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17互助北山的特点这种新兴的网络互助北山的特点平台有什么特点?

当前位置: >
> 文章正文
17互助:新兴的互助保障行业更需要自律和协作
  8月1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京召开&蓝海沙龙&网络互助保障规范发展研讨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在研讨会上致辞,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此次沙龙就&网络互助保障&这一新业态展开广泛交流,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胡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自力教授、北京大学刘燕教授等专家出席研讨会。
  17互助、斑马社、壁虎互助、众托帮、同心互助、水滴互助、家家保和轻松筹等企业纷纷表达对行业发展的看法。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各家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实践,围绕&相互保险与互助保障的区别与发展&、&网络互助保障平台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和需要承担的责任&、&互助保障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公众对网络互助保障的认知&、&如何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进行自我规范&等议题作了交流;与会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行了深入解读。
  17互助的CEO高竞表示,互助保障行业是完全新兴的领域,还缺乏完整的监管体系,行业的自律就非常重要,企业应该从资金管理、事故核查公示、会员身份真实性等方面严格自律,取信于人,争取获得市场和监管层的认可。
  在谈及行业合作的议题时,高竞建议,行业应该建立不诚信行为黑名单和出险事故核对平台,对于欺诈、逆选择等行为数据进行共享,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对于出险事故的核对则可以协助快速解决互助补偿,避免重复获利的可能性。
  会议最后,参会代表就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行业健康发展达成初步共识。
  中国互联网协会蓝海沙龙是以沟通、分享、协作为宗旨的业界交流平台。此前,蓝海沙龙已经针对分类广告、视频搜索、VOIP、网络暴力、网络投融资、电子地图、知识产权运营、未来数字文化产业等主题举办了多次活动,在业界获得了广泛好评。本次沙龙为第149期。
频道排行榜
金融书籍下载排行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天下金融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我们不做任何形式的代客理财及投资指导,凡是以天下金融网名义做股票推荐的行为均属违法!
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天下金融网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17互助安全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17互助安全吗?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17互助、水滴互助......那些号称网络互助保险的项目,究竟有没有“钱途”?_网易财经
17互助、水滴互助......那些号称网络互助保险的项目,究竟有没有“钱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17互助、水滴互助......那些号称网络互助保险的项目,究竟有没有“钱途”?)
先说明,下文所指的是指目前宣传中带“互助”字样的各类互助平台,和目前获批筹建的3家相互保险社不是一个概念。
互联网保险的概念热热闹闹喊了好几年了,各类互联网保险创业项目也竞相登台,但互联网人士和传统保险业人士对话从来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在网络互助问题的认识上更是如此。网络互助认为自身的模式设计直指传统保险业的痛点,传统保险则认为网络互助完全无视保险原理。但这些并不妨碍网络互助对投资人讲起故事来总关乎人性和初心,情怀讲起来有时连创业者自己都被感动了。
但到底网络互助是个什么东西,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投资能否得到回报或者找到退出途径,这些都是投资人需要搞明白的问题。网络互助的前景需审慎对待还在于金融领域的特殊性。金融不是法无禁止就可为的领域。8月24日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最终落地,许多P2P面临出局,够有震慑力吧!
作为保险行业的深度、理性观察者,『慧保天下』其实乐见市场与监管的博弈,但不主张无谓的牺牲,游戏规则都没搞清楚,上场打酱油来的吗?
