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控光敏树脂材料的固化和固化深度

光敏树脂,photosensitive resin,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 ->
-> 光敏树脂
1)&&photosensitive resin
Determination of the critical exposure and 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the photosensitive resin for S
光固化快速成形光敏树脂临界曝光量和透射深度的测试研究
Synthesis of waterborne photosensitive resin and study of
水溶性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成膜性能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factors on curing rate of photosensitive resin in Stereo Lithography
SL中光敏树脂固化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photocurable resin
A novel type of photocurable resin was sythesis through Michael addition of acrylate containing polybasic double bond such as TMPTA with polybasic aliphatic amine such as ethylenediamine and triethylenetetraamine,which was characterizaled by ???1HNMR,FT-IR,GPC and UV-curable experment.
光敏树脂具有节约能源、污染小、固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宜流水线生产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1 4]。
The influence of polymer filler on the shrinkage of photocurable resin used for stereolithography is studied by measuring the viscosity、the specific gravity、the photocuring speed、the linear shrinkage,and the volume shrinkage of the resin containing polymer filler.
本文用聚合物填料对SL用光敏树脂进行改性处理 ,研究了填料量对树脂粘度、密度、固化速度 ,以及对固态聚合物密度、线收缩、和体收缩的影响 ,并经激光快速成型机验证 ,获得了一种用于激光快速成型的实际可行低收缩性光敏树
Telled about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the 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and introduced the photocurable resin that is the materials specialloy use in the SLA.
对快速成形SLA工艺方法进行了简述,并时SLA专用材料——光敏树脂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光敏材料的组成及其使用特性。
3)&&photopolymer resin
Study of fiber orientation in photopolymer resin unde
电场效应与光敏树脂中纤维取向的研究
Study on shrinkage properties of photopolymer resin for laser rapid-
激光快速成型加工中光敏树脂收缩性能研究
In the process of repaid prototyping,control of solidified depth of photopolymer resin is a vital factor for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shape and dimension of parts.
在激光快速成型加工中,光敏树脂固化深度的控制是影响零件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的重要因素。
4)&&Photopolymer
[,f?ut?u'p?lim?]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for real time measurements of the shrinkage of the photopolymer.
从实验分析入手,介绍一种实时测量光敏树脂收缩率的测试方法。
5)&&light-sensitive resin
光敏性树脂
6)&&water-based photosensitive resin
水性光敏树脂
Effects of raw materials ratio ,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kinds of catalysts on the properties of water-based photosensitive resin which was synthesized with epoxy resin , acrylic acid , malei anhydride as raw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以环氧树脂、丙烯酸、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水性光敏树脂,讨论了原料投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合成水性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并以滤纸为例,初步研究了水性光敏树脂在低紧度纸张涂布中的应用工艺。
