模式有问题。其实,中国经济的运行模式,是一种非常畸形的模式。现在连农民工都知道,中国经济的基本逻辑主线是:依靠外需拉动。我要强调的是,除了外需拉动这条主线,中国经济的基本逻辑还有一条主线:依靠腐败拉动。腐败和外需对GDP的贡献到底是多少,如果做做实证分析,肯定会让大家嗔目结舌。
&&从经验上看,说腐败和外需的贡献占100%会有水分,说“相当重要”肯定不是虚言。所以,一旦腐败和外需这两条运行线路循环不畅,甚至断裂,中国经济必然趋向下滑。问题是,这样畸形的经济运行逻辑值得提升为“中国模式”吗?这样畸形的经济运行逻辑能够持续下去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外需拉动GDP的逻辑已经家喻户晓:中国廉价劳动力生产的商品,廉价卖给老外消费,换回来的外币再以国债形式借给老外再消费,如此循环往复,似乎要“以至无穷”也。而中国的劳动者却只能拿着低廉的血汗工资,在生存线上艰难地挣扎。这种“运行逻辑”不仅不公平,而且已经不可持续。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外需的萎缩,外需拉动的逻辑正在走向断裂。
&&腐败拉动GDP的逻辑其实更加恶劣:少数权贵与资本联手垄断了社会资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路径(直接的如“三公消费”,间接的如权钱交易、设租寻租、工程发包,等等),掠夺并占有了巨额的利益。然后,通过奢侈和腐朽的消费,拉动经济运行发展。这种“运行逻辑”貌似带来了繁荣,其实是以损害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为代价的,极大地强化了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如此恶劣的逻辑不仅极其反动,而且正在疯狂地侵蚀中国经济原本健康的肌体。
&&以上的运行逻辑就是所谓“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很显然,如果反腐扫黄打黑挤出了这种畸形的、腐败的消费脓水,那么中国社会的肌体必然瘦身缩水,中国经济必然趋于下滑。如果中国经济不下滑,那么,反腐扫黄打黑的效果就值得怀疑。
&&因此,暂且不论基于结构调整的减速,也暂且不论经济周期的宿命规律,我对中国经济下滑有两个基本判断:其一,反腐扫黄初见成效,经济下滑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其二,随着畸形消费的退出,必须有健康消费来填补消费的空缺。基于这两个基本判断,中国经济的未来面临一个问题:怎样实现由畸形消费到健康消费的转变?“转方式,调结构”的要害究竟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实现“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目标?
&&谈到“转方式,调结构”,庙堂的公文和学术主流的共识从来就超越不了“绿色”、“低碳”和“创新”这类关键词。“绿色”、“低碳”和“创新”的境界当然很高,也是“必须的”。然而在今天中国的现实背景下,“转方式,调结构”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搞低碳,不仅仅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其关键所在,还是被余孽了的那位说的中肯:
&&——“对于转变发展方式,人们往往从技术层面找原因,把重点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等工作上,这些事当然也要做。但有两条更重要:一是缩差共富,二是扩大消费。”
&&按马克思的逻辑,调整分配结构就要触动私有制的生产关系——这不是要资本的老命么?这个问题很敏感,我暂不讨论。但是,你不敢触动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你至少可以而且必须触动财政关系——即使在资本统治的世界,触动财政关系也是“可以有滴”。
&&不论财政关系的结构如何调整,有一个基本原则必须遵守:既要“开源”,更要“节流”。如何开源?开源不能杀鸡取卵,不能竭泽而渔。比如,一说到民生问题,有顶层就拿“初级阶段要量力而行”说事,一门子心思在苍生草民干瘪的口袋里打歪主意。“初级阶段”不假,“量力而行”就太虚伪了!巨额的“三公消费”量力而行了吗?穷凶极恶的房价量力而行了吗?几千万职工下岗失业量力而行了吗?MBO瓜分国有资产量力而行了吗?土豪劣绅一夜暴富量力而行了吗?这些东东巧取豪夺从来就不量力而行,还好意思拿草民的生计量力而行,不觉得无耻吗?
