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欲超中国 俄罗斯面积有多大还有多大“后劲”

俄石棉矿大亨欲联手中国绝地反击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俄石棉矿大亨欲联手中国绝地反击
  面对西方国家恶意打压
  ■本报记者 刘树铎
  “我们正在遭受西方国家‘反石棉运动’的排挤,他们有关石棉致癌的种种说法并不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纯粹是出于市场竞争的目的,目的很明确,把我们排挤出去之后,就能够使用它们的代用品了,我认为,中俄石棉以及相关制品的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制这种‘反石棉运动’,也只有联合起来,我们才有可能战胜他们”,这是俄罗斯乌拉尔温石棉联合企业总裁Y.A卡兹洛夫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卡兹洛夫此次来中国是参加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开幕的“俄罗斯年”活动的,借此机会,卡希洛夫专门拜访了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的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卡兹洛夫直切主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石棉生产和消费国,中俄应该联合起来,从而取得在国际温石棉市场上的主动权。卡兹洛夫所在的企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温石棉矿,年产量居世界首位,面对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的“打压”,卡兹洛夫有这样的想法并不令人吃惊。
  温石棉是一种宝贵的矿产资源
  有关温石棉的话题,本报曾经作过详细的报道,据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温石棉(汽车密封垫片的主体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是当今世界上其他任何天然纤维和非天然纤维在性价比上无法代替的宝贵天然纤维。美国每年进口3000多吨温石棉,应用于汽车、航天等各个工业部门。最新科学实验证明:它可以安全使用。世界温石棉储量有数亿吨,中国温石棉储量近1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温石棉是中国的。但是,某些外国人为了推销其非天然纤维,利用中国现在还不具备非天然纤维生产技术和中国人对温石棉安全性认识不够的现实情况,加大“温石棉有害论”炒作力度,导致某些中国人误认为温石棉有害。
  作为俄罗斯最大的温石棉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卡兹洛夫当然也对某些国家炒做“温石棉有害”表示“愤慨”:散布这些谣言是没有根据的,虽然国际社会上一直为此争论不止,但经过五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温石棉被证明是无害的,一些国家不过是恶意炒作,仅仅是为了推销他们的代用品而以。
  不过,温石棉是否对人体有害、是否应禁用的争议,在国际上打了几十年的口水仗,迄今依然是个无头案。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执行理事长张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事实上,温石棉的使用价值,远远大于当今世界其他任何天然纤维和非天然纤维的使用价值,内行的人都知道它的价值,可是外行的人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少数外行的人却偏偏听信国外别有用心的炒作!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张铁英举例子说,进口低档非天然纤维的价格是3万元/吨,比温石棉均价高15倍;进口高档非天然纤维的价格是28 万元/吨,比温石棉均价高140倍。仅以发动机的密封垫片为例,用进口非天然纤维代替温石棉制造垫片,每套发动机垫片成本至少增加10元;现在,中国摩托车年产量是2000万辆,每年垫片成本要增加2亿元;中国摩托车的保有量是9000万辆,每年按30%的摩托车维修换垫片计算,垫片成本每年又要增加3 亿元。仅摩托车发动机密封垫片,中国每年就要多付外国5亿元。如果全国各行各业都以进口非天然纤维代替温石棉,那么,外国就会从中国赚更多的钱。这不是在利用某些中国人对温石棉的无知吗?
