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持有两只股票几只股票最好?

一个散户自述:我炒股从未输过|股票|炒股|散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一个散户自述:我炒股从未输过
  我不是一个股民,我也很讨厌被称作股民,这就如同一个经常练习长跑的人,他并不是运动员是一样的道理。我持有股票,但不以为自己是小股东,也不愿意对股市作任何评说,即是这次股权改制,也懒得关注。但是,我看到很多人在股市上亏了,包括我周围的一些朋友,我就感到奇怪,因为只要动点脑筋,股票根本不会不赚钱,总有人说套多少多少的,让我感到不可理解。
  我1998年开始进入股市,第一年赚了160%多,2000赚28%,2001年赚18%,2002年赚31%,2003年赚68%,2004年赚2%,2005年赚35%。我最初是2万元入市,98抗洪,危险的只是周边县,九江市区并没有任何问题,000650九江化纤当时跌到6元,但该厂工人的工资1000多元,在九江市是较好的单位,想进厂工作要副市长以上的领导签字才行,因此当时我买了2万元的九江化纤,不久这只股票重组,被省里兼并,最高涨到28元,我没想得太多,16元就出来了。其后我用10万元入市,先后买过、、上海汽车、、、、九江化纤、岁宝热电等股票,都先后不同程度的涨了。也许有人就说:你说的都是已经涨了的,是在吹牛吧。
  我不是很懂股票,技术面我能看懂一点,通过技术面,一只股票几天内的走势是可以看出来的,这就是有些荐股的所谓股评家们为什么信誓旦旦敢指着某只股票说是涨是跌,但这肯定都是短期行为。我只讲我自己对股票的判断。我开始进入股市,在网上下载了很多股票之类的书来看,反复分析,但作用不大。后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股评家们推荐的股票,一般都是当天上涨的股票,特别是大盘下跌时,就更明显。
  这就说明,这些股评家们并不是真正一门心思的对成长行业及优质股票进行长期的坚定的跟踪研究(专指经常出现在电视股评节目中给人荐股的人),他们只是天天关注股市行情,并对当天上涨幅榜的股票进行分析研究,对其中确实还有潜力的股票进行推荐,因为他们手头上的资料齐全,能够对某只股票进行全面详细的讲解,所以股民们以为他们是作过长期研究的,事实不然。事实上是一只股票真是有成长潜力的,未来涨幅可观,不一定这几天就上涨。
  经过观察,我发现股评家们推荐股票不外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因素:①逆市上涨的;②冲上半年线的;③挑战半年线的;④进入上涨通道的;⑤有内幕消息有重组题材的;⑥连续碎步上涨的。也许还有很多,但我就只需注意这些就行了。
  几年来,我就是按我自己的理解,按这种思路和方法来买股票的。我每天都看涨幅榜,对冲破年线后加试的,对放量站上布林线的,我就进行比较分析,毕竟这样的股票很多,只能选其中一只。今年7份我买了岁宝热电,昨天卖出,本来是赚50%以上,只因在九江化纤上斩了仓。为什么要买这只股票,我4月份时就听评论说有保险基金购入了它,所以,经常关注股市消息,也是有作用的,至少可以避免买入某些问题股。消息也有一个滞后的问题,我买九江化纤就是因为江西省副省长吴新雄在会上讲过要在2005年将九江化纤卖给新加破赛德利化纤有限公司,并且这个并购方案已经写进正式文件了,没想到迟迟不见动静,我是在2元时抢反弹,1.8元反弹夭折斩仓出来,宁愿亏一点,千万不能被套。
  我买股票近6年时间,从未输过。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股票就是赌博,不存在亏与套的概念,要么赢,要么输,我指点单位同事买股票,他们基本都赚了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对我个人来讲,大盘上涨时还难以把握,下跌时我看得最准,因为我喜欢炒短线,对短线反抽看得很准,大盘下跌时我能够找出几只涨停的股,都是头天说,第二天涨停。炒股要有自己的思路,我炒股未输过就与我的炒股思路有关。我以为要坚持这么几点原则:
  一、一年只做一次。股市的机会很多,同样风险也大,一年做一次股票,并不是说只买一只股票,输赢不论。而是要适可而止,看准时机,买一只股票,涨了差不多,就要及时出来,一年就只要做这么一次二次的,千万不要贪多,如果还想买股票,最好有耐心等到明年,因为只要有现金,大盘涨跌都是可以赚到钱的。好象这样操作的人并不多。我一个同事,2003年指点她买了中海发展,赚了2万多元。出来后,她自己又买入ST海药,当时5元多,据讲这只股票即将摘掉SY,而真到摘掉SY后,已失去炒作意义,最低跌到2元多点,目前这只股票也只3元多,她被套至今。举这例子就是说,已经赚了,就是赢了,赢了就要想办法保住胜利果实。今年我买岁宝热电已经有4个涨停,就这一下就可以了,也许大盘还将上涨到1500点位,但我为什么还要去买股票呢?我今年轻轻松松已经赚了3万多元,没有必要再去冒险。看看现在许多股民,有谁耐得住性子,赚了停手的?套住的都是自己硬钻进去的人。
