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最近几年嵌入式开发前景,种什么树有前景

最有开发价值的树种(一)|那些树种植有前景?
[摘要]编著内容提要本书精选了新世纪初最具有开发价值的速生丰产和珍贵用材林、名特优新经济林和园林 绿化 树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新近培育的树木品种、引进树种和珍稀树种,均具有独特的特性和 市场 开发价值,扼要介绍了每个树种品种来源、特征特性、 栽培 要点、适
&编著内容提要本书精选了新世纪初最具有开发价值的速生丰产和珍贵用材林、名特优新经济林和园林绿化树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新近培育的树木品种、引进树种和珍稀树种,均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市场开发价值,扼要介绍了每个树种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要点、适生范围、开发价值等。内容丰富,取材新颖,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可供林业工作者、基层政府部门、农民群众使用,也可供林业院校师生参考。主 编 侯元凯 李世东 副主 编 邓华平 段绍光 编 委 王春成 田新建 杨小民 杨来宝 李 波摄 影 侯元凯 江荣先等策 划 侯元凯 李世东 序森林是人类的摇篮,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森林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资源库,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以说是一部人与森林的关系史。由于历史上的毁林开垦和连年战乱,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之一。建国以后,我国林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重点生态工程推动全国林业迅速发展,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并从1989年开始连续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林业产业建设在&以林为主,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立体开发,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改造传统产业,扶植新兴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林业也走过许多弯路,特别是因过度砍伐森林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前,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多元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一部反映近几年来最新林业科技成果,介绍新世纪初最有开发应用前景的速生丰产、珍贵用材、名特优新经济林和园林绿化新品种的新书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我的学生们近年来努力奋斗取得的成果,在欣慰之余,也相信一定能对广大群众的殷实小康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前 言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年有大量的树木新品种涌现,同时由于国外树种的引进和珍稀树种的驯化,使生产者无从选择适宜自己开发的树种。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不少新品种已家喻户晓,但是对其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要点、适生范围、开发价值均不十分清楚,更无从比较新品种的优劣,从中选择具有市场,适宜开发的树木品种。许多企业、基层政府、农民具有土地和资本优势,由于缺乏技术,无从涉足林业产业开发,客观上限制了林业发展。社会急需对具有一定市场开发价值的树木的品质等特征进行介绍,使生产者在进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林业产业开发中,城市的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建设中,从中受到启迪。作者通过对林木市场多年的调查和对林业高新技术前沿的把握,精选了新世纪初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用材林、经济林和园林树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新近培育的树木品种、国外引进树种和珍稀树种,均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市场开发价值,每个树种均扼要介绍了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要点、适生范围、开发价值等。内容丰富,取材新颖,技术先进,使用价值较高,尤其对希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层政府,希望从事林业产业开发的企业、农民、林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及林业院校师生可以作为一部新颖、时效性强的生产中急需的参考书。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国家林业局造林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我们业务理论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日目 录序前言总论第一章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进行林业种 植结构的调整 一、我国农业现状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林业种植结构调 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三、 基层政府、专家学者和林业利益主体 在林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四、如何实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林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第二章 我国用材林基地发展概述 一、我国用材林基地建设的现状 二、用材林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市场需求分析及基地潜力分析 四、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五、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第二章 