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和民族的歌曲曲

推荐一些好听的少数民族儿童歌曲 - 少儿歌曲 - 深圳舞蹈网
关注我们 :
打开微信扫一扫
推荐一些好听的少数民族儿童歌曲 10:58|发布者: 蜜雪儿|查看: 3634|来源:
摘要:推荐一些好听的少数民族儿童歌曲。好听的少数民族儿童歌曲有哪些?下面,一 一介绍……
& & & & & & &&好听的少数民族儿童歌曲:& & & & & & & 1 勇敢的鄂伦春& & & & & & &&2 我的小白马& & & & & & &&3 麻脸郎& & & & & & &&4 藏猫猫& & & & & & &&5 尝葡萄& & & & & & &&6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 & & & & &&7 水牛儿& & & & & & &&8 苗家儿童庆丰收& & & & & & &&9 数蛤蟆& & & & & & &&10 月光光& & & & & & &&11 月亮之上& & & & & & &&12 吉祥三宝& & & & & & &&13 郊游& & & & & & &&14 草原赞歌& & & & & & &&15 点虫虫& & & & & & &&16 落雨大& & & & & & &&17 妈妈格桑拉& & & & & & &&18 火金姑& & & & & & &&19 彝家娃娃真幸福& & & & & & &&20 乃哟乃& & & & & & &&21 编花篮& & & & & & &&22 金孔雀轻轻地跳& & & & & & &&23 乌兰巴托的爸爸& & & & & & &&24 吹芦笙& & & & & & &&25 额吉谣& & & & & & &&26 阿西里西& & & & & & &&27 我是山里小歌手& & & & & & &&28 槟榔树下摇网床& & & & & & &&29 阿里山的姑娘
上一篇: 下一篇:
你为什么选择舞蹈呢?深圳舞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全世界最有天赋的芭蕾
孩子学了舞蹈要去考级吗?少儿考级有什么用?
给爵士舞者们分析爵士舞考级的技巧,爵士舞考级对舞者有什么自身的要
国标舞者需知:拉丁舞考级详细内容,国标舞的学友们,如果您是为了提
中国古典民族舞的舞蹈考级解析
近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巴当舞》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
版权所有:深圳舞蹈网
客服中心:电话 0 QQ: 值班电话:
微信二维码                      
单曲排行榜
 位置&&&&&&&&民族歌曲
 民族歌曲
  * 《十送红军》                    
      
  * 《辣妹子》宋祖英                  
     
  * 《乡恋》李谷一                  
     
  *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李谷一                
  * 《我爱你 中国》叶佩珍                   
  * 《月儿弯弯照九州》朱晓琳                   
  * 《草原之夜》蒋大为                  
  * 《红星照我去战斗》李双江                   
  * 《天涯歌女》周璇                       
  * 《阿里山的姑娘》彭丽媛                    
  * 《请到天涯海角来》                      
  * 《唱支山歌给党听》                 
  * 《卖汤圆》朱逢博                       
  * 《兰花花》彭丽媛                   
  * 《燕南飞》单秀荣                       
  * 《望星空》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金梭与银梭》                   
  * 《小放牛》远征                   
  * 《敖包相会》张振富 耿莲风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江西省今视网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中国民族歌曲大全
中国民族歌曲大全
& &中国大全推荐如下:
& & & &1 爱你在心口难开 (阿宝)
  2 南泥湾 (郭兰英)&
  3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阿宝)
  4 青藏高原 (韩红 )
  5 民歌大联唱&(阿宝)
  6 阿宝
  7 洪湖水浪打浪&(宋祖英 )&
  8 爱我中华&(宋祖英 )&
  9 掀起你的盖头来 (王洛宾)
  10 龙船调&(宋祖英 )
  11 杨柳青&(阿宝)
  12 篱笆墙的影子&(阿宝)
  13 辣妹子&(宋祖英 )
  14 蝴蝶泉边 (黄雅莉)
  15 天堂&(腾格尔)
  16 蒙古人 (腾格尔)
  17 好日子&(宋祖英 )
  18 山歌好比春江水 (斯琴格日乐)
  19 小背篓&(宋祖英 )&
  20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德德玛)&
  21 高原红 (容中尔甲)
  22 走西口&(阿宝)
  23 嘎达梅林 (腾格尔)
  24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宋祖英 )
  25 九九艳阳天&(宋祖英 )
  26 乌苏里船歌 (郭颂)
  27 大地飞歌 (宋祖英 )
  28 我的中国心 (张明敏)&
  29 圪梁梁( 阿宝)
  30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31 草原夜色美 (德德玛 )
  32 天路 韩红 感动
  33 母亲 阎维文 一二三四歌
  34 我的祖国 郭兰英&
  35 在希望的田野上 (彭丽媛 )
  36 月亮之上 (凤凰传奇)&
  37 世上的女人都是毒蛇 (小舟 )
  38 红梅赞 (卢雪梅)
  39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吴雁泽)
  40 十送红军 (合唱)
  41 赞歌 (胡松华)
  42 彩云追月&
  43 在那遥远的地方(腾格尔)
  44 我没喝醉 小舟
  45 望月&(宋祖英 )&
  46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47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凤凰传奇 )
  48 茉莉花&(宋祖英 )
  49 敖包相会 (刀郎 )
  50 青春舞曲 (王洛宾)民族歌曲,泛指各个民族人民自己创作,并传唱的歌曲。民族歌曲通常带有浓郁的,唱起来。民族歌曲通常曲调简单,歌词通俗易懂,并多为口头流传有的民族歌曲经历了很久的历史流传至今,十分难得。
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和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关于民歌,与西方的理解不太一致,在历史上有众多称谓,如歌、、、、、、、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民歌的理解一般是流传于民间的、优秀的、集体创作的、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歌曲。而在西方,对民歌的理解较广泛一些,对于一些在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创作歌曲也被称为民歌,如、的一些作曲家个体创作的歌曲,也被作为民歌看待。实际上民歌是音乐文化的母体,民歌是音乐美的种子,音乐创作的源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音乐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劳动人民在劳动和中
自己的思想感情
原始社会时期
中国的民歌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之中。据两千年前的在《》中记述古代的《 邪许》
歌:“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川“邪许”最初虽是一种呼号,但它是适应集体劳动时为配合用力而自然发出的有节奏、有音调的声音。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民歌也随之走上新的历程。各个革命时期的斗争生活赋予了民歌以新的内容,显示出崭新的面貌,而且在音乐形式上也有所发展和突破。在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在中得到真实的反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乐观向上、艰苦创业、英勇豪迈的特点在新民歌中有了生动的体现,为我国民歌发展历史写下了的。
民族歌曲情感美类型
现代中国民族歌曲(包括现代中国的民间歌曲、和地方戏曲唱段)根源于我国
