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风险代理律师费可以替代理人领判决款吗

江西井冈律师事务所与蒋春桂诉讼、仲裁、人民调解代理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关联公司:关联律所:相关法条:上诉人(原审原告)。住所地:吉安市井冈山大&#x号商务中心6楼。法定代表人肖方胜。委托代理人张越,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蒋春桂,男,1963年2月17日生,汉族,吉安县人。上诉人与被告蒋春桂诉讼、仲裁、人民调解代理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吉安县人民法院(2014)吉民初字第46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查明的法律事实为:2012年1月29日约11时,被告蒋春桂在上班扎钢时,不慎被冷条夹伤右手食指&#x年3月15日被告被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2012年9月14日经江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九级伤残。被告因工伤待遇与协商未果,为维权遂与原告分别于2012年4月12日&#x年1月14日&#x年10月16日签订了一审委托代理合同、非诉讼代理合同、二审委托代理合同三份。该三份合同分别约定委托原告指派张越律师为被告与工伤案件一审、劳动纠纷非诉讼事件、劳动争议纠纷二审全权代理人;有效期是自签订之日起至本案本审或仲裁终结止。另一审委托代理合同约定:由被告承担原告指派的律师300元的差旅、交通、打印等费用;被告在获得工伤赔偿款后,按赔偿额的7%一次性向原告支付律师代理费,若违约,再支付30%的违约金。非诉讼代理合同约定:被告向原告支付赔偿款的7%律师费,违约责任如民代合同所写。二审委托代理合同约定:被告在获得工伤赔偿款后,按全部赔偿款金额的7%向原告支付律师费,若违约再支付3000元违约金。按该三份合同的约定,被告向原告支付了律师的差旅、交通、打印等费&#x元,原告指派的张越律师也代理被告先后参加了被告与劳动争议纠纷的仲裁、一审、二审的审理&#x年2月22日吉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作出吉劳人仲字(2013)第20号仲裁裁决书&#x年9月11日本院作出(2013)吉民初字第208号民事判决书&#x年12月5日经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调解被告与达成了协议,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了(2013)吉中民一终字第436号民事调解书,确认:一、一次性支付蒋春桂停工留薪工资、护理费、劳动能力鉴定费、交通食宿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司法鉴定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双倍工资共计75000元,此款限签订本协议之日起10日内付清。二、应在签订本协议后10日内为蒋春桂向工伤保险机构办理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申领手续,在保险机构赔付后3日内将赔付款给付蒋春桂。事后,直接向被告支付了75000元赔偿款,并为被告向工伤保险机构办理了上述工伤待遇申领手续。被告因不服工伤保险机构计算的工伤待遇赔付款,向本院申请执行(2013)吉中民一终字第436号民事调解书第二项。遂将工伤保险机构支付被告的工伤待遇赔付款24830元(含住院伙食补助费190元)划入本院指定的执行款帐户内。被告仍以该工伤待遇赔付款低于法定规定为由,拒领该款。原告向被告催&#x元工伤赔偿款的7%的律师代理费,被告以工伤保险机构未按法定规定赔付工伤待遇,原告尚未尽完合同义务为由拒付。原告遂向本院提起诉讼,经调解无效。原审认为,本案原、被告在签订的一审、非诉讼、二审三份委托代理合同中,对报酬和费用未约定具体的计取方式,而是根据代理成果决定给付代理费数额,应属风险代理合同&#x年4月13日实施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下列情形除外:(一)婚姻、继承案件;(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四)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等。本案被告系因工伤而委托原告代理其向用人单位追偿,属于上述条款第三项规定的情形,原告不得适用风险代理收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工伤赔偿案件的受害人多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故国家主管部门针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收费做出了相应规定,禁止对工伤案件进行风险收费代理。被告井冈律师事务所与被告约定从工伤赔偿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代理费,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本案原、被告签订的一审、非诉讼、二审三份委托代理合同,应认定无效。原、被告之间签订的三份代理合同虽然被认定无效,但原告自接受被告委托后,指派律师先后参加了被告与劳动争议纠纷的仲裁、一审、二审的审理,为被告的实际利益,勤勉处理委托事项,付出了劳动,使被告利益获得了实现,原告理应获得相应的报酬。根据公平原则以及相关律师收费标准和原告处理委托事项的工作情况,酌定被告支付原告的律师服务费为4500元。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条、五十二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蒋春桂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律师服务费4500元;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本案案件受理费50元,减半收取25元由被告负担。原告井冈律师事务所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请求变更原判第一项为被上诉人支付上诉人服务费6988.1元,撤销原判第二项,支&#x元违约金和实现债权所需费&#x元的诉请。上诉理由是:一、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认定本案三份代理合同无效,缺少事实根据。上诉人收取律师服务费不违反2006年4月13日实施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应属有效合同。二、一审判决适用法律不当,混淆了公法与私法的界限。原审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属理解错误。三、原判显失公平、公正,损害了上诉人的声誉和利益。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并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的规定。四、被上诉人恶意违约,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被上诉人蒋春桂答辩认为,由于上诉人委派的代理律师法律知识不足,维权不当,致使一起因工伤引起的劳动争议三次成诉,历尽二年未结,造成经济损失,应核减代理费;委托代理合同条款有霸王条款性质,且上诉人违约在先,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被上诉人损失;代理律师终止履行代理合同,未为被代理人争取合理的工伤待遇赔偿,致使被代理人信访求助,造成被代理人身心损害,这都说明代理律师未尽代理之责。请求二审公平裁判,维护被上诉人的合法权益。本院二审查明,2014年7月7日,被上诉人蒋春桂在一审法院领取了工伤保险机构支付的工伤待遇赔付款24830元。其他事实与一审查明的事实相一致。本院认为,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蒋春桂签订的非诉代理合同及委托代理合同,约定代理收费的取费方式是赔偿款额的7%比例取酬,属于按代理成果提取代理费的有偿服务模式,该收费方式属风险代理性质。而双方约定的代理事项为因工伤提起的伤残及工伤保险赔偿,该类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与江西省现行实施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不符,有违公序良俗,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认定该委托代理合同收费取费方式的约定无效。原审依据代理行为的劳动价值合理确定服务报酬并无不当,相应事实认定并未有错,相关法律适用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王发生代理审判员  熊钦泉代理审判员  李伟杰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八日书 记 员  龙 蓉邀请赢奖 收益排行榜排名用户名收益(元)1181****5252?1292402186****0023?557403132****6936?119104182****1831?87905188****4341?7140置顶反馈APP微信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版权所有: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C)2015 JINDIDATA 京ICP备固定电话:400-871-6266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中国卫星通信大厦B座23层京公网安备 9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律师代理费收取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