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那位重庆市江北区区委书记记姓乔

  被带走调查已经有3年了,怎么到现在都没有消息,是贪还是黑,给个说法呀?
  一点消息都没有,什么情况?
楼主发言:5次 发图:0张 | 更多
  逗是嘛 也不放个消息出来
  可能异地复出了
  与bo得关系铁   
  古娘真会找话题打广告啊!给你点个展
  可能斗地主切老  
  早些看顾哥里面说自杀咯
他还搞过照红霞的
  莫谈国事  
  搞照红霞是乱说的,是王他头上乱扣帽子
  都P了十几年
  一点消息都没有
  依法治国就是个笑话,党就是法!
  不晓得!
  依法治国,法制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笑话,他们就是法
  笑话啊 依法治国
  小女乖乖 蓉城小公主 哈哈
  楼主是夏的亲戚或朋友吧~~~想造舆论吗????
  夏同志是一个清官啊!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听人说;进了某监狱;第二天人就不见了!奇怪得很
  他很倜傥。  
  没一个好家劣
  凭空消失了。
  听说夏老板发钱还是发的挺凶的
当时南岸待遇超好
  你还记得倒他所,没见过;听说过他。
  估计是出不来的了
  有件事情印象很深,当时的南岸区府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对社会车辆开放,免费停车。现在有那个机关是这样?
  铁个屁,是狗腿子
  徐明也是三年多了,除了配合演员,出来构陷指证当代岳飞外  还不是没有任何消息  结果几年后,昨天出来消息了  挂了,家属只能直接领骨灰  泽良三年多无任何消息  如果有消息,将会是什么呢?
  咔牙齿了。  
  当代忠良都被陷害了。
  谷案关键人物,他的消失,说明什么?  
  凭空消失,膜拜法治,好歹拿话出来说撒
  2012年,重庆南岸区委书记夏泽良于3月21日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目前原因不详。
  哦  
  @小女乖乖2011
  去哪儿去了呢?  
  污点证人,你们都知道他下落了,那他还活得了吗?另外,那些企图为夏翻案的人就不要昧着良心说话了,夏在南岸当政仅就玩女人和利用栽银杏发横财这两罪状就是南岸区哪一任书记无法企及的。一个中专出身的基层公安混到西南大学在读博士的厅级干部会是好鸟吗?
  关心夏,其实真正的是关心当代岳飞。污点证人?你让他出庭作证呀!  
  去云南找兵哥哥真有期事?看来bo也是蛮有气势的人,可惜不敌一个歪嘴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但一人一口口水,足以把他们淹死。所以把人民的嘴封上。
  太黑暗了!
  估计不会有消息了  
  这个人面对面接触过几次,个人感觉至少不是太差吧,上面有人说学历,现在台上的几个不是拿的三次生学历?关键是为自己的同时为屁民做了点实事没有?  奢望每个官员一心只为民,换成你,你能做到吗?希望低一点,少一点烦恼  
  千古奇冤与千古之谜,没错吧?  
  上面这楼可能是反动言论,被删球了。  
  反腐不得力,经济上不去 是个平安领导
  估计和徐明的命运相同。
  也太黑了,到底是犯罪了还是没有罪,总要给个说法撒,这样不明不明的消失  
  估记就如徐明一样被灭口了吧~
  唉,那十台双层公交巴士可惜了,貌似夏在的时候买的,现在要停得生锈了吧!才几年的新车!  
  被外星人 带走了
  刚开始喊他面壁20年,后来反省的快,改为面壁11年。
  记错了,是改为面壁13年。
  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  鉴古知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夏泽勇呢.他在哪里
  呵呵,神奇的九寨
  估计已化成灰了哦。
  木有屎,据闻此人现被关在关外,今年还给重庆的朋友打了电话~此人在重庆官场的口碑不好,出来也木戏了
  @我是wxj188
09:33:00  夏同志是一个清官啊!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  你是在讲笑话吗?