各族人民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广大民众丰富多彩的情感。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爱国之情、乡情、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五种贯穿人生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情感。表现这些主要情感的歌曲整体上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并给欣赏者带来各具特色的审美体验。因此,我们把表现它们的歌曲所显现的美称为五种主要情感美类型。下面,我们将逐一探究现代中国民族歌曲中的这五种主要情感美类型。
民族歌曲爱国之情的美
爱国之情是各种各样的爱中较为博大的一种。除了跨越国家的、民族的、种族的、物类的博爱之外,它可以说是最广博的一种爱。爱国之情产生的原因很复杂。追根溯源,两种心理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乡土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就中国人的爱国之情的生成而言,乡土意识的作用尤为显著。传统华夏文明以农耕为本。在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民族,祖祖辈辈与土地相依为命,这就使得人们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与土地建立了难舍难分的关联。因此,表现爱国之情的歌曲多以土地为典型意象,通过描写对土地的眷念和感恩,来抒发爱国之情。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于某一群体的需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庞大的民族共同体,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民族认同感为核心的群体心理。这种群体心理也是爱国之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民族认同感往往通过爱国之情得到体现和确证,尤其是在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爱国之情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持存和激发其内在活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欣赏以爱国之情为题材的现代中国民族歌曲,可以激发我国各族民众对祖国的深沉情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和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更加热情地参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从内容上看,表现爱国之情的歌曲主要描写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美丽景观和丰富物产,对勤劳、坚毅、聪慧的各族民众的颂赞或思念。1949年以前,这类歌曲大部分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如《黄河大合唱》、《》、《》等。它们鼓舞了人们的卫国斗志,体现出一种坚毅不屈、誓死抗战的决心。1949年以后,这类歌曲在内容上转向了对新社会、新制度的赞美,如《》、《赞歌》、《翻身农奴把歌唱》等。它们反映了广大民众在生活处境改善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祖国的新面貌、新气象的衷心颂赞。改革开放以来,这类歌曲以歌颂日新月异的祖国和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主要内容,如《美丽的心灵》、《我爱你,中国》、《》、《中国的春天》等。它们成为了当前中国精神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激励着人们积极地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从形式上看,表现爱国之情的歌曲一般采用上行级进的旋律线,也有些采用了环绕型的旋律线,给人一种奋发向上、气势非凡的印象;一般采用宽长的节奏型,多用时值较长的音符(如全音符、二分音符),较少节拍变化,多用比较稳当的2/4拍或4/4拍;大多采用大调式,以适应表现庄严、雄伟的情感之需要。
表现爱国之情的歌曲大多能够使欣赏者体验到豪壮崇高、激越奔放的美感。这类美感整体上属于壮美感,但其中包含着优美感。以爱国之情为主题的歌曲之所以能够给人以豪壮崇高、激越奔放的审美体验,是因为它们往往以大气的旋律表现宏大的主题,显现出磅礴的气势、辉煌的色彩。
民族歌曲乡情的美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家国同构。家庭不仅在社会结构上而且在伦理精神上都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细胞。如此,乡情就与爱国之情紧密相联。乡情扩展为爱国之情,而爱国之情反过来强化乡情。在古代文人墨客们的笔下,乡情(往往体现为乡愁)是一个永远激发情思的主题,表现乡情的诗词歌赋数以千计。热爱故乡进而热爱祖国,这是华夏子民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必有的产物。离乡背井的游子们常常被一种漂泊游离、无根无据的失家感所缠绕,而对故乡的思念使他们获得某种想象的稳定感和归属感。在游子们的深情思念中,故乡代表的不仅仅是那片曾经养育他们的土地以及在生命的早年或前期与之相依相戏的种种实物,还有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沉默的父老乡亲和在这片土地里深深扎根的独特的民风民俗。在无法拥有的惆怅中,游子们只能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来弥补情感的空缺,获得心理的补偿和心灵的慰藉。现代中国民族歌曲中的乡情歌曲,不仅可以满足海内外游子们的心理需要,而且可以激发那些没有长期离开故乡的人的爱乡恋土之情,促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故乡,从而深化他们对故乡的感情。
从内容上看,表现乡情的歌曲主要描写人们(特别是长期远离故乡的人们)对故乡的山水景观、民俗特产等的思念、怀想、依恋、热爱。就其情感表现的侧重点而言,它们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思乡之情的歌曲。这类歌曲侧重于表现异国他乡的游子或侨民对遥远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怀想,如《思乡曲》(故事片《海外赤子》中的插曲)、《鼓浪屿之波》、《那就是我》等等;另一类是表现恋乡之情的歌曲。这类歌曲侧重于表现人们对故乡的强烈依恋和热爱,如《》、《》、《前门情思)))》等等。
从形式上看,表现乡情的歌曲往往采用级进的旋律线,其旋律幅度一般不超过两个八度,曲调较为平稳、舒缓;其节奏型较为密集,音符时值较短,节拍变化较多;它们大多采用小调式或以五声羽调式为骨架的调式,以适应表现恬静、柔和的情感之需要。
表现乡情的歌曲能够让欣赏者体验到亲切、深沉的美感。这类美感整体上属于优美感,但其中可能混合着壮美感。以乡情为主题的歌曲之所以给人以亲切、深沉的审美体验,是因为乡情关联着养育人的土地,关联着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事。
民族歌曲亲情的美
亲情导源于家庭中的血缘关系。源于血缘的亲情是最无私的、最不具实利色彩的情感。传统中国社会非常看重亲情。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范围空前拓展,频度空前增大,但人际真情却空前缺失,人际不信任感越来越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感到无助、不安甚至恐惧。这时,家庭便成了避风的港湾,成了人情冷漠的社会中的情感绿洲。家庭成员之间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会给予彼此以热情的关心和帮助。当一个人感到迷茫、烦闷、痛苦时,他往往能够从家庭获得心灵的安顿、宁静和欣慰。因此,现代中国民族歌曲对亲情的赞美,可以强化人们的亲情观念,激励人们呵护亲情、巩固亲情、永葆亲情,并延伸和拓展这种无私的爱,在全社会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内容上看,表现亲情的歌曲主要描写人们对家庭成员及具有类似家庭成员关系的其他人的思念、回忆、热爱、感激。从其所表现亲情的确定性来看,它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广义亲情的歌曲,如《父老乡亲》、《情深谊长》、《看见你们格外亲》等等,其抒情对象是具有类似家庭成员关系的非具体确定的对象(如乡亲、驻乡军人等)。另一类是表现狭义亲情的歌曲,如《白发亲娘》、《烛光里的妈妈》、《父亲》等等,其抒情对象是具体确定的某个或某些家庭成员(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本文侧重于探讨后一类亲情。从形式上看,表现亲情的歌曲多采用级进旋律进行式,有时也穿插着上下行旋律进行式,这使得其情调比较柔和、婉转,给人平稳、流畅的感觉;多用带有较长时值的音符的宽长节奏型,多用混合节拍,以灵活地展现丰富的情感;大多采用以五声羽调式和五声角调式为骨架的调式,以适应表现温婉、细腻的情感之需要。
