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去澳大利亚打黑工安全吗好找到工作么

澳洲的华人工作环境如何?你是怎么在澳洲找到工作的? - 知乎1848被浏览400324分享邀请回答.au/推荐指数:★★★★★
APP:有说起找工作,Seek是澳洲的第一大招聘网站,也最具有公信力的求职网站,有数千种工作选项。你可以在上面搜索或者浏览整个澳大利亚的工作选项。另外,网站还能提供网上培训,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板块叫做: $150k+ Jobs.澳洲的几个主要城市,包括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黄金海岸、珀斯、阿德莱德、霍巴特、达尔文、堪培拉等,都可以在上面找工作。透过这网站征人的较多是大的公司或人力中介。许多澳洲当地人也用这个平台求职,他们对人力素质的要求比较高,白工的比率比较高。招长期工的职位比较多。待遇也会比较高。网页上可以像58同城一样,可以在线完善自己的简历,更方便的是可以上传自己做好的简历。然后看到有兴趣的职位,就直接投递。如果你绑定了邮箱,Seek会每天给你发相应的职位空缺推送,这点比较好。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如果像我们一样持有的只是打工度假签证或者学生签证,没有职业对口的一技之长,在seek上求职有明显的劣势。原因很简单,第一你是Chinese。第二你只能做短期工。在澳洲6个月的时间其实也算短期工,因为这边公司的人员流动性很低。但在seek上如果得到面试机会,往往会比较不错。有些除了电话通知之外,还会再另发email确认,提醒你要带哪些东西。Tips:如何搜索选择 casual+地区+关键字因为casual比较适合流动性高的背包客,录取机率比较高。地区就是你工作通勤的地区。如果是餐厅服务生 关键字可以搜 staff, floor staff, waiter, waitress, all-rounder.如果是工厂员工 关键字可以搜process worker, worker,如果是清洁人员的话 关键字可以搜 cleaner, housekeeper, room attendant....etc.Gumtree: 推荐指数:★★★
APP: 有Gumtree是提供使用者放广告的网站,类似于一个大的同城网站了。闲置转换、买东西、租房、招工、求职,什么都PO。Gumtree上的征人广告良莠不齐,有黑有白也有灰,而且职缺说明有时候写得笼统神祕,相当精简。雇主大部分会留电话,你可以直接联系雇主。另外也有些人把简历直接PO上去,但是个人电话最好不要。可能会招来一些无用的推销电话,甚至色情按摩什么的。这里大多是私人开的小店,也会有黑工。祝你好运啦!Job Search
:推荐指数:★★★
APP: 无Job Search是澳洲政府倡导的一家网站,为求职者提供找工作的平台。这是澳洲免费求职网站NO.1,不仅为求职者提供平台,还为澳洲的很多一些小型公司提供招聘的平台,或者短期工作的凭条。Facebook小组 推荐指数:★★★
APP: 有社交媒体越来越流行,在Facebook上找工作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了。求职的话直接在facebook上搜索你想找的职位的关键词就好了。Facebook上的职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个人雇主发布的求职信息,一般以餐饮或者超市为主。招的一般是服务员或者打杂的工人。还有就是当地的一些企业做的自己的小组,会发布一些职位空缺。一般Facebook上的招聘会附上雇主的邮箱,所以给他发简历就好了。推荐工作小组:1.Backpacker jobs australia2.Australie WHV | Bons plans Wwoof / HelpX / Jobs / CouchSurfing in Brisbane4.墨尔本[工作版]Careerone:推荐指数:★★★