  “温石棉有害论”纯属恶意炒作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曾经正式发表宣言为温石棉正名。此前的2006年国际温石棉大会上,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的执行理事长张湛向全世界表态:第一、我们相信科学;第二、我们中国温石棉工作者要加强行业自律;第三、我们坚持主张对任何温石棉代用品都要像对温石棉一样进行超常规检验。
  那么,“温石棉有害论”到底是怎么来的?张湛介绍说,1967年,美国发生了一起“人死于石棉肺”的健康损害诉讼案。此后,所谓的“石棉恐惧症”就开始蔓延。1986年美国环境保护总署提出十年内逐步禁止使用石棉及其制品的提案,并于1989年9月及1990年分两次颁布了禁止生产绝大部分的石棉制品的法规,随后包括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全面禁止使用石棉。还有部分国家把石棉应用限定在石棉水泥制品等有限范围内。石棉尘肺病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国际组织重视。国际劳工大会1986年通过了第162号《石棉公约》,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会也予以特别关注。这些禁止和限制使用石棉的法规也波及到我国。1999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基本按照欧盟有关法规条款,出台了要求从日起不得使用石棉生产汽车摩擦材料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在整个石棉产业引起了强烈震动与恐慌以及争论。
  张铁英说,某些外国人炒作“温石棉有害论”,混淆是非,把别的因素造成的危害都归罪于温石棉。其实,温石棉的有害性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比如,自来水含细菌,细菌有害,但烧沸的自来水就是非常好的饮用水。温石棉也有害,但经过处理的温石棉就是非常好的天然纤维。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有利也有弊,不过其利弊有大小之分。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专家多年的科学实验表明:温石棉对人的危害和沙尘暴对人的影响差不多,消除温石棉的有害成分就像把自来水烧沸变成饮用水那么简单。
  张湛说,事实上,禁止温石棉的基本都是缺乏此类资源的国家,而石棉资源大国,基本都支持使用温石棉。如此泾渭分明的态度,其背后正是经济利益在作怪。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实力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人造纤维制品商的商业利益,全盘否定温石棉,制造和渲染“石棉恐惧症”,这给中国和世界温石棉及其制品业制造了严重压力。
  卡兹洛夫表示,在这场反对“反石棉运动”的运动中,如果没有相关的政府部门的支持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也呼吁,我们非常希望能得到来自中国以及俄罗斯国家方面的支持”。
  卡兹洛夫说,本月的21日,在俄罗斯将举办独联体国家的所有工会的国际大会,宗旨之一就是所有工会团结起来共同抵制“反石棉运动”,明年的春天将在莫斯科举办世界性的大会,他们将邀请来自中国方面的工会代表,“假如中国能和俄罗斯联合起来,我们就能战胜他们。”
  张湛说,我们当然希望世界是和谐的,但是商业的竞争必须是平等的,如果离开基本的科学事实进行“恶意”的竞争,我们是坚决反对的,“我们一方面呼吁所有温石棉行业企业要搞好自律,同时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倾听来自行业企业的呼声;我们不仅仅与俄罗斯方面合作,我们同时也向俄罗斯的伙伴学习好的管理经验,两个温石棉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联合起来对温石棉产业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并肩战斗。”
【】【】【】【
【】【】【】
不支持Flash
滚动新闻栏目
机构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时报其他文章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     中国欲批量出口枭龙战机 翼龙无人机取较大突破|枭龙|中国|战机_新浪军事
中国欲批量出口枭龙战机 翼龙无人机取较大突破
  日,第51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正式开幕,中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长城工业集团等十余家中国航空航天企业携各自的最新成果和拳头产品在巴黎航展亮相。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军企业,中航工业受到了众多关注,记者在航展现场了解到,中航工业出口总体势头良好,军贸产品升级换代,重点产品实现成交。