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方向概述一、绿化树种的多样性二、建立好园林苗圃第四章 我国经济林发展概述 一、我国经济林生产的形势 二、我国经济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如何发展我国经济林产业第五章 苗木培育和栽植技术要点一、种子贮藏二、种子催芽三、播种养殖四、扦插养殖五、嫁接养殖六、苗木的假植和运输七、植苗造林各论第六章 速生丰产和珍贵用材树种一、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欧美杨107 二、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欧美杨108 三、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欧美杨109 四、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欧美杨110 五、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美洲黑杨725 六、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新疆天演速生杨七、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欧黑抗虫杨八、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中绥4号杨九、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中绥12号杨十、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84K杨十一、当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杨树新品种&&三倍体毛白杨十二、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四倍体刺槐十三、经济价值极高的材果兼优树种&&美国黑核桃 十四、中国的桃花心木&&香椿十五、最珍贵的乡土树种&&楸树十六、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用材树种&&华山松十七、新近引进的北美优质针叶树种&&圣诞松、贫地松、旱地松第七章 极具开发价值的园林树种十八、世界五大著名观赏树种之一&&金松十九、世界五大著名观赏树种之一&&金钱松二十、世界五大著名观赏树种之一&&雪松二十一、世界五大著名观赏树种之一&&南洋杉二十二、树木中的白雪公主&&白皮松二十三、常绿树种新秀&&常绿杨二十四、珍稀园林绿化树种&&大叶柳二十五、珍稀园林绿化树种&&香果树二十六、植物中的大熊猫&&珙桐二十七、世界著名的珍稀观叶树种&&连香树二十八、世界著名的珍稀观叶树种&&七叶树 二十九、世界著名的珍稀观果树种&&金钱槭三十、新型环保树种&&少球果悬铃木三十一、隔虫防病的园林绿化树种&&苦楝三十二、大型乔木类彩叶观叶植物&&金叶刺槐三十三、大型乔木类彩叶观叶植物&&红叶臭椿三十四、大型乔木类彩叶观叶植物&&金叶皂荚三十五、大型乔木类彩叶观叶植物&&金叶梓树三十六、小型乔木类彩叶观叶植物&&美国红栌三十七、小型灌木类彩叶观叶植物&&金叶小檗 三十八、小型灌木类彩叶观叶植物&&花叶复叶槭三十九、著名的观叶观枝观干树种&&金叶红瑞木四十、最新乔木型彩条树种&&金丝垂柳J1010和J1011 四十一、最新乔木型彩枝树种&&金枝国槐四十二、世界著名的观叶树种&&鸡爪槭四十三、世界最著名的观叶观花树种&&杂种马褂木四十四、园林绿化树种新秀&&红花槐四十五、优良的观树观叶观花树种&&灯台树四十六、中国西部特色花木&&猬实四十七、&羞娇少女有余情,百步清香透玉肌&&&含笑四十八、弥补夏季开花植物稀缺的植物&&大叶醉鱼草四十九、寒冬中一片春绿&&北海道黄杨 五十、常绿攀缘植物&&小叶扶芳藤 五十一、春赏亮叶夏观玉花秋看红果红叶植物&&四照花五十二、最新一代彩叶常绿植物&&黄叶锦熟黄杨五十三、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花木&&美国一品红第八章 名特优新经济林树种五十四、今后20年间最有效的抗癌药用植物&&曼地亚红豆杉五十五、农民发家致富首选树种&&金银花五十六、西部荒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草的先锋树种&&沙棘五十七、最新一代鲜食枣良种&&苹果枣五十八、栽培价值极高的果树&&大樱桃五十九、亟待开发推广的新颖果品&&果桑六十、市场潜力巨大的优质浆果新品种&&树莓六十一、世界著名的高档干果、油料树种&&美国薄壳山核桃六十二、世界各国大力开展引种、生产和开发的树种&&巴旦杏 主要参考文献总 论第一章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进行林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应当是&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收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林业作为大农业的一部分,它在农业产业调整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对其进行调整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关林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若干问题的论述,可以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一、我国农业现状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位土地面积农业产量的不断提高和品质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使传统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越来越低,在我国已经连续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持续下降,自身的绝对增长率也很低,甚至在一些地方农业生产出现亏损的情况,农民对传统农业生产已经产生困惑。 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民为了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农业生产是从生存出发追求产量的最大化。由此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1)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2)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3)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制约农业增值程度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产量相对剩余、品质差、价格低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例如我国花卉价格仅是日本的1/5,水果价格比国际市场低40%~70%。