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睛近视,耳朵穴位治疗近视要戴耳机才可以听得见,说话口齿不清三大问题的人面试可以过吗?

推荐到广播
117158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灰灰灰灰大哥)
(Katherine)
(顶级真标潮鞋)
第三方登录:保护自己的耳朵,警惕听力下降,从现在做起! - 知乎专栏
你正在使用一个过时的浏览器。请以查看此页面。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保护自己的耳朵,警惕听力下降,从现在做起!","author":"victor647","content":"听力下降相对于视力下降,更容易被大家所忽视。一个人近视看不清了,很快就会发现并及时佩戴眼镜矫正;但是等到发现自己听不清的时候,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了。不要以为听力下降和老花眼一样,是一个老年人才有的问题。在听力下降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都是65岁以下的人。现代人的生活无比嘈杂,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各种噪音此起彼伏,不注意保护,久而久之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在了解听力损害的症状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声波在经过耳廓(Pinna)的捕捉收集之后从耳道(Auditory canal)带动鼓膜(Ear drum)一起振动。三根听小骨(Ossicles)将振动传导到耳蜗(Cochlea)。在耳蜗里,声音从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电信号,通过前庭神经(Vestibular nerve)传送给大脑处理,最终成为了我们对听觉的认知。那么听力损伤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排除一些病理上的问题,比如中耳炎;或者物理上的问题,比如鼓膜破裂,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耳蜗了。我们的耳蜗担负着重要的把声波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一旦这个过程“解码”错误或者失败,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听力的损伤。耳蜗顾名思义,长得像蜗牛一样。耳蜗缠绕两圈半,拉直了大约有31mm长,由外而内逐渐变窄。耳蜗的横截面是这样的形状,一根管子分为三层,上层和下层充满液体,用于传导声波,而中间一层包含了最重要的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在柯蒂氏器的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上,有着无数根毛细胞(Hair Cell),这些毛细胞能够感受到最轻微的振动,并且把振动通过突触(Synapse)传递给神经元最后发送给大脑。这些毛细胞按照频率高低排序,在越粗的那头,控制的频率越高,越靠近螺旋的中间,毛细胞控制的频率越低(频率越低的声音传得更远也更不容易被吸收)。教科书上说人耳听力的范围是20~20000Hz的声音,也就是说,一个正常人的耳蜗,应该分布着从20到20000Hz所有范围的毛细胞。但是毛细胞就像脑细胞一样,也属于神经细胞的一种,而人身上的神经细胞死掉一个少一个,无法再生,所以当毛细胞受到过大的声音造成伤害死亡,造成的听力下降,是不可逆的!正常人的听力在18岁左右发育达到完全成熟,随后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在五六十岁之后下降得尤其明显。处在耳蜗最前端控制高频的毛细胞由于暴露在声波下最多,最容易受到伤害死亡,所以当人慢性听力下降时,往往都是对高频更加不敏感,而低频的听力往往下降得不厉害。标准的20~20000Hz并不对每个人适用,绝大多数人的听力范围都比这个要窄。一个人随着岁数的增加,对高频的听力越来越差,到一个人60岁的时候,可能只能听见16000Hz的声音了。要想快速知道自己的高频听力有没有受损,我最近发现了一个很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在大家的手机上基本上都有支付宝钱包,选择“当面付”的功能,按下“付”按钮,会出现如下的声波付款界面:大家一定都会听到“咻咻咻咻~”的声音,但是这个声音并不是手机之间检测互联的声音,真正用于手机间互联的声音,是一个高频的很尖锐刺耳的声音,我录下来检测了一下,大约在18000Hz左右。如果你能像我一样明显听到这个刺耳闹心的声音,那说明你的耳朵听力保护得比较好,如果听不到了,说明你的听力已经受到损伤了。当然,高频听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下降,所以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年龄。