不要触碰红线!具体而言就是不要混淆保险、不要宣称有准备金刚性给付、不要宣传有保险公估、不要声称有政府监管。当然,对于那些压根儿就觉得不应该有监管和牌照约束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不用看下文了,请自行对照金庸笔下最经典骗子形象裘千丈的行径和下场。
保险江湖因网络互助创业之风激起一阵波澜。网络互助与保险名头、长相都十分类似,总有一种“说”不清、理还乱的关系。让人不禁想起《射雕》中裘千丈是铁掌帮掌门裘千仞的双胞胎哥哥,两人名字只有一字之别,长得也分毫不差。裘千丈冒充弟弟名号混迹江湖,一时震撼武林。当今,网络互助也有颠覆保险业、愈演愈烈之势。
江湖中, 与监管博弈往往引来世人的好奇争睹和舆论激烈争议 。网络互助计划自开始以来,一直顶着“互金”、“颠覆者”、“普惠”等多重光环。拥趸者称其慈善公益,运营者谓其创新,也有很多人称其“ 以慈善之名行保险之实 ”,应依法取缔。一时间舆论标签纷飞,反对网络互助者被称为“守护传统保险的恶龙”,支持者被斥为“无视法律和风险”。
争议甚嚣尘上,对网络互助如何定性、如何对待却一直缺乏深入研究,也仍然是保险业界、学界待解的心结。作为一名保险业者,“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笔者斗胆谈谈拙见,试图研判网络互助的发展,冷静辨一辨网络互助是裘千丈or裘千仞。
网络互助到底 是不是保险? 不是! 没有保险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
网络互助的原理很简单:个人缴纳少量或不缴纳资金加入互助计划,在约定的互助事件发生时获得其他会员捐助的资格,同时承诺对发生互助事件的其他会员提供捐助,如不参加捐助则视为自动退出。前期少收费或不收费,后期分摊风险损失补偿费用,不由让人想到保险的最初形态——古埃及石匠互助基金和欧洲中世纪的基尔特行会,前者向每个成员收取少许会费,用来共同支付个别成员死亡后的丧葬费,后者以行会为纽带,会员生老病死时一起集资为其提供救济。“一人为众,众为一人”, 这种民间互助行为在熟人群体中不存在假报赔案、事后不交捐助费的问题 ,其松散原始的互助方式因而得以在小圈子内顺利运转。
1693年,哈雷慧星的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以一个小城市的市民死亡统计数据为基础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为保险业引入了精算概念, 原始状态的保险方才突破熟人的小圈子 ,成为可定价、有明确责任承诺、等价有偿、面向大众的商品。而随着保险需求的增加和精算技术的发展,专业的保险公司以更精确的定价、更可靠的保障和更方便的服务获得了信赖,代替了原始的自发互助行为。一句话“由猴子变成了人”。
虽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但与猴子已有根本区别。网络互助“事先不定价,事后分摊”的模式,其实应 属于原始互助行为 ,与现代商业保险相比截然不同,绝不可混为一谈:从原理来看,网络互助并不具备“保险合同”、“保险利益”、“大数法则”等保险核心要素;从流程来看,网络互助流程中并不含精算、核保、风控等关键环节。而屡屡躺枪,被大家拿来与网络互助一较高下的相互保险,虽然也是以互相帮助、共摊风险为目的,兼具会员同质性高、保险成本低的特点,但其保险的属性没有变! 符合保险的全部要素和经营要求 ,通过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遵循保险经营的等价有偿原理,财务稳定性具有充分保障。
12下一页阅读全文
本文来源:投资界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热门推荐:
  近期国内不断出现的互联网互助平台,似乎在暗示互联网创新领域又刮起了一阵能吹起群猪的风。在风起云涌的创业舞台上,不乏头脑清醒的创业者,引领创业潮流的同时,不断创新不断颠覆自我,追求用户价值的极致。
  在杭州,就有这么一家互助领域领跑的公司,他们的互助产品叫“17互助”,也许是因为其豪华的团队背景,也许是他们刻意保持低调的姿态,业内不少人士对这家公司抱有较高的期望,我们怀着好奇心采访了这家公司。
  17互助很有特点,上周四他们刚刚改版,同时推出了三个全新的内容,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想不通,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业人士指出,17互助的改版可能会重新定义互联网互助这个刚刚出现的名词。因为据他们观察,改版的当天,该平台用户激增,目前已经接近二十万会员数。
  这半年来上线的互助平台非常多,但是看上去都近似,比如大多从重疾癌症的保障入手,比如大多将初始价格定为9元,比如看上去都像是某个保险公司的网络营销主页。但是17互助完全不随大流,从最近的改版来看,其野心不小。
  这次的采访对象是17互助的两位联合创始人郭建强和章正,对于17互助上线2个月就“变形”,两位从用户的角度给出了解释。
  郭建强,曾服务于阿里巴巴六年,负责过阿里百川业务和淘网址业务,并将后者发展至国内网址导航前十名的成绩。郭建强目前负责17互助整体的产品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对于这次的迭代,郭的理解发人深思。
  “上线之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用户并不需要一家山寨的保险公司,用户需要的是区别于传统保险的服务。而我们正好并没有将自己定位成一家保险公司,当然目前也没有从事保险业务的牌照,所以,我们从互联网产品端就要树立用户的心智,17互助究竟是做什么的。现在市面上互助保障的平台有那么几个,但是看上去都差不多,我们就在思考,用户究竟需要什么,17互助究竟要怎么做,才能与众不同、脱颖而出。”