  二、认准“捂”与“短线”的真正意义。有人说“捂股是金”,这要看捂什么股票,就拿以前的股票来说,上海汽车从6元涨到14元,从4元涨到21元,上涨途中都有几次大的调整,到8元、10元出局这都没有什么,不一定非要捂到最高价。而一只到股票到了高位,就如同这两只汽车股,10以上买的,还能捂到什么时候?不是又分别跌回到4元、5元了。实在是看不准,要捂股投资,不要选高价股,而应选1元、2元的低价股,只要这股票不是连续亏损或是大股东存在问题,最终一定会有资金来炒作的。我个人一般持有一只股票时间不长,只要能涨10%、20%的,我会离场。所以我说自己从未输过,更别说想要套住我了。
  三、要多看少动选到好股。在股市上,所谓好股就是指上涨的股票,只有上涨才是硬道理,现在上涨的有一大部分股票是亏损股,也即是有些人眼中的垃圾股,但是它们上涨了,而且有的还是翻一番上涨,这就是好股,炒股就要找这样的股票。前面我已经谈了自己的选股思路,除在涨停榜上找以外,还有许多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在证券报、网上通过看评论后,自己琢磨出来的。比如:2003年春节前,我听福建东南台播放的一位股评家讲,春节后开盘的第一天,第一个封住涨停的肯定是好股,这只股肯定还有上涨潜力。我试了好多次,全部应验。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初八,我早早盯住开盘,记得当时涨停的是,封单太大,我又找其他的股,有、宝石A封住涨停,10时左右宝石A只有200手封单,我也入100手,当时好象是4元多,后来涨到7元我卖掉了。多看、多观察,选一些能够上涨的股票,一年也就只做那么一次,相信是不会输的。
  四、要敢于斩仓。我有一些同事,我刚想进入股市时,他们都在哀叹套牢,14元买的,跌到3元,14元买的,跌到4元,14元买的,跌到6元(加上10股送3股,算套得少的了),还有一个朋友,21元买的讯,最低时只有3元多。这些股票都不是连续跌停卖不出去而造成严重的套牢,为什么不及时卖掉呢?股市最怕一厢情愿,跌破支撑位的一定要及时卖出,不能心存幻想。在股市中要善于买,还要善于卖,敢于斩仓保留现金也是为将来赚钱打下基础。对严重被布林线压制、下破半年线、放量下跌的个股,一定要及时斩仓。而且还不要马上就再买其他股票,要多看看,机会是很多的,斩仓一般都是只跌去10%不到,很容易赚回来。但错多了,就难了。我也斩过不少次仓,但是时间不长,很快又赚回来了。
  总的来讲,我买错股,一般是跌得不多时就出来,涨了的,我也不贪多,及时赢利出局,一年就只做一次或二次,赚了坚决控制自己的贪心,一定等第二年再买股。由于看得多了,一只股票的K线图型,我可以指出在历史上几十只与它相似图型的股票,是涨是跌也就有了参考意义。我炒股从未输过,当知道有的人套住许多,我真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所以,我把自己的一点感想写出来,与大家交流。(真诚在线世界)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普通散户买几只股票好?过度分散持股的危害_股票知识_股城股票
普通散户买几只股票好?过度分散持股的危害
11:13:44发布:股城股票
作为小散户,我们一般手头里持有的资金数万到数十万,那么在资金量上的情况下,到底买几只股票好呢?国外资本资产组合理论认为,分散持股才能化解市场风险,而巴菲特认为,与其分散持股,不如集中持股,理由是前者收益平庸,后者可能大赚。下文说一说过度分散持股的危害。普通散户买几只股票好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要科学看待,不可偏颇,应该说,资金量小,过度分散持股会产生某些危害,不可过度分散持股,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千万别过度分散持股
在行情上涨中,散户由于患得患失心理,看到上涨的股票就买,这样买来买去累计下来少则七八只、多则十几只,而每只几百几千股,持股数量较多、仓位凌乱是其重要特征。
过度分散持股的原因有哪些?
过度分散持股,一方面是投资者不懂当前行情,出现胡乱买卖,没有投资逻辑和计划性;另一方面,也因为投资者把握不了市场领涨主线,只能在不踏空的情况下分散多只持股操作。
过度分散持股的危害
(1)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太多股票难以把握,盯了这只股票盯那只,而行情实时变动,操作起来往往滞后,其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