表现亲情的歌曲能够让欣赏者体验到亲切、温馨的美感。这类美感属于优美感。每个人都生活在或曾经生活在家庭之中,每个人都是或曾是儿女,绝大多数成人是或曾是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相当大比例的人是或曾是或将是兄弟姐妹,因此,以亲情为题材的歌曲能够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使广大听众由衷地感到亲切。但亲情歌曲所带来的亲切与乡情歌曲的有所不同,在欣赏前者时,听众所感受到的主要是对人、对事的亲切,而在欣赏后者时,听众所感受到的主要是对物、对景的亲切。对人对事的亲切感使人置身于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获得温馨的审美体验。
民族歌曲友情的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友情与亲情甚至爱国之情常相并列。在政治化的儒家四主德/忠孝节义0中,如果说/忠0在现代语境中可以被诠释为爱国之情,/孝0在传统语境中是亲情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义0无论在传统语境还是现代语境中都可以说是友情的一个基本要素。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和身份社会,而非法治社会和契约社会,因此处世行事,特别是出门在外办事,朋友的帮助非常重要。有道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0。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友情与亲情并重是不足为奇的。而为了维系友情,人们必须接受某些道德规范的约束,也就是说,朋友之间必须重义。而重义须讲信,有时还须轻利。古人把/义0与/利0对立起来,是要突显友情的非实利性,但其实友情就其根源而言是带有实利目的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同样渴望友情,带着有所变化的目的。归属需要促使人们交结朋友和寻觅知己。友情使人在陷入困境时拥有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获得他人的鼓励和安慰;同时,友情还可以减少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感和恐惧感,使人获得安全感和信心。可见,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中,友情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功利目的。不过,友情不是直接地实利的,至少在表面上,它是超越实利的,而且在某些场合,它确实可以是完全非实利的。无论如何,在人情十分淡漠的现代社会中,友情是非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需要它的支撑和维系。
所以,现代中国民族歌曲对友情的表现,可以激起人们对友情的重视和追求,促使人们友善地对待他人,在生活世界里多一些爱心。
从内容上看,表现友情的歌曲主要描写人们对远方朋友的思念、祝福或对离别朋友的留恋、惋惜。它们明显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惜友歌曲,如《驼铃》、《思念》。临近离别之际,朋友们之间难舍难分,因为不能预期何时才能重逢再聚。
这类歌曲在情调上多少有点伤感。另一类是思友歌曲,如《永远是朋友》、《遥远的朋友》。久别之后,思念远方的朋友,传递真诚的问候和祝福,期待重相逢再聚首,这是人之常情。
这类歌曲可能带有一点伤感,但其情调整体上是欢快的。
从形式上看,表现友情的歌曲大多采用级进旋律线,没有较大幅度的旋律起伏,在平稳、流畅的曲调中表现友情的真切和深挚,但也有些采用跳进旋律线,曲调较为活跃、欢快(如《年轻的朋友》);较之前面三种类型的歌曲,其节奏更密集一些,平均音符时值稍短一些,节拍变化少一些;它们大多采用大调式或以五声商调式为骨架的调式,以适应表现明快、积极的情感之需要。
表现友情的歌曲大多能够让欣赏者体验到温暖、舒适的美感。这类美感属于优美感。不论是离别时对朋友的留恋和惋惜之情,还是久别后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之意,都能够给听众以温暖感和舒适感,因为设身处地的听众会觉得他们在这个充斥着冷漠和争斗的世界中不是孤独无助的。
民族歌曲爱情的美
爱情是男女之间一方或双方倾慕对方、渴望与对方结合的一种强烈情感。它既包含人的自然属性(性本能),也包含人的社会属性(性伦理)。爱情是人生和艺术的永恒主题。
亘古迄今,爱情故事层出不穷。人世间从来不缺少爱情,甚至可以说,充满了爱情。但是,是否一切以爱情的名义出现的情感都是真正的爱情?是否一切爱情都值得肯定、鼓励、倡导、追求?这是一个复杂的价值评判问题。真正懂得爱情的人们承认,爱情不仅仅是冲动,还意味着慎重;不仅仅是占有,还意味着给予;不仅仅是享乐,还意味着责任。真正懂得爱情的人们追求的是纯洁的、高尚的爱情。现代中国民族歌曲对纯洁高尚的爱情的讴歌,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领悟爱情的真义精髓(交互的理解、尊重、关心、奉献)。
从内容上看,表现爱情的歌曲主要描写爱情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憧憬,或者相思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梦想。在现代中国民族歌曲的各种主要情感类型中,以爱情为题材的歌曲所表现的情感最为丰富多采,有欣喜,有哀怨,有快乐,有悲伤,有甜蜜,有痛苦,有得意,有惆怅,,不过,它们大多以欢快、跳跃的旋律来表现爱情的激荡人心和快活人心,如《康定情歌》、《绣荷包》、《好一朵茉莉花》、《三十里铺》等等。这些民歌在浓郁的地方特色或民族风情中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各地各族青年男女之间动人的爱情。
从形式上看,表现爱情的歌曲大多采用跳进旋律线,以刻画恋爱中男女激动、欢快的心情;其节奏型较为紧凑,音符时值较短,其中绝大多数民歌的节拍变化较少,以明朗、生动地表达爱情,而多数艺术歌曲节拍变化较多,以灵活、丰富地表达爱情;它们中有些采用大调式或以五声商调式为骨架的调式,以适应表现明朗、热烈的情感之需要,有些采用小调式或以五声宫调式、五声徵调式为骨架的调式,以适应表现伤感、温柔的情感之需要。
表现爱情的歌曲能够使欣赏者体验到两种倾向性截然不同的美感,或是明朗、热情的美感,或是哀婉、柔和的美感。
这两类美感都属于优美感。欢快的爱情歌曲使听众获得明朗、热情的审美体验,心随歌中的主人公一起飞翔在亮丽的天国。而忧伤的爱情歌曲使听众获得哀婉、柔和的审美体验,泪与歌中的主人公一起融入在幽暗的梦境。
民族歌曲民歌特征
民歌是人民群众的诗与歌结合的创作,通常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又是广大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多是即兴演唱,在演唱过程中,随着语言、劳动、情绪及
演唱者条件的不同,在曲调、速度、力度、繁简各方面都可能有所变化,所以它又具有变异性;民歌是人民群众自发口头创作,所以大多数民歌情感真挚;音乐形式简明朴素,曲式结构比较短小,表现内容的方法比较直接、朴实;善于运用少量音乐材料,洗炼的艺术手法和,创造出准确而生动的音乐形象,既短小易记又便于流传;民歌还具有鲜明的,因为他的创作与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紧密关联,所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在音乐方面又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
民族歌曲曲调特征
从民歌的曲调看,它不仅有高度的概括力,而且朴实而真挚,容易在聆听的瞬间就被感动,譬如从高处下滑的声音犹如长歌当哭;高亢的直通云天的歌声就是黄土地上汉子向发出的长问,那苍凉的音调常常令人潜然泪下。而青藏高原的民歌起伏跌宕、气势恢弘,与苍凉的高原地理环境是连在一起的。的民歌,节奏平稳、迂回缠绕的旋律所体现的脉脉温情和委婉细腻,与地貌田野风光如影相随。音调往往乍听起来不太动听,的语调变化比普通话复杂是主要原因。但用地道的粤语方言演唱广东民歌如《咸水歌》、《》等时却是别具一格。所以,正如曾经说过的那样:“每一个地道的、狭义的民间歌曲,在艺术上都是极度完美的真正典范它们所表达的音乐思想简洁而精炼,毫不多余。”
民族歌曲演唱技巧
在民歌的演唱技法是民歌艺术语言的重要方面,要掌握好民歌艺术的语言表述,必须从民歌演唱人手,从民歌的技法研究人手。中国民歌的演唱技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形成了自身的演唱风格和较完整的演唱体系。唐代《乐府杂录·歌》中有这样记载:“歌者,乐之声也,故比不同主竹,竹不同肉,迂回诸乐之上,古只能者,即有、李延年、莫愁。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氰氯自脐间出,至喉乃嗯其词即得其求,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演唱中,歌唱者已非常讲究歌唱技巧,并能运用气息的方法来进行演唱。在《》诗中云:“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问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从中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已经开始追求声情并茂的演唱技法。传统的民歌演唱技巧丰富多样,在古代文献中就有“气动则声发气沉于底则贯于顶”的记载,这说明传统民歌的演唱在气息的运用方面已经非常精深,并形成了具有吸气深沉、存气饱满、运气贯通、用气灵活的演唱方法,还有吐、蓄、沉、存、放、顿、喷等技巧的特点。站在民歌特有的作用与功能来看,民歌对于“情”的表现也极富特色。这是由传统民歌的内容所决定的。在传统民歌中,大都是表现生活和爱情的题材,因而非常幽默并富有情趣,“以情代声”的演唱成为民歌的特点之一。