  从其新发布的产品来看,17互助不但继续提供互助保障,还提供了大病救助、免费求助、寻亲互助、健康问答等一系列的服务,涵盖了重疾发生前的互助分摊式的保障,重疾发生后的救助捐款,还包括了对走失儿童的随手转发救助,更有主动干预式的健康管理,17互助邀请了浙江最优秀的医院邵逸夫医院的专家,在平台上针对网友提出的健康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而且采用的是时下最流行的“分答”模式。
  郭建强提醒我们,“请注意一个细微的改变。17互助把保障产品的名称,修改为了保障互助社群。我们是国内互助平台第一个将某某重疾计划修改为互助社群的互助平台。为什么呢?就是刚才我说的,用户并不需要一个山寨的保险公司,他们需要区别于传统保险的健康管理服务。我们认为,用社群的方式是一个解决路径,一方面对于重疾的医治费用可以以事前众筹、事后分摊的方式解决,另一方面,在一个互助互动的社群里,除了货币互助之外,还有更大的力量可以激发,在社群里,可以有更多的有价值的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分摊。国内的保险公司只能提供经济赔付,但我们知道,一个人患病之后,他需要的远远不只是医药费。”
  章正介绍,这并不是17互助第一次在业内进行领跑式的创新。将“互助计划”修改为“互助社群”,只是暴露该公司野心的一个细节,他们在创业之初,就有清晰的定位。章正说,17互助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宣布“四个不做”的互助平台:车险相关、长期寿险、理财分红、大宗财产这四类互助保障,17互助绝对不做。“这些服务链条过长,如果不能创造价值,只是以低价的方式去冲击,并不是对用户负责的行为”。章正说。
  章正是一位92年的创业者,他毕业于浙大,先后在几家互联网公司实习,后就职于百度,后离职加入17互助创业团队。“做一个伟大的事业,同时赚到钱,传递正能量,我觉得还蛮high的!”
  作为第一期产品的负责人,章正对17互助产品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我们有很多个第一,我们开玩笑说做到17个第一,17互助就成功了!”那么,为什么要做到那些“第一”呢?
  17互助是业内第一个引入医疗服务的互助平台,上线之初,就提供了700个免费的专家预约挂号名额,专供会员在紧急情况下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17互助根据精算,制定了每个互助项目的年度费用预算,是业内第一个在页面上公布预测年度费用的互助平台,“结果很多友商就陆续公布年度费用,但是都比我们低一点点,”章正无奈地摇摇头,“风险管理服务不是电商,这不是价格战搞得定的,如果他们也都经过精算,那也罢了。。。。。。”
  17互助还是业内第一个提供覆盖家庭全人口互助保障的平台,其五个主力产品为上至70岁下至胎儿的家庭成员提供了完整的结构化保障。一家三代,只需要一个手机号码,都可以在17互助上完成互助社群的加入,方便、高效、
  17互助还是目前唯一一家对资金管理进行公示的互助平台,他们定期发布资金公示,将全部会员费用集中在一个招商银行的资金专户中,对资金使用做完全披露,并提供计算公式,让会员能够快速了解会员费用的情况,将透明度做到极致。“目前还没有友商跟进,这点倒是学的人不多”,章正又觉得无奈了。
  对于国人来说,“互助”这个概念会不会显得太陌生?接受的难度是否过大?郭建强认为,创新的事务都有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这肯定需要一番努力,但是,事因难能,所以可贵,每一个新概念的产生,都有市场教育的过程,“同时,我们也在被市场教育。”郭建强说。
  互助的概念是不是仅限于一个类似保险的概念?回答是否定的。郭建强认为,互助的内涵其实非常丰富,对于风险管理意识较好的人来说,事前采取互助的方式给自己上一道保障,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而且互助保障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是互助不能只限于一定群体内的契约式的互助,对于没有参加互助、但又发生风险的人来说,有时急需救助,互助的群体可以用事后众筹的方式帮助那些不幸的人。17互助提倡在风险发生前先上一道保障,社群内人人互助,如果有社群之外的人需要救助,会员可以自愿捐款,这对社会也是一个有益的行为,更有助于宣传互助保障的意义。
  17互助也是业内首个将健康管理引入社群的平台,因为他们认为,仅仅依靠发病后的医疗费用分摊,并不能减少疾病风险的发生,真正能够降低风险发生率的,还是要靠事前的科学干预,所以,17互助邀请了名医,以免费课堂的方式进行健康管理的宣传,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刚刚开始。
  “我们一开始就强调自己不是保险,可惜,没几个人相信。现在,你该相信了吧?”郭建强笑着说,“疾病和意外的风险管理,不只是事前参保、事后分摊那么简单。医疗费用的分摊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用互助社群的方式组织人们互助,但是医药费不是风险的全部,怎样少生病、不生病,才是最关键的。另外,对于社群之外的人,如果汇聚绵薄之力形成江海之势帮助他们脱困,那么这个社群的价值将会非常非常大!”
