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孩子去上海西点军训训上班了,员工都挺年轻的,怕他受苦

我的图书馆
美国西点军校,素有“美国将军的摇篮”之称。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战争年代,西点是美国的神话,英雄从这里走出;和平年代,西点依然是美国的传奇,美国军政要员中竟能有40%以上的人来自这座学府;再俯首今日之工商社会,西点俨然美国的另一个“哈佛商学院”,多少叱咤经济舞台的风云人物都来自西点……很多人说:只要在西点成功了,那么到哪里都能成功。本书便是对西点两百年来创造的“西点传奇”的历程进行的一次巡礼,书中记载了西点的历史,奇闻异事,以及从西点走出的各界的成功人士,详实而准确地记载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事迹,对于我们学习和了解西点军校,是一份很不错的收获和礼物。
西点军校,全称是“美国联邦西点陆军军官学校”,它创建于180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建校之初,西点军校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史上被列为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它在19世纪美国引进技术和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起了开创性的作用。后来的数十年,它在美国的土木工程和数学等领域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第1节:前言
《西点传奇》  前 言  西点军校,全称是“美国联邦西点陆军军官学校”,它创建于180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建校之初,西点军校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史上被列为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它在19世纪美国引进技术和开展科学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起了开创性的作用。后来的数十年,它在美国的土木工程和数学等领域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在军事教育实践方面,西点为美国军事教育的发展也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美国军事教育史和军事教育理论的发展上,占有领导和核心的地位。它创造了世人为之敬仰的“西点传奇”。  西点校园及附属教学区位于哈得逊河上游的高山,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总面积为16000公顷。一系列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建筑物从内向外被起伏的群山环抱。内圈为主要校园区,由教学大楼、学员区、运动场与活动中心等组成;外圈有冬季滑雪场、高尔夫球场、训练与野营区等。整个建筑群以学校的大运动场为中心展开,而校长的宿舍就坐落在大运动场边上,象征着校长与学员的亲密关系,校长一般由三星级中将担任。  两百多年来,西点军校先后有几十代军人走过,培养了五万多名毕业生。还有几乎同样数目的年轻教官们在这里受过锻炼和熏陶。这里新老交替,风云汇集,人才辈出。一直由现役陆军军官担任的校长的军衔,也由最初的少校升为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将。西点培育的无数英雄、领袖、权贵、战士,使它声名显赫。它的传统、校风、成就和传说使它充满了传奇色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美国历史和一部现代国际关系史,都与这所学校难解难分。  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主要成为美国陆军的各个战斗部队里的军官。他们身兼四个主要的角色:战士、国家的仆人、专业人士和品德典范。他们中的许多人会在战斗中建功立业;另外,还有许多人在离开陆军后,则会在政府和私人企业里做出他们最大的成就。无论他们是如何为社会作贡献的,军校生们在西点的经历,都会使得他们成为有品格的领袖,能够在变化无常的各种情况下解决种种难题。  战争年代,西点是美国的神话,英雄从这里走出;和平年代,西点依然是美国的传奇,美国军政要员中竟然有40%以上的人来自这座学府;再俯首今日之工商社会,西点俨然是美国的另一个“哈佛商学院”,多少叱咤经济舞台的风云人物都来自西点……  西点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西点军校培养的不仅是一名军人,而且是美国社会的精英,这是在它的办学过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西点军校之所以充满活力、永葆青春,经久不衰,始终受到世人的关注,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它坚持了内部机制的改革。在战场上,“决定性”的动力是“相信自己的赢家力量”。  很多人说:“只要在西点成功了,那么到哪里都能成功。”这是对西点军校最高的评价。  本书便是对西点两百年来创造的“西点传奇”的历程进行的一次巡礼,书中记载了西点的历史、奇闻异事,以及从西点走出的各界的成功人士,详实而准确地记载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事迹,这些对于我们学习和了解西点军校,是一份很不错的收获和礼物。
第2节:西点军校的流光碎影(1)
第二章 西点军校的流光碎影  最难进的大学——严苛的入学淘汰制度  200多年来,西点军校已由当年成立时仅有1800英亩的面积,第一期仅有两名学员毕业的小学校,成长为如今占地16000英亩、每年有900多名男女学员毕业的名校和众多美国青年人向往的地方。如今,这所名校的任务是教育、训练和激励学员,使每一位学员成为恪守“责任、荣誉、国家”价值观、“品德高尚”的现役军官;把学员培养成以美国陆军军官作为职业发展目标和终身为国家服务的优秀军事人才。  1999年美国公布的全国大学录取率统计中,西点军校的录取率仅为11%。因此,西点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批名牌高校一起,被列为美国最难考的大学。  西点军校从成立第一天开始就把培养第一流的军官作为办校宗旨。从学员的入学选拔开始就严加要求。“我们需要的是战场上的狮子,要知道由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将战胜由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麦克阿瑟曾这样评价西点的培养目标。  由于西点的特殊性质与特殊地位,它的确吸引了一批有才华的美国青年。西点招生比当年的黄埔要严格得多,它的招生对象必须是年龄为17至22岁的未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士兵,身高1.6米至1.98米。报考西点的学员必须在高中学习成绩名列本班前茅,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在参加考试的前一年必须得到美国总统、副总统、参议员、众议员、州长、市长或部队主管的推荐。  获得正式报考资格的青年还必须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然后,各军种学员入学资格评审委员会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衡量,择优录取。每个学员在考入西点前都要做好被淘汰的思想准备和相应的保证。实际上,即使对这些优秀分子,西点军校也有指标清晰的淘汰规定:4个学年结束时总淘汰率要保持在25%左右,其中第一年就必须淘汰10%的学员。全程淘汰制度保证了能够通过4年学业的人,基本上都是能够在艰苦困难条件下承担重任的人。  西点的学制为四年,课程设置比黄埔复杂得多,而且大量与现代工业生产和商业管理接轨。课程分为文科、理科、工程、军事科学和体育等,每年暑期(6-8月)进行野外军训。“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学校适时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业和课程,其中包括反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冲突解决、信息保障、国际法、法律制度比较、国际安全研究、核工程和化学工程等,同时引进了有关国际法和伊斯兰法律方面的专家和南亚问题专家。  西点军校从1976年开始招收女学员,现在整个学员队的人数为4000名,每年的7月1日约有1200名新学员入学。学员在校的主要制服颜色为灰色,这是早在1816年就确定了的,因此,学员队又有“灰色长队”之称。学员毕业后被授予理科学士和陆军少尉军衔,一般至少需服现役5年。  考上西点不一定就能拿到西点的文凭。这里的淘汰制度贯穿始终,最终能学完四年毕业的学员仅占入学总人数的70%左右。  西点学生除了高度的纪律意识和优良的身心素养,还具备现代工商业需要的工程思维与现代管理理念。在战场上,西点学生会以数理分析进行作战指挥,以工程思路解决作战难题。  所以,西点招生热除去经济衰退下许多美国年轻人看好免费上学和就业保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点以及所有美军院校都有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教育思路,使得毕业生在军内外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曾经有人这样总结了西点军校的培养目标:塑造你的基本特性,使你将来成为国防卫士;使你坚强起来,认清自己的懦弱,并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胆怯。它们教导你在失败时要自尊,要不屈不挠;胜利时要谦和,不要以言语代替行动,不要贪图舒适;要面对重压和困难,勇敢地接受挑战;要学会巍然屹立于风浪之中,但对遇难者要寄予同情;要先律己而后律人;要有纯洁的心灵和崇高的目标;要学会笑,但不要忘记怎么哭;要向往未来,但不可忽略过去;要为人持重,但不可过于严肃;要谦虚,铭记真正伟大的纯朴,真正智慧的虚心,真正强大的温顺。它们赋予你意志的韧性,想象的质量,感情的活力,从生命的深处焕发精神,以勇敢的姿态克服胆怯,甘于冒险而不贪图安逸。它们在你们心中创造奇妙的意想不到的希望,以及生命的灵感与欢乐。它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教导学员们成为军人和君子。  全方位的文化教育  “未来的全方位的领导人”的培养基地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军事学校”,西点军校和英国的桑赫斯特军事学院、法国的圣西尔军校以及日本的自卫队官校一样声名远扬。但和它们不同的是,西点军校更像一所大学,不仅有规范的四年学制,而且非常强调军事训练以外的普通大学式的文化学术教育。因为它所标榜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培训一流军官,而且是要把一流的大学生培养成“未来的全方位的领导人”。  从1933年开始,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不仅能获得政府授予的一个美军准尉军衔,还能获得一个西点军校学士学位。西点军校的机构设置特点是只设有本科教育而没有研究生院。因为美国军队的研究生教育,一般是由陆海空三军各自的“战争学院”、美军的参谋后勤和指挥学院、政府的其他研修机构和地处华盛顿的美国国防大学来完成的。  西点军校的课程为一年两个学期,课程设置以学习通常的大学学术文化课程为主,同时辅以军事训练和体育课。暑假则多从事军事训练和校外活动,如在美国政府机构里实习、去国外游学等等。