  @龙洲剑客
22:05:00  污点证人,你们都知道他下落了,那他还活得了吗?另外,那些企图为夏翻案的人就不要昧着良心说话了,夏在南岸当政仅就玩女人和利用栽银杏发横财这两罪状就是南岸区哪一任书记无法企及的。一个中专出身的基层公安混到西南大学在读博士的厅级干部会是好鸟吗?  -----------------------------  以前垫江的民办老师。在涪陵升副县级时,把年龄从1959年改成1961年了。
  副部治没了,这法太强大
  真是没任何音讯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南乔”与“北乔”同名之争_文化星期五_中国网
“南乔”与“北乔”同名之争
编者按: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有与天下英雄孙权、周瑜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江南二乔”,她们是“风流姿色天下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内,也有“苏北二乔”并世而出,不过,他们是“风流文采天下闻”。一位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曾担任毛泽东秘书25年之久的胡乔木;另一位即是曾任共和国外交部长,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乔冠华。
说来有趣,胡、乔二人都是江苏盐城人,两家住地相距不过几里。乔冠华比胡乔木小一岁,念完中学后,两人又是北京清华大学的同学,相隔一二年级,青少年时期,“二乔”没有什么来往;但两人不约而同地走上革命道路;四十年代两人又不约而同地用“乔木”的笔名发表文章,皆为圣手,犀利无比,誉满天下。人们习惯把在延安工作的胡乔木称为“北乔”。把在香港、重庆活动的乔冠华称为“南乔”。这“二乔”,一个被毛泽东用“靠乔木,有饭吃”来称道才其气,一个被毛泽东封为“乔老爷”,称“他当年那气势恢宏的国际述评文章,可顶抗日战场上的千军万马!”。
“北乔”胡鼎新,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理论精深,其严谨的学风,堪称光辉的典范。“和他(按:指胡乔木)在延安相识,长期共事,断断续续,前后有五十多年”的杨尚昆后来回忆说,当年毛泽东甚至用过“靠乔木,有饭吃”来戏说过他的积累和才气。乔冠华也曾由衷地感叹:“写文章,搞文件,我们十个也顶不了一个胡乔木!”
与“北乔”胡鼎新那严谨、稳健的作风大相径庭的“南乔”乔冠华,则秉性旷达,浪漫洒脱,不拘小节。他博学英才,思想开阔,睿智超群,其才思如行云流水,文章明快活泼,令人拍案叫绝。胡乔木公允地评价乔冠华,虽“遭遇坎坷”,但“博学英才”,“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魔灭”。正因为如此,乔冠华与胡乔木一样,同样也深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世纪伟人的极度赏识。毛泽东生前即曾赞说过“乔老爷”,称他当年那气势恢宏的国际述评文章,可顶抗日战场上的千军万马!
两个“乔木”都因各自非凡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华相继聚于首都北京,并同时在中共高层机关任职。虽说这“苏北二乔”是同窗好友,但为了拥有“乔木”之名,双方互不相让。“同名官司”终于惊动了毛泽东。
为了妥善处理好他们之间的重名问题,毛泽东特意召集“苏北二乔”这两位党内才子,并为他们断名。毛泽东先问“南乔”:原来用什么名字?“南乔”答:原名乔冠华。毛泽东说:这个名字很好,以后你就叫乔冠华,仍然姓乔。接着,毛泽东又转向自己的大秘书胡乔木:至于“北乔”你嘛,本来姓胡,可以恢复胡姓,以后就叫“胡乔木”好了!――“南乔”留姓,“北乔”用名,实在是一种极佳的平衡!毛泽东不偏不袒的这一居中“调解”,终于使得这一久拖未决的“同名官司”得到了圆满解决。打了“平手”的两个“乔木”,双双接受毛泽东的“调停”。以后胡乔两人成为好友,常相来往,这不能不说是中共党史上、中国文坛上的一桩奇事、趣事。
人物简介:
乔冠华 (--),本名乔冠华,笔名“乔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1974.11~?1976.12)。江苏盐城人。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74.11)等职。参加的重要外交活动和工作有:1950年10月,作为顾问,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武装侵略。1951年7月,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主要顾问,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1954年4月,随同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1961年10月至1962年8月,陪同陈毅外长出席第二次日内瓦会议。在外交部日常工作中,经常起草或组织领导撰写重要外交文件,如:1962年11月周恩来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1970年毛泽东主席为支持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侵略斗争而发表的五·二声明等。