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常州外地人限购政策都喜欢来常州工作呢,这里有什么好,怎么不去周围几

让外地人来告诉你 为什么我们会呆在北京不走
发帖于:时间: 09:08:20
  记不得有多少次,我听到或看到别人质问我们这些臭外地,干嘛来北京?我听到许多北京人,包括我的女朋友抱怨臭外地给北京带来的麻烦,特别是在交通拥堵,房价依然令人咋舌的今天,我和我周围的臭外地朋友们,成为了最容易拈来的靶子。我不止一次地在胡同的饭馆里,听到吃饭喝酒侃大山的北京人旁若无人地说,要不是这帮臭外地,怎么怎么着怎么怎么着… 我听了觉得特别想笑, 但之后我想了很久,关于为什么我们在这里。
  一。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很奇怪,我只听过外地人被诟病,遭抱怨,却很少见有外国人被抱怨。但相对于北京人来说,不管是外地人还是外国人,都是外地人。 我们有的来自穷乡僻壤, 有的来自江南水乡, 有的来自东南沿海, 有的来自遥远的边疆。
  二。 我们为何而来
  有很多北京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来北京, 当我女朋友(她是从小在京长大的北京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回答她,因为为了上大学。因为工作。因为回不去。
  1。 为何来北京上大学?
  答案很简单, 北京集中了太多的教育资源。 这么多的学校都扎堆在北京, 这不是学生的问题, 也不是外地人的问题,而是1949年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有问题。 如果你仔细看看北上广这些城市,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有着远远高于周边城市的教育资源。有些人会说,这是首都,就这样,你还别嫉妒。说实话,没什么好嫉妒的。全国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源都是纳税人的钱建造,维护和发展的,那么为什么教育资源要过度地集中于某几个重点城市呢?显然是规划已经过时, 但修正需要时间和勇气, 我们短暂的青春却无法等待漫长的推诿。
  这实际上像极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圈地运动。过多的资源集中于某几个大城市,机会的不公平分配,迫使本已薄弱的地区的人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也许仅仅为了活下去,而走进陌生的大城市。这难道是他们的错?
  每一个学生有自由的权利选择他/她所报考的学校,能不能上要看个人的本事,但能不能报,这是无法干涉的自由,因为作为纳税人的子女,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全国的教育资源是对每一个人开放的。
  所以,我喜欢我曾报考的学校,所以我考了,于是我上了。每个人是自由的,当我和学校都运用选择的权利选择了对方的时候,于是我来了。
  2。 为何在北京工作
  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了在北京工作, 也有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寻找在北京的工作。 为什么? 我不清楚所有的原因, 但我明白,一个从沿海小城市来的人,学习的专业是计算机,你让他毕业回去工作,可是,能有工作么?能有多少选择的机会? 那么,让一个学习考古的孩子回家去考古,那不是玩蛋么?
  一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不同的产业,决定了不同的产业布局。生产型的企业倾向于将企业所在区域定位于交通便捷,或临近生产资料所在地的区域,比如曾经的首钢;科技型企业倾向于将企业设立在靠近高等教育资源和科研院所的区域,比如搜狐,微软;服务型企业倾向于将企业设立在靠近客户群体的区域,比如北京CBD无数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 所以你看, 在北京,你很难看到钢铁工人,煤矿工人,却能在地铁公交上看到许许多多做广告的人,做IT的人,就是这个道理。
  不仅是大学毕业生来京或留京,许多农村或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也来到北京打工,为的也只是生存,或成就自己的小小梦想。你或许会问,为何农村的年轻人放着好好的地不种跑来打工。或许问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先问问为什么农村孩子总是比城市孩子更难上大学,为什么直到最近才勉强有了农村医保,为什么农村的人大代表代表的人数要比城市的多,为什么乡下人到城里看病总是遭歧视,为什么农村的可耕种土地越来越少,为什么农产品总是卖不出个好价钱,为什么种了一年的粮食蔬菜瓜果到年底却依然入不敷出?
  有这样多的为什么,他们为什么就不能走出绝望,在另一片土地寻找希望?当我们在历史的教科书里冷嘲热讽英国圈地运动,俄国资本主义早期以及美国资本主义早期的罪恶,贪婪和残忍时,哀叹失去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原住民,农民和产业工人的不幸和悲惨时,为什么不想想就在我们的身上,同样的悲剧正在上演呢?
  三。 我们为何回不去
  有许多飘在北上广的年轻人曾经忍受不了高房价高房租高物价的艰辛,逃离了大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其他中小城市,试图重新找回希望。 但他们很多人,已经又回来了。
  为什么?
  没错,高房租高房价高物价确实让人难受,但想想看,回家真的就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让一个学习信息管理系统的人回到一个没有多少IT企业的小城市或者乡村,你让他做什么?换做是你,你愿意吗?让一个习惯了凭本事吃饭,按规矩做事的广告策划回到一个完全靠关系混饭吃的小地方,你觉得他受的了这样的落差吗?