一般情况下,一个军校生每学期都要上五门课,加上必修的体育课和军事课程,还有经常不断的操练、旅行、阅兵及种种规定的集体活动。作为军事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军校生还要学习军事心理学和人类行为科学、军事战略及战术课程,从而培养他们的领导、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每周几乎没有什么娱乐闲暇时间,如果不利用暑假和寒假,学生很难在四年里完成所有课程的全部学分要求。自从1861年以来,西点就一直实行标准的四年学制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前方急需军官的形势,西点军校的学制还曾一度缩减为三年甚至两年,但这只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特殊需要,作为一个合格的军官,四年的学习是必要的。  西点军校不设学院,而是由若干个系来组织教学。目前军校共有从事大学学术文化教育的文理工科系十三个,十三个系里有八个是理工科。文科的五个系是:社会科学系(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和经济学)、历史系、英文系、外语系和法律系。  建校后的很长一个时期里,西点军校一直以理工科为主,文科为辅。近年来,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渐渐走俏。到了2002年,社会科学系的国际关系专业和经济学专业,已经变成了全西点军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两个专业,最佳毕业生里,学社会科学的竟占了大多数。这个强劲的“国际化”和“经济化”倾向,与退役西点人里有许多都在从政经商的现实有关。  在学习军事理论的同时,军校生都要读近代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古代中国的《孙子兵法》。在学习游击战理论时,一般也会提到毛泽东的游击战和“人民战争”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其中的精髓。在&#”以后,西点军校还开设了“与恐怖主义作战”的课程。2003年2月社会科学系新设立了一个“与恐怖主义作战中心”,由一位退役陆军将军任中心主席,一位有博士衔的教官任项目主任,专门从事反恐课程教学和研究,这充分显现了西点军校与时俱进的科学化的课程设置。  学校的教学概况  西点军校现在普遍实行的是小班教学制,因此一位教官的一堂课上,只有十几到二十来个学生。即便是全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分小班教学,教官们在一个课程召集人的组织下,集体设计教学大纲、阅读书目、课程进度和考试题目,然后分头每学期每人教三到四个小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每个学员都能得到非常好的教育条件。这种非常“奢侈”的师生比例对教学质量很有好处,是很多学生都向往的一种教育模式,对于美国一般大学,即便是最有名的大学,也难以做到。小班教学和密切的师生交往,在西点军校是一个传统,令西点人深感自豪。  与教学相配合,军校的教室也以小班教学来设计,以小型教室为主。学校同时配备了大礼堂,可供数百乃至数千名军校生同堂听课。这样的设置使得学生们通常要在校园里跑来跑去赶课,每一个课时之间只隔十分钟,为了不会上课迟到,经常可见军校生们一路小跑,从一个教学楼跑向另一个教学楼。他们几乎全部左手提包或抱着书本,这样的好处是能够腾出右手来随时对撞见的长官和高年级学生敬礼。为了学员的方便,楼道走廊两边有一排排的衣帽钩,军校生必须将风衣和大衣及军帽挂在上面才能进教室。  西点军校图书馆的历史非常悠久,历尽沧桑,依旧保存基本的外貌。现在的图书馆大楼建于80多年前,有藏书60多万册,订有1300多种刊物。藏书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大,却很有特色。由于建馆时间长,许多校友和名人的捐献多,资料来源特殊,馆内有不少历史珍本书籍和文物,其中包括一些美军在战争中缴获的其他国家珍贵和罕见的书籍、字画、地图等。为了保守一些军事机密,许多战利品一直不对外开放,军校生要看也必须得到批准才行。对于搞美国历史尤其是美国军事史研究的人,西点图书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藏,在这里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的美国军事史料。  西点军校生的教科书费用一般不需要自己掏钱,由国家发的月费中支出。除了团队教学的基本课程外,教官们可以自行指定教学用书,然后由军校生书店进货,学生再去购买。这类的书店跟一般大学里的学生书店并无差别:除教科书外,还有其他一些学生读物、文具以及大量价格不菲的本校纪念品。学校规定学员必须至少修一年以上的外语。在可供选择的外语系的七大语种里,只有五个语种(法、德、俄、西班牙和葡萄牙语)有自己的专业,另两个语种—中文和阿拉伯文的教学,因规模较小等条件的限制,只能和其他某一种外语组合成一个专业方向。
第3节:西点军校的流光碎影(2)
“野兽营“——新生的地狱,老生的天堂  从迈进西点校园的第一天的“立正”开始,学生就必须接受强制性的“野兽营”训练。在刻板的列队、操练、野营、演习过程中,在艰苦的摸爬滚打中,无论是什么情况下,学生只能有四个“标准答案”—“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我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野兽营”的残酷更鲜明地表现在新学员入学阶段,是新学员教育阶段的过滤器,它的淘汰率为15%之多。在“野兽营”中,新学员成了精力旺盛的中高年级学员捉弄和发泄的最好对象,学长们不仅可以在身体上随意折磨新学员,还可以在精神人格上摧残和侮辱他们。直到麦克阿瑟出任校长,情况才有所缓和。所以在毕业那一天,毕业生们常常用抛帽方式来庆祝自己终于度过了最为艰苦的学生岁月。  新生在西点军校的第一个夏天,要进入“野兽营”进行6个星期的训练,其中包括如何行进、着装和进食。用餐时必须端正坐好,椅子只能坐一半,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两眼注视餐盘前缘,不得东张西望。每次只能吃一小口,而在食物入口之后,必须先把叉子放回餐盘,双手放在腿上,然后才能开始咀嚼。  用餐时由各班长担任餐桌指挥官,监督新生的用餐纪律。餐桌指挥官常常会向新生提出问题,而新生必须一字不漏地背出标准答案。例如,餐桌指挥官问到:“母牛怎么样?”(即还剩多少鲜奶)新生必须回答:“报告长官,母牛会走会说话,一肚子白水。从母牛身上取得的乳汁非常充沛,达到第X级(第X级指的是桌上还剩多少盒鲜奶)。”  到了第三学年,学生还将受到极富挑战性的历险训练,比如:到巴拿马进行热带丛林作战训练、到阿拉斯加北部进行野外滑雪作战训练、到科罗拉多进行驾驶直升机和野外生存训练。如果你经不起残酷的考验,那么你就会被淘汰回家。据说巴顿将军当年在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如释重负地在笔记本上写道:“谢天谢地,作为士官生的最后一节课终于结束了。”  “野兽营”训练的目的是“精神要素培养”,比如纪律、责任、正直、诚信、服务、尊严、决心、勇气、毅力、坚忍……西点军校就是要把他们的学生改造成这样的人—从身体到灵魂,如同铜铸一般坚不可摧。而这些词汇所构成的西点素质,正是现代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纪律是胜利之母,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西点军校对学员纪律的要求比其他学校甚至部队更为严格。“我们要做的是让纪律看守西点,而不是教官时刻监视学员。”以日常生活管理为例,每个学员手中都有多达十几甚至几十本条令、条例、命令和规定,必须学习和遵守。他们每天早餐之后便开始了几乎是没有喘息机会的操练和上课,那些数不清的规章制度就像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可能刺向违规者,让学员们叫苦不迭。有的学员在日记中写道:“立正、立正、立正;操练、操练、操练;啊!上帝……起床就像下地狱,然后就开始早操、喝水、操练、擦枪、集合……熄灯号、把一切都忘记的沉睡。4时30分起床后,一直进行着立正训练,一次立正训练就要一个半小时……”  西点学员的课外娱乐很少,他们只能在大厅里集体收看电视节目;不能在宿舍里听收音机和看电视;不能随便出校门;不能开小汽车进校园;校园里除了军乐没有其他音乐,没有吉他和啤酒。以至于学员们都把西点军校称为“野兽营”。  英特尔总部副总裁兼中国公司总裁简奋杰先生在日后的会议中说道:“在军校服役的过程,一个人身处具有明确目标和严格纪律的环境之中,这对后来我所从事的工作都非常有意义,这段时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同时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了解如何领导一个组织。直到现在的英特尔,我们还是按照严格的纪律和明确的目标办事,因此我从西点军校获益匪浅。”  现在,许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流行组织员工参加“拓展训练”“走向运动”“野战军事训练营”。这些团队建设的培训项目,其实就是模拟西点军校的“野兽营”,是为了培养员工挑战极限的勇气、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屈不挠的斗志、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服从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不确定因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西点军校的奇闻异事  “参加陆军”与“击沉海军”  以“责任、荣誉、国家”为座右铭的西点军校,核心目标是“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在这一目标主导下,西点特别重视竞争精神的培养。美国军校之间的竞争尤其是西点军校与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之间的竞争,既公开又露骨,成为美军内部两个典型的充斥“好斗”与“老子天下第一”习性的地方。  参观西点时,你会看到教学楼和学员宿舍楼顶上,用黄色油漆写着非常醒目的大字:“GO ARMY”(参加陆军)和“SINK NAVY”(击沉海军);参观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时,则同样在醒目处写有“GO NAVY”(参加海军)和“BEAT ARMY”(打败陆军)。  其实,这是他们每年一度激烈的美式“足球”(橄榄球)比赛的口号。这项两校对抗的体育运动从1890年开始延续至今,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一度成为全美盛事,每年底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拥向费城,就为亲眼目睹一年一度的陆海军校争霸战。久而久之,“击沉海军”“打败陆军”这些球赛拉拉队的口号,竟成为两个学校与各自军种荣誉密切相连的口号。在西点军校,学员们普遍将“ARMY OVERNAVY”(陆军胜于海军)作为口头禅;而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我们看到从军人商店购物出来的学员,大大小小的包装袋上都赫然印着“BEAT ARMY”(打败陆军)。  两校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反映出陆、海军从建军伊始沿袭已久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能看到,这种旧有的矛盾正被用来作为培养军人团队精神的新跳板,军种荣誉感由此成为军人荣誉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种精神被导向扩张与夺占时,无疑就蕴含着更大的攻击性与侵略性。  毕业墙  毕业墙,又叫求生墙。是由“二战”时期的军舰上的水手发明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命—当时的军舰下层水手几乎都是赤身裸体的在船舱最底层工作,没有绳子,没有梯子作为工具,军舰被击中,即将沉没,正常出口堵塞,只有爬上上层甲板,墙体高四米,无法独立通过。此项目考验了一个团队的奉献精神,也成为后来西点军校和众多体能训练和户外拓展训练的必备项目。  在西点军校的历史上,第四十六期有这个样的故事。在第四十六期学员毕业的前一天晚上,四十六期的学员执行离校前的最后一次水上巡逻任务,因为是最后一次巡逻,学员们没有认真地驾驶导致巡逻艇撞上了在海面上的油轮,因为是深夜,没人注意到这件事。当时所有西点军校的学员都很着急,此时要想活命就只能爬上油轮高达4.2米的甲板。在艇上没有任何攀岩工具,学员们靠着搭人梯的方法爬上了甲板。