70年代初,作为主管美国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长,协助周恩来为打开中美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负责与基辛格谈判、草拟中美联合公报。1971年11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第一次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自此至1976年,均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历届联合国大会。1973年5月,陪同邓小平访问法国。1976年10月,以外交部长身份再次访法。1976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主要著作有:《国际述评集》、《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等。
胡乔木()。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193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临时工委委员。1937年后,任安吴青训班副主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1945年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
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社长(日至10月19日),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1977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顾问、名誉院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1978年补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著有:《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胡乔木文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诗集《人比月亮更美丽》。
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遗体于10月4日火化。按照生前遗愿,10月26日将骨灰撒在延安地区。1994年,《回忆胡乔木》、《胡乔木文集》出版发行。
誉满香江的乔冠华
1939年至1940年,脱颖而出并已誉满香江的乔冠华,应各进步报刊约请而撰写的国际述评文章连续不断。据他自己临终前的粗略回忆,仅《时事晚报》1939年3月至9月所发表的社论即有100余篇。
当年,与乔冠华同在港岛的冯亦代先生,曾将他于这一期所发表的国际述评文章汇编成集,取名《争民主的浪潮——一九三九年的国际》。文集于1940年由上海新人出版社出版问世后,即刻在上海引起反响。
乔冠华病逝后,冯亦代曾写有一篇《二次大战的真实记录》一文,比较详尽地介绍了乔冠华的这部早期文集——眼前放着的是厚达554页的《争民主的浪潮——一九三九年的国际》的初版本。
这是老友乔冠华同志的遗著,出版于1940年夏,因数经离乱,好容易在1983年7月时,才在上海书店觅到一本。老乔在看到这本书时的高兴劲儿如在眼前,但流光暗逝,他谢世却已十多年了。
这本书内容包括1939年3月至9月间老乔在香港《时事晚报》上所写的政论,经他亲自编定后,由我将原稿带去上海交至友谢曜等同志主办的新人出版社出版。当时上海英法租界已是孤岛,对于一日数变的世界风云和抗战战局,特别对于国际上的风云际会,人们不能一目了然,极需要一本可以使人一识庐山真面的书,以匡正视听。我和谢曜二人都是对国际问题有兴趣的人,因此与老乔商量,希望他把当时所写的社论编辑付梓。他欣然同意,这就是这本书最初的由来。这本书出版后,大受欢迎,还印了第二版。这在当时的上海孤岛是很不容易的。
《争民主的浪潮》就是这样一本1939年的世界政治断代史,也是1939年的中国抗战断代史。这本书之所以值得重视,其故也在于此。因此可以给后来研究1939年世界及中国历史的学者们以一本详尽的参考书。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即文章内容基本上是按当时历史的进程写的,所以各文章在其内在的联系,从全书讲又自成一个整体。这样的政论文章,在当时中国尚属初见,而且材料又如此扎实,加上敏锐的思想与犀利的笔触,文采风流为读者所称道。难怪老乔在《时事晚报》发表社论之日,即是香港的读者奔走相告之时。因为老乔的文章一出,给蒸闷湿然的南国天气中,加上一阵清风,使人对阴暗的时局看到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争民主的浪潮》曾经教育了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住在香港与上海孤岛上的年轻人), 既坚定了我们对民族前途的信心,也坚定了我们为世界争取民主与自由的决心;老乔之功是应该肯定的。
令人悲哀的则是他过早地被癌症夺取了生命,如果天假以年,他必然会坚定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政论家,于国于人民都是十分需要的。当年我视他为师为友,如今回溯往事,不胜眷念,爰作此文介绍他的宏文,并聊表我对他思念于万一。(参见张容:《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乔冠华》,连载于《盐阜大众报》日至8月5日。)
