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学》《三农新论》《二元经济论》《再论技术、制度与中国农业发展》哪本更适合农经专业本科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尔雅《经济学百年》2016考试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尔雅《经济学百年》2016考试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图文】农村经济学》专题一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农村经济学》专题一新
大小:764.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农业经济学_伤城文章网
农业经济学
?三农问题为什么这么难解决? ? ? ? ???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失 劳动力 资金 近五年,邮政储蓄、银行流出农村2000 亿 土地 平均每年净减少1230万亩 ?2008年河南农业大学专门为培养大学生 “村官”而新开设的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 计划文理科各招30人,其中文科上线661 人,计划数与上线人数比例高达1:22,录 取最高分557分;理科上线270人,计划数 与上线人数比例1:9,录取最高分560分, 成为该校最“吃香”的专业。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文明社会不能容忍大学生零工资就业 ?“大学生应该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一 位教育部负责人这样说 。? ?现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混,没啥水平还好 高务远,毕业了还要求高工资,你是老板你 要吗? ?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实践能力差等 等,说到底企业想要有工作经验的,而 且一提就是2、3工作经验。 ?扩招与就业难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大蒜王”霍元奎:一万冷库费 换来一百万?武汉中环商贸城34号门面的霍元奎,将 2008年的货囤到9月中旬。 大蒜收购起步价就是一块五六一斤。 到了9月,蒜价在甲流等因素催发下,涨 到2.8元。 他果断地将存货全部出手,进账100来万 元,赚了70多万。???? 日,海南省琼海市塔洋镇农民收获的香蕉被用来喂猪。琼海市、 文昌市等地的香蕉收购价跌至平均每公斤0.2元,低迷的价格让蕉农一筹莫 展。目前,香蕉是海南最大宗的热带水果,今年全省种植面积达75万亩,产 量占全国市场的六分之一。 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三月二十一日以来,受国内某媒体报道 “蕉癌事件”和“海南香蕉含有类似 SARS病毒”短信谣言影响,香蕉地头收 购价格直线跌至平均零点三元每公斤, 虽然海南省政府积极采应对措施,但是 海南蕉农还是蒙受直接经济损失八点二 二亿元人民币。 广西香蕉因天气滞销跌至每斤0.2 元?广西在坛洛收购点,珠湖村村民马光奇 夫妇正将一串串香蕉从拖拉机上抬到秤 上过秤。马光奇说,他一家4口,今年种 了50亩香蕉,亩产2000多公斤,共有10 万多公斤。如果按去年平均每公斤1.5元 算,至少可卖15万元。“但今年每公斤 只卖0.4元左右,如果天气还不好转,估 计要亏10多万元了。” ???应加强香蕉等热带水果产销预警体系建 设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香蕉冷藏设施,应对 这点天气变化根本不成问题。 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过短,也是困 扰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三月二十一日以来,受国内某媒体报道 “蕉癌事件”和“海南香蕉含有类似 SARS病毒”短信谣言影响,香蕉地头收 购价格直线跌至平均零点三元每公斤, 虽然海南省政府积极采应对措施,但是 海南蕉农还是蒙受直接经济损失八点二 二亿元人民币 ?农民:“谁能告诉我明年种什么?” 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当前农业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教学方法――“讲一、学二、考三” 课程学习教材及参考教材 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课程性质部门经济学:专门从事农业经济活动规律研究 应用经济学:经济理论在农业部门的具体应用??课程地位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 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一)“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贫苦的,因而懂得了穷国的 经济学就大体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世界上 大多数穷人靠农业养活自己,因而懂得了农业经 济学,也就大体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 舒尔茨(瑞典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讲演” ) 一、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 政策的意见》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 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当前农业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新农村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 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地使用权流转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并推广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农产品供求均衡 农业产业化经营 教学方法:“讲一、学二、考 三”? ? ?“讲一”:精讲 “学二”:博学 “考三”:宽考 课程学习教材及参考教材? ? ? ?课程学习教材.现代农业经济学 参考教材 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 出版社,2000年 李秉龙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 大学出版社.2003年? 经典著作 ?[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 务印书馆,1999?[日]速水佑茨朗, [美]弗农.拉坦:《农业 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美]约翰.梅勒:《农业经济发展学》,北京 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期刊与年鉴?? ?期刊《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学》?? ?年鉴《中国农业年鉴》(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第一章 总论重点西方和中国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要点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起源:古希腊和罗马 萌芽:近代初期(17世纪至19世纪 30年代) 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初)德国 从一般经济学体系中分离出来:19 世纪末20世纪初 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发展 的新趋势 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 发展的新趋势学科的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 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进而产生的综合 化不断得到增强 农业经济学科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 角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定性和定量、实 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 断深入地展开各种比较研究工作 农业经济学科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 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农 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问题 一向为人们所重视(见图1-1都江堰水利工程)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引入了西方的经济学说 和农业经济学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理论界开始对我国农业经济学 理论进行广泛研究,但由于“左”的影响,农 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受阻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展开了对新时期 我国农业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全面、深入、系 统的研究,农业经济学的内容和学科体系正处 在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之中 图1-1都江堰水利工程 第二节《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要点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农业经济农业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 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和及其 应用的科学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 动规律 见图1-2 图1-2农业生产力系统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图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体系结构?王雅鹏主编的《现代农业经济学》 ? 章序及学时分配(见下页) 总论 农业 农村 农民(4学时) (6学时)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源与农业资本 农业科学技术 农产品市场供求 农产品市场与贸易 农产品价格与农村消费市场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 (4学时) (6学时)(4学时)(4学时)(4学时) (6学时) (4学时) (4学时)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现代农业的宏观调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区域发展(4学时)(4学时) (4学时)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辩证的方法 比较与借鉴的方法 调查研究 的方法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思考题:简述西方和中国农业经济思想 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农业 农村 农民重点农业的地位和贡献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难点“三农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 农业第二节 农村第三节 农民第四节 “三农”问题 第一节 农业Agriculture要点农业的内涵与外延 农业新概念 农业的特征 农业的地位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农业问题 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内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称为第一产业。 农业作为一种生产经济活动,其本 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 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 人类所需的生物产品并为人类创造 良好生态环境的过程 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外延:农业包括植物栽培(种植业和林业)和动物饲养(畜牧业和渔 业)。有的国家把 “农业前部门” 和“农业后部门”也划归农业部门 统一管理,这样农业就成了一个由 产前部门、产中部门和产后部门组 成的产业系统 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广义上是指种植业、林业、畜 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 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 服务。狭义上就指种植业。---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农业法》) 中国于2001年12月 1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 织(WTO)正式成员外向型农业Agriculture for export 休闲农业Leisure Agriculture 假日农业Holiday agriculture 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 绿色农业Green agriculture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 立体农业Stereo farming 农业的特征??本质特征: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 一般特征: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 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 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 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农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 基础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 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 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 的规律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贡献产品贡献 市场贡献 要素贡献 外汇贡献农业的“新”贡献生态贡献 安全贡献 政治贡献 文化贡献 农业问题农业结构调整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的投入和支持 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农产品流通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 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 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 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 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 会组织,国际组织。 