  近几年来,形成批量出口的机型主要有枭龙、K8、直9,还有后期取得较大突破的翼龙无人机。枭龙飞机共签订100架出口合同,实现了航空军贸产品向第三代的跨越,取得了航空工业军贸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K8飞机也取得了批量成交的好成绩,成功销往亚洲、非洲和南美各国。直9系列直升机在最近的几年间,先后出口亚洲、非洲和南美,共签订了近40架机的销售合同,初步形成了规模。翼龙无人机出口多国,已初步打开了新兴市场拓展的通道。L-15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
  中航工业表示,新舟系列飞机已签订订单200余架,交付客户100架机,其中交付国外用户56架,遍布全世界18各国家,28家用户,并在260余条航线上运营。投入航线运营以来,其安全性、经济性及舒适性得到客户认可。同时,运12系列飞机批量投入国外市场运营,累计出口近30个国家、交付78架机。特别是2014年在中国民机发展史上实现第一次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Y12出口到美国,与美国维景航空正式签订20架机销售合同。
  在谈到军贸出口的问题时,中航工业表示将巩固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针对产品制定差别化营销策略,巩固扩大枭龙、高级教练机等产品的出口;促进先进航空产品的出口。建立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能力,以体系带动平台,以平台带动武器出口、飞机维修服务及改装的发展,完成公司军贸产品的转型升级。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帖子主题:俄服软!突然主动将超级大杀器卖中国
共&156&个阅读者&
军号:8779845 工分:1060189
/ 排名:26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俄服软!突然主动将超级大杀器卖中国
近日,俄罗斯《观点报》网站发表文章称,当前,中国在国际上正在处于十分重要的分岔口,为了俄罗斯国家利益,应该克服对中国的战略恐惧,主动帮助中国进行现代化武装建设,因为中国现有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回击美国和日本,这在战略上对俄罗斯也不是什么好事。俄罗斯海军当前的军事学说,是建立在以潜艇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基础上,因为潜艇可以最大限度的破坏敌人的海上航线和水面战舰,因此,俄罗斯媒体建议该国军事院校对中国海军军官进行战术思想培训,以便让中国与其他海上强国展开军事竞争,为此,俄罗斯应该说服中国订购和租用几款俄制核潜艇。通过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中国愿意,完全可以租用俄罗斯最新一代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作为俄罗斯研制的第四代核潜艇,亚森级在设计上具有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该艇使用了新型核反应堆、探测能力更强的声呐、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集体逃生漂浮救生舱、减震降噪设备等,技术上,亚森级核潜艇绝对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亚森级核潜艇长119米,宽13.5米,吃水8.4米,最大排水量8200吨,最大航速31节,最大潜深600米,主要作战武器为艇艏左右两侧的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此外,该艇在指挥台后设置了8套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可以发射各型反潜、反舰和射程超过5000千米的巡航导弹等武器,具备强大的反潜、护航、反舰、布雷、对岸攻击以及特种作战能力。俄罗斯为何愿意将亚森级核潜艇转让给中国?对于中俄之间的军火交易,俄罗斯历来都是处于有所保留的态度,不仅不会把最先进武器卖给中国,即使出口给中国的武器,也会在原有性能的基础上进行缩水处理,其中苏27、S300导弹等都是这样,诸葛小彻认为,除了担心中国可能存在的现实威胁外,中国强大的逆向仿制能力,也让俄罗斯始终不放心。为何俄罗斯此次一反常态,主动将最先进的核潜艇转让给中国,正如俄罗斯媒体所说的那样,无所事事是不行的,当前的情况不是俄罗斯要碾压别人,而是别人要碾压俄罗斯,诸葛小彻认为,为了获得更好的战略空间,俄罗斯必须通过中国这个天然合作伙伴来转移西方强大的战略压力,如此一来,从主动向中国转让亚森级核潜艇的举动来看,俄罗斯已经在对华军售方面服软了。?相对于举世瞩目的“矛”-能够进行远程洲际核打击的战略导弹来说,“盾”-导弹防御系统受到的关注度似乎并不高。