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穆斯林残疾人在北京牛街穆斯林讨饭讨多少钱

北京牛街穆斯林的和睦生活(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杰):在北京城南宣武区,有一条名叫牛街的著名街巷。它是北京规模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这里生活、居住着1万多名穆斯林群众。他们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并在安宁、规律的宗教仪式中沿袭着自己的传统。
  每周周五下午,都是牛街清真寺的主麻日(伊斯兰教聚礼日,穆斯林于每周星期五下午在清真寺举行的宗教仪式)。1000多名穆斯林群众早早地来到了清真寺,准备礼拜活动。69岁的杨崇庆老人是其中的一员,他从小就生活在牛街,退休十几年来,每天都规律地来这里做礼拜,这座古老的清真寺就像他的精神家园一样。他说:“我觉得清真寺是我美好的家乡和居住环境。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到牛街清真寺做礼拜,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这样的习惯,现在我的孩子也来这里做礼拜。”
  牛街清真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也是牛街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公元996年,由当时在中国辽代为官的一名阿拉伯学者建造。北京伊斯兰教协会会长、76岁的清真寺大阿訇薛天利告诉记者,按照伊斯兰教教义,清真寺每天要举行5次礼拜仪式,最少都有200多名穆斯林参加。他说:“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在例行礼拜的时候,政府还给提供帮助,比如开斋节、古尔邦节,会派人来帮着维持秩序,让穆斯林过好节日,而且还专门放假。”
  在陆续到来的穆斯林中,还有40多位外国人。据寺内宗教人士介绍,这里举行日常宗教活动时,都有巴基斯坦、土耳其、非洲和中亚等地的外国人赶来,他们多是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穆斯林,还有一些是专程前来的参观者。慕名来观光的德国小伙马克说,清真寺古老、庄重的环境,给他留下了很深印象。他说“这座清真寺很漂亮,这里很安静、有序。清真寺的人都很友善。伊斯兰教是追求和平的宗教,每个穆斯林信徒都在专注自己的信仰。” 1
•&?•&?•&
NEWS 猜猜看
新闻辩论会穆斯林建设北京牛街基金会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穆斯林建设北京牛街基金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穆斯林建设北京牛街基金会各界人士筹建的民间基金组织。1984年11月成立,会址设在牛街。名誉会长为马松亭大,会长为安士伟伊玛目。设有办事机构。
牛街礼拜寺东篱小菊制作
基金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广泛宣传建设牛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并加强与国内外穆斯林的联系,引进资金和设备;联合国内有关单位举办各种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福利事业,逐步把牛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穆斯林特色的民族地区。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内穆斯林团体和个人的资助,以及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好团体与个人的捐赠和在牛街地区举办的经济、文化企事业的收益等。该会自立以来,积极开展工作,举办了回民幼儿园、兴华大学、穆斯林招待所和陈经畲奖学金等,加强同各界人士的联系,在穆斯林中有一定影响。著名穆斯林学者林松签名钤印《北京牛街穆斯林的形态.心态和动态》(铅印,内有受赠者批注)作&&&&&&者:林松年&&&&&&代:不详页&&&&&&数:尺&&&&&&寸:品&&&&&&相:八五品售&&&&&&价:100.00(已售)出售日期:详细描述:装订:平装开本:16开页数:37筒子叶装。(1930-),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杰出的穆斯林学者,...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讨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