http://www./tjbz/t 2369827.htm ??三次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类别、名称及代码类 别门类大类类别、名称第 一产业A 农、林、牧、渔业 01农业 02林业 03畜牧业 04渔业 05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 B 采矿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 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1其他采矿业 C 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饮料制造 业 16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木 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及纸制品业 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 制 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医药 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制品业 30塑料制品业 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2黑色金属冶炼及 压延加工业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金属制品业 35通用设备制造业 36专用设备制造 业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D 电 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水的生产和供应 业 E 建筑业 47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48建筑安装业 49建筑装饰业 50其他建筑业第三产业F 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1铁路运输业 52道路运输业 53城市公共交通业 54水上运输业 55航空运 输业 56管道运输业 5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58仓储业 59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 软件业 60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61计算机服务业 62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63批发业 65 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66住宿业 67餐饮业 J 金融业 68银行业 69证券业 70保险业 71其他金 融活动 K 房地产业 72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租赁业 74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 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5研究与试验发展 76专业技术服务业 77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8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9水利管理业 80环境管理业 81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 务业 82居民服务业 83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84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5卫生 86 社会保障业 87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8新闻出版业 89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90 文化艺术业 91体育 92娱乐业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3中国共产党机关 94国家机构 95人民政 协和民主党派 96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97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T 国际组织 98国际组织 ?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属于第二产业。(制造业) 思考题:一、2004年,我国农产品出 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贸易 逆差,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 二、谈谈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和有机农业区别? 第二节 农村Rural要点农村的界定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特征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农村问题 农村的界定?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概念, 泛指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空间 对农村统计口径的界定???美国:凡人口在2500人以下或人口 在每平方英里1500人以下的地区及 城市郊区都算作农村。 欧洲:一般以居住地在2000人以下 者为农村。 我国:没有直接规定“农村”这一 统计指标的口径。统计指标“乡村 总人口”指县(不含镇)内全部人口。 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 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 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 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政府驻地的实 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 与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不连接,且常住人口在 3000人以上的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 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及农场、林场的场部 驻地视为镇区。 ?乡村是指本规定划定的城镇以外的 区域。?http://www./tjbz/t603208. htm? 正确理解农村的科学内涵??? ?农村是一个地域范围 农村的形成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结 果。 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复合系统。 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 的概念。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特征????血缘关系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 重要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 就业任务繁重 农业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 作用 我国农村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提出刘易斯对博克的理论的发展?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的模式进 行了修正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提出?由荷兰经济学家J.H.博克提出 (论文“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 政策:以印度尼西亚为例”) 刘易斯对博克的理论的发展??刘易斯的观点:发展中国家一般含有两种性质 不同的部门:一个是效率低的传统农业部门; 另一个是效率比较高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由 于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是 负数,把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只会促进 工业的发展而不会影响农业。要促进经济发展, 必须提高储蓄率,加速资本积累,扩大现代工 业部门。 ――《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的模 式进行了修正???第一阶段: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 的流出,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总产量 没有影响 第二阶段: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低于工业工 资的那部分劳动力的流出,这部分劳动力的 流出对农业总产量有影响,但能提高整个经 济的效率 第三阶段:前两部分劳动力流出后留下来的 劳动力,这部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工业 工资,要吸引这部分劳动力流到工业部门, 必须支付比不变制度工资水平高的报酬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为国家工业化 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国人均 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 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 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 50∶50,城镇化水平为40%。这四项 指标表明,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 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阶段。 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 动的总称。是农村中一、二、三次产业 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和 农村经济是在农村综合体内从事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内容和方 式、作用的总和 中国农村经济包括农村中的农业、工业、 商业、建筑业、金融、交通运输、服务 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农村问题统筹城乡发展 小城镇建设 县域经济 乡村债务化解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结构调整 农村金融 农家饭 第三节 农民要点peasants与farmers的区分 农民的特征 农民问题及其演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 peasants与farmers的区分(一)“农民(peasants)的主要追求在于维护 生计,并在一个社会关系的狭隘等级系列 中维持其社会身份。因此农民不像那些专 门为满足市场而生产、并在广泛的社会网 络中置身于竞争之中的耕作者。” “相反, 农业生产者(farmers)则充分地进入市场, 使自己的土地与劳动从属于开放的竞争, 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并倾 向于在更小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可获更大利 润的生产。” ――沃尔夫 “在农民社会,生产品及劳务不是 由生产者直接交换,而是被提供给 一些中心来重新分配。剩余的东西 要转移到统治者和其他非农业者手 里。这种分配权力往往集中于一个 城市中心,尽管并非永远如此。”――《不列颠百科全书》 ?A farmer is a person who is engaged in agrarian business by using land. The term farmer usually applies to a person who grows field crops, orchards, vineyards or market gardens with a view to selling to others as food. They may, however, provide raw materials for industrial purposes such as grains for alcoholic beverages, fruit for juices, hides for leather, and wool or flax for yarns and cloth-making. peasants与farmers的区分(三)peasant:维护生计,狭隘等级中维持其 社会身份; ? farmer:充分进入市场,使自己的土地 与劳动从属于开放的竞争,利用一切可 能的选择机会在更小风险的基础上使报 酬最大化。 *工业革命以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称之 peasant;工业革命以后从事农业生产的 人称为farmer.? 农民的特征??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特征我国农民的表述 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特征?F.Ellis在《农民经济学》一书 中,将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界定为 “是主要利用家庭成员的劳动从 事生产并以此为经济来源的居民 户,其特点是部分参与不成熟的 投入要素和产出市场。” 我国农民的表述?农民是具有农业户口、居住在农 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 农民问题及其演化?建国前:超经济压迫与剥削和不平等 交换的强化; ?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危及生存的温饱 问题和由于缺少自由与自主权导致的 没有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问题; ? 改革开放以来: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和“解决农民与市场之间矛盾” 现阶段的农民问题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保护农民利益 提高农民的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农民工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实质平等的政治地位 ? 平等的经济地位? 给农民提供平等经济地位的措施? ? ? ? ?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 建设民主公平的市场环境 提供产权保障 减轻农民负担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四节 “三农”问题要点“三农问题”的由来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三农问题”的表现 “三农问题”的原因――二元经济结构 “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农问题”的由来日,中共十三届八 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第一次 将农业、农村和农民并列起来提 出问题 ? “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民问 题?