一般来说,如果你现在不到40岁,就已经完全听不到这个声音了,那么你就需要敲响警钟了!如果再不注意保护听力,越往后听力会下降得越厉害!再说一遍,神经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那么有人可能要问了,我虽然听不到这个支付宝的声音,但是我没觉得我的听力不好啊,该听什么我都没问题啊~那么你不知道的是,许多感觉上没有区别的声音,在你的耳朵里已经听起来不一样了。无损音乐和有损压缩格式的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高频的丰富程度。一个原专辑里的wav文件,比导出压缩的mp3文件,要多出很多高频细节,甚至在人耳听不见的区域。一般的mp3文件能够记录完整细节的最高频率在18~19kHz左右,而无损音乐能够记录到21~23kHz的音频细节。如果你本来就听不见18kHz的声音,那么对你的耳朵而言,听无损音乐和中高品质mp3几乎没有区别。高频听力下降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会影响语言的辨识度。很多老人说耳朵不灵光了,并不是因为他们听不见了,而是因为高频听力下降得太厉害,对说话的音节分辨不清了。我录了我自己说“知乎专栏”这四个字的音频。第一遍我以音节非常清楚的标准普通话说,可以看到,在12kHz以上的高频范围内,音节非常清楚,尤其是知乎的“知”中的zh这个音。而第二遍我模仿口齿不清地说话,听起来像是“ri wu ruan lan”,同样的高频范围内就几乎没有多少声音了。也就是说,决定说话清晰度的正好就是高频。凡是那些齿音,比如\"兹磁\",都是高频很丰富的音节。高频听力下降的人,往往虽然不觉得听声音的音量有所下降,但是却容易觉得听得不是那么清楚了,尤其是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那么知道了高频听力下降的危害性,我们应该怎么做去及早预防呢?首先我们要把听音乐的音量降下来。但是很多人会说,音乐音量一降下来,就感觉不好听了,尤其是没有那种低音炮厚重的感觉了!的确是这样,因为人耳对于不同频率振动的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张图的意思是,比如我们知道人耳刚刚能听见的声音是0dB,对于0dB,人耳的感知落在最下面的那条红线上。也就是说,对于20Hz,要有70dB的声音,人耳才能刚刚好听见,而对于3kHz的声音,-5dB的声音人耳都能听见。为什么人耳会形成这样奇怪的曲线呢?因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不能被自然界的各种噪音干扰,而自然界大部分的噪音都很低沉,在100Hz以下,所以人耳就学会了主动屏蔽这部分声音,否则成天到晚耳朵边都轰隆隆的多难受。相反,对于500~5kHz的这个范围,由于大多数带有信息的声音,比如别的动物的叫声,都处于这个范围内,人耳进化得就很敏感。所以为什么音乐音量要开得大才好听带感,就是因为人耳对于低频的不敏感。当20Hz的声音放到100dB时,人耳听起来只有40dB响。越往上的红色曲线代表着音量越高,看上去越平滑,所以人耳对于各个频率段的感觉就越均衡,音乐听起来越好听。但是当人听着低频舒服的时候,中高频如果同时提升,往往已经过响,达到了伤害听力的音量了。要想预防听力受损,有下面几个小贴士~1,市面上有许多耳机都强调低频的提升,就是为了在提升音响效果的同时,不过多地提高整体音量,保护耳朵免受损伤,人耳的低频接收部分也相对高频不容易受到损伤。如果不需要监听耳机的环境,建议买一些带有低频提升的耳机,能够在较低的音量下有更好的听感。2,在嘈杂的公共场所不要戴耳机,尤其是不要戴耳塞。当环境变吵的时候,人为了使得音乐能听清,必须把音量调高直到超过环境噪音,导致音量开得比平时要大得多。同时人耳又具有环境适应的功能,也就是说当你处在一个70dB的噪音中时,为了方便听清楚其他非噪音的声音,慢慢地就会习惯这个噪音从而通过大脑主动减弱噪音的干扰。但是这样只是大脑的处理过程,噪音本身还是那么吵,70dB的噪音中你可能需要把音乐放到90dB才能听清楚,而50dB的噪音中你只需要70dB的音乐就够了。尽管90dB的音乐比70dB要吵得多,但是由于与环境噪音都相差20dB,人耳适应之后的听感是一样的,但是90dB的音乐会伤耳朵,而70dB不会。经常在公交车上我都能听见坐在旁边的人耳塞里的音乐,这个音量已经大得吓人了,而他们还完全意识不到这个问题。3,在可能出现巨大声响的环境中保持警惕,及时捂住耳朵保护自己。捂耳朵不是矫情,旁边有人放鞭炮,有商店在大喇叭放音乐,音响出现故障发出尖锐噪音等等,都要最快捂住耳朵,能够避免出现一些急性听力受损,甚至暂时的耳聋。4,太high的音乐不要多听。从早到晚放摇滚,放死亡金属,放DJ舞曲,肯定是不行的。适当地要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轻音乐等等。去演唱会的时候,尤其是一些摇滚乐队什么的,要带上一副耳塞,觉得耳朵难受的时候就及时堵上,哪怕影响到了音质,也比长时间暴露在100dB以上对听力的损伤要值得。5,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贴着耳朵。电话的声音听起来不大,其实是很吵的,能用耳机就用耳机(当然最好是头戴式耳机而不是耳塞)。