APP: 无Careerone是一个招聘网站,可以提供其他支撑服务的那种,例如简历指导、求职建议或网上课程等等。另外,这家网站上也会有一些求职建议、找工作小贴士、公司资料或者工作清单等等。One Shift:推荐指数:★★One shift是属于比较新的求职网站,这家求职网站比较注重临时工作,从一天的临时工,到临时的兼职工作。想在假期找工作的小伙伴们,或是找好了一份工作,还想找第二份赚外快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关注这个网站哟。背包客栈、亿忆网、滴答网等推荐指數:★★★APP: 无背包客栈是之前台湾的背包客创立的一个论坛,存在时间比较久了。上面会有一些工作信息,物品交换,找驴友同行的帖子。工作招聘一般都是黑工,也是短期。主要是以农场的工作为主,还有一些城市的按摩店。有些按摩店招工写的时薪很诱人,也没什么要求。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许多正规的按摩店都需要技师有按摩执照才能上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亿忆网、滴答网是澳洲的华人网站,上面的招聘主要是华人公司或华人老板开的店,黑工白工都有,与鬼佬公司为主的网站相比,中国背包客在这些网站的找工成功率会高一些。在任何平台找工作,都要多多提防诈骗、黑心工头等等。专 门 地 区 工 作 网 站 (西澳) (首领地) (北领地) (昆州) (南澳) (塔州) (维州) (新州)其 他 政 府 找 工 作 网 站
2.扫街除了上网找,扫街大概是第二常用方法了。有人可能觉得这个非常没效率,因为如果运气不好有可能你在大街上跑了一天,连老板都见不到。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最直接的方法。扫街建议在city跑跑看,因为店相对集中,唐人街也大多是华人开的店,对语言要求没那么高。适合需要兼职的学生和短期工作者。无论去哪扫,记得一定带好简历,最好是进店之后直接找到经理和老板,展现自己所长,这样成功率会高很多。3.求职中介中介一般分为免费和收费。免费是老板给中介钱,应聘者是不需要交钱的。收费又分为找到工作收费和抽成。前者好理解,后者就是中介从你的工资里收提成,一些农场是这样的。4.朋友介绍出门在外靠朋友,中国毕竟还是个靠关系的熟人社会。即使是你到了澳洲,身边其实依然会有很大的中国人圈子,可以依靠这些圈子为自己寻求一个机会。在青旅或者参加活动的时候,不妨和周围小伙伴讨论下工作的事,说不定有人工作的地方正好缺人。如果因为别人的帮助而找到工作,一定记得感谢下哟。5.报刊杂志一些当地及华人报纸上会打出招聘广告,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留心注意一下。 6.换宿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就是给换宿家庭劳动来赚取他们提供的免费食宿。一般常用的是:Helpx:WWOOF: 个 人 简 历由于签证和身份特殊性,在准备自己的个人简历时,最好包含这几个基础信息:1.Visa type and expire date签证类别及有效期2.District居住的街区3.Job intension求职意向\全职\兼职\临时工4.Referens相关工作经验(非常重要)5.