(2)难有赚钱效应,个股的涨跌多是轮动的,轮动的个股都是此涨彼伏的,今天涨了明日跌,且个股数量较小,赚的大概率不多。
(3)持股过度分散,难以灵活应对行情变化;行情实时变动特别是行情下跌中,多只个股往往难以选择卖哪只,在犹豫抉择中错失离场的最佳时机。
合理的持股数量是多少?
一般资金建议3只左右持股,若大资金(500万以上)的话,建议3-5只持股操作。
如何解决过度分散持股的问题
把握行情,做到心中有数。目前市场双底结构已初步呈现,下半年行情已悄悄开启,进入逐级爬坡闯压力关的阶段;
从多方面因素看(1)宏观上:中长期经济L型,不会出现硬着陆,科技创新、各项改革将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2)政策上:有能力保持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健康股市整治与制度建议将愈加明朗;(3)技术上:中期调整的时间与空间已足;大多指数近腰斩,调整近年横盘多月,估值已相对低廉;(4)预期上:利空一个个飞去,未来潜在利好愈来愈临近,深港通、养老金、社保、年金、SDR等。
与其过度分散持股,不如重点关注以下板块:
医药生物:行业景气度依然旺盛;业绩为王、估值合理,兼顾中线产业趋势;在行业配置中深受机构青睐。
军工:一系列事件刺激,如南海、朝鲜问题等,加之大飞机、北斗、军民融合等细分领域的市场化落地或推进,与深港通中的稀缺品种。
有色稀土: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多国货币政策宽松,刺激大宗商品出现上涨;国内供给侧改革。
证券:与行情的关联性较高,市场预期改善,券商6月份业绩增长明显,且具备深港通带动预期,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临近。最值得买入的好股票,也许就是你已经持有的那一只股票。
亲爱的A股训练营小伙伴们,晚上好。今日晚读我们将继续共读《战胜华尔街》,作者是彼得·林奇。我们的共读时间为11月2日-11月12日,共11天。这本书可以根据我们所拆的主题点,每天阅读2-3个章节。建议今日晚读读完:第六章01&&第6章 麦哲伦基金选股回忆录:晚期&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基金经理能够精心挑选出1000只与众不同的股票,而其中大多数的股票不会在常见的基金投资组合中出现。&第九条林奇投资法则:并非所有普通股都一样普通。&个人投资者可以押个股以使盈利最大化,但大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受限于各种规定,根本不能赌个股,只能“赌行业”,把大量的资金押在一个行业上。&赌行业有很多种方式,第一种是重视行业投资配置。自上而下,重视行业投资配置而不重个股选择。第二种是重视精选个股,自下而上,重视个股选择而不重视行业配置。林奇更倾向于精选个股。&许多基金经理担心小盘股的“流动性”,它们的交易量很小,不利于在短期内买进卖出。林奇认为选择股票就像是选择人生伴侣,离婚是否容易,可不是结婚前应该考虑的因素。如果你一开始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你就不会打算离婚了。02投资研讨会是基金经理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林奇熟悉不少城市,但往往并不是这些城市有什么标志性建筑,而是这些城市里有哪些《财富》500强公司的总部。由此可见林奇的勤奋程度。&股价不可能永远脱离基本面。&麦哲伦基金的规模一直在增加,为了给规模庞大的资金找到好的投资对象,林奇在投资上一直进攻在进攻,不断重新评估和调整投资组合,建立新的股票仓位,或者增持老的股票仓位。这让林奇总结出第十一条林奇法则:最值得买入的好股票,也许就是你已经持有的那一只股票。&事后诸葛亮只能在事后看得一清二楚,在事前谁也不知道未来股市会如何。&1986年2月麦哲伦基金的规模突破50亿美元,要知道这只基金从1977年起步的时候只有1800万美元。1987年5月,麦哲伦基金资产规模突破100亿美元。&1987年10月股市大崩盘之前,麦哲伦基金投资业绩为39%,而同期指数上涨了41%,这让林奇气得简直要发疯,认为自己不应该输给指数。结果到了12月基金净值大跌了11%。这让林奇总结了第十二条林奇投资法则:要治疗哪些觉得自己的股票肯定会大涨的幻想,最好的药方是股价大跌。&长期而言,让你赚钱最多的股票,往往也是一路上让你磕磕绊绊受伤最多的股票。03不要透支炒股。&投资周期型股票,重要的是要抓住正确时机及时抛出,获利了结,不然的话,好股票就会变成烂股票。&任何时候都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选错了股票赔了钱,这没什么好羞耻的。谁都有看错的时候。但如果发现公司基本面恶化,还死死抱住这家公司的股票不放,甚至还错上加错进一步追加买入更多的股票,那就应该感到很羞耻了。这正是林奇一再鲁丽避免犯下的投资错误。&林奇总结出第十三条林奇投资法则:当一家公司即将灭亡时,千万不要押宝公司会奇迹般起死回生。&一家公司发行的债券市场下跌程度有多深,往往警示出公司的困境严重程度有多大。&如果一家公司的债券都跌到不值几个钱时,股票就更不值钱了。&如果你炒股不知道看什么书?就关注这个号!本期共读《战胜华尔街》,长按图片,立即加入!关注“A股训练营”公众号,回复“PPT”,查看共读学习资料的PPT版总结!&