目前演唱多采用混合声去演唱,这种声音从听觉效果中能感觉到她既有真声的结实明亮和一定的,又具有假声的圆润、柔和与流畅的高音位置,使真假声形成完整而统一的歌唱体系。这种演唱方式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精华的基础上,借鉴并吸收了的科学的方法而形成的,既适合民族语言的行腔特点,又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既有科学性,又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演唱优势。这种演唱采用较低的气息支点,喉头相对稳定并合理地打开,软愕抬起,保持微笑状态,使声音统一流畅,上下贯通,音域宽广,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这种唱法能够演唱所有类型的民族歌曲。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歌唱技巧也都各具
特色。江西民歌中,兴国山歌最具特色,其曲调自然流畅,高亢奔放,语言质朴,开头多有前喊式衬腔。在演唱中要求歌唱者,声音的位置多集中于头腔。又如,由于受方言、地域、曲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多以出现,曲调委婉流畅,圆润而细腻,富有清丽甜美的特色。歌唱者在演唱时声音柔美,位置稍靠前,而且口语化,声音共鸣点多集中于鼻腔。再如陕北民歌以《》较为突出,它的形式是以一种自由、活泼、灵活多变的形式为主,演唱高亢有力,热情奔放,充满了野性。在演唱中也多为粗犷、豪放,无拘无束。
在民族歌曲的演唱中,还需要更新观念,进行大胆的尝试。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之下,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认为:“像任何其他技能一样,歌唱为达到高度的完善,要求熟练、训练和练习,和所有的器官一样,歌唱的器官—嗓子—要求改进、锻炼,使之成为意志的顺从的工具”。歌唱技巧能“成为意志的顺从工具”,才是艺术的最终目的,故不应该死守传统,使民歌演唱程式化。要像说的那样,去进一步“”,取百家之长。只有树立了这个新观念,在民歌的演唱中才不会去拘泥于完全意义上的“技法”,才有可能围绕艺术这个圆心来进行多元、多方位、多套路的表现与演唱。
民族歌曲的演唱技巧最初来源于戏曲的演变,具有音色明亮,声音位置靠前,传远等特点,演唱民族歌曲的歌者还需要具备敢于演唱的精神,其面部表情的夸张展现也对歌曲灵魂的再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点一线”,是民族歌曲最具特点的演唱位置,三点包括,眉心位置,胸腔,腹部,三点仿佛挂在一条线上位置。眉心即哼鸣的位置;胸腔,就像吉他等乐器的音箱一样,气流震动通过“音箱”发出声音;气沉丹田,气息要吸到腹部。双肩充分打开,整个身体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配合手、眼、身、法、步,充分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想象着要让远方的人都能听见你的歌喉。
民族歌曲博大精深,不论是美好的情感表达还是演唱技巧的深知灼见都需要演唱者进行长期专业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学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承民族歌曲,发扬民族精神。
民族歌曲地域特色
民歌地方色彩是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的形成与诸文化要素密切相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悬殊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综合
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差异。在不同地域生活的民族所拥有的民间音乐,常常表现出风格的差异和种类的不同:在草原,人民世代唱着那悠远的长调,用奏着那安详而悠远的乐曲;在秀美如画的山水之间,江南一带的山歌流畅秀丽。在同一民族内部不同地区所流传的民间音乐,也同样在种类和风格上相互间表现出一些差别:听江浙艺人用吴话歌唱,仿佛已身入安静幽雅的园林,感受到一种润秀之美;听四川人用方言歌唱高腔山歌,又仿佛游历在之间,感受到川府之都的安逸与甜美。正是由于这种种差别,民间音乐生来俱有的地方性特色,才自然而然地充当起一种能标志某种和体现这种地域文化特色的角色。
由于中国民间歌曲题材、演唱场合及环境、体裁和织体各方面的多
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各个民族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歌分类,都不可能仅靠一种分类法就能尽善尽美地予以解决。特别是大部分的民间歌曲,有的音乐体裁比较容易划分,有的则难于划定其属于哪一种体裁类型。论地方色彩就离不开特点和地区范围这些因素。民歌地方色彩总是与特定地区范围相联系的,不同区域范围的民歌,其色彩表现的浓度有所不同,组成色彩的形式也有相应的变化。由此而言,民歌色彩具体表现上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需要因地而宜地做出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在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参与中,也仍有一定规律可循。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结构、、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以上词曲形式中任意要素的特点,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都可构成民间色彩的个性。[1]
民族歌曲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歌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1949年,新中国诞生。面对新的政权、新的时代,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
从农奴到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成为一个音乐传奇。1959年,才旦卓玛为一部纪录影片唱了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这也是她最早的成名曲。
可以说,这首歌正是才旦卓玛的真实写照,因为正是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西藏农奴才获得了平等的权利,翻身做了主人,所以她演唱起来格外感人,唱出了百万农奴的心声。上世纪60年代,她又唱红了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由于感同身受,在一开始唱这首歌的时候,她多次流下了眼泪。
1951年,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作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曲,由于词曲优美,热情歌颂了内蒙古草原新生活,立刻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这首歌曲里,“太阳”一词作为一个符号,除了本身所代表的真实太阳之外,又被赋予更多的外延意义,它既指代毛主席,又进一步指代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首极富时代意味的民族歌曲,时至今日仍被广为传扬,并加以更多解读。
2008年元旦,嫦娥一号卫星向地面传回新年祝福:“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雪域,让我们同声歌唱美好生活。”并传回《青藏高原》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两首歌曲,走过60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在党的领导下必定会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1961年,云南诗人李鉴尧到西双版纳采风,很短的时间内便写出一组《西双版纳诗抄》,其中一首短诗就是《马儿啊,你慢些走》。作曲家生茂为此诗谱曲后,由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演唱,引起轰动。但在“文革”期间遭到了批判,说是此歌企图使前进的步伐倒退,因此歌词还被修改过。在那一特殊时期,“高大全”的风格驾驭着全国的音乐,全国上下只剩下一种音乐模式,那就是“样板戏”,而其他的文艺作品则被限制传播。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敖包相会》,是作曲家通福和词作者海默的合璧之作,在“文革”时期也曾被禁唱。然而时光荏苒,时代变迁,电影中的人物有的已作古,情节也被淡忘,但《敖包相会》却久唱不衰。
上世纪70年代是冬天过去后的年代,人们对旋律优美、词曲深情的作品有所期待,音乐作品的创作摆脱了束缚,出现了诸如《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绣金匾》等可自由抒发情感的作品。