没有要求请不要放照片(有的鬼佬真的不愿招Chinese)6.没有放照片的话记得注明性别7.英文水平8.相关的证书及资格证除了简历之外,OZ很重视cover letter,cover letter要写得言简意赅,有点象是书面的自我介绍,可以这么写。第一段:简单问候,说明想应征什么职位?你来自哪里?持什么签证?现在住在哪个区域?提醒雇主可参考附带的简历。第二段:大学专业?你的工作资历?以往的工作内容?擅长干什么?第三段:你的个人特质?为什么一定要招你来做这份工作?第四段:感谢雇主查看你的资料,并期待得到他的回音。最后附上名字及手机。建议写完之后找一个英文比你强的人帮你校稿,订正文法跟单字,尤其是单字千万别拼错也不要写得太长,不然雇主也没耐性看完。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信息找到心仪的工作更多内容请在我的知乎专栏中查看吧,最近刚刚开始更新知乎微信公众号:侣行打工度假69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您所在的位置:&&>&&>&&>&正文
在澳洲打黑工的经历 工资低条件差风险大
滴答网讯&&& 一
我在中国的时候是学工科的,可是毕业后并没有做本专业的工作。一辈子都是做些相关技术或者技术管理,或者干脆就是打杂的。现在在澳洲要找工,学历不被认可,熟悉的工作不存在,直接买生意不熟悉情况只有上当的份,也完全不靠谱。
五十多岁要打工,选择只有一个,洗心革面,从新做人,放下身段,从零做起。可是做&累膊&工也要有资本,要有体力,还要有耐力。虽然中学毕业后,别人下乡我留城,我在工厂还学过两年徒,我自己知道我实在算不上是心灵手巧一族。
我的找工法宝是踏实肯干。
从哪开始?想来想去,还是从我熟悉的工厂做起吧,因为不管什么产品,只要是制造业,基本思路和流程就是一样的,不至于像在餐饮服务业,根本就蒙头转向。记得有一次在洗衣房试工,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手脚麻利地演示烫衬衫,等我动手时真是手忙脚乱,那叫一个狼狈不堪!不过俺心理素质好,受了对方白眼、干不了这个活儿也不觉得丢脸,照样悠哉乐哉,出了门还给主管发个短信,谢谢她给了我一个尝试的机会。
其实在澳洲打工,八年前就开始了。后脸皮就是那时侯练就滴。
当时我在澳洲住过一年多的时间,那时我的没有工作许可,要打工也只能打黑工。黑工自然是工资低,条件差,还要冒风险。曾经认识一个来澳洲探亲的老爸,他儿子在塔斯马尼亚读书,他到了墨尔本就一头钻进工厂打工(当时赫巴特没有直飞中国的航班,要来往塔斯马尼亚必须在墨尔本中转),一直到差三天到期,他马上就要回国了,这时候他被局递解出境。他都没来得及去塔斯马尼亚,只是他儿子来墨尔本看过他一次。
我那时住在租来的公寓房里,每天除了做饭真的是百无聊赖。忍耐了三个星期之后,我从附近的商业街一端开始,先左侧,再右侧,看着差不多的店面就进去问工,全面扫荡。只要是店里的老板笑容可掬,彬彬有礼,不管他说的是什么你就知道结果是没戏。终于有个面容憨厚,体格壮硕的中国人用挑剔的眼光从头到脚地审视我的时候,我知道机会来了。
那是我在澳洲的第一份工。在蔬菜店后面的冷房,这里叫窟窿,整理蔬菜。早晨六点,街道上冷冷清清、很少行人,墨尔本的冬天的夜里经常下雨,路面总是湿露露地,我就开始一天的工作啦。到晚上下班,经常是汗水湿透了的衣服贴在后背上到家了还没烤干呢。只是可惜了我身上穿的那件&雅格斯丹&纯毛马甲了。
对于我们这种人来说,澳洲是个很好的退路。
悉尼吃货最爱的高颜值Brunch店Top10来啦!
很多夫妻都认为保持规律的性生活是维持婚姻长久的关键
澳大利亚作为热门的移民国家,每年都能吸引到大量的中国人移居澳大利亚,那么在移...
