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什么是有效的管理者者

如何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如何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哪些知识和能力,才能成在所在组织中实现有效、成功的管理?这是很多各类组织的管理者希望得到回答的问题。“管理才能是一种天赋”的说法在这里是不成立的,因为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成功的管理者,因为管理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职业,管理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
  让我们看看做好有效管理到底有哪六大原则吧?虽然有很多的管理者正在实践或者学习者一些原则,但是也可以达到梳理的目的,也许有一点启示呢!
  注重成果: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管理是一种追求或取得成果的职业,在管理中起决定作用的只有成果。检验管理的试金石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务。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适用,只有在不那么容易取得成果的情况下,这个原则是必要的,有效的。一旦我们使用这个原则去看待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人是从消极的角度去看问题,他们总是为一切找借口,什么这行不通,那不可能的。管理者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
  把握整体:是否是真正的管理者?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不是因为他们身居高位、收入颇丰或享有特权,而是因为他们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把整体发展视为己任,至于他们的职位是什么,从事哪个行业,这无关紧要。管理者应该理解自己的任务,不应该从自己的职位出发,而应该着眼于如何运用源于职位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为整体效力。是看重职位还是看重贡献?不但能够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管理者,还可以知道他对“管理”的理解程度的深浅。
&  专注要点:专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许多管理者和管理著作似乎热衷于寻找所谓的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倘若真的有什么秘方,那专注要点应该首当其冲。在管理中,精力分散、日理万机往往被视为一种有干劲和有效率的表现,但从反方面说明,具备专注要点的能力、技巧和纪律性,就是效率很高的典型表现。专注要点的关键在于专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
&  利用优点:不是去克服什么“弱点”
“利用优点”是指利用“现有”的优点,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开发的优点,关键在于利用,而不是去克服什么“弱点”。但现实中的很多管理者总是致力于与之相反的方面:一方面致力于开发新的优点,而不是发挥现有的优点;另一方面是忙于克服弱点,而不是发挥优点。如果是这样,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学,但造成的管理失误却是无法弥补的。
  相互信任:没有刻板的理论和方法  怎样在自己的部门或组织内部创造和谐、完美的工作氛围呢?有些管理者一板一眼的按照教科书上的来做,熟悉所有激励理论,并按照这些理论来进行管理,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其实,只要管理者能够赢得周围其他人的信任,包括下属和同事,那他管理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气氛总是和谐的,或者说企业文化总是健康的。但如果缺乏信任基础,为树立企业文化和激励下属所做的努力都是没用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  正面思维:发现和抓住机会要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正面思维的关键在于用正确的或创造性的方式思考,正面思维的原则能让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机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将管理者看作是解决问题的人。因此管理研究者们不断尝试去为管理者总结出在不同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以此去完成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但这个观点现在看来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上,发现和抓住机会要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即使一个部门或组织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也远远没有意味着这个部门或组织抓住了它可以利用的机会。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可以忽视现在的问题。有效率的管理者能够清楚的看到问题和困难,并不逃避,而是先去寻找可能的办法和机会,他们的态度是“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有机会可以利用?”。
&  当然,并不是说仅仅知道或者理解了这六个管理原则,就可以成为好的管理者。我们还要去学习了解管理的专业特性、有效管理的任务和工具。
  但是通过以上六个原则,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每一个人——普通的人,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可以成为有效、成功的管理者,只要我们有责任心,只要我们知道作为管理者应该完成的任务,并学会一些并不深奥的管理工具。
&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讨论的内容以以下两项为前提:第一,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第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因此,可以说德鲁克先生的这本书就是要教一个管理者如何学会卓有成效。
德鲁克先生在本书的第一章中就明确的告诉人们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并且告诉我们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以下习惯: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第二,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第三,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第四,有效地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效;第五,有效地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6个特征:
&&&&1&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极为审慎地设定自己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他知道时间是他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3&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作哪些贡献?为了达成整体目标,我如何激励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的目标在于提高整体的绩效。他尝试建立一个有绩效的团队;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出更多的贡献,他会不断地给自己以及与其共事的人树立更远的目标,以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水平。
&&&&4&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他能敏锐地感觉到为一个关键职务选用人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种用人的决策至关重要,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深思熟虑。
&&&&在这一点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知道,还没有人能永无过失。他无需过分顾忌人际关系,因为他知道这种关系是组织运作的副产品。如果给人一个合适的工作任务和必要的工具,就会自动地生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不与那些他选拔出来的人选保持过分亲密的关系,并尽量避免形成派系和关系网。他与自己的下属保持一定距离,为的是使自己能够不偏不倚、合理地衡量他们的绩效;他知道人无完人。即使是最有能力的人也有弱点。他关心的是一个人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他致力于充分集中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优势达成组织的目标。
&&&&5&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他知道有些事物不能被量化,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混乱。