第4节:西点军校的流光碎影(3)
后来学员们把事件经过报告学校,西点军校也受此启发,在学校的训练场上搭起了高达4.2米的墙,每一期学院以60人为单位必须在15分钟内全部爬上高墙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后来这面墙有了毕业墙的称号。从此,每个西点军校的学生都要爬过这座墙,才能算毕业。爬不过墙,似乎就会面临死亡,而一旦爬过了这堵墙,就可以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  丰富的校园生活  西点军校从建校便坚持的教学宗旨是“为国家提供具有领袖风范的合格的专业化军事人才”,这便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军事、科技、人文科学、外语等文化知识,还要掌握多种武器的运用等军事实际操作技术。西点军校的学生从最优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产生,经过严格的选拔(比如要求必须有本州参议员的推荐信),学校对学员的体能训练可以用“残酷”来形容,每年都难免有一些新生因为无法完成高强度的体能测试而被淘汰。然而,能顺利地从西点军校拿到毕业证的学员,一般都会占入学时学员总数的60%至70%,这些学员毕业后,就被分配到陆军部队,大多成为少尉军官。  能够在西点军校担任教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而且许多人同时拥有多种学位和知识背景。西点军校的教官,有的住在校外,有的住在校园里一栋栋独立洋房里,你不用迈进他们的家门,就能知道屋里住的是什么人,拥有什么军衔。因为每所房子门口都立着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某某中校与夫人”“某某少校与夫人”,没写夫人的就是单身。  在西点军校,你将看到能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的饭厅。校规规定:每位学员就餐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于是就餐的场面非常壮观和令人难忘。用餐的铃声一响,一年级的学员煞有介事地报告:“长官,今天的甜点是曲奇饼。”停止用餐的铃声一响,一年级学员又郑重其事地报告:“长官,还剩下两朵西兰花。”这时,吃饱了的得走人,没吃饱的也得走,因为马上就有下一批学员来就餐。  作为一个军校,西点的校园却一点儿也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军事禁区”,而更像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学校附近便是西点小镇的主街,街上有肯德基等快餐店,还有一些礼品店,街头随处都有出售印有“西点军校”字样的文化衫、迷彩服以及军帽。街上还有许多酒吧,在周末以及节假日,经常可以看到军校的师生来酒吧狂欢和参加派对。有时候一些学员喝多了,难免会撒酒疯,酒吧老板就会将教官请来,为此教官免不了点头哈腰和赔礼道歉,然后悄悄地将学员领回去。  走在西点的校园里,不时会看到彼此出于礼貌的行军礼。在西点军校,下级军官见到上级时要主动行军礼,低年级学员要向高年级学员行军礼,不论他们是否相识。西点军校的周末舞会是附近社区年轻姑娘们向往的活动,每年一次的毕业生舞会的入场券更是抢手,因为这是认识那些优秀人才的绝佳机会。  另外,每年夏季,西点军校都会举行一场美国陆军与海军的橄榄球对抗赛,吸引着无数体育爱好者的关注。西点军校的学员仗着“主场优势”,将“陆军击沉海军”的大标语,用草坪的形式展现在比赛场的一侧。这条“植物标语”四季常青,称得上是西点军校的一项“专利”。  西点军校有雷锋塑像?  谣言造就的渊源  “西点军校”和“雷锋”这两个词语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风牛马不相及的关系,但是却因为一篇失实的报道使二者产生了关联,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一个谎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的一份生活类报纸大肆宣扬美国的西点军校热情地学习雷锋的报道:“走进西点军校,人们首先发现校园内一尊雷锋的半身塑像,会议大厅挂着5位他们所仰慕的英雄像,排在首位的是我国伟大的战士楷模雷锋,学校还把雷锋日记中一些名言印在学员学习手册扉页上,提倡学员学习时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勤学苦钻,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学校还经常宣扬学习雷锋等英雄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这算是一个导火线,自此关于西点军校与雷锋的传奇故事越来越多,更被许多人任加发挥,并被广为流传。在美国本土也出现了一些留言和非议,《纽约时报》在1998年的一篇报道中这样评论道:“中国人对于西点学雷锋的事情非常关心。”但是历史是不允许随便篡改的,西点军校关于学习雷锋的这些报道和传言终究经受不起现实的检验。  转眼间到了21世纪,随着中美交流的不断增进,人们也逐渐认清了事实。中国的雷锋纪念馆馆长张淑芬2002年随抚顺市赴美友好经济代表团到美国专程收集雷锋精神对美国西点军校的影响的信息。张淑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对外公开的游览地点详细地察看了每一个展板,但上面除了武器陈列就是西点军校的发展史,根本就没有发现与雷锋有关的任何资料。她不但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雷锋半身塑像,在会议大厅里更没有看到雷锋的图片。经过几天的走访和观察,张馆长不断地印证了许多说法的不真实性。例如西点的学员手册中并没有雷锋日记的格言,其教材中也没有关于雷锋的记录,而且西点的课程中更是没有关于雷锋的专门课程。  唯一得到印证的是,西点军校的负责人告诉张馆长:西点军校作为一所世界著名的专业军事院校,为了了解世界各地的军事情况和英雄事迹,对各国军事都必须有所掌握和熟悉,对这些进行研究和教学的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对中国军事进行研究的时候提到雷锋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作为传统,西点军校每年都要推出一批其他国家优秀的军事家和军人在学校进行宣传,鼓励学员进行研究和学习,这期间难免也会提到中国优秀的军人雷锋。  《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王如君后来也实地探查,依照西点军校的地图指引,并在校园内四处巡视,均没有发现跟雷锋有关的塑像。后来他还专门询问了数十位曾经在不同时期去过西点的人时,均得到证实没有人在西点的校园内见到过雷锋塑像。  历史悠久的西点军校见证了美国的各个时期的发展和建设,是美国精神和美国价值的集中体现,它所倡导的也都是具有民族性的英雄人物或英雄精神,所以其校园内的塑像都是影响美国历史的伟大人物。西点的学员从一进校就被训导这样的座右铭:“不说谎,不欺骗,不偷盗,也不容忍别人这么做。”这样的精神与雷锋精神有一致之处。即使是西点的学员手册中提到很多与雷锋精神所提倡的道德相一致的道德规范,那也因为是全人类都应当信守的道德规范。  事实澄清后的真相
第5节:西点军校的流光碎影(4)
中国著名的学者方舟子见到国内媒体的有关报道后随即写信给西点军校(正式名称为美国军事学院)要求做出澄清。第二天西点军校公共关系办公室克里斯蒂娜?安克拉姆即回了信,翻译成中文是:“那篇文章中关于雷锋的信息是不准确的。在本军事学院,没有雷锋的塑像或画像。雷锋语录没有被印在任何正式的学员出版物中。虽然历史课和中文课也许会讨论雷锋,但军事学院并不赞赏他或其哲学。”所谓“雷锋的照片被悬挂在学员们学习的地方”,也就是属于安克拉姆所说的“历史课和中文课也许会讨论雷锋”。  雷锋作为最著名的中国战士,雷锋精神在中国被提倡了几十年,那么西点军校出于知己知彼的目的,在有关课程中讨论雷锋,雷锋照片作为学习资料被挂在学员们学习的地方,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这丝毫也不意味着西点军校赞赏雷锋,更不意味着西点军校倡导过雷锋精神。  西点没有学雷锋,但已开始发奋地研究中国  作为一所名闻天下的军校,博取其他优秀知识的精华是一项必须具备的学术和教学内容。西点军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就是每隔一定时期,要比较全面地介绍世界上某一个国家的军队,包括该国与军事有关的一切情况,这样的目的在于开拓学员们的军事视野和知识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点曾全面介绍过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让美国军人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榜样,西点张贴了一些雷锋的照片,摘抄了部分雷锋日记,介绍过雷锋的生平。但这些现象决不意味着美国军人要“学习雷锋”,这些都是一些无意的行为,而只是介绍中国军队的现状、思想观念、发展趋向,并把它作为未来可能的对手。历史的真相是这样的,并没有谣传的那般疯狂的崇拜,那些故事都是被人们发挥和虚编的。  西点没有“学习雷锋”,但学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有的在勤奋地研究中国。曾经有一篇这样的报道,说的是一位中国的军官在访美途中,在飞机上被安排与美国驻华陆军副武官胡柏中校同坐一排。胡柏是西点军校1978年毕业生,随身带着一本翻得很旧的书,看得非常认真。这位军官不经意间看到了封面后大吃一惊—是《鲁迅选集》,1956年外文出版社出版,并且盖有“对外经济部资料室”的藏书章。他很得意地告诉这位中国军官,这套书共四本,是在北京朝阳区一个旧书摊上买的。对方开价400元,他把价格砍到180元最后成交。或许胡柏没有想到的是,这四本书封底的人民币标价不过4元8角。但在他看来,他非常高兴找到了真正的好书。中国军官饶有兴趣地问他,读这本书是不是布置的任务。他说没有任何人布置,完全是出于自己的个人爱好,因为他知道鲁迅的思想对中国有很大影响,他家里上上下下堆的都是有关中国的书。  这些搞军事情报、搞战略研究的西点军人,竟然都想努力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去体会与掌握中国社会、政治、历史的深层背景,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勤奋进取的精神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可以按本人的毕业排名里的高低顺序,来挑选到哪一个兵种去工作。据说有些非常优秀的美军军官以后在军中有了特殊功勋,也会得到“全军工作随你挑”的特殊待遇。和其他大学毕业生择业时的想法差不多,工资收入、工作性质、安全及舒适程度以及将来退役后的前景,都是他们所要考虑的。  尽管每名毕业生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今后不是终身不变,但后来的机遇、成就和业绩,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个岗位。