许多工作中需要大量打电话的人,到了中年都开始出现耳鸣等各种疾病,治也治不好。6,避免自己受到长时噪音的干扰。如果自己的学习工作环境经常出现一种噪音,想办法解决,要么从源头上阻止,要么加装隔音装置,千万不能因为声音好像不大就忍着,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听觉神经上的错乱,引发耳鸣等疾病。附送一个测试听力的文件,25~20000Hz的扫频原作者在此, ,我把它整合成一个文件传给大家大家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戴上耳机,中等音量(在中间那段不觉得刺耳的音量),看看从多少Hz的时候能够开始听得见,到多少Hz的时候听不见了,就是你耳朵的频率范围。42-44秒就听不见:注意,你的耳朵高频听力严重下降45-47秒听不见:你的耳朵高频听力有部分下降48-50秒听不见:恭喜,你的耳朵保护得很好祝大家都能拥有一副好耳朵,更好地欣赏美妙的音乐!【本人写的答案与专栏,若需转载,请私信授权并按照每千字100元的标准收取稿费,有违必究】【接商业编曲以及影视游戏配乐,招收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学生。联系请私信或加QQ】【南京地区暑假想上课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与创作的请联系我~】","updated":"T11:37:1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079,"collapsedCount":0,"likeCount":3716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939ff020cef9f390a66c306b2cb1e27a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titleImageSize":{"width":1536,"height":1024},"href":"/api/posts/","excerptTitle":"","column":{"slug":"musicalscience","name":"音乐中的科学"},"tipjarState":"inactivat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3079,"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9:37:11+08:00","url":"/p/","lastestLikers":[{"profileUrl":"/people/hai-yin-41","bio":"...","hash":"32f9d4de47faf31ec236a9","uid":424400,"isOrg":false,"description":"","isOrgWhiteList":false,"slug":"hai-yin-41","avatar":{"id":"214a50dcaa","template":"/{id}_{size}.jpg"},"name":"海音"},{"profileUrl":"/people/guo-shan-22","bio":"","hash":"ac24669b04f","uid":04,"isOrg":false,"description":"","isOrgWhiteList":false,"slug":"guo-shan-22","avatar":{"id":"","template":"/{id}_{size}.jpg"},"name":"郭姗"},{"profileUrl":"/people/zero-88-47-96","bio":"不打扰","hash":"a3ca87eb094f9f3476577","uid":041900,"isOrg":false,"description":"静","isOrgWhiteList":false,"slug":"zero-88-47-96","avatar":{"id":"v2-fdf74ffd00bd28c4e83cc6d6","template":"/{id}_{size}.jpg"},"name":"长大吧冷静吧"},{"profileUrl":"/people/water-mark","bio":null,"hash":"c4cf5bae032fe786f658b","uid":32,"isOrg":false,"description":"","isOrgWhiteList":false,"slug":"water-mark","avatar":{"id":"f","template":"/{id}_{size}.jpg"},"name":"Water Mark"},{"profileUrl":"/people/feng-dan-bai-lu-98-99","bio":null,"hash":"f514ca9746afd75f7ddf3","uid":214600,"isOrg":false,"description":"","isOrgWhiteList":false,"slug":"feng-dan-bai-lu-98-99","avatar":{"id":"v2-d25e18b9ddf496ad81b497a18784fa67","template":"/{id}_{size}.jpg"},"name":"盗火者"}],"summary":"听力下降相对于视力下降,更容易被大家所忽视。