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澳洲站[移民动态]我在澳洲打黑工到移民的生活
我的图书馆
[移民动态]我在澳洲打黑工到移民的生活
下了飞机,迎接我的将会是一个充满陌生和向往的国度,在这里我将会经历什么事情,遇见什么人我一无所知。现在我知道的仅仅是即将面临的无数未知。我会记录我在澳洲的生活一点一滴,尽量简略细节和琐碎的事情,但务必会追求过程真实,当然这仅是从分享心路的角度出发,所以也请不必跟我说某国更好或者我崇洋媚外。因为我只是讲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澳大利亚,只是讲点实情,有兴趣的朋友就捧个场,我不确保什么时候会结束,所以没有更新也别骂我了。刚下飞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天很特别,蓝,太蓝了,怎么会这么蓝下飞机前看到的澳洲。朋友接到我们以后,直接送到了帮我们租的一间稍微大点的在2楼的单间,需要跟另外两个人分享洗手间和浴室房间窗外的景色。厨房是大家分享的,炉具是一个四口火力的电炉,说实话不太好用 有点凌乱的厨房。第一个认识的地方是住处附近的小型商业区,有一家本地知名的连锁大型超市COLES的分店,有一个卖便宜货的华人店,那4个X不是什么传说中中国不合法但这里合法的东西,那只不过是一个啤酒的知名品牌而已。 应国内朋友的拜托,特意留意的这里的奶粉品牌和价钱国内知名的“澳优”根本就不是澳洲市场上的品牌这里只有四个牌子:S26,Karicare,亨氏,雀巢价钱通常在15~25澳币,常看到有打折和特价。华人区通常有广告板,上面贴得最多的是租房和卖车的广告。小地方的公车站和火车站,非上下班时间都很冷清。刚来我很喜欢坐火车,可以安逸地欣赏窗外的景色在火车上遇到过一次黑人小孩的挑衅式的问话,他在一群本地小孩当中,看样子就是那种调皮的,拿着个破手机打完电话后就开始朝我们嘟囔,因为压根不适应他的口音,所以不明白他说什么,但他估计也还不够胆对成年人更过分。当时我我觉得会不会华人小孩会容易受到欺负,后来发现本地长大的亚裔通常跟白人和稍深色人种的小孩相处得还是很融洽,曾经看到一个白人中学男生在模仿华人学生们的说中文,貌似可以简单的以中文交流,倒是有趣。没看到华人小孩跟黑人小孩走得很近。澳洲人比较邋遢,其实素质也未必高,面对面的座位通常会有青年人直接把脚搭在对面的座位上,虽然这个在这里如果被抓时是要被罚的,但面对面位子的肮脏是不必怀疑的。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没人检票但是逃跑的也不多,后来在火车上碰到了一次查票才明白,呵呵,那两个走过来的穿制服彪形大汉无疑有强大的震撼力。后来发现火车去大部分地方都不比公车更方便更快,就很少搭乘火车了。第一次到市中心,感觉干净漂亮的,当然规模就显而易见了不过市中心有一个叫做Sunny Coast的休憩区,当时觉得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有这么一大片漂亮的地方,真是难得。布里斯班河上的小客船citycat。刚刚发现了几张刚来的时候在住处附近乱晃拍的街景第一个显示的房子是townhouse区,这里是有围墙隔离带物业管理的,每年约缴纳2000多的管理费,townhouse的地所有权归所有的业主,房子需要保持一致的外观。这个区算是华人区里还不错的,所以卖得较贵,目前一套不带master room(master room带独立卫浴)约在32w左右。第二个是house区,地完全属于个人,可以在有限范围能改变房子对外的形象,当然还是有很多条例需要遵守,否则如果邻居觉得被影响是可以投诉屋主的,跟上一个是同一个区,目前一个单层house约50w左右,而双层约60w左右,目前房地产市场很旺,类似的房子价格差距可能非常大。华人会聚居在比较好的区里比较好的位置,一方面为了自身安全避免孤立所导致的种族或者其他社会治安问题,另一方面好区旁边有好的学校,这里就有不错的小学。房子每年都需要交纳政府一些费用,具体我不是很清楚了,目前感觉不算多,而且有些费用包含了另外一些费用,譬如电费里面就包含了碰到需要叫救护车的时候的费用。