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 途命运的政治问题 ? “三农”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富裕 的基础 ? “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小康和 现代化的关键? “三农问题”的表现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缺少与社会收 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应世界经济一体 化中的市场竞争,农产品质量不适 应消费需求,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效益偏低 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落后于国 民经济的增长;农村社会事业滞后 于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 村生态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三农问题”的表现 (二)温家宝: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 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李昌平:农民真苦,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 “三农问题”的原因――二元 经济结构不利影响? ? ?阻碍城市工业的发展 阻碍农村自身的发展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研究发现 的。 是衡量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指标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 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 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 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 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 ? ?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6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为收入差距悬殊 图2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直线图 图3历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三农问题”的解决??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 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 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 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 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 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 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 的趋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 四中全会上的讲话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与关 键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给予农民平 等的权利(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使 之尽快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变城乡二 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城乡互动,共同 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 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促使二元 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发展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思考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 民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保 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如何理解“三农”问题 的实质? 第三章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重点农业的现代化的目标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难点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阶段第二节 现代农业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要点农业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各阶段基本特征原始农业是凭人类的本能向大自 然乞讨的农业 ? 传统农业是凭人类的感性经验向 大自然索取的农业 ? 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 类和谐发展的农业? 原始农业(新石器时代~铁器工具出现前)基本标志? ? ?以石器、棍棒为工具,生产力水 平低下 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 掠夺式经营 *突出成就:野生动植物的驯化 传统农业(奴隶社会~20世纪40年代)两个阶段古代农业 ? 近代农业?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 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 统农业――舒尔茨 古代农业基本标志?(奴隶社会-19世纪中后期)?? ?铁制工具,人畜力为动力 生产技术主要来自直接的经验 自给自足的经济为主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发展缓慢 *突出成就:精耕细作,用地和 养地相结合,基本上维持了自 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较少。 近代农业基本标志?(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大工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 化农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 具 ? 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和农业 科学技术成果 ? 分工开始发展 ? 向商品化、社会化农业转化 ? 农业企业出现 现代农业基本标志?(资本主义产业革命~20世纪)农业机械化生产 ?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 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在农业企业 经营中的应用 ?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 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二节要点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特点 现代农业的成效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当前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背 景 现代农业的特点?? ? ?农业运行市场化 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化 农业发展可持续化 组织管理逐步科学化 农业运行市场化?? ?农业调节机制的市场化 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 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化?? ? ?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 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产业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 现代农业的成效?? ?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上消灭了 城乡差别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从生产目的来讲,传统农业是“糊 口农业”、产品农业;现代农业是 商品农业、市场农业 从手段来看,传统农业往往技术手 段落后,物质装备落后;而现代农 业是用现代物质技术武装起来的农 业。 从生产经营者来说,从事传统农业 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而现代农业 需要的是新型农民,需要的是有文 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当前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 背景现代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重要基础 ? 现代农业建设是粮食供给和食品 安全的根本保证 ?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加速推进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条件?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 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 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 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 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 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 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要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具体举措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的、 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 ? 动态的:其内涵随着知识技术的不断 创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而 不断丰富与深化 ? 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 发展的高效系统。产前、产中、产后 各部门的协调 ? 世界性: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 比较 ? 历史性: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 断变化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生产技术现代化 ? 生产手段现代化 ? 农业劳动者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发达的农业:建立高产、优质、低 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 良好的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 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效益 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 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效益 *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 ? 土地生产率 ? 农产品商品率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农业资源与环境指标 ?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二)衡量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如农业 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产品 商品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 ? 反映环境良好程度的指标:如农业 资源与环境指标等 ? 富裕文明的指标:如农民人均纯收 入指标等? 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美国型――资本集约型:美国、 加拿大等国 ? 日本型――劳动集约型:日本、 荷兰等国 ? 西欧型――中间型:英国、法国、 意大利等国 美国型――资本集约型美国、加拿大等国 ? 国情: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 实现农业现代化途径:?先农业机械化,提高 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动 力不足的问题;后生物 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 生产率. 日本型――劳动集约型日本、荷兰等国 ? 国情: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缺乏, 耕地面积少 ? 实现农业现代化途径:先生物技术 现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后农业 机械化,适当提高劳动生产率? 西欧型――中间型?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 国情:工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和 耕地资源都不太丰富 ? 实现农业现代化途径:二者并举, 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现代化并进, 物质投资和智力投资并举,劳动 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共同提高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我国的基本国情 ? 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具体举措 我国的基本国情?? ? ??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农业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现代科技落后,农民素质低,但传 统农业技术丰富 地区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 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 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 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 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 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 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 化道路 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与 选择性的劳动节约型技术相结合――资源节约型 技术与劳动节约型技术有机结合。