TA的最新馆藏黄小星的空间长期持有股票的好处长期持有股票的好处
减少交易过程中的费用,只要没有平仓都是浮动盈亏,分红基本就别想了。
长期持有的交易费用比较低,省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交易,长期持有会对这个公司的了解比较客观,全面。
本杰明 格雷厄姆或许比心理学家更了解市场情绪的危险性。他认为真正的投资者应该从性情方面进行区别,而不仅仅技巧。投机者往往很忧虑、急躁、不理性,因此他们最大的敌人是他们自己。他们可能在数学、财务或金融方面出类拔萃,但是如果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样无法从投资中获利。因此格雷厄姆指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经常是那种冷静,耐心和具有理性性情的人。对此罗伯特 海格卓姆作出进一步阐释。
第一、真正的投资者能保持冷静。他们知道股价受到各种合理和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会剧烈地上下波动。当他们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很镇定,绝不会惊慌失措,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公司仍然保持吸引他们第一次买入公司股票时的质量,价格肯定是会回升的。在这一点上,巴菲特一直坚持:除非你能够看见自己的股票下跌50%仍然不会惊慌,否则就不要进入市场。事实上,只要你对自己持有股票的公司感觉良好,你应该对价格下跌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一种能够使你的股票获利的方式。
真正的投资者的性情最出色的还在于,当市场处于另一个极端时,他们面对整个市场的整体影响的时候,也能保持冷静。当一只股票、一个行业或一个基金突然受到公众的瞩目时,一般的投资者都会不做思考地冲进去。但是麻烦在于,当每个人都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那么就没有人可以获利。在1999年的《财富》杂志上,巴菲特谈到影响大量牛市投资者的“不容错过的行动”因素时警告:真正的投资者不会担心错过这种行动,他们担心的是未经准备就采取这种行动。
第二、真正的投资者是有耐心的。他们不会卷入公众的热情之中,他们会等待合适的机会加入。他们说“是”的次数不是那么经常。巴菲特回忆,他早年在格雷厄姆-纽曼工作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在格雷厄姆分析了那些可能购买的一只股票之后,都拒绝了他的推荐。巴菲特说,格雷厄姆不会轻易购买一只股票,除非各种情况都对他有利。巴菲特在这段经历中学会了说“不”的能力。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拥有说“不”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巴菲特相信,今天的投资者都不是等待为数不多的特别优秀的公司,而是觉得必须购买太多的股票,而这些股票往往是很普通的股票,为了强调格雷厄姆的教育,巴菲特经常用打卡进行比喻:卡上只有20个孔,每作出一项决策,就在卡上打一个孔,在余下的时间里他就少了一个孔。如果投资者能受到这样的控制,他们就会耐心地等待好的投资机会的出现。
第三、真正的投资者能保持理性。他们在一个思维清楚的基础上走向市场和世界。他们既不过于悲观,也不过于乐观,相反,他们能够一直保持逻辑性和理性。