一个人近视看不清了,很快就会发现并及时佩戴眼镜矫正;但是等到发现自己听不清的时候,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了。 不要以为听力下降和老花眼一样,是一个老年人才有的问题。在听力下降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都…","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d58be60ea916b5c231e72e790dc71b33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profileUrl":"/people/victor647","bio":"影视游戏配乐作曲 / 风光摄影/ENTJ","hash":"f60d2dca30b271eaa64d4","uid":60,"isOrg":false,"description":"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在校生,接商业编曲以及影视游戏配乐,招收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学生。联系请加QQ。音乐://victor647摄影:/photos//【本人写的答案与专栏,若需转载,请私信授权并按照每千字100元的标准支付稿费,已授权维权骑士()对所有的未授权转载和抄袭行为进行维权。】","isOrgWhiteList":false,"slug":"victor647","avatar":{"id":"983edcb9b46","template":"/{id}_{size}.jpg"},"name":"千古留名"},"column":{"slug":"musicalscience","name":"音乐中的科学"},"content":"在十二平均律中,有十二个大调,也有十二个小调(不管是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等等都算作小调)。绝大多数我们听到的音乐,都是建立在调性的基础上的,可以分析出在哪个调上,并且可以经常随意地进行转调。那么,不同的调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有许多人听说过不同调带有的不同“色彩”的说法,比如D大调是什么颜色什么感觉,e小调又是什么颜色什么感觉。这种说法是否合理,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必须先认识到,现在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十二平均律体系,是人类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才被确定下来的。由于古代人的数学水平不够,无法计算2的12次方根这么复杂的无理数,所以尽管很早以来人们就想到可以把一个八度平均分成12份,却一直无法算出精确的频率值。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决定了音高。人们还发现,当频率翻倍的时候,音正好高了一个八度;当两个音频率是3:2的时候,是一个五度,也很和谐;用八度和五度通分一下,4:3形成了四度,等等等等,总之就是两个音的频率之间是越小的整数比,越和谐。为什么?上图中棕色的竖线作为声源,通过左右来回振动带动附近空气的来回振动,导致不同位置的空气分子有疏有密,有规律地产生了不同的压强带(知乎要是支持GIF动图就好了)。这一条条疏密相间的压强带向前传播,但是对于每一个空气分子而言,只是在原地来回振动。我们观察其中任意一个分子,x轴为时间,y轴为距离原本静止位置的位移,可以得到一个正弦函数的图像。y=sin(x)那么要是把频率翻倍,同样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就翻倍,于是变成了y=sin(2x)两个音同时发出的时候,频率互相叠加,就把这两个函数加起来,得到下图中的绿线,也就是y=sin(x)+sin(2x)得到的新波形比之前单音的波形复杂了,但是仍然有360°的周期。sin(2x)是180°的周期,sin(x)是360°,取最小公倍数为360°。如果是相差五度,那就是3:2的关系,用sin(x)和sin(1.5x)表示,得到下图这个波形每720°一个周期,360和240的最小公倍数是720。因为宇宙的熵在不断增加,所以世界万物都是越简单的东西越和谐,比如有理数比无理数要和谐,换做波形就是越有规律的波形越和谐,而有规律体现在周期短。每360°就重复一次的波形比每2520°重复一次的波形要和谐,比如我来这么一个乱七八糟的波形1.347跟2.581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这个叠加的波形要很久很久才能完成一个周期,这样听起来就是极其不和谐的音程。