  换个角度想想, 假设日定都南京或西安或成都,北京会有今天的窘境吗?
  每个人都希望明天会更好,多数人也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试图克服命运中遭遇的不公和不幸。在抱怨指责别人的时候,试试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那样的位置,是否能做的比别人更好?
  不管是谁,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让自己活, 也让别人活, 才是真正的公平,那样的明天, 大家才都有的活。
集团报刊系列我是销售代理机构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中文房产网站排名第4。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当前合作新盘超过2000个。
吉屋网月覆盖3000万购房人群,更快更准推广合作业务。
您的位置:
除了买房 外地人还能怎么样在常州落户?
来源:搜狐焦点网 &&发布时间:
许多人都只知道在购买50平以上的住宅可以落户,小孩可以顺利进入所属学区就读,那如果在常州不买房,可以落户吗?答案是可以的。
先来看看常州买房落户的情况 1.现在常州的落户条件是什么? 外地来常州购房的人员,在本市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并具有合法稳定职业的。迁入市区的购买住房应不低于50平方米(含50平方米)迁入后人均不小于25平方米;迁入辖市的,面积不做限制。 提炼要点:1、在常州有固定工作;2、在常州买房,拥有固定住所;3、如果一家三口需要落户,要不低于75平米。一个人落户,购买房屋面积不小于。 2.也是可以顺利落户的 ,已经取得的,符合户口准入条件的可以降户口迁入已经购置的房屋中。原房主户口没有迁出,不影响购房人入户。 如果不买房,可以选择投靠落户 1.夫妻投靠 外市人员与本市居民结婚后需来常共同生活,后者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 也就是说嫁给常州人或者当常州女婿都是可以顺利落户的。如果买不起房想落户请参照这条!【嫁给或者娶一个在常州有房的也是阔以的】 2.投靠父母 未婚(离婚)子女申请投靠本市父亲或母亲的(父亲或母亲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迁入后人均住房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 说明:这个也是做面积要求的,比如父母亲的住房面积为,那么未婚女想要落户是不行的,必须要75平米以上。 3.投靠子女 城镇地区已退休(或已达法定退休年龄)和农村地区已满50周岁的父母需投靠本市子女的(子女在本市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迁入后人均居住面积不小于25平方米);& 这个跟投靠父母是一样的,也有面积要求,落户之前要算清面积才行哦。 也有其他落户方式 1.投资落户 1、在本市投资30万元人民币以上,投资人及其直系亲属可迁入投资目的地落户; 2、在本市投资20万美元以上外资的,引荐人或投资人具有中国国籍的亲属本人及其配偶和未婚子女可迁入投资目的地落户; 2.纳税落户 连续2年纳税均达1.5万元人民币以上,且在本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人员,本人及其配偶和未婚子女可以在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落户;& 3.其他 1、本市生源的大中专、技职校毕业生,毕业后未就业,回本市父母亲户口所在地落户的 2、军官家属随军迁移户口 3、其他需公安机关受理审核的人员
7×24小时热文榜
你可以按区域查找常州新房、二手房,也可以按区域查询常州房价。同时,你买房 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区域二手房
Copyright&(C)&2017& 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最近联系人
查看消息记录
按Ctrl+Enter发送镇江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 知乎302被浏览231637分享邀请回答34418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外地人眼中的常州五种人 这是“”窝里斗“”吗?
来常州两年,之前对常州完全不了解,只知道常州是江苏的一个较富裕的城市,来到这边后,也一直住在新北,之前是住在常州高铁北站附近,现在住在飞龙版块,据说以前飞龙版块这一片很荒凉,老常州人很多人提起飞龙,都觉得飞龙没有生活味,交通不好,大部分公交都只能在江南商场乘坐,没有那么方便,配套也几乎完全没有,现在还好的是有个飞龙体育公园,也有个飞龙实验中学,再加上绿都万和城的商业。以至于老听到有人说,买飞龙那片的都是“穷屌丝”。
其实小编真心觉得新北还不错,人少,车少,比较安静,对于我来说,觉得这是常州最吸引人的地方,要逛街吃饭嘛,去万达就可以,无论你住新北什么地方,BRT几站路就到了。
不过最近听一堆人在聊天,每个人都在说自己喜欢居住的版块,有说喜欢天宁的,因为觉得天宁和钟楼才是市中心,比较有生活味,吃饭逛街的地方多,有说喜欢武进的,因为可能自己本身就是武进人吧,就是没有说新北的,因为老常州人都觉得新北是个偏远的地方,其实根据我这两年的经验,我觉得常州人在互相的眼中(其中戚区现在已经并给武进),应该是这样子的一个状况,你觉得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州外地人限购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