这期间,又一首经典草原歌曲出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由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德德玛演唱的草原赞歌创作于1977年,曾多次获奖。与50年代那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相比,这首歌曲没有明显地歌颂党的领导,但在字里行间仍不难读出其深沉的感情。歌曲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昂扬精神,也把草原文化传递到整个世界,因此在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世界优秀歌曲收入《亚太歌曲集》。
施光南的一曲《祝酒歌》更是唱出亿万人民的心声。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曾创作了许多诸如《打起手鼓唱起歌》这样旋律优美,具有民族风味又朗朗上口的歌曲。在新的时代,施光南把满腔的喜悦和人民的激动心情化作那首《祝酒歌》,韩伟则连夜写下《祝酒歌》的歌词。歌曲一问世,立刻吸引了朱逢博、关牧村、李光羲等著名歌唱家争相演唱,因为吐气扬眉的歌词配上富有舞蹈动感的新疆旋律,使人热血沸腾,成为音乐艺术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不仅展现了那个特定时代人民心中的豪情,也激发出人们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前行的激情。
值得一提的还有当时台湾著名作曲家侯德健创作的《龙的传人》,虽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歌曲,但从广义上来看,“龙的传人”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隐喻,歌词中的“长江、黄河”本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所以,这首歌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称之为民族歌曲并不为过。当年紧张异常的两岸局势,现在已日趋消散,《龙的传人》至今依旧被广为传唱,歌曲本身所呈现出的那种身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超越时代,化为所有炎黄子孙的深情呐喊。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人民在国家实力增强的背景下民族认同感逐渐强化,从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到2001年加入WTO,并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等一系列事件,都大大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这个时期的各个艺术门类也空前繁荣,尤其是主旋律音乐变得更加嘹亮。
《春天的故事》直接讲述了中国发展史上的两件大事: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巡,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歌词用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写法以及清新的比喻,比如,其中“春天”一词指代改革开放的春天,“老人”指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个圈”指代经济特区等等。这首歌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之情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的心声,成为记录一个时代风采的歌曲,因此也获得众多国家奖项,词曲作者蒋开儒、叶旭全、王佑贵的名字也被载入中国音乐的史册。
类似的还有《走进新时代》,同样是蒋开儒作的歌词,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印青作曲,旋律充满正气;“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抒发了世纪之交广大人民的昂扬情怀。1998年春晚,宋祖英演唱的《好日子》,因描写广大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而火遍大江南北。此后,她又陆续演唱了几首以“好”为主题的歌曲———《你好吗》、《越来越好》、《风景这边独好》,成为歌颂当下和谐社会乐声中的一个最强音。这些歌曲中,歌颂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题一再被强化。
近几年,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和肯尼迪艺术中心的演出,更以充满民族特色的中国音乐征服了外国观众,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代言人。
(有共同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群体)
民族,指在、语言、历史或宗教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但现代的民族(国族)概念,也可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来源的人群。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在后期融合成新民族。
民族:以血缘,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民族语言,文字,强烈的身份认同为纽带形成的共同体
:国族是以政治、文化凝结成的新族群,在政治、文化高度融合的情况下,国族可以转化成民族概念。
换言之:国族是民族的前身,两个以上的民族又可形成新的国族。国族是民族来源之一。
典型的国族概念有阿拉伯民族,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等。
从日起,中国公民在年满18周岁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1]
人类学概念
民族是指一群基于历史、、语言、或行为与其它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
虽然中国古籍中早已有“民族”一词来指涉人群,早在公元六世纪《》列传之三十五《高逸传·顾欢传》中,有“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语句,但中国现代民族观念主要受到日译西书的影响,据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学者郝时远考据,古汉语“民族”有可能在近代传入日本,然而现代意义的赋予主要是在日译西书(主要是德人著作)中对应了"Ethnic
group"和"Nation"等名词。
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中国目前有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中华文化的载体,中国历史的缔造者,同时也是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汉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甘陕以及云贵川渝等地区。1949年汉族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95%,根据中国大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在大陆总人数中汉族占91.51%,显示了严峻的人口危机。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满族分布在东北;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台湾当局将大陆通称的台湾高山族称为,并将其划分为12个民族。[2]
的龚永辉教授认为,该给民族所下的定义过于封闭和呆板,几乎没有现实意义。根据他的研究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民族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
在原始社会,民族是在有一定血缘关系的部落发展起来的,首先是部落发展分化而形成的。
在封建社会,由于国家的形成,原始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族人之间不一定有共同的血缘关系,而有着相同的国家,这是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及高峰时期,绝大多数民族雏形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时代,民族由于社会发展,重新形的民族已然是文化趋同的必然产物,但民族的要素是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逐渐形成的。