1939年,在整个国际世界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国际时局的动荡不安,国际关系的变幻莫测,由此所汇集在世界上空的滚滚风云,正蕴藏着一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这场大战,从欧洲来讲,是以西班牙人民保卫民主共和国,反对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而开始的;就亚洲而言,则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所发动的全国侵华战争而展开的。实质上,这东、西两场战争,以及由此而延及的各国政治纷扰,都是紧紧地围绕着一个中心——世界人民为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展开的保卫民族独立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
面对这样的一个国际时局,哲学科班出身的乔冠华,一步涉入这复杂纷繁的国际问题领域,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要用自己的那支非同凡响的风雷之笔,全身心地记录下二战期间东西两大主战场的实况。也正因为此,时不我待的乔冠华,当年竟发出了“如果当初定四十八小时为一日该有多好”的感叹!冯亦代这样回忆了他俩的首次相见以及乔冠华当年在香港工作和生活的情景——
那时老乔住在香港威灵吞街(在摆花街上坡自东迤西的一条街,街名可能误记)上的《时事晚报》馆里。说是报馆实在也可怜,不过在一家店面房子里占了一上一下的两间正房而已。楼下是报馆里的编辑部与发行部,楼上临街的一间是老乔的栖身之处。那间屋子之小,只容一床一桌和一书架,另外还有两把椅子;你一进屋就感到连个插足的地方也没有。因为满室都是堆放书报的世界。地板及桌椅上,姑不待言,连床上也不能幸免书报的侵占。我第一次去找他时,他正在伏案读书,听见我的声音,便窘促地站起身来,把一椅子推着的书报向床上一放,让我坐下,但是等到他纵谈世界时局时,这屋子简直广袤得像整个地球,哪里有块战争的斑点,哪里有外交上的买卖,都在他那双隐在眼镜背后而又发隐烛微的眼光中透露了出来。他的床上摊着本牛津版的世界地图,从图上的山山水水里,他用确切的语言谈到天下纵横捭阖的大势,也对中国的抗战形势,露出焦急的口吻。书架上有两本书他闲坐无事时必然要翻阅的,一本是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一本是德国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有次我问他对于世界与中国的战局预测,何以如此准确?他笑着指指这两本书,说这是他从这两本书里学来的。后来,只有我在他的指导下读了《法兰西内战》后,才体会到老乔所写的政论文章能如此周密,他之熟读《法兰西内战》,学会了分析时事的科学的立场观点之方法,是起了极大作用的。
他那时身体不太好,因为过着单身生活,饮食上常常有一顿没一顿的,不是他无钱吃饭,而是他的心思全部扑在工作上,吃饭对于他好像是可有可无的事。常常为了一个问题的冥思苦想,而忘掉了进食,可手头却少了一杯他终身喜喝的三星白兰地酒。朋友们看他的脸庞一天天消瘦下去,很为他担心。于是他同意每次在写完社论之后, 到我家吃饭午休(因为他为了写社论常常彻夜不眠)。有次我家阿姨问我说,是不是乔先生嫌她做的菜不好,饭很少吃。我把这事对老乔讲了,他笑对阿姨说,今后为了你的手艺,我一定多吃饭。但是即使在吃饭之时,他手头不是看英国的《泰晤士报》,便是英国的《新政治家与国家》,或是一本英国的《劳工月刊》。他常常以自己写的文章与这三家报刊的社论作比较,看到他已道而报刊未道的,不免若有所失;看到人家讲了他未见及的,则又端着酒杯悬在半空里,沉入他的思绪中去了……
另一位至友徐迟,在他的一篇长文《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才华横溢的乔冠华》中,也详细地记述了乔冠华在香港的这段历史。徐迟说道——
我曾到过乔木的住处,看到他房间里,地板上,像书报社一样,放满了一排排一叠叠,世界各地各种文字的报刊、书籍和地图(按:乔冠华精通德、日、英等多种语言,并有藏书集图的嗜好),房间里几乎无插足之地。它们被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我禁不住点头赞叹,他是用报纸作地毯的。家里成了报摊,倒是怪好看的。他的小小房间里,装满了全球的声音,你几乎听得到,在这里,尽管一切静悄悄的,却有着真正是响彻云霄的,用时代号角组成的大乐队,奏出了无比宏伟的交响大乐。
延安胡乔木如雷贯耳
无独有偶,此时在内地的“红色”延安,也有一枝劲笔在以“乔木”的笔名撰写社论文章。这个“乔木”,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胡乔木。
胡乔木,又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这位生于民国初年,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终生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并被胡绳誉为“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幼时即被他的小伙伴们戏称为“土包子”和“书痴子”。