&&所以,最近热炒的那个“活到老,干到老”的问题,其实本来并不是一个问题,却生生地被做成了一个问题。站在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思考,与其延迟兑现退休金,不如开征遗产税和物业税。开征遗产税和物业税,才是真正的“开源”。这里面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也很清楚,关键是立场所在,屁股坐在哪里。其中的道理,我就不多说了。
&&至于“节流”,我想多说几句,在当下中国,节流的空间和潜力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而最有效的节流就是反腐败。反腐就是“节流”。
&&“节流”的目的不是要压制正常消费,而是要压制腐败消费。进一步说,“节流”不仅仅是要抑制腐败消费,更要把少数人的腐败消费,转换成多数人的健康消费。什么是健康消费?全体人民的基本消费、必要消费就是健康消费,多数人都能共享的正常消费就是健康消费。总之,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消费,就是健康消费;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消费——比如少数人的腐败消费和奢侈消费,就是畸形消费。
&&关于“腐败消费”转变为“健康消费”这个命题,我在去年6月曾写文章做过一些分析(见《高档垮了,你着什么急?》)。为了说明其中的道理,我举最近几个身边的实例:
&&一是五粮液降价,原来1200元一瓶,现在600元一瓶。若再往下降,酒厂的银子会不会增加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喝五粮液的队伍肯定会越来越壮大。
&&二是元一份,结果营业额暴增,从一天两三桌猛增为一天300桌。
西昌度假回来,带回一大堆枇杷。他告诉我,反腐后没有公款敢来抢购了,于是这枇杷去年30多元一斤,今年10元一斤,想不降价都不行啊。
类似的例子很多,不举了。至于年底公帑吃喝、突击花钱被反腐打压遏制,由此节约出来的巨额财富能为人民办多少事情?我算过一笔账,单是一个小小的处级单位“节流”下来的银子,就令人叹为观止。这说明,经济暂时下滑不仅不是反腐的负面代价,反而是反腐能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最好证明。
&&从理论上讲,反腐败并不必然带来经济下滑,但在当下中国畸形的消费和经济模式下,经济下滑恰恰是反腐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何况“鸡的屁”只是账面上的财富,它与真实的财富并不是等价关系。退一万步说,即使反腐败对经济真有什么“负面”影响,那也只是短期的影响,而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却指定是长期的。最后我补充两点:
&&其一,之所以说“经济下滑是反腐初见成效的证明”,乃是因为,反腐若要取得更大的成效,还必须在挤出腐败畸形的消费之后,真正实现有利于民生的“转方式,调结构”。调整结构的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生产结构,而是在于分配结构。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不多讲。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说:若真的担心消费疲弱经济不振,那么反腐后国库的银子大大增加,为什么就不能拿节流下来的银子给普通民众涨工资、发红包、补社保呢?
&&其二,经济下滑固然是反腐取得初步成效的标志。但话说回来,不论打死了几只老虎,拍死了多少苍蝇,若反腐不敢得罪资本,若反腐败只是定点清除、定向选择,若反腐败节流出来的巨额财富不能惠及黎民百姓,那么,反腐的初步成效就会消耗殆尽,最终恐怕沦为笑柄。但愿不是这样。
.cn/zhaolei1957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Error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转载]中国需要一场经济危机
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长速度为7.5%,比上第一季度的7.7%环比下降0.2%,2013年上半年经济产出增速为7.6%。该数据并非出人意料。在《中国经济全球化观察:2013年1季度》报告中,我们认为“中国全年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加大”,“中国经济关键问题非短期内的增速下滑,而是长期潜在增长放缓”。
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潜在的经济产出增长率由三个因素决定: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也是由这几个因素所支持,包括: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口增长率,和因农民工大规模的由农业领域向工业转移而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大规模和高速资本积累为特征的以生产为中心的增长模式;从政府和国有控制的经济向私有和市场主导的经济转型而带来的全员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形势已经改变,维持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条件已经遇到挑战,潜在增长率在下滑。