好了,明白了为什么音符之间的频率之比为整数的更和谐了,就可以开始研究一下古代人是如何创造律制的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律制是五度相生律,最早由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把2开12次方根很难计算,但是把一个频率乘以或者除以1.5,就是再简单的计算不过了。当确定了一个标准音的频率之后,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确定别的音的频率。比如在对小提琴进行调音的时候,确定了A的频率,就可以计算出下方D和G弦以及上方E弦的频率。这种律制由于严格按照3:2的频率比,是最和谐的,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十二平均律中的五度比3:2要小一点,比如A4都是440Hz,在五度相生律中,D4的频率是440/1.5=293.3333Hz,而在十二平均律中,D4的频率是440/2^(7/12)=293.6647Hz. 别小看了这0.33Hz,人耳听不出来,因为这只是一次计算的差别。如果计算四次呢?在五度相生律中,F4的频率是440/1.5^4*2^3=347.6543Hz,而在十二平均律中,F4的频率为440/2^(4/12)=349.2282Hz,这时候1.77Hz的差别已经能够被人耳所明显辨别了。如果两种律制下都以A作为标准音的话,那么五度相生律的音产生的顺序为 A, ED, BG, F#C, C#F, G#Bb, D#/Eb,越到后面产生的音距离十二平均律中同样的音偏差越多。这个时候产生的音阶就和十二平均律差得很远了以D为标准音为例,每计算一次,都会比十二平均律偏差1.96个音分(一个半音等于100个音分),那么G#这个音就比标准的高了11.73个音分,Ab就比标准的低了11.73个音分,于是G#和Ab相差了23.46音分。什么?G#和Ab的音高不一样?没错,就是这么奇怪!终于可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了。之所以不同的调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就是因为在十二平均律被广泛使用之前,其他的律制各个半音间的距离不等,从而移调之后就会听起来怪怪的。音乐中最常用的大三度音程,比如C-E,如果通过五度相生律得到,需要经过C-G-D-A-E四次计算才能得到,这样就会产生极大的误差,很难听。这就是为什么最早的多声部音乐,全是一些纯五度,纯四度,听起来极其无聊。在中世纪的时候,古人发现,在3:2和4:3被用过之后,接下来最和谐的频率比为5:4。五度相生律产生的大三度频率比为(3:2)^4*2=81:64。5:4通分一下就是80:64,那么只要把五度相生律的大三度稍微降低一点点(81:80),就会成为一个和谐的音程。这个新产生的律制叫做纯律,解决了五度相生律中大三度不和谐的问题。然而,纯律也不是完美的,有些音听起来特别奇怪,比如G#到Eb这个音程,虽然是减六度(纯五度),听起来却跟小六度差不多,音乐家把它叫做“狼音程(Wolf interval)”,说听起来像狼嚎一样让人觉得不舒服。古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花了很多功夫来研究如何使得各个半音间的距离相等。要解决这个问题,瓶颈在于当时的数学发展水平。既然要让半音间的距离相等,那不管把八度分成多少份,应该都可以啊,为什么最后是十二平均律呢?之所以采用十二平均律而不是诸如十一平均律、十五平均律,是因为:十二平均律是单参数律制里,与五度相生律拟合最好的。之所以要拟合或者模拟五度相生律,是因为五度相生律的频率比都是有理数,听起来更和谐。下图展示了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12个全音阶音高和音名的关系曲线,可见两者惊人地重合。[1]如果是不同的平均律,则音高如下:[2]上图中,黑色虚线是五度相生律在一个八度内的音高。其他分别是各种平均律的音高。再次看出,十二平均律同五度相生律符合得最好,而其他平均律都会有的音正好在两个五度相生律产生的音之间。翻过半个地球来到中国。话说明朝的那些王公贵族都是些奇才,不是研究炼金术就是当木匠什么的。在1584年的时候,明朝郑恭王的嫡子朱载堉,此人是个了不起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他在算盘上使用归除法第一个算出了2的十二次方根是多少,精确到小数点后25位数。在同时代的西方,也有很多音乐家和科学家在试验如何把八度平均分为12份。无奈那个时候的欧洲还不发达,数学水平不够,总是得不到完美的结果。当时作为天朝上国的明朝,被万国景仰,西方第一次派了传教士来到中国。要知道当时西方的音乐是以教会为中心的,这些传教士从中国带走了十二平均律的黑科技,欧洲音乐家和科学家们盼来了大救星。然而,任何科技进步都会受到保守势力阻挠的。十二平均律看似牛逼,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它的纯五度不如五度相生律准,频率比不是精确的3:2。对于那些脑子一根筋的教堂音乐家而言,十二平均律是不纯洁的,失去了各个调特有的色彩,所以他们坚持抵制十二平均律。反倒是民间的音乐家,尤其是弹鲁特琴和吉他这种半音阶乐器的而言,十二平均律的出现解决了他们一直以来十分头疼的音不准的问题。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十二平均律和其他各种律制同时存在,直到一个人的出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巴赫。