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具体举措? ? ? ? ? ? ?坚持科教兴农,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和技术创新 实行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 注重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 强调劳动集约、资金集约与技术集约相 结合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物理农业:让农产品“快乐”又“环 保” ?番茄能听懂音乐吗?草莓听小夜曲能增产?猪 牛羊听“交响乐”变得悠闲快乐?圈舍安上 “空间电场”可减少畜禽疫病?……多年前被 视作“离经叛道”的荒诞之举,如今正被越来 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实际生产中,并收到了实 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今,它们越来越得到研 究者和生产者的认同,并拥有一个共同的名 字―――物理农业。 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 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重点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 农业集约经营 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难点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现象 第一节 农业生产要素总论第二节 农业自然资源: 土地和水资源 第一节要点农业生产要素总论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 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 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 农业生产要素的内涵?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 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 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 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 劳动力 ? 资本 ? 科学技术?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自然资源作用下降,农业增长主 要来源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 ? 劳动力资源中智力因素上升,劳 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 ? 技术进步成为主导力量?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一)??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自然资源影响农业生产力的分布(见图41、图4-2) 自然资源影响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 成和发展?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二)??劳动力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能动要素和主导力 量 劳动力不仅是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者, 还是其创新者和发展者?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三)??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条件 就是资本,这些生产工具和生产条件能 够扩展人的能力,相当于人手的延伸, 扩大了人的劳动能力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四)?? ? ?科学技术改善其他生产要素的质量 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 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产 品结构的高级化 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原理 ?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应遵循的规律? 判断分析题??&中国,7%土地,养活22%人口&。&美国,一 个农民养活80个人&,说明中国农业和美国农 业同样发达。 不准确。&中国,7%土地,养活22%人口&,说 明中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比较高。&美国,一 个农民养活80个人&,说明美国农业的劳动生 产率比较高。一个现代化的农业既要有高的 土地生产率,也要有高的劳动生产率。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原理制度层面的农业生产要素组合 ? 技术层面的农业生产要素组合?? ? ???要素的不可分离性 要素作用的非均衡性 部分要素的可替代性 要素组合功能的系统性 要素组合比例的变动性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应遵循的规律重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见图4-3) ? 重视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 作用 ? 重视规模报酬的变化规律的作用? 图4-3 土地报酬(总报酬,平均报酬,边际报 酬)曲线示意图 第五章 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要点农业土地资源的作用 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 世界主要国家土地资源面积 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 农业集约经营 农业规模经营 地价与地租 农业水资源 农业土地资源的作用?“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 之母” ――威廉? 配第 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 ? ? ?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资源的稀缺性和供给的有价性 位置的固定性和用途的选择性 效用的持续性和肥力的可变性 性能质量的差异性和收益的级差性 世界主要国家土地资源面积????国土总面积:俄罗斯居第一位,中国总面积为 959805千公顷,居世界第4位,占世界总面积 的7%。 土地面积:俄罗斯居第一位,中国土地总面积 为932742千公顷,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土地 总面积的7%。 耕地和多年生作物面积:美国居第一位,中国 耕地面积为124140千公顷,仅次于美国、印度, 居世界第3位,约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9%。 渔业(内陆水域)资源:加拿大居一位,中国内 陆水域面积为27063千公顷,居世界第4位,占 世界总面积的7%。 表4-1 主要国家土地资源面积(2002) (单位:千公顷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 耕地与多年生 国家 总面积 土地面积 作物面积内陆水域 27063 中国澳大利亚 印度 俄罗斯 美国959805726 909932742319 896135361 000加拿大 巴西阿根廷 日本7408065150 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 ? ??土地资源的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土地资源质量不高,退化严重(见图4-4)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各类用地分布不平衡,土地利用地区差 异大 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不协调 图4-4 贵州威宁县部份喀斯特山区 “土层越耕越薄,石头越长越高”。 表4-2 我国土地用途分类土地用途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所占土地面积 13.2% 0.6% 20.7% 27.5% 2.1%交通用地水域 未利用土地0.8%3.8% 31.3% 农业经营方式:集约经营和粗放 经营粗放经营 集约经营 劳动集约 活劳动增加 即精耕细作 资金集约 物化劳动增加 新技术密集使用 农业粗放经营定义 是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下,对土地进行浅耕粗 作,实行广种薄收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定义解释①机器装备等先进生产手段和农业科学技术没有 广泛运用 ②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 ③主要靠扩大土地面积增加农业总产量 ④是一种落后的农业经营形式 农业集约经营定义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和装 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 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并改 善经营方法,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的农业经营方式 农业集约经营定义解释 ①实行新的科学技术 ②目的是在减少每一单位产品的生产资料 和劳动消耗的条件下,从单位土地面积上 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收入。 ③可分为劳动集约、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 三种基本类型。 ④发展:劳动集约→适当的劳动集约+适度 的资本集约和适用的技术集约相结合。 实现集约经营的途径? ???要充分重视土地替代 要更新“集约”观念,充分重视组织资 源的集约 要把技术集约当作“小农集约经营”的 重中之重 要注意农业集约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 协调 农业规模经营?是指农业企业(农户)改变规模狭小的 分散经营,根据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的可能, 将土地等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以获 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现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的变动规律是: 呈U型变化,先减少 而后增加产 品 长 期 平 均 成 本CLACM经营规模0 LAC包络线的形状SAC1? 原因:规模经济。 ? 规模收益通常都是先上SAC3 SAC2LAC升,后下降,所以, LAC曲线通常是U型。? 包络线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 ?LAC递减,处于生产规模递增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左端相切; LAC递增,处于生产规模递减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右端相切; 只有在LAC最低点,LAC才与SAC最低点相切。 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促使 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 逐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协调 机制:耕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农户联合办 农场。 重视扩大生产项目的经营规模:利用合作经济 组织的作用;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地价与地租?? ? ?地价=地租/利息率 地租 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 ?日是第十七个全国“土地 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 守耕地红线。”旨在提高全社会的土地国情 国策国法意识,增强切实保护耕地、节约 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采取 措施管好用好宝贵稀缺的土地资源。 一些地方各“路”各行其是,盲目抢地 ?一些开发区盲目上马,土地利用率低 许多地方的农村住宅和工业用地遍地开花 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 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 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 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 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 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 ? ? ? ?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必须充分发挥土地利 用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 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必须按照依法依规、 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把土地供应闸门。 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必须大力推进节约集 约用地。 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 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必须严格落实耕地保 护目标责任制。 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必须全面加强土地管 理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基层建设。 企业重组中集约用地之道 ――江苏昆山: 二次利用企业土地近3年来,江苏省昆山市政府共投入2.9亿元, 完成对13家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搬迁,腾出土 地近1600亩投入二次利用,新引进高科技 企业30多家,投资强度可提高2倍以上,土 地产出率将提高3倍以上。 ?为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昆山市首先对全市的180 0多家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市政 府决定,由政府出资,首批搬迁改造16家资源消 耗型工业企业,腾出土地用来发展高科技、高效益、 低污染的产业。为做好这项工作,一是批前早介入。 对照产业需求、规划导向以及集约用地的各项经济 技术指标,该市实行“招商选资”,鼓励企业租赁 标准厂房,节约集约用地。二是批中严把关。该市 提出以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为杠杆,控制企业用地 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国务院28号文下发后, 他们进一步提高项目用地投资定额标准,昆山出口 加工区的外资投资强度每亩不得低于60万美元、 昆山开发区每亩不得低于50万美元、各镇配套区 每亩不得低于40万美元,民营企业每亩总投资不 得低于250万元人民币,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一 律核减用地规模。