首先,由于人口老龄化,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遇到挑战。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口增长率已经从1979年的2.5%降到2011年的不到1%。根据蔡舫等人的研究,该比例会进一步变为负数,即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口会出现负增长。目前,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口的近80%已经被雇佣,就业人口增长率超过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口增长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另外,农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已经从1978年的70%降到2011年的大约35%。考虑到工业已经贡献超过一半的GDP,远超过大多数国家,农业人口进一步向外转移的空间已经在变小,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空间在变小。
其次,尽管有论点认为中国仍然需要大规模资本积累,或者有消费/投资数据准确与否的争论,但主流观点是中国已经过度投资。截至2010年,中国的投资/GDP比例为46%,远超过其它发达经济体或亚洲经济体。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变得更加富有或者积累更多的资本时,其资本回报率会下降,比如中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根据Wind数据,在过去年十三年期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业的总资产回报率在年间连续上升,在2005年达到最高的7.8%之后开始下降,2012年的回报率已经降到1.2%。另外,考虑到就业人口些微增长甚至下降,资本劳动比率会继续上升,单位资本所带来的产出很可能会下降。
最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虽仍有空间,但任务艰巨。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包括两部分:农业人口从低生产率的农业转移至高生产率的工业和服务业;和1978年后的渐进式经济改革释放出的改革红利,包括: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邓小平南巡讲话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此带来的外国对华大规模直接投资、进出口大幅增加等)。对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但基本上认为过去的速度不大可能持续。
自1995年第一季度始,2007年第二季度15%的GDP增长率为过去十八年来的顶峰(见图1.1)。之后美国次货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次发生,已经处于增长下降渠道的中国经济遭受巨大外部冲击,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长率骤降至6.6%,之后中国政府推出规模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为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和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大量投资集中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城市电网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度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三架马车对经济的拉动失衡加剧,企业发展的市场化空间也受到挤压。事实上,该轮经济刺激计划的效果在2009年第四季度达到高潮,之后中国经济产出的增速又基本上处于下降通道,到2012年第三季度GDP增长速度降到阶段低点7.4%。在此背景下,各地地方政府在2012年下半年陆续出台稳增长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受惠于新投资项目的刺激,中国经济产出增速在2012年的第四季度扭转了下滑趋势,上升至7.9%。当时有舆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复苏,实际上该轮“复苏”仅仅持续了一个季度,到2013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又降到7.7%,第二季度的增速进一步降至7.5%。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因稳增长计划而改变,所改变的只是随机(政策)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反弹。图1.1描述了自2007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二季度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以及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对经济增长态势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出,在潜在增长率下滑的背景下,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逐渐变弱。
另外,从上图1.1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应该按照图中红线所示的趋势发展。经济刺激反而让中国经济的波动性增强。
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刺激计划大都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资金来源大部分为债务(银行贷款、信托等渠道)。图1.2显示在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电力供应行业的资产负债率。