传统的&农业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的农业种植思想已经不适合现代农业要求,并且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市场需求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加工转化水平的现代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各地均强调&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哪样赚钱就搞哪样&,结果造成盲目跟进,一哄而上。虽然结构调整不断,但忽视了因地制宜,没有形成特色,又造成新的一轮结构趋同。农民由于传统种植方式的惯性,对农业新技术不易把握,多持观望态度,常常等到别人首先开发并且有显著收益的时候,才愿意模仿,其结果是农民原来所期望的比较利益往往随时间、地点、经营规模的不同和新品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而早已不在,结果挫伤了农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林业种植结构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多种什么或少种什么问题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时间结构的调整和物种结构的调整。时间结构的调整即农业的反季种植。目前蔬菜的反季种植利润趋于平均化,没有比较利益。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其中养殖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高,风险大的特点。从土地要素相对剩余来看,种植业物种结构的调整是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种植业物种主要是农业新品种和树种,树种包括经济林、园林花木、用材林木新品种等。其中种植业物种结构基础上的时间结构调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比较优势,会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为了避免区域间农业经济结构雷同和重复,必须建立特色经济。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种植习惯,经济基础和生产要素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要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生产,努力提高品牌质量、营养价值、口感味道、卫生安全,改变长期以来以增产为目标的单一种植模式。在大多数农产品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应当努力开拓市场、抢占市场和主宰市场,力争使自己的特色经济能够主宰和控制某一区域性乃至全国市场。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林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方向之一。林业具有投资少,劳动量相对少且集中,效益稳定,发展林业前景广阔。林业与农业的混合,发展立体农业;特别是经济林在市场对路情况下,效益显著高于相同面积种植农作物的收益。三、基层政府、专家学者和林业利益主体在林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林业需求的多样化,国家已经开始林业生产重心的转移,从林业有形生产向无形生产转变,强调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如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同时也重视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城市林业的建设。 在林业种植结构调整中,政府(县、乡)具有政策、信息、营销、组织协调等优势,有能力开展咨询,发布广告,将市场的准确信息、技术反馈给农民,引导、帮助农民克服风险,为农民寻找、抢占市场。政府在进行林业种植结构调整时,应根据当地的技术优势、地理优势、立地优势、物种优势等进行市场定位和确定发展方向。在产业结构规划或规模上,应综合品质、产量、适应性、自然条件、市场容量等可能影响因子,力争做到一乡一品,不宜一县一品或一市一品。从一县或一市所能开拓的市场来看,林业的一县一品即单一品种经营在当地所能辐射的范围内,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容量,同时大面积地种植单一品种容易引起林木病虫蔓延和危害。政府可以通过品种收集或吸引林业科研院所,建立示范园,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产调整。 林业科研院所具有信息、技术、信誉等优势。林业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不仅具有品种纯正、品牌效应和利用科研成果的便利,又有技术垄断的优势。林业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林业科研院所所属或支持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林业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具有应变市场的灵活战术,具有前瞻性。时刻瞄准林业高新技术前沿,紧跟国际潮流,创自己品牌。在物种开发方面别具一格,拥有自己的当家物种、品种或技术,主动开发与积极引进新技术相结合。力争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转。由于林业上的高新技术大多集中在林木物种或品种上,目前一些林业企业垄断物种或品种,待具有一定开发规模,短时间内迅速放开,一举成功。在物种开发方面,要考虑如下因素:(1)符合民意。根据市场定位,了解要开拓的市场人们的需求,应当与人们所期望的相吻合;(2)经济基础。新物种、新品种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而新品种的引进也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它是实现林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3)科学技术。力求做到品种纯正、适地适树。普通林业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力量、经济基础都落后于林业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密切注意林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动向,及时跟进,通过你的努力,促使高新技术企业转向,力争攫取高新技术企业未取得的市场份额。在普通林木种植方面,做到规模经营。