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造地之道 ――三峡库区: 表土搬家,移土培肥?去年春天以来,由当地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的一场轰 轰烈烈的抢土、运土、覆土活动,在千里三峡沿线大 规模地展开。到2007年初,135米~156米 三峡淹没区的取土、覆土已基本完成。其一期工程已 为湖北库区移民建设了3万多亩优质良田,重庆预计 将有300多个村庄、4万多农户受益。三峡耕地资源稀缺,但是很多地方有比黄土还肥沃的 紫土层,几百年才生成1厘米,尤为珍贵。据计算, 覆土20厘米,每亩地平均产量能提高30%左右。 秭归县国土资源局工程师向建平计算:“屈原镇长江 村的覆土区地形特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气候圈, 最适合销路好、产地少的桃叶橙生长。移土培肥后, 如果每棵树产量提高3公斤,就能增收8元钱,1亩 地种90~100棵树,就可以增收800元左右。”? 企业重组中集约用地之道 ――江苏昆山: 二次利用企业土地?近3年来,江苏省昆山市政府共投入 2.9亿元,完成对13家资源消耗型 企业的搬迁,腾出土地近1600亩投 入二次利用,新引进高科技企业30多 家,投资强度可提高2倍以上,土地产 出率将提高3倍以上。 ?为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昆山市首先对全市的1800多家企 业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市政府决定,由政府出 资,首批搬迁改造16家资源消耗型工业企业,腾出土地用 来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的产业。为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批前早介入。对照产业需求、规划导向以及集约用地的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该市实行“招商选资”,鼓励企业租赁 标准厂房,节约集约用地。二是批中严把关。该市提出以单 位土地面积投资额为杠杆,控制企业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 用率;国务院28号文下发后,他们进一步提高项目用地投 资定额标准,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外资投资强度每亩不得低于 60万美元、昆山开发区每亩不得低于50万美元、各镇配 套区每亩不得低于40万美元,民营企业每亩总投资不得低 于250万元人民币,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一律核减用地规 模。 ?俗话说:“无工不富。”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 展示的是一幅工业化腾飞的崭新图画。然而,现阶段 我国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却十分有限。据统计, 我国现有独立工矿用地达5400万亩,仅次于村庄 用地,占全国建设用地总量的11.4%;在近年的 总供地量中,工业用地占40%左右。土地低效利用 的现状告诉我们,将企业重新组合,二次利用企业土 地,对提高企业的土地产出效率是十分必要的。江苏 省昆山市搞企业重组,3年腾出土地1600亩,土 地产出率提高3倍以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工 业企业的用地潜力十分巨大。 判断分析:??土地价格在未来只会升,不会降。电脑价格在 未来只会降,不会升。 错误。(1)长期来看,只要经济持续发展, 土地价格会持续升高。因为土地供给不变,土 地需求不断增加。(2)如果发生土地泡沫 (不是真实的土地需求,而是人为炒作),泡 沫破灭后土地价格会下降。电脑价格受市场供 求变化而变化,虽然长期趋势是降低的,但也 有升高的可能。 农业水资源??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现途径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时空差异较大 水资源开发不均衡,贫水区开发过 度 水资源配置不均衡,生态用水紧缺 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水资源环境恶化,水体污染严重 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现途径????综合开发,使一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 得以合理利用 合理配置,正确处理地区间、产业间 的用水矛盾(见图1)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 效率 保护水源,控制水环境恶化,防止水 资源污染(图4-5,4-6)
图4-5 水资源污染 讨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存在的问题 ?? ???一是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认识模糊,积 极性不够高,流转规模小、范围窄。 二是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市场,流转中介组织较少,缺乏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机构。 三是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指导不够, 缺乏配套扶持政策。 四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缺乏具体实 施细则,在流转程序、流转手段、流转档案管 理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定。 思考题:1、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哪几 类?P49 2、实现我国农业水资源合 理利用的途径是什么? 第六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重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难点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在农业剩 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第二节 农业资本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Agriculture labor要点农业中的人力资本 农业劳动的特点 农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业中的人力资本?? ? ?人才、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人力资本的概念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论点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才、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人才”是一个质的概念 “人力资源”是一个量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一个价值概念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概念??又称“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指 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待 未来有所收益而所作的投资,是体 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 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创始人:舒尔茨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论点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 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 部分?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投资是发展中国家适应现代 经济发展环境的必然选择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技术创 新和吸收能力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劳动 力身体素质低下的状况,延长劳动年 限和提高人均寿命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增强人们的现代化 意识 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 ?(1)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2)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 (3)个人和家庭用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 移费用。 第二节 农业劳动与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的特点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的特点季节性 ? 分散性 ? 关联性 ? 多样性 ? 艰苦性?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L =农业产品数 量/农业劳动时间 ? 农业劳动生产率L =农业劳动时 间/农业产品数量 ? L ↑或L ↓代表农业劳动生产率 越高?1212 骑摩托回家过年?来源: 新华网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 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的演变 ?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表现形式 ? 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理论 ? 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 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 ??农业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 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 人口在地区之间分布不平衡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的演变年:控制流动 ? 年:允许流动 ? 年:控制盲目流动 ? 年:规范流动 ? 2000年以后:公平流动?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表现形式概念如果农业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 素的组合不成比例,以致一部分农 业劳动力资源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 负值,那么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就是 农业剩余劳动力形式可分为常年性的剩余和季节性剩余两 种形式 *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刘易斯(W &A&Lewis )在《劳动力无限供 给下的经济发展》中,对传统农业部门的 剩余劳动力向不断扩张的现代工业部门的 转移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工资是由劳动 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决定的,由于城市现代 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农业劳动者 的收入水平,在不受干涉的情况下,农业 劳动者存在着向城市流动的自然倾向,从 而工业部门的扩张可以获得来自农业部门 的劳动力的源源供给。 刘易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图形解释(一)横轴表示劳动数量,纵轴表示实际工资或劳动边 际产品 II. OA表示农业部门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实际收入水 平,OW表示工业部门的实际工资水平。 III. 在OW的工资水平上,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供给是完 全有弹性的,水平的WS线即为劳动力的供给曲线。 IV. 假定工业部门在初始阶段的资本为K1。在资本固 定为K1而逐渐增加劳动的投入时,劳动的边际生 产率就会降低。因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曲线N1K1 就表现为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它同时也是劳 动的需求曲线。I. 图形解释(二)V.VI.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工业部门雇佣的劳动力的均 衡数量,即到达劳动供给曲线WS与劳动需求曲线 N1K1相交的均衡点。这时,工业部门雇佣的劳动数 量为OL1,总产量为ON1K1L1,支付的工资总量为 OWK1L1,剩余产出WN1K1为工业部门资本的报酬即 利润。这个利润可以再投资而形成资本 这个利润可以再投资而形成资本,资本量由K1增加 到K2、 K3。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 生产率逐步提高至N2K2、N3K3,利润量也提高至 WN2K2、WN3K3。此时,雇佣的劳动数量也分别增至 OL2、OL3。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在刘易斯模型、拉尼斯一费模型的不足: 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决策被认为是唯 一地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忽略了 城市也存在着失业。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认为农民的迁移决 策不仅取决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而且还 取决于在城市找到工作概率的大小。 托达罗模型公式M(t)=f[d(t)],f‘〉0 上式中: M(t)表示t期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 数量 d(t)表示t期城乡预期收入差异 f表示响应函数 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 增函数。? 托达罗模型公式(续)其中d(t)=w(t)π(t)- r(t) 上式中: d(t)表示t期城乡预期收入差异 w(t)表示城市中实际预期工资 π(t)表示就业概率 r(t)表示农村实际收入?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方法???⒈按劳均耕地面积来 计算: 剩余劳动力(G)= 农业总劳动力 (A) ― 农田耕作 所需要的劳动力(F) ( 总耕地面积 F) F?平均每个劳动力能负担的耕地面积 ?⒉按亩用工测算。即 从每种作物算起,测 算出每目地的用工数。劳动力剩余量 ? 农业劳动力总量 ― 总用工量 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应出工时 ??⒊按农产品需求来测 算: 劳动力剩余量=农业 劳动力总量―社会一 定时期的农业劳动力 需求量总人口数 ? 人均农产品消费量 劳动生产率(劳均提供的农产品量)? 农业劳动力总量 ― ??⒋对常年性和季节性 剩余的估计 农业常年剩余劳动力 数=现有农业劳动力 总数―农忙季节需要 的劳动力? 现有农业劳动力总量 ― 农忙时需的总工日 每个劳动力可提供的工日数 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数=现有农业劳动力总 数―农闲季节需要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农业内部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 ?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剩余 劳动力 ? 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见图) ? 引导和帮助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 图 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共同规律80 70城镇化水平( ) %60 50 40 30 20 10 0 年代 306570 图形解释? ????纳瑟姆曲线中包含着以下丰富内容: 初期的准备阶段平缓,中期的高速阶段陡 升,后期的成熟阶段再次平缓 城镇化水平30%以下――代表发展势头较 为平缓的准备阶段; 30%~65%或70%之间――代表发展势头极 为迅猛的高速阶段; 超过70%――代表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 的成熟阶段。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 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 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 的生态环境。 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措施?? ?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 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 《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 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 [2005]43号)