电力供应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在过去十三年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公路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了12.5个百分点,且基本上属于是连续上升。轨道交通行业在2011年的资产负债率是75%,2012年升到80.3%。铁路行业的负债情况发展最为迅速。2000年时仅为33.3%,到2012年时飙升到71.2%。而且,大家可以看到,两年期间资产负债率的上升最为一致。其他基础设施子行业也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上升的情况。而且,以上基础设施子行业的带息负债比率也基本上是上升的。考虑到基础设施行业产生的现金流有限,当债务到期时或会出现偿还困难。即使考虑到该类基础设施投资大多属市政建设公共品性质,其支出应该出自地方财政,但截至2012年底全国地方财政收入仅为6.1万亿元人民币,也远低于地方政府在该类投资项目上累积的高达9.3万亿的债务余额。
从整体经济的情况去分析,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伴随过去十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是货币流通量的快速增长(期间中国广义货币M2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6.4%),以及大规模的资产货币化进程(国企证券市场上市和房地产成为广泛的投资资产类别)。过去十多年期间中国的货币创造和传导过程基本上是这样的:因贸易顺差等原因产生外汇占款,央行印刷人民币来收购外汇,新创造的人民币进入商业银行,进而派生出信用(贷款)等融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对融资需求的高速增长。图1.3描述的是过去十一年间单位GDP所需的新增社会融资总量。
从图1.3我们可以看出,自2005年始,中国单位经济产出所需新增社会融资总量在逐渐增长。2005年时单位GDP所需新增社会融资额为0.16,
即为了增加1元的经济产出,新增资本投入 (包括股本和债务)
需要达到0.16元,这一数据到2006年涨到接近0.2,这一趋势持续到2012年,该年的数据意味着单位GDP需要新增0.3单位的社会融资额。年的数据与该趋势有所偏离,但这是因为始于2009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及上十万亿的信贷支出以及随后的退出计划。假如没有该计划,按照图中红色虚线所示,中国单位经济产出所需新增社会融资额逐渐增长的趋势并无改变。社会融资总量中,绝大部分为间接融资。在过去十一年间,除2007年外,股权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均不超过5%,比如2012年,98.4%的社会融资是债务融资。所谓社会融资总量主要指: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融资等债务类融资。
单位经济产出需要更多的社会融资,则意味着单位资金投入带来的收入在下降,或者为获得单位收入而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成本,这都意味着资本效率的下降。资本效率下降则意味着有资金被投到不能产生足够收入的项目中,即资金被错误配置到不应该配置的地方去,甚至被浪费掉。另外,也有可能很多新增信贷通过不断展期成了“万年青”,新增的债务被用于支付利息。这种“万年青”式的贷款在日本资产泡沫破灭之前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印度尼西亚非常常见。
资本效率下降的直接后果是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有大量实证文献研究宏观经济状况与资产质量之间的关系。基本的结论是经济增长与资产质量正相关。比如,2013年欧洲央行对过去10年期间7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尽管经济增长并不能全部解释不良贷款活动,但经济增长指标却是最主要的推动因素。一般来讲,经济增长的下滑与不良贷款的数量/比例有一个滞后的关系,时间差大约是几个季度。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不断放缓,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或会大幅增加。
另外,除了传统的信贷业务,债务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影子银行活动。根据不同机构的估计,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在23万亿-28万亿之间。除了不透明和高负债率之外,影子银行活动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理财产品,其资金来源多为短期资金(比如同业拆借),但其投资的资产一般期限较长,当需要偿还债务时,金融机构可能不能筹集到足够的现金,形成流动性风险。还有信托业务也有类似的情况。
当经济增速开始下降,就像现在中国经济所经历的,债务危机可能会出现。中国监管部门面临的挑战在于对中国银行业粗放型信用扩张的监管,首要的任务是抑制增量债务的增加,或者至少提升增量债务的质量。
中国人民银行所能采取的手段之一是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管理。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达到历史上最高的11%的水平,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央行流动性管理态度的变化。