不过最近随着美国在罗马尼亚的反导系统投入正式使用以及在波兰境内设立的反导基地也开始开工建造,这个看似是防御的手段却让美国十足用出了进攻武器的风范。一点点的蚕食俄罗斯战略核导弹的发射路径,现在从俄罗斯西部发射的全部弹道导弹都处在了美国反导系统的监控之下,尽管陆基的“标准III”防空导弹可能对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超高速的发射端没太好的拦截办法,可会让美国的侦测系统及早获得导弹发射情报,从而使得全部反导拦截系统都处于运作状态,至少可以争取到5到10分钟的反应空间,已经足够组织起足够的拦截网了。虽然美国现在在欧洲部署的只是陆基“标准III”拦截系统和“萨德”战区拦截系统,就算陆基“标准III”拦截系统的SM-3-IIA型拦截弹的末端速度可以到达10马赫,也就能对付对付中短程导弹,像俄罗斯的“亚尔斯”这类远程洲际导弹上升段速度跟“标准III”的速度就缩差无几,想拦截是不太可能。不过装备的X波段远程雷达确可以作为证实弹道导弹发射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美国要监控俄罗斯发射的弹道导弹依赖天基红外系统,必须要看到导弹炙热的发射焰和稳定的飞行轨迹后才能判定这是一枚弹道导弹,然后回传相关信息给地面,再由地面站进行分发到各个子反导子系统。所要花费的时间在5到15分钟左右,这个时间留给中段反导准备的时间相当紧张。而把反导基地前推到俄罗斯家门口,俄罗斯弹道导弹升空3分钟内就确认发射地、发射类型、预测可能的目标,2分钟内回传本土基地组织拦截,这样给中段拦截至少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这就至少能完成2次拦截!对于美国本土的末端拦截系统至少有了20分钟的准备时间。可以说美国人这基本是把俄罗斯往绝境上逼,使用蚕食战术让俄罗斯的弹道导弹武器全成了大烟花-最终都会被反导武器在空中点爆了。美国和俄罗斯之间有纸面文件,规定双方把核弹头缩减到1550枚以下。而美国这面还在大力建设反导系统,等于让俄罗斯核武器数量上无法形成饱和打击,性能上也全程受制。这让俄罗斯非常难受,为此俄罗斯决定对中国开放最高防御机密-中俄“空天安全-2016”联合计算机推演就此诞生。此举被美国媒体认定为中俄之间新的反导同盟的确立,不过美国媒体可能忽视了一点,在这个联合演习的框架下,中国和俄罗斯也要互相通报各自的弹道武器发射时间和地点,防止误判。这一举动其实非常清晰的说明了一件事:俄罗斯可能会率先对美国的广岛、夏威夷、迪戈加西亚上的基地予以第一波核打击!要打击这些目标核弹头的行经区域全部要经过中国!如果双方没有达到一定的合作高度这会被误判为核攻击行为。无疑这次“空天安全-2016”不只是一次导弹防御的计算机推演,更是双方在反导和进攻领域的合作性整体推演。也难怪美国的《防务新闻》专家们忧心忡忡的认为:未来核武器可能会沦为跟常规武器一个下场,不具备任何威慑能力,完全过时。所以美国也在抓紧研发电磁轨道炮,空天战机,第四代核武器这些前沿装备,新的一轮军事科技的竞争高潮已经来临。中俄两国大规模军售成绝唱 三笔巨额合同曝真相中国、俄罗斯之间关于销售苏-35战斗机的谈判,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近期媒体报道这一涉及24架苏-35的巨额军售项目,已经接近实际交付阶段。在中国军工技术迅猛发展,甚至在许多技术领域超越俄罗斯同行的今天,为什么中国还需要继续购买俄罗斯武器呢?专家相信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中国希望通过军购项目获得俄方关键的核心技术;其次,中俄双方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希望增强相互间的合作关系。中国将从俄罗斯引进24架苏-35战机从规模上看,苏-35战斗机合同总值达到20亿美元,单价约为8300万美元,预计明年将交付给中国用户。这里要强调这一价格包括了地面支持设备与备份发动机。虽然这一合同的谈判旷日持久,至今仍未敲定所有的细节,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国际军火销售项目。美国知名的兰德智库指出,俄罗斯和中国在供求上存在很好的对口关系,俄罗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关键技术是中国迫切需要的。同时兰德智库专家强调,最近的军售中出现了苏-35、S400地空导弹这类俄罗斯最为先进的武器,是以往罕有的,这也使得中国更有兴趣与俄罗斯进行洽谈。有分析认为中国非常希望通过购买苏-35,获得俄最新战斗机发动机技术,同时在气动设计等方面争取吸收苏-35有益的改进经验。兰德智库认为中国尚未在发动机领域里彻底掌握核心技术,要完善中国自己的发动机技术至少还要好几年的时间。同时解放军非常希望能够获得足够数量的最先进战斗机,解决迫在眉睫的部队换装问题,因此大力支持购买苏-35。但是,兰德专家认为,俄罗斯在过去二十年里不愿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本国军火产品,主要的顾虑是中国会从中学到最先进的俄方技术,进而发展出不依赖俄方的本国武器系统。俄方这一态度,也使得中国前几年明显放缓了采购活动:双方这次达成的协议,从2010年已经开始了正式的谈判,但俄方在许多细节上不愿让步,使得谈判拖延了五年的时间。专家相信俄罗斯现在找到的对策之一,是提高合同的总金额,从而抵消发动机等核心技术被买方利用的潜在风险。