因此,毕业时的首次择业,对西点军校毕业的职业军官还是十分重要,他们一般都是比较慎重,将自己的理想和实际进行充分的权衡之后才会下定决心。  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从军一生,最后能当上元帅的军人永远只是极少数。对许多不想或不指望当元帅的军官来说,如能去当个军医和军事医学研究人员,就是个很好的职业,因为在美国,医生(包括牙医),向来都是稳定的高薪职业。常常也有幸运的军官,被某个高级将领乃至高层文职领袖“看中”而不循常规,跳级甚至“坐直升飞机”升迁。美国陆军中著名的例子,远有当年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近有曾任美国国务卿的黑格将军和鲍威尔将军。  美国的军官是高度职业化的军人。他们在军中的任命和岗位调动十分频繁,这由各种人事升迁制度和工作需要所决定。美军里各军兵种的军官乃至士兵,不管被派到什么地方或者是“临时”执行什么任务,一般都保留本人原来兵种身份不变。于是任教西点军校和其他军事院校的军人教官、五角大楼的幕僚人员、美国政府各部门文职首长的军事助理,以及驻外使馆里的美国武官们,都一直保留本人原来的兵种身份。  美国历史上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曾设立过五星上将军衔,其他的时候陆军的最高荣誉和最高军阶就是四星上将了。但是在陆军中,一个陆军军官要想升为四星上将,当军级和战区司令,进而担任陆军最高首长即陆军总参谋长,继而担任美国最高军职即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这一系列的步骤并不是很容易达到的,因为军令明确规定这样的过程必须要有在陆军几个基本作战兵种—步兵、炮兵、装甲兵、航空兵、特种兵和防空兵—服过役带过兵的经历。其中又以三大“火线兵”—步兵、装甲兵和特种兵—为传统的陆军之魂。但是大部分的军校毕业生一开始就选择去非作战兵种服役的军官,大概压根就不想或不指望当元帅了。因此各个作战兵种一般最受西点军校毕业生的青睐。  另外,西点军校毕业生还有其他的许多择业机会,比如去做军中律师和信息战军官,也预示着将来在高薪的法律和IT产业里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当个工程兵军官以及后勤和军需管理军官,也能为将来退役后找一个好工作打下基础。众所周知,美国许多大的军火生产商,包括著名公司如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通用动力、雷神、洛克希德和波音飞机公司等等,历来都有大量雇佣退役的后勤和军械军官的“传统”,他们借助于这些军官的广泛的人脉和社会关系,这有利于公司更好地与军方打交道。  许多年来,排名在前的西点军校优等毕业生最热门的选择,一般都是那些能获得专门知识、技能、经验和履历的兵种,航空兵、保送医学院上学的军医(名额很少)、保送法学院上学的军中律师(名额更少)、通信兵和情报兵,就成了西点毕业生的首选。稍次的,则是工程兵。美国社会里经济和文化上的主流价值取向,对西点毕业生择业的影响,在此也清晰可见。
第6节:西点军校的流光碎影(5)
西点军校的校训和军规  西点最著名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  在军校学员教堂—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的门厅里,镌刻着“责任、荣誉、国家”六个大字,这便是西点军校最著名的校训。它是西点精神的结晶,是西点军人引为骄傲的座右铭。  “责任”,是西点军校对其学员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所有的学员从入校的那天起,都要以服务的精神自觉自愿地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都有义务、有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在履行职责时,其出发点不应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而是出于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正是西点军校多年来向其学员实施的这种责任感的教育,为学员毕业后忠实地履行报效祖国的职责和义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荣誉”,是西点军校对其学员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要求。军校从建校之初,就着手制定了《荣誉准则》和《荣誉制度》,并专门成立了执行与监督机构—学员荣誉委员会,从而形成了西点军校独持的荣誉体系。荣誉准则的基本内容是:“每个学员决不说谎、欺骗或者偷窃,也决不容忍此类行为者。”多年来,西点军校使学员始终生活在荣誉准则和荣誉制度的环境中,对形成学员诚实、自信、信任和相互尊重的良好的道德品格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一词,旨在唤起一种为美国国家利益和民族理想服务的献身精神。这是军校培养学员的终极目标和最高要求,是西点军校办校基本方针的最本质体现。200多年来,西点军人正是遵循这一校训,忠于国家、献身疆场,英勇顽强,前赴后继,为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忠实地履行职责,做出了巨大贡献。  “责任、荣誉、国家”,短短六个字的校训,成为西点军人做人的准则,也成为世人所称道的西点精神的结晶。这种重责任、重荣誉、重爱国主义教育的独到教育方针,成为许多国家军校争相效法的办校宗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点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正是西点最核心的理念所在,也是影响美国200多年国运的三个关键词:“国家”一词意在唤醒一种为国家利益和民族理想服务的献身精神,“责任”和“荣誉”则是军人职业伦理的核心。  “责任、荣誉、国家”这个神奇的口号现在已经响遍了全世界,被众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所推崇,它体现的是一种负责、诚实的态度,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在军队,在企业,在政府机构,缺少的正是这种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献身精神。  这个校训简洁明了,具有金刚石的质地和永不过时的伟大意义,无论在何时何地,学员们都应该听从这个伟大的精神的召唤,把“责任、荣誉、国家”的概念植入心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西点训条  对我们将要服务的人民、政府和社会要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要得到均衡发展;既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力争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时代的欢呼。“无知”—求知心切,永远把自己当作学生,问一些“傻问题”。向别人学习,如果不比从书本上学习更重要的话,起码和那同等重要。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不要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溜走。每个学员不撒谎,不欺骗,不盗窃,也决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个人要服从集体或更大的整体,服从部队,服从一个团队。纪律和军容是我们比其他学校甚至部队要求更严格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坚持原则。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服种种阻力完成任务。我们要做的是让纪律看守西点,而不是教官时刻监视学员。“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为了赢得胜利,也许你不得不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责。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足够持久。等待比做事要难得多。要有信心,把握自己的未来。不要沉沦,在任何环境中你都可以选择奋起。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确信无法突破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的是等待。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那么就勇敢地迎上去。责任、荣誉、国家!以林肯为榜样,汲取他的生活经验和奋斗精神。只要你不认输,就有机会!  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承受悲惨命运的能力。冲动,绝不是真正英雄的性格。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历经严酷的训练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速度决定成败。不要怕有疯狂的想法,只要你肯努力。首先要建立起自信心。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要敢于战胜一切恐惧。要感谢生活中的逆境和磨难。主动锻炼自己,培养果决的性格。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现实中的恐惧,远比不上想象中的恐怖那么可怕。目标要明确,信念要坚定。只有自己去做,才可能知道能否成功。做一个真正无畏的人。要战胜恐怖,而不是退缩。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要敢于“硬干”,不要怀疑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常常是庸人和懒人的托辞。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任何个人,在危机来临时,都要想到打破常规。要利用好经验,而不是受他们的束缚。要敢于异想天开。尽量多动脑,少出力。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正确的战略战术比优势兵力更重要。  西点著名的22条军规  1.无条件执行;  2.工作无借口;  3.细节决定成败;  4.以上司为榜样;  5.荣誉原则;  6.受人欢迎;  7.善于合作;  8.团队精神;  9.只有第一;  10.敢于冒险;  11.火一般的精神;  12.不断提升自己;  13.勇敢者的游戏;  14.全力以赴;  15.尽职尽责;  16.没有不可能;  17.永不放弃;  18.敬业为魂;  19.为自己奋斗;  20.理念至上;  21.自动自发;  22.立即行动。  西点军校名人名言  1.西点军校所致力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培训一流军官,而且是把一流的年轻人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培养成未来的全方位的领导人。—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  2.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西点军校前校长A?L?米尔斯
第7节:西点军校的流光碎影(6)