平均每个中小学生年减负180元和140元 第七章 农产品市场供求重点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类型 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特点 农产品供求均衡难点吉芬效应 蛛网理论 第一节 农产品需求第二节 农产品供给第三节 农产品供求平衡 第一节 农产品需求要点农产品需求的概念 农产品需求曲线 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 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谷贱伤农 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农产品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农产品需求的概念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 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按 现行价格购买某种商品农 产品的数量。 消费者具 有购买意愿形成有效 需求必须 同时具备 两个条件消费者在现行价 格条件具有支付能力 农产品需求曲线P DThe Demand CurveOQ *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中间需求的变化 商品农产品本身的价格 替代品与互补品 消费者的偏好 文化习俗 人口数量和结构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个人收入愈高,消费者对一定价格 下的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就愈大;相 反,收入愈低,需求量就愈小。特例 低档商品 中间需求的变化?农产品中间需求是指农业、工业,以及相关产业,将农产品用作生产 资料的市场需求。?用作饲料、食品、纺织、化工、商 业等农产品将日益增加。 商品农产品本身的价格?农产品需求规律:商品农产品的价格越低,其需求量越大。?特例①吉芬农产品giffen goods②炫耀性农产品conspicuous goods ③商品价格的预期变化 吉芬农产品?吉芬农产品P?,Q?;吉芬之迷(Giffen Paradox):1845年爱尔兰发 生过一场严重的大饥荒。英国经济学家吉芬观察 到:饥荒时的主要粮食土豆的价格升到很高,但 需求却激增,民众纷纷抢购。饥荒过后,土豆的 价格也大幅下降回到正常水平,但需求却大幅减 少到饥荒前的水平。这种现象被称为“吉芬之 谜”,这类商品也就叫“吉芬商品”。 炫耀性农产品 P?,Q?炫耀性消费理论conspicuous consumption? ?由凡勃伦提出。?80年代香港的茅台酒 价格;如果消费者完全用价格来衡量他对于某种商品的需 求程度,那么,他们将在 商品价格低的时候买得少, 而在价格高的时候买得多,??名牌月饼这种商品为定位性物品,这类商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那么,对该种商品的消费是炫耀性消费。 替代品与互补品?替代品 Substitutes:即在效用上可以 相互替代的商品?猪肉与牛肉 ,一种的P 与另一种的Q 呈同方向变 动?互补品Complements:即需要同时使用, 互相补充配套,才能发生效用的商品?咖啡与白糖 ,一种的P 与另一种的Q 呈反方向变 动 消费者的偏好例如,有的喜爱吃肉,而不喜欢奶制品或鸡蛋;有的喜爱吃素菜, 而不喜欢吃荤菜;有的喜爱吃瘦肉而不喜爱吃肥肉,等等。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 文化习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它们 也会影响产品的消费方式和对各种 农产品需求的选择。 我国回族人(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陕西 、贵州、青海)以面粉为主 食,喜欢饮茶,辅以玉米、 豌豆等杂粮,爱吃蔬菜,喜 欢吃牛、羊、鸡,鸭和带鱼 鳞的鱼类,但不吃马、驴、 狗的肉,尤其忌食猪肉。 人口数量和结构? ?人口数量(图1)人口结构??城乡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 图1人口普查 总人口 (万) 城镇人口 (万) 第一次 1953年 61904 第二次 1964年 72307 第三次 1982年 103188 第四次 1990年 116001 第五次 2000年 6年13144877251271020658296514559457706城镇人口 比例(%)13.0618.4020.6026.2336.0943.90 *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of demand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 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 灵敏度,或者说,农产品需求量变 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 比例。 商品农产品价格下降将导致需求增加例:价格从1元 降到0.8元,需求量从100斤 增加到150斤,则:卖者总收益增加20元?若某商品农产品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从8个 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这时卖者的总收益怎样? ?减少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性质 弹性?需求弹性是一个无量纲的, 这使其具有广泛的可比性。 ? 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为负值,但 在实际运用时,为了方便起见,一 般都取其绝对值。 ? 需求弹性因不同的物品而异?(elasticity), 物理学名词 , 指一物体对外 部力量的反应 程度。 需求价格完全无弹性perfect inelasticP DOEd=0Q 需求完全有弹性或弹性无限perfect elasticPDOEd ∞Q 需求价格单一弹性unitary elasticP DOEd=1Q 需求价格富有弹性elasticPDOEd&1Q 需求价格缺乏弹性inelasticPDO0〈Ed〈1Q 案例分析:运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 “谷贱伤农” 这一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里,农民的收入反而下降了 ? 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 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 ? 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Ed&1 ? 在丰收的年份里,粮食的供给增加(如图 s? s’),导致均衡价格下降( P1 ? P2 ),由于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因此 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 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导致了农民总 收入减少? ?谷贱伤农PP1 D E1 S s’ E2 Q1 Q2 QP2 O“谷贱”是粮 食丰收使供给 增加,在缺乏 弹性的需求作 用下,农产品 的均衡价格大 幅度的下降“伤农”则是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 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 导致了农民总收入减少 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The Income Elasticityof Demand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消费 者收入变化反应的灵敏度,或者说, 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消费 者收入变动百分率的比例。 农产品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农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 农产品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度,或 者说,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变化的百 分率对另一相关农产品价格变动百 分率的比例。 农产品需求交叉价格弹性The Cross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X商品需求量变动 的百分率/Y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率EXY= ? QX/QX ? ?PY / PY?= ? QX/ ?PY ? PY/ QX??替代商品, EXY为正 互补商品,EXY为负?互补商品之 间价格与需求 成反向变动; ?替代商品之 间价格与需求 成正向变动。 第二节 农产品供给要点农产品供给的概念 农产品供给曲线 相关商品对农产品供给的影响 农产品的供给弹性 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种类 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特点 农产品供给的概念农产品供给是生产经营者在一定 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 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 数量。 形成有效 的供给求 必须同时 具备两个 条件生产经营者 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生产经营者有供 应农产品的能力 农产品供给曲线The Supply Curve价 格 S 供 给 法 则S 供给数量 农产品供给规律的例外:生产用途狭窄 ? 商品价格预期变化? 相关商品对农产品供给的影响竞争性商品 ? 连带商品? 农产品的供给弹性The Price Elasticity ofSupply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 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度,即农 产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 格变动百分率的比例。 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种类P供给完 S 全无弹性OEs=0Q 供给完全有弹性PSO Es→?Q 同一供给弹性PSOEs=1Q 供给富有弹性P SOEs&1Q 供给缺乏弹性PSO 0〈Es〈1Q *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特点?????占用土地面积大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弹性小, 相反则大。 同一农产品,在经济发达地区供给弹性大, 在落后地区供给弹性小。 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供给弹性大,价格下降时 供给弹性小。 农产品的临时供给弹性小于短期供给弹性, 短期供给弹性小于长期供给弹性。 畜牧业和林业的短期供给弹性可能小于零。 *农产品的供求均衡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是指在某种价格条件下,市场上某 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 等。这个价格,一般称作均衡价格, 这时的交易量称作均衡交易量。 定量分析:广告与土豆的价格?? ? ? ? ? ?国家农作物种植协会预计,明年土豆市场的供 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为: Qd=28―0.04P Qs=―2+0.16P 预测明年土豆的价格和数量。 Qd= QS 28―0.04P=―2+0.16P 均衡的价格为:PE=150元/百公斤 均衡的产量为:QE= Qd= Qs=22(百公斤) ?? ? ? ??因土豆的数量过多,该协会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 场广告战,向消费者指出土豆中的高蛋白含量比较高, 预计广告将使土豆的需求曲线发生以下变化: Qd=40―0.05P,而土豆的供给函数不变。 这时,土豆均衡价格会上升为: PE=200元/百公斤 由于广告的作用,土豆的价格每百公斤上升了50元, 而这时土豆的销量增加为: QE= Qd= Qs=30(百公斤) 价 格 P1D SPeEP2 SDQs2 Qd1QeQs1 Qd2数量农产品供求均衡示意图 蛛网理论??蛛网理论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 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均衡点 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是在考虑时间 因素与动态条件下,研究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的循环变动, 以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的理论。 这是1934年由英国经济学家N.卡尔多 命名的。 蛛网理论有三个假设前提:?? ?一是从开始生产到产品产出需要一 定的时间,而且在这段时间内生产 规模无法改变; 二是本期的产量决定本期的价格; 三是本期价格决定下期的产量。 ?蛛网理论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产品价格与产量发生周期性波动 的原因。如果要运用市场机制来克 服这种波动,就要利用期货市场来 确定未来价格,以指导生产,减少 波动。 蛛网模型Cobweb Model?收敛型蛛网:农产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小于对需求的 影响程度。?发散型蛛网:农产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的 影响程度。?封闭型蛛网:农产品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 收敛型蛛网 价格 D P2 P4 Pe P3 P1 S Q2 Q4 Qe Q3 T2 T4 E T3 T1 T5SDQ1 数量 价格P4 P2 Pe P1 P1D T4 T2 E T1 T3 D S Q4 Q2QeQ1Q3 S发散型蛛网数量 价格D P2 pe P1环型蛛网SDSQ2QeQ1数量 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吉芬农产品;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农产 品供求均衡 二、影响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三、试述农产品供求均衡的形成? 