市中心到处可以看到这种新旧结合,布里斯班有150年的历史了。这个位于市中心的华美的建筑,就是传说中的,赌场。这里有很多公园,公园里偶尔会有一些小型聚会公园提供了免费的BBQ的炉子,用电的,不锈钢的只需要使用完清洗干净即可初来跟朋友一起出来玩的时候把这当作是绝好的聚会场合。今天跟这个老移民也谈到了房子问题总的来说布里斯班的房子是从02年开始涨的在这之前区域差别不明显,有个叫new farm的区(机场在这里)那个时候房子也就十几万澳币,现在基本在百万级还有一个区离市中心很近,但当时不被看好,也就几万澳币,现在就贵得吓人了本来老外中只有不多的有房子投资的理念因为这几年涨势凶猛反倒是有不少年轻人也开始注重房产投资了房地产,将不仅仅是华人的游戏了。1.他一个老朋友从国内股市转战澳洲股市,获利丰厚2.两次中国留学生发生的惨烈车祸,都是高速在同一个位置撞电线杆,4人无一幸免3.谈到了上进努力的学生,一个广州来留学护士专业的女孩,当过2房东,周末还在餐馆打工,赚了几年辛苦钱以后,现在自有3套房子,还负担父母过来的费用4.谈到了拿不拿国籍的问题的时候,说到两个女孩,一个湖南,一个四川的女孩,留学拿身份,现在因为男友一个去了新加坡,另外一个也去了其它国家。他自己只有中国护照,没有中国户口和身分证(当年留学被注销),在国内还有兄弟和父亲(老人家真是高寿),也说到国内那些机会致富,谈到上海房地产发展中碰到的一些特别的事情,机会可遇不可求,也不是人人都适合。他不会入籍了,会老死在中国,他觉得在国外挣钱回国去消费,对中国是好事。这张是下班路过市中心写字楼群拍的,现代味很足.来到澳州的第一个月里,很快的适应了生活,只不过,总会习惯把价钱折算到人民币,然后会有小小的不爽。在这一个月了还办了的事情是去各个政府部门报道,申请到了一些必备的东西,算是基本福利的,有用于医疗的medicare卡,还有给新移民的500小时的英语教学,这个需要先进行一个测试,只不过后来找到了工作,这个就没有时间去读了,还到一个地方去申报工作机会,那里建议我这种专业工作应该到seek去找,那边只能提供一些正规的labour工机会。在所有的政府部门办事的过程的同时,发现效率也不是很高,但态度非常的好。另外同时进行的就是在seek上投放简历,其实这个还是满有技巧的,一开始是随便投放,似乎没有人电话我,后来得到一些做专业工作的技术移民一起指导了简历的写作和投放的技巧,然后我得到了一些中介的电话,只可惜语言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很苦恼。因为一次无意地误投大学里职位,对方很客气的指出了我的错误,后来反复了几次邮件,对方很理解我作为新移民的难处,并鼓励我坚持下去,然后说会留下我的简历以备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联系我,真是感觉很温馨。朋友给我提供了一个内荐,是本地一家大公司。面试过程很辛苦,面对三个老外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多小时英语,一开始还有完整的句子,到了最后只有片断,好在对方凑合也能理解,我相信他们对我的技术能力毫不怀疑,因为在一次我听错提问返回错误的答案的时候,中间那个经理又加重语气反问我是否确定明白题目是什么意思,我想他也不相信我连这个问题也答错,呵呵。虽然是内荐又自我感觉良好,但第二周我收到的仍然是拒绝的信件,这就是现实啊。后来又有两次面试机会,主要也都是因为交流不畅,没了下文,不过面试就是这么回事,越面反倒是越不感到紧张了,因为语言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彻底改进,那么只有通过面试来累积面试所需要的语言了,至于技术,我相信不会是多大的问题。在没有工作的日子里,房友组织去了一趟Byron Bay(拜伦湾),是澳洲的最东边开车两小时,在新兰威尔士——另外一个州那里,真美啊那里的海据说是没有海床的,所以极蓝本来说自己买车后会常去那里看看但开2小时车实在太累了呵呵,所以一般只是去着名的黄金海岸,那里的车程在50分钟左右下面可以谈谈我所经历的labour工了,有很多人把这个当作海外华人坠入地狱的代表,我来说说一个实例,大家看看是不是真的很惨。