  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不断迭代的17互助,也许会重新定义互联网互助这个并不算太确定的名词,或许一个新兴的行业机会就在此刻。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做产业经济的分享者,努力共进!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17互助、水滴互助......那些号称网络互助保险的项目,究竟有没有“钱途”?
摘要到底网络互助是个什么东西,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投资能否得到回报或者找到退出途径,这些都是投资人需要搞明白的问题。网络互助的前景需审慎对待还在于金融领域的特殊性。金融不是法无禁止就可为的领域。
  网络互助到底能不能成功?障碍重重! 发展成为新的慈善模式是较好的归宿
  尽管裘千丈是裘千仞他哥,但毕竟不是身怀绝技的裘千仞本尊。 网络互助是保险的前世,毕竟不是保险。 一个非商品化的东西突破熟人圈子,直接放到互联网面向非特定群体销售,会产生哪些问题?不妨让我们深入推敲一下在明显不符合精算假设的定价之下,横亘在网络互助发展道路上的几大障碍:
  一是保险责任不确定。
  尽管宣传口号频现“充9元可得三十万保障”,但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客观的。不论是重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还是交通事故造成的第三者的伤亡,都不会因为互助计划的温情脉脉而减少。互助计划没有精算定价,也闭口不提维系救助每个会员必然要承担的实际支出,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最终, 羊毛还得出在羊身上,免费上了车,该给的票钱还是要给的,救助资金终究得由全体会员共摊。 而且由于网络互助组织形式相对松散,人数规模都不确定,等到出险时,要么增加每个会员的分担金额,要么减少承诺的救助金额。无论哪条路,都与当初广告的豪言壮语大相径庭。
  二是责任主体缺失。
  从当前网络互助的实际操作来看,会员入会时无须付费或只需缴纳很少的保证金,待有会员出险后再行捐助。但互助的性质,决定了每个会员对他人的救助既没有法律上的义务,也没有合同上的义务。而 网络互助平台的定位,仅仅是为会员发布求助信息和信息撮合,平台自身不承诺救助。 一旦发生需救济事项,如若会员对结果存疑或者因其他原因不愿履责,责任主体的缺失将导致会员风险无人兜底。
  三是平台可持续性存疑。
  为确保现金流充足,每次救助前或之后会员需要不断补充救助资金,理性经济人多次“被扣费”以后,惊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多会选择中途退出,剩下的多对自身健康状况信心不足,加之网络互助缺乏核保措施,逆选择现象无法避免, 圈到的会员质量会不断降低。
  四是风险控制不完善。
  一是资金风险。目前部分互助平台为保证互助金支付效率,进行了小额预收。尽管个别平台大肆宣传引入了第三方托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无法杜绝监守自盗,资金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看看今日频现的P2P跑路现象,网络互助会不会步其后尘?
  二是道德风险。如果平台运营者动机不纯, 可能出现平台虚构互助事件套取资金的风险 。同时由于缺乏风控措施和核赔管理,会员制造虚假赔案的情况难以避免。
  三是技术风险。网络互助抛弃了精算、核保、理赔等保险的核心技术,其 作为风控手段的区块链等新技术又并不成熟,风险控制难度较大 。
  四是经营风险。保险其实是对概率的计算, 网络互助平台的在核保、理赔等环节的缺陷 导致事故发生率并不像保险公司一样稳定和可预测,为平台持续运营带来较大隐患。
  就像裘千丈被识破后仍然以假把式行走江湖一样。网络互助在监管部门频频发声后仍然顶风而上,所图究竟为何?分析互助平台创业者的如意算盘,大抵逃不过以下三种:
  一是以保险创新为名,行 获客变现 之实。以低价噱头迅速聚集客户资源及大量资金,以期获得风投青睐,进而深挖商业资源,这类平台运营商以江湖上惯用的“提升流量、大量获客、提高估值、风投融资”模式, 以海量用户与高频交易描绘出光明的商业蓝图 ,继而转卖变现脱身。长期经营?会员权益?谁care!