根据穆迪公司的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国有银行9%资金来自银行间市场,中型银行23%的资金来自银行间市场。银行可以从银行间市场以较低的利率借款,再以高利率将资金贷给其他机构,这些资金最终进入各种项目包括地方融资平台。6.20事件向银行传递央行对流动性管理的态度,抑制银行间市场信贷快速增长,这样可以削弱银行进行金融套利的能力,抑制增量债务进入房地产业和地方融资平台。但6月份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将不会是常态,它向市场传递了央行对流动性管理的态度,即在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前提下改善资金配置效率。
在市场经济原则下,资源特别是生产要素(资本、人力、土地等)根据市场原则流动,当特定企业/行业因效益不好而面临困境时,市场的选择是迫使该企业破产。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是长时期的资源错配,即资源因人为干预而被配置在效率不高的企业和行业,其后果是企业/行业的低效益。中国目前的情况就是存在着一大批效益不高的企业,但它们却在干预比如补贴政策下能够存活,有时整个行业受产业政策影响而存在大批低效企业。所谓“债务风险”就是因为资本被配置在了低效的地方,所谓“经济刺激效果在减弱”是因为资源错配越来越严重,综合的后果就是经济增速在不断下滑。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经济过去几年来的增速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的以资源错配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持续,潜在增长率不断下滑。不过,从目前新一届中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也反映出他们已经开始认真地解决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中国政府对较低经济增长率的容忍程度也在提高(可参考早些时候的报告,包括
How to interpret China's current slowdown和What’s behind
the 7.5 percent)。
具体到2013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在经济需求方面,1-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是20.1%,增速比1-5月份回落0.3%,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出现下降;对外贸易大幅放缓,其中6月份进出口双双下滑,其中出口下滑3.1%,进口下滑0.1%,而5
月份出口仅同比增长1%,增速较4月的14.7%明显放缓,5月进口下滑0.3%,而4月增长16.8%;唯一叫人欣慰的是消费。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月同比增长达13.3%,快于5月份的增长率12.9%,和4月份的增长率12.8%。其他经济指标也并不乐观,包括:6月中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由50.8降至50.1,可算是“大幅下滑”,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数据为50.6,5月份数据为50.8,尽管都高于荣枯线的标准,但低于3月份时的50.9,反映实业界对经济前景预期较不乐观。专注于中小制造企业的汇丰PMI
预览值6 月数据为48.3,比5月终值49.2 下降0.9,为2012 年10
月以来的最低点,反映中小企业景气继续恶化。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2.7%,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基数较低,而5月份和4月份
CPI为2.1%。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2.7%,已经连续十六个月为负值,反映内需仍相对疲软。
就货币政策而言,监管层的思路似乎已经开始发生变化。6月份M2
增速仅为14%,低于5月份15.8%的M2增速,和4月份16.1%的M2增速。社会融资总量在6月份也大降41.6%,而5月份还微增
3.7%,在4月份时则增82.8%,就总量而言,连续三个月下滑。尽管有外部原因,包括监管层对套利资金的监管导致外汇占款下降和美联储定量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但李克强总理三度提出“盘活存量货币”则传递新的政策信号。这意味着中国政府认为单纯依靠增量货币来刺激需求并不能持久,且有巨大的副作用,后面的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对存量货币的应用。
按照目前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在2013年的第三和第四季度会继续向下调整,包括投资增速会继续下降,消费增速基本平稳,在美国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外需或有温和增长,201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下滑至7.4%。最具有挑战性的是,如果加强对增量货币和债务的控制,可能会对现有不能覆盖利息支出的项目产生不利影响,部分理财产品会出现违约,有中小型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遭受冲击,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会出现偿付困难。但违约和重组的出现可抑制道德风险,并向市场传递清晰的信号:应该为错误的投资付出代价。这也意味着要素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率。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的Hsieh和Klenow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资本和劳动力配置在能够生产更多产出的部门,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可能会提升30%-50%。