&&&&6&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要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记录好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分析自己的时间记录,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认识到自己最稀缺的资源是时间;第二,应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不仅要重视“方法”,还要重视“目标”和“结果”;第三,充分发挥人的长处,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第四,要有洞察力、自立自强及勇敢精神的特征,使其具有远大的目标、坚定的决心和献身精神;第五,做有效的决策。
今天的组织需要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而这正是有效的管理者所应自勉的目标,并且这一目标并不高,只要我们“肯”去做,就一定“能”做到。其实作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没有太多的共性,都是根据所处环境而产生的微妙行为并持之以恒.但大凡成功管理者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共性,现提出,谨供参考:
首先,你必须具体全局意识,随时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个人私利而影响公司形象,给下属或公司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其次,你必须对企业管理的知识一定的熟悉,因为现在竞争日趋激烈,不能很好的跟上企业管理知识的更新,那你的企业就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因为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不是靠拳头打天下的年头.拥有大量的知识,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你应该虚心,不管对于竞争对手,下属,上级.你都应该有一个谦虚的心.不能过于一意孤行.当然,管理者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威信,没有威信,不能使管理者产生一种等级上的差别.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与人相处是若远若近,要掌握好这个度,必须对自身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游刃有余.
第四,必须知道人员激励的理论和方法.要知道,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竞争体现为人才的竞争,有效的人才激励方法能使你的企业获得最适合企业的人员,包括:人员的寻找,公司内职业生涯的规划,处理员工问题上的正确等等.直接影响员工的归属感.从理论知识来说,最起码必须掌握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层次,通过个理论模型来解析其他案例,获取其他方法.
第五,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战略眼光,而不是战术,要知道,高层管理层制定的是战略目标,中层管理者是在高层管理者战略目标之下建立战术目标,而低层管理者主要是实施,也就是短期目标.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目标正确与错误,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命.
第六,企业管理者必须果断而敢于冒险,成功的企业管理者不应该拖拖拉拉,立而不决.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社会,晚一分钟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致命伤.但果断决策是建立在理智并分析可行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武夫之勇.
还有很多,我这里不便一一详述.希望你能从众多成功管理者的身上综合,找到适合自己的.
记住,企业的生命过程,绝大部份时间都是要寻找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而不是最好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一)强化工作作风,踏实做好工作   强化进取意识,大力发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确保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工作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实际工作中,迎难而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要解放思想、牢记使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工作成绩。   (二)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作为基层管理者,笔者认为要时刻强化宗旨意识、时刻发挥“兵头将尾”责任,通过自己切实做好平凡岗位上的每一项工作,促进自身作风建设,实实在在地体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来,将群众在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把群众的满意与否作为衡量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尺。  (三)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除了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思想武装自己之外,还要努力学习本岗位专业知识,才能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自觉加强政治和业务理论理论学习,全面提高理论素养,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处理复杂、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才能真正达到做作风整肃。   (四)努力树立新形象   只有在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把干部作风体现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时常反思和检查自己,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精神状态进一步振奋,以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知难而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待每一项工作,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组织纪律观念进一步强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个人生活做到克勤克俭,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遵纪守法,接受监督。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下班不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严以律己,从我做起。其次是强化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真正做到“落实”二字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才能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大家都在看
管理的认知与行动——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_华南理工大学01
 大家都喜欢
 最受关注的热门栏目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中国税务》2004年10期
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812.42【正文快照】:
管理是一种智慧、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心灵的境界,一种理性的行为。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述: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的权威就是成就。作为管理者,不论其职位高低,都必须力求有效,管理者的本身就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1年02期
王志诚;[J];上海金融;1983年09期
;[J];价值工程;1989年02期
孟建波;[J];南方金融;1994年09期
王长占,孙桂娥;[J];工业技术经济;1994年03期
张治宗;[J];领导科学;1994年11期
贾宝贵,张敏慧;[J];内蒙古保险;1994年01期
曹振中;[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4年06期
刘玉雷;[J];党的生活;1995年01期
杨正贵;[J];经济问题探索;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西方;[N];中国企业报;2001年
;[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N];中国经营报;2001年
宋新宇;[N];中国经营报;2001年
黄建伟;[N];中国交通报;2003年
李哲;[N];经济参考报;2003年
关彤;[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李哲;[N];市场报;2003年
李淮海;[N];中国电力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铎;[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一名管理者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