Effects of raw material ratio,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catalyzer kind on properties of water-based photosensitive resin which is synthesized with epoxy resin,acrylic acid,malei anhydride as raw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以环氧树脂、丙烯酸、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水性光敏树脂。
It was found that the water-based photosensitive resin could be used in coating and wet-end adding .
以环氧树脂、丙烯酸、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水性光敏树脂,讨论了原料投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合成水性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补充资料:光敏树脂
分子式:CAS号:性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借助光敏剂的作用而使树脂发生聚合,并交联固化成膜,这类树脂称为光敏树脂。是制备光固化涂料的重要原料。所用光敏剂是一类能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线而产生自由基或离子的化合物。光固化涂料常用的光敏剂有苯乙酮类、二苯甲酮类、硫苯蒽酮类、苯并咪唑衍生物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光敏树脂液相固化成型的工艺过程_行业综合_中国百科网
光敏树脂液相固化成型的工艺过程
    光敏树脂液相固化成型(stereo lithography,sl或sla)由美国的charlea hul发明并于1984年获美国专利。1985l具有以下优点:8年,美国3d系统公司推出商品化的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原型成型机。sl方法是目前rp技术领域中研究得最多的方法,也是技术上最为成熟的方法。sl工艺成型的零件精度较高。多年的研究改进了截面扫描方式和树脂成型性能,使该工艺的精度能达到或小于0.1 mm。sl工艺是基于液态光敏树脂的光聚合原理工作的。这种液态材料在一定波长和功率(p=30 mw)的紫外的照射下能迅速发生光聚合反应,相对分子质量急剧增大,材料也就从液态转变成固态。液槽中盛满液态光敏树脂,束在偏转镜作用下,在液体表面上扫描,扫描的轨迹及激光的有无均由计算机控制,光点扫描到的地方,液体就固化。成型开始时,工作平台托盘5在液面下一个确定的深度,液面始终处于激光的焦点平面内,聚焦后的光斑在液面上按计算机的指令逐点扫描即逐点固化。当一层扫描完成后,未被照射的地方仍是液态树脂。然后升降台带动托盘5平台使其高度下降一层(约0.1mm),已成型的层面上又布满一层液态树脂,刮板将黏度较大的树脂液面刮平,然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扫描,新的一层固体牢固地黏在前一层上,如此重复,直到整个零件制造完毕,得到一个三维实体原型。sl具有以下优点:?成型过程自动化程度高,sl系统非常稳定,加工开始后,成型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直至原型制作完成;?尺寸精度高,sl原型的足寸精度可以达到&0.1mm;?表面质量好,虽然在每层固化时侧面及曲面可能出现台阶,但上表面仍可得到玻璃状的效果;?能够制造形状特别复杂(如空心零件)、特别精细(如首饰、工艺品等)的零件;?可以直接制作面向熔模精密缔造的具有中空结构的消失型。和其他几种快速成型方法相比,该方法也存在着许多缺点,主要有以下儿方面:?成型过程中伴随着物理和化学变化,所以制件较易弯曲,需要支撑,否则会引起制件变形;?运转及维护成本较高,由于液态树脂材料和激光器的价格较高,并且为了使光学元件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需要进行定期的调整,费用较高;?可使用的材料种类较少,目前可用的材料主要为感光性液态树脂材料,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进行抗力和热量的测试;?液态树脂具有气味和毒性,并且需要避光保护,以防止提前发生聚合反应,选择时有局限性:?需要二次固化,在很多情况下,经快速成型系统光固化后的原型树脂并未完全被激光固化,所以通常需要二次固化;?液态树脂固化后的性能尚不如常用的工业塑料,一般较脆,易断裂,不便进行机加工。
收录时间:日 22:00:38 来源:豫贸网 作者:不详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光固化快速成形光敏树脂临界曝光量和透射深度的测试研究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光固化快速成形光敏树脂临界曝光量和透射深度的测试研究
|0|0|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光固化快速成形是基于光敏树脂在特定波长紫外激光照射下发生光固化反应这一特性而发展起来的。本文对自制备的光敏树脂的临界曝光量和透射深度这两个特性参数进行了测试研究,测得临界曝光量为8.8mJ/cm^2,透射深度为0.124mm。参照所测的自制的光敏树脂的这两个特性值,选定快速成形设备(HRPL―I)的运行工艺参数,用自制的光敏树脂进行制作零件实验,其制作效果较好。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南极熊推荐