巴菲特发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习惯上不喜欢对他们有利的市场,却喜欢对他们不利的市场。当市场上涨时,他们就觉得乐观,而当市场下跌时,他们就觉得悲观。当他们把这种情绪变成行动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在低价卖出,在高价买进,但是很显然,这不是利润最大化的策略。在巴菲特看来,当其他人都感到悲观时,真正的投资者应当感到高兴,因为他看到事情的真相:这是以低价买进真正优秀公司的最好时机。巴菲特说,悲观情绪是“引发价格下挫的最主要因素,我们希望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交易,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情绪,而是因为我们喜欢这种情绪带来的价格。乐观情绪是理性购买者的敌人”。
1979年,道指工业平均数稍稍低于账面价值;股票平均收益率为13%;债券利息率在9%-10%之间浮动,但是大多数退休经理人还是优先选择了债券。巴菲特为此在《福布斯》杂志写了一篇题为《你在股市上花大价钱买了个愉快协议》的文章,对这种不合逻辑的选择进行解释:也许投资组合经理人觉得最近形势不明朗,因此最好还是不要进行证券委托。巴菲特说,这种心理,必须承认“未来形势永远都不会明朗”,而且“你为愉快协议支付了大价钱”。
投资者的乐观或悲观都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想法,而预测未来的结果最多只是机警的,因为乐观或悲观的情绪是以情感为基础而不是以分析研究为基础,那么这种预测就是完全是愚蠢的。巴菲特从未预测过市场何时会上涨,何时会下跌,相反,他一直关注的是市场的情绪变化,并据此采取行动,那就是他著名的那句话:在别人贪婪时谨慎,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通过股票的发行,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发行股票的企业,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提高了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股票的流通,使小额的资金汇集了起来,又加快了资本的集中与积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为股票的流通转让提供了基本的场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们购买股票的欲望,为一级股票市场的发行提供保证。同时由于股市的交易价格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出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市也能为一级市场股票的发行提供价格及数量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股票市场的职能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性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股票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职能:
1.积聚资本。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来为公司筹集资本。上市公司将股票委托给证券承销商,证券承销商再在股票市场上发行给投资者。而随着股票的发行,资本就从投资者手中流入上市公司。
2.转让资本。股市为股票的流通转让提供了场所,使股票的发行得以延续。如果没有股市,我们很难想象股票将如何流通,这是由股票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当一个投资者选择银行储蓄或购买债券时,他不必为这笔钱的流动性担心。因为无论怎么说,只要到了约定的期限,他都可以按照约定的利率收回利息并取回本金,特别是银行存款,即使提前去支取,除本金外也能得到少量利息,总之,将投资撤回、变为现金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股票就不同了,一旦购买了股票就称为了企业的股东,此后,你既不能要求发行股票的企业退股,也不能要求发行企业赎回。如果没有股票的流通与转让场所,购买股票的投资就变成了一笔死钱,即使持股人急需现金,股票也无法兑现。这样的话,人们对购买股票就会有后顾之忧,股票的发行就会出现困难。有了股票市场,股民就可以随时将持有的股票在股市上转让,按比较公平与合理的价格将股票兑现,使死钱变为活钱。