伴随着违约和重组的出现,中国经济或现一场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应及时推出一揽子改革措施:包括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在内的金融体制改革、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在内的城镇化改革、地方财政体制、土地利用政策的改革、行政管制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和放开民间投资。取决于对现有结构性经济问题的处理,以及新改革措施的推出,中国经济在未来将重回上升渠道。
但就目前而言,一场中等程度的经济危机或是中国经济最需要的,凤凰涅磐后才能浴火重生!
已经发表于2013年7月23日的《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日铁总调图与济南—山东半岛段有关的安排
铁总明年1月5日调图,这是我按照调图文件找出的与我们出行比较密切的变化情况
附件2:变更区段列车
1.南阳~烟台K1360/1
K1362/59次运行区段改郑州~烟台,郑州局担当。
2.烟台~郑州东G1850/47
G1848/9次延长长沙南,济南局担当,变更区段走京广高速线,长沙南过夜、吸污。
3.济南西~郑州东G1833/4次延长宝鸡南,济南局担当,变更区段走徐兰高速线,宝鸡南立折。
4.乌鲁木齐~济南K1338/5
K1336/7次延长伊宁,乌鲁木齐局担当,变更区段走兰新、精霍线,乌鲁木齐吸污。
5.福州—青岛K68/9次九江至乐化改经由昌九城际线,乐化至向塘改经由京九线,济南局担当,变更区段走京九、西环线。
6.烟台—昆明K878/5次乐化至向塘改经由京九线,济南局担当,变更区段走京九、西环线。
7.青岛—南宁K1136/7次九江至乐化改经由昌九城际线,乐化至向塘改经由京九线,济南局担当,变更区段走京九、西环线。
8.南宁—青岛K1138/5次乐化至向塘改经由京九线,济南局担当,变更区段走西环线。
附件3:变更区段列车停车站
1.G1848/9长沙南—烟台:岳阳东 赤壁北 咸宁北 武汉
漯河西 郑州东 开封北 民权北 商丘 砀山南 徐州东 枣庄 济南 淄博 潍坊 高密 即墨北 莱西北 莱阳 海阳北
2.G1850/47烟台—长沙南:海阳北 莱阳 莱西北 即墨北
高密 潍坊 淄博 章丘 济南 曲阜东 枣庄 徐州东 砀山南 商丘 开封北 郑州东 许昌东 漯河西 武汉 咸宁北 岳阳东
3.K1360/1郑州—烟台:开封 兰考 民权 宁陵县 商丘
徐州 枣庄西 枣庄东 兰陵北 临沂 诸城 胶州 蓝村 桃村。
4.K1362/59烟台—郑州:桃村 海阳 莱西 蓝村 胶州
临沂 兰陵北 枣庄东 枣庄西 徐州 商丘 宁陵县 兰考 开封。
G175北京南-青岛取消高密停站。
G232/29青岛-上海虹桥增加青岛北停站。
G456/7上海虹桥-荣成增加章丘、文登东停站,取消昌乐停站。
Z272/3青岛-西宁增加青岛北停站。
旅客列车新旧时刻交替方案
一、注意事项
1.凡始发站按新时刻运行的列车均使用新车次、新编组,按新担当局、新停站办理客运业务,凡按旧时刻运行的列车均使用旧车次,按旧停站办理客运业务。凡按新时刻运行的旅客列车相对应的旧车次列车,一律同时停运。遇有特殊情况文中另作说明。
2.除下述指定列车外,其他直通旅客列车均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由两端始发站起,按既有运行规律按新时刻运行。管内旅客列车新旧时刻交替方案,由铁路局根据直通旅客列车新旧时刻交替方案妥善安排。有关单位要及时做好车底新、旧编组及机车调整工作,落实机车、车底交路,落实各种乘务交路,尤其是对旧时刻折返新时刻运行的列车要重点掌握。新旧时刻交替期间车底交路调整由担当铁路局抄送相关铁路局。
3.新旧交替过程中,遇新旧时刻冲突或列车在途中变点,均由调度按日班计划调整运行至终到站。因新旧交替关系,旧时刻折返新时刻的列车车底折返时间不足的,调度要重点掌握,保证列车正点到达,按时折返。
1.济南西~昆明南G285/6次、贵阳北~铜仁南G5358/7次、旧济南西~贵阳北G285/6次
济南西—贵阳北G285次由始发站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4日起,贵阳北—济南西G286次由始发站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起停运。济南西~昆明南G285/6次按新时刻开行日期另行通知。
G5358次由贵阳北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4日起,G5357次由铜仁南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起停运。
四、其他直通旅客列车新旧时刻交替方案
12.通化~青岛北K972/69
K972/69次由通化自2017年1月5日起、K970/1次由青岛北自2017年1月7日起按新时刻运行。因新旧交替关系,2017年1月5日、6日青岛北开K970/1次按新时刻、旧编组运行。
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起通化开K972/69次、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7日起青岛北开K970/1次,列车每5日前2日使用25G型DC600V集便车底、双管供风,每5日后3日使用25G型DC600V车底、单管供风。
1.青岛~长沙南G290/87
G288/9次、长沙南~武汉G1162/1次
G290/87次由青岛、G288/9次由长沙南均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起按新时刻运行。
G1162次由长沙南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4日起、G1161次由武汉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起停运。
2.济南西~宝鸡南G1833/4次
G1833次由济南西、G1834次由宝鸡南均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起按新时刻运行。
3.青岛北~西安北G1838/5