四、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 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作业一??一、根据最近四个“中央一号文件”,结 合家乡特色,谈谈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 措施? 二、分析为什么“三驾马车”拉不动农村 金融 ? 分析为什么“三驾马车”拉不动 农村金融??? ?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 被业内人士称为“三驾马车” 如今三驾马车”中的“两驾”出了问题: 农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农发行业务范围 大量收缩。 农信社大量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损。 农村金融机构“拒贷”的原因 第八章 农产品市场与贸易重点我国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形式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与渠道 农产品购销策略 “绿箱”措施难点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 农产品市场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第三节 WTO与农产品国际贸易 第一节 农产品市场要点农产品市场的概念 农产品集贸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期货市场 农村市场中介组织 农产品市场的概念??狭义上:进行农产品交换的场所广义上:农产品流通领域交换关 系的总和 农产品集贸市场农产品集贸市场是主要进行农副 产品零售交易的场所,是农民直 接进入流通,销售农产品的主要 渠道 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 场,是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 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 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 往全国各地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 福州建成海峡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商品集散功能 ? 价格形成的功能 ? 信息中心的功能 ? 调节供求的功能 ? 综合服务的功能?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指导生产与流通 ? 稳定企业经营 ? 降低交易成本 ? 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 稳定现货与金融市场?是指期货交 易交换关系 的总和 ?现货合约:指即刻在未来交付某种商品 的销售协议,对于所交付商品的质量、 数量和交货日期由买卖双方协商而定 期货合约:是在交易所达成的标准化的、 受法律约束并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地点 和时间交收某一特定商品的合约。? 期货市场的运作原理 ――价格风险的分散化???期货市场是价格风险的产物――价格、 风险、风险投资 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一般都是由生产 者、中间商、和消费者负担 市场中,一部分人想转嫁风险,同时转 嫁风险利润;另一部分人想风险投资, 获得风险利润 20049月22日沈阳玉米首次试水期货市场(图) 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概念 ? 功能 ? 形式? 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概念?是联结农业与其产前、产后部门, 联结农民与其他市场主体,联结 政府与农民,充当农民进入市场 的桥梁和纽带,为农村市场经济 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并具有法 人地位的经济组织。 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 ? ? ? ? ???价值实现功能 经济组织功能 信息传播功能 科技转化功能 要素组合功能 经济核算功能 法律服务功能 政策传递功能 农村市场中介组织的形式公司(企业)+农户(基地) ? 专业农协 ? 综合农协 ? 要素市场中介组织 ? 执行监督保障职能的中介组织? 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要点农产品流通的概念 农产品流通的意义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 农产品流通的渠道 农产品购销策略是以货币为媒 介的商品农产 品的交换过程, 它是联接农产 品的生产与消 费必不可少的 环节 农产品流通的意义???是保证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加 速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农产品流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 的条件 农产品流通对于保障市场供应,满 足人民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稳定具 有重要作用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农业生产季节性和农产品消费常年性的矛 盾,需要通过必要的储备和均衡上市,以 保证人们对农产品的正常消费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农产品需求的普遍性 的矛盾,要求农产品具有合理的流向,以 保证非生产区居民的消费需求 农产品的生物学特性(如易腐、易损、体 积偏大等),使农产品流通具有较强的技 术性,经营农产品具有较大风险性 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 场的矛盾将严重影响农产品的流通 农产品流通的渠道?? ?初级市场 批发市场 期货市场 农产品购销策略采购策略? ?渗透生产 让利扩大性采购策略控制性采购策略 ? 稳定性采购策略 农产品购销策略销售策略?横向发展策略推销 拉买主 开发新产品?纵向发展策略挖掘销售潜力 第三节 WTO与农产品国际贸易要点WTO的基本原则 WTO农业协议 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 环境 WTO框架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引例:??中国的蔬菜运到日本,中国农民经过种植、车运、 船运等很多环节,非常辛苦,只赚很少一部分钱。 而日本的物流业在日本港口码头附近就有工厂, 拆开集装箱后,将蔬菜大包装迅速换成小包装, 两根大葱一个塑料袋、两三个青椒一个小塑料盒, 立刻送到超市,甚至送到居民家里,这样就赚大 钱。 思考: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怎样增值?为什么日本 人能够从货运中赚到高额利润,我们应通过哪些环 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 ?中国的果蔬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高达25 %至30%,每年的损耗量超过8000万吨, 而发达国家果蔬产品的损耗率平均为5% 左右,美国仅为1%至2%。专家认为, 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正成为我国农业 产业化进程和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中的 巨大障碍。 ?商务部关于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 件的意见【发布单位】商务部 【发布文号】商建发【2010】号74? ?号【发布日期】 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一)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 支持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 级改造,完善冷链系统、质量安全可追 溯系统、分拣包装及加工配送等设施, 支持县乡农贸市场经营设施进行标准化 改造。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立法进程, 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布局。 ? ?(二)积极推进“农超对接”。 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扶持农产品生 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等大型流通企业进行对 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优化农产 品供应链条。积极探索农产品“农超对接”模 式,推动建立更紧密、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 增加对接品种和数量,探索农产品现代流通新 模式,推进“订单农业”发展。 ? ?(三)加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依托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具 备上网条件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 拓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覆盖面,引导生产和销 售,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加强农村市场 运行监测,通过“商务预报”网站及时发布相 关信息,利用新农村商网发布农产品流通信息, 提高农村流通网络现代化水平。 ? ?(四)加强重要农产品市场调控。 适时开展食糖收储和投放工作,保障市 场供应,维护食糖市场稳定。按照《防 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 规定,做好生猪及猪肉市场调控工作, 充分发挥储备的“蓄水池”作用,稳定 生猪生产,保护养殖户利益,维护猪肉 市场稳定。 发达国家及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经验与启迪??1 美国蔬菜的生产及流通经验 1.1 美国蔬菜生产的特点 1.1.1 布局区域化 1.1.2 生产专业化 1.1.3 生产机械化 1.1.4 服务社会化 ?1.2 美国蔬菜流通 1.2.1 流通环节 1.2.2 流通渠道 1.2.3 蔬菜流通中的中介组织 ?2 日本蔬菜物流经验 2.1 日本蔬菜流通主体 2.1.1 农协组织是日本蔬菜流通体系中 的基本元素 。 2.1.2 批发商是日本蔬菜流通市场繁荣 稳定的关键 ?2.2 日本蔬菜流通渠道。 2.2.1 市场内流通 2.2.2 市场外流通 ?3 我国台湾地区的蔬菜物流经验 3.1 共同运销制度 ?3.2 批发市场制度 ?4 荷兰农产品物流经验 4.1 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物流供应 链 ?4.2 建立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 ?5 发达国家及地区蔬菜物流经验的启示 5.1 推进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 化经营体的建设 ?5.2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3 建立以部分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多级 批发市场 ?5.4 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中心 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演进分析???一、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物流的起步阶 段(年) (一)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的农产品物流 模式(年)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型农产品物 流模式(年) ???二、转型经济时期农产品物流市场化的 初步发展阶段(年) (一)集贸市场主导型物流模式 (年) (二)批发市场主导型物流模式 (年) ???三、市场经济时期农产品物流的迅速 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一)契约型物流主导模式(1992~ 1997年) (二)第三方物流主导型模式(1998 年至今) ?四、协同型农产品物流是我国农产品物 流模式的发展之路 WTO的基本原则?? ? ?非歧视原则 透明度原则 自由贸易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 日起 生效WTO农业协议关税化 关税减让 ? 削减农产品市场准入壁垒 保证最低市场准入 “绿箱”措施 “黄箱”措施 ? 规范农业国内支持 “蓝箱”措施? ?逐渐削减农产品出口补贴 卫生及动植物检疫 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 易环境有利因素? ? ???减少农产品出口障碍 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 促使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 有利于我国在发挥本国农业比较优势的 同时,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国内消费者所 需的农产品 加入WTO有利于我国加强对外农业技术合 作与科学交流 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贸 易环境不利因素? ? ? ?关税配额制度的影响 “绿色壁垒”的阻碍 特殊保护措施的限制 反倾销措施的制约 粮农组织:金融危机使世界农产 品市场更加不稳?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表的最新一期 《粮食展望》报告指出,过去几个月出 现的金融危机给全球农产品市场和粮食 安全形势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报告指出,尽管今年世界谷物产量有 望达到新的创纪录水平,但当前的金融 危机将给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农 业部门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指出,预计2008/2009年 度世界谷物产量将增加5.3%,达到 22.4亿吨。但全球谷物产量增长的 大部分出现在发达国家。 ?报告认为,世界农业正面临严峻的长期 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土地和水资源紧 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研究的投资 很少以及缺少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等。 这需要各国增加对农业和农业机械的投 资,以便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 ?报告还指出,2007/2008年度粮食 价格急剧上涨使世界营养不足的人数增加到大 约9.23亿。若要到2050年时养活世界 超过90亿的人口(现在约60亿),就必须 在2050年之前将全球粮食产量提高近一倍。?责任编辑:孟蕾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 讨论?通过对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面对的 环境到底是“狼来了”还是“羊来 了”的讨论,研究WTO框架下我国农 业发展? 第九章 农产品价格与农村消费市场重点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 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经济因素 如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画图分析农产品价格的变动难点如何切实地提高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 第一节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第二节 农产品差价和比价第三节 农村消费市场概述第四节 农民的消费 第一节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要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 农产品价格的特征 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基础 ?