巴赫虽然出生于教会音乐家庭,但他的思想却不像其他那些教会音乐家一样脑子一根筋。在那个时期的很多音乐作品,是不能移调演奏的,因为一旦移调就会破坏之前调的色彩,导致整首曲子味道变了。在那个时候的作品中为了保持作品风格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也很少有移调转调出现。然而巴赫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大胆地尝试了不同的律制,并使用十二平均律写出了著名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告诉教会其他的那帮死脑筋:“看,十二平均律怎么不能用来写严肃的作品,好用得很,还可以随便移调转调演奏!”当时处在的十八世纪初,键盘乐器的发展速度飞快,第一架现代意义上的钢琴刚刚诞生。由于键盘乐器也属于半音阶乐器,可以在任意的调上演奏,非常希望能够打破传统调性的禁忌。比如巴赫早期的作品《二部创意曲集》和《三部创意曲集》,就没有B, Db, F#和Ab大调以及它们的关系小调。在Db大调中,大二度不和谐;在B大调和F#大调中,大三度不和谐;在Ab大调中,大二度也不和谐,并且纯五度形成“狼音程”不和谐,所以在当时这些调属于禁忌,不能使用。巴赫在使用十二平均律对钢琴调音并且作曲之后,发现,哎呀,居然这些禁忌的调也变得这么自然。整个音乐界为之感到震惊,并纷纷采用十二平均律作为标准的律制。虽然十二平均律中的大三度,纯四度和纯五度都没有纯律的和谐,但是这一点点和谐的牺牲,换来了24个大小调的彻底解放。从那时候开始,音乐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各种离调转调被广泛使用,移调演奏曲子也成为了可能。既然所有的半音之间的距离都是完全一样的了,那么不同调性之前的那种“色彩”也就消失了。使用十二平均律创作的曲子,在“色彩”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音色上可能会因为乐器的物理性质而产生不同。以钢琴为例,钢琴白键的体积,长度和位置都与黑键不一样,所以同样的力度,在弹黑键的时候由于杠杆更短,会相对更费力一点,听起来黑键的音色就会更柔和一点。这里的柔和是相对的,以手的重心在白键处为准。如果手的重心就在黑键的位置,这种柔和性就会消失,比如肖邦的《黑键练习曲》听起来就十分明亮。钢琴曲移调演奏,“色彩”上没有区别,但是因为手型,力度的变化,导致听起来的音色有些许的不同。(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既然在十二平均律里面每个调没有了自己独立的“色彩”,那音乐家在创作音乐的时候,是如何选择用什么调的呢?我们在选择调的时候,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1. 音域。尤其是对于歌曲而言。比如我属于男低音,最高只能唱到E4,也就是钢琴中央C右边两个音,所以大多数男生的歌我都唱不了,因为大多数男生的歌都到F#4或者G4。那么我在给自己写歌的时候就会注意,不能让最高音超过E4。假如我写的一首歌里面最高的音是一个sol,那我就要注意这个sol不能超过E,也就是说我最高可以选择A大调来写这首歌,如果用Bb大调来写,我就会唱不上去。如果我这首歌拿给别人唱,别人适合的音域不一样,我就可以变调,比如变成B大调以适应大部分男生的嗓音。再比如我在写弦乐组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音域。大提琴的最低音是C2,低音提琴的最低音是E1,那么我整首曲子不能有低于他们音域的音出现。假如我用F大调写,最低音在属七和弦也就是sol上,那么我大提琴刚刚好用到最低的C2音。这时候我这首作品就不能往下移一个调到E大调上,因为这样的话E大调的sol也就是B1,超出了大提琴最低的音域。同一个乐器在不同的音域里音色也会很不一样,尤其是以管乐为明显。小号在高音区非常明亮,但是中低音区就闷闷的不好听。所以在为小号写作的时候,在选调上一定要注意让它在音色最好的音域演奏。2. 音色。我是吹民乐笛子的,不同的调需要不同的笛子来吹。G大调的小梆笛吹出来的音色和C大调的曲笛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在写作民乐的时候,考虑用什么调让相应的乐器发出合适的音域就显得非常重要。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竖琴,它的升降音是由上下踏板控制的,对于一根弦,有上踏板,中踏板,下踏板来分别控制降号,还原和升号。当踏板在演奏降号的时候,弦振动的部分会被拉长,音色会更饱满,所以Gb大调的竖琴曲要比G大调的好听。3. 可演奏性。大多数弦乐器都喜欢带升号的调,大多数管乐器都喜欢带降号的调,因为乐器的构造不一样。以小提琴为例,四根弦GDAE,如果在升号的调上演奏,有很多音可以用空弦拉,指法相对容易很多。比如拉D大调的曲子,do,re,sol和fa都是可以空弦演奏的,变化音只要跟着这几个调内的音算就行了;拉Ab大调的曲子,四根空弦全是调外的音,do都要在高把位上找,很不方便。