说他“土”,是因为他总爱穿那一身黑色的粗布衣裳,不像一些富家子弟讲究穿着,喜爱翻新;称他“痴”,则是由于他读书过于用功,不但读老师教的书,还把父亲大量的藏书一本本地翻出来“啃”,常常是晚饭之后,一个人独坐在小油灯下入迷地翻看到深夜。嗜书如命又酷爱读书的胡乔木,后来受父亲影响,逐渐养成了藏书的习惯。于是,读书——藏书——读书,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
凭着自己的博学强记,胡乔木12岁考进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进入“正直向上,乐于求知”的中学时代;18岁步入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的清华大学,与先他一年入学却小他一岁的乔冠华相识相知,并很快走上“红色”革命道路;20岁与乔冠华握别清华后,返回盐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创办《海霞》、《文艺青年》等进步文艺刊物;21岁时因叛徒告密而离开家乡,经上海转赴浙江大学读书,并继续组织和领导学生运动。
1935年2月,被浙大开除的胡乔木自杭州来到上海后,与时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组织部长的王翰取得了联系,并经王的介绍重新加入中共,不久升任“社联”常委、宣传部长;同年10月,出任新成立的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简称“文总”)党团书记;次年2月,改任刚成立的中共江苏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江苏临委”)宣传部长。
1937年7月,胡乔木在冯雪峰的安排下由上海来到延安。
从此,胡乔木正式将“胡鼎新”改成“乔木”,至于现名“胡乔木”则是后来的事了。
来到延安后,“乔木”先任安吴堡陕北战时青年训练班副主任,后调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教务长,主编中央青委机关刊物《中国青年》。自此,“乔木”声名鹊起。
“五四”运动20周年之际,毛泽东先写《五四运动》一文,继在抗大作《青年运动的方向》讲演。恰在此时,“乔木”也在延安复刊后的《中国青年》发表《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一文。于是,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这件事上,胡乔木这个才子与毛泽东这一伟人竟“心有灵犀”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隔不久,由于毛泽东十分赏识“乔木是个人才”,胡乔木一步跨进毛泽东的窑洞,正式出任毛泽东秘书和中央政治局秘书,开始直接为党中央和中央最高领导人起草、修改和完善各类重要文件、决议、社论、政论、报告、讲话及重要纲领和重大宪法等,时间长达20多年,直至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从而成为驰名中外的“党内第一枝笔”!
当时,分处南天北地的乔冠华和胡乔木,几乎同时在以“乔木”笔名发表那遥相互应的国际述评和社论文章。
一时间,风靡新闻文化界乃至中国政坛的“乔木”被传为佳话。
然而,也有许多细心的读者在捧读之余颇感跷蹊:“乔木”一会儿在香港发表国际述评,一会儿又在延安发表社论文章,莫非他有分身之术不成?
日,笔者在采访胡乔木女儿胡木英时,她曾谈及到这样一个笑话:
时在白区工作的胡乔木妹妹胡文新(即方铭),一次在看到香港报纸上发表有署名“乔木”的述评文章后,误以为哥哥胡鼎新已经到了香港。于是,她随即给香港的“乔木”写了一封家信。结果,这封家信竟然把乔冠华弄得莫名其妙。因为此时的乔冠华,并不知道胡鼎新已赴延安,并且在以同样的笔名撰写文章。
后来,当人们终于弄清楚这一南一北两个“乔木”并非同系一人时,才干脆以“南乔”(乔冠华)、“北乔”(胡鼎新)相称。
两个“乔木”同名之争
两个“乔木”同为文坛奇才,皆是风云才子,可又各怀雄才大略,互有千秋之色。
“北乔”胡鼎新,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理论精深,其严谨的学风,堪称光辉的典范。当年“和他(按:指胡乔木)在延安相识,长期共事,断断续续,前后有五十多年”的杨尚昆,“因为他的丰富知识和写作才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还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故而曾深情地写下《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文,称颂“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期望,都已经流泻在他毕生写作的不计其数的文字之中了。这些文字写上他个人名字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量的是用了党的和国家的名义。他个人已经同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融为一体了。这是一个终生用笔来为人民服务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境地,也是我们最应该学习乔木同志的地方”。
胡乔木的天赋和才华,确实非常人所及。杨尚昆回忆说,当年毛泽东甚至用过“靠乔木,有饭吃”来戏说过他的积累和才气。
乔冠华也曾由衷地感叹:“写文章,搞文件,我们十个也顶不了一个胡乔木!”