同时俄罗斯可能拒绝提供新型发动机大修技术,借此延缓核心技术被中国掌握的过程。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仍有许多技术领先于中国虽然谈判进行的极为缓慢,但是出口给中国的苏-35还将使用117S涡扇发动机。这一发动机是在AL-31F发动机基础上采用部分AL-41发动机的先进技术,发展出来的一种改进型动力装置。该发动机进气流量增大,涡轮排出温度略有提高,推比达到7.5。117S与以往的发动机相比,在大部分飞行条件下的推力有所增大,但在高空高速时推力反而有所降低。实际上117S的性能指数并不比中国“太行”发动机好,但是“太行”仍存在可靠性问题,因此引进117S将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不过,除了发动机技术外,苏-35其它方面的技术对中国来说,已经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例如雷达等关键电子设备,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中国。导弹武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考虑到发动机技术可能带来的巨大帮助,进口一定数量的苏-35仍显得很有价值。中国与俄罗斯一样,对地空导弹的作战价值极为重视。所以,中国除了引进苏-35战机之外,地空导弹也是中国希望获得最新国外技术的武器品种。S-400防空导弹,作为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防空武器系统,有着多层次、多高度拦截的能力,它配备的多种侧重点不尽相同的防空导弹,组成了一个可根据目标飞行特性实施至少两次拦截的火力圈。中国即将从俄罗斯进口S-400防空导弹特别是在拦截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方面,该系统有突出的表现,这对中国用户非常有吸引力。如果能引进S-400地空导弹,将使中国获得最先进的相关武器系统。与苏-35一样,中国引进S-400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引进谈判过程,俄罗斯方面也一直在犹豫是否出口这种武器。另外,中国表达了采购意图的武器装备是俄罗斯最先进的柴油/电力推进潜艇,其最新型号不依赖外界空气的航行能力有显著提高,将有助于中国提高东海、南海方向的远洋作战能力。(注:关于先进潜艇的问题,已在《俄罗斯将这种潜艇出口给中国 美国在东亚的军舰将成为靶子?》一文中进行了阐述,此次不重复。)中俄都积极推进以上项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关系变化要求俄罗斯增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军事合作关系。俄罗斯一度在与中国全面合作的问题上较为消极,但到了近两年,俄罗斯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极具恶化,遭到西方国家集体制裁、资源产品价格下调的多重打击,不得不变得更为积极的改善两国关系。普京甚至称俄中两国为“天然的盟友”,“目前两国关系处在几个世纪以来最好的水平”,这是他以往没有使用过的说法。同时两国领导人互相出席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标志性的庆典活动,凸显两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共同出发点。在这一背景下,2014年起,俄罗斯迅速与中国签订了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协议,在能源供应等战略性项目上表现出了更高的合作热情。同样在军事合作方面,俄罗斯的新姿态也令中国更为易于与其探讨合作的可行性。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俄罗斯近年财政收入迅速减少,通过销售最新武器可以帮助获取迫切需要的资金,而世界上只有中国、印度两个国家存在大量购买俄罗斯武器的可能,因此对华放松出口武器的限制也成为了必然。中俄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符合两国的战略需求虽然中国在相关合作中的需求迫切程度低于俄罗斯,但在关键时刻为俄罗斯军工行业提供“救命稻草”,是有利于中国的决策。随着俄武器装备技术的优势逐步缩小,外国订单金额不断降低,而俄罗斯经济也难以支撑完善的军工体系的持续性发展。因此俄军工行业面临着无米下炊的可能,一旦越过临界点,可能出现中国需要的俄罗斯技术能力彻底消失的局面,这对中国来说并非最好的局面。同时这也会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国际政治军事舞台上的地位,不利于中国推动的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成熟发展。