3.转化资本。股市使非资本的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资本,它在股票买卖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非资本的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股市的这一职能对资本的追加、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给股票赋予价格。股票本身并无价值,虽然股票也像商品那样在市场上流通,但其价格的多少与其所代表的资本的价值无关。股票的价格只有在进入股票市场后才表现出来,股票在市场上流通的价格与其票面金额不同,票面金额只是股票持有人参与红利分配的依据,不等于其本身所代表的真实资本价值,也不是股票价格的基础。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有可能高于其票面金额,也有可能低于其票面金额。股票在股票市场上的流通价格是由股票的预期收益、市场利息率以及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股票市场,无论预期收益如何,市场利率有多大的变化,也不会对股票价格造成影响。所以说,股票市场具有赋予股票价格的职能。
在股市中,由于股价的走向取决于资金的运动。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大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操纵股价的涨跌。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实力,采取多种方式制造虚假的行情而从中获利,因而使得股票市场有投机的一面。但这并不能代表股票市场的全部,不能反映股票市场的实质。
对于股票市场上的投机行为要进行客观的评价。股票市场上的种种投机行为固然会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投机活动也是资本集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应该认识到,正是由于投机活动有获得暴利的可能,才刺激了某些投资者,使其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从而促进资本的大量集中,使货币资金转化为资本。
这是我于日在另一个网站博客上看到的一个东西,回头看了看,觉得有必要转贴到这里来,供更多的人了解和批评。
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举的实例也要根据后来上市公司的赢利状况和银行利率的变化进行调整。
看一只股票的价格是否合理,判断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是,在所有这些方法中,惟独下列方法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一种方法,即根据银行利息率来计算股价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用马克思提出的一个公式来加以判断。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有关于股份公司、股份资本、信用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大量的精彩论述,并提出来关于股票价格的一个计算公式:股票价格=股息 银行利息率(当然应该是指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率)。
说到马克思的这个公式,也许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的,而且大部分人会认为,这个公式完全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市场中的任何一只股票的价格,似乎都跟这个公式一点关系也没有。
其实不然!
马克思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公式呢?这里面是有他的极为深刻的道理的。
马克思认为,股票如同一切票据一样,都是一种虚拟资本。也就是说,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但由于它是所有权证书,可以转让,也就是买卖,所以,可以有价格。
说到价格,似乎只要买卖双方达成共识,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买,多高也不算高,多低也不算低。
然而,股票交易如同所有商品的交易一样,也是必须遵守价值规律的。
那么既然股票本身没有价值,说它的价格要遵守价值规律,岂不是文不对题吗?