与“北乔”胡鼎新那严谨、稳健的作风大相径庭的“南乔”乔冠华,则秉性旷达,浪漫洒脱,不拘小节。他博学英才,思想开阔,睿智超群,其才思如行云流水,文章明快活泼,令人拍案叫绝。崔奇称颂他“早在年轻时,就以文才著称”,其“学识渊博,思想开阔。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无不涉猎。他研究过文艺理论和文化思想问题,写过这方面的论文。在病中,我看见他还在读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和钱锺书的《管锥编》”;“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有诗人的气质,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才华”。
胡乔木则公允地评价乔冠华,虽“遭遇坎坷”,但“博学英才”,“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魔灭”。
正因为如此,乔冠华与胡乔木一样,同样也深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世纪伟人的极度赏识。毛泽东生前即曾赞说过“乔老爷”,称他当年那气势恢宏的国际述评文章,可顶抗日战场上的千军万马!
伴随着乔冠华日后的外交辉煌,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袖人物戏说的“乔老爷”这一美名,更是风靡全国,妇孺皆知。最后,他竟带着世纪伟人们戏送与他的这一雅号,走完了人生最后二十多年的传奇岁月。
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曾出现过与一代枭雄孙策、周瑜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江南二乔”,她们那国色天香的“风流姿色”可谓倾国倾城、家喻户晓;到了二十世纪后的中国共产党内,又并世而出了“苏北二乔”,他们那才华横溢的“风流文采”更是风靡华夏、誉满全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坛、政坛上的一桩奇事、趣事。
更为有趣的是,“苏北二乔”不仅同出清华园,还同为盐城人。当年,这两个“乔木”家的住地,相距只不过十多公里。“北乔”比“南乔”年长一岁,“南乔”比“北乔”早一年步入清华; 两人几乎是同时参加革命, 后又几乎是同时进京在中央担任要职。所以,毛泽东曾亲切地将“苏北二乔”称之为“盐城二乔”。
“盐城二乔”分处南、北两地时,尚可分别以“南乔” 、“北乔”相称;可一旦相聚,“二乔”两人之间的重名问题便马上显露了出来。
1945年,“北乔”胡鼎新随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此之前的1942年秋,“南乔”乔冠华从香港秘密撤退后,也已从韶关辗转至重庆曾家岩50号,来到了周恩来身边,开始出任《新华日报》编委,继续负责“国际述评”专栏的撰稿和编辑工作,并主编《群众》周刊,同时参加中共代表团外事组的有关活动。
这两个当年的同乡校友,一别竟是十多年互无音讯;如今在山城重庆,他们却意外地得以握手重逢,双双自然是高兴异常。
然而,一番寒暄叙旧之后,“麻烦”也接踵而至——两人已不约而同地同时起用了一个名字:“乔木”!当年与乔冠华同在《新华日报》社一起工作的同仁刘白羽,在回忆毛泽东抵渝当天的情景时,曾有过这样一段介绍——
……就在红岩一间小会客室里,毛主席接见了我们。报社(按:指新华日报社)有潘梓年、熊瑾玎、乔冠华、胡绳等人,我是延安就熟悉的,在重庆见面格外欢喜,当介绍到胡绳时,毛主席打量了一下,亲切地说:“哲学家。”乔冠华(当时叫乔木)和毛主席握手时,毛主席幽默地说:“跟我来了个乔木(按:指胡乔木),这儿又有一个乔木(按:指乔冠华),不能叫大乔小乔,就叫南乔北乔!……”立即引起哄堂大笑,我觉得我又看见了延安时候的毛主席……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因为两个“乔木”经常聚集在一起,又频繁地在同一份《新华日报》发表署以同样笔名的不同文章,他们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希望他俩之间能有一人把名字改一改,以减少因同名带来的“麻烦”。然而,在谈及重名问题的时候,他们却谁也不愿放弃这典雅形象、寓意深刻的“乔木”名字。
“南乔”乔冠华巧舌连珠,据理力争。他风趣地对长他一岁却低他一届的老校友说:
“我本来就姓乔嘛!你们看我这一米八三的个头,不正是一棵挺拔的乔木吗?我用‘乔木’这个名字,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啦 。”
“北乔”胡鼎新则不紧不慢。他和声细雨地向他的这位老校友老同乡娓娓道来:
“《诗经·周南》有《汉广》一首。开篇四句,明白如话:‘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乔木’者,林中之秀木,挺拔坚直,可作栋梁砥柱。我到延安以后,之所以取‘乔木’为名,旨在喻以自励。1938年7月,我在延安与李桂英结婚时,甚至连她的名字也改成了‘谷羽’。谷羽者,‘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鸟也。你们说,我是否该用‘乔木’这个名字呢?”