G1836/7次、济南西~西安北G次
&G1838/5次由青岛北、G1832次由西安北、G1831次由济南西、G1836/7次由西安北均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起按新时刻运行。
4.烟台~长沙南G1850/47
G1850/47次由烟台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起、G1848/9次由长沙南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6日起按新时刻运行。因新旧交替关系,<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郑州东开G1848/9次停运。
12.温州~青岛北K1050/1
K1052/49次
K1050/1次由温州、K1052/49次由青岛北均自<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5日起按新时刻运行。因新旧交替关系,<span STYLE="font-size:16.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1月3日、4日温州开K1050/1次按旧时刻、新编组运行。
附件7&&&&&&&&&&&&&&
&路网性热备动车组安排
担当动车所
热备动车组
济南动车所
CRH380BL/380B重联
铁总运函836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
&#9633; 加急
&#9633;绝密
&#9633;机密
&#9633;秘密
&<span STYLE="font-size:12.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
中国铁路总公司
关于公布2016年底调整列车运行图的通知
1.分界口列车对数表;2.旅客列车变化表;3.直通旅客列车停站表;4.直通旅客列车编组调整表;5.旅客列车机车及乘务担当表;6.直通旅客列车新旧时刻交替方案;7.路网性热备动车组安排表
8.货物班列开行方案(另发)。
各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
根据2016年底新线及既有线扩能改造开通运营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提高装备运用效率,充分运用新线和既有线能力,增加客货列车开行对数,提升客运市场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营效益,铁路总公司组织编制了<span STYLE="font-size: 16.0line-height:150%;mso-fareast-font-family:仿宋_GB年底全路调整列车运行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一)沪昆高速线贵阳北至昆明南段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2.变更运行区段12对。
G字头11对:济南西~贵阳北G285/6次
(二)南昆客专线百色至昆明南段及南广、贵广客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
二、新开通线路技术条件
三、货物列车开行方案
(一)跨局货物班列。
4.快速集装箱班列16列,增开4列、停开19列,较现方案减少15列。具体如下:
6.中亚班列24列,增开2列、停开1列,较现方案增加1列。具体如下:
(2)停开1列。菏泽南-阿拉山口境X9051次。
(3)调整2列。济西-霍尔果斯境X9008/7次改为在乌西接续X9403次。
7.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28列,增开1列、停开10列,较现方案减少9列。具体如下:
8.普快货物班列35列,增开3列、停开24列,较现方案减少21列。具体如下:
(2)停开24列。兖州北-三葛庄80449次,兖州北-贵阳南80427次,兖州北-福州东80431次,济西-满洲里80440/39次,三葛庄-兖州北80450次。
(三)其他跨局货物列车开行方案。
1.京沪线。
德州口货物列车增加4对,具体为:阳泉~济西直达列车1对、德州~济西区段列车2对、山海关-济西直达列车1列(山海关-南仓直通列车延长)、济西-南仓直通列车1列。
9.侯月线。
(2)菏泽南口货物列车增加5对,具体为:新乡~兖州北直通列车5对。
10.瓦日线。
长子南口、台前北口货物列车各增加12对,具体内容均为:瓦塘~梁山北直达列车6对、瓦塘~日照直达列车6对。
四、机务工作
(二)其他旅客列车机务调整。
1.上海虹桥-北京南G114次,由现行北京、上海局动车组司机在济南西跨局轮乘,调整为徐州东站跨局轮乘。
上海虹桥-北京南G118次,由现行北京、上海局动车组司机在徐州东跨局轮乘,调整为济南西站跨局轮乘。
4.北京~日照K
K次,北京~济宁2071/4
2073/2次,计2对客车,机车交路调整为全程由济南局客运机车担当,北京、济南局机车乘务员在聊城站跨局轮乘。
六、重点事项
(一)实施时间。
1.旅客列车调整图自2017年1月5日零时起实行。
2.特快和快速货运班列新图自2017年1月5日零时起实行。其他货物列车新图自2017年1月4日18时起实行。
(三)明确部分旅客列车入库检修、吸污、加油地点。
(五)其他事项。
5.因德州站施工影响,涉及旅客列车调整有关事项仍按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德州站二站台施工期间旅客列车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运调技术电〔2016〕1501号)电报执行。
9.《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泰安站出站口和西外环路综合改造工程施工有关事项的批复》(运调技术电〔2016〕1899号)文件中涉及动车组列车调整的事项年底图实行时起不再执行。具体以相关列车新旧交替安排为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宏观经济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