通过专家咨询、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等途径确定经营方向,不要被一些林业企业的繁荣表象所左右。一个地区适合发展苹果,或许在另一个地区苹果的品质、产量可能都存在问题。注意挖掘当地的名、特、优和历史上成功例子,或挂靠或仿效当地周围其它的名、特、优经济林企业的经营模式。若在一个地方数百里内不曾发展过的林木品种,而且该品种的市场趋于饱和,作为一个后起企业不宜大面积发展,应当依靠新品种、新技术,创造自己的名、特、优品牌。 农民不具备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的优势,更难做到保证社会需求,林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进行林业开发时,应考察周边林业大户的经营方向,与他们联合。农民的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廉,只要种植林木的年收益率较种植农作物年收益率高,就可以发展。同一物种在同一地点林业企业与农民竞争,从成本、预期收益等方面来看,前者往往竞争不过后者。偏远地区的林业散户,由于信息、交通、规模等条件不具备,无法进入外界市场,只能以当地市场为主。农民在进行林业种植结构调整不宜以目前市场为参照系,因为林业周期长,不同于农业。农民在开发林业市场的时候应当了解国家政策导向,参观政府制作的样板,聆听专家的建议。林业大户一般不宜盲从当地政府的林业策略,同样由于林业的周期性问题,政府的计划往往1~2年完成,林业大户一般难以赶上政府的步伐。应当努力建立自己的名、特、优,走在政府前面。注意不应盲从炒作者经营林业,过去炒作的教训很多。上述四方应密切配合,其中国家、政府、学者都不是经济效益直接追求者,但同时他们在主观上给农民以政策引导、建立样板激发农民实施林业微调整的热情、给农民以技术支撑。四、如何实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林业种植结构调整城市林业未来发展方向是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大林业与城市林业相互不能替代,大林业以多取胜,城市林业以精取胜。多数林业企业正在开发的园林苗木,作为一个后起企业不应作为开发重点,应当重点开发濒危物种或珍稀品种。林业大户不宜从种子养殖方式培育园林苗木,种子养殖应由林业散户培育,林业大户可以购买林业散户的小规格苗木进行大规格苗木培育、干形培育、树形培育等。引种应考虑冠形、色彩、环保等。在我国经济林大发展的初期,由于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对经济林产品的品质要求较低,盲目发展的风险为较大的市场需求所掩盖。随着产量的增加,市场对经济林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经济林品种单一、品质差的特点越来越不适合现代市场要求。例如前几年大规模发展苹果,现在一些不适宜的地方由于品质差,现在开始砍树,同时一些适宜或者苹果的品质好的地区仍需大量发展。目前经济林类具有开发潜力是物候差和反季种植。例如,河南南部的杏比北京提前20天果实成熟,在北京大量上市之前价格为16元/kg(2001年,北京)。鲜果的反季培育,如桃、大枣、杏、葡萄、无花果、桑葚等,通过矮化,设施栽培,发展规模宜一乡一品。以无污染、营养化、优质化为培育目标,大面积要求做到适地适树,小面积可以改地适树。利用相对偏僻的自然地理或小气候环境,其中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发展别具特色的鲜果。现在信息灵通,交通便利,销售渠道畅通。市场以大中城市为主,尤其是南方的生产户瞄准北方的城市市场。干果类由于便于储存,各地均有规模发展,市场有饱和趋势,不宜盲目发展。随着我国对天然林实施保护,与此同时工业对木材的需求有增无减,为了要克服上述矛盾,速生用材树种定向培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可以规模发展的用材林木新品种可参考本书各论部分。第二章 我国用材林基地发展概述一、 我国用材林基地建设的现状(一)基地建设概况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到了80年代中期发展加快。1988年国家计委批准了原林业部制定的《关于抓紧一亿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报告》,198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截止到1997年,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累计保存面积约533.3万hm2,其中年间共建速生丰产用材林416.7万hm2。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南等10省(区)造林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70%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布局的调整和扩大,河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辽宁、河南、山西等省(区)的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面积也在迅速增加。就地域来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集中分布于20大片和5小片的基地群内。在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初期,基地建设布局限于南方12个省的212个县,在造林树种的选用上,以杉木为主,树种比较单一。随着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目标的多样化, 目前的造林树种也逐渐丰富起来,主要包括杉、松、杨、泡桐、落叶松和桉树等树种,这些树种占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总面积的70%~80%左右。近年来,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后期林分生长状况看,速生丰产用材林一般都好于其他类型人工林。我国利用世行贷款营造的速生丰产用材林,造林质量都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受到世行专家的好评。早期营造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已逐步进入成熟期,正在成为可观的木材供给储备,经济效益也日益明显。(二)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总量不足,制约建设进程。由于国家没有专项资金,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资金以林业项目贴息贷款为主,辅以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从1998年开始,林业项目贴息贷款纳入国家商业银行管理,加之速生丰产林生产周期长,贷款落实难度增大,投入严重不足,滞缓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建设速度。