快2个月的时候,虽然面试机会多了点,工作仍然看不到明显的希望,有点着急了,呵呵,心理素质不行啊。被朋友一通猛批,哪有找工作那么顺利的,就算在国内要找个合适的工作也不止这么点日子啊。这个时候有朋友问我有没有兴趣去仓库做,他认识一个人在一个仓库当经理,目前缺人手,有兴趣就去帮忙应个急吧。哇,马上就要遭遇传说中的labour工了,紧张还是激动,现在说不清楚。上班的头一天下午踩房友的单车过去看看点,那地方有点偏,公车极度不方便,如果没有汽车,就得踩单车或者走很远。往返踩了近2个小时,累趴,总算靠手机的GPS导引找到了那个地方。一个仓库集中的地方,他们所在是其中一个,整个地方看起来还比较干净漂亮,所以首先心理上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第二天决定走路过来,呵呵,单程走了1个半小时。labour工的特点或许就是压根没什么技术,也就不需要培训,上午的工作是装袋,就是把一些小商品装到小包装袋里,站在那里跟两个中年妇女一块干活,呵呵,都是华人,可以聊聊天,不过刚认识,也没聊多少,不过估计也没啥好聊。被告知不许打手机,否则可能会被老大没收,这个,很不爽,那没法找专业工作啊,因为这个我干一天就没干了。上午有10分钟休息,喝茶时间。中午吃午饭,我第一次来,什么也没带,一个女的跟我说可以吃她的泡面,我说算了,跑到门口外面的餐车买了个汉堡,5个澳币,当时觉得好贵啊,呵呵。吃过饭休息了一会,继续干活,完成上午的事情以后。就是装箱和写发货单,这样干到下午4点半开始收工准备,就是打扫和收拾一下,差15分到5点的时候,完成,随便晃晃就到5点下班。然后有点不好意思跟那个安排我进来的人说不想干了,人家笑说年轻人怎么这么不能吃苦,我说这里干活我就完全没法寻找专业工作了,人家说也有道理,于是让财务给我结算了一下,因为没有卸集装箱,劳动强度较低,所以10澳币/小时,一天下来70澳币,这是我来澳洲挣的第一笔钱。这个仓库也有很多本地白人在那里干,白人可能5,6点就来上班了,所以3点就下班了。我原以为可以跟他们聊天来混点英语,后来发现大家都忙着干活,就中间休息有点聊天时间,估计没聊热就又要工作了,这是不想做下去的第二个理由,钱少点累点没所谓,但总要能学点东西吧。即便是在他们看来低强度的工作,其实干一天还是很累的,尤其对我这种常年坐办公室的人,腰酸背痛的,这是我不想做下去的第三个理由,呵呵,我真是不能吃苦的人啊。这个收入在labour工里算低的,如果干一周挣350,以当时我们的生活标准,住150,吃50,其他50,那么应该还可以省100出来。LP在同一天找到了幼儿园的工作,工资比我高,也没这么累,还能猛锻炼英文,好羡慕她啊,呵呵~从那天开始我们不再为坐山吃空而发愁,澳洲这个地方其实要活下来还真是容易。关于打黑工,从朋友们那里获取的信息是,一般工资会低一些,但也都在10左右,555,我跟打黑工的一个档次了。还有神秘的农场工,更辛苦一些,但是工资很不错,一个朋友的室友,新加坡人,自己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农场工以后,晋升到了主管级,然后通过认识多个农场主,自己就不在农场做了,而是以组织劳工来谋利,当然其中也包括黑工,他那里工作较辛苦,所以即便是黑工,薪水也最少在15澳币,我在想要是国内的农民过来肯定会比较开心。工作差不多3个月,马马虎虎熟悉了工作上的东西用赚到的9k多买了部二手本地车,其实是欧洲车在这里贴牌卖算是有点奢侈了,本来就是想省点买部二手车,太便宜没找到合适的,当时不知道我老板很懂车,要不然加点买个二手奔驰算了,呵呵然后就是学车,在国内没怎么开车,这里一学车就是找个持牌教练,直接上路练,学1.5小时65澳币在这期间因为生活关系,开车到开始提到的那个商业区去购物多次。还搬家一次,虽然没多少东西,但随便也运了7,8趟才搞定,当时觉得,有车真好,呵呵,拿牌的期望越来越强。学了几次感觉没有新东西了,换了一个,这是纯粹考试型的教练,直接带到考区附近练车。在这之前已经考过笔试,教练又觉得我还可以,就约了路考。伟大的运气再次光临,一次PASS,虽然我犯了大错,但考官认为我驾驶经验很好,那个问题只是不好的习惯需要注意即可。