各说各的理由,谁也“不可休思”。好在这场同名之争,因重庆谈判的结束和毛泽东离渝返延而暂告休战。因为,“北乔”又回了延安。
有关两个“乔木”的同名之争,胡风于日在狱中被勒令撰写的交代材料(此材料后来由胡风的夫人梅志编发在《新文化史料》1995年的第二期)中亦有述及。他是以“附记”的形式记述的——
胡乔木随毛主席到重庆后,和乔冠华见面后是成了知交的。梅志说乔冠华向我谈到胡乔木抢取了他早就用起的乔木这个名字,表示气愤。这件事我毫无记忆。只模糊记得邵荃麟告诉我,毛主席对两个乔木打趣地说:“大乔小乔,南乔北乔,真乔假乔……,你们谁占哪一边呀?”所以以后曾用南乔北乔分别称呼过他们。1950年我问乔冠华,是否放弃了乔木这个名字,他说还没有。
毛泽东为“二乔”断名
在经过了整整的四年“休战”之后,随着新中国的即将诞生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即将成立,乔冠华奉召由香港护送最后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北上,于1949年9月顺利抵达北平;而一年前即已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新华社社长和总编辑的胡乔木,则跟随毛泽东先由西柏坡北上京城香山双清别墅,继入中南海静谷院,早于乔冠华半年进入京城。
新中国建立后的日晚上8时,周恩来在外交部“老部”大礼堂主持召开外交部成立大会。在随后宣布的新中国外交部领导成员名单中,乔冠华出任外交政策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前身)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由周恩来总理兼任),并代理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在此之前,乔冠华已任政务院办公厅副主任和政务院出版总署下的国际新闻局局长职务。
政务院出版总署的首任署长不是别人,正是与乔冠华有过同名之争的胡乔木!
事实上,此时的胡乔木不仅仍然兼任着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年,为中宣部常务副部长)、新华通讯社社长和《人民日报》社社长职务,而且还多了一项非常恰当的任命——中央人民政府发言人。胡乔木成了名副其实的“新闻人物”。
两个“乔木”因各自非凡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华相继聚于首都北京,并同时在中共高层机关任职。如此一来,他们之间由于重名而引起的“麻烦”又再度暴露了出来。虽说这“盐城二乔”是同窗好友,但为了拥有“乔木”,双方依然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同名官司”终于惊动了毛泽东。为了妥善处理好他们之间的重名问题,毛泽东特意召集“盐城二乔”这两位党内才子,并欲为他们断名。
毛泽东先问“南乔”:原来用什么名字?
“南乔”答:原名乔冠华。
毛泽东说:这个名字很好,以后你就叫乔冠华,仍然姓乔。
接着,毛泽东又转向自己的大秘书胡乔木:至于“北乔”你嘛,本来姓胡,可以恢复胡姓,以后就叫“胡乔木”好了。
——“南乔”留姓,“北乔”用名,实在是一种极佳的平衡!