3.才能出众者,才堪担当重任;而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是获得才能的唯一途径。—西点军校著名学子、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 4.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西点军校成立之命令签署人托马斯?杰斐逊  5.闲暇时光如果不用来读书,以累积发展自我的力量,而在无所事事中任其流逝,是非常可惜的。—西点军校前学员团团长麦康尼夫  6.作为男人,只有对艰苦和严格习以为常,在困难面前才能够尽职尽责。—1909年西点军校毕业生巴顿将军  7.很难想象,在列队的时候不干脆利落的一群人,打起仗来能够把自己和乌合之众区别开来。—1 9 0 1年西点军校毕业生、曾任校长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8.一个战场指挥官假如不执行和维护纪律,那就是潜在的杀人犯;指挥官的放肆言词是锻炼部队的手段之一,没有粗俗劲儿就是无法指挥军队。—1909年西点军校毕业生巴顿将军  9.非常情况下能否坚持原则,常常是判断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重要依据。—著名西点学子、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  10.要做正确的、该做的事,而不是能够赢得别人赞赏的事。—西点军校著名学子、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11.年轻人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挥,而是要加强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完成任务。—西点军校著名校友艾尔伯特?哈伯特  12.在好规则面前,懂得捍卫和遵守,生活中才会享受更多的明媚阳光。—西点校友、著名工程技术专家乔治?W?戈瑟尔斯  13.避免一切小小的失误,就能减少巨大的意外挫折。—著名西点学子、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  14.如果任凭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那便会使自己成为了感情的奴隶。一个人,没有比被自己的感情所奴役更不自由的了。—1971年西点军校毕业生汤玛斯?梅兹中将  15.一个人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战胜自己。—西点著名学者和教官约翰?阿比札伊德中将  16.一个能自制的思想,是自由的思想,自由便是力量!有时,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暂时尽力约束自己。—1915年西点军校毕业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欧玛?纳尔逊?布莱德雷  17.请只是告诉我结果,不必做出更多的解释。—1886年西点军校毕业生J?潘兴将军  18. 在这个世界, 没有什么比“ 坚持” 对成功的意义更大。—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19.忍耐是人生过程中任何人都要承受的、最困难的一件事。—1915年西点军校毕业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欧玛?纳尔逊?布莱德雷  20.信心和毅力,比西点军校的毕业证书更重要。—西点军校前校长克利斯曼中将  21.强烈的成功欲望会使一个人忘记一切苦痛,迎来成功的一天。—西点毕业生、著名作家爱伦坡  22.不客碰到什么障碍和困难,你都可以尝试把它成功地进行到底。—西点著名学子、美国军火大王杜邦  23.能否多坚持一分钟,是人才和平庸之徒的分水岭。—西点著名学员、巴拿马运河的总工程师戈瑟尔斯  24.如果我们用你渡过最艰苦时刻的状态去应付现在的话,你将会很快渡过面前的这个难关。— 1 9 7 3 年西点军校毕业生、经营管理顾问考克斯  25.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伟大的人则注视着自己的事业以及自己的国家。—西点军校学子、第一个在太空中行走的人怀特  26.以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才能够免遭淘汰。—西点著名校友、国际银行前主席奥姆斯特德  27.没有谁的人生一帆风顺,任何人都会遭逢厄运。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努力,会让你解决任何难题。—西点校友、莱利斯?格罗夫斯准将  28.重要的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而是你如何看待它们。—西点著名学子、美国前国务卿亚历山大?梅格斯?黑格  29.除了要克服来自生活的阻力,还要能够容忍别人偶尔不友好的态度。—西点校友马克斯韦尔?D?勒将军  30.进入“西点”,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挑战。—西点军校校友、美国第十八任总统尤利塞?S?格兰特  31.训练时多流一加仑汗,战场上少流一加仑血。—西点军校著名校友乔治?S?巴顿将军  32.在人生的战场上,幸运总是光临到能够努力奋斗抢占先机的人身上。—1 8 9 0届西点毕业生、西点军校前校长弗雷德?W?斯莱登  33.努力不懈,是奔向梦想和目标的唯一坦途。—西点军校校友、著名企业家威廉?B?富兰克林  34.若想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信心,即应像洒扫街道一般,首先应将相当于街道上最阴湿黑暗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干净,然后再种植信心,并加以巩固。—西点著名校友、天才画家詹姆斯?A?M?惠斯勒  35.环境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你不是自怨自艾或垂头丧气,而是以顽强的信念,为自己创造更炫耀的前程。—1901年西点军校毕业生、曾任校长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36.不正面迎向恐惧,就得一生一世躲着它。—西点军校著名校友、国际银行前主席奥姆斯特德  37.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你不仅要助手, 也需要对手。—1 9 0 1年西点军校毕业生、曾任校长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38.要迅速、无情地、勇猛地、无休止地进攻!—1909年西点军校毕业生巴顿将军  39.追求享乐和怠惰谁都会,能够战胜它们的人才堪称强者。—西点校友多克?赖德  40.处于现今这个时代,如果说“做不到”,你将经常站在失败的一边。—西点军校前校长丹尼尔?W?克里斯曼中将  41.信念不坚定,难有大的作为。—1901年西点军校毕业生、曾任校长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42.成功的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在遇到阻力的时候,必须有自信。—西点军校著名学子、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43.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胜利的希望。—西点军校前校长伊?L?班尼迪克  44.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能力低下,力量薄弱,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就败下阵来。—西点校友、美国著名学者班杰明?S?尤厄尔  45.要战胜别人,首先须战胜自己。—西点军校校友、著名工程学家蒙哥马利?C?梅格斯  46.有时候,阻碍我们成功的主要障碍,不是我们能力的大小,而是我们的心态。—西点军校的第一任校长乔纳森?威廉姆斯  47.“没有办法”或“不可能”使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西点军校教官约翰?哈利  48.信心与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可以用自我暗示诱导和修炼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西点军校毕业生、天才画家詹姆斯?A?M?惠斯勒  49.规则和纪律要一定遵守,但这绝不应该成为你墨守成规的借口。—西点军校1987届毕业生Compasss集团总裁约翰?克理斯劳  50.敢于突破既有经验,常常会使你在绝处逢生。—西点军校教官班杰明?斯帝克  51.勤于动脑,敢于创新的人,才能争取到主动。—西点军校毕业生、美国线上前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金姆塞  52.宁可花费很大力气而不肯动脑的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懒汉。—1971年西点毕业生、著名企业家杰夫?钱彼恩  53.不仅要达到目的,还要注意方法。—1915年西点军校毕业生、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欧玛?纳尔逊?布莱德雷  54.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在最短时间内给敌人造成最大伤亡和破坏。—1909年西点军校毕业生巴顿将军
第8节:军事将领逸闻传奇(1)
第三章 军事将领逸闻传奇  罗伯特?李:仅有半打奴隶的奴隶主  让林肯头疼的南部战神:罗伯特?李  美国历史上有不少声名显赫的名将,诸如独立战争时期的华盛顿、内战时期的格兰特、“一战”中的潘兴、“二战”中的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等,但是获得“战神”这一巨牛称号的只有一人,他就是美国内战时南部同盟军统帅罗伯特?李。此君智勇双全、用兵如神,在内战中多次打得北军找不到北,是让林肯最为头痛的一位军人。  他是南北战争期间联盟国最出色的将军。他最终以总司令的身份指挥联盟国军队。如同古代的汉尼拔(Hannibal)与“二战”时期赫赫有名的沙漠之狐埃尔文?隆美尔(Erwin Rommel)一样,其以寡击众、以少胜多但最终不敌的情势为他赢得了长久的名声。战后,他积极推动重建,在其生命的最后数年成为进步的大学校长。李维持着联盟国代表象征及重要教育家的形象至今。  身为维吉尼亚上流社会成员,李终身与奴隶制度接触密切,但他名下拥有的奴隶未曾多于半打。实际上,在维吉尼亚石桥郡(RockbridgeCounty)的记载中重新发现其1846年的遗嘱前,未能确知其名下是否拥有任何奴隶。其遗嘱内容为在他去世时解放一名叫做Nancy的女奴及其子女。  虽然是一位奴隶主,但是自内战结束后起,李通常被视为在一定程度上反对蓄奴。在战后及重建期间,李成为联盟国错失伟业论的中心象征。李在一定程度上反对蓄奴的概念有助于他作为南方光荣的象征,及建立全国性共识。  最常被引用来主张李反对奴隶制的证据有:(1)解放奴隶,一如上述;(2)李1856年写给妻子的信函。信中写道:“我相信,在这个开化的时代,只有少数人不明白制度性蓄奴在道德上与政治上皆属有害。”(3)在战争最末期,他支持奴隶登记加入联盟国部队,并以解放其自由作为服务功绩的最后犒赏。  “不会用拳头打自己的家!”  罗伯特?李,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维吉尼亚),出身名门,他的先辈是美国功勋卓著的开国者,父亲亨利?李是独立战争英雄。他在年就读于西点军校。1852年成为西点军校校长。在西点的三年中,他积极改善校园内的建筑与课程。  罗伯特?李将军于美墨战争期间(1846年—1848年)表现卓越超群。他找出了数条可用的攻击路线,墨军犹以为这些路线无法穿越而未加防守。战争结束后擢升为中校。