当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后,经过一个很长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民族差别逐渐消失,世界各民族将形成为一个共同的整体。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用来表达类似「民族」概念的语词,为数不下数十种,既有「民」、「族」、「种」、「部」、「类」等单音词,也有「民人」、「种人」、「民群」、「民种」、「部族」、「部人」、「族类」等双音词,独独未见「民」「族」二字连缀并用成词者。(韩锦春、,1984:36)目前已知汉语中最早使用「民族」一词者,见诸1837年西洋编纂之《》所刊&乔舒亚降迦&一文。2(,2002:2)兹后王韬与所编《强学报》中,分别都曾使用过这个词汇。(,)不过,「民族」一词在中国之广泛流传,则是迟至二十世纪初期之事,而此时一般所使用者,却与上述的语言先例略无瓜葛,而是借自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知识分子拼凑「民」、「族」二字,以对译西文Nation一词所成的汉语新词。易言之,吾人今日习用之「民族」一词,实为一翻译名词,也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西、日等不同文化系统间跨语际(Translingual)
文化实践的特殊产物。(Liu, 1995)
“......学术界普遍认为:作为中国现代学术上频繁出现的“民族”术语和概念根源于西方。这便是今人探讨和解读“民族”术语和概念时大多先从西方“民族,术语说起的原因之一。现代英文、法文、德文中含义为“民族”的术语有“People”、“Nation”、“Nationality"、“Race
"、“Ethnic group"
,"Yolk”等,它们大多起源于希腊语、古意大利语和拉丁语。英文“People”一词(现代含义包括人、人民、民族、人类、公民、民众、种族、黎民、百姓等)源于拉丁文“Populus”一词。西方语言学家一般认为拉丁文“Populus”一词来源于现已消失的(意大利中西部古国语)。由于伊特鲁里亚语的语源关系一直未得到解明,因而无法解明拉丁文“Popu-lus”出自伊特鲁里亚语的何词。"Populus”一词的本义为“震动、颤抖、沙沙响、沙沙声”,与希腊文的"Pallo"嘈杂、喧哗、沙沙响、沙沙声)同义;而“Popu-lus"引申义指“人、人民、市民”,一般指“在古罗马公共广场上聚会于树荫下的人”。......【摘自遗稿
甘文杰、甘文豪整理《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一)》,,2008年第1期(总第151期)】
正因传统汉语中并无足以适切表达「民族」概念的语汇,中外学界对于前近代中国是否有过堪称「」的政治 /
文化概念,遂亦不免各持一辞,相争不下。一般来说,中文学界的学者大都根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严夷夏之防一类的话语,认为中国人的与文化之自我辨识(Self-identification)确立甚早,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远溯先秦;因而晚清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不是由西方NATIONALISM一字直接译来」,而是「一种时代的醒觉与反应」,其效应所及,殆不过「使传统民族思想之内容有所扩充」而已。(,,229;李国祁,1980:21)然而,如所指出者,「族类」观念所构成的「夷夏之辨」,并非如近代「民族」概念对外深拒固闭的严格界线(Hard
boundary),而是因势而异,漂移不定的柔性界线(Soft
boundary)。《左传》上固然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同时却也明白宣示「入于夷狄则夷狄之,入于中国则中国之」的,易言之,这种观念原即揉杂着「种族」与「文化」两层不同意涵,何者较占优势,端视汉族与其它族群相对势力的强弱而定。大略而言,历代汉族政权强盛时,常常是以文化优劣作为区分的标准;反之,季世势衰,则转而强调血统的传承,以「」。(罗志田,)就此而言,族类,充其量只是一个高度含混,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也正由于族类观念内在的暧昧性,倾向中国民族主义自发论的论者,也往往偏好刻意彰显传统中国「」中包容性相对较强的文化侧面,乃至视之为一种「原型的」(Proto)文化民族主义。3
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一词使用非常广泛。但不同场合,其所表达的含义也有所不同。一种是广义的,泛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土著民族等,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内。或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美利坚民族等。另一种是狭义的民族,即指各个具体的民族。如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等。
民族属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不是在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才产生的。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民族就会消亡。民族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族语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和生活,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征形成的过程。民族形成之后,各民族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过程中,共同性必然越来越多,差异性越来越小,、的因素也就逐渐增加,最终达到民族差别的消失,即民族融合的实现,人类又恢复到无民族差别的状态。但这不是恢复到史前史期那种无民族差别的状态,而是在高级形态上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和,无论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始终把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把尊重、团结和帮助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作为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立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的、各、团结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
中国共产党的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政策、少数民族人口政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尊重和发展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等等。
为广泛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立了民族事务委员会等主管民族事务的工作部门。在建立了3级150多个。在北京等地建立了、《中国民族》杂志社、《民族画报》社等多家民族类新闻出版和宣传机构,出版了大量的优秀图书和报刊杂志。在北京等地建立了13所和众多的民族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涌现出大量科研成果。
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的唯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被其认为是较为科学而完善的。尽管因为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仍然存在一些民族问题,中共还是在努力维持各民族团结一体的局面。中共宣称,间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是稳定而牢固的。因此中共相信,在它的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的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
的民族论:共同成长于某一文化生态环境的劳动群体是为民族。民族是人在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某种共性的情感意识的劳动群体的概括。文化的类别是为民族,民族是作为人类文化类别的存在概念,民族的形成是历史的作用,民族的形式是文化的产物,民族是自然出现的。动物有群居,人是族居动物。在原始社会劳动时期,受制于生物演化的客观规律,人类祖先只能以自然及血缘的关系组合的形式共同劳动生活,族群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其它成员的影响,同时其它成员也受族群成员的影响,成员间都以本能意识自然地维系着相互间的关系。到人类文化开始时期,原始社会的人们有了生产劳动的行为,生产劳动的出现发掘了人的思想,群体内的成员具备了相当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生活的人们有了类似的生活方式,有了相似的风俗文化。因自然生活环境和族群成员具备的先天条件的不同,受地域的限制,使处于一定文化生态环境里共同生活的成员有了和其它地域成员间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风俗文化的区别差异,在人成长为人的历程里,这种区别和差异的存在通过共同生活的整个族群体现出来,这种族群与族群之间所存在的区别差异就是各个民族所具备的民族特色,处于各个民族特色之内共同生活的劳动群体就是民族本身,民族成员个体意识情感里的这种群体特色就是民族意识。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内部的凝聚剂。在原始社会,促始成员共同生活的原动力是迫于生存的需要,受制于劳动者本身的劳动能力,单个的成员很难生存,使处于一定地域内的成员自然地汇集在一起共同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族群内部有了一定的风俗文化,处于族群的单个成员受族群风俗文化的影响,在精神寄托上自然地倾向于本民族,从此,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就成了民族内部的凝聚剂。人是社会的主体,民族是国家的主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标志,国家是民族意志的产物,民族意志的形成来自于生存的需要。[3]