  二是确有一部分人致力于创新,但仍 无法摆脱拿大众做实验的嫌疑 。目前有一些创业者对标Friendsurance,探索区块链等新技术。但这些新概念尚未形成稳定模式,不宜在互联网上直接面对消费者。好比新药研发一下子跨过临床试验直接上市,显然不合适。况且,无论技术如何进步,都无法左右风险发生的概率,更无法完成9块钱保30万这样“不可能的任务”。 目前夸大宣传、大肆圈粉、以海量会员的既成事实试图逼迫监管批准其“先上车、再买票”,枉顾会员利益,不就是在赤裸裸的耍流氓么?
  三是始终无法排除一些不法分子行骗钱之道。低级骗子打着互助计划的旗号非法集资,圈笔钱就跑。高级骗子行庞氏骗局,拆东墙补西墙,营造欣欣向荣之假象,以期招徕更多会员。相较之下,保险的骗子比P2P的骗子更恶劣,P2P的骗子骗的是投资的闲钱,以“网络互助”名义招摇撞骗,骗的可是救命钱,毁的是家庭的保障和大灾大病后重新生活的希望。
  鉴于“网络互助”存在的问题,笔者斗胆预言,其发展成为新的慈善模式是较好的归宿 。在慈善模式下,会员的捐款是单向的,不能期待捐款会有回报,自然也不能对网络互助平台有偿付要求。通过互联网形成非双务有偿的自愿捐助,扶危济贫,也是网络慈善的一种有益尝试。当然,这种模式下 如果依然把自身的风险转移寄托其中,则未免太过轻率 。正能量该弘扬要弘扬,保险该买的还是要买。至于互联网大佬们,由于慈善的不可盈利和出资不能转让的性质,投资前也要再三掂量一下了。当然,有更多资金进入慈善领域,于国于民也是一件幸事。
  到底如何对待 网络互助? 关键在于名正言顺! 当务之急是亮明慈善or保险身份
  当前,中国保险市场体量虽然高居世界前三 甲,但在许多领域仍然存在供给问题。网络互助在此刻出场,迎合了广大老百姓对高性价比保障的需求,具有很大迷惑性。就象裘千丈开始以魔术而不是以功夫唬住许多人,但假把式玩久了就会露馅。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具有风险外溢效应,网络互助所有参与方均应谨慎以对,勿 将公益做的噱头大于实质 ,更谨防借互助名义损害消费者利益。
  对于创业者。名不正则言不顺, 网络互助的当务之急是亮明慈善or保险身份,厘清定位,方可各安其位、各尽其责。 若是独善其身,谈谈情怀与梦想倒是不妨。可若涉及国计民生、百姓福祉,如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都不过分。所以要更好地把握创新的边界和底线,坚持风险控制、维护消费者利益。 望创业者珍惜社会的善意和包容,绝不触碰高压线。
  对于投资方。投资有风险,花钱不能任性。一旦网络互助摇身一变成为慈善组织,不管风投资金是否会变成慈善捐款,想要盈利是绝不可能了。同时,投资既要防止上当,也不能套利玩票、击鼓传花。金融业有其特殊性,担负着重大社会责任。在此劝诫投资者和创业者,任性而为并非没有后果, 一旦被列入监管部门投资黑名单,悔之晚矣!
  对于监管。建议根据风险提示中所提的“不得使用保险术语,不得承诺责任保障、不得与保险挂钩、不得非法建立资金池、不得宣称受到政府监管”等“几不得”要求,严抓网络互助平台整改。正如工行原行长杨凯生先生所称“无论叫什么名称,只要是从事金融业务,就要按现行的金融从业规则办,就要接受必要的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应注意试错成本, 对于没有保险经营资质又实际进行保险业务的网络互助平台,应坚决依法打击。
  对于传统保险。“网络互助”的迅速蔓延,在很大程度上投射出消费者对保险的要求和期待。保障缺乏的市场刚需和费用高企的商业保险间的矛盾亟待解决。保险业深耕细作,大有可为。守土有责,传统保险应当主动创新,勇立潮头,补齐短板,挖掘保险蓝海。否则就会让玩票者以行业缺点作宣传卖点,行业长期的积累和努力付之东流。
新金融(),中国新金融领域权威门户,是清科集团旗下新金融领域综合服务平台,聚焦互联网金融,同时关注新兴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拥有众筹、P2P两大子领域核心数据库。
Copyright (C) 新金融  京ICP备号
京ICP证100902
京公网安备3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7互助 众托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