通知社区首发每周迭代
主题帖子积分
深度好文:光敏树脂在3D打印中的应用
很久很久以前(1983年),世界第一个3D打印技术呱呱坠地,它就是树脂的光敏化技术。从那之后,它便接连取得了一系列光彩耀人的成就: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设备(3DS)、世界上最快的设备(Carbon3D)、世界上最高精度的3D打印(双光子)、等等,而这些光环之后,则是强大的高分子科学。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胡梦龙博士来为我们全面介绍一下光敏树脂在3D打印中的应用。
胡梦龙博士:浙江大学化学学士学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有机与高分子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Formlabs公司任3D打印材料工程师;2015年10月起,任Polymaker公司高级研发工程师,负责3D打印材料研发。
光敏树脂在3D打印中的应用
目前的3D打印使用的主流材料分为金属和高分子两大类。而光敏树脂则是高分子材料中的重要分支,在3D打印中广泛运用。本文将介绍光敏树脂的原理,以及目前应用光敏树脂的几类3D打印技术:SLA/DLP,CLIP,微滴喷射,以及双光子激光直写。
光敏树脂,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起初的主要用途是在早期的照相技术中,而后广泛的应用墨水、涂料或黏合剂。与热敏树脂相比,光敏树脂只需要少量的能量就可以固化,而挥发性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极少。这些环保上的优势,使其在大规模工业应用中大受欢迎。同时,光敏树脂也被用作牙科手术中的黏合剂、密封剂和保护涂层。
1、光敏树脂的原理
光敏树脂的主要成分包括高分子单体或寡聚物、光引发剂、和其他添加剂。当光引发剂吸收紫外或可见光,从而引发高分子单体(或寡聚体)聚合形成高分子长链。在宏观上的表现,就是液态的高分子单体(或寡聚体)在光照下逐渐固化。而添加剂的作用包括调色、抗氧化、改变光引发剂吸收波长、加快固化速率、增强固化后的强度等用途。
目前常见的光敏树脂分为两大类,丙烯酸酯类和环氧树脂类。丙烯酸酯类的单体与自由基光引发剂配合使用。在光照下,该类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长链。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优势在于其反应速度快,所需的固化时间较短。但是自由基聚合反应受到氧气的影响:自由基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从而被消耗,导致聚合反应受阻。宏观表现为,光敏树脂固化后的表层没有完全固化,手感粘黏。
而环氧树脂类的单体与离子光引发剂配合使用。在光照下,该类引发剂产生阳离子或阴离子,引发离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长链。与自由基聚合的丙烯酸酯类树脂相比,环氧树脂固化后有着更好的机械性能、溶剂抗性和热稳定性。同时,离子聚合反应没有氧阻聚效应,不会受到氧气的影响,但会受到空气中的水汽影响。但离子聚合反应的反应速度与自由基聚合反应相比较慢,所以反应可能在光照后丙烯酸酯类树脂固化后,会有5–20%的收缩,而环氧树脂的开环聚合只会用1–2%的收缩,从而固化后的翘曲变形会更轻微。
2、历史悠久的SLA/DLP
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机就是由3D Systems的创始人Chuck Hull于1983年3月搭建的使用光敏树脂的SLA(Stereolithography)。而如今大家接触最多的使用光敏树脂的3D打印机也是SLA或它的变体:DLP(digitallight processing)。
1.png (164.93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图1,Chuck Hull所发明第一台3D打印机(图片来源:3DS)
Chuck Hull所发明的SLA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树脂槽21中装满光敏树脂液体。打印平台29浸没在树脂中,与树脂液面保持一段距离(该距离即下层需要打印的层高)。激光26(一般为紫外光)从树脂槽21上方照在光敏树脂的液面上。激光在振镜的反射下,按照程序画出每层图案。随着激光的照射,光敏树脂固化。打印平台29由软件控制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该距离即下层需要打印的层高)。光敏树脂流动直到覆盖已打印的这层(如果光敏树脂黏度较大,自流性较差,需要刮刀帮助涂覆这一层)。这个步骤不断重复,直到完成整个物品的打印。而后,打印平台向上移动出树脂槽,方便取下已打印好的物品。
2.png (166.11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图2, SLA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DLP则是由EnvisionTec在2000年发明的。其原理和结构与SLA有类似之处:同样是使用紫外光(或可见光)将树脂槽中的光敏树脂液体层层固化。但是区别在于:SLA使用激光点扫描,在振镜的反射下,按照程序逐点画出每层图案;而DLP则是使用面光源,透过动态光掩膜版,将该层图案一次投影在光敏树脂液面,待该层固化后,再投影下一层图案(图3)。在DLP中,动态光掩膜版的产生可以利用LCD屏,光调制器(light modulator),或是数字微镜器件(DMD)比如德州仪器生产的DLP™芯片。