相反,以中音萨克斯为例,这是个Eb的移调乐器,也就是说萨克斯演奏的C相当于低大六度的Eb,所以一首Ab大调的曲子,对于中音萨克斯而言相当于F大调,只有一个降号,就很简单,而一首D大调的曲子,在中音萨克斯上相当于B大调,有五个升号,指法变得很复杂,很难演奏。风格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演奏性。比如在爵士音乐里,基本上都是降调,像是Bb, Eb, Ab这种带降号的调,因为上文讲过,对于管乐器而言,降调更容易演奏,而爵士乐旋律的核心就在于小号,萨克斯等管乐器。而在欧洲的很多民族音乐,比如凯尔特音乐里,最常见的调是G, D, A这种带升号的调,因为小提琴是这类音乐的灵魂,小提琴更容易演奏升调。总结:调性的色彩来源于十二平均律被广泛使用之前旧的律制,由于不同音之间的音程不等,导致不同调产生不同的色彩。在十二平均律被广泛使用之后,调性的色彩感消失,作曲家在选调时主要考虑音域,音色和可演奏性三个方面。以上内容部分摘自以下回答 [1], [2]【本人写的答案与专栏,若需转载,请私信授权并按照每千字100元的标准收取稿费,有违必究】【接商业编曲以及影视游戏配乐,招收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学生。联系请私信或加QQ】【南京地区暑假想上课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与创作的请联系我~】","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06:18:21+08:00","url":"/p/","title":"不同的调有什么区别?如何确定应该使用哪个调来创作音乐?","summary":"在十二平均律中,有十二个大调,也有十二个小调(不管是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等等都算作小调)。绝大多数我们听到的音乐,都是建立在调性的基础上的,可以分析出在哪个调上,并且可以经常随意地进行转调。那么,不同的调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有许多人听说…","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next":{"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afddcd8bdd1be6e814228c_r.pn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音乐"},{"url":"/topic/","id":"","name":"知乎专栏"},{"url":"/topic/","id":"","name":"知乎友善度"}],"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profileUrl":"/people/ShikiSuen","bio":"我不是台湾人,你全家才是台湾人。 ","hash":"669bd058f817cba36a1a6af80ae6423f","uid":76,"isOrg":false,"description":"// 我不是台湾人,你全家都是台湾人。 // 音乐本科还剩一年 // 辞客堂数位杂谈专栏副主笔 // ラブライブ音乐厨 // 不参与任何与字形演变有关的问答及讨论 // 大千键盘注音输入法重症成瘾者 // 请自己为自己简繁阅读习惯负责,看不惯请用同文堂自己转换 // 王飞专治脑残果黑,朕专治脑残果厨 // 删你评论可能是因为你有论点偏差 // 被我拉黑的通常都是白目 // 我说话的态度取决于对方说话的态度 // 就学问方面有争议时,请拿出做学问的态度 // 我的乐理经验都是我自己研读外文教材所学到的,所述理论均有其依据 //「根源道,視無常為有常、化無量為有量、悟無知為我知,それは我知無知(ガチムチ)でござる。」// 曾用ID:冰海","isOrgWhiteList":false,"slug":"ShikiSuen","avatar":{"id":"v2-eb926e1fd61290fad01ae32","template":"/{id}_{size}.jpg"},"name":"孫志貴"},"column":{"slug":"musicalscience","name":"音乐中的科学"},"content":"知乎专栏「音乐中的科学」(下文简称「音科」)由知乎用户「」所创办、且担当唯一编辑(拥有审稿权限)。笔者是「音科」专栏除千古留名之外的唯一作者、且无审稿权限。由於「千古留名」的知乎帐号自2016年3月起被知乎处以永久停权处分(知乎禁止与政治敏感内容正相关的),「音科」专栏已无人拥有审稿权限、无法响应任何来稿请求。这大半年来,「音科」专栏获得了超过至少五千名额的额外订阅者。特别是《保护自己的耳朵,警惕听力下降,从现在做起》一文更是被摁讚三千有馀。身为「音科」专栏时下唯一拥有首发投稿权限之人,在下的学识方向与生活排程皆使得在下难以为「音科」专栏供应符合(千古留名所制定的)专栏方向的稿件、自然无法满足「音科」专栏众多订阅者的期待。有鉴於「音科」专栏既有订阅者已经破万、且相关影响力无法完全继承到新创办的专栏之上,特盼诸订阅者各自修书至「」向知乎管理员提请对千古留名的帐号的再复权。相关电邮格式范本在此,仅供参考、且笔者建议以各自的口吻来书写:尊敬的知乎管理团队,您好,在下是知乎专栏《音乐中的科学》 的一名读者,非常喜欢该专栏中的专业知识文章。