①指构成一个民族所应具备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这4个基本特征。每一个基本特征都具有特定的内容,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民族自身形成发展中的原因,各种特征具体在每个民族中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
②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亦称“民族起源”。指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时间及其在产生前的发展过程,亦可指某个具体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关于民族的形成时间,由于国内外学者对“民族”一词涵义理解的不同,主要有4种不同的意见:
①原始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
②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奴隶社会,或比会稍早的时期。
③封建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封建社会。
④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此以前不存在民族。
民族生活方式以聚居方式为主,聚居是针对民族杂居、散居而言的,指同一民族比较集中居住的区域,可以理解为民族共同地域,是构成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聚居区,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间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在一个民族聚居区里还杂居、散居或聚居着其他民族,从而形成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民族自治地方就是在民族聚居区的基础上建立的。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
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 ——
保护民族语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理想无非就是逻辑的最高峰,同样美就是真的顶端。艺术的民族同时也是彻底的民族。爱美就是要求光明。 ——
民族中华民族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一词,与“中国”、“”相通,兼有族名、国名等多重含义。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至近代,用以指称包括历史上居住于当时中国境内的一切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中华民族包括
、、、、、、、、、、、、、、、、、、、、、、、、、、、、、、、、、、、、、、、、、、、、、、、、、、、、、、、
另有一些未识别的民族存在。共有126583万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从分布来看,汉族聚居,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和部落的后裔,。“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是因中国的而得名,汉朝以前称“”或“”。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和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思想体系形成的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的。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战乱等因素,汉族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继承了当时的文化传统,比如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
汉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
民族少数民族
在中国,除汉族以外的其他各民族的统称,即人口数量上占少数的民族。具体包括已识别的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族、、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5个少数民族及一些未识别的民族。总人口约1064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41%(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2]
民族古代民族
指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民族,或将以前的民族,包括原始社会的民族、的民族和封建社会的民族,统称为古代民族。“古代民族”的提法是相对于“现代民族”而言的,通常是按照古代史和现代史的分期来划分的。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带有该、反映该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通常是指精神文化方面,主要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当民族共同体在人类历史上形成并区别于其它各种人们共同体的类型以来,文化总是表现为各不相同的乃至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任何文化与文化创造都是以民族与民族社会为根基的,没有民族社会生活的沃土,文化便无由生根。文化使民族与民族社会得以形成,为它提供最广泛的物质和精神以及其它方面的基础,并以其整体的内部结构和完整的外部面貌执行民族区分功能。在民族文化的内部结构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背景,阶段、阶层、等级、各种利益集团以及语言、宗教等等,都可能导致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但只要一个民族或民族社会仍然存在,它就总会具有某种共同的民族文化。
中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在边疆地区,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人口约为1,231,261,000 (2005年)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分布于全国各地。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广东连山、贵州、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700余万(2005年)。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人口达982.11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860.297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居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第三位。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和、四川、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人口45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一带和、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人口721万(1995年)。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739.