因此,中国通过提供一定数量的军火订单,维持俄核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西方专家认为,中国此次的大规模军购项目,可能是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从俄罗斯进口武器装备。这包括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自身的军工技术发展已经使得进口俄罗斯武器的需求日益降低;另一方面,两国的军事合作可能不会进一步升温,特别是中国方面并没有与俄罗斯结成军事同盟的需求,俄罗斯也并未提出进一步的结盟计划。专家同时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军费支出将出现增长变缓,甚至下调的可能,所以继续向俄购买大量武器的可能性较低。这与印度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印度没有像中国那样强大的军工科研、设计、制造体系,从俄罗斯等国家进口武器的项目总值不断攀升,预计在未来二十年中,印度依然会不断的签订大额的武器外购合同。但无论如何,中国市场仍然是俄罗斯军工行业非常渴望取得突破的领域。据统计,2015年中国进口了24亿美元的俄罗斯武器装备,几乎是俄罗斯全部军火出口业务的1/4。因此俄罗斯军工行业认为两国军火贸易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相关的拨款大约为310亿美元,24亿美元的中俄军火贸易额与之相比显得还有增长的可能。中俄暗中交易十大武器 让美军彻底傻眼一、中国的现代化空军开端:1992年引进苏-27战斗机始末。中国空军引进的苏27战机堪称中国空中力量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苏27在引进的时候是前苏联在解体前性能最先进的战斗机,在引进苏-27之前,中国的空中力量漏洞百出,不堪一击,而在拥有了数百架苏-27和苏-30战斗机之后,中国才开始拥有了真正现代化的空军(此处是指以第三代战斗机组成的现代化空战力量)。80年代中国空军虽然号称是世界第3大空军力量,但核心只是数千架50年代水平的歼5,歼6和少量歼7战机。1990年海湾战争,整体装备比中国先进的伊拉克空军在美军打击下迅速灰飞烟灭,让中国空军倍感压力。苏27战机的出现和引进,让中国空军终于有了可以保护国家天空的利器。二、走向攻防一体空军的第一步:1996年引进苏-30战斗机。李鹏在1996年底访俄期间,签署了总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型军售合同,其中便包括以18亿美元购买40架先进对地攻击型战斗机的转让意向性框架协议,双方同意转入技术细节谈判。当时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西蒙诺夫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苏霍伊设计局正在设计一种基于苏-35机体的双座攻击型飞机,这种飞机将具备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不过在当时这一透露的消息并没有被多数人所注意。1999年3月朱F基总理赴莫斯科访问,并正式签署购买38架苏-30的协议,标志着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再跨进一大步。第一批10架苏-30MKK于日交付到安徽芜湖空军基地,第二批10架苏-30MKK于日交付,12月第一批最后18架苏30完成交付。三、中国现代防空技术的“鼻祖”:引进S-300防空导弹秘史。如果说“海豚王子”维他斯(Vitas)是俄罗斯问鼎全球流行乐坛的骄子的话,那么被俄罗斯人命名为“骄子”的S-300PMU(俄语C-300系列)系列防空导弹系统无疑是俄罗斯对外战略上的骄子。 1991年海湾战争中持续43天被联军称为“沙漠风暴”的空袭,让所有可能被美国空中力量要挟的国家开始为自己的防空体系感到了担心。据西方媒体披露,当时中国将俄罗斯所有库存的S-300PMU1都买了下来,这是因为中国原有的射程仅为几十公里的防空导弹只能在大城市和重要目标上空构筑中、低空的防空覆盖网,而一旦拥有了一定数量的S-300PMU1,不仅可以很快在大城市和重要目标100公里以上的高空构筑区域杀伤覆盖的防空网,而且拥有了仿制研发的模板。四、让中国的野战防空一步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引进道尔-M1防空导弹系统。中国在1997年订购了15套自行地空导弹系统和120枚9M331型导弹。在2002年,中方提出与俄罗斯合作生产160套“道尔”M1型系统的要求,但俄方正式回复中方:不能仿制。但在2006年,中俄再次重启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此后,我国在“道尔”M1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新型的红旗-17防空导弹系统,并于2012年开始装备部队。装备部队的HQ-17野战防空系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之一。