近日发现专栏创办人「千古留名」账号在大半年前被停权、导致该专栏迄今为止无人拥有审稿权限、一直没有任何更新,感到十分难过。在知乎上拥有作者专业领域知识的用户非常少,在作者离开知乎后,相关科普知识长期处於空白。在下也非常希望该专栏的创办人「千古留名」能够开办一期知乎 Live、让在下有机会与作者直接接触学习。诚挚希望知乎管理员能够不计其前科、对其知乎帐号进行复权,以方便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读者能够继续从专栏中学习该专业领域的科普知识。贵团队的宽宏大量与是对读者与知乎社区最大的支持,谢谢。顺颂时祺[署名]如若「千古留名」的帐号能够因此得以复权、继续给大家带来优质文章的话,这自然是最好的情况。但笔者这边自然也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如若知乎站方对千古留名的既有处分仍绝无变动之可行性的话,则笔者将申请该专栏的看护人(拥有审稿权限,并拥有指派他人当编辑的权限、可以将很多有任职意向的专栏编辑适格者拉入编辑团队、方便继续审核更多高质量的来稿)。…然而,笔者仍旧坚信大家都期待「千古留名」的再度回归。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能够有上百名用户一致向知乎管理团队修书急籲、让知乎听到大家的声音的话,笔者相信「千古留名」的知乎帐号一定能够得以复权、方便他回到知乎继续为大家提供优秀的专栏文章。如此种种,无论未来变数几何,还请诸位长年支持「音乐中的科学」专栏的订阅者们为此尽这一番绵薄之力。笔者很惭愧、只能做这么一点点微小的努力,谢谢大家。# EOF.","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2:47:20+08:00","url":"/p/","title":"「音乐中的科学」专栏向大家求助、就知乎官方对其创办人帐号复权一事进行集体请愿","summary":"知乎专栏「音乐中的科学」(下文简称「音科」)由知乎用户「」所创办、且担当唯一编辑(拥有审稿权限)。笔者是「音科」专栏除千古留名之外的唯一作者、且无审稿权限。由於「千古留名」的知乎帐号自2016年3月起被知乎处以永久停权处分(知乎禁止与…","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commentsCount":3079,"likesCount":37164,"FULLINFO":true}},"User":{"victor647":{"isFollowed":false,"name":"千古留名","headline":"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在校生,接商业编曲以及影视游戏配乐,招收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学生。联系请加QQ。音乐://victor647摄影:/photos//【本人写的答案与专栏,若需转载,请私信授权并按照每千字100元的标准支付稿费,已授权维权骑士()对所有的未授权转载和抄袭行为进行维权。】","avatarUrl":"/983edcb9b46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victor647","bio":"影视游戏配乐作曲 / 风光摄影/ENTJ","hash":"f60d2dca30b271eaa64d4","uid":60,"isOrg":false,"description":"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在校生,接商业编曲以及影视游戏配乐,招收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学生。联系请加QQ。音乐://victor647摄影:/photos//【本人写的答案与专栏,若需转载,请私信授权并按照每千字100元的标准支付稿费,已授权维权骑士()对所有的未授权转载和抄袭行为进行维权。】","profileUrl":"/people/victor647","avatar":{"id":"983edcb9b46","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me":{},"global":{},"columns":{"musicalscience":{"following":false,"canManage":false,"href":"/api/columns/musicalscience","name":"音乐中的科学","creator":{"slug":"victor647"},"url":"/musicalscience","slug":"musicalscience","avatar":{"id":"d52b67dec673ecaebad6870","template":"/{id}_{size}.jpg"},"FULLINFO":false}},"columnPosts":{},"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的耳朵听得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