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彝族现有人口657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人口二百五十四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侗族来源于时期的“”。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从江、、天柱、,湖南的、靖县、和广西的三江、等县。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及四川。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龙山、保靖、以及湖北省、、鹤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之间地区、镇源、、、等县。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
黎族聚居在镇、、乐东、东方、琼中、、、昌江、宦县等地 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僳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等县。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
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称“”,“哈”是客人的意思,意为住在山里的客人,传说畲族的祖籍是。
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现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霞浦、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测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现主要聚居在贵州省,其余分部在、荔波、、榕江等县和广西北部地区的、、环江等地。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 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的回族人和。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和。甘肃的兰州、定西地区和新疆、宁夏也有分布。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其余分布在维西、、宁蒗、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莎东、英吉沙、等地。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和甘肃天祝等地。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县。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 主要聚居于广西等县,其余散居在罗城附近的、柳坡、等地。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等地。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外还有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都江堰市、绵阳市北川县以及贵州少部分地区有居住羌族人。
布朗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的勐海景洪县和的双江、永德、、耿马,思矛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区。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其余分布在广西、南丹、宜山、都安等地。
仡佬族即中国古代“”,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黔西、六枝、等20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文山、、等县。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和、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义县、、新民、、、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等县。其余分布在盈江、龙陵等县。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和。
塔吉克族虽然属于,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现百分之六十的塔克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其余分布在沙车、、叶城和等县。 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独龙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僳僳族自治县等地。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喀什、莎东、叶城、乌鲁木齐等地。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县和内蒙古自治区。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军弄等地,散居在德宏、保山、临沧和思茅地区。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内大河家、列集一带。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族自治县江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其余分布在谭吉、红坎、恒望及钦县。
塔塔尔族(鞑靼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
独龙族曾被称
为“俅人”、“曲人”、“洛”、“曲洛”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逊克、爱辉、嘉阴等县。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里江和松花江沿岸。少数散居于、依兰、三县和佳木斯市。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林芝、等县。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墨脱、察隅、、一带。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及其附近地区。
民族民族名字歌
汉满傈僳景颇壮,高山普米锡伯藏。
毛南布依维吾尔,仡佬仫佬蒙古羌。
乌孜别克俄罗斯,保安独龙京东乡。
彝苗鄂伦春,裕固朝鲜傣阿昌。
鄂温克水德昂怒,基诺赫哲土布朗。
塔塔尔白回土家,畲黎落巴。
拉祜纳西塔吉克,哈萨克佤瑶撒拉。
中国民族五十六,柯尔克孜侗门巴。
民族中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
中国共产党运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和总政策。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①各民族有先进与落后、大与小之分,没有贵贱、优劣之分。各民族劳动人民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都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②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发展上的两个历史趋向要求坚持民族平等、团结,这样才能有利于民族的发展繁荣;
③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自由的,不能获得解放的。无产阶级只有消灭一切压迫(包括民族压迫),只有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
④各民族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和联合斗争,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同样,各民族的团结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犹其如此。因而,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并把它作为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其内容涉及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具体体现在宪法规定、法律法规类规定、行政法规、命令、指示决定中。还在实际生活中采取保障措施,进行民族政策再教育。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实现民族真正平等的保证。所谓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的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权力、利益的平等;民族团结则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没有民族之间的平等,就不能有真正的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由少数民族实行区域性的民族自治,享有管理和决定本民族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法定权力,享有根据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政令的自主权的政策。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首先以国家统一为原则,任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级自治政府机关,同时又是中央政府的一级机关。其次,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第三,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民族自治,还在于区域自治,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自治。这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其优越性和积极作用在于:
①它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又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的灵活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愿望和要求;②它能充分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③它利于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也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和的政权。
少数民族行政区社会改革政策
指党和政府于1951年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建立后,少数民族还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发展阶段。要使他们摆脱阶级压迫,走上,就必须废除封建地主经济的土地占有制度、农奴制度和,以及其他形式的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剥削,进行社会改革。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采取了慎重稳进的方针,区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政策、方法和步骤。社会发展程度和汉族地区基本相同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和汉族地区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步骤。在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地区,采取了和平协商改革的方法。对还保留着浓厚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和文化事业,使他们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对少数民族牧业区的改革,采取了比农业区更为和缓的方式,即对牧主实行赎买和
“不分、不斗、不划阶级”和“牧工牧主两利”的政策。随着民主改革的完成,少数民族地区也先后进行了农业、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致经历了从互助组、初级社到的发展过程。在多民族杂居地区,除建立单一民族的合作社以外,还组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的农民参加的民族联合社。在半农半牧区,也有单一的民族或不同民族成员联合组成的农牧结合社。到1956年底,西藏以外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完成,牧区稍迟于农村完成。接下来开始对城市私营工商业以及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除西藏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私营工商业几乎全部或大部分实行了,一部分实行了合作化。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
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少数民族人口状况和少数民族制定的少数民族人口政策:
①积极推行“人口兴旺”、鼓励生育的政策(50年代至70年代)。主要内容为鼓励和提高生育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人口数量,控制人口下降的趋势。
②探索、酝酿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年)。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有利于发展人口的政策。同时为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也积极宣传、普及妇幼卫生、节育等科学知识,对子女多、间隔密,有节育要求的夫妇给予指导和资助。
③对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生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对于少数民族,也要提倡计划生育,在要求上可适当放宽一些。具体规定由民族自治地方和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报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公民民族成份满18周岁后两年内可申请变更一次
日国家民委第5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公安部同意,《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自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其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成份确认、登记。公安部门在办理新增人口户口登记时,应当根据新增人口父母的民族成份,确认其民族成份。
《办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1]
民族世界民族
由于民族划分的统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如世界上还同时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人们共同体,有民族、部族、部落集团,甚至还有部落、氏族等,而人们对民族含义尚无统一的认识,故未能有统一的统计标准;同时有些国家和地区也尚未进行过人口普查等等,所以缺乏有关世界民族成份的完整调查材料。(据苏联科学院1975年统计材料,世界约有2,000个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亿以上的有7个(汉族、印度、美利坚、俄罗斯、、大和、巴西等民族),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2%以上;)。人口在5,000万~1亿的有9个(德意志、、意大利、爪哇、墨西哥、泰卢固、英吉利、朝鲜族等民族),约占全球人口的12.5%。全球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民族共约550余个,其人数合计占总人口的9.9%。人口较少的民族有的仅百人或几十人。(如印度的安达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亚的托瓦拉族等等)。
此外,民族有时也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同时,还有其它更广泛的用法,如中华民族、美利坚民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壮族,有1617.88万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近很火的民族歌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