五、引进现代级驱逐舰: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现代化的区域防空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舰艇数量居世界第三,但舰艇性能与美俄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差距,甚至没有一艘堪与台湾海军新型水面舰艇平等对抗。1996年的台海危机,加速了中国引进俄制驱逐舰的进程。时任俄国家武器装备出口总局局长卡图京少将回忆,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代表团密集访俄,“夜以继日的谈判与陪同参观,让总局的许多同事患上了腰椎病”。次年8月,俄罗斯媒体率先传出消息,称中俄签署了价值8亿美元的军舰采购合同,中方决定购进两艘“现代”级舰及相关武器系统(包括舰载直升机),工程编号为“956E”,其中字母“E”代表“出口”。经过俄政府内部折冲,日,北方造船厂与俄国家武器装备出口总局签订合同,将上述两舰转售中国。六、中国第一次拥有了10吨级大型反潜直升机:引进卡-28。我国于90年代引进了多种俄罗斯先进武器,包括“现代”级驱逐舰,其中配套引进了卡-27反潜直升机的外销型号――卡-28。此后,我国相继进口了若干架同型直升机。至2009年,尽管我军舰载直升机数量仍非常少,但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战能力。卡-27是俄罗斯海军的反潜直升机,卡-28是其出口型,卡-29是其武装运输改型。上述三种直升机均由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设计。卡-27原型于1974年12月首飞。北约命名为卡-27“螺旋”。目前超过60架卡-27/28和15架卡-29在俄罗斯服役。由于长期保密的缘故,我国1990年代引进的的卡-28直到2002年前后才正式公开。七、中国首艘航母的眼睛:引进卡-31预警直升机。近日,中国海军最新从俄罗斯引进的卡-31预警直升机首次亮相。有报道称,该机于2010年底交付中国海军。另外有报道称,中国新装备的这批卡-31预警直升机由俄罗斯库梅尔陶市航空制造企业生产,为数达9架,于2010年底正式装备中国海军。卡-31目前是俄罗斯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唯一空中预警手段。八、让中国空军力量倍增:引进伊尔-76运输机。解放军在90年代以前可使用的大中型运输机包括运-7、运-8和少量的安-24等。运-7源自安-24,载重约5500千克,运-8源自安-12,载重约20吨。按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这两种机型的载重量、航程都不堪应付快速空投和部队机动的需要。因此90年代起,我国引进了多达数十架的俄罗斯伊尔-76大型喷气运输机。伊尔-76交付解放军后,大部分按传统交由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控制,但实际上主要执行军事任务,如机降运输和伞兵训练等。九、中国常规潜艇的革命:引进基洛级潜艇始末。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我国开始逐步恢复从国外引进武器装备和技术。近年来我国外购武器的主要来源是俄罗斯,其中包括空军自1992年开始引进的74架第四代歼击机苏-27SK,海军于1993年向俄罗斯定购的4艘柴油动力潜艇和两艘装备了杀伤力很强的“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现代”级驱逐舰等。在引进的4艘潜艇中,包括2艘出口型的877型“基洛”级潜艇和两艘改进型的636型“基洛”级潜艇。“基洛”级潜艇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潜艇的隐蔽性是由潜艇自身的安静程度决定的,安静程度主要取决于潜艇噪声的大小。海战潜艇的噪声低不仅能保持行动的隐蔽,避免被敌声呐发现,且可增大自己声呐的探测距离,作到先敌发现,保持作战的主动权。十、让中国航军航空兵名副其实的米-17直升机引进案。我国在70到90年代先后引进了苏联米里设计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补充陆军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点击图片进入下―篇由于我国研制的直-5设计年代久远,后续研制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断拖延,米-8和米-17的到来无疑缓解了紧迫的需要。米-8进口的数量较少,而米-17则较多,据说达到上百架。在外电报道中,中国第一批就进口了60架米-17,编号为917、927、937、967、987字头的五位数。点击图片进入下―篇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俄服软!突然主动将超级大杀器卖中国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俄服软!突然主动将超级大杀器卖中国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面积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