回来的路上教练跟我说话的内容就完全变了:有牌了就可以适当的超速嘛,不用老是看速度。后来我才知道,一次通过路考的真的不多,嘿嘿。在这里生活,没有车比没有腿好不了多少。有了车以后,凭着新鲜感开了一段时间上班,很快觉得开车很累,又容易碰到塞车,还是坐公车舒服,因为有完全独立的公车高速,所以上下班的时间并不比自己开车慢什么,这里的公车干净舒适,治安也好,所以有时候上车就睡,很惬意。倒是有了车就会到处跑跑,譬如近一点的世界闻名的黄金海岸和冲浪天堂,以及那附近的购物区harbour town,经常可以碰到打折的世界名牌。又开始上班了就没多少心思写稍微长一点的东西,因为朋友里有孩子的很多,所以我抽空谈谈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情况,这个跟国内比应该是有完全不同的感觉。澳洲不是落地就能拿身分的,所以即便是在这里出生的孩子,如果父母都是黑户,那孩子也只能是黑户,我以前还听说过有人打算在这里生孩子获取身分,在农场打了很多年黑工,唉,情况都没搞清楚就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青春,悲剧。如果孩子父母中任何一个是PR或者CITIZEN,那么孩子就是CITIZEN了,这个时候恭喜,政府会先给一笔奖金,貌似5000吧。然后每个星期会有奶粉钱,奶粉的价钱上面也有,肯定是够了。这里很小的孩子就可以送幼儿园,只要父母中有一个上班,那政府会补贴绝大部分上幼儿园的费用,会不会很奇怪父母中有一个在家,也会照看孩子,那为什么还给补贴呢,原因很简单,家庭妇男/女,在政府看来是一份工作,呵呵。政府给予单个小孩的福利是如此丰厚以至于有些家庭就生一堆孩子而两个人都不去上班,如果是单亲家庭,那补助就更丰厚了。去年路克文给每个小孩发1k,我朋友的邻居,一个深色人种,他们家里有7个小孩,马上7k到手,幸福的家庭阿。等到上完幼儿园,就是12年义务教育,上学是不用花什么钱的,可能就是在校服啊,出去活动啊(可以不去),等等,这里有点开销。然后这里的学校有个传统,挺有意思,那就是会摊派一些东西给小孩,譬如巧克力,本子铅笔等等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街区去推销,如果卖不出就得自己掏点钱买下,有点类似国内的摊派啊,呵呵。我跟朋友的孩子买过3块巧克力,跟街坊的孩子买过2个本子铅笔,花了20块。华人的小孩呢,为了保持文化和优势竞争力,其实跟国内差不多,也是业余时间要去上这个班那个班,其实挺辛苦的。在澳洲如果要学律师或者医生,就必须从小一直保持优等生的,不会像国内高考分高录取即可。不容易啊,所以前不久一个华人家长把塞红包的传统用上以后,马上得到的不是老师对小孩的额外光照,而是警察,因为接到红包以后老师马上报警了。澳洲,育儿易,教儿难~我发现关心移民本身的朋友比国外环境的朋友要多,呵呵,那我就简单讲讲我对移民的认知。首先得确定自身的状况,一条条列出来,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英语水平然后就是看有意向的国家,通过他们的官方网站或者某些论坛找到他们移民的条件,如果是想通过嫁老外移民选择
(中美心心,我在这边认识了好几位华人妇女就是嫁过来,生活比打工舒服多了,真希望自己是女的)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自己所基本符合的国家筛选出来,然后再深入了解它们的移民周期再根据自身现状决定一个方向,譬如我知道加就比较久,天气也差点,所以当时就没有优先考虑这里,当时只是考虑要不要加和澳一起申请,这样就可靠点,呵呵。然后就是走流程,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说,每个国家不同,每种移民方式也不同,甚至到了部分环节上每个人遇到的又不同。我只了解澳洲IT类技术移民,而且现在的规则跟我那时候比又不同,简单说说吧。我当时是自己DIY的,觉得自己的事情中介做未必上心。先做ACS,这是澳洲计算机行业协会(?大概就这个意思,不确定,呵呵)的简称,它认证通过并且把申请人归入某一个类别,并明确在model(紧缺职业表)上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得到职业评分。