1861年4月,在南北战争前夕,林肯总统通过国防部长的提议,由罗伯特?李指挥联邦军。  罗伯特?李在情感上反对南方脱离,并曾于1861年在信中猛烈抨击为“完全是一场革命”,背叛开国先烈。然而他因效忠于出生地—弗吉尼亚,而加入联盟国—南方。一个人不能将自己的剑指向自己的家乡。即使是整个南方,也不能简单地说独立只是为了保全奴隶制。因为奴隶主只是南部白人中的少数,只有5%的白人拥有奴隶。美国历史学家就说,战争爆发时,“南部人民在争取独立上几乎是万众一心的”。一个不能抓壮丁的地方,政府要开动战车是需要足够的民意基础。  其实罗伯特?李是热爱联邦的。在给姐姐的信中,他说弗吉尼亚退出联邦的行动是错误的。但是,他也忠诚于弗吉尼亚:“尽管我如此热爱联邦,可我却无法下决心举起拳头去打我的亲戚、我的孩子、我的家。”  李的英勇行为和忠诚受到南方头头们的青睐,他被任命为弗吉尼亚司令官和戴维斯总统的军事顾问,之后又担任了南部同盟军的总司令。但是战争刚开始的几个月之中,他并无惊人表现,主要是由于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建造防御工事上了,渐渐地部下开始讽刺他,给他起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外号,诸如“婆婆妈妈的李”“后撤的李”“铁锹王”什么的。不过戴维斯总统对他却极其信任,可谓慧眼识才!  战争的不断发展更加证明了李的战争才能。1862年,号称“美国拿破仑”但实际能力有限的北军总司令麦克莱伦将军指挥11万大军发动“半岛战役”,企图攻占南方“首都”里士满,以取得战争的优先权。李指挥不到9万人的军队以灵活战术和顽强的斗志攻击北军薄弱环节,把麦克莱伦赶出了里士满附近的半岛,解除了里士满之危,此役史称“七日之战”,由此李威震全美。林肯总统非常失望,另外启用大胡子猛将波普担任指挥,希望他能带来一些转机。波普将军信心百倍,率领8万北军与李指挥的5万多的南军展开第二次布尔溪之战。李拥有着敏锐和机智的头脑,他用小部队将北军主力引诱到阵地,然后以精锐部队从侧翼和后方突然杀出,短短的时间内便大破北军。波普的8万大军被灭掉1.4万,李的5万多军队仅损失了9000人!  无奈之下,林肯不得不重新启用号称“美国拿破仑”的麦克莱伦。老麦率军在安特提姆又和李将军进行了战斗。当时北军在数量和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即便如此,麦克莱伦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双方只是打了一个平手。最终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李率军从容离去。林肯处于极度的绝望,令伯恩赛德将军接替。这伯恩赛德虽然忠诚正直,但能耐不大,刚上任几天,他的11.3万大军就在弗里德里克斯堡遭到李将军部队的痛扁,伯恩赛德将军节节败退,率领残兵败将撤回华盛顿。林肯的最后一张王牌是胡克将军,但是几个月后,他的12万威武雄壮大军在钱瑟勒斯维尔战役中被李率领6万筋疲力尽的军队击溃!  每一个学生都是绅士  南北战争结束了,罗伯特?李从此远离尘嚣,也远离仇恨。他拒绝了一家保险公司年薪1万美元的聘请,在1865年9月就任了华盛顿学院的院长,工资一年只有1500美元。这所规模很小、名气也很小的学院,地处偏僻的列克星敦山区。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30余年里,昔日南部邦联的一些大人物们,用回忆录和文章继续着往日的战斗,而这位善于辞令的院长,却什么也没有写。从将军到校长的罗伯特?李致力于学院的教育事业,他说自己非常喜欢这美好的平民生活。
第9节:军事将领逸闻传奇(2)
在超过5年的任期中,他将华盛顿学院由一所不知名的小学校转变成美国第一所提供商业、新闻与西班牙语课程的大学。他立下一条校训:“每一个学生都是绅士。”这在华盛顿让若干独断维持荣誉体系的学校垂范至今。重要的是,李校长专注于让学校吸引南北双方的学生。  威廉?提康普赛?谢尔曼:制造恐怖的“北方魔鬼”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谢尔曼这个名字几乎与“魔鬼”同义,这是内战留下的一段历史。当提到北方将领的时候,人们都能很心平气和地进行评论,而且也能对其中不少人表示赞赏。但是,谢尔曼的名字则会使人们的脸色顿时为之一变,声音立即提高八度,同声齐指责,斥之为“无耻罪犯”“北方魔鬼”。在美国历史上谢尔曼也许是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赞赏的人把他看作战争的救星和胜利之神,厌恶的人则视其为低劣的魔鬼,关于这种争议一直延续至今,也从无定论。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让人色变的谢尔曼将军。  不幸童年造就坚强意志力  威廉﹒提康普赛?谢尔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1820年2月8日成生于俄亥俄的兰卡斯特。谢尔曼的童年很不幸,刚一出生父亲就染病去世,9岁那年被舅舅托马斯?埃温夫妇收养。养父母实际上对他很冷淡,尤其是当他们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后,这样的处境使得谢尔曼在家庭里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但是他一直都在寻找自立的机会。当他16岁的时候,谢尔曼毅然地报考了当时全美最高的军事学院—西点军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竟被低龄破格录取。这次求学经历使得谢尔曼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奔赴了遥远的纽约州。  第一次接触学校生活,这使得谢尔曼大开了眼界,也让他见识了外界的新鲜事物,表现出了极大的求知欲。由于童年的阴影和成长环境,造成了他沉默寡言的个性,给同学和老师的印象也是极为不合群,他喜欢独自一个人待在教室的一角安静地看书。实际上,谢尔曼性格还有另一面,一旦被激怒,他立刻就会变为一支愤怒的猛兽,会不惜一切地进行报复和打击,这使得在学校里同学们都无一例外地把他看作一个“怪物”,没有人敢过分地靠近他,尽量保持和他的距离。但是谢尔曼毕竟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他的成绩一直非常优异,在老师眼里谢尔曼确实是个极为标准的优等生。  1840年7月,谢尔曼以全班第六位的优秀成绩顺利毕业,由于在校时成绩优异被破格授予上尉军衔,被派往了南卡罗纳那州第三骑兵团服役,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并且参加了随后爆发的墨西哥战争,经历过一些小规模的战役。战后回到了乔治亚州继续服役后又被派往西部。  弃军从商的权宜之计  军队的生活渐渐地让他失去了兴趣,到1853年,谢尔曼早已厌倦了军旅生涯,因为当初加入军队对他而言其实也不过是离开家庭寻求独立的权宜之计。他主动申请了从陆军退役转而从商,成为了旧金山卢卡斯银行的经理和股东,银行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被谢尔曼打理得井井有条,业务增长迅速,谢尔曼也乐在其中,喜欢这种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默默无闻的美国陆军上尉尤利西斯?格兰特上尉由于在执行勤务期间擅自酗酒而遭到了处罚而被开除出部队,被一路发配到了旧金山,格兰特住的酒店离谢尔曼的银行只有区区6个街区。  尽管生意兴荣,谢尔曼的商人生涯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1856年加利福尼亚州开始组建其州民兵师,由于谢尔曼拥有参军的经历,加之他是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于是顺理成章地就被推选为师长。而州长也亲自发出了邀请,谢尔曼也就成了这个3000人的半职业民兵师师长。这个时期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银行生意,一般都是上午参加银行事务,下午又匆匆赶到了操练场。天有不测风云,谢尔曼的银行在1857年遭遇了周转危机,谢尔曼也就为此负责而辞去了经理职务,卖掉了其下的股份离开了加利福尼亚。他人生的下一站则是东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担任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学院的校务管理主任,同时又身兼其军事学院的主任,开始了他的另一段生活之旅。  这样安稳的日子一直延续到美国内战才被战争的烟火打乱。林肯当选总统后,南北的局势顿时骤然加剧,整个南方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路易斯安那自然也不例外。大学生们群情激昂,成为宣传独立的先锋队,纷纷扯下合众国国旗换上邦联十字旗,上街游行发表演说等活动。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来说,谢尔曼当然被视为了异类,他已意识自己待在这里不会再有任何前途,而且局势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1861年2月,谢尔曼带着家眷返回了家乡俄亥俄州,在家乡逗留了一个月后又举家到了密苏里的圣路易斯。这期间他并没有闲着,而是凭着杰出的管理才能被聘为了第五铁路公司的业务总长。  军涯生活崭露头角  无情的战火如燎原之势在美国各地蔓延,民众的情绪也不断地高涨。作为民兵预备役,谢尔曼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征召,按照规定至少得为联邦服役三个月。这时谢尔曼竟然出乎外人意料地写信给军部长,主动要求把他的服役期从三个月延长到三年。因为在他看来,要么不回到军队,要么就要战斗到底。因为这位与军事阔别已久的军校毕业生的心中并未忘记自己的军人身份。1861年6月20日,谢尔曼再次正式回到了军营,被授予上校军衔,成为了密苏里第13步兵团的指挥官,很快由于自己的才能又被提拔为麦克莱伦军第一师的代理旅长。  谢尔曼率领自己的部队参加了第一次公牛跑战役,他的旅遭到了南军加农火炮的猛烈炮击,损失异常惨重,成为了一段痛苦的回忆。当时,他的部队被安排在一个裸露的山脊上成为了南军最明显的炮击对象,而上司又不允许他移动,结果就这样活活被炮击了2个小时,三分之二的人员伤亡,第一次参加战斗的谢尔曼便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谢尔曼由于这次惨重的经历被调离了东线,被授予准将军衔派往了肯塔基州负责防务工作。当时谢尔曼毛遂自荐地写信给军部部长卡梅伦说,如果给他6万人,他就可以把南军赶出肯塔基;如果给他20万人,他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但是阴差阳错的是这封信被捅给了新闻界,登在了报纸上。结果,这个并没有名气的小人物的“畅想”被舆论指责为狂妄自大和痴心妄想,甚至有人公开评论他为“疯子”。  到了11月,格兰特被任命为西部战场的总司令,同时组建了田纳西方面军,而谢尔曼幸运地成为了第一师师长。田纳西方面军在夏伊洛迎来了他们的首次战役。刚开始,北军显然无法适应南军的迅猛打击,没有充分的准备便迎战的结果自然是大败而归。之后,谢尔曼的部队赶到了战场,这使得他总算有了机会洗刷先前的耻辱和外界的嘲讽和挖苦,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谢尔曼在南军迅速向先前溃退的北军追击的时候,出其不意地从斜里杀出猛击了对方的侧翼。南军遭到了这一出其不意的打击,顿时乱作一团,败退中的北军又趁势大杀回马枪,将南军彻底击溃,人们也开始慢慢地对谢尔曼这个名字开始熟悉。
第10节:军事将领逸闻传奇(3)