3.png (67.32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4.png (93.99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图3,SLA与DLP的光照对比图
2.1、Top down vs bottom up
在早期的SLA/DLP技术中,光源都是位于树脂槽上方(Top),每固化一层,打印平台会向下移动(down),所以一般称为Topdown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固化发生在光敏树脂和空气的界面上,所以如果使用丙烯酸类树脂,就可能有强烈的氧阻聚效应,导致打印失败。同时,由于固化发生在光敏树脂的液面,所以打印高度与树脂槽深度有关:如果需要打印一个1米高的打印件,就需要1米深的树脂。每次打印时,所需要的树脂远多于最终固化的树脂。这样可能造成浪费,也给更换不同种类的树脂带来了不便。另外,树脂槽中的液面高度需要保持精确,否则光源就无法聚焦在液面上。液面也需要高度水平,否则也会造成打印失败。由于这些对液面的要求,Top down SLA/DLP一般都需要加装液面控制系统,成本较高。这样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般只在工业级SLA/DLP上看到Top down结构。
Bottom up结构是基于Top down结构的改进(图4)。在这种结构中,光源都是位于树脂槽下方(Bottom)。每固化一层,打印平台会向上移动(up),所以被称为Bottom up结构。由于光线通过树脂槽的透明底部照在底部的光敏树脂,固化由底部开始,从而减轻了氧阻聚效应的影响。同时,如果光敏树脂黏度较低,重力就可以使光敏树脂流动,填补打印平台抬起时固化部分和树脂槽底部的空腔。这样就不需要再使用刮刀涂覆。另外,打印时,打印平台向上移动,固化只发生在树脂槽底部。所以每次打印时,所需要的树脂只需要略多于最终固化的树脂。这样方便用户更换不同种类的树脂。最后,无需液面控制系统,也能降低成本。这样就是为什么桌面级SLA/DLP几乎都采用这种结构。
当然,Bottom up结构也有其缺点:每次固化,其实是将打印平台和树脂槽底部通过固化的树脂黏结在一起。每次打印平台上升,都需要将两者剥离。这就可能造成打印的精细结构受损,或是将固化的打印件从打印平台上剥离,或是对树脂槽底部造成损伤。一般的打印平台为金属(不锈钢或是铝),可以通过对金属板表面进行处理,来增强其与打印件的黏结力。而树脂槽底部多为硅胶,是为了利用其弹性避免打印的精细结构受损。也可以在树脂槽底部铺上特氟龙等氟化高分子膜,以降低其与打印件的黏结力。同时,也会在尽量减慢打印平台的上升速度,或是使用平移剥离或倾斜剥离的方式来避免打印的精细结构受损。
5.png (141.69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图4,Bottom up结构示意图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授Joseph M. DeSimone,Alex Ermoshkin和Edward T. Samulski)合作发明了CLIP(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基于此技术,他们成立了目前3D打印界风头最盛的Carbon公司。该公司虽然初创,但已经从Google、Autodesk、红杉资本等处获得了约1.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该技术是基于传统的Bottom up SLA/DLP(图5)。在前文中,我们提到氧阻聚效应会阻碍丙烯酸类树脂的自由基聚合,从而导致固化失败。而CLIP技术则是利用了氧阻聚效应:他们使用了一种透明透气的特氟龙膜(Teflon AF 2400,价格极为昂贵)作为树脂槽底部,供光和空气通过。由于氧阻聚效应,进入树脂槽的氧气会抑制离底部最近的一部分树脂固化,形成几十微米厚的“dead zone”。同时,UV光会固化dead zone上方的光敏树脂。也就是说,固化的打印件并没有像传统的Bottom up SLA/DLP那样黏在树脂槽底部。所以打印时无需缓慢剥离,从而可以做到连续打印,大大提高了打印速度(是传统Bottom up SLA/DLP打印速度的100倍)。
6.png (129.18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图5,CLIP工作原理示意图
CLIP技术化腐朽为神奇般的利用了通常大家希望避免的氧阻聚效应,从而达到了突破性的打印速度。不过,这样限制了其只能使用自由基聚合的光敏树脂,而无法利用到环氧类光敏树脂的优势。同时,CLIP连续打印是无法加入刮刀重涂的步骤。这就要求光敏树脂黏度低,有较好的流动性,这样才能快速填补树脂固化后留下的空间。这也对CLIP使用的光敏树脂有着更高的要求。
微滴喷射(inkjet)是目前唯一能同时打印多种光敏树脂的3D打印技术。它与传统的2D喷墨打印类似,是由喷头将微滴光敏树脂喷在打印底部上,再由UV光层层固化(图6)。
7.png (86.16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图6,Inkjet打印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
喷出的微滴一般为皮升级(1皮升= 10-12升),特征尺寸在20微米左右。对比SLA,其使用的激光光斑在0.06-0.10毫米。微滴喷射技术的打印精度远高于SLA,可以打印外观平滑、精细的原型。微滴喷射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双喷头,在打印光敏树脂的同时,使用水溶性或热熔型支撑材料。这就便于打印完成后除去支撑,而不会损坏打印件的精细结构。而对于SLA/DLP,打印材料与支撑材料同为来源于同一个树脂槽中的同一种光敏树脂,所以除去支撑往往耗时且容易损坏打印件的精细结构。同时,微滴喷射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双喷头,同时打印不同颜色的不同材料,从而可以实现同一打印件上有着不同材料不同颜色(图7)。
8.png (229.59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图7,Stratasys公司的Polyjet打印机的打印样品