说商品的交换要遵守价值规律,并不等于说用于交换的东西一定要有内在的价值。就像土地,即真正意义的处女地,如同股票一样,都不是劳动产品,都是没有价值的。但是,由于土地可以获得地租,股票可以获得股息,所以,土地和股票都可以转让,即交换,也就是买卖,于是,它们获得了市场价格。那么,它们的交换价格当然同样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了。
正是循着这样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土地价格和股票价格,分别是地租和股息的资本化的收入。具体来说,土地价格=地租 利息率,股票价格=股息 利息率。
从马克思的公式可以看出,土地价格和投票价格都与利息率有关。这一点是得到市场验证的,例如,每一次银行利率的上调,对于股市来说一定是种利空,反之,则是利多。当然,这是以资金对利息率比较敏感为前提的,也是以资金可以在银行与股市之间的自由转移为条件的。
再回来谈马克思的公式的真正意义与应用价值。
股票市场如同任何商品市场一样,总是存在着价格与价值的背离运动。马克思曾经说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等是一种偶然,而不相等则是必然。因此,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合理价格不一致也是必然现象,这种不合理,有时可以达到十分惊人的程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股市泡沫。
那么,我们依据什么来判断一只股票存在不存在泡沫或者合理不合理呢?道理和方法都极为简单,那就是用股票的当期收益(即股息)去除一下当期银行利息率,就大体可以知道它的合理价格是多少了。当然,现在每天可以从交易软件上看到的“每股收益”还并不都是股息,因为真正的股息,是指可以用于分红的那一部分。而中国股市最严重的缺陷,就在于没有强制分红制度。有众多的上市公司,犹如铁公鸡一般,即使赢利状况非常好,但就是很少分红。当然,更不要说还有大量的上市公司根本就无红可分了。为了理解的方便,这里我们假定“每股收益”就是全部可用于分红的股息。
如果按照上述马克思的计算公式去验证一下,我们会发现,中国当前股市上的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是大大超过它们的“合理价格”水平的,而另一部分的价格则已经接近这个水平,只有一部分股票的价格是低于这个水平的。这就是为什么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一直下跌不止的根本原因。如果考虑到中国没有强制分红制度,那么,每一只股票的“合理价格”水平还应该往下移动很多。由此可以判断,中国股市从中长期来看,一定还要跌。无论人们的愿望是什么,也无论政府短期会有什么救市措施,都改变不了市场的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再说了,如果一个市场根本没有自身内在的规律,那么,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了。
这里仅举几个实例来分析判断一下,它们的价格究竟处于什么样一种状况。
如果按现行银行存款利率,以一年期计算,那么,年率是4.14%。
看一下中信证券当前的价格:如果将它的半年收益,折算成一年的收益,且将之理解为全部分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极度夸大了的),其每股的半年收益是0.719元,则一年的收益是1.438元。那么,它的“合理价格”应该是1.438 4.14%=34.73元。显然,目前它是超跌了。换句话说,按现在的交易价格18元多去购买,显然是相对安全的,并且会有潜在的市场收益。一旦市场转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中信证券的价格一定会上涨至“合理价格”水平,甚至以上。
再看一下北京银行当前的价格:同样的道理可以计算出其“合理价格”水平应该是:0.512 4.14%=12.37(四舍五入),而当前它的价格在10元左右。
比较以上两只股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作为投资者来购买股票的话,当前应该选择中信证券,而不是北京银行,因为前者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后者。
大家不妨按照这个简单的方法去评估一下你手中的股票以及你想买的股票了。
不过,必须强调一点的是,这个方法也只是告诉你一个“大概”。任何一种商品的交易价格,其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股票价格,影响它的因素更多。这里按照马克思的公式提出来的验证股票价格是否合理的方法,也只是一个“大概”。它无法精确判断一只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应该是多少,而是更适合于用来比较各种不同股票价格哪个更趋于“合理”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最新发布的日志散文网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玉柱持有的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