毛泽东不偏不袒的这一居中“调解”,终于使得这一久拖未决的“同名官司”得到了圆满解决。打了“平手”的两个“乔木”,双双接受毛泽东的“调停”。
但是,这次“盐城二乔”的“同名官司”,却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毛泽东宴请参加全国三届人大会议的部分工农代表出席自己的生日便宴。当时,作为立志务农的盐城籍优秀回乡知青代表董加耕亦应邀入席,并作为头号客人与邢燕子分坐毛泽东的左右。他们由此也成了那个年代最为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
席间,毛泽东问董加耕:“你是盐城人,盐城有‘二乔’你知道吗?”
毛泽东这里所说的“二乔”,指的便是乔冠华和胡乔木。
对于这一有趣的插曲,目前流传的版本依然很多。笔者与董加耕同为盐城人,曾就此与他进行过联系和沟通。这里,不妨将盐城籍的另一位青年作家卞庆奎的采访著述,摘其有关部分抄录于后——
董加耕怎么也不会想到服务员竟然避开主席将第一盘菜端了给他。他怀疑服务员搞错了,就将第一盘菜让给了主席,主席收下了。第二盘服务员又从董加耕开始,董加耕又让给了主席,主席又微笑着收下。到第三盘再让给主席时,服务员对董加耕说:“你自己吃。”董加耕这才拿起筷子吃起来。席间,主席不断给董加耕添饭夹菜,并说:“你年轻,农村来的,多吃一点。”并叫服务员给其他人添饭菜。
服务员将餐巾纸递了过来,主席说:“人不能太干净,太干净要出修正主义。其实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过去有个人有胃病,有一次病情发作,晕倒在阴沟里,后来,他疼得没法子,就将一把土吞下去。结果胃倒不疼了,医院一化验,原来阴沟里有盘尼西林的成份。”众人笑了起来。
笑过以后,主席问董加耕说:“你是哪里人?”董加耕说:“江苏盐城人。”“你是苏北盐城人,你知道盐城有两乔吗?”
董加耕心想:我们那里是水乡,桥很多,怎么能说有两桥呢?一时没弄懂主席此话的含义。
见董加耕没听懂,主席便提示说:“两乔,他们都很会写文章。”
在学校里董加耕也算是个爱好作文的小秀才,所以一下想起来,便高兴地回答说:“我知道,他们是胡乔木、乔冠华,两家相距不过10公里。”主席高兴地笑起来了。
30多年后,有人为了猎奇而在报纸上给董加耕编故事,说当年毛泽东请董吃饭,问及盐城二乔时,董回答的是登瀛桥和凤凰桥,其实历史事实是不依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关于这段经历有关方面都早有详细记载,对于这些,董加耕觉得没追究的必要。
“二乔”的重名“纠纷”并没有结束。及至乔冠华去逝前的100多天,仍然还延续了一则因当年“乔木”重名而发生的趣事。
那是1940年冬去春来的时候,应华侨巨商胡文虎先生之邀,时名“乔木”的乔冠华和郑森禹乘船由香港抵达新加坡。乔冠华拟出任星岛《文汇报》主笔。
未料,当时的英华民政务司却拒绝他们入境。几经交涉,最后只允许登岸48小时。《文汇报》同仁遂于当晚在南天酒楼设宴欢迎他们,郁达夫等出席作陪,众人欣然合影留念。于是,留下了他们当年相聚海外的这一历史瞬间
到了八十年代初,陈子善、王自立在编纂书稿《回忆郁达夫》时接触到了这一珍贵的历史照片,但因对当年这张合影中的“乔木”有疑,遂驰函京华,求教于缠绵病榻的乔冠华。乔抱病复曰:“胡浪漫先生提供的照片上那个人是我,不是胡乔木同志……”“在整个抗战期间,现在的胡乔木同志没有在华南或海外工作,那时他在延安,也用乔木笔名写文章,故尔相混。”接着,他又指出:“互相混淆的情况至今未绝。”
如今,“盐城二乔”均已相继作古,但只要缅怀起他们的业绩和他们之间的友谊与真情,人们无不肃然起敬。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市江北区区委书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