1862年7月,谢尔曼被任命为孟菲斯军官区总司令,负责对南军的坚强据点威克斯堡发动进攻。但是由于兵力严重不足,部队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战局陷入僵持。直到格兰特的大部队赶到并加入了攻略战役。格兰特以不计伤亡地攻击和连续数月的大规模炮击,于1863年7月攻下了这个战略位置极为关键的城市。结果由于不惜代价的狂轰滥炸,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  1864年春,谢尔曼被任命为西部方面军最高司令,同时被晋升为少将。在谢尔曼上任之初,格兰特便给他下达了那条著名的命令,即明确要求谢尔曼对南方进行毁灭性的不计后果、不惜代价的摧毁。谢尔曼的手上兵力为98787人和254门火炮。同年5月,谢尔曼开始进入乔治亚州,开始了亚特拉大攻略。  “战争就是地狱!”  战争初期,谢尔曼遭到了在蒋斯顿指挥下的南军奋力反击,其部队在瑞斯卡成功地击退了北军的进攻。但是不久便由于兵力不足,并为了防止谢尔曼的侧翼包围战术,无奈地选择了主动撤出战役。谢尔曼的侧翼打击战术在南北双方都很出名,很多人都对之惧怕三分,蒋斯顿当然很清楚。1864年6月,蒋斯顿又在卡莫萨山战役中击退了谢尔曼的部队,但又因谢尔曼的大规模的侧翼包抄威胁,而撤出了防御阵地。谢尔曼凭借自己的战术体系而两次让本已经获胜了的南军不得不后退,放弃了阵地而后撤。  邦联国的总统戴维斯对蒋斯顿的“不战而退”很不满意,严厉地给予了处罚,解除了他的职务,并任命胡德将军取而代之。不过,即使换成胡德也同样招架不住谢尔曼的正面猛击、侧翼包抄的战术。实际上他的作战连蒋斯顿都不如,连正面的北军打击都抵挡不住,一路连连后退。谢尔曼在1864年9月1日占领了南方重镇亚特兰大,取得了战略优势地带,而且还抢在了胡德破坏铁路系统之前。  谢尔曼在占领后对当地居民下达了公告,明确要求所有民兵放下武器放弃抵抗,所有市民必须迅速离开市区。之后,就命令北军在离开前纵火烧毁整个城市。这场浩劫使亚特兰大的大火足足烧了半个月,上千不愿离开家园的市民被活活烧死在了市区里,其场景惨不忍睹。曾经是南方最繁荣城市的亚特兰大在这次浩劫后几乎荡然无存,顷刻间全部化为废墟,只剩下一条街残存了下来。这条街如今成为了亚特兰大的一个历史象征,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称为地下街。如今的整个亚特兰大都是在原来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因为旧的市区被完全地摧毁。  然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他的大军一边一路推进,一边实行毁灭性的掠夺和破坏,彻底摧毁所到之处的一切物资设施。焚毁农田,拆除村庄,用石灰封住井口,捣毁铁路,驱散一个又一个城镇的居民,所到之处,无不破坏至极。在当时,谢尔曼的部队还没有达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就可以看见远方蔓延而来的冲天火光;而当他们离开的时候,只剩下了孤零零的几个电线杆耸立在废墟之上。  胡德急中生智地转变了战术,避开了谢尔曼的锋芒,开始向北出击以切断谢尔曼的补给线。对于这一行动,谢尔曼却毫不在意,声称他的部队完全可以从乔治亚人的口里夺来补给,不需要部队的专门供给。他甚至狂妄地说:“如果他能继续向北进军,我会慷慨地给他所需的补给。”  谢尔曼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最终能够撕裂整个南方,他打算把大军推进至大西洋岸边。出于补给的考虑,他只保留了6万左右的新兵,把其余的部队全都打发回了田纳西。这六万改编为4个军,组为两个战略纵队。1864年11月,谢尔曼开始这次声名狼藉的行军,也开始了无数美国人的噩梦。谢尔曼的部队以60英里的正面径直向海边的萨瓦纳推进,并下令进行扫荡政策,几乎把经过的地方碾平,所有能够摧毁的东西都被完全地破坏。谢尔曼讲出了他让世人震惊的那句名言—“战争就是地狱!”据战后统计,将近10万当地居民由于谢尔曼的扫荡政策失去了家园和生活来源而非正常死亡。更加悲惨的是,数倍于此的人沦为难民,失去了家园。在1864年12月23日,谢尔曼占领了萨瓦纳,并发电报给总统林肯说这是给他的圣诞礼物,随之将城市付之一炬,片瓦不留,谢尔曼完全沉浸在战争的破坏产生的快感之中。  “我无愧于我的良心”  由于突出的战绩,战后谢尔曼被晋升为陆军中将,3年后又被晋升上将,一直在格兰特的嫡系人马左右,曾接任格兰特成为美国西部军管区总司令这一最高荣誉。后来他又参加了几次战斗,在1870至1880年发动了对印第安人的大规模清剿作战,彻底地消灭了印第安人势力。最终他幸运地接任了格兰特陆军总司令的位置,将当时呼声甚高的汉考克将军挤了下来,虽然对此许多人怀疑是格兰特黑箱操作的结果。  对于这位将军,他在内战期间的所作所为成为了人们的最大争议,他对南方普通人民的打击和对武装部队的打击一样彻底,一样具有摧残性。从19世纪30年代的战争起,在西方恐怕就不曾见过这样的战争暴行和残酷行为,在拿破仑作战中或许可以找到这种偶然的例子。对他的指责声也不断传来,当时邦联总统戴维斯称其为“美洲大陆的阿提拉”。谢尔曼很淡定地回答:“如果人们觉得我残酷和残忍的话,我只能告诉他们,战争就是战争,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博得人们的好感。战争就是地狱!如果你们想停止和避免这一切,想要和平,大家彼此就应该放下武器停止这场战争。”当然,也有很多人支持谢尔曼的做法,“谢尔曼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也是他的无奈之举,因为结束这场战争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它的恐怖变得无法忍受。”  后来有人对战争的损失做过粗略的统计,按照当时的物价,谢尔曼的作战造成了1.2亿美元的损失,然而其中只有2000万是为了作战利益而破坏的,其余的都是毫无目的和肆无忌惮的破坏。谢尔曼的残虐行为彻底地打破了旧时代对于战争的限定和界限,他把战争扩大到了全体人民而不仅仅是武装力量,将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卷入这场战争。“恐怖”是谢尔曼手中的另一件武器。  尽管如此,谢尔曼从来没有为他在南方的行径说过任何忏悔、道歉乃至遗憾的话。即使是在他临终之前他也很淡定地说道:“我没有什么可以忏悔和道歉的,我的所作所为无愧于我的良心。”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用五支笔签受降书的盟军统帅  麦克阿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几乎在刚会走路的时候,就学会了骑马和打枪;13岁时,他就进入西德克萨斯州军校,在那时就显露出打仗所需要的才华;19岁时,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著名的西点军校,毕业时被破例授予上尉军衔;38岁时,他出任著名的“彩虹师”师长,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准将;39岁时,他出任西点军校校长,后来被誉为“西点之父”;50岁时,他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第11节:军事将领逸闻传奇(4)
他是完完全全的军人、学者(他懂意、法、英、德、西班牙五国语言)、天才政治家,同时也是表示勇气与计谋的银星勋章、服役优异十字勋章的最多获得者,并同时拥有国家的最高荣誉—国会荣誉勋章。  这是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他也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  “超级世界冠军”  世界冠军也许不能算历史第一,历史第一就是创造那个纪录,并有史以来到现在都无人可破的纪录。这是寥若晨星的人才能有的。但是,你只要了解麦克阿瑟,就会发现,一个人,一个军人,创造的纪录能让人无话可说,目瞪口呆。  1.最优的德克萨斯军事学院学生  他是得克萨斯军事学院的第一名毕业生,各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几乎为满分,但学校规定不允许有得满分的学生。即使你是最好的,你仍需努力。尽管如此,他在学校的4年期间平均成绩还是高达96.67分。  2.最优的西点军校学生  他以平均98.14分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这是西点学员历史以来所取得的最高成绩,至今无人可破。  3.西点军校第一个上尉  由于学业的优异,毕业时西点破例第一次给一个学员上尉军衔。  4.西点最年轻的校长  1919年6月,时年三十九岁的他担任西点军校的校长,成为最年轻的、最有名的军校校长,他在美国军事院校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努力,是他对建设现代军队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5.“二战”中杀敌损失最低的将军  在菲律宾战役中,日军共被击毙40余万人,而美军则只伤亡6.2万人。与日军的损失相比,美军的伤亡是微不足道的:每阵亡1人,就有30名日军被打死。这个纪录在“二战”中没有任何将军可比,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是盟军总司令的最大原因。  6.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  1930年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成为军队中唯一的四星将军。  由于对制定正确的防务政策以及不断加强国家安全的法律贡献显著,麦克阿瑟前后一共获得五枚十字勋章,为历史第一;同时,银星勋章,也是美军中的最高荣誉,仅次于服役优异十字勋章。麦克阿瑟共获得银星勋章七枚,同样是全军历史第一。  7.历史上唯一的两国元帅(美国、菲律宾)  1937年前往菲律宾担任奎松的军事顾问,成为菲律宾的元帅。当时的麦克阿瑟还留下一句强劲的话“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这句话被后世不断传颂。  8.历史上对日本影响最大的美国人  麦克阿瑟在日本被当成英雄的典范,他的纪念馆总是有许多日本人去怀念他。另外,麦克阿瑟所推行的改革对战后日本的历史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9.历史上对太平洋地区影响最大的美国人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国家对麦克阿瑟的纪念形式看出这一点:韩国,为纪念当年击败日军而设有唯一的外国人纪念主题公园,即麦克阿瑟主题公园;菲律宾军队为怀念他,每次集合点名时,由一名中士大声喊“麦克阿瑟”,然后全体军人答:“精神犹在!”  10.历史性的仁川登陆战  仁川登陆是有史以来最高明、最大胆的战略进攻,其历史影响超过了诺曼底登陆,成功率大约是五千分之一。诺曼底登陆比仁川更显著的地方仅仅在于它的规模巨大,其他根本不能和仁川之战相比。  11.获取国家的最高荣誉  因菲律宾保卫战成功,1942年,获取国家的最高荣誉—国会荣誉勋章。  12.国家历史唯一的金质特殊荣誉勋章  国会为表达对麦克阿瑟的敬意通过了一项决议,批准为他铸造一枚金质特殊荣誉勋章,上面刻着他的肖像和下列文字:“澳大利亚的保护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鲜的捍卫者。”  13.创造历史上最大的欢迎人群  1951年,麦克阿瑟回国,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4月20日,麦克阿瑟一家前往他准备定居的纽约,那里更是一片欢腾,各条大街装饰得五彩缤纷。警方估计有750万人参加了游行和观看,是有史以来在纽约曼哈顿所见到的最大人群,人们向他疯狂地欢呼,远处的汽车、火车疯狂鸣叫。所抛扔的彩带和纸屑共有2850吨,为上次欢迎艾森豪威尔时所达纪录的4倍。当时整个国家群情汹涌,处在感情的旋涡之中。  14.历史上唯一能称为身经百战的将军  他是唯一完全参加了有历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一战”“二战”、朝鲜战争的将军。军功无数,死亡的经历也无数。另外他还参加了1914年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直到70岁的高龄,还参加了仁川之战。  一生当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女人  麦克阿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生活中缺少女人是非常不完整的。