市场上常见的微滴喷射3D打印机是Stratasys公司生产的Polyjet和3D Systems公司生产的Multi-jet。他们都采用了容积式压电喷头。其工作原理为:在一压电陶瓷片上施加电压,是其产生形变,导致喷头容腔中的液体收到挤压而从喷嘴中射出。容积式压电喷头的优势在于:其对液体的控制能力强,容易实现高精度的喷射;反应速度快;方便通过调节电压控制液滴体积;不需要像热泡式喷头那样使喷射液气化。但是容积式压电喷头只能喷射出黏度在10-40cps的液体(最佳值在10-14 cps),而常见3D打印使用的光敏树脂的黏度约为800-1000 cps。所以微滴喷射技术需要特别研发的光敏树脂。同时容积式压电喷头价格昂贵,喷头又极易堵塞,必须小心保养。
5、双光子聚合光固化成形
在前文所提到的SLA/DLP或是inkjet技术所利用的都是单光子聚合,也就是光敏树脂中的光引发剂分子会吸收一个光子(一般为紫外光光子),然后放出自由基或是离子,从而引发光聚合。而双光子聚合(two-photon polymerization,TPP)中的光引发剂分子则需要吸收了两个光子(一般为红外光光子,光子能量小于紫外光光子)才会被激发。光引发剂分子先吸收第一个光子,处于激发态。它需要在激发态衰退前在吸收第二个光子,才能被引发,放出自由基或是离子。所以只有在高度聚焦的激光中心部位,才会有足够高的辐照度来确保有两个光子被同一个光引发剂分子吸收(图8)。
9.png (91.57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图8,双光子聚合与单光子聚合对比示意图
所以利用了TPP的光固化成形技术,打印精度可以达到纳米级,是现在市面精度最高的3D打印技术。TPP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于微光学,微电子 ,微流控,和微器件【9】等领域。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伦敦皇家学院时收到的3D打印长城,就是利用了Nanoscribe公司的双光子聚合3D打印机打印而成(图9)。
10.png (61.89 KB, 下载次数: 0)
21:46 上传
图9,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伦敦皇家学院时收到的3D打印长城
常见的光敏树脂材料可以被应用于TPP技术。目前最常用的TPP光敏树脂是来自日本Synthetic Rubber公司的SCR500,主要成分为丙烯酸类树脂以及常见的自由基光引发剂。同时,也有不少团队在研发有着更大双光子吸收横截面(two-photon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的光引发剂。这类光引发剂更容易同时吸收两个光子,从而更适合应用于TPP技术。
由于双光子聚合引发的固化只发生在激光的聚焦部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激光的焦点使固化发生在树脂槽中央,而不是像SLA/DLP一样发生在树脂槽底部(Bottom up)或是树脂液面(Top down)。这样,使用TPP技术的3D打印机就无需将固化的打印件从树脂槽底部剥离,或是加装刮刀方便光敏树脂重新覆盖。
目前3D打印的发展如火如荼。但3D打印材料面临着选择单一、价格昂贵、性能尚且无法与传统材料相比等问题。这些都限制着3D打印更广泛的应用。材料需要紧密地与软件硬件相结合,这样才能不断拓展3D打印的应用,甚至于开发出新的3D打印技术。
延伸阅读:
南极熊中国3D打印第一互动媒体平台深度解析3D Systems光固化3D打印的奥秘!
  【PConline 杂谈】快速成型技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3D打印,究其原理就是叠层制造,依靠3D打印机在XZY三个坐标上的位移,最终形成一个三维实物。与此同时,还有FDM、SLS、SLM、SLA等累积技术之分。而今天,我们便从最早出现并实现商用化的光固化(SLA)技术说起,一同了解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奥秘。深度解析3D Systems光固化3D打印的奥秘  正如有些材料遇热硬化,而有些遇冷硬化一样,光固化所采用的&光敏树脂&,是由聚合物单体与预聚体组成,加有光引发剂 (光敏剂),一般为液态。光敏树脂经过一定波长的UV光照射后,引起聚合反应最终固化。光敏树脂聚合反应  SLA技术之所以不像FDM技术那样广为人知,或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材料比较特殊,毕竟液体不易处理更不方便携带。而将&光固化&原理运用到3D打印并成功将其商业化的代表人物,则是在80年代创建3D Systems公司的Chuck Hull先生,而3D Systems公司也发展成当今3D打印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早期制定的&stl&文件格式,仍被沿用至今。3D Systems创始人Chuck Hull  基于SLA技术的3D打印机,通过能量光源,结合光敏树脂受光硬化的特性,从而打印出物体的剖面层,并将每一个剖面层堆积黏合在一起,组成最终的设计成品。看似简单,3D Systems公司却花费了大量时间用以研究。滴漏模型演示  正如上图所示,绿色代表光敏树脂,在&V&形漏斗底端滴一滴形成薄膜&5&,将薄膜&5&往上吹,借助表面张力作用,薄膜&5&不仅不会破还变得厚度均匀,直达&V&形开口顶端;图中黄色则代表了清洗溶剂,在薄膜&5&往上移动的过程中,清洗设备内部的光敏树脂,为下一阶段的&剖面制作&做准备;薄膜&5&受到&103&能量光源的照射,完成工件&41&另一层剖面;黄色清洗溶剂再次出现,将工件表面的非剖面部分的光敏树脂清洗干净,准备下一循环的剖面制作。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网络办公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敏树脂固化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