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基础?农产品的价值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 基础,它由三部分组成:生产过程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C) 劳动报酬(V) 赢利(M)????在确定农产品价格时,应当以经营 劣等地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值量为基础 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农产品价格形成是由供求决定的, 反映农产品市场供求量的变化。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在理论上可由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 供给曲线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市场均 衡价格 农产品价格的特征???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大 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 格相比有上升倾向 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供给量的增 加将引起价格下跌,进而会降低农 民收益 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 ??市场供求状况 货币的价值 农产品资本有机构成与农业劳动生 产率 国家经济政策 第二节 农产品差价和比价要点农产品差价的种类农产品比价及其变动规律工农产品比价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 重点农产品差价的种类剪刀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难点如何逐步缩小和消灭我国的剪刀差 农产品差价Price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Product? ?概念 种类 农产品差价Price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Product概念 ? 是指同一种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 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的不同 而形成的价格差额,包括地区差价、季 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 价。 农产品差价的种类? ? ? ? ?地区差价 季节差价 质量差价 购销差价批零差价 地区差价:Regional Price Difference ofAgricultural Product? ?地区收购差价地区销售差价 季节差价:Seasonal Price Difference ofAgricultural Product? ? ? ?淡旺差价 节假差价 早晚差价 晴雨差价果蔬季节差别大 旺贮淡销能发家 质量差价Quality Price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Product?优质优价有利于刺激农民积极采用新技 术,推广优良品种,以更好地满足社会 的需要 购销差价Price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Between Purchase and Sale??购批差价(农产品收购价格与产地批发价 格之间的差额) 购零差价(农产品收购价格与产地零售价 格之间的差额) ?购销差价计算公式(已知收购价格,未知销售价格)(收购价格+直接费用)× (1+合理周转天数× 日利息率) 购销差价= (1-损耗率)× (1-经营管理费率-利润率-税率) -收购价格 批零差价:Price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Product Between Wholesale and Retail?由零售商的合理费用、利润和税金 所组成。 农产品比价Parity Rate of AgriculturalProducts?? ?概念 公式 变动规律 农产品比价Parity Rate of AgriculturalProducts?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各种不同类别 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 以农产品生产价格为标准价格进行 比较。 农产品比价的公式??农产品比价=(交换品的价格指数/ 被交换品的价格指数) 2007年上半年,湖北省谷物生产价 格指数为104.18,水产品价格指数 为99.73,则水产品与谷物的比价是 (99.73/104.18) =0.957 农产品比价的变动规律??以不同农产品之间的价值量比例为 基础 农产品比价的变动以粮价为中心 工农产品比价price parities between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概念 意义 公式 工农产品比价price parities between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是指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工业品与 农业品交换的价格比例关系,即一 定数量的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多少工 业品的价格,或者说,用一定数量 的农产品可以换得多少工业品。 工农产品比价意义?工农产品比价体现的是工业与农业 之间以及工人与农民、城市与乡村 的经济关系。其合理与否关系到工 农业生产能否协调发展,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能否逐步缩小的重要经济 问题和政治问题。 ?农产品对工业品比价公式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产品对工业品比价=×100% 农用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 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 ?剪刀差的内涵及其成因 剪刀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剪刀差的变化趋势 剪刀差的内涵及其成因概念?剪 刀 差 scissors difference: 是 指 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工业品的价 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其 价值,二者的差额呈剪刀状的变化 趋势。实质是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 换。 5、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 Scissors Difference工业品的价格工农产品的价值农产品价格 ?剪刀差计算(正指标计算公式)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剪刀差相对量=100 -× 100 农用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 ?剪刀差计算(逆指标计算公式)农用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剪刀差相对量=× 100-100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剪刀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 ? ?剪刀差过大,会削弱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阻碍农业正常发展 剪刀差过大,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过大的剪刀差,直接制约着轻工业的发展,并 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过大的剪刀差不利于城乡差别的缩小,是造成 城乡之间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之一 由于剪刀差的存在,农产品商品化、社会化的 进程缓慢,阻滞市场经济的发育 剪刀差的变化趋势??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剪刀差, 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中的迅速发展 和工业资本对农业的渗透,农业劳动生产率也 迅速提高,与工业的差距逐步缩小,从而改变 了工农产品的交换条件,使工农产品交换的剪 刀差也日趋缩小 我国的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由来已久 剪刀差的缩小和消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 程 第三节 农村消费市场概述要点消费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市场 消费consumption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 消费 ? 本章研究的消费特指生活消费? 消费市场consumption market概念 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它是消费品交换关 系的总和,也是整个市场体系的终点,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最终实现的市场 构成要素 消费品生产者 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 消费品流通企业或消费品经营者 消费市场的类型? ?? ? ??一般划分为:物质消费品市场、劳务消费 市场 按流通范围分为:地方市场、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按流通渠道分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 按地理环境分为:城镇市场、农村市场 按市场存续的时间长短和有无周期性分为: 长期市场、短期市场、季节性市场 按消费品耐用和非耐用的特性分为:耐用 消费品市场和非耐用消费品市场 消费市场的一般特点? ? ? ?消费市场的分散性 消费市场的多样性 消费市场的多变性 与消费者联系的直接性 农村消费市场内涵是指在农村的地域范围内产生的各种消费关 系的总和功能? ?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引导生产 指导农民消费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 ? ?潜力性 差异性 层次性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是培育市场体系、扩大内需、 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拓展农村消费市场,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是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 差别的重要途径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是促进农产品市场与国际接 轨的客观要求 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策略??? ??增加农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农民整体 消费水平 积极调整消费品生产结构,提高产品适应性, 增加有效供给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 整顿和规范农村消费市场秩序,保护农民的合 法权益 改革消费政策,促进商品消费模式转变 第四节 农民的消费要点农民的消费水平农民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概念 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经济因素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途径农民消费结构的概念 农民消费结构的分类 恩格尔定律 农民消费结构的一般变化趋势 消费水平的概念概念??是指一定时期消费的物质资料及服务数 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 消费水平具有量和质的规定性 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经济因素?? ? ? ?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 农村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物价水平 消费品供应状况
农户消费水平CmaxC00 λ0谨慎度图:中国农户消费水平与谨慎度的关系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的根本途径 健全的消费市场体系是提高农民消 费水平的重要保障 农民的消费结构farmer’s consumption structure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 民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 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农民消费结构的分类???按照实际消费支出的不同方面,可以划 分为吃、穿、用、住、行等具体形式 按照满足消费需要的层次,可以划分为 生存资料的消费、享受资料的消费和发 展资料的消费 按照消费资料的来源方式不同,可以划 分为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来源?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 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 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 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 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 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 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 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 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定律?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是表示生活水平 高低的一个指标恩格尔定律 【静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其食品支出在总的消费支出中 的比重不同:?? ?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重越高; 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重较低。【动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 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恩格尔系数:联合国判别生活水平的标准国 家 印度 泰国 巴西 法国 日本 加拿大 美国 恩格尔系数(%) 52 30 35 16 16 11 13恩格尔系数(%) 30以下 30~40 40~50 50~60 60以上生活水平 最富裕 富裕 小康 勉强度日 绝对贫困 *年恩格尔系数变动表恩格尔系数% 95 城镇57.554.549.937.936.7农村67.75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朝农业经济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