据统计,年间全国共建速生丰产林416.7万hm2,仅占《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中规划任务的41.8%。 2、树种单一、纯林多、隐患重重。目前我国营造的速生丰产林主要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如大面积的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杨树纯林等等,导致大面积林木病虫害不断发生,危害严重,林木生长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大面积的纯林,尤其是针叶树纯林,连作栽培现象较多,导致立地质量日益下降,地力衰退。导致上述现象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在经营上片面追求高产量,忽视群落结构的合理调整,重利用土壤肥力,轻培殖土壤肥力有关。 3、培育利用脱节,影响效益发挥。以往营造的速生丰产林,往往片面强调造林数量,忽略了定向培育,造林有一定的盲目性,针对性不强,没有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我国林产工业布局和结构也未能与资源结构的变化紧密结合,资源利用与培育目标脱节,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4、林业税费过重,阻碍资本流入。据调查,许多地区的林业税费占木材销售收入的半数以上,有些地区甚至高达70%~80%,致使经营速生丰产用材林基本上无利可图。而且对属于营林措施中产生的间伐材也与主伐材一样征收各种税费,使得间伐作业入不敷出,极大的制约了中幼龄林的抚育进程和管理水平,严重影响了营林质量,造成速而不丰,或不速也不丰,有的根本达不到速生丰产林要求的标准。过高的税费,特别是在生产和销售两环节征收高达17.6%的农业特产税,不仅严重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而且严重阻碍了商业资本进入和投资渠道的拓宽。二、 用材林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解决木材供需矛盾,保障天然林保护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途径 据研究预测,到2005年,我国木材需求总量为3.4~3.5亿m3,其中,生产建设用材为2.3~2.4亿m3,薪材为1.1亿m3;到2015年,我国木材需求总量为4.3~4.4亿m3,其中,生产用材3.3~3.4亿m3,薪材为1.0亿m3。从我国森林资源状况来看,到2005年,生产用材供应量为1.69亿m3,到2015年,生产用材供应量为1.95亿m3。不考虑薪材需求前提下,生产建设用材供求缺口到2005年达万m3,到2015年达1.4~1.5亿m3。同时,随着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及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更加剧了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除通过科技进步,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推行木材替代用品,加强林区&三剩物&及&次、小、薪&材的综合利用等措施,弥补一部分缺口外,我国未来木材供求矛盾仍十分突出,完全依赖进口满足国内需求,既受到国际市场供应量的制约,又受到国家的外汇平衡的制约,也是不现实的,必须立足于国内解决。因此,根据我国现有林地条件及其发展潜力,借鉴林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用较少的林地,高投入、高产出,实行高度集约化经营,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增加木材及林产品的供给,是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顺利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关键。(二)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促进林业生态体系与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21世纪初,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林业实现转轨变型的重要时期。期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环境和资源所面临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有效缓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新时期林业建设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较为集中和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南方及东南地区,重点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基地,解决林产品的长期供给问题,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三)逐步实现林纸、林板一体化,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客观必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1998年我国纸及纸板的产量达到2800万t,居世界第三,消费量为3370万t,居世界第二位。人均消费量为26kg,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一半。我国已经成为纸张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但木浆生产发展缓慢,国产木浆年产量仅占造纸原料的10%左右,远远低于世界90%的平均水平。为解决以木浆为原料的高档印刷纸、强韧包装纸等需求,国家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木浆、纸板和纸制品。据海关统计,我国1996年至1998年,每年进口木浆和纸板400~500万t,进口纸和废纸200~300万t,进口依存度20%,已成为仅次于钢铁和化肥的第三位进口使用外汇大户。另外,我国人造板工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总产量达到1600多万m3,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据统计资料,我国近几年来商品材中60%以上为人造板材和锯材消耗,由于受到木材原料供应的制约,人造板生产能力远没有充分发挥。因此,为使我国木浆和人造板项目健康稳定地发展,将木浆造纸和人造板工业建设成为林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保证供应数量充足、品质优?&
【】 【】 【】
导航直通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端开发工程师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