如果ACS的结果非常理想,譬如是紧缺中的紧缺,拿到了75份,那恭喜了,差不多成功了一半。然后是工作经验的认证,如果是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那需要有4年专业工作经验,如果非计算机专业,那需要有6年专业工作经验。其他的就没什么了,正规院校毕业(需要清华认证),年龄不能太大,原则上45岁以前都可以,还有一些公正内容,这里面比较麻烦的有一个无刑公证,这个运气很重要,具体可以到freeoz参看他人的案例。然后就是一个大头,英语,当年雅思要求G类4个5,现在要求4个6,我当时马马虎虎凑了4个5,虽然平均分6,但让我拿4个6就很不容易了,我估计这个会成为现在卡住大部分申请者的条件。把所有的材料准备起然后填写好移民申请表(官网下来打印),然后附上申请费的汇票,寄出去(现在可以选择扫描上传的方式)。然后就开始等待,可能好多个月的时间以后才会分到VO(移民官),这样正式审批过程开始,有的VO很慢,所以要非常有耐性,老催人家貌似会有不好的影响,有的VO很快,譬如我分到的这位就是在freeoz被尊为黄大人,他很快的回复邮件要求补齐几个东西,通过在freeoz的学习,马上领悟到我这是被免贝雕了。其他都很easy,唯有税单这个东西,让我心力交瘁,好在原来的公司负责的帮我搞定了所需要的一切,运气啊。赶在最后期限以前通过扫描上传的方式把这些补料发了过去。貌似也就1,2天的时间,黄大人回复邮件,准签了。因为懒得跑领事馆,直接把护照寄过去,贴好签寄回来,移民完成了。整个过程,其实很平淡,平时该干嘛干嘛,不像有些人说的要浪费很长的时间和金钱,就是考雅思要费点钱(呵呵,这个因人而异),然后跑去办些手续的时候需要请假,其他的就没什么。整个周期正常应该在1年半左右,据说加拿大的这个周期就要多好几倍。大家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澳洲移民,尽量上tigtag去看去问吧,那里资料充足,又有足够的热心人。关于婚姻移民,国内最好的应该是中美心心了,她们主要是为女士介绍欧美男士对象的。(估计这样写又会引起被人骂了)这1年半的周期里,Aussie移民局的政策肯定一变再变,等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又发现游戏规则改了,自己已经out了,常有的事----通常只要2,3个月准备材料就够了,只要递上去就按当时的政策处理,所以才会出现07年9,10月的时候洪水一般的申请潮,我在接到移民局的邮件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通知。通常澳洲一年调整一次移民政策,调整完以后的申请就按新政策来,通常抱怨移民政策改变的是留学生,但澳洲政府从来没有承诺留学就能移民,所以,多数是留学中介的误导和留学生自己一厢情愿的理解导致的。腐朽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赌场之外,还有一个出名的东西,那就是妓院在澳洲有一个妓院(貌似叫做daily planet)狂牛,已经上市,在经济危机下,股价居然逆势狂飙我贴的这个广告是布里斯班华人区很有名的,很多留学生会去这里消费,甚至它的名气也传播到了国内,以至于有次在一个技术QQ群里,知道我在布里斯班,有人就问我是否去过YIMI,爆汗!好了,絮絮叨叨的也说了这么多,从最开始的租房子到上学打黑工,到最后了解和办理移民的过程中,其实经历过很多事,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了解这种心境的。所以我写的也权当是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也是希望给大家一个了解真实澳洲的特别的途径吧!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黑工最新动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