在他看来,将军的生活是孤独的,因为将军的荣誉与凄凉共存。因此,男人如果没有女人分享生活,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一个男人需要女人和他一起理解和分享生活,共同承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有三个,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他的母亲玛丽?平克尼?哈迪,她是一个金发的漂亮女人。她出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股票交易所的富商家庭,身上有非常浓烈的贵妇人气质。  她从小对麦克阿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教育他要像猎鹰一样地保持骄傲的姿态,从不向困难屈服。在麦克阿瑟的记忆里面,母亲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她从不单纯地激励竞争的本能,而是从小培养他坚强的意志,更加注重把这种竞争的本能磨炼成剑锋,只要决定开始做某事,便要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走向成功。麦克阿瑟在成长的路上一直是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几乎每一天他都把所做的事情告诉母亲,坦诚地跟母亲进行交流。尽管母亲后来老了,思维没有年轻时那样敏捷,母亲不会像年轻的时候提出什么更有智慧的建议了,但是麦克阿瑟认为,只要和妈妈在一起说说话,心里就比较舒服和踏实。  1936年,麦克阿瑟的母亲去世了,他非常悲痛和伤心,难以接受母亲去世的事实,整个人陷入了忧郁的境地。他说:“一生中,我第一次感到如此般无助。”当时正值麦克阿瑟在菲律宾当美军总司令,他舍不得母亲,居然把母亲的遗体在附近的停尸所里面放了一年,直到一年之后战争结束才护送母亲回国,安葬在阿灵顿公墓,陪伴自己的父亲。  从此之后,麦克阿瑟身边多了两样东西,一个是母亲晚年用了十年的拐杖,一个是母亲给他留下的一部《圣经》。麦克阿瑟本身也是基督教徒,他每天都要虔诚地读几页母亲给他留下的《圣经》,一是对主的一种忠诚,一是缅怀他所热爱的母亲。在他母亲去世之后的日子里,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他才感觉母亲其实一直陪伴着他,关怀着他。
第12节:军事将领逸闻传奇(5)
第二个女人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路易斯?布鲁克斯。布鲁克斯长着一张苹果脸,娇小玲珑,棕色的眼睛,非常可爱。她的祖先可是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里著名的护国公克伦威尔,家族非常富有,因此布鲁克斯也非常有钱,当时有1.5亿美金的财产。  麦克阿瑟十分爱布鲁克斯,所以他专门选择了1922年的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和她结婚了。当时,美国媒体对这个事情还报道了一番,有一家报纸的标题就很煽情—《战神和财娘的绝配》!但是好景不长,布鲁克斯习惯于灯红酒绿的华盛顿、纽约的社交,军旅生活渐渐地使她感到厌倦,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一个牢笼。她希望自己的丈夫退出军界,于是跟麦克阿瑟讲:“你如此聪明,不应该在戎马生涯中浪费自己的光阴,应该去外面的世界好好闯闯,要学着去赚钱。”尽管麦克阿瑟非常宠爱自己的妻子,但当他的妻子提出让他离开军界的要求,他断然拒绝。最后她的妻子威胁逼迫他在两条路上进行选择:要不然你退出军界,要不我们分手。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1929年6月,麦克阿瑟和布鲁克斯正式离婚,两个人没有生过一个孩子。  第三个女人是他的第二个妻子—琼妮?费尔克洛斯。1935年10月,麦克阿瑟到菲律宾任职,在船上和费尔克洛斯邂逅,两个人一见钟情。费尔克洛斯当时是35岁,是个老姑娘,当时她打算到中国的上海,经过一段接触和热恋之后两个人结婚了。10个月之后,他们有了唯一的儿子,这一年麦克阿瑟已经58岁。婚后,麦克阿瑟和他妻子的感情非常好。麦克阿瑟原来是个舞迷,在舞场上他身材高大,长得也漂亮,跟妻子结婚之后,他基本不到舞场,他的绯闻是越来越少了,他戒舞了。但是他鼓励妻子去,他在旁边静静地守护着妻子,两个人极少分离,共同地走过了晚年的生活,一直恩爱地生活到生命的终点。  用五支笔签受降书的盟军统帅  1945年9月2日,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日本向盟国总投降的仪式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最大战舰“密苏里”号上进行。麦克阿瑟作为盟军的签字代表参加了仪式。  麦克阿瑟从舱内出来,神情严肃地发表了简短的演说。随后,他命令日本方面的代表重光葵、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两个平时耀武扬威、杀气腾腾的军国主义分子在此刻是如此的神情沮丧和狼狈不堪,一直低着头不愿多说一句话。  麦克阿瑟迈着矫健的步子,走到签字桌边代表盟军签字。令全场的参会者惊讶的是,他准备了5支派克金笔用作签字。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派克笔上面,只见他用第一支笔签了“道格”两字,送给站在身后的美军中将温赖特;第二支笔接着写了“拉斯”,然后送给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第三支写了“麦克阿瑟”就收起来,之后送给美国政府档案馆;第四支笔签了职务“盟军最高统帅”,送给美国西点军校;第五支笔签了年月日后,送给爱妻琼妮。这一特殊的签字仪式结束后,立即引起了场边人雷鸣般的掌声。  麦克阿瑟一直记得当年的一段令自己心里过意不去的往事,那是在1942年3月,日军集中兵力大举进攻菲律宾巴丹半岛的美菲军队时,美国政府为防止麦克阿瑟成为日军俘虏,命令他立即将指挥权交给温赖特。不久,巴丹半岛沦陷,温赖特和原英军驻新加坡司令珀西瓦尔以及美、菲约5万名官兵都成了日军俘虏。温赖特和珀西瓦尔被日军关押在沈阳集中营,在牢中的3年,他们吃尽了日本人的苦头。这次麦克阿瑟邀请两人一同参加受降仪式,就是想让这两位死里逃生的战友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也让他们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昂起头来,向世界宣称自己也是一名从战争中走出的英雄。  麦克阿瑟将签字笔送给西点军校,也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因为麦克阿瑟当年以全班头名的成绩在该校毕业,然后一路晋升到五星上将,并成为“二战”中的盟军统帅,西点军校对于他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帮助。  至于麦克阿瑟送一支签字笔给太太琼妮?费尔克洛斯,那是一个铮铮铁汉的柔情的一面,他十分感谢她这么多年来的辛劳及对他真挚的爱。作为一名军人,整日地东奔西走,南征百战,在枪林弹雨、炮火纷飞的战场出生入死,琼妮?费尔克洛斯除承担了所有家务和日常琐事之外,还为他的安全受够了惊吓,操碎了心。走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一直陪在他的左右。  麦克阿瑟用5支笔与战败国日本签投降书,这段“二战”中的佳话至今仍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老兵永不死”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欢迎。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活动,杜鲁门支持率下降到了26%。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决议,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成命。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大厦发表了题为《老兵永不死》的著名演讲:  “我即将结束52年的军旅生涯。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而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句军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我现在是中国人了”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美国军人,陆军四星上将。史迪威1904年在西点军校毕业,之后曾在菲律宾服役,于西点任教,亦曾于美国最高国防学院“指挥及参谋学院”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欧,任第四集团军情报官,获杰出服务勋章。两战期间曾驻中国,学习中文;1926年至1929年期间任驻华第十五步兵团营长及参谋(当时的代理团长为马歇尔),1935年至1939年任驻华大使馆军事参赞。  最年轻的西点士官生  史迪威于1883年3月出生在佛罗里达,从小便是个顽皮聪明的孩子,爬屋顶和在马槽里淹死老鼠是他的拿手好戏,因此经常受到父亲的责骂和处罚。童年的他最不喜欢的是礼拜日的礼拜,后来当他在年老时对女儿说:“当我小时候被迫到教堂去的时候,总有一种犯罪的心理,因为我亲眼目睹了宗教并没有给人类带来任何好处,而是不断的战争和灾难。”  1899年,16岁的史迪威凭借聪慧的头脑而提前高中毕业。但是其父认为让他上大学还太年轻,好多事情并不懂得如何处理,自理能力还有待加强。于是决定让他再上一年中学。史边威虽然非常不情愿,但还是遵从父命,乖乖地继续当中学生。但是对于一个聪明而又富有朝气的少年来说,重新学习一模一样的课程简直是一种折磨,他便开始在课堂外寻找各种刺激以满足自己的兴趣。他组织了一个名为“四大汉”的俱乐部,自己作为管理人员,在学校大楼库房里设置了一个隐蔽的游戏场所,在椽子上架了一块木板,作为玩纸牌的台子,经常在上课时间偷偷地和同学跑去玩耍。
第13节:军事将领逸闻传奇(6)
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曾经从天花板上用绳子把校长的桌子吊上来,还把奶酪抹在学生的课桌上。他们登峰造极的恶作剧是在1900年的学校毕业班舞会上。当时由于一些小的纠纷,史迪威率领另外三条“大汉”向茶点桌发起了进攻,场面极其混乱。经过一场激战,他们抢走了一桶桶冰激凌和一盘盘糕点。激战中校长居然也挨了拳头。学校最后做出处罚,几个参与抢劫的孩子分别受到停学、开除和不准毕业的处分,只有史迪威例外,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早已毕业了。史迪威的父亲得悉儿子的劣迹后,觉得这样强制地让他呆在学校里面不是一个好方法,于是决定对他严加管束,认为让他去参军是一个好的选择。  史迪威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入了西点军校,虽然在西点经过了终身难忘的严格训练,但他在日记中仍将第一年的生活称为“地狱”,受尽了折磨和考验,慢慢地熬过这漫长的一年后,他觉得自己仿佛从黑暗的隧道进入阳光一样,他成为一名高年级的学生。  史迪威在西点军校的学习中展现出突出的语言天赋,他的法语成绩高居第一,其他课程也非常优秀,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西点士官生。而从小调皮的他练就了一副好体格,使他痴迷体育的热情在大学里一发不可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西点军训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